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糊裏糊塗的跟著康妙玟進了琴行。
第12章 康妙玟 ,你很好玩哎
琴行裏樂器挺多,中外都有,除了三角鋼琴之外,還有雅馬哈的電子琴、中國樂器古箏、古琴、琵琶、二胡、簫、笛等等,外國樂器小提琴、架子鼓、吉他、三角鐵等等,琳琅滿目。
琴凳上的少年不知道在彈奏什麽樂曲,還挺好聽的。他身後是一個穿著米色大衣的年輕女性,頭發長度到背上,燙著時髦的大波浪,脖子裏戴著一條印花的真絲圍巾。
真絲圍巾沒有打結,完全是裝飾性的作用。
人長得不能算很美,但特別有氣質,是跟80年代末的中國群眾完全不一樣的氣質。怎麽說呢?就是所謂的“洋氣”吧。
康妙玟看著各種樂器的價格,心想她也就勉強夠買個三角鐵的。鋼琴就別說了,絕對屬於現在的奢侈品大件兒,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你家裏還得有足夠的麵積能放得下鋼琴才行。
少年停下來,扭頭看著年輕女性。
康妙玟拽拽張婭寧,“我們也看看。”
到了鋼琴邊上,先瞄一眼價格:5位數!
康妙玟瞪大眼,“哇!好貴呀!”是她完全不能想象的奢侈品!
年輕女性看她一眼,溫柔的微笑,“鋼琴被稱為西洋樂器中的王者,貴有貴的道理。”
“這是什麽牌子?”
一旁的營業員態度還算不錯,“珠江牌,我們的國產名牌。”
康妙玟一本正經的點點頭,“鋼琴也分型號的吧?有的型號賣得貴,有點型號就要便宜一點。”
年輕女性笑著點點頭,“你說的對。”
少年站起身,喊她,“康妙玟,新年好。”
咦?康妙玟驚訝,“你是誰?”
少年抿了抿嘴,“我是喬俊之,興趣班我坐張婭寧前麵。”
“啊,我想起來了。你是住在軍區的那個男生。”康妙玟恍然。
喬俊之又看向張婭寧,“新年好呀,張婭寧。”
“你也新年好。”倆女孩笑著跟他打招呼。
“這是我媽媽。媽媽,她們是我的中學同學,康妙玟,張婭寧。”
喬媽媽年寶莉笑眯眯的說:“是俊之的同學呀。你們是看到俊之才進來的,還是要買樂器?”
張婭寧不知道怎麽回答,兩者都不是。
她便看著康妙玟,康妙玟非常大方的回答:“進來看看樂器,培養培養藝術細胞。”
喬俊之扭頭輕笑了一下,馬上被年寶莉責備,“俊之,太沒禮貌了。”
“沒關係的阿姨,過年嘛,笑一笑,心情愉快。阿姨也新年好呀。”
這邊營業員開了小票過來,年寶莉去辦分期付款手續了。
康妙玟便說:“喬俊之,你家好有錢呀,這可是一萬多元的大件呢。”
“爺爺把他攢的錢給我了,”喬俊之有點窘,在人均工資不超過100元的年代,買得起1萬多的鋼琴,那真不是一般的人家,所以特別顯得跟別人格格不入。“而且還是要分期付款的,不然媽媽也買不起。”
“你媽媽好時髦。”張婭寧羨慕的看著年寶莉的身影。11、2歲的女孩已經知道什麽是“美”了,讚賞“美”,向往“美”,人之常態。
“我媽媽很漂亮。”喬俊之同學驕傲的說。
又問:“你們不學樂器嗎?媽媽說學習樂器是陶冶情操,熏陶……藝術細胞。”
張婭寧有點茫然,“家裏買不起……我也不知道能學什麽。”
“你喜歡什麽?”
