林碧清想了想這話也有道理,仨孩子昨天見的人的確多。
李華英怕她擔心,說道:“我自己是醫生,咱們家離衛生所又近,有事去看醫生也方便,你放心去青平島。”
林碧清扯唇笑了笑,“謝謝娘。”
怎麽可能放心呢,她扭身又回去看了看仨孩子,還沒離開呢,心就揪成了一團,他們還這麽小,正需要她照顧呢,她真不放心離開。
“成了,別哭了,雖然出了月子,也得注意。”
吳美娟進門看到閨女眼眶通紅的樣子,她心裏也不好受,不過嘴上的語氣卻硬邦邦的,“過段時間我們就能去找你團聚了,哭啥哭。”
林碧清抹了抹眼淚,又囉囉嗦嗦地叮囑兩位媽媽,比如孩子的奶粉問題,一定要買好的,不要怕花錢,有事了可以找薑旅長或者李珍珠等人幫忙。
直把吳美娟給說煩躁了,“趕緊走吧,你照顧仨孩子的時間還沒有我和你娘多呢,年紀輕輕地怎麽變得囉哩囉嗦的。”
林碧清一囧,是啊,她啥時候變得囉哩囉嗦的了,她看了眼三小隻,大概就是他們出生後變得吧,再想起老媽平常的嘮叨,她突然有些後怕,隨著孩子長大,她不會也變得跟老媽一樣嘮叨吧,這個事兒,她覺得自己應該警覺起來。
而剛提醒自己要警覺,可還是止不住嘮叨,“娘,媽,你們也要好好照顧自己,有事就給我打電話。”
吳美娟煩躁地再次揮手,“趕緊走吧,我們這麽大人了,還不會照顧自己。”
林碧清被老媽嫌棄了,不敢再囉嗦,提起收拾出來的行李,再次深深地看了眼仨孩子,咬牙狠了狠心轉身離開,而走出院門的那刻,噙在眼眶裏的淚水終於決堤,但她不敢回頭,怕自己看了孩子,再也不舍得離開。
“唉。”
而她離開後,一直嫌棄地趕人的吳美娟歎了口氣,紅了眼眶,林碧清舍不得孩子,可林碧清也是她的孩子,她又何嚐舍得。
李華英眼眶通紅地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咱們很快就會團聚的。”
而三個孩子大概知道了媽媽離開了,同時放聲大哭,李華英和吳美娟趕緊著急忙慌地去哄。
“教授,就咱們倆人去青平島嗎?”
而林碧清到了碼頭,情緒也沒有恢複過來,眼睛還是通紅,但見到鄧教授的時候,她的臉上還是帶上了笑容。
鄧教授看了眼她,答非所問道:“哭了?”
林碧清嘴硬,“沒有,隻是沙子迷了眼睛。”
鄧教授歎氣,“這次任務要不是急,上麵也不會特地讓你過去。”
林碧清更加好奇了,什麽任務這麽要緊?但碼頭人來人往的,顯然不是說話的地方。
等他們乘坐客船到了羊城研究所,順便去整理一些藍紅藻的數據資料的時候,青平島那邊也有種植藍紅藻,正好和羊城以及南舟島附近海域種的比較下數據,等整理好數據後,鄧教授才跟她說了這次的要緊任務。
“這次去青平島主要就是研究防彈衣,大領導等幾位領導的身體自從開春後,身體就一直不大好,上麵的意思是抓緊幾項能短時間內有把握成果的研究項目,讓領導們看到華國的進步,心裏也能放鬆點兒,好好地養身體。”
林碧清心一緊,今年可是76年呢,這一年對華國人來說很痛,失去了三位重要領導人,另外還有一個城市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傷亡慘重。
這次她心裏的那點抵觸徹底沒有了,孩子還小,她有的是時間陪伴他們,可送給大領導的禮物卻不能再拖了。
倆人在羊城沒有多停留,就趕去火車站坐上了去往青平島的火車。
而上了火車後,鄧教授這才想起來問:“你帶厚衣服了沒有?”
