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穿書八零,對照組後媽拒絕內卷 作者:甜糕貓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隔壁二狗第一個上門拜年,他在家等了好久,硬是等到宋冬冬吃完飯才過來。他隔著牆就聞到了餃子的味道,他媽不讓他吃飯的時間串門。
二狗剛進院子就大聲喊:“宋冬冬,走出去買炮啊,我拿到壓歲錢了!”
宋冬冬從自己的枕套裏掏出一把零錢,這是他姐給他的零花錢沒花完。
“二狗,我跟你說,我昨天在電視上看到熟人了...”
宋冬冬跟二狗勾肩搭背出門,順便講著昨晚在春節聯歡晚會看到了他外甥的爺爺奶奶。
他走到門口停下:“大寶小寶,你倆去小賣部嗎?”
季陽先看向弟弟,季源點了點頭。
“舅舅,我們去。”他拉著弟弟跟上。
二狗很捧場地發出驚呼,最後遺憾感慨:“可惜昨晚是除夕夜,不能來你家看電視,我也想看電視上的人。”
他又問季陽:“電視上真的有你爺爺奶奶嗎?他們是做啥的能上電視?”
宋冬冬也很好奇。
季陽皺著眉頭想啊想,終於憋出來答案:“奶奶在醫院上班,爺爺是軍人。”
二狗羨慕不已:“醫院上班肯定是醫生,季陽的爺爺奶奶都是鐵飯碗,難怪能上電視。”
宋冬冬覺得不對,他大姐和大姐夫也是鐵飯碗,就沒有上過電視。
到了小賣部,兩個小家夥盯著電話。
宋冬冬挑完鞭炮順嘴問:“怎麽了?”
季陽鼓起勇氣:“舅舅,我們想給爺爺奶奶打電話。”
二狗連忙攛掇宋冬冬,“快快,讓他們打,我聽聽上電視的人是啥聲音。”
宋冬冬連忙掏了僅剩的兩塊錢。
“這點夠了吧?你們知道號碼嗎?”
季源從兜裏拿出一張身份證大小的硬紙卡片,“媽媽給我們準備的身份卡,有奶奶家的電話。”
宋冬冬羨慕了,他也想要身份卡。
第79章 瑞士卷蛋糕
季源握著電話奶聲奶氣:“歪, 我要接奶奶家裏...”
小賣部老板娘嗑著瓜子看熱鬧:“估計打不通,大過年的誰還上班。”
果不其然,宋冬冬拿過電話放在耳邊, 裏麵傳來的隻有“嘟嘟嘟”的忙線聲音,
他滿臉失望:“電話沒打通, 可惜了。”
季源扭頭問哥哥:“為什麽奶奶不接電話。”
季陽拉著弟弟的手:“因為管電話的人回家過年了。”
宋時夏聽說小家夥們想給爺爺奶奶打電話的事感到好笑, 這個時代沒手機確實不方便。
家裏來了好幾個小孩上門拜年, 宋母早就包好了一角錢的紅包讓她幫著發給小孩。這是宋時夏以前從沒有過的體驗, 原來一個大隊的人還能這麽往來。
小孩子們都是挑好吃的拿,宋時夏準備的點心最早被小孩子們拿完。他們可能不知道瑞士卷是什麽, 但對他們而言即便是加了糖的玉米饅頭和紅糖饅頭也很吸引人。
午飯過後村裏熱鬧了起來, 村口被八卦天團占領還多了隔壁村過來曬太陽和打牌的人,曬場上支了五個打牌攤子都是不同村的男人,女人們圍坐在一起聊八卦。
宋母沒去村口, 人多是非多, 她在大隊曬場跟人嘮嗑。
宋父背著手在自家房子後麵晃悠不知道想做什麽。
宋時夏和季惟清搬了椅子在院子裏曬太陽,小家夥回來一趟又跟著小舅舅跑出去玩了。
本以為家裏沒人會清閑不少,結果上門找宋秋生的客人隻多不少。他們跟宋秋生同齡, 宋時夏見了得喊聲哥。
他們見到宋時夏很不好意思, 拉著宋秋生在門外談事。宋時夏隱隱聽到“開春”“招工”“賺錢”,估計是想問哥哥有沒有介紹工作的門路。
宋父在房子後麵找到一片空地,他滿意地點點頭, 這個地方用來蓋養殖場不錯。
隊長找到他:“和平啊,二叔跟你商量個事。”
殺豬那天他離開宋家就去了大隊, 大隊對賺錢的事表示支持, 畢竟大家都看到宋秋生從外麵拉回來一車年禮,說不定明年就是他們賺大錢。
隻是村裏有些意見不統一, 所以才來問問怎麽辦。
宋父沒用立即同意找兒子,而是問道:“二叔,你覺得腳下這塊地怎麽樣?”
