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節
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作者:袂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團,確實是有一件好事兒發生了,奴才們來報,半個時辰前你三位姑姑就到京城了。今晚你姑姑們會在宮外的府邸內安置一晚,明天會帶著額駙與你的表哥、表姐們一塊到宮裏給你烏庫瑪嬤和汗瑪法請安。”
聽到自己太子爹這話又想起進門時係統播報的電子音,弘晞不禁眨了眨眼睛,將右手裏剝掉油紙的牛肉幹放進嘴巴裏,邊咀嚼著,邊猜測八成是他的額娘與四個姑姑身上也攜帶的有他不知道的能量點,故而撫蒙的大姑、二姑、三姑一入京,係統收集到的能量點就能支撐起穿越之旅了。
不知道自己大兒子正在想什麽的瓜爾佳氏抬起右手將放著茶點的碟子往坐在對麵的父子倆跟前推了推,跟著笑道:
“不僅如此,金團,你汗瑪法還說明日午時會在寧壽新宮裏舉辦臘八宴,算是給你三位姑姑接風,明個兒等你表哥、表姐進宮了,你可得帶著金蛋兒、銀蛋兒他們盡好地主之誼哦。”
“嗯嗯,額娘我知道啦。”
弘晞笑著一口應下,邊聽著自己父母談論姑姑們省親的事情,邊在腦海中對著係統迫不及待地疑惑詢問道:
【統子哥,我額娘和四個姑姑這次是靠著什麽功勞穿越的啊?】
【宿主,你額娘是因為生下了龍鳳雙胎,在這個封建時代,你弟弟妹妹的出生被民間百姓們視為活祥瑞,間接增強了朝廷的公信力,以及百姓們對皇家當政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家內部的民族矛盾,功勞不小,相應的獲得的正能量點也不少。】
聽到這話,弘晞的腦子也轉過彎了,雖然龍鳳胎的祥瑞名聲在前朝、後宮以及民間吵得都很響,但因為他是後世的靈魂,倒沒有多關注這方麵的事情,既然他額娘這次是因為生育之功獲得的穿越機會,那麽他的姑姑們肯定就是因為撫蒙的事情了,公主遠嫁撫蒙穩固了滿蒙兩族的和諧,功勞不可謂不小。
也正如弘晞猜到的這般,係統又往下道:
【至於你的姑姑們當然是通過滿蒙聯姻立下的功勞了,迄今為止,你大姑姑在蒙古待了快十年,二姑姑九年,三姑姑八年。】
【你四姑姑比較特殊,她雖然現在還沒有出嫁,但她與漠北三部中實力最強的土謝圖汗親王的嫡長孫博爾濟吉特·敦多布多爾濟已經訂婚兩年了,作為大清第一個嫁入漠北蒙古的公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四姑姑婚姻所肩負的政治使命要比你其餘姑姑們的還要重大,她的下嫁意味著清廷與漠北蒙古的關係趨於親密,承擔著穩固邊疆的重任。】
【曆史上你四姑姑也不負眾望、成婚後以公主之身積極參與部落內的各種治理、製定喀爾喀蒙古大法規、興修水利改善當地百姓們的生活,憑借著自強不息的性格,一步步地從和親公主逆襲為了說一不二、在蒙古大草原上叱詫風雲的海蚌公主,可以說在這個禮教森嚴的封建時代,恪靖公主屬於妥妥的政治大女主人物了。不過你汗瑪法雖然將你四姑姑嫁入漠北了,但給她修建的公主府則在漠南蒙古的歸化城,想來這也是希望你四姑姑能和其餘聯姻漠南的姑姑、堂姑姑們離得近些,方便互相照料吧。】
聽到這話,弘晞立馬放下手中的牛肉幹,對自己的姑姑們肅然起敬。
他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自己四姑姑的婚事,原本她四姑姑在兩年前就會出嫁到漠北土謝圖汗部的,但因為鬧出來了自己渣男三姑父養小妾、背著自己三姑姑生私生子、私生女的事情,自己汗瑪法一氣之下不僅把三姑父噶爾臧給狠狠收拾了,還推遲了四姑姑的婚事,後來等準額駙訓練營一營業就下旨把遠在漠北的準四額駙給喊到京城塞入訓練營中培訓了,想來他汗瑪法這也是不放心自己四姑姑獨自嫁入漠北,才爭分奪秒的把土謝圖汗親王的嫡長孫喊來京城中觀察兩年的吧。
“金團,你在想什麽呢?你的牛肉幹都要掉地上了。”
夫妻倆剛聊完公主們的事情,瓜爾佳氏一側眼就瞧見自己大兒子右手捏著牛肉幹,一副神遊天外的模樣,她不禁好笑的開口喊道。
胤礽聞言也扭頭看向好大兒,瞧著弘晞的小臉微微泛紅,他不知道自己兒子這是因為他四妹的事情激動的,誤認為小豆丁是在外麵吹風受寒了,不禁皺著眉頭,右手搭在弘晞額頭上想要摸一摸小豆丁的體溫。
弘晞忙抬起雙手將自己太子爹感受他體溫的大手給拂下去,雙眼發亮地對著夫妻倆說道:
“阿瑪,額娘,剛才我聽到努努爺爺傳音告訴我說,等後日白天我們就能坐時空馬車去十八世紀和二十一世紀了。”
“真的?”
