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月一進來,唐明泉的媳婦李雲霞就熱情的攥住了她的手:“四月妹子啊,你家裏還有蒜苔不?上次你給我們送來的蒜苔已經賣的差不多了,還剩下一點我給親戚們了。”


    林四月惋惜的說:“嫂子,真對不住,蒜苔就那麽點兒。這次我拿來的蒜苗可好了,對了過幾天我們棚裏的菠菜,還有蒜都下來了。”


    李雲霞說:“菠菜的話我們飯店能多要點兒,但是蒜的話要不了多少啊。”


    林四月笑著說:“嫂子,蒜你們也可以多要一點兒,蒜不光可以蘸餃子吃,其實炒土豆絲啥的用蒜末熗一下鍋,炒出來的土豆絲格外好吃呢。奧對了嫂子,蒜蓉粉絲也是特別好吃,而且還實惠的一道菜。如果咱們飯店推出這道新菜的話,肯定能吸引很多顧客來這兒品嚐的。”


    為了把即將上市的蒜推銷給李雲霞和唐明泉的飯店,林四月也是拚了。


    其實蒜蓉粉絲配個娃娃菜一炒會更好吃,但是在他們咩縣一時半刻想找到一顆娃娃菜就跟讓八十歲老太太生娃娃那麽難。


    蒜蓉大蝦也好吃,但是大蝦也沒地兒撈啊。


    所以林四月就想到了比較實惠的蒜蓉粉絲。


    旋即,林四月就跟著李雲霞去了後廚,她親自炒了一道蒜蓉粉絲,還有用蒜熗鍋的酸辣土豆絲。


    他們咩縣人在飲食方麵是真的沒有大的追求和創意,所以很多外地人來咩縣十有八九會被這裏口味或者花樣太過平庸飯菜吃壞了心情。


    第129章想致富先種樹


    做蒜蓉粉絲最好是用米椒,可是廚房裏沒有啊,林四月就湊活著用本地產的普通辣椒。


    蒜蓉粉絲和用蒜末熗鍋炒的酸辣土豆絲先後出鍋,林四月讓李雲霞以及飯店的兩個廚師分別品嚐。


    李雲霞先吃了一口土豆絲:“你還別說,用蒜熗一下鍋炒出來的土豆絲味兒就是不一樣哈,我再嚐一下這蒜蓉粉絲。”


    李雲霞品嚐過蒜蓉粉絲後更加讚不絕口:“好吃,好吃,辣椒有些少,如果再多點兒的話我吃著更香。”


    林四月忙解釋:“我因為自己吃不了太辣的,所以是按照自己的口味來的。”


    另外兩位廚師在品嚐過這兩道菜後也都不住的點頭。


    吃了幾口蒜蓉粉絲後,李雲霞拉著林四月到了外麵:“弟妹啊,我們先把蒜蓉粉絲這道菜推出來看看,如果顧客們覺得好吃的話,你們家的蒜我們就多要點兒。”


    林四月微笑頷首:“行啊,那這麽說定了。”


    家裏的蒜不是完全賣不掉,林四月不想大冷的天兒跑來跑去的,她就想把東西賣給幾個合作夥伴,省時省力。


    把蒜苗和豆芽的貨款拿到手,林四月就跟李雲霞,唐明泉夫婦告辭。


    接下來林四月去了一趟周銳家。


    不是周末,這會兒周銳已經上班去了,周大娘接待了林四月。


    熱心腸的周大娘先給林四月沏了一碗熱乎乎的紅糖薑茶驅寒。


    周大娘把林四月拿來的貨欽點了一遍,然後支付了貨款。


    林四月除了送頭花,套袖,圍裙等貨外,她還給周家送了一些菜蔬和地瓜。


    “四月啊,你們小兩口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了沒?”周大娘關切的問。


    林四月如實道:“哪有那麽快啊,估摸著得再等等。”


    周大娘笑道:“好飯不怕晚,四月啊,你家大棚裏過幾天蒜和菠菜,生菜下來了,給我們多送一些來,我們買你的,你不用給我們便宜,該多少錢就多少錢。你也知道我家孩子多,親戚多,過年了如果能給他們送點兒新鮮的蔬菜比啥都強啊。”


    林四月爽快應下:“大娘,你先告訴我你要多少,我好提前給你留出來。”


    周大娘大概的估算了一下,然後給了林四月一個具體的數字。


    從周家離開後,林四月又在縣城逛了逛,然後就瞪著她的小自行車盯著寒風回家去了。


    林四月到家的時候秦天佑正在招呼客人,其實也不是外人,是大隊支書李瑞山。


    李瑞山說他肩膀酸疼,讓秦天佑給刮一下痧,或者簡單的拔一下罐。


    秦天佑這會兒剛給李瑞山刮完痧,這期間倆人一直天南海北的侃。


    看到林四月從外麵進來,李瑞山忙嗬嗬笑道:“四月啊,你可真是個勤快人啊,一早就出去掙錢。”


    林四月謙謙一笑:“李大叔,你就別拿我開玩笑了,我掙什麽錢啊,不過是在家憋的慌了,去城裏逛蕩逛蕩。”


    說著林四月就把從縣城買回來的香蕉,橘子拿出來招呼李瑞山。


    李瑞山拿了個個頭最小的橘子開始慢悠悠的扒皮,同時在跟林四月說著話:“四月啊,大棚咱們算是種成功了吧,我打算讓生產隊拿出一塊地來種大棚,這樣咱們集體的收入就多了,社員們年底分的錢也就多了,你覺得咋樣?”


