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作者:九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俠》是連載雜誌,上麵很多作品都是連載文,如果沒有看前麵,隻看中間一段,沒頭沒尾,其實很難看。
導致這幾本雜誌放在茶幾上半個多月,愣是被人無視了。
《大宋》的這期連載,能被吳公安看進去,還是因為這是一個剛開始的新案子,加上作者的寫法很吸引人,又很專業,才讓吳公安一不留神就給看了進去,結果越看越心驚。
《武俠》的後麵兩期,檔案室的女同事並沒有帶到單位來,還在家裏,說明天帶給他。
吳公安左等右等,還是等不及,幹脆跑出了局裏,在附近找到了一個報刊亭,問有沒有《武俠》。
報刊亭老板一聽是來買《武俠》的,當下就從他腳下的一摞書中,抽了一本給吳公安。
吳公安當下就撕開外麵的透明包裝袋,打開裏麵內容,翻看了一下,對不上,又連忙問報刊亭老板:“有上一期的嗎?”
“沒有咧,賣光咧,下次要,來早一點哎,好多人喜歡《武俠》,我貨進的都算多了,每次上來就賣光。”老板說著,笑著露出泛黃的大煙牙:“你也是追《大宋》的吧?好多人買《武俠》,都是追的大宋,也不知道這個案子的凶手是誰,不過你放心,《大宋》的節奏很快的,一般四期肯定能結束一個案子,再開啟下一個案子。”
保安亭老板顯然是《大宋》的老讀者了,連作者的寫作習慣都清楚了,目前《大宋》已經完結了四個案子,這一期開始了第五個。
吳公安不想聽他說這些,問他:“那你還記得上一期內容嗎?”
保安亭老板當然記得,但是他說的太籠統了,吳公安聽的著急,一邊往回跑,一邊打開最新的一期,果然,最新一期上,隻有這案子的結尾,女主帶著他們找到了凶手,抓捕回凶手,帶回開封府大牢審問凶手,為何要殺死農戶一家,問明緣由,讓人瞠目。
原來此人並不是第一次殺人,他原是江陵人士,在家鄉就已經做過一次類似的案子,逃到開封,會殺這家農戶,純粹就是路過,肚子餓了,身上沒錢,去這農戶家中找些吃的,順便翻些錢財,見農戶被驚醒,幹脆利落的把農戶殺死,又順便把他全家都殺了。
因為是武俠小說,裏麵自然少不了武俠的描寫,故事中的殺人凶手,也是一位會武功的武林人士,說起他殺人經過,十分淡然,仿佛他殺的不是活生生的人類,如此凶殘的滅門慘案,在凶手口中,仿若被隨手剁死的五隻雞鴨,而在凶手輕描淡寫的描述中,若不是女主他們抓他抓的快,他早已經改換姓名,逃之夭夭,天大地大,又能去何處抓他?
就連此人要改換什麽姓名,將要去何方,凶手形貌、年齡、籍貫,文中通通都寫了。
但是,就是沒有上一期的關鍵性內容。
吳公安那個著急,又在附近找了找,問了好幾家報刊亭,都沒有上一期的內容了,直到跑到一個書店,本以為書店裏不會有這樣的雜誌書籍,或者也沒有上一期的內容,沒想到一問,居然有。
吳公安喜出望外。
*
計老師在批改完競賽班試卷後,心底已經生出想讓江檸參加競賽的事,他覺得江檸如果專心走競賽這條路的話,應該是能出成績的,如果能拿到省級的獎項,不說保送一些頂尖的學府,像他們省的省大這樣的985學校,應該還是沒問題的,便來找三班的班主任王老師說了這事。
王老師怎麽可能讓自己班重點大學的苗子,去走什麽沒什麽希望的競賽路線?一中往年的競賽成績是什麽樣,他會不知道嗎?
