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
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作者:袂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顒琰聽到這話,眼皮子又重重跳了跳,回味著自己汗瑪法說的“還有的活呢”,他汗阿瑪現在都已經六十多歲了,難不成老父親還能活到八、九十歲?
不知道站在自己身後的十五兒子因為他汗阿瑪一句話就已經開始對他餘下性命產生聯想的乾隆本已經認命長輩們不可能會稱讚他了,就意外聽到自己行事大大咧咧、說話直來直去的大伯胤禔突然開口道:
“汗阿瑪,兒子覺得弘曆這政績還是做的很不錯的!”
乾隆聞言眼睛唰的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胤禔用右手撓了撓自己的腦袋,看著乾隆一臉好奇地詢問道:
“弘曆,你能用三萬水師將倭人的小島國給攻破了這點做的非常令爺愉悅,可大伯有一事不明,你大大小小打了這麽多仗?你的銀子是從哪兒來的?國庫存銀即便再豐盛,也不能憑空冒出來啊。”
與自己大哥一樣同樣醉心武學課的老十四也迫不及待地開口道:
“對啊!對啊!別說大哥了,這點我也想不明白,你剛與沙俄打完仗僅僅過了一年半你就又跑去打倭國了,這都算是遠征啊,你哪來那麽多富裕的銀子?”
聽到胤禔與胤禎的話,康熙等人也都將目光給移到了乾隆身上。
弘晞知道曆史上的乾隆很能斂財,畢竟打仗極其消耗銀子,這方世界的乾隆明顯更富有了,別說十全武功了,保不準等他駕崩那日,十五全武功都能被他給打出來。
他同樣很想知道眼前的乾隆究竟是怎麽給自己籌備如此多軍餉的?
談到軍餉,乾隆的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他用右手捋著自己的灰白胡子,喜悅道:
“大伯、十四叔有所不知啊,朕國庫中的銀子雖然不能憑空冒出來,但作為軍餉的那一部分卻能像是那長在地裏的韭菜般一茬一茬讓朕割取。”
聽到乾隆這話,康熙等人不禁全都提起了注意力,聚精會神的準備聽接下來的重點內容。
對金、銀之物天然要比兄弟們敏感的胤禟也支棱起了耳朵,未曾想到乾隆說完把眾人胃口全都吊起來的話就把目光給移到了自己身上。
胤禟一愣,下一瞬就瞧見乾隆對他擠眉弄眼地樂嗬嗬道:
“若說朕這‘割韭菜收銀子’的靈感最早還來源於九叔。”
“九叔愛賺銀子、也會賺銀子,當初憑一己之力供給了整個八爺黨的花銷,帶著十叔上躥下跳的屬實是靠著錢袋子給朕的汗阿瑪添了不少堵啊。”
冷不丁被無形中抽了一巴掌的胤禩、胤禟、胤俄:“……”
康熙也輕咳一聲看著乾隆嚴肅道:
“弘曆說重點。”
“嘿嘿,是,汗瑪法。”
乾隆又衝著康熙喜慶的一笑,接著往下道:
“九叔的經曆告訴朕,大商賈們的錢袋子十分飽滿,尤其是做壟斷生意的大商賈。”
胤禟:“……”
“若說壟斷生意,莫非弘曆你指的是鹽商?”
隱隱猜到乾隆幹什麽了的胤礽有些不太確定的對著乾隆詢問道。
乾隆咧嘴一笑:
“太子二伯說的對!古往今來那鹽販子就沒有貧窮的,尤其是兩淮地區的大鹽商簡直富的流油,汗瑪法您是不知道啊,朕南巡了才發現這些鹽商們的小日子簡直過得比朕還奢侈啊!”