“……不知道。”
康妙玟想了想,“你媽媽為什麽讓你學鋼琴?想要陶冶情操的話,隻需要懂得欣賞音樂就行了。”
喬俊之似乎大為驚訝,瞪大眼睛看著她,“因為……因為是媽媽想要我學的。”
“你自己不喜歡嗎?”康妙玟奇怪的問。
“也喜歡,不喜歡我肯定不願意學。”
“你剛才彈的是什麽?這個樂譜是你自己的還是琴行的?”張婭寧指了指譜架上的樂譜。
“我自己的。”喬俊之收起樂譜,想了一下,將樂譜遞給康妙玟,“你能看懂嗎?”
鋼琴譜是五線譜,音樂課上教過怎麽看五線譜。
“看得懂。”
“你彈過鋼琴嗎?”
“沒有。”
“坐下來試試。”喬俊之拍了拍琴凳。
試試就試試。
康妙玟大方的坐下來,“我看電視上鋼琴家都是這麽演奏的。”
她的十指懸空放在黑白琴鍵上麵,嘴巴裏發出人聲伴奏,十分誇張的搖頭晃腦的“表演”起來,跟抽羊癲瘋一樣,逗樂了張婭寧。
喬俊之先是瞪大眼睛,繼而也笑起來。“康妙玟,你很好玩哎。”
*
喬俊之就是那種人們常說的“大院子弟”了,感覺確實……跟普通孩子不一樣,大學裏的孩子父母再牛逼也就是教授了,就是係主任也是教授職稱,在孩子們看來跟其他教授沒有什麽分別。
年寶莉非常客氣,帶喬俊之和兩個女孩去了百貨大樓,買了一斤大白兔奶糖送給她倆,還十分親切的說過幾天興趣班開始補課,要喬俊之請她們去家裏做客。
告別了年寶莉喬俊之母子,張婭寧小聲說:“肯定是因為你是年級第一。”
嗯?康妙玟想了想,“別人家的孩子”大概是會有這種福利的,不管什麽階層的父母,應該都會喜歡讀書讀得好的孩子。
嗐,這種感覺也是非常美妙呢!
“你還是年級第四呢,幾分之差不算什麽,下次你就是第一了。”康妙玟很懂這種心理,學霸嘛,比別人低1分心裏都跟貓抓的一樣,理解理解。
“你說,喬俊之要是真的請我們去他家玩,我們要答應嗎?”
康妙玟摸摸下巴,“答應吧,我們還沒有去過大軍官的大別墅呢。”
“大別墅!”張婭寧驚歎。
“肯定啊,那架鋼琴需要一個大客廳才能放下。”
張婭寧想象不出來“大客廳”到底有多大。
康妙玟則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學個樂器?鋼琴是別想了,貴到上天!萬元戶才買得起!這個時代“萬元戶”還是剛興起不久的新名詞,屬於少數階級。但別的樂器還是可以想一想的,比如因為《射雕英雄傳》的熱播,很多孩子都嚐試過拿一根竹節裝作黃老邪的玉簫。橫吹笛子豎吹簫,港劇裏為了動作好看,演員是橫吹玉簫的。
琴行裏有笛也有簫,笛子的價格根據材質和產地不同有高有低,便宜的有2、3元的,她在新華書店裏找到一本講如何演奏笛子的小冊子,隻要3角錢,帶幾個笛子樂曲樂譜,慷慨買下。
出了新華書店,回到琴行挑了一支竹笛,2元8角,2角錢買了一包笛膜和貼笛膜的膠水。
*
回了家,看完書,研究了一下怎麽貼笛膜。
康衛國很稀罕的問:“怎麽,想學吹笛子呀?”
“嚐試一下。”
康衛國考慮了一下,“行,就當是放鬆了,也不能一天到晚的看書做題。多少錢買的?爸爸給你報銷!”
“加一起3元多。爸,你還有小金庫呀?”