胤礽與瓜爾佳氏聽到這話,眼睛也亮了起來,他們也許久未曾聽到“老祖宗”的消息了。
弘晞笑著頷首道:
“對!是真的!努努爺爺說因為額娘生出來了弟弟妹妹這對被認為皇室祥瑞的龍鳳胎,增加了民間百姓們對汗瑪法當政的認可,這算是立下了一個大功勞此番會跟著我們一同穿越時空。”
去過21世紀,未曾去過18世紀的太子妃聽到這話,目光變得更亮了。
弘晞又瞧著太子爺笑眯眯地說道:
“阿瑪,除了額娘外,努努爺爺還說大姑姑、二姑姑、三姑姑遠嫁撫蒙多年,功勞巨大,四姑姑與漠北蒙古聯姻,穩固了漠北三部,眼下雖未出嫁但功勞亦有,所以這次也會帶著四位姑姑一塊去後世。”
“那這次人還真的不少啊,也不知道老祖宗的時空馬車究竟是多大,一次竟然能塞得下這般多的人。”
胤礽消化完這個消息後,不禁搖頭失笑。
太子妃聽到此次公主們也會同去,忍不住憧憬地笑道:
“我雖然不知道十八世紀究竟是個什麽情況,但二十一世紀的夏國的確是非常不錯的地方。唉,公主們為了大清江山社稷安穩,背井離鄉遠赴蒙古多年,也合該去那享樂發達的年代瞧一瞧、看一看。”
太子爺聽到自己福晉的感慨,有些汗顏的抿了抿薄唇,無聲的在心底默默歎了口氣,愛新覺羅一族的女兒們和親塞外,歸根結底不還是因為他們這些手握權勢的男兒們沒有把大清建設的足夠強嗎?根源在他們這兒啊!
東宮的一家五口待在溫暖如春的的嬰兒房裏其樂融融的,同一時刻的宮外蒙古親王府邸內。
看守府邸內的下人們一收到上個月遠在蒙古的主子們傳遞的回京消息後就早早將府中的一切都給拾掇好了。
拖家帶口的純禧、榮憲、端靜一路上走走停停,冒著大雪進入內城,直奔三個部落所在的內城府邸而去。
待夜幕降臨,三家人沐浴完洗掉路上奔波時染上的疲憊又都簡單用了膳食。
大額駙班第、二額駙巫爾袞,以及巴圖、娜仁、阿古拉、那日鬆四個孩子一上床、沾到枕頭就意識沉沉的睡著了。
然而興許是近鄉情怯的緣故,純禧、榮憲、端靜姐妹仨梳洗完後則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風雪聲,輾轉反側的睡不著覺。
此刻的姐妹三人無論如何都猜不到待天亮後她們早已形成多年的認知究竟會受到多大的衝擊。
在同一時間的皇宮裏皇太後也躺在寧壽新宮中睡的不太安穩、惦記著自己一手帶大的大孫女。
榮妃與布貴人更是激動的躺在床上連眼皮都合不上,嘴中念叨著助眠的數字,恨不得一夜的時間能一眨眼就過去了。
第116章 乾隆禪位
翌日, 天光蒙蒙亮之際,下了一夜的鵝毛大雪終於停止了,寒風吹得早起的宮人們各個縮著脖子、嘴裏呼著白色水蒸氣。
禦膳房與各宮的小廚房內燈火通明, 臘八粥香醇的味道順著高高的煙囪飄進了淩冽的北風裏。
有道是, 過了臘八就是年, 家家戶戶的人們在這拉開春節序幕的喜慶日子裏忙著泡臘八蒜、吃臘八麵、喝臘八粥。
紫禁城中的臘八粥用料更是考究,為了熬好這碗粥。
膳房的禦廚們從昨晚就開始泡米、半夜時分將泡好的白米、黃米、小米、菱角米、栗子、核桃仁、紅豆等滋補之物放入鍋裏,加入澄澈的玉泉水,放在紅泥爐子上小火慢熬,一熬就是足足大半宿。