“兩淮的大鹽商能一夜之間建造一座白塔,他們一碗海鮮粥裏麵就有一百種魚的肉,朕都是到了那邊才喝上這百魚粥的。”
深深從乾隆語氣中聽到羨慕、嫉妒、恨的康熙眾人:“……”
顒琰也不禁臉色微紅的抿著薄唇笑了笑,愛吃美食、愛享受是他汗阿瑪刻在骨子裏的天性。
“難不成你把那些鹽商們給抄家了?”
深諳抄家之道的胤禛蹙著眉頭看著自己四兒子。
乾隆忙擺手反駁道:
“汗阿瑪此言差矣,朕是堂堂一國之君怎麽會因為那一點銀子就抄了人家大鹽商的家呢?”
感覺自己被不孝子給內涵了的胤禛不禁抽了抽嘴角:“……龜兒子,那是一點銀子嘛?那明明是億點銀子!”
“你把大鹽商當成軍餉的錢袋子一茬一茬收割了吧?”
胤禟摩挲了兩下手指,滿臉篤定的看著乾隆道。
“九叔不愧是康熙朝有名的能做大生意的皇子啊。”
乾隆給胤禟豎了個大拇指,老九也無語的抽了抽嘴角,皇子愛賺銀子可不是什麽好名聲!
康熙的眼睫毛也不禁顫了顫,轉動著自己手上的玉扳指看著乾隆道:
“弘曆,所謂無奸不商,想要把商人的錢袋子打開任憑心意所取可沒那般容易,但凡一個重視顏麵的帝王都很難做出來這事兒,你究竟是怎麽做的?”
“汗瑪法,孫兒可沒有強迫那些鹽商們拿銀子出來,可都是他們眼巴巴的湊上來哭著喊著要供給銀子做軍餉,支持朕打仗的。”
乾隆雙手背後自得一笑。
“哦?這話是怎麽說的?”
胤祉聞言也忍不住出聲詢問道。
乾隆看著誠郡王笑道:
“三叔,您與文人打交道的多,文人重視好名聲,殊不知這些商賈們也對好名聲有極其的渴望啊。”
“朕南巡時見到那些大鹽商們就曾說過,願意無償拿出家產做軍餉的鹽商們,朕會讓人給其立碑記述著某年某月誰誰誰掏出白銀多少萬兩充作軍餉,支援了哪場戰役,將這些商賈們按照捐獻出白銀的多寡來排位次,排第一名的朕就給他家發個寫著‘有福之家’的金牌子、第二名、第三名的分別發個銀牌子與銅牌子表示朕對其的認可。”
“商賈們重利,銀子沒了可以再賺,可是能拿到朕親筆賞賜、鐫刻著朕墨寶的榮譽牌子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故而這些大商賈們,不局限於鹽商,聽到風聲後全都爭著搶著給朕送銀子,供朕南征北戰,做出赫赫戰績。”
說完這話,乾隆笑得像朵菊花似的,弘晞也望向了自己正摩挲玉扳指考慮此事可行性的汗瑪法。
比起出宮巡遊時喜歡給旁人寫匾額,那墨寶像是不要錢似的隨便送的乾隆,他汗瑪法對自己的墨寶顯然更加的內斂,除了過年時給底下人寫“福”字外,很少會在宮外麵留下墨寶。
弘晞蹙著小眉頭,想起來了曆史上的一件乾隆皇帝的趣事,當初乾隆下江南路過河北河間的一個農戶之家吃到美味的驢肉火燒後,就龍心大悅,即興賦詩一首:“河間處處毛驢旺,巧婦擀麵似紙張。做出火燒加驢肉,一陣風來一陣香。1”
不談這大白話的詩詞有沒有文采,乾隆這典故倒是讓驢肉火燒這道傳統的華北小吃變得愈發有名氣了。
想起這事兒,弘晞不禁用小手摸了摸自己幹癟的小肚子有些餓了,想要用早膳了。
經曆了在後世靠著賣“福”字來賺鈔票的事情,康熙在心中激烈掙紮一番後,覺得等他回到大清後,乾隆這“賺”軍餉的法子,他其實也不是不能拿來用一用?是人都有攀比之心,弘曆這按照捐獻銀子多寡的方式來立碑排序,那排序靠後的商賈能不眼饞排序靠前的人?再赤裸裸的把捐獻的銀子數量寫上去,這就顯得更刺激了。
後世才會有道德綁架,他們清朝這個時候可沒有這個詞啊,更何況拿出銀錢做軍餉來支持君王開疆擴土可是青史留名的好事,這哪能是那區區白銀可以衡量的?
