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作者:袂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循聲望去。
帶刀侍衛已經快跑著衝到了胤礽跟前,單膝跪地、抱起拳頭,聲音洪亮道:
“稟報太子殿下,萬歲爺已經帶著皇家禁衛軍出了外城,正往內城趕來。”
胤礽聞言,瑞鳳眼瞬間就亮了起來,忙抱著懷裏的胖兒子走到了領頭的位置,而後其餘的阿哥們跟著分站在儲君身後,最後麵是分成文武兩列的朝臣們。
……
康熙率領著大軍一路回京時,士兵們也都被各自的將領們帶回了不同的兵營裏,隨他進城的精銳,全都是皇家禁衛軍。
聖上親征噶爾丹,意義重大,回京一路上跪拜高呼萬歲的百姓們連成了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黑色長龍。
康熙穿著明黃色鑲嵌著黑色鉚釘的鎧甲,騎馬從街道中央路過,臉上一直掛著溫和的笑容。
外城人多進入內城,分站在兩邊街道的百姓們肉眼可見的變少了,接近皇城時已經幾乎沒有普通百姓了。
站在午門外的眾人遠遠看見高高飄揚著的明黃色亮眼旗幟,百官紛紛下跪,高喊“恭迎聖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弘晞看著前方一點點接近的聖駕隊伍,聽著身後不間斷的朝臣高呼聲,心中也難掩震撼,頭一回切實感受到了封建皇朝森嚴的等級。
等康熙領著禁衛軍走近午門,那股子從戰場上帶來的血腥煞氣還隱隱為散。
待他翻身下馬後,朝臣們的高呼聲更加響亮與恭敬了,胤礽也忙抱著兒子,帶著一群兄弟們快步上前,齊聲喊道:
“兒臣恭賀汗阿瑪得勝還朝!”
被胤礽抱在懷裏的弘晞也脆生生的用小奶音一個字一個字地喊道:
“汗,瑪,法!”
熟悉的小奶音瞬間將康熙從看向後麵朝臣們的視線收到了前方的兒子們身上。
看到待在寶貝兒子懷中正衝著他激動蹬腿又揮舞小手、還喊自己“汗瑪法”的大孫子後,康熙的丹鳳眼一亮,下意識就往前快走了兩步,正準備喜悅的伸出胳膊抱孫子,反應過來眼下是什麽場合後,立刻皺眉看著胤礽道:
“保成,你這不是胡鬧嗎?怎麽把金團也抱出來了?他還未滿周歲,被嚇到了怎麽辦?”
聽著他汗阿瑪與自己媳婦說的話差不多,胤礽正想開口解釋。
他的好大兒就趕在儲君跟前,小奶音興奮地喊道:
“金,團,想,汗,瑪,法!同,來,接~”
康熙聽到大孫子這話,既驚又喜的,怎麽都沒想到,一個多月前才剛回喊“阿瑪、額娘”的弘晞,如今竟然會說不少詞了。
雖然孫子的話說得很慢,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著還不連貫,但放到這個年齡的奶娃娃身上已經很令人驚喜了。
俗話常言,說話早的奶娃娃,腦袋聰慧。
康熙也顧不上說別的了,忙笑嗬嗬的伸手將大孫子抱到了懷裏,又像是顛豬崽似的,上下顛了顛,高興誇道:
“不錯,不錯,養的挺好,朕的大孫子又胖了。”
“愛卿們也都平身吧。”抱著大孫子的康熙,心情極好的笑道。
“謝萬歲爺!”