等到天色大亮時, 各宮的主子膳桌上已經加了一碗稠濃味香的臘八粥了,粥表麵用去核的深褐色棗泥勾勒出了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的團案、瓜子、花生、鬆仁、葡萄幹錯落有致的點綴於其間, 瞧著熱鬧又好看。
高興的一夜都沒睡著的榮妃早早起床收拾一番,喝了一小碗熱乎的臘八粥又吃了兩塊茶點,就披著鬥篷、捧著暖手爐、領著宮人們到寧壽新宮中給皇太後請安了。
宮中規矩是唯有主位妃嬪才能到太後娘娘跟前行禮問安的,譬如貴人、常在、答應這些小主們,等閑是去不了寧壽新宮的。
同樣思女心切在景陽宮偏殿裏幾乎一夜未睡的布貴人兆佳氏左等右等, 待聽到宮人稟報十六阿哥已經動身去南三所讀書,王嬪娘娘也用罷早膳了,她才忙跑去正殿。
“臣妾給娘娘請安。”
進入正殿大廳的兆佳氏一瞧見身穿玫紅色旗裝、年輕漂亮的王嬪就趕忙俯身行禮。
坐在圈椅上的王嬪也笑著抬手道:
“布姐姐,快快起身吧,我早說過你年齡比我大、入宮時間比我久, 私下裏無需這般客氣的。”
“多謝娘娘, 娘娘心善照顧臣妾,可這宮裏的規矩不能不顧啊。”
起身的兆佳氏先是衝著王氏溫婉的笑了笑, 又一臉為難、眼眶泛紅地繼續道:
“臣妾今日這般早來尋娘娘,也是有個不情之請。”
“臣妾自知位卑不敢妄想能到太後娘娘跟前請安, 可今日乃是三位公主進宮省親的日子,臣妾已有八年的光陰未曾見過三公主了,實在太想要瞧一瞧端靜如今的模樣了,還請娘娘今個兒能一塊帶著臣妾到寧壽新宮去給太後娘娘她老人家請安問好。”
同為人母,王嬪聽到這話心裏也不禁酸酸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她的視力不錯,即使兆佳氏已經上了妝,但她雙眼之下的青黑色是用多少香粉都遮蓋不住的。
她也忙從圈椅上站起來,拉著兆佳氏的雙手,邊拍著邊溫聲道:
“即使姐姐不來找我,我待會去寧壽新宮時也是要派人去找姐姐的,三公主是姐姐的女兒,也是咱們景陽宮的公主,我雖然入宮晚,沒有像早年間的敬嬪姐姐一樣撫養端靜公主,但也是心疼她在大草原上的遭遇的。”
聽到王嬪提起了去世的敬嬪,兆佳氏想起多年前的故人心裏更加澀然了。
敬嬪乃是景陽宮的上一任主人,也是端靜的養母,可惜她與安嬪雙雙死於康熙十八年的地龍翻身裏,自此後這兩位在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後宮時,位居嬪位第一與嬪位第二的娘娘就在宮中銷聲匿跡了,一晃眼也已經整整二十年了。
“如今端靜回京了,若是敬嬪姐姐在天上瞧見了,想來也是要歡喜的。”
瞧見兆佳氏臉上的惋惜神情,王嬪又笑著說了一句寬慰的話。
布貴人也跟著頷首:
“娘娘說的在理,唉,王佳姐姐在世時對三妞也是極好的……”
兩個年齡相差不少、平素也未曾多親密的女人今日繞著敬嬪與端靜打開了話匣子,生疏的距離感也在你一句我一句的交談中減少了許多。
待到辰時四刻整,無需兆佳氏再開口多說,王嬪就領著她與伺候的宮人們一道往寧壽新宮去了。