康衛國忙說:“別告訴你媽。”偷偷摸摸掏出兩張2元的紙幣,塞到女兒手裏。
“明天去你外婆家,給你外公外婆拜年,記得說幾句吉利的話。”
“嗯,知道了。華江也去嗎?”華江是康妙玟的表弟,奚繡藍妹妹奚繡娟的兒子,比康妙玟小3歲,今年小學二年級。
“去。”康衛國皺眉,“他要是調皮,你別理他。”
8、9歲的男孩人憎狗嫌的,就是個熊孩子,沒事都能竄天的那種。康妙玟一直都不喜歡華江,華江學習也很差,中考分流,上了一所職業技校,畢業後進廠打螺絲。之後遭遇下崗潮,失業在家。
康妙玟也不太喜歡奚繡娟這個姨媽,華江是男孩,而她是女孩,奚繡娟經常在奚繡藍麵前吹她家的男寶。咋的啦?帶把就金貴一點?
奚繡藍每年過年都能被奚繡娟氣到,每次回家路上就要氣鼓鼓的說“生兒子有什麽了不起的”!康衛國隻好絞盡腦汁想辦法安慰妻子。
大學家屬區的氣氛相對來說比外麵小區好,重男輕女的思想不是那麽突出,獨生子女家庭也比較多,像張婭寧家有3個孩子的都是少數。
特別是兩口子都是老師的,更不願意多生孩子,一般標配是兩個孩子,剛剛好。
康妙玟覺得難得的是來自農村的康衛國同誌也沒有什麽重男輕女的思想,沒有非要妻子再生孩子,一直生到男孩為止。
以她的觀察來看,康衛國很為自己娶到了城裏姑娘自豪,也因此對奚繡藍十分——寵溺?大概可以用這個詞。他還經常對別人說自己就是個“妻管嚴”,自己先把話說在前頭,別人就不好嘲笑他“怕老婆”了。
要說起來,軍隊確實是個鍛煉人的好地方,康衛國的個人衛生習慣很好,完全沒有那種“農村人”的糟糕衛生習慣,奚繡藍曾經說過,他倆剛結婚的時候回鄉下老家,老家的親戚們都是一擤鼻子便往褲子上一擦,然後抬袖子擦鼻子,當時可把她驚呆了!
哈哈!媽媽描繪的很形象啦!城裏姑娘確實會被不衛生的舉止嚇到。
第13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
奚繡藍帶著丈夫女兒,大包小包的回了娘家。
奚外公早已退休,得了慢性病支氣管炎,錢外婆靠著奚外公的退休金和自己一點微薄的退休金養活老夫妻倆。好在現在的醫療製度還不錯,隻要是正式工(全民工)退休,醫藥費幾乎能全報,私人負擔部分很少。
錢外婆一共生了6個孩子,頭兩個孩子落地便沒了氣,老三是個男孩,7歲的時候掉野塘裏淹死了;第四個孩子是奚繡藍,第五個孩子奚天佑是個男孩,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時候在老山戰場上光榮犧牲;老六便是奚繡娟。
奚外公錢外婆是光榮的烈士家屬,康妙玟有時候會看到外婆偷偷抹眼淚,念叨著天佑要是活著該多好,老奚家沒個後了。又念叨奚繡藍不聽話,原本她是想要奚繡藍招個上門女婿,好給老奚家留個後。
嗐,這個吧,康妙玟覺得實在是插不上嘴。
奚繡藍將帶來的大包小包拿給父母:一隻老母雞、一條大鰱魚、兩隻鋁飯盒的肉丸子、兩聽麥乳精、兩盒本地名點白切。白切薄脆香酥,很適合牙齒不好的老年人。