若不是新挖的兩個新老師來,一中往年都是直接放棄競賽這條線,專心搞高考的,這也是生源不如吳中,但在考重點大學的升學率上,一中能夠緊咬吳中,和吳中一起成為吳城最出名的兩所重點高中之一的原因。
吳中作為吳城所有高中的‘老大’,不僅是在升學率這一塊做的好,吳城的競賽路線成績,幾乎全靠吳中,一中大多數時候都是去一日遊,真正能出成績的極少。
畢竟主要生源還是來自下麵的鄉鎮中學,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能夠進入一中學習,能夠為了考大學這個夢想而努力,就已經費勁他們全部的力氣了,又哪裏還有餘力去搞什麽競賽?能去走競賽路線的,除了那種特別有天賦的,哪個不是家庭條件還不錯,先天的家庭環境熏陶和影響,後天家裏父母也願意給孩子花錢培養,才有那麽多的時間、金錢、精力去搞物理競賽、化學競賽、數學競賽。
以為書上學了些死知識,就能去市裏、省裏、甚至全國在這個科目頂尖的一批人去競爭拿獎?
怎麽可能呢?
不過這話,王老師也沒有說死,而是反問計老師:“她要是把主要精力搞競賽去了,自己本身成績下降,又沒有拿到保送名額,這要怎麽算呢?再說我也不是她爸媽,這事也得要人家父母同意才行吧?”
這也是吳城大環境下,競賽不行的一個原因。
家長不支持。
老師和家長們都想求穩。
計老師自己就是省城人,也是從小耳濡目染,若不是他對象分配在了這裏,他也不會來吳城,對於吳城的競賽環境,確實有些不好。
可他還是爭取說:“江檸同學在這方麵是真的有些天賦,如果她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競賽上的話,有我和張老師全力輔導她,國獎不敢說,省獎還是能爭一爭的。”
計老師也不敢一下子把話說死,這也確實是吳城這樣的小地方,對於競賽路線的無奈。
他說:“我去問一問江檸同學吧,看她自己願不願意。”
就是江檸自己願意,王老師也不願意。
計老師還沒找到江檸談話呢,王老師先過來找江檸了。
辦公室裏人多,整個英語組的人,都在一個大辦公室裏辦公,不方便談話,他把江檸叫到辦公樓前的大花壇那裏,跟她說了計老師找他說的話:“你晚上去競賽班上課,計老師估計會找你說這件事。”
他麵容嚴肅的跟江檸說:“不是老師不願意讓你去搞競賽,但我們學校往年的競賽成績就擺在那,走不通,老師還是希望你能把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學習主要科目上,競賽那邊放一放,畢竟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
頓了頓,“你明白老師說的意思嗎?”
他們一中在吳城雖然是重點高中,但放到整個市,整個省,又不算什麽了。
他們省重點大學的錄取率僅在百分之2,211大學的錄取率都不到百分之五,可想而知這樣的競爭壓力有多大。
而更好的教學資源,必然在省裏,在市裏,能夠分配到他們吳城來的,又有多少?
吳中和一中的校長,真的是拚勁全力給學生們找好老師,找好資源,同時,也需要學生們自己拚勁全力,才能在這已經很低的錄取率中,和省裏、市裏的重點高中搶有限的大學資源,搶有限的重點大學的名額。
江檸現在成績能夠進入年級前十,並且在這次月考中,不僅沒有因為進入競賽班就成績下降,反而穩步提升,這說明江檸此時還是有餘力和潛力再往上衝一衝,努力一把,不說全國排名前十(雖然除了清北,其它學校都認為自己排第三)的學校,排名下麵一點的大學還是能衝一下的。
作為一個平行班班主任,王老師對班裏學生最大的期望,也就是211了,211還是今年剛出來的概念,至於那些全國頂尖的高校,他是想都不敢想。
江檸如何能不明白,作為一個前世就是一中的老一中人,對於未來三年的一中競賽成績心裏清楚的很,雖然因為計老師和張老師的到來,讓一中的競賽成績提高了一大截,但在結果上,想拿到省獎還是不容易的。
競賽這些,從來都不是江檸所追求的,會去競賽班,不過是學校需要,她在自己本身學習上還算遊刃有餘,這才去的。
而她既然做一件事,當然就會好好做,做好它。
她態度特別端正地點頭,認真地說:“謝謝您王老師,您說的我都明白,我知道怎麽做的。”
江檸的語言天賦一般,她會說英語,會說標準的普通話,還會說水埠鎮地地道道的方言,偏偏身為吳城人,半普通話半方言的吳城話,她不會說。
在她看來,要麽就是標準的普通話,要麽就是標準的水埠鎮方言,非得讓她把舌頭扭成發音奇怪的半普不方的,她舌頭真的扭不過來。
此時和王老師說的,是一口發音非常標準的普通話。
這讓習慣了說英語和吳城普通話的王老師有點不好意思,這孩子講話就講話,講的這麽正式做什麽?
