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煤礦到東明縣碼頭,從煤炭開采到水運、裝卸的人力成本,心中基本有數,10斤煤炭不超過6文錢。
陸路運輸雖然艱難,畢竟路途短,1斤煤炭從開采到最終的使用,成本1文錢,絕大部份成本都耗費在運輸環節。
提筆寫信給劉淵,將數據羅列出來,建言昌邑煤礦出煤價,十斤八文錢以內合適,折合藍星價格每噸960元。
十斤八文錢,至少六文利潤,昌邑兩處煤礦日產2000噸,每天利潤2400兩銀子。
官營煤礦,利潤不可能全部給昌邑縣,昌邑在開采、裝卸和運輸方麵,已經增加不少工作機會。
民營煤礦仍然采取許可製,對他們實行限價,不能高於當地官價,違反限價輕則取消開采許可,重則抄沒家產、牢獄之災。實地考察一番,當初雍州有眼光的世家,率先進入漆縣采煤,此刻已賺的盆滿缽滿。
一時的眼光不能說明問題,尚需繼續保持,隋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一定會應用在煤炭開采、運輸方麵。民營煤礦若固步自封,隻看眼前利益,最後終將被價格淘汰,官營煤礦同樣如此。
宋子軒將信封好,召來驛丞付了200文費用,驛丞慎重收好信件,簽字畫押給出憑證。
本州的信函、公文100文,每跨一州加收100文;到益州要跨雍州,300文費用;渝州地理位置雖近,要跨雍、益兩州,400文費用。
簽字畫押並非始發點如此,沿途各縣皆如此,哪個縣驛丞出了問題,重則牢獄之災。軍情和加急公文通常使用驛站,驛館隻收普通信函、公文,對民間同樣開放,製度是逐步建立起來的。
戍邊直屬軍,一封家書很貴,司馬府後來製定出規則,每年免費一封家書,由司馬府出錢。
可別小看一封家書,近14萬直屬軍,按跨州200文計算,每年支出近3萬兩銀子。
不過如此做法,比朝廷直接修建維護館驛,錢糧耗費更少。
東明縣對岸,不到兩百裏是東郡郡治濮陽城,屬司州轄境,馬頰河流經濮陽。
濮陽附近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金提河,說河不太嚴謹,實際是洪水衝刷出來的溝,少水時裏麵是淤泥。
整治河堤,發展隋國水運,需要處理的地方很多,藍星隋朝大運河,當之無愧的壯舉。都江堰水利工程、鄭國渠,針對的是蜀地和關中平原,大運河連接南北,輻射的範圍更廣。
歇宿一晚,大清晨離開東明縣,沿黃河岸逆流而上,前往東昏縣。
河道彎彎曲曲,有不少淺灘,五女下車,光著腳丫來到淺灘處,河沙過膝。
玩沙是孩童的樂趣,沙子堆成城堡,或者挖出沙洞,洞口墊上一層厚紙,撒上沙子遮掩,引誘小夥伴踩陷進去,在一旁哈哈大笑。
五女童趣不減,釋放天性,玩的不亦樂乎,不遠處是奔騰不息的黃河水。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條小河溝,找螃蟹、掏鱔魚、抓泥鰍,能夠玩一下午。
耐心地看著五女。
“大王,臣妾的腿動不了了!”
彤雲叫嚷著,以她們的體力,河沙過膝,力有未逮很正常。
馭空而起,將彤雲抱到岸邊馬車裏,深秋季節,天氣已經涼了,婉容她們也來幫忙。
秋月玩心沒那麽重,站在淺灘處期待著本王,一把抱起,小腿被風吹的冰涼。倉庫裏取出毛皮褥子,每人裹上一條,此後五女老實了,隻從車簾處眺望外麵的風光。
“秋風瑟瑟日漸涼,滿目山河葉落黃。”
“大王,哪位仙人的大作?”
