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也懵逼了,不敢相信的將短短一段黑體字看了好幾遍,他知道自己身體素質好但也從未想過他能活這般久啊!


    曆朝曆代七十歲的帝王都稀少,更別提九十歲的帝王了。


    “八十九歲”與“九十歲”雖然隻相差一歲,但聽起來給人的感受卻完全不一樣。


    康熙也目含憂色的瞥了乾隆一眼,他活到六十九歲,晚年都已經開始力不從心的懈怠朝政了,自己這個孫兒比他還足足多活了二十年,他簡直不敢想象乾隆晚年的朝政得變成什麽樣子了!


    “金團,你繼續往下滑。”


    聽到自己汗瑪法的吩咐,弘晞又用小手指在觸摸板上請起滑動了兩下,將網頁往下撥了撥。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內,眾人圍著電腦屏幕將“乾隆皇帝”的百科史料逐字逐句全都看完了,然後乾隆就享受到了他長輩們齊齊投來的灼灼矚目禮。


    乾隆自己也一副暈暈乎乎、宛如喝醉酒的模樣,機緣巧合下,他竟然一下子看完了自己接下來近四十年的史料記載,知曉了他的未來,乾隆的心中複雜極了,完全說不出來這究竟是好,還是壞。


    “縱觀史書,弘曆可真是一個最享福的皇帝了啊,怕是找不出來第二個如他這般好命的了。”


    半晌的沉默後,胤礽不禁表情複雜的看著乾隆的臉,最先開口評價道。


    胤禔也滿臉難掩羨慕地看著乾隆接著太子爺的話茬子往下繼續道:


    “老二說的對,他能不享福嗎?拋開朝政不談,咱們單單談弘曆的生活,二十五歲正值年輕力壯之時他就平穩的接替了皇位,經過前麵達瑪法、翁庫瑪法、汗瑪法、汗阿瑪、老四,五代人的努力,交到他手裏的大清政局平穩,幅員遼闊,國庫存銀豐盈,他本人也是能幹、有魄力的,享受了一甲子的皇權,底下接他班的兒子性格老實、能力平庸,這不僅不會對他產生威脅,還能從側麵襯托出他執政時期的英明神武,這一輩子弘曆過得可真是舒服極了啊,曆朝曆代都尋摸不出來比他福氣更大的帝王了!”


    “但舒服的是他,難受的可就是底下的老百姓們了!瞧瞧弘曆這晚年幹的都是什麽糊塗事情!”作為乾隆的“汗阿瑪”,胤禛氣憤地用手指點著乾隆腦袋上的黑色毛線帽子怒聲嗬斥道:


    “寵幸貪官!閉關鎖國!吏治崩壞!底下農民們陸陸續續爆發起義!大清好不容易達成的盛世之景說沒就沒了,然後享了一輩子福的你就拍拍屁股、雙腿一蹬的去長生天了,留下來了一個不能力挽狂瀾的兒子來替你收拾爛攤子!你的子孫們再一步步將大清代入了萬丈深淵裏啊!”


    “愛新覺羅·弘曆,這可真是福氣都是你享受的,黑鍋全是旁人幫你來背啊!”


    “汗阿瑪,兒子今年才五十一歲,這些糟心的事情還都沒有發生呢。”


    瞧完史料內容,乾隆的心中也難受,看著發怒的“父親”,像是個做錯事的小孩子般,不由縮著脖子,低著頭,麵紅耳赤的甕聲甕氣喃喃小聲說道。


    看到乾隆這複雜的一生,康熙也不禁歎了口氣,扭頭看著乾隆抿唇道:“弘曆啊,你確實與朕有些像啊,但有汗瑪法的例子在,你不能什麽好的、壞的都跟著汗瑪法學啊。”


    聽到自己汗瑪法這話,乾隆尷尬的笑了笑,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


    弘晞則不禁將視線在爺孫倆身上各自掃了掃,心中暗自歎道:乾隆皇帝在華夏帝王史上確實是一代雄主啊,穩定西北、鎮壓邊疆叛亂、打下清朝最大的秋葉海棠的版圖,奠定了後世夏國的國土麵積,這充沛的武德,讓他晚年時自封“十全老人”,單從這些經曆上來看,簡直與他們汗瑪法走了一個路子,前期、中期全都英明神武,等歲數上來了就開始擺爛、享樂了。