短短幾息之間就在心中成功說服自己,打定主意等回去後要在乾隆這法子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的康熙用右手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細長的丹鳳眼中有了笑意。
這時,他就又聽到自己敦厚的五兒子胤祺疑惑開口詢問道:
“可是弘曆,爺覺得名聲再好那也是虛的啊,軍餉需要的錢額往往數字都很大,如果有那大商賈就是不願意用那真金白銀換你的榮譽牌子,不想要那虛無縹緲的好名聲,怎麽辦呢?”
聽到五貝勒的話,乾隆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燦爛中甚至透露出一抹殘忍的味道,他一臉深意地對著康熙眾人說道:
“汗瑪法,這發榮譽牌子的事情對於孫兒來說是‘文道’,五叔說的這事兒朕也不是沒有碰到,總有那種看重銀錢勝過一切的人,對於這種大商賈,朕沒辦法隻能采取‘武道’了。”
“何為‘武道’?”
胤祥不解出聲。
“十三叔,朕最愛總結前人的得與失了,朕從汗阿瑪身上也學到了一件事情。”
看到不孝子再次將目光望向了他,胤禛的眼皮子重重一跳,心中瞬間湧起了些不妙的預感。
第105章 紅樓問世
他的身子都禁不住往前傾, 想要認真聽一聽弘曆究竟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麽能斂財的“武道”,然而老四隻瞧見乾隆衝他們咧嘴一笑,隨後轉過身子、雙手背後朝著靠在牆邊的紅木書架大步走去。
這出乎意料的舉動使得胤禛一愣, 康熙等人也是滿腦袋問號, 不由麵麵相覷, 沒能瞧明白弘曆這丟下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就抬腳離開究竟是何操作?
唯有仍舊站在原地的顒琰望著他汗阿瑪站在書架前挑選書的背影,想起來前幾日除夕時,備受他汗阿瑪寵信的和珅冒著鵝毛大雪進宮給自己汗阿瑪呈遞上來的一本奇書,顒琰心中也湧現一絲不妙的預感,等他眼尖的瞧見被自己汗阿瑪拿在手中的線裝藍封書的熟悉封麵, 不禁嘴角略微抽了抽,同情的往他年輕汗瑪法的臉上瞧了一眼, 默默往後退了兩步。
“嘿嘿,汗瑪法,為了讓您能更了解孫兒的‘武道’,孫兒有本書想要讓您看一看,對了, 金團堂哥也一起來瞧瞧吧。”
乾隆笑容燦爛的將拿在手中的藍封書籍雙手捧到康熙跟前,如同獻寶般。
儲君父子倆與康熙的圈椅緊挨著。
弘晞聽到這話也一臉好奇的往乾隆手中的書籍上瞄,瞧見那封麵上豎著書寫的三個大字,他瞬間驚得瞪大了眼睛。
康熙也順手從乾隆手中接過書籍,不解地念出封麵上書寫的三個大字:
“《紅樓夢》?”