林碧清無語,這時候火車都開了,再來提醒她,是不是有點晚,好在她有倆愛操心的媽媽,知道她要的青平島在北方,早就囑咐她準備厚衣服了。
鄧教授被林碧清看得尷尬,不自在地扭過臉,“我平常出差的行李都是你師娘或者助理幫忙收拾。”
林碧清小鼻子一皺,故意道:“得虧我就沒指望您能照顧我。”
鄧教授摸了摸鼻子,他的確在生活瑣事上能力和經驗都欠缺。
大概因為在林碧清麵前露短處了,鄧教授接下來就很沉默,拿了本學術雜誌看了起來,而林碧清昨晚沒有睡好,直接躺在臥鋪上補眠,不想這一閉眼,直接睡沉了,再醒來,她是被凍醒的。
她搓了搓胳膊上凍的雞皮疙瘩,朝著看雜誌的鄧教授哼了哼,“變冷了,您也不知道叫醒我,提醒我穿厚衣裳。”
鄧教授這才想起來,再次尷尬地摸了摸鼻子,“我忘了。”
林碧清歎氣,這人一看就是被照顧慣了的,得虧她也沒指望過他,她不免發散思維,幸虧慕傑不像他。
“教授,師母是怎麽忍受您這麽多年的?”
林碧清好奇地問。
鄧教授瞪她,“我怎麽了,需要你師母忍受?當你師母跟你一樣又嬌氣又懶啊。”
得,戳老頭的肺管子了,但也不能對她人身攻擊啊,她不服氣地回懟,“那我也比您強,我在家雖然做家務不多,但起碼會做。”
倆人幼稚的吵架,引來的同車廂鄧教授臥鋪上鋪的戴眼鏡的中年女同誌的注意,她梳著四麵齊的頭發,鬢邊的頭發全部用黑色小發卡別在腦袋後麵,方圓臉,戴著一幅黑框眼鏡,給人一種很有學問的感覺。
她的笑容非常有親和力,她笑著插話道:“大領導都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潛在意思就是男女平等,工作上平等,在家務上也要平等,家是夫妻雙方的,得共同分擔家務才對。”
林碧清邊往身上套衣裳,邊說道:“同誌,你說得對極了。”
然後得意地衝鄧教授挑眉,“老鄧同誌,聽到了嗎?不要總讓我師母照顧你,你也得多關心關心我師母。”
鄧教授尷尬道:“我這不是工作忙嗎?”
林碧清冷哼,“借口!”
鄧教授也不跟她爭辯,拿著一本學術雜誌側過身看,用行動表示拒絕交談的樣子。
林碧清也沒有再跟他爭辯,她剛才睡覺著涼了,雖然穿上了厚衣裳,但還是覺得不暖和,她拿起自己的搪瓷缸,起身準備去接點兒熱水喝。
而那個女同誌看見了後,笑著問:“小同誌,你是去接熱水嗎?”
林碧清回了句:“是啊。”
非常得言簡意賅。
女同誌:“我跟你一起去。”
“小同誌,你們在哪兒下車啊?”
路上那個女同誌再次好奇地問。
林碧清:“終點站。”
女同誌:“好巧,我也是。”
女同誌又問:“小同誌,你做什麽工作的?那位男同誌是你老師吧?看著就有學問。”
林碧清:“我是學生,他是我老師。”
這話也不算假,她的確是羊城大學的學生。
女同誌又問:“那你學的是什麽啊?是哪個學校的學生啊?”
林碧清眉頭皺了皺,這個女同誌的問題難免太多了點兒,她再回答時候語氣就冷淡了不少,“我是學海洋生物的。”
回答還是言簡意賅,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女同誌感覺到了她的冷淡,訕訕地笑了笑,“是不是我的問題有點多啊,我是記者,職業病,見諒啊。”
林碧清再次淡淡地道:“沒事兒。”
到了接熱水的地方,她接了熱水沒有停留就回了座位,坐在自己的鋪位上凝視著外麵漆黑的夜色,小口小口地啜飲著熱水,熱水過喉滑向胃部,溫暖從胃部向四周擴散,身體舒服了,心卻不舒服了,三個孩子今晚會不會吃不到母乳哭,特別是大寶和二寶,大寶講究嬌氣,不愛喝奶粉,二寶也不愛喝,唯有三寶這丫頭吃啥都香甜。
“同誌,忘了問了,你叫什麽名字了?咱們同車也算是緣分,互相認識下。”
那個女同誌打水回來後,還沒有坐回鋪位又笑著開始問問題。
林碧清有些煩躁地回道:“我姓林。”
說完就把搪瓷缸放下,又站了起來,她要去趟廁所。
女同誌見她這麽冷淡,再次尷尬地笑了笑,這次終於閉嘴了。
等林碧清回來,車廂裏很安靜,女同誌喝著茶水,凝視著窗外的夜色發呆,鄧教授則躺對麵下床的床鋪休息了。
林碧清眼神微閃,心裏起了一個疑惑,那個女同誌是在鄧教授處碰壁了,所以不纏著他問問題,還是看著她麵嫩所以才找她?