隊長摸不著頭腦:“還行吧,又不能用來種地,蓋房子也有點大了。”土地在村裏到處都是值不了幾個錢,宋和平是想幹啥?
宋父斟酌道:“二叔,我想辦個養殖場,昨晚我們一家討論過覺得可行,想把這片地買了。”
隊長卻瞪大眼睛:“啥?辦養殖場?那大隊的種地種果樹生意咋整?!”
宋父連忙解釋:“養殖場是我們自家辦,不跟大隊一起,種菜種果樹不衝突,是秋生負責。”
隊長拍著胸膛鬆了口氣:“你可嚇死我了,這話我已經跟大隊講過了,咱們大隊舉雙手讚同。就算村裏不同意咱們大隊也要把這事搞起來!”
宋秋生送最後一批客人離開,他站在門口嗓子都說幹了,還沒歇口氣他爸就帶著二伯爺上門。
“爸,二伯爺。”
宋父臉上帶著笑:“秋生啊,跟你妹妹進來坐,二伯爺有事跟你們說。”
霍老太坐著納鞋底順便聽女人們聊天。霍家壩的人大多住在山腰,霍凱家住在村尾巴上,跟陳家村的曬場連在一起,平日跟陳家村的人交集更多。
一開始八卦的主人公在宋秋生身上,自從知道宋秋生給家裏買了電冰箱和洗衣機,再也沒有人說做生意沒有種莊稼踏實穩定的言論。
就算做生意不穩定,宋秋生實打實的賺到了錢改善家裏條件是事實,更別提他肯定給了父母很多錢。
先前嫌棄過宋秋生的人假裝無意提起想把自己娘家那邊的表妹介紹給宋秋生,殺豬那天幫過忙的人說,
“秋生有對象了,是個城裏姑娘,還給宋家老兩口買了禮品帶回來,說是年後帶回家看看。”
有人突然說酸話:“這宋秋生走狗屎運了,之前還做生意失敗回家種地,怎麽突然就飛黃騰達了?”
“這不就是做生意嗎,賺得多賠得也多,咱們小老百姓還是老老實實種地,做生意都是膽子大的人才行。”
話是這麽說,大家誰不羨慕是假的。電冰箱和洗衣機加起來肯定快一千塊錢了,說明宋秋生起碼掙了一千五。他們一年到頭種地都賺不到五百塊錢。
霍家隔壁的鄰居壓低聲音:“你們不知道吧,宋家小閨女嫁的男人是教授。”
“啥?教授?教授不都是七老八十的老頭子嗎,她家男人看著文文弱弱竟然是教授?”
鄰居憋了一天一夜的八卦終於有機會分享。
“那可不,這消息保證真的,陳嬌跟宋時夏的男人都在一個學校教書,陳嬌親口說的呢!”
大家頓時覺得不可思議:“真是教授啊?哪有這麽年輕的教授?”她們見到過的教授都是上年紀的人,最年輕的也有四五十歲呢。
鄰居意猶未盡補充:“人家不僅是教授,還是土生土長的首都本地人。”這個消息她是第一個知道,從自己嘴裏說出來莫名多了一種與有榮焉的自豪感。
大家紛紛向霍老太求證,霍老太頭一次被這麽多人眾星捧月,她故意端腔:“是啊,是真的,陳嬌跟我講了,宋時夏的婆婆家裏有錢,能頓頓吃肉。”
大家不約而同吸了吸口水,
有人羨慕道:“頓頓吃肉得是啥家庭啊!”
