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
阿杏嬸挑著擔子,繼續邁開腳步。
許秀芳追了上去,輕聲問:“阿杏嬸,你知道咱們附近有哪個姑娘叫做阿雲嗎?”
“阿雲?”阿杏嬸微微一愣,思考了一下後,就道:“其他人家我不知道,不過知青點好像有一個叫阿雲的姑娘。”
許秀芳:“嗯?”
知青點的知青?
阿杏嬸說:“那個姑娘好像是大城市下來的,叫做梁雲還是王雲來著,來了有一年多了吧,長得可水靈了呢,咱們附近幾個生產隊的小夥子都挺中意她的。”
許秀芳一聽,忽然也想起來了,知青點裏麵確實有個叫做梁雲的姑娘,長得很漂亮,濃眉大眼,巧笑嫣然……打扮得也十分時髦,就是許秀芳自己也覺得對方長得實在是漂亮。
難道,對方就是謝建國嘴裏的那個‘阿雲’?
許秀芳想著,想著,又覺得不太確定起來,因為這個梁雲其實眼光很高,根本就看不上村裏的小夥子,據說黑山公社這邊不少年輕青壯向她示好,都被拒絕了。
謝建國雖然是軍人,但畢竟隻是普通的軍人,職位也不高,而且跟謝建國結婚後,肯定要長期兩地分居的,梁雲真的可以接受嗎?
許家住在壩子村最偏僻的地方,周圍隻有兩三戶人家,距離知青點也遠,因此許秀芳跟那些知青接觸的不多,她這會兒也沒法確定梁雲是否就是那個跟謝建國已經勾搭在一起的女人,不過,她聽過對方的聲音,隻要去聽一下梁雲的聲音,基本就可以確定了。
這件事也不著急,許秀芳接著又跟阿杏嬸聊了幾句,許秀芳隻背著一背簍柴火,重量輕,走起來就快,很快的,就跟阿杏嬸拉開了距離,她也加快步伐,迅速回到家裏。
何翠霞今天的情緒明顯好轉,她一直躺在床上,沒有下床,聽見動靜時喊了一句:“是秀芳回來了?”
“哎!”
“娘,我回來了。”
“我今天找了好東西,待會兒給你煮來吃啊。”許秀芳將背簍放下,然後又去柴房,將空間裏的柴火卸下來,這才去屋裏看母親。
第10章 蟹粥
何翠霞笑著問:“找了什麽好東西啊?”
許秀芳將背後的一串螃蟹提溜出來,笑著道:“娘,你看,我抓了很多山螃蟹呢。”
何翠霞一看,禁不住笑了,說:“這東西現在還能找到呢?”
許秀芳搖頭,道:“也不好找,都躲起來了,需要扒拉大塊的石頭,才能找到呢。”
何翠霞看著張牙舞爪的螃蟹,心下一歎,說:“你爹跟你哥哥要在家就好了,他倆最喜歡吃這山螃蟹。用油煸炒一下,煸炒的香噴噴的,最是下酒了呢。”
許秀芳笑道:“沒事,等爹跟哥哥回來了,我再去山裏抓。這一串咱倆吃吧。”
這一串螃蟹也不多,且螃蟹殼多肉少,真吃起來許秀芳一個人都不夠。
何翠霞想了想,就同意了,當然了,她主要見自己閨女難得嘴饞的樣子,想著這段時間實在是苦了閨女了,她也不能做什麽,這麽小的要求當然要同意。
許秀芳拎著一串螃蟹進了灶房。
接著。
劃開火柴,將灶台引燃。架上鐵鍋,先燒一鍋熱水,考慮到母親牙口不好,許秀芳就不打算將螃蟹烤了吃,她低頭思考了一下,眼睛一亮,想到一種吃法。
有了主意,許秀芳頓時動作越發利索起來,她先是把鐵鍋架上蒸籠,將螃蟹蒸熟。