他摸摸自己頭上的短發,揮手說:“你是個聰明孩子,自己心裏有數就行,回去吧。”
晚上在競賽班上完一節課的計老師果然來找江檸。
他站在講台上,直接朝江檸一招手:“江檸,跟我過來一下。”
夜晚的辦公樓,樓上的燈除了三個競賽班教室,其它教室和辦公室全都是一片黑,就連走廊都是黑的,沒有燈。
計老師一向注意和學生保持距離,此時也不例外,他沒有把江檸叫到辦公室,而是就在教室外偏計算機教室那邊一些的走廊上,這裏既安靜,不會有人打擾到,方便談話,又是公共場所,別人都能看的見他們在做什麽。
計老師站在走廊的扶手前,麵對著教室那邊,教室那邊傳來的微弱的光照在他清瘦的娃娃臉上,讓他看起來不像老師,像他們同學。
他先是習慣性笑了一下,又輕聲問江檸:“你們班主任王老師跟你說過了沒有?”
江檸點頭:“說過了。”
“那你是什麽想法?”他怕江檸一口氣拒絕,補充說:“你也別急著拒絕,你可以先試試,你才高一,班裏的成績那邊也不必放下,隻要稍稍多花點時間和精力放在競賽上,先試一試。”
他認真地說:“你這次的考試成績我都看過了,是覺得你真的有這個天賦,才想讓你試一試的。”
畢竟,他也不敢拿一個學生的前途開玩笑,如果這個學生沒有天賦,還勸人家不搞成績,搞競賽,那不是害人家嘛?
當然,也不是沒有競賽成績都抓的好的學生,有,但在吳城,少。
像他以前讀的省城重點高中裏,就有和他一樣專門走競賽路線,後來競賽成績不理想,又回去複習走高考路線的。
這樣的同學他自己見的就不少。
江檸還從不知道她居然還有學數理化的天賦,她很清楚,自己是沒有這個天賦的,最多就是前世學過一遍高中課程和高數,又多了二十多年人生閱曆,所以在競賽班老師上課時,她很容易就能接受和理解老師教的知識,並融會貫通。
但這和天賦兩個字還是差的很遠。
她也將自己實際的想法和計老師說了:“我肯定是會走正常高考程序來升學的,競賽班如果我有餘力,學校也需要我參加的話,我會參加一下,但直接走競賽路線,我是沒有想過,也沒這想法的。”她用力的強調一句:“計老師,我在數理化上真的沒有天賦,我高二是要選文科的!”
計老師看著這個幾次考試,數理化成績都極好的,卻認為自己在數理化上一點天賦沒有,還要去選文科的學生,沉默的無語了。
他十分懷疑,眼前這個小姑娘,是不是對自己的認知有什麽問題?
他望著麵前一臉認真表情的學生,沉默了一會兒,也沒勉強,隻說了一句:“你先試試。”
第65章 65 【一更】
在計老師看來, 江檸這次小考的試卷考的這麽好,就必然是已經花費了很多精力在競賽班上,他會去跟王老師打聲招呼, 也是出於尊重, 沒想到王老師會直接反對,還讓江檸也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競賽上。
如果每個老師都這麽跟學生說, 那他的競賽班還怎麽出成績?一中把他找來,不就是為了能讓一中的競賽班的成績提高嗎?如果老師和學生不配合,他就是再努力,再怎麽教,也難把競賽班搞上來啊。
這讓他一時有些鬱悶, 又不知道找誰說,看到他的校友兼好友, 不由和同是競賽班老師的好友吐槽了兩句。
他好友說:“這事你找她班主任說沒用,誰把我們請來的, 你找誰說。”
計老師想想,確實。
這事還得和校長說。
校長願意找他和好友特意讓他們帶競賽班,那就是說,校長在競賽成績上,是有野心的。
他倒不是讓江檸完全放下那邊的成績, 隻是希望她也能多放些精力在競賽上。
孫校長是個個頭非常高, 身材孔武有力的壯漢, 他頭發烏黑茂密, 梳著大背頭, 外表看上去隻有四十來歲, 隻看外表,很難想象這竟然是一個重點高中的校長。
孫校長聽了計老師話, 用筆點了點桌麵,“這個還要看學生本身意願。”但他確實想讓競賽班成績提高的,想了想,校長又問他:“這個學生真這麽有悟性?”