“據說是高級知識分子,生怕兒媳婦吃不到肉,隔三差五送幾斤,學校家屬區都認得她了。”
有人攛掇霍老太:“你兒子也在那個學校教書,你咋不跟著去見見世麵,回來跟我們講講。”
“是啊,老太太你去看看唄,替我們瞅瞅宋時夏是不是真過得那麽好,會不會是你兒媳婦看錯了,城裏有那麽多雞肉頓頓吃嗎?”
“那可是首都,我們要是有親戚就去看了。不像你兒子能在首都工作,您老太太享福啊。”
霍老太好麵子,被人攛掇就真想去城裏住幾天,但是她又對未知的大城市有種心理恐懼。
她最終還是被恐慌壓過一頭:“我還是不去了,家裏地還沒種,我去城裏淨添亂了。”
大家的失望表現在臉上,霍老太真不頂用。她們很想求證宋時夏是不是真的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其實在知道宋時夏嫁了個教授後這個消息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真的,隻是她們不願意相信,都是一個村的人怎麽有的人就能那麽好命,又是嫁給教授還能頓頓吃肉。
宋國柱為了征集大隊成員的意見,專門讓自家婆娘在曬場上故意透露宋秋生想做蔬菜生意的事,沒一會兒還在閑聊的大隊成員就把話題拐到了宋秋生身上。
宋母趁著人多離開,在曬場邊上遇到丈夫。
“你咋在這蹲著?”
宋父站起身揉了揉膝蓋:“我等你回家,怕人多把你擠著不讓你回去。”
宋母哭笑不得攙扶著丈夫:“咱們一個大隊的成員不至於把我圍起來,要找也是找秋生,我可啥都不明白。”
“未必,二叔說咱們大隊看秋生賺了錢都眼饞,想跟著一起賺錢。你是秋生的媽,她們肯定得找你。”
宋父的猜測沒錯,在隊長妻子的宣傳下,大家第一時間就是找剛剛還在現場的宋母,結果發現人已經離開了。
宋母想到給女婿準備的紅包:“你說咱們紅包給包多少合適?我都不好意思送,怕給少了讓親家母小看。”
親家母給了她女兒千把塊錢的紅包,女方不需要超過男方的數額,但給多給少也是問題。
宋父也在想著問題,“家裏還有多少錢?”
“賣豬賺了四百,加上雜七雜八給咱們的錢,能給出去一千塊錢。”
宋父擰著眉頭:“親家的意思是說今年不能來咱們家拜年所以多給了不少,咱們就給五百吧。家裏可能緊巴點,得給夏夏在婆家把麵子掙回來。”
尋常家庭五百塊錢一年肯定夠用,甚至花不到五百。但家裏要辦養殖場,承包地、修養殖場、買雞鴨豬都得花錢,五百塊錢肯定就不夠了。
宋母深思熟慮後覺得可行:“行,不行就問秋生借點,等豬賣了給他還。”
宋時夏終於等到父母回家,她神秘地推著媽媽進屋。
“昨晚按理說是我給您二老發孝敬錢,但是你們先給我發了壓歲錢,我就把錢留在今天給你們了。”
她從母親的枕頭底下掏出紅包:“本來想給你們驚喜,但我覺得我要是不說估計你們年後都看不到。這是我和他的一點心意,你們可別推辭。”
自從跟女兒把話說開,宋母對收女兒的錢不再排斥,隻是很擔心她大手大腳花錢。
她拿著鼓鼓囊囊的紅包,語氣帶著埋怨和欣喜,“你這是塞了多少啊!”
宋時夏笑嘻嘻:“不多,也就是我年前小賺的一筆。你跟我爸就算之後辦養殖場也別太累著自己,讓你們賺錢還不是因為你倆不願意收我跟我哥給的錢,隻能給你們找個能賺大錢的生意在家做著。你們安心,我們也放心。”
宋母擦了擦眼睛:“你瞧你說的,我跟你爸還能動,有手有腳幹啥問你們要錢。你哥還沒娶媳婦,你自己還有家庭要經營,你婆婆一家不是普通人,你更不能讓她們看輕了。”
宋時夏抱了抱母親:“知道啦,我婆婆人很好,等你親自見過就知道了,我花錢心裏有數呢。咱們家條件也不差,三代赤農家庭好不好,誰家祖上不是農民出身啊。”
二狗剛進院子就大聲喊:“宋冬冬,走出去買炮啊,我拿到壓歲錢了!”