接著。
許秀芳又將螃蟹一隻隻的剝開殼,將蟹肉、蟹黃、蟹子之類的能吃的都剔出來,至於蟹殼這些也沒有浪費,放進了灶台裏,燒得焦香後,用蒜臼子搗碎,做成了蟹殼粉。
這些蟹殼粉,當然不是給人吃的,而是喂給家裏那幾隻雞吃。
鄉下地方物資奇缺,基本都不會搞浪費,像製作蟹殼粉這種事情,許秀芳其實是跟自己爺爺奶奶學的,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人,才是真正的過過苦日子的,生活中方方麵麵都做到了物盡其用,許秀芳從小跟在爺奶身邊,也繼承了這個優良傳統。
許秀芳做好蟹殼粉,就進雜物房取了一些麥麩、稻糠,再兌水拌了點蟹殼粉一起混合著,拿去喂雞了。
許家的幾隻雞吃的香,一會兒的功夫就吃完了。
灶台的火依舊燃燒著,許秀芳抓了點米粒出來,先燒了一鍋粥,粥熬好後,就將剔出來的蟹肉、蟹黃、蟹子這些東西,放進粥裏麵。
湊得近,米粥與蟹肉攪拌在一起熬出來的香味傳進許秀芳的鼻子裏,她輕輕嗅了一下,覺得味道肯定很不錯。
然後——
又去後院的菜地裏摘了點小蔥,切成蔥花撒進去。許秀芳最後點上幾滴香油,一鍋噴香濃鬱的蟹肉粥,就熬好了。
許秀芳急忙端著粥,去了父母房間,何翠霞隔著房門都聞到了香味,忍不住笑道:“別說,還挺香的。”
許秀芳笑道:“娘,快趁熱吃。”
何翠霞一口一口吃著,不知不覺,竟然吃了三大碗,看著閨女安靜的收拾碗筷,何翠霞略有些不好意思,說:“鍋裏還有嗎?”
一鍋粥,也就這麽點,自己吃了這麽多……
許秀芳笑眯眯說:“有呢,鍋裏我還留了一半,娘還要不要吃點?”
何翠霞揉揉肚皮,說:“不了,今天吃的已經夠多了,再吃就要積食了。”
許秀芳想了想,也就作罷。
何翠霞說:“快去灶房吃飯吧。”
許家是沒有特意蓋吃飯用的飯廳的,平時一家幾口人吃飯都是在灶房解決,灶房裏支一張桌子,冬天的時候就直接在將燒好的菜用鐵鍋架在火塘上,一家人圍著火塘吃飯,既可以烤火,又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一舉兩得。
許秀芳一個人,自然也不支桌子了,就坐在火塘邊吃。
此時,粥鍋裏哪裏來得半鍋粥啊?用飯勺子使勁兒刮幹淨,也就隻有小半碗的粥。
許秀芳捧著碗,小口喝完,自然沒有吃飽,然後她又將早上做的窩窩頭取出來,吃了幾個,又喝了一碗熱水,才感覺肚子有了飽腹感。
莊戶人家就這樣,平時幹活量大,吃的油水少,飯量自然就很大,許秀芳的飯量也不小,基本上一頓飯要吃滿滿兩大碗幹飯才飽。
吃飽喝足,許秀芳有了困意,不過她還是將家裏的裏裏外外檢查了一遍後,這才決定回屋睡覺。
夜裏很冷,窗外漆黑一片,幾乎看不見月光,許秀芳也不敢開窗,否則寒風灌進來,非得染上風寒不可。
許秀芳看著自己腳上的銅錢,想到前天晚上有月光時,銅錢好像一直對著窗戶,被月光照射著……
“難道,這個銅錢空間喜歡月光嗎?”
“可今天沒有月亮,怎麽辦?”
