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慕傑升了
◎孩子被人惦記上了◎
“徹查, 誰把手伸到了科研領域,誰伸手就抓誰!”
大領導拿到林碧清的抗議書後勃然大怒,他的醫生怎麽勸都沒用。
最後還是洪將軍勸道:“老首長, 您別生氣, 這權利腐敗從古至今都有,我們的問題還在可控範圍內, 隻要徹查, 很快就能有效果。”
大領導的臉色這才和緩了些, 然後看著抗議書上林碧清的名字, 笑著道:“這個小林不錯, 有我們新社會青年人的銳氣, 隻有向她這樣敢於發聲的年輕人多了, 咱們的新社會才能變得更好!”
洪將軍附和, “是啊, 敢於發聲得多了, 咱們這些老家夥才不會被人當成聾子和瞎子。”
大領導又問:“小林最近在研究什麽?”
這個洪將軍還真知道, 他昨兒才跟慕智勇通了電話,他回道:“她最近休假回老家了,不過就是休假也不消停,在回老家的路上看到了大豆榨油後的豆粕, 便想到了什麽大豆纖維,現在正忙著研究這個呢。”
大領導好奇了, 手動了動身上聚乳酸纖維做的米白色襯衫, 問:“大豆纖維?是做衣服的嗎?比起用秸稈做的衣服如何?”
以前用來漚肥,或者喂養牲口, 或者直接燒掉的秸稈, 被林碧清搞出了大陣仗, 以前被人們認為是廢物的秸稈,可是成了大寶貝呢。
從下麵傳來的消息說,現在的農民像寶貝糧食一樣地寶貝秸稈了,秸稈雖然沒有糧食貴,但農村來錢路子少,能多一個來活錢的路子,大家都很珍惜。
洪將軍笑了,“具體如何還不清楚,不過聽小林的公公說,那大豆纖維能像蠶絲和棉花一樣保暖性非常好,能夠做成被子和棉襖,讓人民群眾大冬天多一件保暖衣裳。。”
大領導高興了,華國的棉花緊缺,能夠多一種能夠代替棉花的保暖衣物很不錯,他笑著道:“小林這個想法很好,廣大農民又能多一份收入了。”
大領導身體不好,說了幾句話,臉上就有了疲憊之色,洪將軍趕緊趁機告辭,走時候還囑咐道:“老首長,您一定要養好身體,國家和人民需要您!”
大領導隻是笑了笑,“是人都有一死,我隻期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華國人民能夠富足安康!”
洪將軍出來後,眼眶泛紅,這個為了祖國和民族奮鬥了一輩子的老人臨老了,還在記掛祖國和人民,這份無私讓他慚愧!
比如林碧清寫的這份抗議書,哪怕他知道林碧清做得對,他也是考慮了再考慮,他有兒女,有孫輩,一大家人呢,他總得為他們著想吧。
所以大領導剛才的話說的很對,但卻不現實,年輕人是得有銳氣,但前提是得有比較好的製度去保護這份敢於發聲的銳氣。
要不然失敗了,不僅僅是他被清算,就是家人也會受到他的牽連,甚至還有家破人亡的風險,這樣的情況,讓人怎麽發聲啊?
而這一次他本來不準備管的,是大孫子一句話提醒了他,“爺爺,您當初吃草根,啃樹皮,不就是為了趕跑侵略者,建立一個沒有壓迫,平等民主的新國家嗎?”
那會兒看著幼小的孫子清澈的眼神,心突然間無比酸楚,他什麽時候把原來那個熱血正直的青年給丟了。
他這才答應了慕智勇把抗議書幫忙遞給大領導。
而他走到醫院走廊的轉角處,就遇到了任新城的嶽父李文勝,他眼睛陰沉地看著洪將軍,質問:“洪將軍,您這是打算跟我們作對了?”