跪在眾阿哥身後的官員們紛紛起身,看到康熙對嫡長孫的和善態度,完全就是民間普通的祖父疼愛長孫的模樣。
以索額圖為首的太子黨官員們,與瓜爾佳一族沾親帶故的臣子們全都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納蘭明珠、佟國維等人臉上帶笑的同時,視線都往儲君身上打量,暗自重新評估起了東宮的政治實力。
站在旁邊的史官也握著手中的毛筆在空白書卷上奮筆疾書,努力把嫡皇長孫第一次露麵以及帝王三征噶爾丹後,大勝回朝的熱鬧場麵記下來。
弘晞用兩條短胳膊摟著康熙的脖子,從康熙的肩膀處探著腦袋往後麵的整齊禁衛軍身上瞧。
康熙循著大孫子的視線往後看了一眼,又驚訝的笑道:
“金團不怕他們嗎?”
弘晞一愣,瞬間明白了自己汗瑪法的意思,這些禁衛軍們在戰場上是見過血的,各個氣勢逼人,身上的煞氣也很重,是那種小孩一看就被嚇哭的類型。
他忙搖晃著圓腦袋,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不,怕!阿,瑪,說,汗,瑪,法,去,打,壞,人,啦!”
“汗,瑪,法,英,武!金,團,長,大,了,也,要,同,汗,瑪,法,一,樣,去,打,壞,人!”
嫡長孫這兩個長長的句子說完,原本熱熱鬧鬧的場麵瞬間變得安靜了下來。
史官握筆的右手都不禁頓住了,這話是十個月大的奶娃子能說出來的嗎?
眾阿哥也都控製不住的將目光移到胤礽身上:嘖,太子爺真是為了讓他寶貝兒子討聖上歡心,在東宮裏下大功夫了呀!
康熙微微一愣後,也將視線移到了麵前的寶貝兒子身上。
胤礽此刻也是滿臉懵逼,天地可鑒,在此之前他真得不知道自家聰明蛋,這麽會說話啊!
看到儲君臉上同樣難掩驚奇的模樣,想起大孫子的八字以及龍泉寺高僧——靈慧大師對玉石和奶娃娃的批語,康熙隨即喜悅的高聲笑道:
“好聖孫,可旺我大清!”
“好聖孫”三字一出口,眾人皆驚。
拿筆的史官激動的臉色通紅,險些都握不住自己手中的毛筆了,明白今日他記載的文字勢必會流放千古。
諸位阿哥與眾臣子們也有些風中淩亂,“好聖孫”這是可以隨便說的嗎?
胤礽的眼皮子也重重跳了跳,他也怎麽都沒想到,今日出盡風頭的不是他汗阿瑪,反而是他家的小小奶娃子。
“好聖孫”這評價使得儲君忍不住又驚又喜,又有些憂愁。
此刻眾人心思各異,也無人往嫡長孫的脖子上瞧。
鑲嵌在金項圈中的帝王綠玉石在頭頂的金色太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人們的肉眼壓根兒分辨不出來,此刻究竟是玉石本身在發光,還是太陽光照在上麵的亮光。
不過今日注定不同尋常。
光陰流轉,對清史感興趣的後世之人,深夜翻開史書時,清晰的看到了今日午門外的盛大場麵記載: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帝大勝,引軍還,太子抱太孫,率諸阿哥及臣子禦午門迎。太孫方十月,能言,抱帝頸笑曰:汗瑪法,英武,吾願效之!時眾人皆驚,帝愣而笑曰:好聖孫,旺大清!】
第20章 姐妹閑談
身處封建皇朝的紫禁城,帝王的話本身就是最強有力的風向標,更別提,今日聖上回宮,上到住在東、西六宮的嬪妃小主,下到待在皇宮犄角旮旯處辦差的宮人們全都明裏暗裏關注著聖上的動態。
等精神有些恍惚的眾臣紛紛告退,臉上帶笑、走路生風的康熙也抱著大孫子帶著一眾表情各異的兒子們邁著流星大步,從午門進入了皇宮。