低頭想了想後,許秀芳還是決定將自己戴著銅錢的那隻腳正對著窗口,為此,她還特意挪動了一下床,讓銅錢更好的對著窗戶。
很快。
許秀芳就閉上眼睛,培養睡眠。
也不知道是否是心理作用,亦或者是銅錢真的很喜歡對著窗口,許秀芳入睡的很快,且一夜無夢,第二天醒來之時隻覺得頭腦清晰,精神異常的飽滿。
洗漱完,將早飯做好,許秀芳端著早飯進了父母房間,笑著說:“娘,等會兒我要去鎮上看看爹跟哥哥,你有什麽要交代的嗎?”
她前天就已經決定了這件事,自然不會更改主意。
何翠霞想了想,說:“你去牆角的那個挑箱裏把裏麵的錢拿出來,還有票也帶上。”
“也不知道你爹帶的錢夠不夠,萬一不夠,來回跑也麻煩。”何翠霞補充道。
許秀芳沉默一下,點頭:“好。”
她將挑箱打開,裏麵有個小的木質盒子,錢就裝在裏麵,許秀芳數了數,攏共隻有63塊5毛錢,至於工業票之類的,隻有零星幾張,那些能賣掉的,早就已經賣掉了。
這是許家最後的家底了。
少的可憐。
何翠霞道:“都帶上吧。”
許秀芳:“好。”
將錢小心翼翼的藏好,背上背簍,許秀芳就出發了,壩子村距離鎮上有三十幾裏地,許家原本是有一輛二八杠的自行車的,不過自從何翠霞生病後,那自行車就被許強賣掉換成了錢,隻可惜何翠霞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反而將許家不少家底搭了進去。
第11章 板栗的栗
壩子村的村頭,村民們看到許秀芳背著背簍,往外頭走,紛紛詢問一下,許秀芳告訴他們自己去鎮上一趟。
村民們馬上懂了,這是去看許誌軍呢,紛紛又是一通囑托。
“秀芳,路上小心點。”
“秀芳,沒事兒,誌軍的腿肯定會好起來。”
“秀芳,今兒要是趕不回來,就去紡織廠找你英子姐搭一晚,你一個姑娘家千萬別趕夜路,知道嗎?”其中有位嬸子叮囑道,她家的閨女在紡織廠上班,那邊有宿舍提供。
許秀芳忙道:“好的,嬸子,我知道了。”
風很冷,許秀芳的心裏卻暖融融的,壩子村民風淳樸,講究互幫互助,很少有欺辱相鄰的事情發生,當然了,像王婆子那種是個例外。
許秀芳已經走出了村口,正要拐道時,後方忽然追上來一個人,“秀芳啊,秀芳!你等等!”
許秀芳回頭一看,原來是阿杏嬸。
阿杏嬸顯然是跑得急切,臉色通紅,頭發淩亂,她看見許秀芳停了下來,頓時露出一個笑來,接著遞給許秀芳一個竹籃,說:“秀芳,拿著。”
許秀芳一愣。
阿杏嬸道:“這些日子忙,沒有去看誌軍,你帶著這些過去給誌軍補補身體,跟他說安心養傷,肯定會好的。”
許秀芳有點遲疑,沒有接。
阿杏嬸不由分說的,將竹籃硬塞給許秀芳,說:“咱們鄉裏鄉親的,又不是外人,拿著!”
許秀芳很不好意思:“這多破費啊。”
阿杏嬸瞪她一眼,說:“什麽破費不破費的?難道嬸子去看望誌軍,你還不讓?”
“必須拿著。”阿杏嬸最後這一句,語氣頗為嚴肅。
許秀芳隻好接過來,不過心下已經暗暗記好了,以後有機會一定要還回去。
不止是阿杏嬸一家,還有村裏其他人家,這段時間以來送來的禮、錢……許家其實一筆一筆都記著呢,這些人情,以後有機會,肯定是要報答的。
阿杏嬸催促:“快去,別耽誤時間。”
許秀芳:“好。”
阿杏嬸挑著擔子,繼續邁開腳步。
許秀芳追了上去,輕聲問:“阿杏嬸,你知道咱們附近有哪個姑娘叫做阿雲嗎?”