洪將軍沒回他話,隻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離開了,既然把那份抗議書送到了大領導手裏,那麽他就選好了邊站隊,得罪了李家,那麽也沒必要做表麵功夫了。
“走吧,回家!”
洪將軍坐上自己的專車回家,到了家看到自己的小孫子正在玩兒機械小汽車,三歲多的小家夥穿著一身改小的軍裝,頭上戴著小軍帽,腰間係著小武裝帶,另外還別著一把小木槍,別的不說,這打扮倒是挺像那回事兒的。
“發現敵情,汽車連就位!嗡嗡……”
奶白的小肉臉繃緊嚴肅得很呢,手裏的小汽車被他上了發條以後,邊學著汽車發動機的聲音,邊躥到了洪將軍的跟前兒,他從腰間拔出自己的小木槍,對著自己的爺爺,奶凶奶凶地道:“這是人民解放軍的陣地,你是哪部分的?”
洪將軍笑著走過去,伸出大手就提著小家夥的領子,把他給提溜起來了,“敢把槍指著你爺爺我,這要是在戰場上,我早就讓你的小腦袋開花了。”
小家夥的小胳膊小腿拚命地在空中掙紮,小嘴還不忘鏗鏘有力地大喊:“放開我,我們人民解放軍是不會屈服的。”
洪將軍連敵人的真刀真槍都不怕,還會怕帶著奶香味兒的威脅,他把小孫子扔在沙發上,問:“小睿啊,爺爺給你訂一個小媳婦兒咋樣?”
小睿眨巴著清澈的大眼睛,好奇地問:“小媳婦兒是啥?她有木槍和小汽車好玩兒嗎?”
洪將軍泄氣地往沙發的靠背上一靠,他有些發愁,這小子都三歲了,腦子裏除了吃就是玩兒,沒一點兒機靈勁兒。
再想想大孫子,雖然看著挺機靈的,但是學校的成績老是倒數,他大手摘了自己的軍帽,難道他們老洪家就出不了讀書種子?
現在是和平年代了,打仗的機會不多,就算自己家在部隊有人脈,沒文化仕途上走不遠的,所以他才動了要跟林碧清家的孩子結娃娃親的想法。
縱觀曆史上的名人,不說遠,就過近代和當代的那些有名的大知識分子,幾乎都沾親帶故,這說明了什麽?說明了好腦子會遺傳啊。
他們老洪家沒有讀書的腦子,他們可以娶讀書人家的閨女啊,他越想越覺得這辦法好,拿起電話就跟慕智勇打去了電話。
“什麽,娃娃親?”
慕智勇接到了洪將軍的電話,驚訝地差點把桌子上的搪瓷缸子給撞地上了,連忙問:“老首長,您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洪將軍沒回答,反而問:“這個你別管,就問你同不同意?”
慕智勇為難了,“老首長,俗話說麻繩打草鞋一代管一代,孫輩的婚事兒得他們的親爹媽做主,我這個做爺爺的隻能參考建議,這個我不能答應您,我得回去問問孩子的爸媽。”
洪將軍打了個哈哈,“你說的在理兒,回頭我親自問小林和你兒子。”
慕智勇掛了電話後,長長地歎了口氣,回頭他得跟自己兒子好好地談談心了,他也馬上三十歲了,都說三十而立,他如今在洪將軍麵前連姓名都沒有,隻是他兒子,林碧清的愛人,他難道想老了,再被別人稱呼為誰的爸爸,誰的爺爺嗎?
而遠在海邊作戰指揮部的慕傑突然間覺得鼻子有些癢癢,想要打噴嚏,但看了看會議桌前方的軍區領導,他硬生生地忍住了。
等散會後,孟旅長叫住他,跟他說了一個好消息,“鑒於你以往的表現,以及此次演習過程中的優異表現,上麵決定等演習過後就提你為副旅長。”
慕傑眼睛亮了亮,維持著鎮定的語氣問:“旅長,這消息準確嗎?那特種部隊咋辦?”
