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節
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 作者:袂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晞前世今生也是頭一遭踏進這座皇城裏,故而除了康熙與乾隆倆人是用懷念的目光看著這座被白皚皚積雪覆蓋的皇城外,其餘人大多都是用新奇的眼神打量著周遭的人與物。
盛京故宮的占地麵積並不算很大,大約隻有紫禁城的十二分之一。
一大群人沒走多久就來到了太廟,眾人先拜了祖宗們,而後才在康熙的帶領下一路往東行。
等一大家子隨著人流來到東路部分時,康熙伸出右手指著最北邊醒目的莊嚴肅穆大政殿與東西兩側的十王亭,像是一個稱職的導遊般,滿臉感慨地對著身後的眾小輩們講道:
“這片區域內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太|祖爺當政時期建造的,每逢商議政事時咱們愛新覺羅一族的當政者們都會齊聚在這裏。”
“西邊這五座亭子由北到南分別是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與鑲藍旗亭,與此一一對應的分別是東邊的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與正藍旗亭,咱們在這裏繞一圈就去西邊瞧瞧。”
眾人聽話的跟在康熙身後在東路走了一圈又原路返回來到中路。
瞧著中路入口處的崇政殿,康熙又笑著說了一句“這崇政殿是太宗時期建造的。”
“咱們穿過崇政殿來到這鳳凰樓就是到了盛京皇宮裏最高的地方了,走,朕帶你們上去瞧一瞧。”
弘晞被自己阿瑪、額娘牽著左右手像是旁邊其餘的遊客一樣,踩著台階在鳳凰樓上瞧了一遍又跟著自己汗瑪法穿過鳳凰樓來到了太宗文皇帝時期的後宮位置。
他被自己祖父領著在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等到來到西邊最角落的永福宮時,才突然感受到自己汗瑪法的話語中帶上了濃濃的思念。
“這座宮殿就是孝莊文皇後年輕時期的住所,也是你們汗瑪法/翁庫瑪法出生的地方。”
作為孝莊太後與順治皇帝住過的宮殿,永福宮的位置雖然偏、麵積比不上清寧宮大、裝潢的也沒有關雎宮華麗,但因為它的主人,永福宮中聚集的遊客要遠遠比其餘四宮多。
弘晞努力踮起腳尖也看不到內部的景象,胤礽瞧見好大兒吃力的模樣,直接將三歲半的胖兒子抱起來駕在了脖子上。
坐在父親肩頭上,弘晞的視野也一下子變得開闊了起來。
永福宮中的內部瞧著挺樸素的,入門就圍著牆壁修了一圈暖炕,牆上掛著孝莊文皇後年輕時的畫像,畫像下還有一張紫檀木的搖籃小床,小床用繩索圈了起來,旁邊還立了個木牌子上麵寫著“順治皇帝幼年時睡覺的寢床”。
作為八歲登基的幼主,康熙能坐穩皇位並且成長為一代雄才大略的英主與自己皇瑪嬤的擁護與栽培是萬萬分不開的。
當初先帝順治爺在二十四歲時就丟下萬裏江山,自己的母親、幾個稚嫩的幼子與滿宮妃嬪英年駕崩了,那時大清才剛剛入關十幾年,民間的矛盾衝突嚴重,愛新覺羅一族的江山正處於風雨飄搖的不安定時期,祖孫二人忍辱負重的與四大輔臣周旋,扛起了治理江山的重擔,那段艱難的日子牢牢刻在了康熙心頭上。
瞧著牆壁上自己皇瑪嬤年輕明媚時期的畫像又思及她老人家在康熙二十六年仙逝時,滿頭銀發的蒼老模樣,康熙不禁觸景生情,從心底湧起的酸澀之意直衝鼻子。
他不著痕跡的用手指抹了抹泛紅的眼角,轉身對著一眾小輩們輕咳兩聲道:
“走吧,這裏人太多了。”
即使是大大咧咧直腸子的直郡王也看到了老父親陡然間變得失落的模樣,一群人又默不作聲跟著康熙離開永福宮、重新穿過鳳凰樓、走到崇政殿前方。
瞧著自己汗瑪法這看完東路、中路的建築物後就儼然一副要離開盛京故宮的模樣,乾隆忙上前阻攔道:
“汗瑪法,咱們還沒有逛完呢,您別急著離開啊。”
“什麽?沒逛完?”