奚繡娟帶著丈夫華建軍和兒子華江在姐姐一家之後回了娘家,也帶了大包小包。同樣帶了一隻老母雞、一刀五花肉、一聽麥乳精一聽奶粉,兩塊結實的黑色斜紋布,說給奚外公做兩條新褲子穿。
第12章 康妙玟 ,你很好玩哎
琴行裏樂器挺多,中外都有,除了三角鋼琴之外,還有雅馬哈的電子琴、中國樂器古箏、古琴、琵琶、二胡、簫、笛等等,外國樂器小提琴、架子鼓、吉他、三角鐵等等,琳琅滿目。
琴凳上的少年不知道在彈奏什麽樂曲,還挺好聽的。他身後是一個穿著米色大衣的年輕女性,頭發長度到背上,燙著時髦的大波浪,脖子裏戴著一條印花的真絲圍巾。
真絲圍巾沒有打結,完全是裝飾性的作用。
人長得不能算很美,但特別有氣質,是跟80年代末的中國群眾完全不一樣的氣質。怎麽說呢?就是所謂的“洋氣”吧。
康妙玟看著各種樂器的價格,心想她也就勉強夠買個三角鐵的。鋼琴就別說了,絕對屬於現在的奢侈品大件兒,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你家裏還得有足夠的麵積能放得下鋼琴才行。
少年停下來,扭頭看著年輕女性。
康妙玟拽拽張婭寧,“我們也看看。”
到了鋼琴邊上,先瞄一眼價格:5位數!
康妙玟瞪大眼,“哇!好貴呀!”是她完全不能想象的奢侈品!
年輕女性看她一眼,溫柔的微笑,“鋼琴被稱為西洋樂器中的王者,貴有貴的道理。”
“這是什麽牌子?”
一旁的營業員態度還算不錯,“珠江牌,我們的國產名牌。”
康妙玟一本正經的點點頭,“鋼琴也分型號的吧?有的型號賣得貴,有點型號就要便宜一點。”
年輕女性笑著點點頭,“你說的對。”
少年站起身,喊她,“康妙玟,新年好。”
咦?康妙玟驚訝,“你是誰?”
少年抿了抿嘴,“我是喬俊之,興趣班我坐張婭寧前麵。”
“啊,我想起來了。你是住在軍區的那個男生。”康妙玟恍然。
喬俊之又看向張婭寧,“新年好呀,張婭寧。”
“你也新年好。”倆女孩笑著跟他打招呼。
“這是我媽媽。媽媽,她們是我的中學同學,康妙玟,張婭寧。”
喬媽媽年寶莉笑眯眯的說:“是俊之的同學呀。你們是看到俊之才進來的,還是要買樂器?”
張婭寧不知道怎麽回答,兩者都不是。
她便看著康妙玟,康妙玟非常大方的回答:“進來看看樂器,培養培養藝術細胞。”
喬俊之扭頭輕笑了一下,馬上被年寶莉責備,“俊之,太沒禮貌了。”
“沒關係的阿姨,過年嘛,笑一笑,心情愉快。阿姨也新年好呀。”
這邊營業員開了小票過來,年寶莉去辦分期付款手續了。
康妙玟便說:“喬俊之,你家好有錢呀,這可是一萬多元的大件呢。”
“爺爺把他攢的錢給我了,”喬俊之有點窘,在人均工資不超過100元的年代,買得起1萬多的鋼琴,那真不是一般的人家,所以特別顯得跟別人格格不入。“而且還是要分期付款的,不然媽媽也買不起。”
“你媽媽好時髦。”張婭寧羨慕的看著年寶莉的身影。11、2歲的女孩已經知道什麽是“美”了,讚賞“美”,向往“美”,人之常態。
“我媽媽很漂亮。”喬俊之同學驕傲的說。
又問:“你們不學樂器嗎?媽媽說學習樂器是陶冶情操,熏陶……藝術細胞。”
張婭寧有點茫然,“家裏買不起……我也不知道能學什麽。”
“你喜歡什麽?”