“確實,上麵已經擬好文件了,隻等演習結束後再公示。”
孟旅長給了他肯定的回答後,又道:“至於你說的特種部隊上麵決定讓你繼續兼任特種部隊的隊長一職。”
慕傑激動地立正道:“首長放心,我一定會繼續努力,鑽研軍事知識,苦練本領,保家衛國,不讓首長失望,不讓國家和人民失望!”
等孟旅長離開後,慕傑激動地握拳,他終於又向前邁了一步,隻要他夠努力,就一定會為自己的媳婦兒撐腰的。
等他回到自己部隊的駐紮地,沈航一見他,便過來問:“老慕,看你這春風蕩漾的樣子,孟旅長跟你說啥好事兒了?”
升職的事兒在命令沒有下達之前,都是存在變數的,隻是說:“現在還說不準,等演習過後你們就知道了。”
對於已婚男人而言,能讓他們激動的無非就是事業上的進步了,沈航問:“你是不是要升了?”
慕傑沒回答他,反而拿起作戰圖看了起來,他就算升職了,也不足以給媳婦兒撐腰,他還得再接再勵,繼續往上走。
而他雖然沒有回答,但不反駁就是默認,沈航突然心裏酸溜溜的,就是王軍生也是,他們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呢,看著好兄弟升職,他們祝福又嫉妒。
誰說男人不能有嫉妒心的,隻是他們的嫉妒心外化的表現不同,比如壞人使壞,而他們則會見賢思齊。
比如沈航立刻就開始借書,“老慕,前兩天你看的那本《海洋水文》借我看看。”
慕傑::“你不是有這本書嗎?”
沈航:“你的那本上麵有你們家林工,還有各個大教授的批注,更容易理解。”
慕傑:“回頭拿給你,不過你愛惜著點兒,那書你也別給我外借,看完了就還我,回頭我還得看呢。”
沈航不理解:“那書你不是看過了嗎?咋還看?”
慕傑撩起眼皮子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然後用淡淡的語氣,說道:“溫故而知新,這個道理你都不懂嗎?”
沈航閉嘴,活該人家升職,看看人家現在這說話的水平,帶著一股子儒將的味道,明明先前都是糙漢子來著,這改頭換麵的,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啊。
王軍生本來也想借書的,不過被沈航搶先了,他隻能借其他的,問:“團長,您那本《海洋地理》帶了嗎?”
慕傑:“這本沒帶,就帶了一本海洋水文,等回了部隊我再拿給你。”
王軍生答應了一聲,其實他也有這本書,但就像沈航說的,慕傑的書跟他們自己的書不一樣,他那上麵有海洋學專家的批注,知識更全麵。
再說林碧清這邊雖然說了要開展大豆纖維項目,但還沒有想好要去哪個廠研究,而且杜處長的態度很是憂疑,讓她心裏不是很踏實,隻有國棉廠的支持,沒有政府的支持,這個項目她怕中途夭折。
所以她就跟幾個國棉廠的廠長說了,哪個廠能拉來政府支持,她就去哪個廠。
現在幾個廠的廠長都不來叨擾她了,卯著勁兒去政府找支持了,而她也清靜了,打算回娘家。
李華英給她找來一人力三輪車,而三胞胎被她固定在手推嬰兒車上,她和李華英以及周衛星一起把三個小祖宗抬上了車。
三寶高興地拍著小手“咯咯”地笑,她最喜歡各種新奇的事兒了,比如被人抬上車子。
而把三個小祖宗抬上三輪車的車廂後,李華英就提來了幾個禮盒,有兩瓶白酒,一瓶茅台一瓶五糧液,兩條半島市新出的勝寶路香煙,以及兩大兜子海鮮,兩盒中州市的傳統點心。