宋冬冬從自己的枕套裏掏出一把零錢,這是他姐給他的零花錢沒花完。
“二狗,我跟你說,我昨天在電視上看到熟人了...”
宋冬冬跟二狗勾肩搭背出門,順便講著昨晚在春節聯歡晚會看到了他外甥的爺爺奶奶。
他走到門口停下:“大寶小寶,你倆去小賣部嗎?”
季陽先看向弟弟,季源點了點頭。
“舅舅,我們去。”他拉著弟弟跟上。
二狗很捧場地發出驚呼,最後遺憾感慨:“可惜昨晚是除夕夜,不能來你家看電視,我也想看電視上的人。”
他又問季陽:“電視上真的有你爺爺奶奶嗎?他們是做啥的能上電視?”
宋冬冬也很好奇。
季陽皺著眉頭想啊想,終於憋出來答案:“奶奶在醫院上班,爺爺是軍人。”
二狗羨慕不已:“醫院上班肯定是醫生,季陽的爺爺奶奶都是鐵飯碗,難怪能上電視。”
宋冬冬覺得不對,他大姐和大姐夫也是鐵飯碗,就沒有上過電視。
到了小賣部,兩個小家夥盯著電話。
宋冬冬挑完鞭炮順嘴問:“怎麽了?”
季陽鼓起勇氣:“舅舅,我們想給爺爺奶奶打電話。”
二狗連忙攛掇宋冬冬,“快快,讓他們打,我聽聽上電視的人是啥聲音。”
宋冬冬連忙掏了僅剩的兩塊錢。
“這點夠了吧?你們知道號碼嗎?”
季源從兜裏拿出一張身份證大小的硬紙卡片,“媽媽給我們準備的身份卡,有奶奶家的電話。”
宋冬冬羨慕了,他也想要身份卡。
第79章 瑞士卷蛋糕
季源握著電話奶聲奶氣:“歪, 我要接奶奶家裏...”
小賣部老板娘嗑著瓜子看熱鬧:“估計打不通,大過年的誰還上班。”
果不其然,宋冬冬拿過電話放在耳邊, 裏麵傳來的隻有“嘟嘟嘟”的忙線聲音,
他滿臉失望:“電話沒打通, 可惜了。”
季源扭頭問哥哥:“為什麽奶奶不接電話。”
季陽拉著弟弟的手:“因為管電話的人回家過年了。”
宋時夏聽說小家夥們想給爺爺奶奶打電話的事感到好笑, 這個時代沒手機確實不方便。
家裏來了好幾個小孩上門拜年, 宋母早就包好了一角錢的紅包讓她幫著發給小孩。這是宋時夏以前從沒有過的體驗, 原來一個大隊的人還能這麽往來。
小孩子們都是挑好吃的拿,宋時夏準備的點心最早被小孩子們拿完。他們可能不知道瑞士卷是什麽, 但對他們而言即便是加了糖的玉米饅頭和紅糖饅頭也很吸引人。
午飯過後村裏熱鬧了起來, 村口被八卦天團占領還多了隔壁村過來曬太陽和打牌的人,曬場上支了五個打牌攤子都是不同村的男人,女人們圍坐在一起聊八卦。
宋母沒去村口, 人多是非多, 她在大隊曬場跟人嘮嗑。
宋父背著手在自家房子後麵晃悠不知道想做什麽。
宋時夏和季惟清搬了椅子在院子裏曬太陽,小家夥回來一趟又跟著小舅舅跑出去玩了。
本以為家裏沒人會清閑不少,結果上門找宋秋生的客人隻多不少。他們跟宋秋生同齡, 宋時夏見了得喊聲哥。
他們見到宋時夏很不好意思, 拉著宋秋生在門外談事。宋時夏隱隱聽到“開春”“招工”“賺錢”,估計是想問哥哥有沒有介紹工作的門路。
宋父在房子後麵找到一片空地,他滿意地點點頭, 這個地方用來蓋養殖場不錯。
隊長找到他:“和平啊,二叔跟你商量個事。”
殺豬那天他離開宋家就去了大隊, 大隊對賺錢的事表示支持, 畢竟大家都看到宋秋生從外麵拉回來一車年禮,說不定明年就是他們賺大錢。
隻是村裏有些意見不統一, 所以才來問問怎麽辦。
宋父沒用立即同意找兒子,而是問道:“二叔,你覺得腳下這塊地怎麽樣?”