而此刻前朝的朝會也剛剛開始。
文武百官也知道今日是撫蒙的公主們進宮省親的日子,為了不影響萬歲爺的好心情,政事都專揀不容易當庭吵起來、拉扯時間的來談,效率極高,短短一個時辰,巳時剛過半,朝會就結束了。
康熙帶著上朝聽政的兒子們,牽著在乾清宮偏殿讀書的大孫子,一行九人沿著鋪有積雪的青石板宮道由南往北走、貼心能幹的梁總管跟隨在皇家三代人的身後。
待眾人走到臨近禦花園的宮道岔路口時,腦袋上戴著毛茸茸的厚實狐裘暖帽、身穿杏黃色羽絨冬袍的弘晞也趁機對著長輩們說道:
“汗瑪法,昨日傍晚孫兒回到毓慶宮後,努努爺爺就傳信告訴金團說,等到明日卯時四刻就會帶著咱們去後世了。”
聽到這話,除了走在爺孫倆身旁的太子爺外,牽著大孫子右手的康熙,以及跟在君儲三人之後的皇阿哥們眼睛都齊刷刷地亮了起來。
康熙不禁用空著的右手捋了捋下頜上的胡子,感歎地笑道:
“朕倒是很久沒有從金團口中聽到太祖爺的消息了,看來這兩日真是好日子,老祖宗在長生天上待得久了也饞人間臘八粥的味道了。”
“梁九功,你記得今日派人到奉先殿給列祖列宗們供上新鮮的臘八粥,讓老祖宗們嚐一嚐。”
“是,萬歲爺,奴才記下了。”
梁九功忙滿臉堆笑的恭敬回道。
直郡王也湊上前,看著弘晞期待地詢問道:
“金團,達瑪法說咱們這次去哪裏了嗎?”
弘晞仰著腦袋衝胤禔笑著回答:
“大伯,努努爺爺說咱們這次會在十八世紀待三個時辰,二十一世紀停留十八個時辰,此次除了咱們這些男子外,我額娘生育有功、大姑姑、二姑姑、三姑姑撫蒙有功,四姑姑與漠北聯姻,婚事政治意義重大也有功,她們五個人也會一起上時空馬車去後世的。”
太子妃去後世不稀奇,聽到大姐和三個妹妹也要去後世了,直郡王倒是驚奇的瞪大了眼睛,這是他不曾預料到的。
誠郡王也是愕然一瞬,等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姐姐也能有這魂穿異世的奇緣,今生也不枉來人世間走一遭了,也不禁儒雅地笑道:
“汗阿瑪,此番太子妃二嫂與姐姐、妹妹們同往,咱們這次的人數倒是多啊。”
康熙頷了頷首,思忖道:
“看來等今日家宴結束後得給大妞她們四個講一下穿越的事情,否則她們明個不得被嚇著?”
“汗阿瑪說的是。”
皇子們忙笑著點頭附和,室外天寒,冷颼颼的寒風迎麵撲來,一行人不自覺地加快步伐,等到他們到達寧壽新宮正殿大廳時,裏麵已經坐的滿滿當當的了。
佟佳貴妃,惠、宜、榮三妃,端、僖、宣、王四嬪、布貴人,以及以太子妃為首的皇家福晉們,除了大著肚子的七福晉、八福晉沒在這兒外,大福晉、三福晉等人皆到了,還沒有啟蒙讀書的小鐵蛋兒收拾的像個如意荷包似的,戴著黑色的暖帽、穿著一身紅彤彤的小冬袍,正坐在他額娘的大腿上拿著熱乎乎的沙琪瑪往嘴裏送。
坐在椅子上的眾人瞧見萬歲爺領著皇子們與小太孫進來了,忙起身行禮。
“都坐下吧,今個兒隻是家宴,無須多禮。”
康熙溫和的笑著擺了擺手,邁著大步坐在了皇太後身側的另一把主位圈椅上,母子倆互相笑著說了幾句打招呼的話。
“皇額娘今早喝臘八粥了嗎?”