“阿雲?”阿杏嬸微微一愣,思考了一下後,就道:“其他人家我不知道,不過知青點好像有一個叫阿雲的姑娘。”
許秀芳:“嗯?”
知青點的知青?
阿杏嬸說:“那個姑娘好像是大城市下來的,叫做梁雲還是王雲來著,來了有一年多了吧,長得可水靈了呢,咱們附近幾個生產隊的小夥子都挺中意她的。”
許秀芳一聽,忽然也想起來了,知青點裏麵確實有個叫做梁雲的姑娘,長得很漂亮,濃眉大眼,巧笑嫣然……打扮得也十分時髦,就是許秀芳自己也覺得對方長得實在是漂亮。
難道,對方就是謝建國嘴裏的那個‘阿雲’?
許秀芳想著,想著,又覺得不太確定起來,因為這個梁雲其實眼光很高,根本就看不上村裏的小夥子,據說黑山公社這邊不少年輕青壯向她示好,都被拒絕了。
謝建國雖然是軍人,但畢竟隻是普通的軍人,職位也不高,而且跟謝建國結婚後,肯定要長期兩地分居的,梁雲真的可以接受嗎?
許家住在壩子村最偏僻的地方,周圍隻有兩三戶人家,距離知青點也遠,因此許秀芳跟那些知青接觸的不多,她這會兒也沒法確定梁雲是否就是那個跟謝建國已經勾搭在一起的女人,不過,她聽過對方的聲音,隻要去聽一下梁雲的聲音,基本就可以確定了。
這件事也不著急,許秀芳接著又跟阿杏嬸聊了幾句,許秀芳隻背著一背簍柴火,重量輕,走起來就快,很快的,就跟阿杏嬸拉開了距離,她也加快步伐,迅速回到家裏。
何翠霞今天的情緒明顯好轉,她一直躺在床上,沒有下床,聽見動靜時喊了一句:“是秀芳回來了?”
“哎!”
“娘,我回來了。”
“我今天找了好東西,待會兒給你煮來吃啊。”許秀芳將背簍放下,然後又去柴房,將空間裏的柴火卸下來,這才去屋裏看母親。
第10章 蟹粥
何翠霞笑著問:“找了什麽好東西啊?”
許秀芳將背後的一串螃蟹提溜出來,笑著道:“娘,你看,我抓了很多山螃蟹呢。”
何翠霞一看,禁不住笑了,說:“這東西現在還能找到呢?”
許秀芳搖頭,道:“也不好找,都躲起來了,需要扒拉大塊的石頭,才能找到呢。”
何翠霞看著張牙舞爪的螃蟹,心下一歎,說:“你爹跟你哥哥要在家就好了,他倆最喜歡吃這山螃蟹。用油煸炒一下,煸炒的香噴噴的,最是下酒了呢。”
許秀芳笑道:“沒事,等爹跟哥哥回來了,我再去山裏抓。這一串咱倆吃吧。”
這一串螃蟹也不多,且螃蟹殼多肉少,真吃起來許秀芳一個人都不夠。
何翠霞想了想,就同意了,當然了,她主要見自己閨女難得嘴饞的樣子,想著這段時間實在是苦了閨女了,她也不能做什麽,這麽小的要求當然要同意。
許秀芳拎著一串螃蟹進了灶房。
接著。
劃開火柴,將灶台引燃。架上鐵鍋,先燒一鍋熱水,考慮到母親牙口不好,許秀芳就不打算將螃蟹烤了吃,她低頭思考了一下,眼睛一亮,想到一種吃法。
有了主意,許秀芳頓時動作越發利索起來,她先是把鐵鍋架上蒸籠,將螃蟹蒸熟。
接著。