    但他與自己汗瑪法最大的不同就是接班人選相差的太遠了。平庸的“嘉慶皇帝”怎麽能與九龍奪嫡的勝利者“雍正皇帝”相比,“嘉慶”的能力、眼界、手腕都與自己的祖父相差著遠遠一大截,若“嘉慶”能有他父輩、祖輩一半的能力才幹,怕是清末的亂象都能蝴蝶掉一大半。


    心中藏著各種思量的康熙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看了乾隆好大一會兒,最後說出口的話卻也隻有濃濃的歎息與無奈:


    “弘曆,你自己也看完自己的功績與過失了,別的時空中既定的事情咱們就不談了,等你回到自己的世界裏,可要吸取教訓,切莫要再走上老路了。”


    “你已經是大清後代的君主中最能幹的人了,若你知曉了火燒圓明園的屈辱未來,回到紫禁城後都不反思,積極進行改革,那麽也就不用指望你後麵的不肖子孫們有這個魄力與手腕了。”


    “是,汗瑪法,弘曆知道了。”


    乾隆臉色通紅的對著康熙俯身低聲道。


    “繼承人也是個問題,唉,等你回去後就抽出時間多教教嘉慶如何做好一個守成之君吧。”


    康熙閉眼又搖頭道。


    “是,汗瑪法,弘曆記下了,等弘曆回去了就加強對兒子們的教育。”


    “金團,你繼續往下搜晚清史。”


    聽到乾隆的保證,康熙深吸一口氣平複下紊亂的心神,又用手指敲打了兩下麵前的桌子對著奶團子說道。


    弘晞抿緊小嘴,小圓臉嚴肅的在鍵盤上敲出來“晚清史”三個字,而後充斥著血與淚的小方塊黑體字就密密麻麻的占據了整個屏幕,像是一張帶著尖銳鐵刺的大網般將老愛一家人全都緊緊地包裹了進去。


    窗外飄著鵝毛大雪,房間內安靜的出奇,暖氣如同虛設,眾人仿佛被浸泡在帶著冰塊的河水中般,從頭到腳變得冰涼,從震驚、悲傷、痛苦到最終的麻木與茫然,真實的史料遠比想象的話本子更可怕,起碼話本子還講究邏輯,現實卻荒誕的令人瞠目結舌。


    即使知道晚清結局不好,但看著那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以及史料字裏行間中列強們展露出來的囂張、不屑、鄙視的輕蔑態度,胤禔、胤礽一群人恨得咬牙切齒的,雙手緊握成拳頭,感覺全身的血液都被氣得沸騰著“咕嘟咕嘟”冒泡。


    將近晚上11點,夜深了。


    腦袋中盛著滿滿當當陌生信息的胤禔、胤祉等人才紛紛離開康熙所在的房間,回到他們各自的三人間中洗漱、睡覺了。


    但因為腦袋中承載的信息量過大,洗漱幹淨的眾人全都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心神不穩,整夜難眠。


    翌日清晨醒來,從大到小全都掛著青黑色的眼圈。


    康熙帶著倆孫子與眾位兒子們在一樓餐廳吃罷早餐,到前台退掉五間房。


    老愛一家子根據係統的提示,乘坐著公交車來到了大纓博物館。


    因為有昨晚一整夜、顛覆三觀的大衝擊,他們一群人有了心理準備,進入夏國館的展廳裏,瞧見那入門處被割開的漂亮龍形琉璃壁,一大群人除了抿緊雙唇,牙關緊閉,拳頭緊攥外,沒有做出像乾隆昨晚那般在包廂中氣得一腳將一個實木椅子給踹爛的失態舉動。


    “咱們繼續往裏走吧。”


    康熙歎了口氣,強迫自己將視線從斷裂的五爪龍紋上移開,抱著懷裏的弘晞往前走。


    圓明園是康熙賞賜給自己四兒子的園子,是從雍正朝才開始一點點擴建、往裏麵增添各種珍貴擺件,逐步變成“萬園之園”的。


    在場之中隻有乾隆一個人親眼目睹過圓明園的耀眼與璀璨。


    他不發一言的跟在長輩們的身後,看著被關在厚厚玻璃櫃子中的瓷器、玉器與諸多精美擺件,腦海中一一對應著它們在圓明園中的擺放位置,一顆心像是被大手緊緊捏著般,難受的險些喘不上來氣。