“……不知道。”
康妙玟想了想,“你媽媽為什麽讓你學鋼琴?想要陶冶情操的話,隻需要懂得欣賞音樂就行了。”
喬俊之似乎大為驚訝,瞪大眼睛看著她,“因為……因為是媽媽想要我學的。”
“你自己不喜歡嗎?”康妙玟奇怪的問。
“也喜歡,不喜歡我肯定不願意學。”
“你剛才彈的是什麽?這個樂譜是你自己的還是琴行的?”張婭寧指了指譜架上的樂譜。
“我自己的。”喬俊之收起樂譜,想了一下,將樂譜遞給康妙玟,“你能看懂嗎?”
鋼琴譜是五線譜,音樂課上教過怎麽看五線譜。
“看得懂。”
“你彈過鋼琴嗎?”
“沒有。”
“坐下來試試。”喬俊之拍了拍琴凳。
試試就試試。
康妙玟大方的坐下來,“我看電視上鋼琴家都是這麽演奏的。”
她的十指懸空放在黑白琴鍵上麵,嘴巴裏發出人聲伴奏,十分誇張的搖頭晃腦的“表演”起來,跟抽羊癲瘋一樣,逗樂了張婭寧。
喬俊之先是瞪大眼睛,繼而也笑起來。“康妙玟,你很好玩哎。”
*
喬俊之就是那種人們常說的“大院子弟”了,感覺確實……跟普通孩子不一樣,大學裏的孩子父母再牛逼也就是教授了,就是係主任也是教授職稱,在孩子們看來跟其他教授沒有什麽分別。
年寶莉非常客氣,帶喬俊之和兩個女孩去了百貨大樓,買了一斤大白兔奶糖送給她倆,還十分親切的說過幾天興趣班開始補課,要喬俊之請她們去家裏做客。
告別了年寶莉喬俊之母子,張婭寧小聲說:“肯定是因為你是年級第一。”
嗯?康妙玟想了想,“別人家的孩子”大概是會有這種福利的,不管什麽階層的父母,應該都會喜歡讀書讀得好的孩子。
嗐,這種感覺也是非常美妙呢!
“你還是年級第四呢,幾分之差不算什麽,下次你就是第一了。”康妙玟很懂這種心理,學霸嘛,比別人低1分心裏都跟貓抓的一樣,理解理解。
“你說,喬俊之要是真的請我們去他家玩,我們要答應嗎?”
康妙玟摸摸下巴,“答應吧,我們還沒有去過大軍官的大別墅呢。”
“大別墅!”張婭寧驚歎。
“肯定啊,那架鋼琴需要一個大客廳才能放下。”
張婭寧想象不出來“大客廳”到底有多大。
康妙玟則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學個樂器?鋼琴是別想了,貴到上天!萬元戶才買得起!這個時代“萬元戶”還是剛興起不久的新名詞,屬於少數階級。但別的樂器還是可以想一想的,比如因為《射雕英雄傳》的熱播,很多孩子都嚐試過拿一根竹節裝作黃老邪的玉簫。橫吹笛子豎吹簫,港劇裏為了動作好看,演員是橫吹玉簫的。
琴行裏有笛也有簫,笛子的價格根據材質和產地不同有高有低,便宜的有2、3元的,她在新華書店裏找到一本講如何演奏笛子的小冊子,隻要3角錢,帶幾個笛子樂曲樂譜,慷慨買下。
出了新華書店,回到琴行挑了一支竹笛,2元8角,2角錢買了一包笛膜和貼笛膜的膠水。
*
回了家,看完書,研究了一下怎麽貼笛膜。
康衛國很稀罕的問:“怎麽,想學吹笛子呀?”
“嚐試一下。”
康衛國考慮了一下,“行,就當是放鬆了,也不能一天到晚的看書做題。多少錢買的?爸爸給你報銷!”
“加一起3元多。爸,你還有小金庫呀?”