隊長摸不著頭腦:“還行吧,又不能用來種地,蓋房子也有點大了。”土地在村裏到處都是值不了幾個錢,宋和平是想幹啥?
宋父斟酌道:“二叔,我想辦個養殖場,昨晚我們一家討論過覺得可行,想把這片地買了。”
隊長卻瞪大眼睛:“啥?辦養殖場?那大隊的種地種果樹生意咋整?!”
宋父連忙解釋:“養殖場是我們自家辦,不跟大隊一起,種菜種果樹不衝突,是秋生負責。”
隊長拍著胸膛鬆了口氣:“你可嚇死我了,這話我已經跟大隊講過了,咱們大隊舉雙手讚同。就算村裏不同意咱們大隊也要把這事搞起來!”
宋秋生送最後一批客人離開,他站在門口嗓子都說幹了,還沒歇口氣他爸就帶著二伯爺上門。
“爸,二伯爺。”
宋父臉上帶著笑:“秋生啊,跟你妹妹進來坐,二伯爺有事跟你們說。”
霍老太坐著納鞋底順便聽女人們聊天。霍家壩的人大多住在山腰,霍凱家住在村尾巴上,跟陳家村的曬場連在一起,平日跟陳家村的人交集更多。
一開始八卦的主人公在宋秋生身上,自從知道宋秋生給家裏買了電冰箱和洗衣機,再也沒有人說做生意沒有種莊稼踏實穩定的言論。
就算做生意不穩定,宋秋生實打實的賺到了錢改善家裏條件是事實,更別提他肯定給了父母很多錢。
先前嫌棄過宋秋生的人假裝無意提起想把自己娘家那邊的表妹介紹給宋秋生,殺豬那天幫過忙的人說,
“秋生有對象了,是個城裏姑娘,還給宋家老兩口買了禮品帶回來,說是年後帶回家看看。”
有人突然說酸話:“這宋秋生走狗屎運了,之前還做生意失敗回家種地,怎麽突然就飛黃騰達了?”
“這不就是做生意嗎,賺得多賠得也多,咱們小老百姓還是老老實實種地,做生意都是膽子大的人才行。”
話是這麽說,大家誰不羨慕是假的。電冰箱和洗衣機加起來肯定快一千塊錢了,說明宋秋生起碼掙了一千五。他們一年到頭種地都賺不到五百塊錢。
霍家隔壁的鄰居壓低聲音:“你們不知道吧,宋家小閨女嫁的男人是教授。”
“啥?教授?教授不都是七老八十的老頭子嗎,她家男人看著文文弱弱竟然是教授?”
鄰居憋了一天一夜的八卦終於有機會分享。
“那可不,這消息保證真的,陳嬌跟宋時夏的男人都在一個學校教書,陳嬌親口說的呢!”
大家頓時覺得不可思議:“真是教授啊?哪有這麽年輕的教授?”她們見到過的教授都是上年紀的人,最年輕的也有四五十歲呢。
鄰居意猶未盡補充:“人家不僅是教授,還是土生土長的首都本地人。”這個消息她是第一個知道,從自己嘴裏說出來莫名多了一種與有榮焉的自豪感。
大家紛紛向霍老太求證,霍老太頭一次被這麽多人眾星捧月,她故意端腔:“是啊,是真的,陳嬌跟我講了,宋時夏的婆婆家裏有錢,能頓頓吃肉。”
大家不約而同吸了吸口水,
有人羨慕道:“頓頓吃肉得是啥家庭啊!”
