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她歎口氣,“越往後,氣溫越高,半島市和青平島至少四個小時的航程,再加上等待和碼頭到紡織廠的距離,小魚幹最快也得五個小時才能送我手裏,而那時候小魚幹早就變質了,要是有空調飯盒就好了。”


    呂萍真佩服林碧清的敢想,國人連空調都還沒用上呢,她竟然還想要空調飯盒。


    黃教授提出了比較可行的方案,“可以讓你媽媽用冰塊。”


    林碧清白了黃教授一眼,“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去哪裏弄冰塊,就算能用硝石製冰,但您覺得我媽能掌握好那技術嗎?”


    話說她還是懵懂小孩兒的時候,看那些穿越到古代的女主用硝石製冰發家致富的小說,她便非常認真地幻想自己穿越後也能如同女主一樣發家致富。


    於是她特地去化工原料店買了硝石,照著小說裏女主的方法去製冰,然後花費了無數時間後,最終以失敗告終,那次她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硝石製冰也是有技術門檻的。


    黃教授被林碧清說得尷尬地笑了笑,埋頭吃飯不吭聲了,除非有人林碧清的母親送現成的冰塊,否則還真解決不了炎炎夏日運輸保質期短的食物的難題。


    林碧清珍惜地一小口一小口吃著小魚幹,筷子夾向拍黃瓜的時候,眼眸一亮,她有辦法解決空調飯盒的難題了。


    於是她試探地用商量的語氣說道:“教授,咱們隻研究聚乳酸纖維麵料太簡單了,不如研究研究空調麵料?”


    黃教授看了看周圍,說道:“回辦公室再具體說。”


    林碧清點了點頭,雖然食堂都是自己人,但該保密的還要保密。


    “林工,你昨天用的電棒不錯,在哪兒買的?”


    食堂的一位師傅端著飯盒過來坐到林碧清他們幾人的座位旁邊問道。


    而周圍吃飯的研究人員歎氣,又一個問電棒的,井師傅要失望了,他們早就問過了,林工的電棒是托人特製的,人家項目組又不是百貨大樓,可不會大批量地製作電棒來賣。


    林碧清也正如他們所想,扯唇笑道:“那個是朋友自己做來送我的,不是買的,而且原材料很難買。”


    井師傅很失望,“我閨女在日化廠上班,最近上夜班回家的時候,老是有人跟著,如果能帶著電棒,她也能多一分安全。”


    女孩子下夜班回家的確危險,她提議道:“井師傅,你是廚師,可以給她準備點辣椒水啊,簡單易做還便宜。”


    井師傅笑了,“還是你們文化人腦子轉得快,我怎麽就沒有想到這個辦法呢。”


    林碧清微笑:“你隻是暫時沒想到罷了,隻要用心琢磨了,肯定難不到你。”


    井師傅:“那也不一定呢。”


    說完又誇了林碧清一通後,說道:“我回去就給我小閨女製辣椒水。”


    而等他離開後,林碧清不免感慨,“井師傅一點也不重男輕女呢,他是個好父親。”


    一個從紡織廠調入項目組的研究員聽到後,給林碧清解惑,“那是他隻有一個閨女,不過這個閨女也不是親生的,而是從大街上撿的孤兒。”


    說著就科普了井師傅,他是個老兵,參加過抗美援朝,不過命不好,從戰場上回家,發現父母妻兒全沒了,他不想留在傷心地睹物思人,便托了老戰友的關係來到了青平島,進了紡織七廠的食堂當了廚師。


    說完,那個研究員還感慨了一句,“井師傅挺可憐的,所以廠裏人都很照顧他。”


    林碧清讚同地點頭,“確實挺可憐的。”


    但比起吳美娟說的她那個姨姥姥的處境,他最起碼有個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吃喝不愁,興許天然的親戚關係吧,她還是覺得她姨姥姥可憐。


    如今聚乳酸纖維已經取得了進展,相信很快就能普及到姨姥姥的老家,她想跟上級提一個建議,給姨姥姥他們家安排個工作崗位。


    吃過飯菜,林碧清就跟著黃教授到了辦公室,黃教授坐下倒了兩杯溫開水,一杯遞給林碧清,一杯自己喝。


    等各自喝了兩口水歇了歇之後,黃教授便問起了林碧清空調麵料的想法,林碧清從自己的飯盒裏拿出了一根黃瓜,問:“教授,您了解黃瓜嗎?”


    黃教授不解道:“不就是一種能生吃,還能熱炒的蔬菜嗎?”