康衛國忙說:“別告訴你媽。”偷偷摸摸掏出兩張2元的紙幣,塞到女兒手裏。
“明天去你外婆家,給你外公外婆拜年,記得說幾句吉利的話。”
“嗯,知道了。華江也去嗎?”華江是康妙玟的表弟,奚繡藍妹妹奚繡娟的兒子,比康妙玟小3歲,今年小學二年級。
“去。”康衛國皺眉,“他要是調皮,你別理他。”
8、9歲的男孩人憎狗嫌的,就是個熊孩子,沒事都能竄天的那種。康妙玟一直都不喜歡華江,華江學習也很差,中考分流,上了一所職業技校,畢業後進廠打螺絲。之後遭遇下崗潮,失業在家。
康妙玟也不太喜歡奚繡娟這個姨媽,華江是男孩,而她是女孩,奚繡娟經常在奚繡藍麵前吹她家的男寶。咋的啦?帶把就金貴一點?
奚繡藍每年過年都能被奚繡娟氣到,每次回家路上就要氣鼓鼓的說“生兒子有什麽了不起的”!康衛國隻好絞盡腦汁想辦法安慰妻子。
大學家屬區的氣氛相對來說比外麵小區好,重男輕女的思想不是那麽突出,獨生子女家庭也比較多,像張婭寧家有3個孩子的都是少數。
特別是兩口子都是老師的,更不願意多生孩子,一般標配是兩個孩子,剛剛好。
康妙玟覺得難得的是來自農村的康衛國同誌也沒有什麽重男輕女的思想,沒有非要妻子再生孩子,一直生到男孩為止。
以她的觀察來看,康衛國很為自己娶到了城裏姑娘自豪,也因此對奚繡藍十分——寵溺?大概可以用這個詞。他還經常對別人說自己就是個“妻管嚴”,自己先把話說在前頭,別人就不好嘲笑他“怕老婆”了。
要說起來,軍隊確實是個鍛煉人的好地方,康衛國的個人衛生習慣很好,完全沒有那種“農村人”的糟糕衛生習慣,奚繡藍曾經說過,他倆剛結婚的時候回鄉下老家,老家的親戚們都是一擤鼻子便往褲子上一擦,然後抬袖子擦鼻子,當時可把她驚呆了!
哈哈!媽媽描繪的很形象啦!城裏姑娘確實會被不衛生的舉止嚇到。
第13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
奚繡藍帶著丈夫女兒,大包小包的回了娘家。
奚外公早已退休,得了慢性病支氣管炎,錢外婆靠著奚外公的退休金和自己一點微薄的退休金養活老夫妻倆。好在現在的醫療製度還不錯,隻要是正式工(全民工)退休,醫藥費幾乎能全報,私人負擔部分很少。
錢外婆一共生了6個孩子,頭兩個孩子落地便沒了氣,老三是個男孩,7歲的時候掉野塘裏淹死了;第四個孩子是奚繡藍,第五個孩子奚天佑是個男孩,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時候在老山戰場上光榮犧牲;老六便是奚繡娟。
奚外公錢外婆是光榮的烈士家屬,康妙玟有時候會看到外婆偷偷抹眼淚,念叨著天佑要是活著該多好,老奚家沒個後了。又念叨奚繡藍不聽話,原本她是想要奚繡藍招個上門女婿,好給老奚家留個後。
嗐,這個吧,康妙玟覺得實在是插不上嘴。
奚繡藍將帶來的大包小包拿給父母:一隻老母雞、一條大鰱魚、兩隻鋁飯盒的肉丸子、兩聽麥乳精、兩盒本地名點白切。白切薄脆香酥,很適合牙齒不好的老年人。
奚繡娟帶著丈夫華建軍和兒子華江在姐姐一家之後回了娘家,也帶了大包小包。同樣帶了一隻老母雞、一刀五花肉、一聽麥乳精一聽奶粉,兩塊結實的黑色斜紋布,說給奚外公做兩條新褲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