    “行啊。”林四月先肯定了李瑞山的想法,然後又拍了一下他老人家的馬屁:“有李大叔這麽一心為社員們著想的大隊支書,真是我們這些社員們的福氣啊。”


    “你這小妮子,啥時候學會油腔滑調了?別給我整那些虛的,你的想法多,給我整兩句有用的聽聽。”雖然李瑞山嘴上嫌林四月說那些沒用的片湯話,但他心裏頭卻美滋滋的。


    林四月喝了口秦天佑遞過來的熱水潤了潤嗓子,這才跟李瑞山言歸正傳。


    林四月:“拿出一塊地來種大棚既可以增加集體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可以像鄉親們普及種大棚的知識。種大棚最重要的就是光照,所以得選一塊光照特別好的地來試種。對了李大叔,咱們村不少荒地,稍微開墾一下在上頭栽種上蘋果,桃樹,花椒,板栗啥的京技樹,苗木好,嫁接的品種好,很快就能收獲果實了。咱們這裏其實更適合種果樹,反而不那麽適合種糧食。”


    李瑞山認真的聽林四月說完自己的想法,他稍作沉吟後才開口:“開墾荒地種果樹我也想過,就是不知道該種啥,一直在這裏猶豫著。”


    一旁的秦天佑在這個時候開了口:“我讚成四月說的開墾荒地種果樹,我覺得多種桃樹,我在外麵當兵的時候聽一個哥們兒說他們那邊廣泛種黃桃,黃桃罐頭咱們都吃過,一瓶可不便宜呢。如果種桃樹的話咱們最好就種黃桃,隔壁縣就有兩家罐頭廠,可以直接跟他們合作。”


    “就種黃桃。”林四月一下子想到再過三十多年黃桃成了他們咩縣的一張名片。


    隻是咩縣工商業不夠發達,本地產的黃桃隻能靠外地客商來拉,黃桃在本地不能被深加工。


    黃桃成熟後若不能馬上賣掉,本地不能自產自銷內循環,桃農們完全依靠外地的客商就會變得特別被動。


    大隊支書李瑞山把兩個年輕人的建議基本采納了:“等來年天暖和了我就安排一批人先開墾出一塊兒荒地,然後我再去弄一些桃苗,蘋果苗,板栗苗栽上。”


    林四月接著說自己就生產隊集體增加收入的建議:“我覺得可以擴大生豬養殖啊,也就是說咱們大隊弄一個養豬場。我二叔在養豬方麵也算是行家了,一年到頭就讓他老人家伺候那麽幾頭母豬,太大材小用了。咱們如果弄一個養豬場,如果產出的豬不能在十裏八村消化掉,那就跟縣城那邊的肉聯廠進行合作。往後的政策會越來越好的,用不了多久國家就允許個人做小買賣了,個體戶多起來經濟就活起來了,經濟一好大家對肉的需求量就會與日俱增。”


    第130章找尋


    林四月如果是在半年前說這些,李瑞山肯定覺得這妮子是異想天開的。


    自從恢複高考,林四月他們幾個考上大學後,李瑞山百分百會相信林四月他們這些準大學對於政策的一些預估。


    李瑞山是想自己在支書任上能給社員們多做點兒好事,讓大家不但能填飽肚子,而且還能把日子過的舒坦一些。


    他有為人民服務的那顆紅心,奈何缺少一盞指路明燈。


    自從跟著林四月試著種大棚基本成功後,望著大大棚裏生機勃勃的那些反季節蔬菜,李瑞山總是不能自已的熱血沸騰,那些擠壓在心底最深處的想法一點點的冒了出來。


    對於林四月提出開養豬場的建議,李瑞山沒有過多的考量:“其實頭幾年我就想弄個養豬場,你們也知道那幾天的風特別緊,我不願意當那個出頭鳥。”


    秦天佑給了李瑞山一個理解的眼神兒:“頭幾年的確不適合當那個出頭鳥,但現在跟過去不同了。我也覺得國家對於個體經營,以及其他方麵的政策會越來越友好。李大叔不如抽空試探一下上頭的意思,如果他們對咱們大隊建養豬場不知可否,而不是激烈反對的話,那咱們就可以放手去幹。建養豬場來錢快,還有養豬場產生的豬糞什麽的直接冠蓋到了莊稼地裏。”


    林四月接著說:“如果到時候真的要弄養豬場的話,不管是老母豬的豬圈還是放育肥豬的豬圈不能馬虎。不管是生產隊的豬圈還是左鄰右舍的豬圈都太簡陋了。”


    李瑞山一聽林四月嫌豬圈簡陋,他卻不以為然:“隻要別讓豬被雨雪淋著不就行了嘛,咋,還得讓他們跟咱們似的住屋嗎?”