“對, 汗瑪法, 此書名為《紅樓夢》,原名叫作《石頭記》, 這可是眼下京城中最流行的話本子啊,一經寫完就引得眾多文人爭相傳看, 這是孫兒底下的一個臣子特意在除夕夜送給朕,讓孫兒看著解悶兒的。”
乾隆衝著康熙擠眉弄眼道。
“這書名朕莫名覺得有幾分熟悉。”
康熙聽完這話,就用手指翻開封麵,蹙著眉頭隨口說了一句。
支棱著耳朵在認真聽的胤祉聞言也從圈椅上起身,湊到康熙跟前,看著話本子說道:
“汗阿瑪,如果兒臣沒有記錯的話,在後世時曾偶然聽到有人說,這《紅樓夢》是與明朝的《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並稱四大古典名著的。”
三兒子這話倒是一下子使得康熙想起來了他在後世書店中確實曾瞥過一眼成套的四大名著,隻不過當時他滿心滿眼都在尋找對建設大清有用的書籍,僅僅掃了一眼放話本子的書架就沒有再看了。
如今知曉手中這本書竟然能歸入“古典名著”的範圍,康熙也來了興趣,又往下翻了幾頁就赫然瞧見了記述在上麵的作者——【清乾隆年間·曹雪芹】
曹姓對康熙的熟悉、敏感程度不亞於佟姓。
時刻關注著康熙臉上表情的乾隆,瞧見自己汗瑪法看到作者名字時不由微微瞪大的眼睛,立刻樂嗬嗬地說道:
“汗瑪法,這曹雪芹就是曹寅的孫子,《紅樓夢》正是他在京城西郊所寫的遺作。”
“曹寅的孫子寫的遺作?”
聽到這話,康熙還未開口,湊在康熙跟前往書上看的胤祉就一臉詫異的抬頭望著乾隆。
乾隆點了點頭:“是啊,這書的作者在十一年前就離世了,恰好是汗瑪法初次在朝堂上顯靈的那年。”
低著頭翻閱線裝書的康熙聞言,不禁在心中歎了口氣,又連著往後翻了幾頁就瞧見上麵豎著寫的兩列小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短短二十個字就能使人透過文字感受到隱藏在字裏行間滿滿的心酸與淚意。
康熙不由“啪”的一下將書合上,抬起頭看著乾隆淡聲詢問道:
“弘曆,這書是講什麽的?”
“曹家是江寧之造,曹寅的孫子不住在織造府,為何會住在京城西郊,還在那邊病逝了?”
不知道站在自己身後的十五兒子因為他汗阿瑪一句話就已經開始對他餘下性命產生聯想的乾隆本已經認命長輩們不可能會稱讚他了,就意外聽到自己行事大大咧咧、說話直來直去的大伯胤禔突然開口道:
“汗阿瑪,兒子覺得弘曆這政績還是做的很不錯的!”
乾隆聞言眼睛唰的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胤禔用右手撓了撓自己的腦袋,看著乾隆一臉好奇地詢問道:
“弘曆,你能用三萬水師將倭人的小島國給攻破了這點做的非常令爺愉悅,可大伯有一事不明,你大大小小打了這麽多仗?你的銀子是從哪兒來的?國庫存銀即便再豐盛,也不能憑空冒出來啊。”
與自己大哥一樣同樣醉心武學課的老十四也迫不及待地開口道:
“對啊!對啊!別說大哥了,這點我也想不明白,你剛與沙俄打完仗僅僅過了一年半你就又跑去打倭國了,這都算是遠征啊,你哪來那麽多富裕的銀子?”
聽到胤禔與胤禎的話,康熙等人也都將目光給移到了乾隆身上。
弘晞知道曆史上的乾隆很能斂財,畢竟打仗極其消耗銀子,這方世界的乾隆明顯更富有了,別說十全武功了,保不準等他駕崩那日,十五全武功都能被他給打出來。
他同樣很想知道眼前的乾隆究竟是怎麽給自己籌備如此多軍餉的?