“好聖孫”三個字也宛如夏日裏帶著燥熱之意的狂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席卷了整個紫禁城,這短短三個字給住在皇宮裏的人帶來的震撼不亞於康熙十八年發生的特大地龍翻身。
膝下有子的惠、宜、德、榮四妃仿佛被迎頭敲了一悶棍般,連聲音都沒有發出來呢,眼前就開始陣陣發黑,險些眼皮子一翻身子軟軟的暈倒過去,不過細究之下,究竟是被這個令人意外的消息給險些驚暈了,還是氣暈了,這就說不準了。
隻見東邊延禧宮正殿大廳裏換了一批新的茶壺杯盞,榮妃的鍾粹宮中也廢了幾條精美的蠶絲手絹,向來穩重的德妃烏雅氏這次也“一不小心”失手打碎了自己珍愛的琉璃手鐲。
比起這三宮鬧出來的動靜,住在西六宮的宜妃則顯得消停多了。
午時初,宜妃郭絡羅氏慵懶的斜著倚靠在自己翊坤宮正殿大廳的軟榻上,衝著自己以寡婦身份入宮的庶姐——郭貴人1悠悠感歎道:“長姐,上一個被記載在史書上的好聖孫,還是前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啊。”
坐在雕花圈椅上、手捧香茗的郭貴人聽到自己嫡妹的感歎,也想起了明朝的事情,不禁笑著接話道:
“可不是嗎?前明的宣德皇帝出生的那晚,還是燕王的永樂大帝正被建文帝手段狠辣的削藩逼得焦頭爛額、走投無路呢,恰好睡覺時就夢見自己已逝的老父在睡夢中遞給他了一個象征著權力的大圭,還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2,這個喜兆當即就把燕王給驚醒了,抱著自己剛出生哇哇大哭的嫡長孫喜不自勝,下定決心開啟自己的大業,為燕王一脈的子子孫孫留條後路。”
“後來燕王成功了,在立儲這個關鍵問題上,比起性子仁善、身體肥胖的明仁宗朱高熾,他明顯更偏愛他的嫡次子——漢王朱高煦,如果不是大學士解縉在這個時候一句‘好聖孫,可旺大明三代’的話3,穩住了明仁宗屁股下搖搖欲墜的儲君之位,仁宗皇帝能不能順利登基,還是一回事兒呢。”
“可不是嘛!”宜妃聽完郭貴人講述了“明朝好聖孫”的始末,也來了興致,她邊說邊直起身子,不遠處透過紗窗照射進來的金色太陽光,灑在郭羅絡氏的身上,她漂亮有神的桃花追更加企鵝君羊,幺汙兒二七五二吧椅眼中晃動著細碎的亮光,看著住在偏殿的郭貴人壓低聲音道:“長姐,如今這情形,我越看越覺得像明朝那爺、子、孫三人故事的重演了。”
“太子身為嫡子,本就被萬歲爺所偏愛,如今那位膝下還有一個更加受寵的‘好聖孫’了,東宮的實力倒是越來越強了啊。”
郭貴人點了點頭,也認同的附和輕聲道:“若嫡長孫的身份再往上麵升一升,那東宮兩位準繼承人,即使大的棋差一招,還有小的做替補,我看其他人能爭的機會就變得更小了。”
空空蕩蕩的正殿大廳裏,唯獨姐妹倆人相對而坐。
聽完郭貴人聲音極輕極小的分析,宜妃臉上的表情變換莫測,而後她又像是沒有骨頭般,懶洋洋的重新倚回了自己軟榻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摸著自己剛用鮮豔的丹蔻做好的漂亮指甲。
原本宮中四對大小姐妹花,大、小赫舍裏氏,大、小鈕祜祿氏,大、小佟佳氏,比起這三對出生滿洲顯赫大族的姐妹花,她們出自包衣的大、小郭絡羅氏姐妹倆就顯得家族實力偏弱了,可如今時過境遷,她連生三子,自己庶姐也好福氣的生下了一兒一女,雖說她的幼子小十一已經沒了,庶姐的小阿哥更是沒有活到序齒就不幸夭折了。
