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人對姚雪的身份議論紛紛, 這姑娘的父親比鎮長還氣派,鎮長下鄉來都騎自行車, 人家父親過來男方家裏開汽車帶保鏢。


    眼看大家越說越誇張, 宋國柱的媳婦兒聽無語了,


    “要不是秋生有本事人家姑娘跟她父親哪看得上他?一天天別再說秋生運氣好,你們難不成以為人家父親來村裏是喜歡串門?那是在向咱們打聽秋生的底細。”


    何素琴隨即歎氣,


    “我知道你們羨慕, 這是羨慕的來的嗎?你們自家孩子不也跟著秋生在外麵賺錢。說不定哪天就從城裏給你們帶回來兒媳婦了。急有啥用?秋生快三十了,自家兒子真要有本事還怕娶不到媳婦?”


    一提到宋秋生的年齡,村民們的羨慕被衝散不少。是啊, 宋秋生都要30歲了才娶到媳婦, 她們自家孩子才二十五六歲,說不定多奮鬥幾年還真能娶回來城裏媳婦。


    姚父離開前千叮萬囑,讓宋家村一定要把果園辦起來, 他絕對做第一個客戶。


    宋時夏想說果樹移植過來最快明年才能出果子,姚父表示他等得起。


    他又問到茶葉, 宋時夏攤手表示都是從山上摘的野山茶, 想批量生產更不可能,喝一點少一點。


    姚父期盼地希望親家能在家裏種幾棵茶樹, 宋父一大早扛著鋤頭從山上挖了幾棵茶樹種在院子裏。


    “姚兄弟,等摘了茶葉我就寄給時夏,讓她幫忙炒了給你寄去。”


    姚父越來越覺得自己這次來宋家村的決策正確,要不是雞鴨運輸困難他還想從這進貨,可惜聽說已經跟燕京大學食堂達成了合作,宋家養殖場的家禽全都給人學校供應。


    想想學校要求多高?能成為學校的專屬供應商,說明那學校是有人會吃的。


    可惜自己的生意不在這裏,如今內地真是遍地生機,宋秋生隻要抓住機遇說不定真能成事。


    姚父離開前汽車上裝滿了大包小包土特產和家禽水果,他在首都還有些事要辦,隻能讓兩位保鏢帶著大包小包東西坐火車回去,十分鄭重叮囑一定要放在冷櫃裏。


    宋時夏和哥哥還有姚雪姐在家多待了幾天才離開,母親幾乎把家裏的菜園子都要挖空了,讓她們回城裏多帶些肉哥菜。


    她和哥哥各種推辭,才同意一人帶一隻雞鴨回去。否則好不容易讓父母辦起來養殖場,光是自家人吃就能霍霍完。


    宋時夏和哥哥期間又去大隊找了二伯爺,提到村裏修路的事。


    “我們修路隻有一個要求,修路工人都從咱們宋家村出人,如果是陳家村的人,必須得是沒有罵過我們家的才行,我跟我哥沒那麽大度。”


    宋國柱鄭重點頭:“放心,我肯定向著咱們宋家村,誰要是有意見咱就不修了,愛走不走。”


    宋時夏和哥哥相視一笑,


    “二伯爺,有您這句話我跟哥哥就放心了。您多動員動員咱們村有想法辦果園的人,咬咬牙掏一筆錢真的不會虧本,要是第一年賠本就把果樹原價賣回來。我保證隻要咱村能供應水果我哥就能找到銷路。”


    宋時夏沒出過遠門,她一開始考慮的是水果隻賣到首都,隻要汽車開的夠快當天就能送過去。目前市麵上的水果幾乎都是私人零售,很少有商販大規模出售。


    姚伯父點醒了她,原來水果好吃即便是隔著幾百千米,他們都願意為之買單。


    而且宋時夏想起來水果有壞果沒法處理可以做成罐頭,到時候村裏可以辦個罐頭廠,罐頭可以遠距離運輸甚至可以出海。


    所以村裏如果隻有幾家人種果樹還真不夠賣。


    宋國柱半信半疑:“真的?全都能找到銷路?”