這個念頭也就在她的腦海裏過了過,她便也躺鋪位上休息了,至於桌子上剩下的熱水,離開過她的視線,她是不準備再喝了。
睡了大半天,她此刻沒有了睡意,躺鋪位上心一閑就想孩子,想得心疼,反正睡不著,索性拿起一份學術期刊來看。
而南舟島上吳美娟和李華英此刻卻精疲力盡,就是趕來幫忙的胡細妹也是長長地鬆了口氣,三個孩子太能哭了。
大寶和二寶不喝奶粉,哭累了,也餓極了,再勉強喝了兩口,而三寶雖然不挑食,但倆哥哥哭,吵著她了,她也跟著哭,嗓門比倆哥哥還要大。
“這才第一天,往後天天這麽哭鬧,可咋辦啊?”
胡細妹捶著自己的胳膊,皺著眉頭發愁道。
李華英有經驗,說道:“哭兩天習慣了奶粉的味道就好了。”
慕傑和慕楠兄妹倆就是這麽過來的,她手術一上就是大半天,他們再不喜歡吃奶粉也不成,習慣了就好。
吳美娟望著北邊的方向,擔憂道:“也不知道小清到地方了沒有?”
“這會兒不嫌棄她了?”
李華英打趣道:“嫌棄她的是你,最擔心她的還是你。”
吳美娟歎氣:“她在跟前兒的時候嫌棄是真嫌棄,這一離開擔心也是真擔心。”
要是林碧清聽見了肯定會說這就是“遠香近臭”,原先她老媽多嫌棄她二嫂王向紅啊,現在偶爾還能說她兩句好話,距離產生美,這話果然是有道理的。
而林碧清看著雜誌,眼皮子又發黏起來,她沒有立刻睡,而是從行李包裏又拿了兩件厚衣裳蓋身上,她不想被凍醒了。
一路向北,到了終點站半島市,正好是中午11點33分,不巧的是今天是個陰雨天,春雨綿綿柔中帶著一絲涼氣兒。
她在南舟島穿個襯衫就好,到了這裏她襯衣外麵套上了李華英深藍色的對襟薄襖,當初從中州市去南舟島是夏天,那邊全年氣溫高,所以她根本就沒有帶厚衣裳,要不是李華英這次過來,她還得跑羊城百貨大樓買。
而鄧教授也穿上了一件軍綠色的開衫毛衣,他搓了搓手,感歎了句,“真冷!”
林碧清提著行李,問:“咱們現在去島上,還是休息一天再走?”