康熙離開永福宮這片勾起他傷心事兒的宮殿,眼睛再被寒風吹了吹,沮喪的情緒也跟著好了不少,突然聽到乾隆這話,倒是有些懵了。
弘曆看著自己汗瑪法與大伯、太子二伯不解的模樣,伸手指著西側笑嘻嘻地念叨道:
“汗瑪法,咱們還沒有去西路瞧過啊。”
“西路?”
康熙皺眉不解。
乾隆一副樂嗬的模樣,拉著自己汗瑪法的胳膊就抬腳往西走,邊走還邊扭頭對著跟上來的太子爺等人笑著講解道:
“汗瑪法有所不知啊,朕當政時就像太宗文皇帝一樣也將盛京皇宮往西邊擴了擴,擴出來了西路的區域,修建了九間殿、仰熙齋、文溯閣等建築,裏麵藏了不少文玩珍寶,哈哈哈哈哈,咱們也一道去瞧瞧再欣賞一番乾隆朝色彩華麗、工藝水平高超的鏤空粉彩大瓷瓶吧。”
康熙等人想起先前他們初到乾隆養心殿時,被那一排排大彩瓶給刺激的眼前一花的晃眼景象,眾人的腳步“唰”的一下就停在了原地。
未曾親眼目睹那些五顏六色大彩瓶的太子妃與四位公主看著一眾老少爺們突然像是腳下生根了一樣,站在西掖門前不走了,忍不住麵麵相覷。
“汗瑪法,快些走啊,咱不是還有那麽多事情排著隊要幹的嗎?”
乾隆是真的惦記著自己喜愛的大彩瓶有沒有被後人們保護好,他使勁兒拉著自己祖父的胳膊笑嘻嘻的進入了西掖門。
誰知他剛領著眾人來到自己建造的建築區就聽到一個聲音渾厚的男導遊高聲喊道:
“家人們,正如咱們所見眼前這扮戲房與戲台就是乾隆爺在盛京故宮最喜愛的地方。”
“這位爺與他的祖輩、父輩們比起來,審美別具一格,特別鍾愛五彩斑斕的大瓷瓶,故而有不少人都開玩笑說康熙爺、雍正爺的審美是淡雅雋秀小清新,乾隆爺花花綠綠的審美是喜慶熱鬧農家樂。”
“噗——”
跟在男導遊後的遊客們聽到這對比鮮明的描述語,瞬間被逗的捧腹大笑。
乾隆也懵了,怎麽都沒想到後人會這樣說他鍾愛的大彩瓶?!
第126章 清宮謎案
一個燙著滿頭棕色小卷, 身型富態的大媽也像個稱職的捧哏一樣,笑著接男導遊的話:
“導遊講的可真好啊,我剛才在那玻璃櫃中瞧見乾隆爺那紅綠相間擠滿小碎花的細口大肚雙耳瓶時就覺得這瓶子看起來真吵, 如今出來了才反應過來, 那大彩瓶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一個錯眼仿佛那些瓶身上密密麻麻的小碎花們都要嘰嘰喳喳的張口說話唱東北二人轉了,那瓶子自帶歡快背景樂,怪不得我覺得它吵鬧呢,哈哈哈哈哈。”
旅遊團中的其餘人聞言又是一陣捧腹大笑。
縱使乾隆是個及其愛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厚臉皮性子,此刻臉、耳朵、脖子也齊刷刷全都紅了, 就連下頜處的白胡子都染上了緋色。
你們這些現代人的嘴未免也太毒了吧?光天化日之下聚眾談論朕的大彩瓶,“喜慶熱鬧”的評價他笑納了, “農家樂審美”是個什麽鬼???
不不不,你們這些睜著眼睛評價朕審美觀的後世之人禮貌嗎?!你們的良心不會有一點點痛嗎?!