“這些你拿著,小兩年沒回去了,多給你爸和你倆哥哥帶點兒禮物。”
林碧清看著這大包小包的,便道:“娘,我這是回娘家,您不用給這麽多東西,意思意思就成了,往常我雖然沒有回家,但也沒少往家裏寄東西。”
說著就把車上的東西分出來了一半,遞回給李華英,而李華英不接,“你也小兩年沒回去了,多帶點東西回去,你爸媽在街坊鄰居麵前也有麵兒。”
林碧清:“麵子如果是給娘家多帶禮物換來的,我寧願不要這麵子,孝順在平常,不是這表麵功夫。”
李華英見她堅決,隻能接過分出來的東西,有街坊鄰居看到了,不由誇讚:“李醫生,你家兒媳婦這性格中,不像我家的,每次回娘家,恨不得把家裏都搬空。”
李華英不想摻和別人家是非,笑了笑道:“你兒媳婦平常也很勤快的,家裏家外一把抓。”
那鄰居撇嘴,“是個女人就會幹活,她掙的那點兒還不夠她補貼她娘家那個無底洞的。”
李華英不想參與,林碧清更不會,把東西遞回給婆婆後,便催促騎人力車的鄰居大叔出發,“王大叔,咱們走吧。”
然後又揮手跟李華英告別,“娘,您回去吧,我可能要在我娘家住幾天,您晚上不用給我留門。”
然後又抓了三個孩子的小手,讓他們跟奶奶揮手再見,二寶懶得動,媽媽拿著小手揮了兩下後,他便收回來放自己嘴巴裏砸吧,大寶則拿著一個小撥浪鼓搖晃著玩兒,隻有三寶走了老遠還揮舞著小胖手。
林碧清看著性格各異的三個孩子,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小林啊,別人都說家和萬事興,這句話我今兒算是真正明白了,你們家人都是好脾氣,不斤斤計較,知道為對方考慮,所以你們家的日子過得那叫蒸蒸日上。”
前麵騎車的張大叔感慨道。
他大兒子今年二十歲了,家裏正在給他相看對象,他媳婦兒一直想要給他找一個有城市戶口,工作穩定的,畢竟自己家兒子在國棉二廠可是一個小幹部呢。
此刻他也想開了,什麽戶口啊,工作啦,都是外在條件,比起這個,姑娘自身的能力和品性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慕局長家,當初慕傑不娶幹部子女,娶了一個普通工人的閨女,那個時候誰不說他們家低娶,再看看現在,誰不誇慕家眼光好。
林碧清不知道張大叔的計較,笑著道:“那些流傳下來的老話兒都是千百年來老百姓的智慧結晶,都含著生活道理呢。”
張大叔附和道:“很是呢,要是沒道理,也不會一代傳一代地傳下來。”
倆人說著家常話,很快就到了汽車配件廠,一直在家屬院門口,拿著大蒲扇邊搖晃著跟張大爺聊天,邊注視著廠門口的路,好第一時間發現回來的小閨女和外孫外孫女。
等他們的身影出現的那一刹那,他“噌”地站起身,大步走過去迎接他的外孫孫,“大寶、二寶,、三寶,想死姥爺了,你們想姥爺嗎?”
而這一幕被回娘家的林碧柔看見了,故意道:“爸,您這偏心眼兒的勁頭能不能收一收,您可沒這麽迎過我。”
林大軍瞪眼,“你也出遠門一兩年不回來試試。”
林碧柔故意歎氣道:“果然是遠香近臭啊,我們整天在您麵前孝順的,您反而挑理兒,小妹成年不回來一次,您倒是成天記掛著。”
林碧清眉頭皺了皺,她姐的話怎麽聽著有些陰陽怪氣呢,而且以前姐妹倆那麽親近,她見到了她和孩子,也不打招呼,隻顧著跟老爸抬杠。
不過她沒多想,喊了聲,“大姐!”