坐了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盡管又臥鋪可以休息,但她畢竟剛出月子,感覺非常疲憊,特別是胸口漲得厲害,內衣還被溢出來的母乳給弄濕了,急需要找個地方處理下,然後好好地睡一覺。
而鄧教授看了看表,直接道:“直接去島上。”
林碧清伸手捂嘴打了個哈欠,沒有反駁,“那我去趟洗手間。”
這個年代的公共廁所衛生條件堪憂,她進去後那刺鼻的味道差點讓她升天,用最快的速度把內衣裏的幾片衛生巾拿掉,換成幹燥的,就趕緊出去了。
出來她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鮮空氣,這年代出門真是太難了,她不得不慶幸快下車的時候在火車上解決了內急。
“林同誌,好巧啊,你們沒帶傘吧,我同事來接我了,這傘給你用吧。”
背後又傳來一個女同誌的聲音,林碧清眉頭一擰,扯唇拒絕道:“謝謝,不用,我帶傘了。”
女同誌笑了,“小同誌警惕心很高嘛,不錯,女孩子出門在外是得保持警惕心。”
然後她又介紹了自己,“我叫徐曼,是《半島日報》的記者,很高興認識你。”
李華英怕她擔心,說道:“我自己是醫生,咱們家離衛生所又近,有事去看醫生也方便,你放心去青平島。”
林碧清扯唇笑了笑,“謝謝娘。”
怎麽可能放心呢,她扭身又回去看了看仨孩子,還沒離開呢,心就揪成了一團,他們還這麽小,正需要她照顧呢,她真不放心離開。
“成了,別哭了,雖然出了月子,也得注意。”
吳美娟進門看到閨女眼眶通紅的樣子,她心裏也不好受,不過嘴上的語氣卻硬邦邦的,“過段時間我們就能去找你團聚了,哭啥哭。”
林碧清抹了抹眼淚,又囉囉嗦嗦地叮囑兩位媽媽,比如孩子的奶粉問題,一定要買好的,不要怕花錢,有事了可以找薑旅長或者李珍珠等人幫忙。
直把吳美娟給說煩躁了,“趕緊走吧,你照顧仨孩子的時間還沒有我和你娘多呢,年紀輕輕地怎麽變得囉哩囉嗦的。”
林碧清一囧,是啊,她啥時候變得囉哩囉嗦的了,她看了眼三小隻,大概就是他們出生後變得吧,再想起老媽平常的嘮叨,她突然有些後怕,隨著孩子長大,她不會也變得跟老媽一樣嘮叨吧,這個事兒,她覺得自己應該警覺起來。
而剛提醒自己要警覺,可還是止不住嘮叨,“娘,媽,你們也要好好照顧自己,有事就給我打電話。”
吳美娟煩躁地再次揮手,“趕緊走吧,我們這麽大人了,還不會照顧自己。”
林碧清被老媽嫌棄了,不敢再囉嗦,提起收拾出來的行李,再次深深地看了眼仨孩子,咬牙狠了狠心轉身離開,而走出院門的那刻,噙在眼眶裏的淚水終於決堤,但她不敢回頭,怕自己看了孩子,再也不舍得離開。
“唉。”
而她離開後,一直嫌棄地趕人的吳美娟歎了口氣,紅了眼眶,林碧清舍不得孩子,可林碧清也是她的孩子,她又何嚐舍得。
李華英眼眶通紅地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咱們很快就會團聚的。”
而三個孩子大概知道了媽媽離開了,同時放聲大哭,李華英和吳美娟趕緊著急忙慌地去哄。
“教授,就咱們倆人去青平島嗎?”
而林碧清到了碼頭,情緒也沒有恢複過來,眼睛還是通紅,但見到鄧教授的時候,她的臉上還是帶上了笑容。
鄧教授看了眼她,答非所問道:“哭了?”
林碧清嘴硬,“沒有,隻是沙子迷了眼睛。”
鄧教授歎氣,“這次任務要不是急,上麵也不會特地讓你過去。”
林碧清更加好奇了,什麽任務這麽要緊?但碼頭人來人往的,顯然不是說話的地方。
等他們乘坐客船到了羊城研究所,順便去整理一些藍紅藻的數據資料的時候,青平島那邊也有種植藍紅藻,正好和羊城以及南舟島附近海域種的比較下數據,等整理好數據後,鄧教授才跟她說了這次的要緊任務。
“這次去青平島主要就是研究防彈衣,大領導等幾位領導的身體自從開春後,身體就一直不大好,上麵的意思是抓緊幾項能短時間內有把握成果的研究項目,讓領導們看到華國的進步,心裏也能放鬆點兒,好好地養身體。”
林碧清心一緊,今年可是76年呢,這一年對華國人來說很痛,失去了三位重要領導人,另外還有一個城市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傷亡慘重。
這次她心裏的那點抵觸徹底沒有了,孩子還小,她有的是時間陪伴他們,可送給大領導的禮物卻不能再拖了。
倆人在羊城沒有多停留,就趕去火車站坐上了去往青平島的火車。
而上了火車後,鄧教授這才想起來問:“你帶厚衣服了沒有?”