朕雖然確實喜愛布滿五顏六色小碎花的大彩瓶但不代表朕不喜歡通體一色的小清新啊!瞧瞧看朕喜愛的包袱尊,上麵有大大的粉色蝴蝶結!瞅瞅看朕那用一整塊粉晶雕刻而成的芙蓉石蟠螭耳蓋爐,粉嫩晶瑩,玲瓏剔透, 若是楊玉環這個原名被喚作“芙蓉”的國色天香大美人瞧見這蓋爐了,怕是也會被迷的心花怒放地轉頭衝朕喚“愛·四郎”!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朕也有朕的“少女心”!
然而還沒等羞憤的乾隆移步走到身穿紅馬甲、腰纏擴音器、手拿小話筒、臉上笑嘻嘻的男導遊跟前為自己的獨特審美觀展開激情爭辯,他就被自己後腳衝上來的九叔、十叔給一左一右地架著胳膊, 強製轉了個方向, 徑直朝北走。
“哎!哎?”
有話沒機會說,有“冤”無處辯, 這可把乾隆給委屈壞了。
他下意識皺眉發出疑問,委屈巴巴的轉頭看向自己汗瑪法。
早已在乾隆身後憋笑憋得快有內傷了的老愛一大家子也都紛紛跟上了叔侄三人的步子。
康熙仰頭望了望天, 才把抑製不住朝上揚的嘴角給壓下來了,不得不說,他倒是覺得這些後世之人的話也精準點出來了他們初次看到弘曆那些大彩瓶的感受,嘖,那些瓷瓶可不就是東北碎花農家樂,五顏六色大雜燴嘛。
他輕咳兩聲衝著滿臉鬱悶的乾隆安慰道:
“弘曆,算了,審美各有差異,前人的故事不就是留給後人評說的嘛?懂你的人肯定就明白,你那些大彩瓶也是古代瓷器燒製工藝水平達到高峰時期的炫技之作,哈哈哈哈,無需與旁人多解釋你那些瓶子的製作用意。”
“汗瑪法果然懂弘曆!”
乾隆眼睛一亮,滿臉欣喜的看向康熙,這時卻又聽到身後那說話幽默的男導遊笑著高聲道:
“咱們拋開乾隆爺的碎花審美不談,家人們可能不知道,這位在咱華夏曆史上最長壽的帝王還是個十足的戲迷。”
“眾所周知,京劇形成於乾隆朝,乾隆爺就特別愛看戲,尤其愛聽昆曲,每逢巡遊到外地行宮了都得吩咐底下的小的們給他建造座大戲台咿咿呀呀的用於辦公之外的娛樂放鬆,人家不僅愛看戲、愛聽戲、還是個創作者,偶爾自編曲目,興致上來了還要自己扮演自己所編戲曲中的某個角色出聲唱兩嗓子……””
老愛一大家子驚呆了,紛紛用打量的視線上上下下地看著乾隆,眸光各種閃爍:“……什麽?弘曆你還會自編自導自演的唱戲?你究竟還有什麽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
“哈哈哈哈哈哈,那乾隆爺可真是清宮樂子人沒跑了啊!怪不得他是如今康、雍、乾三代清皇影視劇改編中的頂流男主角呢,那富察皇後、斷發繼後、令妃娘娘、香妃娘娘的不是愛他就是想在精神層麵綠了他。”
又一個嗓門不小的東北大媽接上了導遊的話茬子,再度引得旅遊團中的男女老少們哈哈大笑。
人類的悲歡總是不相通的,歡樂都是後人們的,將這些話一字不漏全都聽進耳朵裏的清宮戲·頂流男主角·章總本人忍不住嘴角狠狠抽了一下,無語抬頭望著雪霽後的澄澈藍天,深深自閉了。
他原以為自己來了這後世能聽到後人們對他勤勤懇懇六十年執政生涯不俗的文治武功的讚譽呢,哪曾想一個個的都抓著他的別致愛好與風流韻事開玩笑,愛新覺羅一族·喜慶熱鬧富貴花·大戲迷在兩個叔叔的攙扶下,閉了閉眼,暗道一聲“朕對後人們的滿腔期待終究是錯付了啊!”
有這個小插曲在,等康熙一群人在玻璃櫃中瞧見色澤明麗、被後人們妥善保護的“乾隆皇帝諸多心頭愛的大彩瓶”時,也都忍不住搖頭失笑,感覺今後都沒有辦法再直視“喜慶熱鬧”這四個字了。
乾隆見狀更加自閉了,決定等他回去後就讓官窯的匠人們加班加點給他再燒滿滿一屋子的“小清新瓷瓶”留給後人們好好瞧一瞧他的審美,朕為朕自己代言,朕可不隻是隻有“土味”審美啊!