    “二師兄可不就得住在屋裏嘛,我還見過住在二層小樓裏的二師兄呢。”林四月沒法把心裏的吐槽說出來。


    她隻能盡量的把讓豬住舒坦的好處掰開揉碎了跟李瑞山說到說到,聽不聽那就看他老人家的悟性了。


    林四月:“要想讓豬長得快,首先環境得舒服。讓它們凍不著,熱不著,而且吃飯睡覺的地方幹幹淨淨的。它們住著舒坦也更容易長肉,還能少生病。咱們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大棚裏的菜,它們就能茁壯成長,其實養豬也是一樣的。咱們多在它們身上用心,它們肯定會回報咱們的。”


    李瑞山仔細琢磨了一下林四月剛剛這番精心養豬的理論,然後覺得還真的有點兒道理。


    又過了個把小時後李瑞山才起身告辭。


    等把人送走後,秦天佑忍不住慨歎:“他老人家可走了,再不走的話咱們就得破費了。”


    “瞧你小氣的,多少人巴不得大隊支書在他們家吃頓飯呢,你可到好生怕人家吃你的喝你的。”林四月不客氣的吐槽起某人的摳門來。


    秦天佑一邊牽著林四月的小手朝堂屋裏走,一邊傲嬌的說:“咱們又不像他們似的得巴結當官兒的,芝麻綠豆官兒老子才不巴結呢。”


    林四月:“天為什麽這麽黑?”


    秦天佑被問懵了,他老老實實的瞅了一眼還掛著大太陽的天:“晴空萬裏的,天咋黑了?”


    “天為什麽這麽黑,是因為秦天佑同誌在地上吹啊。”林四月笑著把人推到一邊。


    秦天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小媳婦在跟他說相聲呢。


    自從得知了自己不是被撿回來的,而是被買回來的,秦天佑就想了解更多的線索,自己好快一些找到真正的家人。


    秦母的娘家哥哥這個二道販子已經死了,另外一個主犯也早吹燈拔蠟了。


    秦天佑打算從秦母嫂子那裏打探一番。


    林四月去縣城送貨的第二日,夫妻倆就去了安口大隊秦母的娘家。


    小兩口之所以沒有幾天前過來,就是想等秦母和賴子被遊街那事兒的話題熱度冷卻一些後。


    安口大隊這邊不少人是認得秦天佑的,他是秦父秦母的所謂養子那是不爭的事實,那兩口子的榮辱秦天佑沒法置身事外。


    小兩口起了個大早趕的路,抵達安口大隊的時候也才八點來鍾,這個點兒稍微懶惰一些的可能才從暖烘烘的被窩兒裏爬出來。


    秦母的娘家在村子的東頭。


    已經有些年頭沒來這兒了,秦天佑仔細回想了一下去石家的要怎麽走。


    總算找到了秦母嫂子家住的地方,這兒全都是姓石的。


    秦母的娘家,也就是石姓人家在安口大隊不算是人口最多的姓氏,而且他們還是外來的,不是這個村的土著,所以他們都住的相對集中一些。


    在農村你這個姓氏的人口多,那麽在這個村子裏就站的穩,沒人敢欺負。


    甚至說某些家族能直接左右這個村的幹部選舉。


    不管是在如今的生產隊時代,還是後來生產隊變成村,形式變了,但某些潛規則卻不曾改變。


    別看他們平常窩裏鬥,恨不得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來,但是被外姓人欺負的時候,不管平常矛盾多大,關鍵時刻就能一致對外。


    石大妗子跟小兒子一家住在一起,可巧石大妗子正要出去溜達溜達,在院外跟秦天佑夫妻碰了個正著。


    “這不是天佑大外甥嘛,你可好些年不來我家了。”石大妗子熱絡的上前去抓秦天佑的胳膊。


    自從跟秦父秦母的關係越發生分後,秦天佑就沒有來過石家,一晃差不多十年整了。


    不過去年秦老三結婚的時候秦天佑跟石家人碰到過,哪怕石大妗子有些老眼昏花,但還是能一眼把人認出來。


    秦天佑考上大學的事早就不是啥秘密了,石家人巴巴的盼著將來能沾光呢。


    秦天佑不請自來,石大妗子真是有些受寵若驚啊。


    秦天佑在不清楚自己是怎麽來的時,他對秦母的娘家人沒啥惡意。


    這會兒他知道自己是咋來的了,再麵對石大妗子的熱情秦天佑隻覺得惡心。


    秦天佑不露聲色的撇開跟石大妗子的距離,他麵色冷峻的開口:“大妗子,我這次過來是有些事情想問問你,希望大妗子別瞞著我。”


    聽到秦天佑說有事兒要問,而且看他的神色有些嚴肅,石大妗子的心裏就直打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七零:閃婚媳婦愛囤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羊羔白又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羊羔白又白並收藏重生七零:閃婚媳婦愛囤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