談到軍餉,乾隆的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他用右手捋著自己的灰白胡子,喜悅道:
“大伯、十四叔有所不知啊,朕國庫中的銀子雖然不能憑空冒出來,但作為軍餉的那一部分卻能像是那長在地裏的韭菜般一茬一茬讓朕割取。”
聽到乾隆這話,康熙等人不禁全都提起了注意力,聚精會神的準備聽接下來的重點內容。
對金、銀之物天然要比兄弟們敏感的胤禟也支棱起了耳朵,未曾想到乾隆說完把眾人胃口全都吊起來的話就把目光給移到了自己身上。
胤禟一愣,下一瞬就瞧見乾隆對他擠眉弄眼地樂嗬嗬道:
“若說朕這‘割韭菜收銀子’的靈感最早還來源於九叔。”
“九叔愛賺銀子、也會賺銀子,當初憑一己之力供給了整個八爺黨的花銷,帶著十叔上躥下跳的屬實是靠著錢袋子給朕的汗阿瑪添了不少堵啊。”
冷不丁被無形中抽了一巴掌的胤禩、胤禟、胤俄:“……”
康熙也輕咳一聲看著乾隆嚴肅道:
“弘曆說重點。”
“嘿嘿,是,汗瑪法。”
乾隆又衝著康熙喜慶的一笑,接著往下道:
“九叔的經曆告訴朕,大商賈們的錢袋子十分飽滿,尤其是做壟斷生意的大商賈。”
胤禟:“……”
“若說壟斷生意,莫非弘曆你指的是鹽商?”
隱隱猜到乾隆幹什麽了的胤礽有些不太確定的對著乾隆詢問道。
乾隆咧嘴一笑:
“太子二伯說的對!古往今來那鹽販子就沒有貧窮的,尤其是兩淮地區的大鹽商簡直富的流油,汗瑪法您是不知道啊,朕南巡了才發現這些鹽商們的小日子簡直過得比朕還奢侈啊!”
“兩淮的大鹽商能一夜之間建造一座白塔,他們一碗海鮮粥裏麵就有一百種魚的肉,朕都是到了那邊才喝上這百魚粥的。”
深深從乾隆語氣中聽到羨慕、嫉妒、恨的康熙眾人:“……”
顒琰也不禁臉色微紅的抿著薄唇笑了笑,愛吃美食、愛享受是他汗阿瑪刻在骨子裏的天性。
“難不成你把那些鹽商們給抄家了?”
深諳抄家之道的胤禛蹙著眉頭看著自己四兒子。
乾隆忙擺手反駁道:
“汗阿瑪此言差矣,朕是堂堂一國之君怎麽會因為那一點銀子就抄了人家大鹽商的家呢?”
感覺自己被不孝子給內涵了的胤禛不禁抽了抽嘴角:“……龜兒子,那是一點銀子嘛?那明明是億點銀子!”
“你把大鹽商當成軍餉的錢袋子一茬一茬收割了吧?”
胤禟摩挲了兩下手指,滿臉篤定的看著乾隆道。
“九叔不愧是康熙朝有名的能做大生意的皇子啊。”
乾隆給胤禟豎了個大拇指,老九也無語的抽了抽嘴角,皇子愛賺銀子可不是什麽好名聲!
康熙的眼睫毛也不禁顫了顫,轉動著自己手上的玉扳指看著乾隆道:
“弘曆,所謂無奸不商,想要把商人的錢袋子打開任憑心意所取可沒那般容易,但凡一個重視顏麵的帝王都很難做出來這事兒,你究竟是怎麽做的?”
“汗瑪法,孫兒可沒有強迫那些鹽商們拿銀子出來,可都是他們眼巴巴的湊上來哭著喊著要供給銀子做軍餉,支持朕打仗的。”
乾隆雙手背後自得一笑。
“哦?這話是怎麽說的?”