……
約莫大半個小時後,康熙就領著家人們走出了盛京故宮,進門前因為“回老家買門票”而產生的憋屈感也全都被中途由於乾隆而鬧出的熱鬧給徹底衝刷幹淨了。
老愛一大家子在有“東北第一街”名稱的中街邊逛邊吃,與熙熙攘攘的人群擦肩而過時與其他五湖四海來遊玩的外地人沒有什麽差別。
等到中午吃罷午飯,眾人又來到大商場。
商場一樓入口處恰巧就有連鎖藥店與連鎖書店,康熙在藥店采買了一批常見藥,又在書店采買了一批好書,帶著眾小輩們推著十幾輛購物車在大商場中樓上樓下地穿梭。
直至下午三點時,一大群人拎著大包、小包走出商場,尋了個監控死角讓“老祖宗”將所購買的物資全都收到時空馬車裏後。
康熙才領著眾人乘著2號線到達了他今日的重點目的地——盛京最大的農貿種子公司。
之前在另一個平行現代世界的豫省時,康熙就了解過後世各類種子的價格。
小麥種子大多幾元一斤,水稻種子高達幾十元一斤。
等他聽到麵前穿著黑色職業裝的年輕男銷售人員告訴他,他們公司中“麥種的價格4元/一斤,水稻種子價格40元/一斤,兩者均是這兩年農科院研究出來的新式高產種子”時,康熙就用手捋著下頜上的短須,笑著張口說出了比這寒冬臘月還要冷情的骨折跳樓價:“小哥,太貴了,你打個半價吧。”
“哈?”
能說會道、笑臉相迎的銷售人員聞言瞬間僵住了。
聽過買古董時張口打半價的,哪裏聽過買種子張口就讓人打半價的啊,這客人的臉咋恁大嘞!
他強忍著想要拎著大掃帚將這胡亂砍價的一大家子掃地出門的衝動,笑眯眯地擺手道:
“大爺,你要不去別處”瞅瞅看?
然而還沒有等他將拒絕的話說出口就又聽到康熙用一副他特別懂的語氣出聲道:
“我種地多年,好幾個省的種子都用過了,想著等明年試一試東北的種子質量,如果你給我便宜些,我會買二十萬斤麥種、十萬斤水稻種子,足夠你過年拿下個大單,回家吃年夜飯慶祝了。”
“啥?你說你要買多少?”
銷售小哥聽清康熙的話後,驚得將眼睛都瞪大了,險些將拿在右手中印著各種蔬菜種子的彩色宣傳頁都給滑落了。
一斤的重量往往有上萬粒的種子,他們公司賣的種子發芽率能高達98%,也就相當於一斤種子能出近萬棵幼苗了,這下巴上蓄著胡子,打扮複古的大爺張口就要買幾十萬斤的種子,確定不是快過年了為了幫他衝業績來逗他玩的?乖乖呀,這他家是有多少田地得等著種啊?
“對,你沒有聽錯,我買種子都是萬斤起步。我在豫省承包了上萬畝地良田,在南邊也承包了上萬畝的水田,是種地大戶,你如果沒法和我談價格的話就換個你們能管事的來。”
康熙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
“行,你先在這兒等一等,我去喊我們經理來。”
銷售小哥吞了吞口水示意康熙等人到不遠處的沙發那邊坐著,自己用右手捋了捋頭發,就忙不迭的去辦公室喊銷售經理了。
站在康熙身後的眾小輩們也都驚了,他們也萬萬想不到自家老爺子竟然要買這般多的高產種子帶回去,雖然他們的確缺這後世的高產種子但也不用買這般多吧?