    這些都是他平日裏喜愛的東西啊!如今卻被鎖在了本文由企鵝峮幺汙兒二漆霧二吧椅整理洋人的國度裏,遠離故土,在大過年的團圓日子裏隔著時間洪流與他們一群人麵對麵相遇了,但也卻隻是“相遇”,而非“團聚”。


    熱鬧的除夕這日,博物館的管理人員也將珍貴的鎮館之寶之一——《女史箴圖》也對外展示了出來。


    穿著一件中長款青黑色羽絨服的乾隆走到絹畫麵前,雙手背在身後,隔著兩百多年的時光,靜靜站在他喜愛的《女史箴圖》跟前,看著厚厚的玻璃下麵的“真愛”。


    這副絹畫得到了許多帝王的喜愛,他們在欣賞絹畫時也都在絹畫上留下了自己的印章,可蓋章最多的人是乾隆,足足蓋了三十七個紅印子


    五十一歲的乾隆將目光在自己蓋的一個個紅印章上掃視,最後視線凝在了他親手在絹畫空白處畫下的蘭花上麵。


    他喜愛寫詩、練習書法,但卻很少畫畫,他現在還能清晰地回想起來自己拿著畫筆在圓明園中給這副絹畫上增添蘭花的欣喜。


    可如今看著這隨著絹畫一起變得斑駁的蘭花,乾隆感覺自己就像是這朵蘭花般,被這些洋人們給狠狠欺負後,又鎖在了這厚厚的玻璃殼子裏。


    他臉上麵無表情,眼底的憤怒與悲傷卻像是一座馬上就要噴發的活火山,隻等回到紫禁城中宣泄的那一刻了。


    康熙也抱著弘晞邊走邊看,然後在一處放在角落的玻璃櫃中瞧見了《南京條約》的原本。


    看著那厚厚一本寫著喪權辱國條例的書,康熙久久靜默不語。


    待在康熙懷裏的弘晞也將兩隻小拳頭攥得緊緊的,忍不住發顫。


    弱國無外交,落後要挨打,是血的教訓。


    他抿緊小嘴直勾勾地盯著《南京條約》的原本,明白除非大清的軍事實力有一日遠勝蒙古,把蒙古嚇得老老實實蹲在塞外當小弟了,他的姑姑姐妹們才不會有和親的那一日了。於此同理,隻有哪日夏國變成數一數二的強國了,這些流落到海外、血痕斑斑的國寶們才會回到祖國的懷抱中與擺放在國內博物館中的“兄弟姐妹”們闔家團圓,高高興興地慶賀新春了。


    與康熙、弘晞、乾隆們所站的地方不同,胤礽則和眾兄弟們走走停停間,最後在一處放著石枕的玻璃櫃前停下了。


    十二位皇阿哥們隔著透亮的玻璃櫃看著靜靜躺在裏麵的四四方方石枕,石枕上麵沒有雕刻繁複的花紋,隻刻著“家國永安”的四個方塊大字,這四個方字卻像是四把重錘逐一敲打在了他們兄弟們的心坎上,使得一眾皇阿哥們心肝發顫。


    “家國永安、家國永安。”


    胤礽低聲念叨著這四個字,穿著羽絨服的眾皇子們神色羞愧極了,臉色也發紅。


    昨晚老十二、老十三、老十四在看那些晚清的史料時,也知曉了九龍奪嫡的事情,隻不過他們同頂上的哥哥們一樣隻知曉結果,沒有看到具體九龍奪嫡的真實史料。


    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禩、胤禟、胤俄、胤祥、胤禎,作為奪嫡的九龍,兄弟九人默契的互相看了一眼。


    在肉眼瞧不見的情況夏,他們九人的身後竟然也似真的鑽出來了九條顏色不一的龍影,九條龍影揮舞著利爪升入天空,卻未再爭奪一顆閃耀著亮眼明黃色的珠子,而是“唰”的一下四散開來團團包圍住了一塊亮著光的巨大《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呈現保護之態。


    ……


    大纓博物館的展品眾多,前來博物館參觀的遊客也很多。


    行走在夏國館中的遊客多是夏國人,他們臉上的表情很統一,既驕傲又悲憤。


    驕傲於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文明的古老大國,他們的祖先們憑借著靈巧的雙手做出來了這般多精美的物件,怎麽不令他們這些後人驕傲?