“據說是高級知識分子,生怕兒媳婦吃不到肉,隔三差五送幾斤,學校家屬區都認得她了。”
有人攛掇霍老太:“你兒子也在那個學校教書,你咋不跟著去見見世麵,回來跟我們講講。”
“是啊,老太太你去看看唄,替我們瞅瞅宋時夏是不是真過得那麽好,會不會是你兒媳婦看錯了,城裏有那麽多雞肉頓頓吃嗎?”
“那可是首都,我們要是有親戚就去看了。不像你兒子能在首都工作,您老太太享福啊。”
霍老太好麵子,被人攛掇就真想去城裏住幾天,但是她又對未知的大城市有種心理恐懼。
她最終還是被恐慌壓過一頭:“我還是不去了,家裏地還沒種,我去城裏淨添亂了。”
大家的失望表現在臉上,霍老太真不頂用。她們很想求證宋時夏是不是真的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其實在知道宋時夏嫁了個教授後這個消息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真的,隻是她們不願意相信,都是一個村的人怎麽有的人就能那麽好命,又是嫁給教授還能頓頓吃肉。
宋國柱為了征集大隊成員的意見,專門讓自家婆娘在曬場上故意透露宋秋生想做蔬菜生意的事,沒一會兒還在閑聊的大隊成員就把話題拐到了宋秋生身上。
宋母趁著人多離開,在曬場邊上遇到丈夫。
“你咋在這蹲著?”
宋父站起身揉了揉膝蓋:“我等你回家,怕人多把你擠著不讓你回去。”
宋母哭笑不得攙扶著丈夫:“咱們一個大隊的成員不至於把我圍起來,要找也是找秋生,我可啥都不明白。”
“未必,二叔說咱們大隊看秋生賺了錢都眼饞,想跟著一起賺錢。你是秋生的媽,她們肯定得找你。”
宋父的猜測沒錯,在隊長妻子的宣傳下,大家第一時間就是找剛剛還在現場的宋母,結果發現人已經離開了。
宋母想到給女婿準備的紅包:“你說咱們紅包給包多少合適?我都不好意思送,怕給少了讓親家母小看。”
親家母給了她女兒千把塊錢的紅包,女方不需要超過男方的數額,但給多給少也是問題。
宋父也在想著問題,“家裏還有多少錢?”
“賣豬賺了四百,加上雜七雜八給咱們的錢,能給出去一千塊錢。”
宋父擰著眉頭:“親家的意思是說今年不能來咱們家拜年所以多給了不少,咱們就給五百吧。家裏可能緊巴點,得給夏夏在婆家把麵子掙回來。”
尋常家庭五百塊錢一年肯定夠用,甚至花不到五百。但家裏要辦養殖場,承包地、修養殖場、買雞鴨豬都得花錢,五百塊錢肯定就不夠了。
宋母深思熟慮後覺得可行:“行,不行就問秋生借點,等豬賣了給他還。”
宋時夏終於等到父母回家,她神秘地推著媽媽進屋。
“昨晚按理說是我給您二老發孝敬錢,但是你們先給我發了壓歲錢,我就把錢留在今天給你們了。”
她從母親的枕頭底下掏出紅包:“本來想給你們驚喜,但我覺得我要是不說估計你們年後都看不到。這是我和他的一點心意,你們可別推辭。”
自從跟女兒把話說開,宋母對收女兒的錢不再排斥,隻是很擔心她大手大腳花錢。
她拿著鼓鼓囊囊的紅包,語氣帶著埋怨和欣喜,“你這是塞了多少啊!”
宋時夏笑嘻嘻:“不多,也就是我年前小賺的一筆。你跟我爸就算之後辦養殖場也別太累著自己,讓你們賺錢還不是因為你倆不願意收我跟我哥給的錢,隻能給你們找個能賺大錢的生意在家做著。你們安心,我們也放心。”
宋母擦了擦眼睛:“你瞧你說的,我跟你爸還能動,有手有腳幹啥問你們要錢。你哥還沒娶媳婦,你自己還有家庭要經營,你婆婆一家不是普通人,你更不能讓她們看輕了。”
宋時夏抱了抱母親:“知道啦,我婆婆人很好,等你親自見過就知道了,我花錢心裏有數呢。咱們家條件也不差,三代赤農家庭好不好,誰家祖上不是農民出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