老九更是在心裏撥動了幾顆算盤珠子,算了一下賬目,不禁歎了口氣,這下可好了,如果這筆大生意談成了,那他們手中的錢也基本上是花完了就要再度變成財政赤貧的窮光蛋了。
他想開口勸老父親少買些種子,留點錢往後用,但看著老父親一臉認真的模樣隻得無奈的搖搖頭沒有張口,錢畢竟是老父親靠著寫“福”字賺到的,他們做小輩的也無權幹涉啊。
盛京故宮的占地麵積並不算很大,大約隻有紫禁城的十二分之一。
一大群人沒走多久就來到了太廟,眾人先拜了祖宗們,而後才在康熙的帶領下一路往東行。
等一大家子隨著人流來到東路部分時,康熙伸出右手指著最北邊醒目的莊嚴肅穆大政殿與東西兩側的十王亭,像是一個稱職的導遊般,滿臉感慨地對著身後的眾小輩們講道:
“這片區域內的建築基本上都是太|祖爺當政時期建造的,每逢商議政事時咱們愛新覺羅一族的當政者們都會齊聚在這裏。”
“西邊這五座亭子由北到南分別是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與鑲藍旗亭,與此一一對應的分別是東邊的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與正藍旗亭,咱們在這裏繞一圈就去西邊瞧瞧。”
眾人聽話的跟在康熙身後在東路走了一圈又原路返回來到中路。
瞧著中路入口處的崇政殿,康熙又笑著說了一句“這崇政殿是太宗時期建造的。”
“咱們穿過崇政殿來到這鳳凰樓就是到了盛京皇宮裏最高的地方了,走,朕帶你們上去瞧一瞧。”
弘晞被自己阿瑪、額娘牽著左右手像是旁邊其餘的遊客一樣,踩著台階在鳳凰樓上瞧了一遍又跟著自己汗瑪法穿過鳳凰樓來到了太宗文皇帝時期的後宮位置。
他被自己祖父領著在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等到來到西邊最角落的永福宮時,才突然感受到自己汗瑪法的話語中帶上了濃濃的思念。
“這座宮殿就是孝莊文皇後年輕時期的住所,也是你們汗瑪法/翁庫瑪法出生的地方。”
作為孝莊太後與順治皇帝住過的宮殿,永福宮的位置雖然偏、麵積比不上清寧宮大、裝潢的也沒有關雎宮華麗,但因為它的主人,永福宮中聚集的遊客要遠遠比其餘四宮多。
弘晞努力踮起腳尖也看不到內部的景象,胤礽瞧見好大兒吃力的模樣,直接將三歲半的胖兒子抱起來駕在了脖子上。
坐在父親肩頭上,弘晞的視野也一下子變得開闊了起來。
永福宮中的內部瞧著挺樸素的,入門就圍著牆壁修了一圈暖炕,牆上掛著孝莊文皇後年輕時的畫像,畫像下還有一張紫檀木的搖籃小床,小床用繩索圈了起來,旁邊還立了個木牌子上麵寫著“順治皇帝幼年時睡覺的寢床”。
作為八歲登基的幼主,康熙能坐穩皇位並且成長為一代雄才大略的英主與自己皇瑪嬤的擁護與栽培是萬萬分不開的。
當初先帝順治爺在二十四歲時就丟下萬裏江山,自己的母親、幾個稚嫩的幼子與滿宮妃嬪英年駕崩了,那時大清才剛剛入關十幾年,民間的矛盾衝突嚴重,愛新覺羅一族的江山正處於風雨飄搖的不安定時期,祖孫二人忍辱負重的與四大輔臣周旋,扛起了治理江山的重擔,那段艱難的日子牢牢刻在了康熙心頭上。
瞧著牆壁上自己皇瑪嬤年輕明媚時期的畫像又思及她老人家在康熙二十六年仙逝時,滿頭銀發的蒼老模樣,康熙不禁觸景生情,從心底湧起的酸澀之意直衝鼻子。
他不著痕跡的用手指抹了抹泛紅的眼角,轉身對著一眾小輩們輕咳兩聲道:
“走吧,這裏人太多了。”
即使是大大咧咧直腸子的直郡王也看到了老父親陡然間變得失落的模樣,一群人又默不作聲跟著康熙離開永福宮、重新穿過鳳凰樓、走到崇政殿前方。
瞧著自己汗瑪法這看完東路、中路的建築物後就儼然一副要離開盛京故宮的模樣,乾隆忙上前阻攔道:
“汗瑪法,咱們還沒有逛完呢,您別急著離開啊。”
“什麽?沒逛完?”