林碧清無語,這時候火車都開了,再來提醒她,是不是有點晚,好在她有倆愛操心的媽媽,知道她要的青平島在北方,早就囑咐她準備厚衣服了。
鄧教授被林碧清看得尷尬,不自在地扭過臉,“我平常出差的行李都是你師娘或者助理幫忙收拾。”
林碧清小鼻子一皺,故意道:“得虧我就沒指望您能照顧我。”
鄧教授摸了摸鼻子,他的確在生活瑣事上能力和經驗都欠缺。
大概因為在林碧清麵前露短處了,鄧教授接下來就很沉默,拿了本學術雜誌看了起來,而林碧清昨晚沒有睡好,直接躺在臥鋪上補眠,不想這一閉眼,直接睡沉了,再醒來,她是被凍醒的。
她搓了搓胳膊上凍的雞皮疙瘩,朝著看雜誌的鄧教授哼了哼,“變冷了,您也不知道叫醒我,提醒我穿厚衣裳。”
鄧教授這才想起來,再次尷尬地摸了摸鼻子,“我忘了。”
林碧清歎氣,這人一看就是被照顧慣了的,得虧她也沒指望過他,她不免發散思維,幸虧慕傑不像他。
“教授,師母是怎麽忍受您這麽多年的?”
林碧清好奇地問。
鄧教授瞪她,“我怎麽了,需要你師母忍受?當你師母跟你一樣又嬌氣又懶啊。”
得,戳老頭的肺管子了,但也不能對她人身攻擊啊,她不服氣地回懟,“那我也比您強,我在家雖然做家務不多,但起碼會做。”
倆人幼稚的吵架,引來的同車廂鄧教授臥鋪上鋪的戴眼鏡的中年女同誌的注意,她梳著四麵齊的頭發,鬢邊的頭發全部用黑色小發卡別在腦袋後麵,方圓臉,戴著一幅黑框眼鏡,給人一種很有學問的感覺。
她的笑容非常有親和力,她笑著插話道:“大領導都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潛在意思就是男女平等,工作上平等,在家務上也要平等,家是夫妻雙方的,得共同分擔家務才對。”
林碧清邊往身上套衣裳,邊說道:“同誌,你說得對極了。”
然後得意地衝鄧教授挑眉,“老鄧同誌,聽到了嗎?不要總讓我師母照顧你,你也得多關心關心我師母。”
鄧教授尷尬道:“我這不是工作忙嗎?”
林碧清冷哼,“借口!”
鄧教授也不跟她爭辯,拿著一本學術雜誌側過身看,用行動表示拒絕交談的樣子。
林碧清也沒有再跟他爭辯,她剛才睡覺著涼了,雖然穿上了厚衣裳,但還是覺得不暖和,她拿起自己的搪瓷缸,起身準備去接點兒熱水喝。
而那個女同誌看見了後,笑著問:“小同誌,你是去接熱水嗎?”
林碧清回了句:“是啊。”
非常得言簡意賅。
女同誌:“我跟你一起去。”
“小同誌,你們在哪兒下車啊?”
路上那個女同誌再次好奇地問。
林碧清:“終點站。”
女同誌:“好巧,我也是。”
女同誌又問:“小同誌,你做什麽工作的?那位男同誌是你老師吧?看著就有學問。”
林碧清:“我是學生,他是我老師。”
這話也不算假,她的確是羊城大學的學生。
女同誌又問:“那你學的是什麽啊?是哪個學校的學生啊?”
林碧清眉頭皺了皺,這個女同誌的問題難免太多了點兒,她再回答時候語氣就冷淡了不少,“我是學海洋生物的。”
回答還是言簡意賅,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女同誌感覺到了她的冷淡,訕訕地笑了笑,“是不是我的問題有點多啊,我是記者,職業病,見諒啊。”
林碧清再次淡淡地道:“沒事兒。”
到了接熱水的地方,她接了熱水沒有停留就回了座位,坐在自己的鋪位上凝視著外麵漆黑的夜色,小口小口地啜飲著熱水,熱水過喉滑向胃部,溫暖從胃部向四周擴散,身體舒服了,心卻不舒服了,三個孩子今晚會不會吃不到母乳哭,特別是大寶和二寶,大寶講究嬌氣,不愛喝奶粉,二寶也不愛喝,唯有三寶這丫頭吃啥都香甜。
“同誌,忘了問了,你叫什麽名字了?咱們同車也算是緣分,互相認識下。”
那個女同誌打水回來後,還沒有坐回鋪位又笑著開始問問題。
林碧清有些煩躁地回道:“我姓林。”
說完就把搪瓷缸放下,又站了起來,她要去趟廁所。
女同誌見她這麽冷淡,再次尷尬地笑了笑,這次終於閉嘴了。
等林碧清回來,車廂裏很安靜,女同誌喝著茶水,凝視著窗外的夜色發呆,鄧教授則躺對麵下床的床鋪休息了。
林碧清眼神微閃,心裏起了一個疑惑,那個女同誌是在鄧教授處碰壁了,所以不纏著他問問題,還是看著她麵嫩所以才找她?