計老師直接拿了這次小考的試卷給校長看了,讓他對江檸和其他人的試卷有個直觀的對比:“她才來上了一個月,就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她要是能多花點時間,我再教她一年,明年競賽,我們學校說不定就能出成績!”
孫校長不由有些意動。
他們一中始終在競賽成績上被吳中壓了一頭,在吳城,別人說起吳中和一中,總說吳中是吳城最好的學校,這也使得下麵初中學校的尖子生們,在填中考誌願時,總把吳中當第一誌願,一中隻是第二誌願,或者成績沒那麽好,覺得自己考吳中不保險的,才會拿一中當第一誌願。
實際上一中的考試分數,隻比吳中低了十幾分而已。
可是不低不行,一樣的分數,人家都去吳中,不來他們一中,長此以往,好的生源都到了吳中,一中隻能撿吳中剩下的生源,到時候吳中隻會越來越好,一中和吳中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哪怕他用獎學金,和免學費等各種優惠政策,搶到一些優質生源,可還是太少了。
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把一中的競賽成績提上來,讓人別一說到吳中最好的高中,大家就隻想到吳中,實際上一中的師資和升學率隻比吳中差了一點點,但這也是生源的差距。
最優秀的那批生源都進了吳中,他們老師再怎麽努力教學生,也終不隻靠老師們教,就能拉開這個差距的。
孫校長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一心都在事業上,想把學校成績搞好。
“這事我心底有數了,我會讓教務處全力支持你的競賽班,你隻管把成績搞出來,學生那裏我會找王老師談。”
他讓人把高一年級三班的班主任叫到辦公室裏。
王老師一聽校長叫他,心裏就咯噔一聲,知道是什麽事了。
果然,孫校長就說了計老師的事:“計老師和我說了你們班江檸同學的事了,她才進競賽班一個月,就有這樣的成績,比很多在競賽班帶了三個多月的學生學得都要好,確實是有悟性。”
王老師麵對校長,那也是據理力爭的:“她在競賽上有沒有悟性我不知道,但她這次月考成績比上次期中考試還要好,以她現在的成績,再努努力,就是排名前十的那幾所大學,也不是不能想一下的。”
導致這幾本雜誌放在茶幾上半個多月,愣是被人無視了。
《大宋》的這期連載,能被吳公安看進去,還是因為這是一個剛開始的新案子,加上作者的寫法很吸引人,又很專業,才讓吳公安一不留神就給看了進去,結果越看越心驚。
《武俠》的後麵兩期,檔案室的女同事並沒有帶到單位來,還在家裏,說明天帶給他。
吳公安左等右等,還是等不及,幹脆跑出了局裏,在附近找到了一個報刊亭,問有沒有《武俠》。
報刊亭老板一聽是來買《武俠》的,當下就從他腳下的一摞書中,抽了一本給吳公安。
吳公安當下就撕開外麵的透明包裝袋,打開裏麵內容,翻看了一下,對不上,又連忙問報刊亭老板:“有上一期的嗎?”
“沒有咧,賣光咧,下次要,來早一點哎,好多人喜歡《武俠》,我貨進的都算多了,每次上來就賣光。”老板說著,笑著露出泛黃的大煙牙:“你也是追《大宋》的吧?好多人買《武俠》,都是追的大宋,也不知道這個案子的凶手是誰,不過你放心,《大宋》的節奏很快的,一般四期肯定能結束一個案子,再開啟下一個案子。”
保安亭老板顯然是《大宋》的老讀者了,連作者的寫作習慣都清楚了,目前《大宋》已經完結了四個案子,這一期開始了第五個。
吳公安不想聽他說這些,問他:“那你還記得上一期內容嗎?”
保安亭老板當然記得,但是他說的太籠統了,吳公安聽的著急,一邊往回跑,一邊打開最新的一期,果然,最新一期上,隻有這案子的結尾,女主帶著他們找到了凶手,抓捕回凶手,帶回開封府大牢審問凶手,為何要殺死農戶一家,問明緣由,讓人瞠目。
原來此人並不是第一次殺人,他原是江陵人士,在家鄉就已經做過一次類似的案子,逃到開封,會殺這家農戶,純粹就是路過,肚子餓了,身上沒錢,去這農戶家中找些吃的,順便翻些錢財,見農戶被驚醒,幹脆利落的把農戶殺死,又順便把他全家都殺了。
因為是武俠小說,裏麵自然少不了武俠的描寫,故事中的殺人凶手,也是一位會武功的武林人士,說起他殺人經過,十分淡然,仿佛他殺的不是活生生的人類,如此凶殘的滅門慘案,在凶手口中,仿若被隨手剁死的五隻雞鴨,而在凶手輕描淡寫的描述中,若不是女主他們抓他抓的快,他早已經改換姓名,逃之夭夭,天大地大,又能去何處抓他?