康熙離開永福宮這片勾起他傷心事兒的宮殿,眼睛再被寒風吹了吹,沮喪的情緒也跟著好了不少,突然聽到乾隆這話,倒是有些懵了。
弘曆看著自己汗瑪法與大伯、太子二伯不解的模樣,伸手指著西側笑嘻嘻地念叨道:
“汗瑪法,咱們還沒有去西路瞧過啊。”
“西路?”
康熙皺眉不解。
乾隆一副樂嗬的模樣,拉著自己汗瑪法的胳膊就抬腳往西走,邊走還邊扭頭對著跟上來的太子爺等人笑著講解道:
“汗瑪法有所不知啊,朕當政時就像太宗文皇帝一樣也將盛京皇宮往西邊擴了擴,擴出來了西路的區域,修建了九間殿、仰熙齋、文溯閣等建築,裏麵藏了不少文玩珍寶,哈哈哈哈哈,咱們也一道去瞧瞧再欣賞一番乾隆朝色彩華麗、工藝水平高超的鏤空粉彩大瓷瓶吧。”
康熙等人想起先前他們初到乾隆養心殿時,被那一排排大彩瓶給刺激的眼前一花的晃眼景象,眾人的腳步“唰”的一下就停在了原地。
未曾親眼目睹那些五顏六色大彩瓶的太子妃與四位公主看著一眾老少爺們突然像是腳下生根了一樣,站在西掖門前不走了,忍不住麵麵相覷。
“汗瑪法,快些走啊,咱不是還有那麽多事情排著隊要幹的嗎?”
乾隆是真的惦記著自己喜愛的大彩瓶有沒有被後人們保護好,他使勁兒拉著自己祖父的胳膊笑嘻嘻的進入了西掖門。
誰知他剛領著眾人來到自己建造的建築區就聽到一個聲音渾厚的男導遊高聲喊道:
“家人們,正如咱們所見眼前這扮戲房與戲台就是乾隆爺在盛京故宮最喜愛的地方。”
“這位爺與他的祖輩、父輩們比起來,審美別具一格,特別鍾愛五彩斑斕的大瓷瓶,故而有不少人都開玩笑說康熙爺、雍正爺的審美是淡雅雋秀小清新,乾隆爺花花綠綠的審美是喜慶熱鬧農家樂。”
“噗——”
跟在男導遊後的遊客們聽到這對比鮮明的描述語,瞬間被逗的捧腹大笑。
乾隆也懵了,怎麽都沒想到後人會這樣說他鍾愛的大彩瓶?!
第126章 清宮謎案
一個燙著滿頭棕色小卷, 身型富態的大媽也像個稱職的捧哏一樣,笑著接男導遊的話:
“導遊講的可真好啊,我剛才在那玻璃櫃中瞧見乾隆爺那紅綠相間擠滿小碎花的細口大肚雙耳瓶時就覺得這瓶子看起來真吵, 如今出來了才反應過來, 那大彩瓶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一個錯眼仿佛那些瓶身上密密麻麻的小碎花們都要嘰嘰喳喳的張口說話唱東北二人轉了,那瓶子自帶歡快背景樂,怪不得我覺得它吵鬧呢,哈哈哈哈哈。”
旅遊團中的其餘人聞言又是一陣捧腹大笑。
縱使乾隆是個及其愛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厚臉皮性子,此刻臉、耳朵、脖子也齊刷刷全都紅了, 就連下頜處的白胡子都染上了緋色。
你們這些現代人的嘴未免也太毒了吧?光天化日之下聚眾談論朕的大彩瓶,“喜慶熱鬧”的評價他笑納了, “農家樂審美”是個什麽鬼???
不不不,你們這些睜著眼睛評價朕審美觀的後世之人禮貌嗎?!你們的良心不會有一點點痛嗎?!
朕雖然確實喜愛布滿五顏六色小碎花的大彩瓶但不代表朕不喜歡通體一色的小清新啊!瞧瞧看朕喜愛的包袱尊,上麵有大大的粉色蝴蝶結!瞅瞅看朕那用一整塊粉晶雕刻而成的芙蓉石蟠螭耳蓋爐,粉嫩晶瑩,玲瓏剔透, 若是楊玉環這個原名被喚作“芙蓉”的國色天香大美人瞧見這蓋爐了,怕是也會被迷的心花怒放地轉頭衝朕喚“愛·四郎”!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朕也有朕的“少女心”!