聽到自己太子爹這話又想起進門時係統播報的電子音,弘晞不禁眨了眨眼睛,將右手裏剝掉油紙的牛肉幹放進嘴巴裏,邊咀嚼著,邊猜測八成是他的額娘與四個姑姑身上也攜帶的有他不知道的能量點,故而撫蒙的大姑、二姑、三姑一入京,係統收集到的能量點就能支撐起穿越之旅了。
不知道自己大兒子正在想什麽的瓜爾佳氏抬起右手將放著茶點的碟子往坐在對麵的父子倆跟前推了推,跟著笑道:
“不僅如此,金團,你汗瑪法還說明日午時會在寧壽新宮裏舉辦臘八宴,算是給你三位姑姑接風,明個兒等你表哥、表姐進宮了,你可得帶著金蛋兒、銀蛋兒他們盡好地主之誼哦。”
“嗯嗯,額娘我知道啦。”
弘晞笑著一口應下,邊聽著自己父母談論姑姑們省親的事情,邊在腦海中對著係統迫不及待地疑惑詢問道:
【統子哥,我額娘和四個姑姑這次是靠著什麽功勞穿越的啊?】
【宿主,你額娘是因為生下了龍鳳雙胎,在這個封建時代,你弟弟妹妹的出生被民間百姓們視為活祥瑞,間接增強了朝廷的公信力,以及百姓們對皇家當政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家內部的民族矛盾,功勞不小,相應的獲得的正能量點也不少。】
聽到這話,弘晞的腦子也轉過彎了,雖然龍鳳胎的祥瑞名聲在前朝、後宮以及民間吵得都很響,但因為他是後世的靈魂,倒沒有多關注這方麵的事情,既然他額娘這次是因為生育之功獲得的穿越機會,那麽他的姑姑們肯定就是因為撫蒙的事情了,公主遠嫁撫蒙穩固了滿蒙兩族的和諧,功勞不可謂不小。
也正如弘晞猜到的這般,係統又往下道:
【至於你的姑姑們當然是通過滿蒙聯姻立下的功勞了,迄今為止,你大姑姑在蒙古待了快十年,二姑姑九年,三姑姑八年。】
【你四姑姑比較特殊,她雖然現在還沒有出嫁,但她與漠北三部中實力最強的土謝圖汗親王的嫡長孫博爾濟吉特·敦多布多爾濟已經訂婚兩年了,作為大清第一個嫁入漠北蒙古的公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四姑姑婚姻所肩負的政治使命要比你其餘姑姑們的還要重大,她的下嫁意味著清廷與漠北蒙古的關係趨於親密,承擔著穩固邊疆的重任。】
【曆史上你四姑姑也不負眾望、成婚後以公主之身積極參與部落內的各種治理、製定喀爾喀蒙古大法規、興修水利改善當地百姓們的生活,憑借著自強不息的性格,一步步地從和親公主逆襲為了說一不二、在蒙古大草原上叱詫風雲的海蚌公主,可以說在這個禮教森嚴的封建時代,恪靖公主屬於妥妥的政治大女主人物了。不過你汗瑪法雖然將你四姑姑嫁入漠北了,但給她修建的公主府則在漠南蒙古的歸化城,想來這也是希望你四姑姑能和其餘聯姻漠南的姑姑、堂姑姑們離得近些,方便互相照料吧。】
聽到這話,弘晞立馬放下手中的牛肉幹,對自己的姑姑們肅然起敬。
他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自己四姑姑的婚事,原本她四姑姑在兩年前就會出嫁到漠北土謝圖汗部的,但因為鬧出來了自己渣男三姑父養小妾、背著自己三姑姑生私生子、私生女的事情,自己汗瑪法一氣之下不僅把三姑父噶爾臧給狠狠收拾了,還推遲了四姑姑的婚事,後來等準額駙訓練營一營業就下旨把遠在漠北的準四額駙給喊到京城塞入訓練營中培訓了,想來他汗瑪法這也是不放心自己四姑姑獨自嫁入漠北,才爭分奪秒的把土謝圖汗親王的嫡長孫喊來京城中觀察兩年的吧。
“金團,你在想什麽呢?你的牛肉幹都要掉地上了。”
夫妻倆剛聊完公主們的事情,瓜爾佳氏一側眼就瞧見自己大兒子右手捏著牛肉幹,一副神遊天外的模樣,她不禁好笑的開口喊道。
胤礽聞言也扭頭看向好大兒,瞧著弘晞的小臉微微泛紅,他不知道自己兒子這是因為他四妹的事情激動的,誤認為小豆丁是在外麵吹風受寒了,不禁皺著眉頭,右手搭在弘晞額頭上想要摸一摸小豆丁的體溫。
弘晞忙抬起雙手將自己太子爹感受他體溫的大手給拂下去,雙眼發亮地對著夫妻倆說道:
“阿瑪,額娘,剛才我聽到努努爺爺傳音告訴我說,等後日白天我們就能坐時空馬車去十八世紀和二十一世紀了。”
“真的?”