但身為聖眷優渥的寵妃,宜妃膝下不僅有兩個成年的皇子,還有一個胸有大誌的外甥女——四公主恪靖,若說郭絡羅氏對太後之位沒有一丁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她心中抱有野望,但想了想她那早已被太後娘娘養廢的長子——五阿哥胤祺,以及從小就偏愛黃白之物,整日隻喜歡跟在老八屁股後麵打轉的次子——九阿哥胤禟,宜妃不禁有些意興闌珊的歎了口氣,聲音低如蚊蠅振翅:
“去年儲秀宮眼線那事兒倒是讓東宮那邊誤會,與咱們生出不必要的嫌隙了,聽說嫡長孫的一張小圓臉與太子殿下幼時長得有六、七分像,以後倒是可以趁著太子妃抱嫡長孫去永壽新宮中給太後娘娘請安時,我也動動腿,跑去那邊瞧一瞧。”
郭貴人聽出嫡妹話中的言外之意,也笑著誇道:“是這個理兒。”
如今元後與平妃皆已經仙逝,若未來太子登基了,這些宮裏的妃嬪小主們,也沒有哪個會升級成為皇太後的福氣。
這對於性子要強的宜妃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等以後讓她眼睜睜看著與自己平級的惠、德、榮三妃,靠著膝下的兒子們,踩了狗屎運扳倒儲君,好福氣的搬進寧壽新宮裏居住了,這可真是比殺了宜妃還難受啊!
腦子一轉,想通這個道理後,琢磨著反正自己兩個兒子全都不爭氣,宜妃倒有些巴不得東宮那邊能在未來爭氣些,莫要把繼承人的身份給玩兒沒了。
……
時至下午,日頭逐漸開始偏斜。
毓慶宮後殿的內室裏,小奶娃弘晞盤著兩條小短腿坐在軟榻上張嘴打著哈欠,太子夫妻倆圍著他們的寶貝兒子左瞧右看,一家三口大眼瞪小眼。
即使已經過去近兩個時辰了,與作為熱搜話題的“好聖孫”比起來,“好聖孫”的阿瑪和額娘顯然還淡定不下來。
看著自家聰明蛋被他們夫妻倆瞧的準備耷拉下毛茸茸的圓腦袋,昏昏欲睡了,心中久久平靜不下來的胤礽忍不住伸出兩隻骨節分明的大手,掐著弘晞的腋下,將他的好大兒高高舉了起來。
小身子突然懸空,弘晞下意識就在空中蹬了蹬腿。
看著他阿瑪眼中奇異的亮光,弘晞的眼皮子不禁重重跳了跳。
第21章 下章入v
他阿瑪這神情,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仿佛就像是後世為了生計,忙忙碌碌的普通人,終於有一天閑下來跑到動物園中看到穿著黑白馬甲的國寶正在香噴噴地啃著竹子營業,又是欣喜又是驚奇的,還要嘴巴叭叭叭的對著身旁的人叨叨叨。
此刻嘴巴正閑不下來的儲君,看看他兒子,又轉頭瞧瞧坐在身旁雕花圈椅上的太子妃,而後再度將視線移到兒子的小圓臉上,喃喃道:“璃安,咱兒子的小腦袋瓜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麽長的,這聰慧的有些過分了吧?比孤幼時還聰慧!”
太子妃也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他們家的聰明蛋,目光溫柔的笑著道:“殿下,臣妾自認也不是腦子蠢笨之人,但臣妾也是1歲時才學會說話的,倘若放在今早上午門迎接聖駕的那個情景下,臣妾絕不會像金團這般說出那麽應景又討喜的吉祥話的。”
“看來金團是把咱倆的聰慧都裝在腦子裏了,從小就聰明這點,像孤!”
越看兒子越喜愛的胤礽把兒子往上舉了兩下,就一臉親昵的用額頭與好大兒的額頭貼了貼,高興地朗聲笑道。
困意上頭的弘晞此刻可沒精力與他阿瑪玩兒“父倆好”了,他用小胖手將太子湊近的俊臉推過去,閉上眼睛奶聲奶氣的說道:“睡!睡!困!困!”