曾經網絡上看到的,完全記不清楚,無法回答若蘭。
“大自然。”
離東昏縣城北二三十裏處,黃河河堤逐漸抬高,詢問好幾波岸邊百姓,得到一致的回答。
滎州、陳留、東昏縣黃河河堤,兩百多裏長度,河堤最高處比地麵高5米,通常會高出3米,遇到汛期有決堤風險。
藍星黃河河堤,記憶中似乎高7-10米,最高甚至有14米,3米高度說明還有救。
雍州刺史劉世瞾,治理黃河上遊一年有餘,禁止放牧、廣植草被、栽種樹木,黃河上遊兩岸,至少不會繼續惡化。
州治定在陳留,王匡沒有出言反對,看他樣子是有主見的人,想必應對黃河潰提有幾分把握。
今天八月十一,公曆十月二日,眼前的黃河水奔流不息,水勢不見大漲,沒有發狂的跡象。
即使身為仙師君王,也忍不住暗自祈禱,老天爺今年千萬別動怒,給隋國一年時間整治一番,倘若淹了陳留城,本王也不知道該說啥。
前楚立國至今400餘年,黃河決堤15次,不到30年一次。前魏100年時間,黃河決堤兩次,最近一次距今已有三十餘年。前晉沒有出現黃河決堤,但政權不爭氣,輕易讓南匈奴人攻破長安城。
洪水泛濫多種因素,氣候變化溫度上升,雪山融雪過多,兩岸水土流失,大水裹挾泥沙,形成洶湧之勢。
大規模戰爭之後,戰爭破壞力強,重修家園需要木材,消耗量巨大。城池多位於河流旁,攻奪城池火攻、水攻無所不用其極,生態環境恢複需要很長時間。
前楚遭遇13次黃河決堤,是戰國時期戰爭帶來的後遺症,前中期頻繁,後期速度放緩。前楚實行“北人南遷”,北方的消耗降低,前魏一百年,受益前楚三百餘年安定,決堤次數僅僅兩次。
哎!理工男思維就是不一樣,此刻應該來一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多麽有詩情畫意!
婉容四女和秋月五女,還有十名護衛,同樣站立於河堤之上。學會馭空飛行的婉容四女鎮定自若,秋月五女麵有怯色,護衛們發出嗟歎,激起胸中男子氣概。
想起魯迅先生的話:“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炎黃子孫世世代代,敢於向大自然抗爭,“天塹變通途,高峽出平湖。”,何懼三米高的黃河河堤?
陸路運輸雖然艱難,畢竟路途短,1斤煤炭從開采到最終的使用,成本1文錢,絕大部份成本都耗費在運輸環節。
提筆寫信給劉淵,將數據羅列出來,建言昌邑煤礦出煤價,十斤八文錢以內合適,折合藍星價格每噸960元。
十斤八文錢,至少六文利潤,昌邑兩處煤礦日產2000噸,每天利潤2400兩銀子。
官營煤礦,利潤不可能全部給昌邑縣,昌邑在開采、裝卸和運輸方麵,已經增加不少工作機會。
民營煤礦仍然采取許可製,對他們實行限價,不能高於當地官價,違反限價輕則取消開采許可,重則抄沒家產、牢獄之災。實地考察一番,當初雍州有眼光的世家,率先進入漆縣采煤,此刻已賺的盆滿缽滿。
一時的眼光不能說明問題,尚需繼續保持,隋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一定會應用在煤炭開采、運輸方麵。民營煤礦若固步自封,隻看眼前利益,最後終將被價格淘汰,官營煤礦同樣如此。
宋子軒將信封好,召來驛丞付了200文費用,驛丞慎重收好信件,簽字畫押給出憑證。
本州的信函、公文100文,每跨一州加收100文;到益州要跨雍州,300文費用;渝州地理位置雖近,要跨雍、益兩州,400文費用。
簽字畫押並非始發點如此,沿途各縣皆如此,哪個縣驛丞出了問題,重則牢獄之災。軍情和加急公文通常使用驛站,驛館隻收普通信函、公文,對民間同樣開放,製度是逐步建立起來的。
戍邊直屬軍,一封家書很貴,司馬府後來製定出規則,每年免費一封家書,由司馬府出錢。
可別小看一封家書,近14萬直屬軍,按跨州200文計算,每年支出近3萬兩銀子。
不過如此做法,比朝廷直接修建維護館驛,錢糧耗費更少。
東明縣對岸,不到兩百裏是東郡郡治濮陽城,屬司州轄境,馬頰河流經濮陽。
濮陽附近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金提河,說河不太嚴謹,實際是洪水衝刷出來的溝,少水時裏麵是淤泥。
整治河堤,發展隋國水運,需要處理的地方很多,藍星隋朝大運河,當之無愧的壯舉。都江堰水利工程、鄭國渠,針對的是蜀地和關中平原,大運河連接南北,輻射的範圍更廣。
歇宿一晚,大清晨離開東明縣,沿黃河岸逆流而上,前往東昏縣。
河道彎彎曲曲,有不少淺灘,五女下車,光著腳丫來到淺灘處,河沙過膝。
玩沙是孩童的樂趣,沙子堆成城堡,或者挖出沙洞,洞口墊上一層厚紙,撒上沙子遮掩,引誘小夥伴踩陷進去,在一旁哈哈大笑。
五女童趣不減,釋放天性,玩的不亦樂乎,不遠處是奔騰不息的黃河水。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條小河溝,找螃蟹、掏鱔魚、抓泥鰍,能夠玩一下午。
耐心地看著五女。
“大王,臣妾的腿動不了了!”