    林碧清笑了笑,張口就咬了一大口黃瓜,嚼吧嚼吧後咽進肚子,說道:“你說得沒錯,但它還有一個特點,您可能沒有注意到過。”


    黃教授斜她一眼,“趕緊說,沒吃夠,可以回去吃。”


    林碧清不敢跟黃教授扯閑篇,他可不是鄧教授,盡管被她氣地吹胡子瞪眼,過不了幾分鍾就能消氣,就算罰她,也是雷聲大雨點小,黃教授生氣了,會真罰她呢,比如寫論文,做體力活,寫心得體會等等,絕對能罰她罰到讓她懷疑人生。


    於是她趕緊老實地回話,“黃瓜呢,是一種外表騷氣內心冷酷的植物。”


    剛說完這句話,她就發現黃教授看她的眼神變得犀利了,趕緊又重新說:“黃瓜呢,經過研究發現,它是一種外熱內冷的植物,它的內部溫度能比外部溫度低足足六度,我們研究研究它的特質,再運用一些技術,完全可以讓麵料的內部溫度比外部低至少10度,而空調飯盒也能用這個技術做。”


    黃教授的手指捶打著桌麵,“啪嗒啪嗒”的聲音就像砸在林碧清的心坎上,她突然覺得自己吧,有點欺軟怕硬,鄧教授對她那麽好,她整天想辦法折騰,黃教授對她從來嚴厲,她反而老實得很。


    唉,沒成想她也有人的劣根性,她有些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


    “可以,你回去寫份報告給我。”


    黃教授突然道。


    林碧清心一鬆,趕緊道:“我回去就寫。”


    她步伐輕鬆地從黃教授的辦公室出來,摸著自己的良心保證,她以後絕對會少氣鄧教授一點兒,她突然間想他了。


    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就接到了鄧教授愛的問候,她本來接到他的電話還很高興的,可是沒想到這老頭第一句不是聯絡感情,而是質問:“林碧清,你這個月的作業呢,還想不想早點畢業了。”


    她突然間覺得吧,其實有時候不能有太多良心的。


    接過電話,她揉了揉自己的頭發,這個大學她得早點畢業,她再也不想寫作業,寫論文了。


    不過吧,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她的關於海藻纖維麵料的論文登上了f國的一本頂級學術期刊,引起的反響還不小。


    因為在她的論文裏寫了化纖麵料帶給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比如化纖麵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汙染水源和土地,以及化纖終端的去向問題,化纖麵料廢棄後,是不能夠被降解的,產生的垃圾,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環境。


    而海藻纖維麵料有化纖麵料的優點,又兼具生物基麵料的優點,而且還易降解,不會汙染環境,抑菌還護膚。


    她寫的數據詳細,論點新穎,很快便引起了轟動,在世界時尚之都掀起了空前的熱度,很多人都在議論化纖麵料帶給了人類什麽?從海洋中尋找能夠替代化纖工業的技術,會破壞海洋環境嗎?


    而林碧清終於在世界舞台嶄露頭角。


    但當事人卻絲毫不慌,就算獲得了整個世界的讚譽又能如何,能讓她不寫作業嗎?不能!所以她激動個屁。


    “叮鈴鈴!”


    桌上的電話響起,林碧清拿起電話接聽,是慕楠,她是在半島市公安局給她打的電話,主要就是告訴她昨天那件事的來龍去脈。


    原來那個看門大爺李大爺的兒子是當地的一個走私團夥的頭目,主要走私島國和棒子國的一些電子產品,而這些電子產品竟然還銷售到了中州市,公安局的人發現這批電子產品後,抽絲剝繭地找到了貨物的源頭地半島市。


    而慕楠來到了半島市後,便和半島市的公安一起查了將近一個月才查到了李大爺的兒子李大鵬的頭上,


    而李大鵬有很強的反偵察意識,家裏又是武術世家,平常作風又低調,紡織廠的人很意外,李大爺性格熱情,兒媳婦也勤快孝順,孩子乖巧懂事,哪裏想到他們家竟然出了一個走私犯。


    不過就算如此,紡織七廠感念李大爺對廠裏的付出,還是沒有開除他,然後就給了他和他兒媳婦孫子一起向慕楠複仇的機會。


    林碧清感歎,“李大爺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啊。”


    了解了原委後,她覺得慕楠有點倒黴,這個案子又不是她一個人破的,為啥李大爺一家人隻找她報複,簡直就是欺負她是外地人,在半島市沒根基呢。


    “慕楠,汽水買好了。”


    電話裏突然傳來一道聽起來有些熟悉的男聲,她有問題就問:“慕楠,是誰在說話?”