林碧柔這才轉身笑著道:“喲,我們的大科學家回來了,快讓我瞅瞅。”
◎孩子被人惦記上了◎
“徹查, 誰把手伸到了科研領域,誰伸手就抓誰!”
大領導拿到林碧清的抗議書後勃然大怒,他的醫生怎麽勸都沒用。
最後還是洪將軍勸道:“老首長, 您別生氣, 這權利腐敗從古至今都有,我們的問題還在可控範圍內, 隻要徹查, 很快就能有效果。”
大領導的臉色這才和緩了些, 然後看著抗議書上林碧清的名字, 笑著道:“這個小林不錯, 有我們新社會青年人的銳氣, 隻有向她這樣敢於發聲的年輕人多了, 咱們的新社會才能變得更好!”
洪將軍附和, “是啊, 敢於發聲得多了, 咱們這些老家夥才不會被人當成聾子和瞎子。”
大領導又問:“小林最近在研究什麽?”
這個洪將軍還真知道, 他昨兒才跟慕智勇通了電話,他回道:“她最近休假回老家了,不過就是休假也不消停,在回老家的路上看到了大豆榨油後的豆粕, 便想到了什麽大豆纖維,現在正忙著研究這個呢。”
大領導好奇了, 手動了動身上聚乳酸纖維做的米白色襯衫, 問:“大豆纖維?是做衣服的嗎?比起用秸稈做的衣服如何?”
以前用來漚肥,或者喂養牲口, 或者直接燒掉的秸稈, 被林碧清搞出了大陣仗, 以前被人們認為是廢物的秸稈,可是成了大寶貝呢。
從下麵傳來的消息說,現在的農民像寶貝糧食一樣地寶貝秸稈了,秸稈雖然沒有糧食貴,但農村來錢路子少,能多一個來活錢的路子,大家都很珍惜。
洪將軍笑了,“具體如何還不清楚,不過聽小林的公公說,那大豆纖維能像蠶絲和棉花一樣保暖性非常好,能夠做成被子和棉襖,讓人民群眾大冬天多一件保暖衣裳。。”
大領導高興了,華國的棉花緊缺,能夠多一種能夠代替棉花的保暖衣物很不錯,他笑著道:“小林這個想法很好,廣大農民又能多一份收入了。”
大領導身體不好,說了幾句話,臉上就有了疲憊之色,洪將軍趕緊趁機告辭,走時候還囑咐道:“老首長,您一定要養好身體,國家和人民需要您!”
大領導隻是笑了笑,“是人都有一死,我隻期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華國人民能夠富足安康!”
洪將軍出來後,眼眶泛紅,這個為了祖國和民族奮鬥了一輩子的老人臨老了,還在記掛祖國和人民,這份無私讓他慚愧!
比如林碧清寫的這份抗議書,哪怕他知道林碧清做得對,他也是考慮了再考慮,他有兒女,有孫輩,一大家人呢,他總得為他們著想吧。
所以大領導剛才的話說的很對,但卻不現實,年輕人是得有銳氣,但前提是得有比較好的製度去保護這份敢於發聲的銳氣。
要不然失敗了,不僅僅是他被清算,就是家人也會受到他的牽連,甚至還有家破人亡的風險,這樣的情況,讓人怎麽發聲啊?
而這一次他本來不準備管的,是大孫子一句話提醒了他,“爺爺,您當初吃草根,啃樹皮,不就是為了趕跑侵略者,建立一個沒有壓迫,平等民主的新國家嗎?”
那會兒看著幼小的孫子清澈的眼神,心突然間無比酸楚,他什麽時候把原來那個熱血正直的青年給丟了。
他這才答應了慕智勇把抗議書幫忙遞給大領導。
而他走到醫院走廊的轉角處,就遇到了任新城的嶽父李文勝,他眼睛陰沉地看著洪將軍,質問:“洪將軍,您這是打算跟我們作對了?”
