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郡守,韓將軍,兩位對車師國,有何建議?”


    “稟仙師君王,車師雖小,但如今敦煌兵力不足,不易力攻,當加強交流,待柔然人發難時,適時施以援手,以德服之。”


    馬化宇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稟仙師君王,車師國尚有不少幸存伊吾族人,布卡族長如今在甘州,當攜伊吾勇士,前往昆莫,聯絡號召伊吾人,備不時之需。”


    韓文棟提出法子,伊吾勇士,居延海有塔塔隆等十二人,做為西進的支點之一,不適合調來敦煌;其餘大部份伊吾勇士,都在王延文、商仲恒麾下,隻有布卡基駐紮建章宮軍營,適合調動。


    “涼州州兵現有多少人馬?”


    “稟仙師君王,李刺史麾下,有步騎各五千。”


    六十餘萬人口,按規定州兵百人取二,郡兵百人取一,涼州州兵不超過一萬兩千人馬,各地郡兵加起來,才六千之數;刺史們嚴格按照規定,專注於經濟發展。益州兩百八十萬人口,田佐帶走一萬五千州兵,轉為直屬軍,剩下一萬五千州兵,羅尚僅僅擴充到兩萬人馬。隋國對外軍事重任,交到朝廷直屬軍手上,精兵政策,是本王當初的構想,實行效果的確很不錯。地方大力發展經濟,維持社會治安和穩定,各州都有良好的表現;如今兵力捉襟見肘,不是精兵政策的問題,隻能說明經濟還不夠富裕,養不起太多直屬軍。


    布卡基如今為中郎將,信任方麵沒有問題,但是坐鎮西進支點敦煌,心裏有些沒底,還得與司馬府商議,是否將韓文棟軍職晉升,做為敦煌方麵的主將。


    “兩位的建議都很好,加強和車師國的交流,伺機而動。本王會盡快與司馬府商議,派遣伊吾勇士前來敦煌,助韓將軍一臂之力。”


    將馬化宇送回酒泉,通過傳送門回到桂宮,立即召見尚崇允,講述如今西域形勢。


    “稟仙師君王,昆莫城若能擇機拿下,或者控製住,大隋在西域將有一個立足點;李平成出居延海側擊柔然人,可令其不得安寧,進而穩固昆莫城。但我軍兵力捉襟見肘,布卡基麾下隻有五千直屬軍,不可能全部調走,抽調部份涼州州兵,敦煌和居延海兵力仍然不足。”


    尚崇允說出兵力不足的擔憂。


    “布卡基率領兩千騎軍,再整合涼州州兵五千,全部調往敦煌,敦煌方麵,將有一萬精銳。布卡基做先鋒,布卡族長輔之,吸納昆莫伊吾人,隻求控製住昆莫城,韓文棟後方策應,李平成側麵襲擾為主,可以一試。”


    “如果還有麻煩,本王親臨昆莫城,一定要拿下西域立足點。”


    兩個支點,必定一主一次,敦煌離昆莫城更近,當為主支點。


    “稟仙師君王,韓文棟雖然年輕,但長期戍邊,經驗豐富,可為敦煌方麵主將,升任武衛將軍,布卡基中郎將為副將。布卡族長,可打出征討柔然人的旗號,以收服伊吾盆地為目的,任命為伊吾征討使,避免車師國過多猜忌。”


    韓文棟是尚崇允舊屬,本王也熟悉,對於這種安排,不會發表太多意見。布卡族長出任伊吾征討使,師出有名,更多的是一種名義,也方便招納昆莫一帶的伊吾人。


    “本王同意尚愛卿的意見,軍中事務,司馬府自行處理,切記叮囑布卡基,控製住昆莫城即可,勿要節外生枝,引起西域大戰。”


    “稟仙師君王,建章宮剩餘三千直屬軍,由誰統領?”


    “孟飛為主,施祥和任副,他們倆待在本王桂宮,太浪費人才,軍營中更適合。”


    尚崇允告辭離去,安排軍中調動。


    棉花在長安府調配下,處於分發之中,三十五萬斤棉花,能夠滿足三萬多戶長安居民過冬之用。待冬天一過,棉花除了填充被褥保暖,紡織成棉布,替代麻布,裁剪成衣物等好處,大家體會到後,興趣一定會大增。明年雍州的丁畝稅也要實行變革,隨著高產小麥引進,攤丁入畝將實施,像玉米、土豆、棉花等輔助作物,稅收或大幅降低,或免除。如果賈子義的棉花種植試驗成功,雍州之地,將新增一種經濟作物棉花,其意義非同凡響。


    漆縣煤炭開采,四個多月時間,發展迅速。參照涼州的經驗,磚瓦水泥作坊、造紙作坊、煤球和蜂窩煤,大行其道;早期參與的世家豪紳,已經忘記被朝廷分了田地,專心致誌於另一種生錢之道。朝廷並不禁止土地買賣,嚴格禁止的是田地買賣並購,開辦作坊,朝廷是鼓勵和支持的。


    涼州武都郡故道縣,發現銅礦,益州漢中郡、雍州扶風郡,跑了出來,引經據典,都說故道縣屬於自己郡轄境,實際上故道縣早已被廢棄。


    賈緒跑來求教我,應該如何處理,這種事情本王怎麽知道,但是該問的還得問。


    “千斤銅礦石能出多少銅?”