胤礽與瓜爾佳氏聽到這話,眼睛也亮了起來,他們也許久未曾聽到“老祖宗”的消息了。
弘晞笑著頷首道:
“對!是真的!努努爺爺說因為額娘生出來了弟弟妹妹這對被認為皇室祥瑞的龍鳳胎,增加了民間百姓們對汗瑪法當政的認可,這算是立下了一個大功勞此番會跟著我們一同穿越時空。”
去過21世紀,未曾去過18世紀的太子妃聽到這話,目光變得更亮了。
弘晞又瞧著太子爺笑眯眯地說道:
“阿瑪,除了額娘外,努努爺爺還說大姑姑、二姑姑、三姑姑遠嫁撫蒙多年,功勞巨大,四姑姑與漠北蒙古聯姻,穩固了漠北三部,眼下雖未出嫁但功勞亦有,所以這次也會帶著四位姑姑一塊去後世。”
“那這次人還真的不少啊,也不知道老祖宗的時空馬車究竟是多大,一次竟然能塞得下這般多的人。”
胤礽消化完這個消息後,不禁搖頭失笑。
太子妃聽到此次公主們也會同去,忍不住憧憬地笑道:
“我雖然不知道十八世紀究竟是個什麽情況,但二十一世紀的夏國的確是非常不錯的地方。唉,公主們為了大清江山社稷安穩,背井離鄉遠赴蒙古多年,也合該去那享樂發達的年代瞧一瞧、看一看。”
太子爺聽到自己福晉的感慨,有些汗顏的抿了抿薄唇,無聲的在心底默默歎了口氣,愛新覺羅一族的女兒們和親塞外,歸根結底不還是因為他們這些手握權勢的男兒們沒有把大清建設的足夠強嗎?根源在他們這兒啊!
東宮的一家五口待在溫暖如春的的嬰兒房裏其樂融融的,同一時刻的宮外蒙古親王府邸內。
看守府邸內的下人們一收到上個月遠在蒙古的主子們傳遞的回京消息後就早早將府中的一切都給拾掇好了。
拖家帶口的純禧、榮憲、端靜一路上走走停停,冒著大雪進入內城,直奔三個部落所在的內城府邸而去。
待夜幕降臨,三家人沐浴完洗掉路上奔波時染上的疲憊又都簡單用了膳食。
大額駙班第、二額駙巫爾袞,以及巴圖、娜仁、阿古拉、那日鬆四個孩子一上床、沾到枕頭就意識沉沉的睡著了。
然而興許是近鄉情怯的緣故,純禧、榮憲、端靜姐妹仨梳洗完後則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風雪聲,輾轉反側的睡不著覺。
此刻的姐妹三人無論如何都猜不到待天亮後她們早已形成多年的認知究竟會受到多大的衝擊。
在同一時間的皇宮裏皇太後也躺在寧壽新宮中睡的不太安穩、惦記著自己一手帶大的大孫女。
榮妃與布貴人更是激動的躺在床上連眼皮都合不上,嘴中念叨著助眠的數字,恨不得一夜的時間能一眨眼就過去了。
第116章 乾隆禪位
翌日, 天光蒙蒙亮之際,下了一夜的鵝毛大雪終於停止了,寒風吹得早起的宮人們各個縮著脖子、嘴裏呼著白色水蒸氣。
禦膳房與各宮的小廚房內燈火通明, 臘八粥香醇的味道順著高高的煙囪飄進了淩冽的北風裏。
有道是, 過了臘八就是年, 家家戶戶的人們在這拉開春節序幕的喜慶日子裏忙著泡臘八蒜、吃臘八麵、喝臘八粥。
紫禁城中的臘八粥用料更是考究,為了熬好這碗粥。
膳房的禦廚們從昨晚就開始泡米、半夜時分將泡好的白米、黃米、小米、菱角米、栗子、核桃仁、紅豆等滋補之物放入鍋裏,加入澄澈的玉泉水,放在紅泥爐子上小火慢熬,一熬就是足足大半宿。