彤雲叫嚷著,以她們的體力,河沙過膝,力有未逮很正常。
馭空而起,將彤雲抱到岸邊馬車裏,深秋季節,天氣已經涼了,婉容她們也來幫忙。
秋月玩心沒那麽重,站在淺灘處期待著本王,一把抱起,小腿被風吹的冰涼。倉庫裏取出毛皮褥子,每人裹上一條,此後五女老實了,隻從車簾處眺望外麵的風光。
“秋風瑟瑟日漸涼,滿目山河葉落黃。”
“大王,哪位仙人的大作?”
曾經網絡上看到的,完全記不清楚,無法回答若蘭。
“大自然。”
離東昏縣城北二三十裏處,黃河河堤逐漸抬高,詢問好幾波岸邊百姓,得到一致的回答。
滎州、陳留、東昏縣黃河河堤,兩百多裏長度,河堤最高處比地麵高5米,通常會高出3米,遇到汛期有決堤風險。
藍星黃河河堤,記憶中似乎高7-10米,最高甚至有14米,3米高度說明還有救。
雍州刺史劉世瞾,治理黃河上遊一年有餘,禁止放牧、廣植草被、栽種樹木,黃河上遊兩岸,至少不會繼續惡化。
州治定在陳留,王匡沒有出言反對,看他樣子是有主見的人,想必應對黃河潰提有幾分把握。
今天八月十一,公曆十月二日,眼前的黃河水奔流不息,水勢不見大漲,沒有發狂的跡象。
即使身為仙師君王,也忍不住暗自祈禱,老天爺今年千萬別動怒,給隋國一年時間整治一番,倘若淹了陳留城,本王也不知道該說啥。
前楚立國至今400餘年,黃河決堤15次,不到30年一次。前魏100年時間,黃河決堤兩次,最近一次距今已有三十餘年。前晉沒有出現黃河決堤,但政權不爭氣,輕易讓南匈奴人攻破長安城。
洪水泛濫多種因素,氣候變化溫度上升,雪山融雪過多,兩岸水土流失,大水裹挾泥沙,形成洶湧之勢。
大規模戰爭之後,戰爭破壞力強,重修家園需要木材,消耗量巨大。城池多位於河流旁,攻奪城池火攻、水攻無所不用其極,生態環境恢複需要很長時間。
前楚遭遇13次黃河決堤,是戰國時期戰爭帶來的後遺症,前中期頻繁,後期速度放緩。前楚實行“北人南遷”,北方的消耗降低,前魏一百年,受益前楚三百餘年安定,決堤次數僅僅兩次。
哎!理工男思維就是不一樣,此刻應該來一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多麽有詩情畫意!
婉容四女和秋月五女,還有十名護衛,同樣站立於河堤之上。學會馭空飛行的婉容四女鎮定自若,秋月五女麵有怯色,護衛們發出嗟歎,激起胸中男子氣概。
想起魯迅先生的話:“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炎黃子孫世世代代,敢於向大自然抗爭,“天塹變通途,高峽出平湖。”,何懼三米高的黃河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