就連此人要改換什麽姓名,將要去何方,凶手形貌、年齡、籍貫,文中通通都寫了。
但是,就是沒有上一期的關鍵性內容。
吳公安那個著急,又在附近找了找,問了好幾家報刊亭,都沒有上一期的內容了,直到跑到一個書店,本以為書店裏不會有這樣的雜誌書籍,或者也沒有上一期的內容,沒想到一問,居然有。
吳公安喜出望外。
*
計老師在批改完競賽班試卷後,心底已經生出想讓江檸參加競賽的事,他覺得江檸如果專心走競賽這條路的話,應該是能出成績的,如果能拿到省級的獎項,不說保送一些頂尖的學府,像他們省的省大這樣的985學校,應該還是沒問題的,便來找三班的班主任王老師說了這事。
王老師怎麽可能讓自己班重點大學的苗子,去走什麽沒什麽希望的競賽路線?一中往年的競賽成績是什麽樣,他會不知道嗎?
若不是新挖的兩個新老師來,一中往年都是直接放棄競賽這條線,專心搞高考的,這也是生源不如吳中,但在考重點大學的升學率上,一中能夠緊咬吳中,和吳中一起成為吳城最出名的兩所重點高中之一的原因。
吳中作為吳城所有高中的‘老大’,不僅是在升學率這一塊做的好,吳城的競賽路線成績,幾乎全靠吳中,一中大多數時候都是去一日遊,真正能出成績的極少。
畢竟主要生源還是來自下麵的鄉鎮中學,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能夠進入一中學習,能夠為了考大學這個夢想而努力,就已經費勁他們全部的力氣了,又哪裏還有餘力去搞什麽競賽?能去走競賽路線的,除了那種特別有天賦的,哪個不是家庭條件還不錯,先天的家庭環境熏陶和影響,後天家裏父母也願意給孩子花錢培養,才有那麽多的時間、金錢、精力去搞物理競賽、化學競賽、數學競賽。
以為書上學了些死知識,就能去市裏、省裏、甚至全國在這個科目頂尖的一批人去競爭拿獎?
怎麽可能呢?
不過這話,王老師也沒有說死,而是反問計老師:“她要是把主要精力搞競賽去了,自己本身成績下降,又沒有拿到保送名額,這要怎麽算呢?再說我也不是她爸媽,這事也得要人家父母同意才行吧?”
這也是吳城大環境下,競賽不行的一個原因。
家長不支持。
老師和家長們都想求穩。
計老師自己就是省城人,也是從小耳濡目染,若不是他對象分配在了這裏,他也不會來吳城,對於吳城的競賽環境,確實有些不好。
可他還是爭取說:“江檸同學在這方麵是真的有些天賦,如果她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競賽上的話,有我和張老師全力輔導她,國獎不敢說,省獎還是能爭一爭的。”
計老師也不敢一下子把話說死,這也確實是吳城這樣的小地方,對於競賽路線的無奈。
他說:“我去問一問江檸同學吧,看她自己願不願意。”
就是江檸自己願意,王老師也不願意。
計老師還沒找到江檸談話呢,王老師先過來找江檸了。
辦公室裏人多,整個英語組的人,都在一個大辦公室裏辦公,不方便談話,他把江檸叫到辦公樓前的大花壇那裏,跟她說了計老師找他說的話:“你晚上去競賽班上課,計老師估計會找你說這件事。”
他麵容嚴肅的跟江檸說:“不是老師不願意讓你去搞競賽,但我們學校往年的競賽成績就擺在那,走不通,老師還是希望你能把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學習主要科目上,競賽那邊放一放,畢竟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
頓了頓,“你明白老師說的意思嗎?”