等到天色大亮時, 各宮的主子膳桌上已經加了一碗稠濃味香的臘八粥了,粥表麵用去核的深褐色棗泥勾勒出了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的團案、瓜子、花生、鬆仁、葡萄幹錯落有致的點綴於其間, 瞧著熱鬧又好看。
高興的一夜都沒睡著的榮妃早早起床收拾一番,喝了一小碗熱乎的臘八粥又吃了兩塊茶點,就披著鬥篷、捧著暖手爐、領著宮人們到寧壽新宮中給皇太後請安了。
宮中規矩是唯有主位妃嬪才能到太後娘娘跟前行禮問安的,譬如貴人、常在、答應這些小主們,等閑是去不了寧壽新宮的。
同樣思女心切在景陽宮偏殿裏幾乎一夜未睡的布貴人兆佳氏左等右等, 待聽到宮人稟報十六阿哥已經動身去南三所讀書,王嬪娘娘也用罷早膳了,她才忙跑去正殿。
“臣妾給娘娘請安。”
進入正殿大廳的兆佳氏一瞧見身穿玫紅色旗裝、年輕漂亮的王嬪就趕忙俯身行禮。
坐在圈椅上的王嬪也笑著抬手道:
“布姐姐,快快起身吧,我早說過你年齡比我大、入宮時間比我久, 私下裏無需這般客氣的。”
“多謝娘娘, 娘娘心善照顧臣妾,可這宮裏的規矩不能不顧啊。”
起身的兆佳氏先是衝著王氏溫婉的笑了笑, 又一臉為難、眼眶泛紅地繼續道:
“臣妾今日這般早來尋娘娘,也是有個不情之請。”
“臣妾自知位卑不敢妄想能到太後娘娘跟前請安, 可今日乃是三位公主進宮省親的日子,臣妾已有八年的光陰未曾見過三公主了,實在太想要瞧一瞧端靜如今的模樣了,還請娘娘今個兒能一塊帶著臣妾到寧壽新宮去給太後娘娘她老人家請安問好。”
同為人母,王嬪聽到這話心裏也不禁酸酸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她的視力不錯,即使兆佳氏已經上了妝,但她雙眼之下的青黑色是用多少香粉都遮蓋不住的。
她也忙從圈椅上站起來,拉著兆佳氏的雙手,邊拍著邊溫聲道:
“即使姐姐不來找我,我待會去寧壽新宮時也是要派人去找姐姐的,三公主是姐姐的女兒,也是咱們景陽宮的公主,我雖然入宮晚,沒有像早年間的敬嬪姐姐一樣撫養端靜公主,但也是心疼她在大草原上的遭遇的。”
聽到王嬪提起了去世的敬嬪,兆佳氏想起多年前的故人心裏更加澀然了。
敬嬪乃是景陽宮的上一任主人,也是端靜的養母,可惜她與安嬪雙雙死於康熙十八年的地龍翻身裏,自此後這兩位在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後宮時,位居嬪位第一與嬪位第二的娘娘就在宮中銷聲匿跡了,一晃眼也已經整整二十年了。
“如今端靜回京了,若是敬嬪姐姐在天上瞧見了,想來也是要歡喜的。”
瞧見兆佳氏臉上的惋惜神情,王嬪又笑著說了一句寬慰的話。
布貴人也跟著頷首:
“娘娘說的在理,唉,王佳姐姐在世時對三妞也是極好的……”
兩個年齡相差不少、平素也未曾多親密的女人今日繞著敬嬪與端靜打開了話匣子,生疏的距離感也在你一句我一句的交談中減少了許多。
待到辰時四刻整,無需兆佳氏再開口多說,王嬪就領著她與伺候的宮人們一道往寧壽新宮去了。
而此刻前朝的朝會也剛剛開始。