帶刀侍衛已經快跑著衝到了胤礽跟前,單膝跪地、抱起拳頭,聲音洪亮道:
“稟報太子殿下,萬歲爺已經帶著皇家禁衛軍出了外城,正往內城趕來。”
胤礽聞言,瑞鳳眼瞬間就亮了起來,忙抱著懷裏的胖兒子走到了領頭的位置,而後其餘的阿哥們跟著分站在儲君身後,最後麵是分成文武兩列的朝臣們。
……
康熙率領著大軍一路回京時,士兵們也都被各自的將領們帶回了不同的兵營裏,隨他進城的精銳,全都是皇家禁衛軍。
聖上親征噶爾丹,意義重大,回京一路上跪拜高呼萬歲的百姓們連成了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黑色長龍。
康熙穿著明黃色鑲嵌著黑色鉚釘的鎧甲,騎馬從街道中央路過,臉上一直掛著溫和的笑容。
外城人多進入內城,分站在兩邊街道的百姓們肉眼可見的變少了,接近皇城時已經幾乎沒有普通百姓了。
站在午門外的眾人遠遠看見高高飄揚著的明黃色亮眼旗幟,百官紛紛下跪,高喊“恭迎聖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弘晞看著前方一點點接近的聖駕隊伍,聽著身後不間斷的朝臣高呼聲,心中也難掩震撼,頭一回切實感受到了封建皇朝森嚴的等級。
等康熙領著禁衛軍走近午門,那股子從戰場上帶來的血腥煞氣還隱隱為散。
待他翻身下馬後,朝臣們的高呼聲更加響亮與恭敬了,胤礽也忙抱著兒子,帶著一群兄弟們快步上前,齊聲喊道:
“兒臣恭賀汗阿瑪得勝還朝!”
被胤礽抱在懷裏的弘晞也脆生生的用小奶音一個字一個字地喊道:
“汗,瑪,法!”
熟悉的小奶音瞬間將康熙從看向後麵朝臣們的視線收到了前方的兒子們身上。
看到待在寶貝兒子懷中正衝著他激動蹬腿又揮舞小手、還喊自己“汗瑪法”的大孫子後,康熙的丹鳳眼一亮,下意識就往前快走了兩步,正準備喜悅的伸出胳膊抱孫子,反應過來眼下是什麽場合後,立刻皺眉看著胤礽道:
“保成,你這不是胡鬧嗎?怎麽把金團也抱出來了?他還未滿周歲,被嚇到了怎麽辦?”
聽著他汗阿瑪與自己媳婦說的話差不多,胤礽正想開口解釋。
他的好大兒就趕在儲君跟前,小奶音興奮地喊道:
“金,團,想,汗,瑪,法!同,來,接~”
康熙聽到大孫子這話,既驚又喜的,怎麽都沒想到,一個多月前才剛回喊“阿瑪、額娘”的弘晞,如今竟然會說不少詞了。
雖然孫子的話說得很慢,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著還不連貫,但放到這個年齡的奶娃娃身上已經很令人驚喜了。
俗話常言,說話早的奶娃娃,腦袋聰慧。
康熙也顧不上說別的了,忙笑嗬嗬的伸手將大孫子抱到了懷裏,又像是顛豬崽似的,上下顛了顛,高興誇道:
“不錯,不錯,養的挺好,朕的大孫子又胖了。”
“愛卿們也都平身吧。”抱著大孫子的康熙,心情極好的笑道。
“謝萬歲爺!”
跪在眾阿哥身後的官員們紛紛起身,看到康熙對嫡長孫的和善態度,完全就是民間普通的祖父疼愛長孫的模樣。
以索額圖為首的太子黨官員們,與瓜爾佳一族沾親帶故的臣子們全都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納蘭明珠、佟國維等人臉上帶笑的同時,視線都往儲君身上打量,暗自重新評估起了東宮的政治實力。
站在旁邊的史官也握著手中的毛筆在空白書卷上奮筆疾書,努力把嫡皇長孫第一次露麵以及帝王三征噶爾丹後,大勝回朝的熱鬧場麵記下來。
弘晞用兩條短胳膊摟著康熙的脖子,從康熙的肩膀處探著腦袋往後麵的整齊禁衛軍身上瞧。
康熙循著大孫子的視線往後看了一眼,又驚訝的笑道:
“金團不怕他們嗎?”