他們一中在吳城雖然是重點高中,但放到整個市,整個省,又不算什麽了。
他們省重點大學的錄取率僅在百分之2,211大學的錄取率都不到百分之五,可想而知這樣的競爭壓力有多大。
而更好的教學資源,必然在省裏,在市裏,能夠分配到他們吳城來的,又有多少?
吳中和一中的校長,真的是拚勁全力給學生們找好老師,找好資源,同時,也需要學生們自己拚勁全力,才能在這已經很低的錄取率中,和省裏、市裏的重點高中搶有限的大學資源,搶有限的重點大學的名額。
江檸現在成績能夠進入年級前十,並且在這次月考中,不僅沒有因為進入競賽班就成績下降,反而穩步提升,這說明江檸此時還是有餘力和潛力再往上衝一衝,努力一把,不說全國排名前十(雖然除了清北,其它學校都認為自己排第三)的學校,排名下麵一點的大學還是能衝一下的。
作為一個平行班班主任,王老師對班裏學生最大的期望,也就是211了,211還是今年剛出來的概念,至於那些全國頂尖的高校,他是想都不敢想。
江檸如何能不明白,作為一個前世就是一中的老一中人,對於未來三年的一中競賽成績心裏清楚的很,雖然因為計老師和張老師的到來,讓一中的競賽成績提高了一大截,但在結果上,想拿到省獎還是不容易的。
競賽這些,從來都不是江檸所追求的,會去競賽班,不過是學校需要,她在自己本身學習上還算遊刃有餘,這才去的。
而她既然做一件事,當然就會好好做,做好它。
她態度特別端正地點頭,認真地說:“謝謝您王老師,您說的我都明白,我知道怎麽做的。”
江檸的語言天賦一般,她會說英語,會說標準的普通話,還會說水埠鎮地地道道的方言,偏偏身為吳城人,半普通話半方言的吳城話,她不會說。
在她看來,要麽就是標準的普通話,要麽就是標準的水埠鎮方言,非得讓她把舌頭扭成發音奇怪的半普不方的,她舌頭真的扭不過來。
此時和王老師說的,是一口發音非常標準的普通話。
這讓習慣了說英語和吳城普通話的王老師有點不好意思,這孩子講話就講話,講的這麽正式做什麽?
他摸摸自己頭上的短發,揮手說:“你是個聰明孩子,自己心裏有數就行,回去吧。”
晚上在競賽班上完一節課的計老師果然來找江檸。
他站在講台上,直接朝江檸一招手:“江檸,跟我過來一下。”
夜晚的辦公樓,樓上的燈除了三個競賽班教室,其它教室和辦公室全都是一片黑,就連走廊都是黑的,沒有燈。
計老師一向注意和學生保持距離,此時也不例外,他沒有把江檸叫到辦公室,而是就在教室外偏計算機教室那邊一些的走廊上,這裏既安靜,不會有人打擾到,方便談話,又是公共場所,別人都能看的見他們在做什麽。
計老師站在走廊的扶手前,麵對著教室那邊,教室那邊傳來的微弱的光照在他清瘦的娃娃臉上,讓他看起來不像老師,像他們同學。
他先是習慣性笑了一下,又輕聲問江檸:“你們班主任王老師跟你說過了沒有?”
江檸點頭:“說過了。”
“那你是什麽想法?”他怕江檸一口氣拒絕,補充說:“你也別急著拒絕,你可以先試試,你才高一,班裏的成績那邊也不必放下,隻要稍稍多花點時間和精力放在競賽上,先試一試。”
他認真地說:“你這次的考試成績我都看過了,是覺得你真的有這個天賦,才想讓你試一試的。”
畢竟,他也不敢拿一個學生的前途開玩笑,如果這個學生沒有天賦,還勸人家不搞成績,搞競賽,那不是害人家嘛?
當然,也不是沒有競賽成績都抓的好的學生,有,但在吳城,少。
像他以前讀的省城重點高中裏,就有和他一樣專門走競賽路線,後來競賽成績不理想,又回去複習走高考路線的。
這樣的同學他自己見的就不少。
江檸還從不知道她居然還有學數理化的天賦,她很清楚,自己是沒有這個天賦的,最多就是前世學過一遍高中課程和高數,又多了二十多年人生閱曆,所以在競賽班老師上課時,她很容易就能接受和理解老師教的知識,並融會貫通。
但這和天賦兩個字還是差的很遠。
她也將自己實際的想法和計老師說了:“我肯定是會走正常高考程序來升學的,競賽班如果我有餘力,學校也需要我參加的話,我會參加一下,但直接走競賽路線,我是沒有想過,也沒這想法的。”她用力的強調一句:“計老師,我在數理化上真的沒有天賦,我高二是要選文科的!”