文武百官也知道今日是撫蒙的公主們進宮省親的日子,為了不影響萬歲爺的好心情,政事都專揀不容易當庭吵起來、拉扯時間的來談,效率極高,短短一個時辰,巳時剛過半,朝會就結束了。
康熙帶著上朝聽政的兒子們,牽著在乾清宮偏殿讀書的大孫子,一行九人沿著鋪有積雪的青石板宮道由南往北走、貼心能幹的梁總管跟隨在皇家三代人的身後。
待眾人走到臨近禦花園的宮道岔路口時,腦袋上戴著毛茸茸的厚實狐裘暖帽、身穿杏黃色羽絨冬袍的弘晞也趁機對著長輩們說道:
“汗瑪法,昨日傍晚孫兒回到毓慶宮後,努努爺爺就傳信告訴金團說,等到明日卯時四刻就會帶著咱們去後世了。”
聽到這話,除了走在爺孫倆身旁的太子爺外,牽著大孫子右手的康熙,以及跟在君儲三人之後的皇阿哥們眼睛都齊刷刷地亮了起來。
康熙不禁用空著的右手捋了捋下頜上的胡子,感歎地笑道:
“朕倒是很久沒有從金團口中聽到太祖爺的消息了,看來這兩日真是好日子,老祖宗在長生天上待得久了也饞人間臘八粥的味道了。”
“梁九功,你記得今日派人到奉先殿給列祖列宗們供上新鮮的臘八粥,讓老祖宗們嚐一嚐。”
“是,萬歲爺,奴才記下了。”
梁九功忙滿臉堆笑的恭敬回道。
直郡王也湊上前,看著弘晞期待地詢問道:
“金團,達瑪法說咱們這次去哪裏了嗎?”
弘晞仰著腦袋衝胤禔笑著回答:
“大伯,努努爺爺說咱們這次會在十八世紀待三個時辰,二十一世紀停留十八個時辰,此次除了咱們這些男子外,我額娘生育有功、大姑姑、二姑姑、三姑姑撫蒙有功,四姑姑與漠北聯姻,婚事政治意義重大也有功,她們五個人也會一起上時空馬車去後世的。”
太子妃去後世不稀奇,聽到大姐和三個妹妹也要去後世了,直郡王倒是驚奇的瞪大了眼睛,這是他不曾預料到的。
誠郡王也是愕然一瞬,等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姐姐也能有這魂穿異世的奇緣,今生也不枉來人世間走一遭了,也不禁儒雅地笑道:
“汗阿瑪,此番太子妃二嫂與姐姐、妹妹們同往,咱們這次的人數倒是多啊。”
康熙頷了頷首,思忖道:
“看來等今日家宴結束後得給大妞她們四個講一下穿越的事情,否則她們明個不得被嚇著?”
“汗阿瑪說的是。”
皇子們忙笑著點頭附和,室外天寒,冷颼颼的寒風迎麵撲來,一行人不自覺地加快步伐,等到他們到達寧壽新宮正殿大廳時,裏麵已經坐的滿滿當當的了。
佟佳貴妃,惠、宜、榮三妃,端、僖、宣、王四嬪、布貴人,以及以太子妃為首的皇家福晉們,除了大著肚子的七福晉、八福晉沒在這兒外,大福晉、三福晉等人皆到了,還沒有啟蒙讀書的小鐵蛋兒收拾的像個如意荷包似的,戴著黑色的暖帽、穿著一身紅彤彤的小冬袍,正坐在他額娘的大腿上拿著熱乎乎的沙琪瑪往嘴裏送。
坐在椅子上的眾人瞧見萬歲爺領著皇子們與小太孫進來了,忙起身行禮。
“都坐下吧,今個兒隻是家宴,無須多禮。”
康熙溫和的笑著擺了擺手,邁著大步坐在了皇太後身側的另一把主位圈椅上,母子倆互相笑著說了幾句打招呼的話。
“皇額娘今早喝臘八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