    “仙師,七斤左右,大約值半兩銀子。”


    懵逼了,怎麽和鐵礦石差別這麽大?一千斤比較好的鐵礦石,大約能出三百來斤粗鐵,價值近十兩銀子;銅礦,還有開采價值嗎?見我興致缺缺的態度,賈緒連忙說道:


    “仙師,粗銅比粗鐵容易熔煉,使用普通木柴即可,無需木炭。”


    “故道縣偏僻,交通不便,粗銅煉製可否對民間開放,朝廷直接收購粗銅,運回雍州,使用煤炭煉製出精銅?”


    煉製粗銅容易,朝廷有限的人力物力,就不必浪費了,就是可惜山裏好端端的樹木,遭受無妄之災。冶金業的發展很重要,銅尤其重要,發電機就是纏繞磁力棒的銅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感應電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可惜我學的是計算機,不是冶金工程,代碼會寫,擺弄金屬一竅不通。


    金屬礦的專業名詞,知道一個“品位”,據說一噸金礦石,隻能出一克左右的金子,一噸銀礦石,能出幾克銀子,難怪金銀值錢。非我所擅長,就不班門弄斧,對於我來說,修煉最香。


    農曆十月初一,十日時間,張近之的大軍,應該已經抵達朱提郡,本王是時候去瞧瞧了。


    立冬將至,朱提未見寒冷,據說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


    房間中除了張近之、何元,趙孟堂竟然也在,這就是仙師君王近臣的好處,還有一個精瘦黝黑的中年人。


    “臣等叩見仙師君王!”


    黝黑中年人慢了好幾步,等三人說完,才獨自道:


    “臣朱提縣令鍾有品,叩見仙師君王!”


    “都免禮,坐下說話。”


    朱提縣令?不由得不關注中年人。


    “朱縣令,朱提郡現如今是何種情形?”


    “稟仙師君王,朱提郡守棄朱提而去,如今朱提、南廣、堂琅三縣,各自為政;臣鍾有品出自附近村寨,乃三苗人,勉強維持縣境治安。”


    鍾縣令是本地人,郡守多半是外派,無法立足,故而離去,前晉就已失去朱提郡控製權。


    “縣境內有何農作物,縣民通常以何為生?”


    “稟仙師君王,有品身為父母官,內心慚愧,縣境內有少量水稻、小麥種植,其它全靠山裏的作物,竹筍、花椒、野果、野菜、山貨等,唯有縣城西南八十裏處朱提山,有上好銀礦,每年能獲得白銀一萬兩。”


    一萬兩白銀,恐怕是朱提縣主要收入來源,爭奪必定激烈,張近之大軍到達,鍾有品不可能硬來,還得拉攏大軍,為其撐腰。


    “朱提縣戶籍人口多少?尚有多少未登記入戶?”


    “稟仙師君王,朱提縣戶籍三千餘戶,人口接近兩萬,未登記入戶者,多於戶籍人口,常居於山中,難以統計。”


    朱提縣境,部落村寨不少,不受朝廷管轄,隻聽命於部落首領,治理起來十分有難度。


    “朱提縣可有棉花?”


    棉花傳入華夏,有兩條路徑,一是由西域傳入,二是由南方傳入,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地方,最適合種植。


    “棉花?”


    “收獲時,白色一團團的,可填充入被褥保暖,可紡織成棉布,裁剪成衣物。”


    “稟仙師君王,朱提當地稱其為吉貝,或者氎花,作用如仙師君王所說。”


    西域稱為白疊,隻是本王稱其為棉花後,接觸本王的人紛紛改口稱作棉花。


    “對!這就是棉花,朱提縣種植了多少畝,今年收獲如何?”


    “稟仙師君王,朱提縣零星種植不足一千畝,畝產大約三百斤,足夠朱提縣一帶自給自足。”


    “價格如何?”


    “兩文一斤。”


    價格偏低,不如種植小麥、水稻合算,經濟價值難以體現,必須朝廷加以引導。


    “張將軍,朱提到僰道的道路如何?”


    “稟仙師君王,前楚立國後,繼續采用積薪燒岩的古老方法,開鑿焚道,打通了犍為郡僰道縣,至朱提縣道路,後又延伸至建寧郡味縣,最終通達雲南郡滇海。然山路崎嶇,道路狹窄,是為五尺道。”


    積薪燒岩,與本王的火焰術切割巨石,有異曲同工之處。五尺道,按這裏的度量衡,一米二寬的道路,比起敦煌至紫亭,隻有四分之一寬,的確狹窄。


    “五尺道可是沿河穀修建?”


    “稟仙師君王,朱提至僰道,溯朱提江而上,味縣至朱提,溯堂琅江而上。”


    詳細詢問一番,總算搞清楚了,朱提縣西麵的瀘水,其實就是金沙江,長江上遊主流幹道。三維藍星上,落差超過三千米,水流湍急,分布著眾多的水電站;朱提江和堂琅江,都是瀘水支流。


    水電站想都不用想,當地的棉花、竹筍、花椒積極推廣種植,引進玉米、土豆和高產水稻、小麥後,朱提一帶的糧食供應,就能夠得到保障。如此,山裏部落村寨的山民,自然會被吸引,逐漸納入戶籍登記,擴充當地的人口和稅收。關鍵一點,五尺道,必須得到擴充,能夠通拉貨馬車,物資流通起來,經濟才有希望。


    敦煌至紫亭,隻有三百餘裏,這裏可是兩千餘裏,但願,道路擴充的地方,不要太過於艱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藍星仙緣傳承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亂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亂的風並收藏藍星仙緣傳承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