弘晞一愣,瞬間明白了自己汗瑪法的意思,這些禁衛軍們在戰場上是見過血的,各個氣勢逼人,身上的煞氣也很重,是那種小孩一看就被嚇哭的類型。
他忙搖晃著圓腦袋,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不,怕!阿,瑪,說,汗,瑪,法,去,打,壞,人,啦!”
“汗,瑪,法,英,武!金,團,長,大,了,也,要,同,汗,瑪,法,一,樣,去,打,壞,人!”
嫡長孫這兩個長長的句子說完,原本熱熱鬧鬧的場麵瞬間變得安靜了下來。
史官握筆的右手都不禁頓住了,這話是十個月大的奶娃子能說出來的嗎?
眾阿哥也都控製不住的將目光移到胤礽身上:嘖,太子爺真是為了讓他寶貝兒子討聖上歡心,在東宮裏下大功夫了呀!
康熙微微一愣後,也將視線移到了麵前的寶貝兒子身上。
胤礽此刻也是滿臉懵逼,天地可鑒,在此之前他真得不知道自家聰明蛋,這麽會說話啊!
看到儲君臉上同樣難掩驚奇的模樣,想起大孫子的八字以及龍泉寺高僧——靈慧大師對玉石和奶娃娃的批語,康熙隨即喜悅的高聲笑道:
“好聖孫,可旺我大清!”
“好聖孫”三字一出口,眾人皆驚。
拿筆的史官激動的臉色通紅,險些都握不住自己手中的毛筆了,明白今日他記載的文字勢必會流放千古。
諸位阿哥與眾臣子們也有些風中淩亂,“好聖孫”這是可以隨便說的嗎?
胤礽的眼皮子也重重跳了跳,他也怎麽都沒想到,今日出盡風頭的不是他汗阿瑪,反而是他家的小小奶娃子。
“好聖孫”這評價使得儲君忍不住又驚又喜,又有些憂愁。
此刻眾人心思各異,也無人往嫡長孫的脖子上瞧。
鑲嵌在金項圈中的帝王綠玉石在頭頂的金色太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人們的肉眼壓根兒分辨不出來,此刻究竟是玉石本身在發光,還是太陽光照在上麵的亮光。
不過今日注定不同尋常。
光陰流轉,對清史感興趣的後世之人,深夜翻開史書時,清晰的看到了今日午門外的盛大場麵記載: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帝大勝,引軍還,太子抱太孫,率諸阿哥及臣子禦午門迎。太孫方十月,能言,抱帝頸笑曰:汗瑪法,英武,吾願效之!時眾人皆驚,帝愣而笑曰:好聖孫,旺大清!】
第20章 姐妹閑談
身處封建皇朝的紫禁城,帝王的話本身就是最強有力的風向標,更別提,今日聖上回宮,上到住在東、西六宮的嬪妃小主,下到待在皇宮犄角旮旯處辦差的宮人們全都明裏暗裏關注著聖上的動態。
等精神有些恍惚的眾臣紛紛告退,臉上帶笑、走路生風的康熙也抱著大孫子帶著一眾表情各異的兒子們邁著流星大步,從午門進入了皇宮。
“好聖孫”三個字也宛如夏日裏帶著燥熱之意的狂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席卷了整個紫禁城,這短短三個字給住在皇宮裏的人帶來的震撼不亞於康熙十八年發生的特大地龍翻身。
膝下有子的惠、宜、德、榮四妃仿佛被迎頭敲了一悶棍般,連聲音都沒有發出來呢,眼前就開始陣陣發黑,險些眼皮子一翻身子軟軟的暈倒過去,不過細究之下,究竟是被這個令人意外的消息給險些驚暈了,還是氣暈了,這就說不準了。