胤祉聞言也忍不住出聲詢問道。
乾隆看著誠郡王笑道:
“三叔,您與文人打交道的多,文人重視好名聲,殊不知這些商賈們也對好名聲有極其的渴望啊。”
“朕南巡時見到那些大鹽商們就曾說過,願意無償拿出家產做軍餉的鹽商們,朕會讓人給其立碑記述著某年某月誰誰誰掏出白銀多少萬兩充作軍餉,支援了哪場戰役,將這些商賈們按照捐獻出白銀的多寡來排位次,排第一名的朕就給他家發個寫著‘有福之家’的金牌子、第二名、第三名的分別發個銀牌子與銅牌子表示朕對其的認可。”
“商賈們重利,銀子沒了可以再賺,可是能拿到朕親筆賞賜、鐫刻著朕墨寶的榮譽牌子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故而這些大商賈們,不局限於鹽商,聽到風聲後全都爭著搶著給朕送銀子,供朕南征北戰,做出赫赫戰績。”
說完這話,乾隆笑得像朵菊花似的,弘晞也望向了自己正摩挲玉扳指考慮此事可行性的汗瑪法。
比起出宮巡遊時喜歡給旁人寫匾額,那墨寶像是不要錢似的隨便送的乾隆,他汗瑪法對自己的墨寶顯然更加的內斂,除了過年時給底下人寫“福”字外,很少會在宮外麵留下墨寶。
弘晞蹙著小眉頭,想起來了曆史上的一件乾隆皇帝的趣事,當初乾隆下江南路過河北河間的一個農戶之家吃到美味的驢肉火燒後,就龍心大悅,即興賦詩一首:“河間處處毛驢旺,巧婦擀麵似紙張。做出火燒加驢肉,一陣風來一陣香。1”
不談這大白話的詩詞有沒有文采,乾隆這典故倒是讓驢肉火燒這道傳統的華北小吃變得愈發有名氣了。
想起這事兒,弘晞不禁用小手摸了摸自己幹癟的小肚子有些餓了,想要用早膳了。
經曆了在後世靠著賣“福”字來賺鈔票的事情,康熙在心中激烈掙紮一番後,覺得等他回到大清後,乾隆這“賺”軍餉的法子,他其實也不是不能拿來用一用?是人都有攀比之心,弘曆這按照捐獻銀子多寡的方式來立碑排序,那排序靠後的商賈能不眼饞排序靠前的人?再赤裸裸的把捐獻的銀子數量寫上去,這就顯得更刺激了。
後世才會有道德綁架,他們清朝這個時候可沒有這個詞啊,更何況拿出銀錢做軍餉來支持君王開疆擴土可是青史留名的好事,這哪能是那區區白銀可以衡量的?
短短幾息之間就在心中成功說服自己,打定主意等回去後要在乾隆這法子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的康熙用右手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細長的丹鳳眼中有了笑意。
這時,他就又聽到自己敦厚的五兒子胤祺疑惑開口詢問道:
“可是弘曆,爺覺得名聲再好那也是虛的啊,軍餉需要的錢額往往數字都很大,如果有那大商賈就是不願意用那真金白銀換你的榮譽牌子,不想要那虛無縹緲的好名聲,怎麽辦呢?”
聽到五貝勒的話,乾隆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燦爛中甚至透露出一抹殘忍的味道,他一臉深意地對著康熙眾人說道:
“汗瑪法,這發榮譽牌子的事情對於孫兒來說是‘文道’,五叔說的這事兒朕也不是沒有碰到,總有那種看重銀錢勝過一切的人,對於這種大商賈,朕沒辦法隻能采取‘武道’了。”
“何為‘武道’?”
胤祥不解出聲。
“十三叔,朕最愛總結前人的得與失了,朕從汗阿瑪身上也學到了一件事情。”
看到不孝子再次將目光望向了他,胤禛的眼皮子重重一跳,心中瞬間湧起了些不妙的預感。
第105章 紅樓問世
他的身子都禁不住往前傾, 想要認真聽一聽弘曆究竟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麽能斂財的“武道”,然而老四隻瞧見乾隆衝他們咧嘴一笑,隨後轉過身子、雙手背後朝著靠在牆邊的紅木書架大步走去。
這出乎意料的舉動使得胤禛一愣, 康熙等人也是滿腦袋問號, 不由麵麵相覷, 沒能瞧明白弘曆這丟下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就抬腳離開究竟是何操作?