    宋秋生接過妹妹的話,


    “真的能,二伯爺你這次去首都見了世麵,看那些首都人民手上有錢都花不出去,想吃個蔬菜水果還不如咱們鄉下方便呢。”


    宋國柱讚同點頭:“是啊,咱們村裏愁掙不到錢,城裏人手上有錢沒地方花。要是把咱村裏的東西給他們城裏賣過去,咱們賺到了錢,他們買到了東西,這不是共贏嘛!”


    宋秋生拍手:“是吧,所以二伯爺勞您費費心,多勸說勸說。山地咱們自家都有,每家都分了地方,也就買果樹花錢,實在不行咱們可以簽個合同慢慢還,不過要是信譽不行的人可不同意啊。”


    宋時夏又把自己的想法說了,


    “現在要是願意種果樹,以後咱們村裏辦了罐頭廠就優先從家裏種樹的人裏麵選,一家四口不可能都去種樹,讓年輕人進廠裏上班,咱們村年輕人的就業也有著落了。”


    這年頭隻要一聽到進工廠上班那絕對是體麵工作。


    果不其然,宋國柱想到村裏未來會有工廠頓時動力滿滿。


    “行,這事交給我,我絕對幫你們辦得妥妥當當。”


    “二伯爺,您也別太勞累,注意保重身體啊。”


    二伯爺是宋家的靠山,如果他兒子能競爭到村長,以後宋家在村裏的地位就水漲船高了。


    宋時夏倒不是想讓宋家獨大,隻是有了村長做靠山,自家到時候賺多少錢村裏人也就關上門說,不會因為仇富上門□□。


    這種事宋家村或許沒有,如果是陳家村可能真會發生。


    禁不住二奶奶的熱情,宋時夏和哥哥被迫留下來吃飯。


    二伯爺抬起筷子:“平時都是去你家吃飯,嚐嚐我家的飯菜合不合你們倆的胃口。”


    二爺爺這話裏有話,宋時夏和哥哥不吃都不行。


    倒不是不愛吃,隻是二伯爺家裏就養了幾隻雞,二奶奶特地殺了一隻雞招待他倆,這都是貴客待遇了。


    宋時夏笑著道,


    “幹筍燉地鍋雞,鍋邊上再搭著烙好的餅蘸湯汁吃,我在城裏也做這道菜呢。”


    二伯爺從桌子底下掏出一瓶酒給倆人倒上。


    “你小時候總是喜歡帶著冬冬跑我家來,那時候家裏窮,隻能給你們吃點玉米餅子。”


    “你哥每次找你們就會跑來我家院子裏老鷹抓小雞,後來你學精了就躲在床底下。”


    宋時夏對這段記憶模糊,不過倒是記得原主經常帶著弟弟蹭飯。


    家裏沒什麽糧食,要是能去別人家哪怕蹭個雞蛋都能開心半個月。


    可惜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窮,即便二伯爺是隊長家裏條件都隻是比別人家多一斤玉米麵。


    所以宋時夏小時候就喜歡帶著冬冬來二伯爺家蹭玉米餅。


    “這鍋上就是玉米餅吧?”


    二奶奶揭開簾子進屋,


    “我把電風扇抱來了,不然你們吃這個肯定熱。這玉米餅子現在都敢大手腳放糖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肯定不敢想。”


    其實放在平時也不敢想,普通玉米餅子就是用來充饑的,咋還可能往裏麵放糖。


    不過秋生跟他妹妹都有出息,不隻是她家的貴客,更是整個宋家村的貴客。


    宋時夏笑著道:“咱們村的生活以後隻會越來越好,說不定再過三十年連窮人都沒了,家家戶戶都是小康。”


    這種日子宋國柱都不敢想。


    “要是真有那一天,說不定大白麵饅頭能當飯吃。”


    宋時夏笑了笑,宋秋生跟二伯爺碰了一杯酒。


    “那肯定,我們做生意的時候去過對麵小島上,人家那有錢的人特別有錢,能娶四五個媳婦,窮人瘦的跟麻杆似的還要當牛做馬。”


    二伯爺被酒辣的皺著眉頭,


    “那是封建社會吧?”