計老師看著這個幾次考試,數理化成績都極好的,卻認為自己在數理化上一點天賦沒有,還要去選文科的學生,沉默的無語了。
他十分懷疑,眼前這個小姑娘,是不是對自己的認知有什麽問題?
他望著麵前一臉認真表情的學生,沉默了一會兒,也沒勉強,隻說了一句:“你先試試。”
第65章 65 【一更】
在計老師看來, 江檸這次小考的試卷考的這麽好,就必然是已經花費了很多精力在競賽班上,他會去跟王老師打聲招呼, 也是出於尊重, 沒想到王老師會直接反對,還讓江檸也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競賽上。
如果每個老師都這麽跟學生說, 那他的競賽班還怎麽出成績?一中把他找來,不就是為了能讓一中的競賽班的成績提高嗎?如果老師和學生不配合,他就是再努力,再怎麽教,也難把競賽班搞上來啊。
這讓他一時有些鬱悶, 又不知道找誰說,看到他的校友兼好友, 不由和同是競賽班老師的好友吐槽了兩句。
他好友說:“這事你找她班主任說沒用,誰把我們請來的, 你找誰說。”
計老師想想,確實。
這事還得和校長說。
校長願意找他和好友特意讓他們帶競賽班,那就是說,校長在競賽成績上,是有野心的。
他倒不是讓江檸完全放下那邊的成績, 隻是希望她也能多放些精力在競賽上。
孫校長是個個頭非常高, 身材孔武有力的壯漢, 他頭發烏黑茂密, 梳著大背頭, 外表看上去隻有四十來歲, 隻看外表,很難想象這竟然是一個重點高中的校長。
孫校長聽了計老師話, 用筆點了點桌麵,“這個還要看學生本身意願。”但他確實想讓競賽班成績提高的,想了想,校長又問他:“這個學生真這麽有悟性?”
計老師直接拿了這次小考的試卷給校長看了,讓他對江檸和其他人的試卷有個直觀的對比:“她才來上了一個月,就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她要是能多花點時間,我再教她一年,明年競賽,我們學校說不定就能出成績!”
孫校長不由有些意動。
他們一中始終在競賽成績上被吳中壓了一頭,在吳城,別人說起吳中和一中,總說吳中是吳城最好的學校,這也使得下麵初中學校的尖子生們,在填中考誌願時,總把吳中當第一誌願,一中隻是第二誌願,或者成績沒那麽好,覺得自己考吳中不保險的,才會拿一中當第一誌願。
實際上一中的考試分數,隻比吳中低了十幾分而已。
可是不低不行,一樣的分數,人家都去吳中,不來他們一中,長此以往,好的生源都到了吳中,一中隻能撿吳中剩下的生源,到時候吳中隻會越來越好,一中和吳中的差距隻會越來越大。
哪怕他用獎學金,和免學費等各種優惠政策,搶到一些優質生源,可還是太少了。
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把一中的競賽成績提上來,讓人別一說到吳中最好的高中,大家就隻想到吳中,實際上一中的師資和升學率隻比吳中差了一點點,但這也是生源的差距。
最優秀的那批生源都進了吳中,他們老師再怎麽努力教學生,也終不隻靠老師們教,就能拉開這個差距的。
孫校長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一心都在事業上,想把學校成績搞好。
“這事我心底有數了,我會讓教務處全力支持你的競賽班,你隻管把成績搞出來,學生那裏我會找王老師談。”
他讓人把高一年級三班的班主任叫到辦公室裏。
王老師一聽校長叫他,心裏就咯噔一聲,知道是什麽事了。
果然,孫校長就說了計老師的事:“計老師和我說了你們班江檸同學的事了,她才進競賽班一個月,就有這樣的成績,比很多在競賽班帶了三個多月的學生學得都要好,確實是有悟性。”
王老師麵對校長,那也是據理力爭的:“她在競賽上有沒有悟性我不知道,但她這次月考成績比上次期中考試還要好,以她現在的成績,再努努力,就是排名前十的那幾所大學,也不是不能想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