然而還沒等羞憤的乾隆移步走到身穿紅馬甲、腰纏擴音器、手拿小話筒、臉上笑嘻嘻的男導遊跟前為自己的獨特審美觀展開激情爭辯,他就被自己後腳衝上來的九叔、十叔給一左一右地架著胳膊, 強製轉了個方向, 徑直朝北走。
“哎!哎?”
有話沒機會說,有“冤”無處辯, 這可把乾隆給委屈壞了。
他下意識皺眉發出疑問,委屈巴巴的轉頭看向自己汗瑪法。
早已在乾隆身後憋笑憋得快有內傷了的老愛一大家子也都紛紛跟上了叔侄三人的步子。
康熙仰頭望了望天, 才把抑製不住朝上揚的嘴角給壓下來了,不得不說,他倒是覺得這些後世之人的話也精準點出來了他們初次看到弘曆那些大彩瓶的感受,嘖,那些瓷瓶可不就是東北碎花農家樂,五顏六色大雜燴嘛。
他輕咳兩聲衝著滿臉鬱悶的乾隆安慰道:
“弘曆,算了,審美各有差異,前人的故事不就是留給後人評說的嘛?懂你的人肯定就明白,你那些大彩瓶也是古代瓷器燒製工藝水平達到高峰時期的炫技之作,哈哈哈哈,無需與旁人多解釋你那些瓶子的製作用意。”
“汗瑪法果然懂弘曆!”
乾隆眼睛一亮,滿臉欣喜的看向康熙,這時卻又聽到身後那說話幽默的男導遊笑著高聲道:
“咱們拋開乾隆爺的碎花審美不談,家人們可能不知道,這位在咱華夏曆史上最長壽的帝王還是個十足的戲迷。”
“眾所周知,京劇形成於乾隆朝,乾隆爺就特別愛看戲,尤其愛聽昆曲,每逢巡遊到外地行宮了都得吩咐底下的小的們給他建造座大戲台咿咿呀呀的用於辦公之外的娛樂放鬆,人家不僅愛看戲、愛聽戲、還是個創作者,偶爾自編曲目,興致上來了還要自己扮演自己所編戲曲中的某個角色出聲唱兩嗓子……””
老愛一大家子驚呆了,紛紛用打量的視線上上下下地看著乾隆,眸光各種閃爍:“……什麽?弘曆你還會自編自導自演的唱戲?你究竟還有什麽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
“哈哈哈哈哈哈,那乾隆爺可真是清宮樂子人沒跑了啊!怪不得他是如今康、雍、乾三代清皇影視劇改編中的頂流男主角呢,那富察皇後、斷發繼後、令妃娘娘、香妃娘娘的不是愛他就是想在精神層麵綠了他。”
又一個嗓門不小的東北大媽接上了導遊的話茬子,再度引得旅遊團中的男女老少們哈哈大笑。
人類的悲歡總是不相通的,歡樂都是後人們的,將這些話一字不漏全都聽進耳朵裏的清宮戲·頂流男主角·章總本人忍不住嘴角狠狠抽了一下,無語抬頭望著雪霽後的澄澈藍天,深深自閉了。
他原以為自己來了這後世能聽到後人們對他勤勤懇懇六十年執政生涯不俗的文治武功的讚譽呢,哪曾想一個個的都抓著他的別致愛好與風流韻事開玩笑,愛新覺羅一族·喜慶熱鬧富貴花·大戲迷在兩個叔叔的攙扶下,閉了閉眼,暗道一聲“朕對後人們的滿腔期待終究是錯付了啊!”
有這個小插曲在,等康熙一群人在玻璃櫃中瞧見色澤明麗、被後人們妥善保護的“乾隆皇帝諸多心頭愛的大彩瓶”時,也都忍不住搖頭失笑,感覺今後都沒有辦法再直視“喜慶熱鬧”這四個字了。
乾隆見狀更加自閉了,決定等他回去後就讓官窯的匠人們加班加點給他再燒滿滿一屋子的“小清新瓷瓶”留給後人們好好瞧一瞧他的審美,朕為朕自己代言,朕可不隻是隻有“土味”審美啊!