洪將軍沒回他話,隻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離開了,既然把那份抗議書送到了大領導手裏,那麽他就選好了邊站隊,得罪了李家,那麽也沒必要做表麵功夫了。
“走吧,回家!”
洪將軍坐上自己的專車回家,到了家看到自己的小孫子正在玩兒機械小汽車,三歲多的小家夥穿著一身改小的軍裝,頭上戴著小軍帽,腰間係著小武裝帶,另外還別著一把小木槍,別的不說,這打扮倒是挺像那回事兒的。
“發現敵情,汽車連就位!嗡嗡……”
奶白的小肉臉繃緊嚴肅得很呢,手裏的小汽車被他上了發條以後,邊學著汽車發動機的聲音,邊躥到了洪將軍的跟前兒,他從腰間拔出自己的小木槍,對著自己的爺爺,奶凶奶凶地道:“這是人民解放軍的陣地,你是哪部分的?”
洪將軍笑著走過去,伸出大手就提著小家夥的領子,把他給提溜起來了,“敢把槍指著你爺爺我,這要是在戰場上,我早就讓你的小腦袋開花了。”
小家夥的小胳膊小腿拚命地在空中掙紮,小嘴還不忘鏗鏘有力地大喊:“放開我,我們人民解放軍是不會屈服的。”
洪將軍連敵人的真刀真槍都不怕,還會怕帶著奶香味兒的威脅,他把小孫子扔在沙發上,問:“小睿啊,爺爺給你訂一個小媳婦兒咋樣?”
小睿眨巴著清澈的大眼睛,好奇地問:“小媳婦兒是啥?她有木槍和小汽車好玩兒嗎?”
洪將軍泄氣地往沙發的靠背上一靠,他有些發愁,這小子都三歲了,腦子裏除了吃就是玩兒,沒一點兒機靈勁兒。
再想想大孫子,雖然看著挺機靈的,但是學校的成績老是倒數,他大手摘了自己的軍帽,難道他們老洪家就出不了讀書種子?
現在是和平年代了,打仗的機會不多,就算自己家在部隊有人脈,沒文化仕途上走不遠的,所以他才動了要跟林碧清家的孩子結娃娃親的想法。
縱觀曆史上的名人,不說遠,就過近代和當代的那些有名的大知識分子,幾乎都沾親帶故,這說明了什麽?說明了好腦子會遺傳啊。
他們老洪家沒有讀書的腦子,他們可以娶讀書人家的閨女啊,他越想越覺得這辦法好,拿起電話就跟慕智勇打去了電話。
“什麽,娃娃親?”
慕智勇接到了洪將軍的電話,驚訝地差點把桌子上的搪瓷缸子給撞地上了,連忙問:“老首長,您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洪將軍沒回答,反而問:“這個你別管,就問你同不同意?”
慕智勇為難了,“老首長,俗話說麻繩打草鞋一代管一代,孫輩的婚事兒得他們的親爹媽做主,我這個做爺爺的隻能參考建議,這個我不能答應您,我得回去問問孩子的爸媽。”
洪將軍打了個哈哈,“你說的在理兒,回頭我親自問小林和你兒子。”
慕智勇掛了電話後,長長地歎了口氣,回頭他得跟自己兒子好好地談談心了,他也馬上三十歲了,都說三十而立,他如今在洪將軍麵前連姓名都沒有,隻是他兒子,林碧清的愛人,他難道想老了,再被別人稱呼為誰的爸爸,誰的爺爺嗎?
而遠在海邊作戰指揮部的慕傑突然間覺得鼻子有些癢癢,想要打噴嚏,但看了看會議桌前方的軍區領導,他硬生生地忍住了。
等散會後,孟旅長叫住他,跟他說了一個好消息,“鑒於你以往的表現,以及此次演習過程中的優異表現,上麵決定等演習過後就提你為副旅長。”
慕傑眼睛亮了亮,維持著鎮定的語氣問:“旅長,這消息準確嗎?那特種部隊咋辦?”