    慕楠:“是公安局的一位同事。”


    她說完這句話就掛斷了電話,林碧清聽著電話裏的忙音,嘟囔了句,“就衝你這心虛勁兒,我信你個鬼。”


    她也不等晚上了,拿起電話就跟慕傑撥了過去,跟他分享慕楠的不對勁,“她肯定有情況,要不然為啥心虛掛電話呢。”


    慕傑:“慕楠年紀也不小了,她自己的事兒,她自己心裏有數,你多關心關心我和孩子就好。”


    林碧清:“……你這當哥的也太不關心妹妹了。”


    慕傑不吭聲,他隻是希望媳婦兒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把剩餘不多的精力多放到自己小家庭裏,至於妹妹有他關心就好。


    接著林碧清又說了王軍生的不對勁,問:“你們倆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讓他對我態度帶著奇怪?”


    慕傑:“我們什麽也沒有發生,和平常一樣啊。”


    林碧清就納悶可,“奇怪,肯定有事發生。”


    “你啊,別關心別人了,咱們家三寶今天會爬了。”


    慕傑用孩子拉回媳婦兒的注意力,林碧清果然入套了,驚喜地問:“是嗎?三寶真能幹,大寶和二寶呢?”


    慕傑:“大寶正在練習中,二寶沒有任何跡象。”


    林碧清對這個結果不意外,三寶本來運動神經就發達,大寶正常孩子,二寶有點偶像包袱,除非有把握了才會做,比如翻身,大寶和三寶學翻身的時候吭哧吭哧地不知道鬧了多少笑話,而二寶呢,雖然晚了半個月,然而人家一次成功。


    林碧清和慕傑,甚至李華英和吳美娟都服氣這小子了。


    “我下周回家看他們。”


    聽著孩子們的成長,林碧清內心酸楚,作為母親,她目前連基本的陪伴都給不了。


    慕傑聽著電話那段媳婦兒吸了吸鼻子,猜想她肯定又難受了,安慰道:“他們現在不缺愛,我們努力奮鬥,爭取在他們將來的教育中不缺席。”


    林碧清哽咽點頭,她現在終於理解了普通父母的心酸,都說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可陪伴了孩子,就不能掙錢,可掙錢了,就不能陪伴孩子。


    他們是不缺錢,但他們想要讓孩子長大後能夠多些選擇,少走些彎路,就得犧牲掉他們嬰兒期的陪伴。


    人生不易,林碧清長長地歎口氣,奮鬥吧,為了不缺席孩子即將到來的童年。


    “砰砰砰!”


    她才把空調麵料的報告起草了一個開頭,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是助理李欣蕊。


    她拿著一遝資料遞給她,“林工,這是項目組關於聚乳酸的最新研究資料。”


    林碧清接過看了之後歎氣,還是卡在丙交酯環節不能突破,她看了看之後,打算下午再開個研討會,主題就是如何突破丙交酯環節的這個瓶頸。


    她雖然知道點,但那技術需要的生產設備太高端,根本不符合目前的生產條件,所以才得繼續研究。


    她接著往下看,嘴角往上勾了勾,是項目組的一個叫做洪岩的研究員寫的,他的報告寫小麥秸稈和油菜秸稈既然能夠提取出澱粉來,那麽就可以製作成豬飼料等動物飼料,這也是一種對秸稈的利用,同時還能減少飼養動物時候的糧食浪費。


    林碧清在這個報告上打了個勾,雖然有些偏離了他們的研究主題,但是不得不說,這個提議很實用。


    接著還有一個叫周濤的研究所,則想著用秸稈製皮革,她沒有采納,這個提議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研究,目前他們的研究遇到了瓶頸,還是不要分心為好,這個他可以以後作為興趣研究,


    看了幾頁後,看到李欣蕊竟然還在,她疑惑地問:“還有事?”


    李欣蕊抿了抿唇,說道:“林工,我老家那邊的革委會突然找上了我家,說我家有海外關係,讓我父母寫檢查,組織上讓我也回去接受調查。”


    林碧清往椅背上一靠,問:“然後呢?”


    李欣蕊:“您能不能出麵幫我說說話。”


    林碧清神色很嚴肅地說道:“那你家有海外關係嗎?”


    李欣蕊神色略帶心虛地回道:“我有一個堂姨在解放前跟她丈夫一起出國了,具體去了哪個國家,我們也不清楚,而且我們家和她的關係並不好,所以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海外關係?”


    林碧清又問:“那你之前跟組織上交待過這事兒嗎?”


    李欣蕊搖了搖頭,林碧清就知道不會,這個年代海外關係很敏感,輕則被排擠,重則家破人亡的後果太嚴重了。


    林碧清皺了皺眉頭,她在權衡她到底要不要幫李欣蕊說話?她不是聖人,她也有人趨利避害的本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之海島美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濃露輕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濃露輕曉並收藏七零之海島美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