唯有仍舊站在原地的顒琰望著他汗阿瑪站在書架前挑選書的背影,想起來前幾日除夕時,備受他汗阿瑪寵信的和珅冒著鵝毛大雪進宮給自己汗阿瑪呈遞上來的一本奇書,顒琰心中也湧現一絲不妙的預感,等他眼尖的瞧見被自己汗阿瑪拿在手中的線裝藍封書的熟悉封麵, 不禁嘴角略微抽了抽,同情的往他年輕汗瑪法的臉上瞧了一眼, 默默往後退了兩步。
“嘿嘿,汗瑪法,為了讓您能更了解孫兒的‘武道’,孫兒有本書想要讓您看一看,對了, 金團堂哥也一起來瞧瞧吧。”
乾隆笑容燦爛的將拿在手中的藍封書籍雙手捧到康熙跟前,如同獻寶般。
儲君父子倆與康熙的圈椅緊挨著。
弘晞聽到這話也一臉好奇的往乾隆手中的書籍上瞄,瞧見那封麵上豎著書寫的三個大字,他瞬間驚得瞪大了眼睛。
康熙也順手從乾隆手中接過書籍,不解地念出封麵上書寫的三個大字:
“《紅樓夢》?”
“對, 汗瑪法, 此書名為《紅樓夢》,原名叫作《石頭記》, 這可是眼下京城中最流行的話本子啊,一經寫完就引得眾多文人爭相傳看, 這是孫兒底下的一個臣子特意在除夕夜送給朕,讓孫兒看著解悶兒的。”
乾隆衝著康熙擠眉弄眼道。
“這書名朕莫名覺得有幾分熟悉。”
康熙聽完這話,就用手指翻開封麵,蹙著眉頭隨口說了一句。
支棱著耳朵在認真聽的胤祉聞言也從圈椅上起身,湊到康熙跟前,看著話本子說道:
“汗阿瑪,如果兒臣沒有記錯的話,在後世時曾偶然聽到有人說,這《紅樓夢》是與明朝的《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並稱四大古典名著的。”
三兒子這話倒是一下子使得康熙想起來了他在後世書店中確實曾瞥過一眼成套的四大名著,隻不過當時他滿心滿眼都在尋找對建設大清有用的書籍,僅僅掃了一眼放話本子的書架就沒有再看了。
如今知曉手中這本書竟然能歸入“古典名著”的範圍,康熙也來了興趣,又往下翻了幾頁就赫然瞧見了記述在上麵的作者——【清乾隆年間·曹雪芹】
曹姓對康熙的熟悉、敏感程度不亞於佟姓。
時刻關注著康熙臉上表情的乾隆,瞧見自己汗瑪法看到作者名字時不由微微瞪大的眼睛,立刻樂嗬嗬地說道:
“汗瑪法,這曹雪芹就是曹寅的孫子,《紅樓夢》正是他在京城西郊所寫的遺作。”
“曹寅的孫子寫的遺作?”
聽到這話,康熙還未開口,湊在康熙跟前往書上看的胤祉就一臉詫異的抬頭望著乾隆。
乾隆點了點頭:“是啊,這書的作者在十一年前就離世了,恰好是汗瑪法初次在朝堂上顯靈的那年。”
低著頭翻閱線裝書的康熙聞言,不禁在心中歎了口氣,又連著往後翻了幾頁就瞧見上麵豎著寫的兩列小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短短二十個字就能使人透過文字感受到隱藏在字裏行間滿滿的心酸與淚意。
康熙不由“啪”的一下將書合上,抬起頭看著乾隆淡聲詢問道:
“弘曆,這書是講什麽的?”
“曹家是江寧之造,曹寅的孫子不住在織造府,為何會住在京城西郊,還在那邊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