“確實,上麵已經擬好文件了,隻等演習結束後再公示。”
孟旅長給了他肯定的回答後,又道:“至於你說的特種部隊上麵決定讓你繼續兼任特種部隊的隊長一職。”
慕傑激動地立正道:“首長放心,我一定會繼續努力,鑽研軍事知識,苦練本領,保家衛國,不讓首長失望,不讓國家和人民失望!”
等孟旅長離開後,慕傑激動地握拳,他終於又向前邁了一步,隻要他夠努力,就一定會為自己的媳婦兒撐腰的。
等他回到自己部隊的駐紮地,沈航一見他,便過來問:“老慕,看你這春風蕩漾的樣子,孟旅長跟你說啥好事兒了?”
升職的事兒在命令沒有下達之前,都是存在變數的,隻是說:“現在還說不準,等演習過後你們就知道了。”
對於已婚男人而言,能讓他們激動的無非就是事業上的進步了,沈航問:“你是不是要升了?”
慕傑沒回答他,反而拿起作戰圖看了起來,他就算升職了,也不足以給媳婦兒撐腰,他還得再接再勵,繼續往上走。
而他雖然沒有回答,但不反駁就是默認,沈航突然心裏酸溜溜的,就是王軍生也是,他們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呢,看著好兄弟升職,他們祝福又嫉妒。
誰說男人不能有嫉妒心的,隻是他們的嫉妒心外化的表現不同,比如壞人使壞,而他們則會見賢思齊。
比如沈航立刻就開始借書,“老慕,前兩天你看的那本《海洋水文》借我看看。”
慕傑::“你不是有這本書嗎?”
沈航:“你的那本上麵有你們家林工,還有各個大教授的批注,更容易理解。”
慕傑:“回頭拿給你,不過你愛惜著點兒,那書你也別給我外借,看完了就還我,回頭我還得看呢。”
沈航不理解:“那書你不是看過了嗎?咋還看?”
慕傑撩起眼皮子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然後用淡淡的語氣,說道:“溫故而知新,這個道理你都不懂嗎?”
沈航閉嘴,活該人家升職,看看人家現在這說話的水平,帶著一股子儒將的味道,明明先前都是糙漢子來著,這改頭換麵的,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啊。
王軍生本來也想借書的,不過被沈航搶先了,他隻能借其他的,問:“團長,您那本《海洋地理》帶了嗎?”
慕傑:“這本沒帶,就帶了一本海洋水文,等回了部隊我再拿給你。”
王軍生答應了一聲,其實他也有這本書,但就像沈航說的,慕傑的書跟他們自己的書不一樣,他那上麵有海洋學專家的批注,知識更全麵。
再說林碧清這邊雖然說了要開展大豆纖維項目,但還沒有想好要去哪個廠研究,而且杜處長的態度很是憂疑,讓她心裏不是很踏實,隻有國棉廠的支持,沒有政府的支持,這個項目她怕中途夭折。
所以她就跟幾個國棉廠的廠長說了,哪個廠能拉來政府支持,她就去哪個廠。
現在幾個廠的廠長都不來叨擾她了,卯著勁兒去政府找支持了,而她也清靜了,打算回娘家。
李華英給她找來一人力三輪車,而三胞胎被她固定在手推嬰兒車上,她和李華英以及周衛星一起把三個小祖宗抬上了車。
三寶高興地拍著小手“咯咯”地笑,她最喜歡各種新奇的事兒了,比如被人抬上車子。
而把三個小祖宗抬上三輪車的車廂後,李華英就提來了幾個禮盒,有兩瓶白酒,一瓶茅台一瓶五糧液,兩條半島市新出的勝寶路香煙,以及兩大兜子海鮮,兩盒中州市的傳統點心。
“這些你拿著,小兩年沒回去了,多給你爸和你倆哥哥帶點兒禮物。”