    宋秋生笑嗬嗬道:“不是,那裏社會比咱們這發達,但窮人壓根沒一點活路,咱們這兒起碼老老實實種地還能吃飽飯。”


    宋國柱讚同點頭。


    吃過飯後,宋時夏和哥哥剛到家門口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客人。


    宋時夏不認識對方,對方一句話就讓她知道了來人的身份。


    家門口站著一位頭發亂糟糟穿著髒兮兮襯衫的中年婦女,身邊是尖酸刻薄像的瓜子臉女人,以及看著很孬雞窩頭的男人。


    瓜子臉女人見到宋時夏先是渾身上下打量一番,隨後“切”了一聲。


    宋時夏被看的莫名其妙,宋秋生臉色變得不好。


    中年婦女連忙拉了拉尖酸刻薄臉的女人,自己上前跟宋時夏打招呼,


    “你就是宋時夏吧?我聽說你考上了燕京大學,你認識陳嬌吧?我家陳嬌就在燕京大學,你能不能幫忙給我家姑娘帶句話,就說她媽生病了,讓她回來看看。”


    這一連串話下來,宋時夏覺得這家門口被人踩髒了。


    “你是誰?”


    中年婦女尷尬道:“我是陳嬌的親媽,我們母女倆之間有點誤會,麻煩你幫忙帶個話。”


    第117章 蔬菜鮮果


    宋時夏對陳嬌的親人沒有好感, 這一家人在原著裏麵就是奇葩。即便自己跟陳嬌有點交情,也不願意跟這家人沾上關係。


    “我跟陳嬌不熟,這種事你應該找人給寫封信寄過去, 比我幫忙找人傳話快很多。”


    陳嬌的母親還想再說,身邊的女人不屑地翻了個白眼。


    “都是一個村的, 幫忙帶個話又不會少塊肉。”


    宋時夏故作驚訝:“你是?我沒在村裏見過你。”


    “我是陳嬌她嫂子, 你就說帶不帶話吧?”


    宋時夏搖搖頭:“學業繁忙, 你們還是寫信吧。”


    陳嬌的嫂子說話嘴裏帶著韭菜味, 她往地上“啐”了一口,


    “媽, 咱回吧, 宋家村的人架子大不給幫忙。”


    宋時夏拉住想出麵的哥哥,衝著他搖了搖頭。


    “為啥不讓我罵回去,你沒看她們啥態度?”


    宋時夏無奈道:“哥, 你一個大老爺們跟她們吵起來, 人家往地上一坐撒賴就成你的不是了,而且這還是在咱們家門口,多糟心啊。”


    宋秋生不甘心:“她們求人辦事還翻白眼, 又往地上吐痰, 咋就跟咱們一個村。”


    宋時夏安慰哥哥:“別生氣,為這種人生氣不值得,陳家村的人不都是這德行嗎, 又不是第一天認識。”


    臨走前一晚,宋母找到女兒提出讓宋冬冬去首都上高中。


    “咱們縣城高中一個老師管好多學生, 你弟弟頂天考個專科。我想讓你弟弟轉到你高中, 你們城裏的老師都是大學校畢業,說不定比縣城教的更好。”


    宋時夏之前就考慮過弟弟高中去哪念書的問題, 不過家裏沒人在意她就沒提過。別人家孩子都上縣城高中說不定縣城高中並不差,況且這個年代不限製複讀跟留級,即便考不上還能從頭再來。


    宋冬冬得知自己可以轉學去首都別提有多高興。


    他興奮道:“姐,那我是不是可以天天去你那裏蹭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八零,對照組後媽拒絕內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甜糕貓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甜糕貓貓並收藏穿書八零,對照組後媽拒絕內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