    可悲憤又在於,這些獨一無二的珍品,他們得飄洋過海跑來洋人的國度中去看,這種反差又豈不令人心酸?


    冬日的白晝十分短暫,老愛一家子足足在博物館裏麵待了一日,等到閉館時才走出來,又冒著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行走在霧都的街道上,又找了一家賓館住下。


    晚上時一大家人重新聚在康熙、胤礽、弘晞的三人間中,看著弘晞坐在高腳影子上,用兩隻小手劈裏啪啦的敲擊著鍵盤,在筆記本電腦上搜索著資料,然而這次搜的卻不是與大清相關的東西了。


    眾人看著大纓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詳細史料,邊看邊談論,直至到半夜。


    待天光大亮,一群人就離開賓館,在係統的導航下,穿梭在各個古董店裏買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纓國研發出來的蒸汽機等一眾老物件。


    這種古董蒸汽機放在後世自然是過時了的,沒有人會用的,但若是讓他們帶回大清,經由皇家科學院的人潛心研究,他們一家人相信有具體的實物在,他們大清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肯定是會比西洋國家來的更早、產出來的成果更多的。


    第93章 懷上雙胎


    乾隆二十七年, 正月初八。


    臨近黃昏時刻,養心殿外的天色漸漸有些暗了,北風呼嘯, 京城中又飄起了細碎的雪花。


    正站在帝王內室門口專心為皇帝守門的太監總管突然聽到有“咚咚咚”的響聲從屏風後傳來, 像是什麽東西掉落在地上了一樣, 他心中一驚忙抬腳繞過屏風跑進內室,入眼就瞧見地麵上憑空冒出來了各種大包、小包。


    瞧著眼前宛如神跡的一幕,太監總管都險些將自己的眼珠子給瞪的從眼眶中掉出來了。


    恰在這時躺在明黃色龍床上的乾隆也“唰”的一下子睜開鳳眸,直挺挺的從龍床上坐了起來。


    “萬,萬歲爺, 這些東西全都是驟然間出現的。”


    看著自己的心腹太監用手指著地上的現代包裹驚駭的說話都打起了磕巴。


    乾隆也視線下移,瞥了一眼滿地的貨物, 嗓音略微喑啞地開口道:


    “這些都是太祖高皇帝與聖祖爺的恩賜,先別聲張讓人將東西都送到偏殿裏。”


    “是,奴才遵旨。”


    伺候萬歲爺多年的大太監敏銳的感受到了萬歲爺此刻的心情很不好,像是一座隨時都能噴發的活火山般,忙恭敬地俯了俯身, 正準備退下去找健壯的太監們搬東西就又聽到了萬歲爺的吩咐:


    “傳令下去,今歲元宵佳節的南巡取消了,再派人即刻出宮將履親王、莊親王、鎮國公、諴親王、和親王都喊來養心殿。”


    靠在床頭上的乾隆摩挲著手上的玉扳指,目光沉沉。


    “是,奴才這就去。”


    待總管太監腳步匆匆地告退離開後, 內室中隻剩下乾隆一人了。


    他踩著腳踏走下龍床, 站在他日日要看的《女史箴圖》麵前,瞧著上方栩栩如生、色澤鮮豔、身穿各種服飾的宮廷女子, 以及自己蓋的三十多個紅章子、寥寥幾筆添上的墨色蘭花,他不由輕歎一聲, 抬起右手珍惜地摸了摸絹畫,又低頭看了看放在下麵各種五顏六色、姹紫嫣紅的大彩瓶,眸光中滿是憤怒的戰意,低聲喃喃道:“來得及,一切都還來得及……”


    ……


    同一時刻,在康熙三十八年的紫禁城中。


    康熙等人也在乾清宮中的不同內室裏陸陸續續醒了過來,地上堆積了各種各樣的包裹。


    一直等候在明黃色龍床邊的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與梁九功瞧見這回從後世帶回來的包裹簡直比之前四次加起來的數量都要多,不禁驚得瞪大了眼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袂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袂淺並收藏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