隻見東邊延禧宮正殿大廳裏換了一批新的茶壺杯盞,榮妃的鍾粹宮中也廢了幾條精美的蠶絲手絹,向來穩重的德妃烏雅氏這次也“一不小心”失手打碎了自己珍愛的琉璃手鐲。
比起這三宮鬧出來的動靜,住在西六宮的宜妃則顯得消停多了。
午時初,宜妃郭絡羅氏慵懶的斜著倚靠在自己翊坤宮正殿大廳的軟榻上,衝著自己以寡婦身份入宮的庶姐——郭貴人1悠悠感歎道:“長姐,上一個被記載在史書上的好聖孫,還是前朝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啊。”
坐在雕花圈椅上、手捧香茗的郭貴人聽到自己嫡妹的感歎,也想起了明朝的事情,不禁笑著接話道:
“可不是嗎?前明的宣德皇帝出生的那晚,還是燕王的永樂大帝正被建文帝手段狠辣的削藩逼得焦頭爛額、走投無路呢,恰好睡覺時就夢見自己已逝的老父在睡夢中遞給他了一個象征著權力的大圭,還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2,這個喜兆當即就把燕王給驚醒了,抱著自己剛出生哇哇大哭的嫡長孫喜不自勝,下定決心開啟自己的大業,為燕王一脈的子子孫孫留條後路。”
“後來燕王成功了,在立儲這個關鍵問題上,比起性子仁善、身體肥胖的明仁宗朱高熾,他明顯更偏愛他的嫡次子——漢王朱高煦,如果不是大學士解縉在這個時候一句‘好聖孫,可旺大明三代’的話3,穩住了明仁宗屁股下搖搖欲墜的儲君之位,仁宗皇帝能不能順利登基,還是一回事兒呢。”
“可不是嘛!”宜妃聽完郭貴人講述了“明朝好聖孫”的始末,也來了興致,她邊說邊直起身子,不遠處透過紗窗照射進來的金色太陽光,灑在郭羅絡氏的身上,她漂亮有神的桃花追更加企鵝君羊,幺汙兒二七五二吧椅眼中晃動著細碎的亮光,看著住在偏殿的郭貴人壓低聲音道:“長姐,如今這情形,我越看越覺得像明朝那爺、子、孫三人故事的重演了。”
“太子身為嫡子,本就被萬歲爺所偏愛,如今那位膝下還有一個更加受寵的‘好聖孫’了,東宮的實力倒是越來越強了啊。”
郭貴人點了點頭,也認同的附和輕聲道:“若嫡長孫的身份再往上麵升一升,那東宮兩位準繼承人,即使大的棋差一招,還有小的做替補,我看其他人能爭的機會就變得更小了。”
空空蕩蕩的正殿大廳裏,唯獨姐妹倆人相對而坐。
聽完郭貴人聲音極輕極小的分析,宜妃臉上的表情變換莫測,而後她又像是沒有骨頭般,懶洋洋的重新倚回了自己軟榻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摸著自己剛用鮮豔的丹蔻做好的漂亮指甲。
原本宮中四對大小姐妹花,大、小赫舍裏氏,大、小鈕祜祿氏,大、小佟佳氏,比起這三對出生滿洲顯赫大族的姐妹花,她們出自包衣的大、小郭絡羅氏姐妹倆就顯得家族實力偏弱了,可如今時過境遷,她連生三子,自己庶姐也好福氣的生下了一兒一女,雖說她的幼子小十一已經沒了,庶姐的小阿哥更是沒有活到序齒就不幸夭折了。
但身為聖眷優渥的寵妃,宜妃膝下不僅有兩個成年的皇子,還有一個胸有大誌的外甥女——四公主恪靖,若說郭絡羅氏對太後之位沒有一丁點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她心中抱有野望,但想了想她那早已被太後娘娘養廢的長子——五阿哥胤祺,以及從小就偏愛黃白之物,整日隻喜歡跟在老八屁股後麵打轉的次子——九阿哥胤禟,宜妃不禁有些意興闌珊的歎了口氣,聲音低如蚊蠅振翅:
“去年儲秀宮眼線那事兒倒是讓東宮那邊誤會,與咱們生出不必要的嫌隙了,聽說嫡長孫的一張小圓臉與太子殿下幼時長得有六、七分像,以後倒是可以趁著太子妃抱嫡長孫去永壽新宮中給太後娘娘請安時,我也動動腿,跑去那邊瞧一瞧。”
郭貴人聽出嫡妹話中的言外之意,也笑著誇道:“是這個理兒。”
如今元後與平妃皆已經仙逝,若未來太子登基了,這些宮裏的妃嬪小主們,也沒有哪個會升級成為皇太後的福氣。
這對於性子要強的宜妃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等以後讓她眼睜睜看著與自己平級的惠、德、榮三妃,靠著膝下的兒子們,踩了狗屎運扳倒儲君,好福氣的搬進寧壽新宮裏居住了,這可真是比殺了宜妃還難受啊!
腦子一轉,想通這個道理後,琢磨著反正自己兩個兒子全都不爭氣,宜妃倒有些巴不得東宮那邊能在未來爭氣些,莫要把繼承人的身份給玩兒沒了。
……
時至下午,日頭逐漸開始偏斜。
毓慶宮後殿的內室裏,小奶娃弘晞盤著兩條小短腿坐在軟榻上張嘴打著哈欠,太子夫妻倆圍著他們的寶貝兒子左瞧右看,一家三口大眼瞪小眼。
即使已經過去近兩個時辰了,與作為熱搜話題的“好聖孫”比起來,“好聖孫”的阿瑪和額娘顯然還淡定不下來。
看著自家聰明蛋被他們夫妻倆瞧的準備耷拉下毛茸茸的圓腦袋,昏昏欲睡了,心中久久平靜不下來的胤礽忍不住伸出兩隻骨節分明的大手,掐著弘晞的腋下,將他的好大兒高高舉了起來。
小身子突然懸空,弘晞下意識就在空中蹬了蹬腿。
看著他阿瑪眼中奇異的亮光,弘晞的眼皮子不禁重重跳了跳。
第21章 下章入v
他阿瑪這神情,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仿佛就像是後世為了生計,忙忙碌碌的普通人,終於有一天閑下來跑到動物園中看到穿著黑白馬甲的國寶正在香噴噴地啃著竹子營業,又是欣喜又是驚奇的,還要嘴巴叭叭叭的對著身旁的人叨叨叨。
此刻嘴巴正閑不下來的儲君,看看他兒子,又轉頭瞧瞧坐在身旁雕花圈椅上的太子妃,而後再度將視線移到兒子的小圓臉上,喃喃道:“璃安,咱兒子的小腦袋瓜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麽長的,這聰慧的有些過分了吧?比孤幼時還聰慧!”
太子妃也眼睛眨也不眨的看著他們家的聰明蛋,目光溫柔的笑著道:“殿下,臣妾自認也不是腦子蠢笨之人,但臣妾也是1歲時才學會說話的,倘若放在今早上午門迎接聖駕的那個情景下,臣妾絕不會像金團這般說出那麽應景又討喜的吉祥話的。”
“看來金團是把咱倆的聰慧都裝在腦子裏了,從小就聰明這點,像孤!”
越看兒子越喜愛的胤礽把兒子往上舉了兩下,就一臉親昵的用額頭與好大兒的額頭貼了貼,高興地朗聲笑道。
困意上頭的弘晞此刻可沒精力與他阿瑪玩兒“父倆好”了,他用小胖手將太子湊近的俊臉推過去,閉上眼睛奶聲奶氣的說道:“睡!睡!困!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