林碧清看著這大包小包的,便道:“娘,我這是回娘家,您不用給這麽多東西,意思意思就成了,往常我雖然沒有回家,但也沒少往家裏寄東西。”
說著就把車上的東西分出來了一半,遞回給李華英,而李華英不接,“你也小兩年沒回去了,多帶點東西回去,你爸媽在街坊鄰居麵前也有麵兒。”
林碧清:“麵子如果是給娘家多帶禮物換來的,我寧願不要這麵子,孝順在平常,不是這表麵功夫。”
李華英見她堅決,隻能接過分出來的東西,有街坊鄰居看到了,不由誇讚:“李醫生,你家兒媳婦這性格中,不像我家的,每次回娘家,恨不得把家裏都搬空。”
李華英不想摻和別人家是非,笑了笑道:“你兒媳婦平常也很勤快的,家裏家外一把抓。”
那鄰居撇嘴,“是個女人就會幹活,她掙的那點兒還不夠她補貼她娘家那個無底洞的。”
李華英不想參與,林碧清更不會,把東西遞回給婆婆後,便催促騎人力車的鄰居大叔出發,“王大叔,咱們走吧。”
然後又揮手跟李華英告別,“娘,您回去吧,我可能要在我娘家住幾天,您晚上不用給我留門。”
然後又抓了三個孩子的小手,讓他們跟奶奶揮手再見,二寶懶得動,媽媽拿著小手揮了兩下後,他便收回來放自己嘴巴裏砸吧,大寶則拿著一個小撥浪鼓搖晃著玩兒,隻有三寶走了老遠還揮舞著小胖手。
林碧清看著性格各異的三個孩子,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小林啊,別人都說家和萬事興,這句話我今兒算是真正明白了,你們家人都是好脾氣,不斤斤計較,知道為對方考慮,所以你們家的日子過得那叫蒸蒸日上。”
前麵騎車的張大叔感慨道。
他大兒子今年二十歲了,家裏正在給他相看對象,他媳婦兒一直想要給他找一個有城市戶口,工作穩定的,畢竟自己家兒子在國棉二廠可是一個小幹部呢。
此刻他也想開了,什麽戶口啊,工作啦,都是外在條件,比起這個,姑娘自身的能力和品性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慕局長家,當初慕傑不娶幹部子女,娶了一個普通工人的閨女,那個時候誰不說他們家低娶,再看看現在,誰不誇慕家眼光好。
林碧清不知道張大叔的計較,笑著道:“那些流傳下來的老話兒都是千百年來老百姓的智慧結晶,都含著生活道理呢。”
張大叔附和道:“很是呢,要是沒道理,也不會一代傳一代地傳下來。”
倆人說著家常話,很快就到了汽車配件廠,一直在家屬院門口,拿著大蒲扇邊搖晃著跟張大爺聊天,邊注視著廠門口的路,好第一時間發現回來的小閨女和外孫外孫女。
等他們的身影出現的那一刹那,他“噌”地站起身,大步走過去迎接他的外孫孫,“大寶、二寶,、三寶,想死姥爺了,你們想姥爺嗎?”
而這一幕被回娘家的林碧柔看見了,故意道:“爸,您這偏心眼兒的勁頭能不能收一收,您可沒這麽迎過我。”
林大軍瞪眼,“你也出遠門一兩年不回來試試。”
林碧柔故意歎氣道:“果然是遠香近臭啊,我們整天在您麵前孝順的,您反而挑理兒,小妹成年不回來一次,您倒是成天記掛著。”
林碧清眉頭皺了皺,她姐的話怎麽聽著有些陰陽怪氣呢,而且以前姐妹倆那麽親近,她見到了她和孩子,也不打招呼,隻顧著跟老爸抬杠。
不過她沒多想,喊了聲,“大姐!”
林碧柔這才轉身笑著道:“喲,我們的大科學家回來了,快讓我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