許秀芳又將螃蟹一隻隻的剝開殼,將蟹肉、蟹黃、蟹子之類的能吃的都剔出來,至於蟹殼這些也沒有浪費,放進了灶台裏,燒得焦香後,用蒜臼子搗碎,做成了蟹殼粉。
這些蟹殼粉,當然不是給人吃的,而是喂給家裏那幾隻雞吃。
鄉下地方物資奇缺,基本都不會搞浪費,像製作蟹殼粉這種事情,許秀芳其實是跟自己爺爺奶奶學的,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人,才是真正的過過苦日子的,生活中方方麵麵都做到了物盡其用,許秀芳從小跟在爺奶身邊,也繼承了這個優良傳統。
許秀芳做好蟹殼粉,就進雜物房取了一些麥麩、稻糠,再兌水拌了點蟹殼粉一起混合著,拿去喂雞了。
許家的幾隻雞吃的香,一會兒的功夫就吃完了。
灶台的火依舊燃燒著,許秀芳抓了點米粒出來,先燒了一鍋粥,粥熬好後,就將剔出來的蟹肉、蟹黃、蟹子這些東西,放進粥裏麵。
湊得近,米粥與蟹肉攪拌在一起熬出來的香味傳進許秀芳的鼻子裏,她輕輕嗅了一下,覺得味道肯定很不錯。
然後——
又去後院的菜地裏摘了點小蔥,切成蔥花撒進去。許秀芳最後點上幾滴香油,一鍋噴香濃鬱的蟹肉粥,就熬好了。
許秀芳急忙端著粥,去了父母房間,何翠霞隔著房門都聞到了香味,忍不住笑道:“別說,還挺香的。”
許秀芳笑道:“娘,快趁熱吃。”
何翠霞一口一口吃著,不知不覺,竟然吃了三大碗,看著閨女安靜的收拾碗筷,何翠霞略有些不好意思,說:“鍋裏還有嗎?”
一鍋粥,也就這麽點,自己吃了這麽多……
許秀芳笑眯眯說:“有呢,鍋裏我還留了一半,娘還要不要吃點?”
何翠霞揉揉肚皮,說:“不了,今天吃的已經夠多了,再吃就要積食了。”
許秀芳想了想,也就作罷。
何翠霞說:“快去灶房吃飯吧。”
許家是沒有特意蓋吃飯用的飯廳的,平時一家幾口人吃飯都是在灶房解決,灶房裏支一張桌子,冬天的時候就直接在將燒好的菜用鐵鍋架在火塘上,一家人圍著火塘吃飯,既可以烤火,又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一舉兩得。
許秀芳一個人,自然也不支桌子了,就坐在火塘邊吃。
此時,粥鍋裏哪裏來得半鍋粥啊?用飯勺子使勁兒刮幹淨,也就隻有小半碗的粥。
許秀芳捧著碗,小口喝完,自然沒有吃飽,然後她又將早上做的窩窩頭取出來,吃了幾個,又喝了一碗熱水,才感覺肚子有了飽腹感。
莊戶人家就這樣,平時幹活量大,吃的油水少,飯量自然就很大,許秀芳的飯量也不小,基本上一頓飯要吃滿滿兩大碗幹飯才飽。
吃飽喝足,許秀芳有了困意,不過她還是將家裏的裏裏外外檢查了一遍後,這才決定回屋睡覺。
夜裏很冷,窗外漆黑一片,幾乎看不見月光,許秀芳也不敢開窗,否則寒風灌進來,非得染上風寒不可。
許秀芳看著自己腳上的銅錢,想到前天晚上有月光時,銅錢好像一直對著窗戶,被月光照射著……
“難道,這個銅錢空間喜歡月光嗎?”
“可今天沒有月亮,怎麽辦?”