……
約莫大半個小時後,康熙就領著家人們走出了盛京故宮,進門前因為“回老家買門票”而產生的憋屈感也全都被中途由於乾隆而鬧出的熱鬧給徹底衝刷幹淨了。
老愛一大家子在有“東北第一街”名稱的中街邊逛邊吃,與熙熙攘攘的人群擦肩而過時與其他五湖四海來遊玩的外地人沒有什麽差別。
等到中午吃罷午飯,眾人又來到大商場。
商場一樓入口處恰巧就有連鎖藥店與連鎖書店,康熙在藥店采買了一批常見藥,又在書店采買了一批好書,帶著眾小輩們推著十幾輛購物車在大商場中樓上樓下地穿梭。
直至下午三點時,一大群人拎著大包、小包走出商場,尋了個監控死角讓“老祖宗”將所購買的物資全都收到時空馬車裏後。
康熙才領著眾人乘著2號線到達了他今日的重點目的地——盛京最大的農貿種子公司。
之前在另一個平行現代世界的豫省時,康熙就了解過後世各類種子的價格。
小麥種子大多幾元一斤,水稻種子高達幾十元一斤。
等他聽到麵前穿著黑色職業裝的年輕男銷售人員告訴他,他們公司中“麥種的價格4元/一斤,水稻種子價格40元/一斤,兩者均是這兩年農科院研究出來的新式高產種子”時,康熙就用手捋著下頜上的短須,笑著張口說出了比這寒冬臘月還要冷情的骨折跳樓價:“小哥,太貴了,你打個半價吧。”
“哈?”
能說會道、笑臉相迎的銷售人員聞言瞬間僵住了。
聽過買古董時張口打半價的,哪裏聽過買種子張口就讓人打半價的啊,這客人的臉咋恁大嘞!
他強忍著想要拎著大掃帚將這胡亂砍價的一大家子掃地出門的衝動,笑眯眯地擺手道:
“大爺,你要不去別處”瞅瞅看?
然而還沒有等他將拒絕的話說出口就又聽到康熙用一副他特別懂的語氣出聲道:
“我種地多年,好幾個省的種子都用過了,想著等明年試一試東北的種子質量,如果你給我便宜些,我會買二十萬斤麥種、十萬斤水稻種子,足夠你過年拿下個大單,回家吃年夜飯慶祝了。”
“啥?你說你要買多少?”
銷售小哥聽清康熙的話後,驚得將眼睛都瞪大了,險些將拿在右手中印著各種蔬菜種子的彩色宣傳頁都給滑落了。
一斤的重量往往有上萬粒的種子,他們公司賣的種子發芽率能高達98%,也就相當於一斤種子能出近萬棵幼苗了,這下巴上蓄著胡子,打扮複古的大爺張口就要買幾十萬斤的種子,確定不是快過年了為了幫他衝業績來逗他玩的?乖乖呀,這他家是有多少田地得等著種啊?
“對,你沒有聽錯,我買種子都是萬斤起步。我在豫省承包了上萬畝地良田,在南邊也承包了上萬畝的水田,是種地大戶,你如果沒法和我談價格的話就換個你們能管事的來。”
康熙轉動著手上的玉扳指,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
“行,你先在這兒等一等,我去喊我們經理來。”
銷售小哥吞了吞口水示意康熙等人到不遠處的沙發那邊坐著,自己用右手捋了捋頭發,就忙不迭的去辦公室喊銷售經理了。
站在康熙身後的眾小輩們也都驚了,他們也萬萬想不到自家老爺子竟然要買這般多的高產種子帶回去,雖然他們的確缺這後世的高產種子但也不用買這般多吧?
老九更是在心裏撥動了幾顆算盤珠子,算了一下賬目,不禁歎了口氣,這下可好了,如果這筆大生意談成了,那他們手中的錢也基本上是花完了就要再度變成財政赤貧的窮光蛋了。
他想開口勸老父親少買些種子,留點錢往後用,但看著老父親一臉認真的模樣隻得無奈的搖搖頭沒有張口,錢畢竟是老父親靠著寫“福”字賺到的,他們做小輩的也無權幹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