這個念頭也就在她的腦海裏過了過,她便也躺鋪位上休息了,至於桌子上剩下的熱水,離開過她的視線,她是不準備再喝了。
睡了大半天,她此刻沒有了睡意,躺鋪位上心一閑就想孩子,想得心疼,反正睡不著,索性拿起一份學術期刊來看。
而南舟島上吳美娟和李華英此刻卻精疲力盡,就是趕來幫忙的胡細妹也是長長地鬆了口氣,三個孩子太能哭了。
大寶和二寶不喝奶粉,哭累了,也餓極了,再勉強喝了兩口,而三寶雖然不挑食,但倆哥哥哭,吵著她了,她也跟著哭,嗓門比倆哥哥還要大。
“這才第一天,往後天天這麽哭鬧,可咋辦啊?”
胡細妹捶著自己的胳膊,皺著眉頭發愁道。
李華英有經驗,說道:“哭兩天習慣了奶粉的味道就好了。”
慕傑和慕楠兄妹倆就是這麽過來的,她手術一上就是大半天,他們再不喜歡吃奶粉也不成,習慣了就好。
吳美娟望著北邊的方向,擔憂道:“也不知道小清到地方了沒有?”
“這會兒不嫌棄她了?”
李華英打趣道:“嫌棄她的是你,最擔心她的還是你。”
吳美娟歎氣:“她在跟前兒的時候嫌棄是真嫌棄,這一離開擔心也是真擔心。”
要是林碧清聽見了肯定會說這就是“遠香近臭”,原先她老媽多嫌棄她二嫂王向紅啊,現在偶爾還能說她兩句好話,距離產生美,這話果然是有道理的。
而林碧清看著雜誌,眼皮子又發黏起來,她沒有立刻睡,而是從行李包裏又拿了兩件厚衣裳蓋身上,她不想被凍醒了。
一路向北,到了終點站半島市,正好是中午11點33分,不巧的是今天是個陰雨天,春雨綿綿柔中帶著一絲涼氣兒。
她在南舟島穿個襯衫就好,到了這裏她襯衣外麵套上了李華英深藍色的對襟薄襖,當初從中州市去南舟島是夏天,那邊全年氣溫高,所以她根本就沒有帶厚衣裳,要不是李華英這次過來,她還得跑羊城百貨大樓買。
而鄧教授也穿上了一件軍綠色的開衫毛衣,他搓了搓手,感歎了句,“真冷!”
林碧清提著行李,問:“咱們現在去島上,還是休息一天再走?”
坐了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盡管又臥鋪可以休息,但她畢竟剛出月子,感覺非常疲憊,特別是胸口漲得厲害,內衣還被溢出來的母乳給弄濕了,急需要找個地方處理下,然後好好地睡一覺。
而鄧教授看了看表,直接道:“直接去島上。”
林碧清伸手捂嘴打了個哈欠,沒有反駁,“那我去趟洗手間。”
這個年代的公共廁所衛生條件堪憂,她進去後那刺鼻的味道差點讓她升天,用最快的速度把內衣裏的幾片衛生巾拿掉,換成幹燥的,就趕緊出去了。
出來她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鮮空氣,這年代出門真是太難了,她不得不慶幸快下車的時候在火車上解決了內急。
“林同誌,好巧啊,你們沒帶傘吧,我同事來接我了,這傘給你用吧。”
背後又傳來一個女同誌的聲音,林碧清眉頭一擰,扯唇拒絕道:“謝謝,不用,我帶傘了。”
女同誌笑了,“小同誌警惕心很高嘛,不錯,女孩子出門在外是得保持警惕心。”
然後她又介紹了自己,“我叫徐曼,是《半島日報》的記者,很高興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