低頭想了想後,許秀芳還是決定將自己戴著銅錢的那隻腳正對著窗口,為此,她還特意挪動了一下床,讓銅錢更好的對著窗戶。
很快。
許秀芳就閉上眼睛,培養睡眠。
也不知道是否是心理作用,亦或者是銅錢真的很喜歡對著窗口,許秀芳入睡的很快,且一夜無夢,第二天醒來之時隻覺得頭腦清晰,精神異常的飽滿。
洗漱完,將早飯做好,許秀芳端著早飯進了父母房間,笑著說:“娘,等會兒我要去鎮上看看爹跟哥哥,你有什麽要交代的嗎?”
她前天就已經決定了這件事,自然不會更改主意。
何翠霞想了想,說:“你去牆角的那個挑箱裏把裏麵的錢拿出來,還有票也帶上。”
“也不知道你爹帶的錢夠不夠,萬一不夠,來回跑也麻煩。”何翠霞補充道。
許秀芳沉默一下,點頭:“好。”
她將挑箱打開,裏麵有個小的木質盒子,錢就裝在裏麵,許秀芳數了數,攏共隻有63塊5毛錢,至於工業票之類的,隻有零星幾張,那些能賣掉的,早就已經賣掉了。
這是許家最後的家底了。
少的可憐。
何翠霞道:“都帶上吧。”
許秀芳:“好。”
將錢小心翼翼的藏好,背上背簍,許秀芳就出發了,壩子村距離鎮上有三十幾裏地,許家原本是有一輛二八杠的自行車的,不過自從何翠霞生病後,那自行車就被許強賣掉換成了錢,隻可惜何翠霞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反而將許家不少家底搭了進去。
第11章 板栗的栗
壩子村的村頭,村民們看到許秀芳背著背簍,往外頭走,紛紛詢問一下,許秀芳告訴他們自己去鎮上一趟。
村民們馬上懂了,這是去看許誌軍呢,紛紛又是一通囑托。
“秀芳,路上小心點。”
“秀芳,沒事兒,誌軍的腿肯定會好起來。”
“秀芳,今兒要是趕不回來,就去紡織廠找你英子姐搭一晚,你一個姑娘家千萬別趕夜路,知道嗎?”其中有位嬸子叮囑道,她家的閨女在紡織廠上班,那邊有宿舍提供。
許秀芳忙道:“好的,嬸子,我知道了。”
風很冷,許秀芳的心裏卻暖融融的,壩子村民風淳樸,講究互幫互助,很少有欺辱相鄰的事情發生,當然了,像王婆子那種是個例外。
許秀芳已經走出了村口,正要拐道時,後方忽然追上來一個人,“秀芳啊,秀芳!你等等!”
許秀芳回頭一看,原來是阿杏嬸。
阿杏嬸顯然是跑得急切,臉色通紅,頭發淩亂,她看見許秀芳停了下來,頓時露出一個笑來,接著遞給許秀芳一個竹籃,說:“秀芳,拿著。”
許秀芳一愣。
阿杏嬸道:“這些日子忙,沒有去看誌軍,你帶著這些過去給誌軍補補身體,跟他說安心養傷,肯定會好的。”
許秀芳有點遲疑,沒有接。
阿杏嬸不由分說的,將竹籃硬塞給許秀芳,說:“咱們鄉裏鄉親的,又不是外人,拿著!”
許秀芳很不好意思:“這多破費啊。”
阿杏嬸瞪她一眼,說:“什麽破費不破費的?難道嬸子去看望誌軍,你還不讓?”
“必須拿著。”阿杏嬸最後這一句,語氣頗為嚴肅。
許秀芳隻好接過來,不過心下已經暗暗記好了,以後有機會一定要還回去。
不止是阿杏嬸一家,還有村裏其他人家,這段時間以來送來的禮、錢……許家其實一筆一筆都記著呢,這些人情,以後有機會,肯定是要報答的。
阿杏嬸催促:“快去,別耽誤時間。”
許秀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