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可以趁著今年上半年加暑假的時間,交給江檸更多的競賽知識,以期望江檸下半年能取個好成績回來。


    為此計老師可謂是幹勁滿滿,教學都教的更有勁了,他將主要教學精力全都放到了培養江檸的競賽上。


    吳中的宋培風也在被吳中的老師們重點關注培養著,為下半年的競賽做準備,今年因為吳中多了宋培風這樣一個有天賦的學生,吳中對今年的競賽成績也是很期待的。


    更難得的是,不論是他原本班裏的學習成績,還是競賽成績,他居然都處理的遊刃有餘。


    江檸不知道計老師的想法,隻覺得計老師給自己布置的作業越來越多,晚上上課盯自己也盯的很緊。


    她並不太在意別人的想法,隻專注的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情。


    在戶口轉到滬市之後,她就在觀察江爺爺的狀態。


    考慮到江爺爺可能會不適應在滬市生活的語言問題,江檸並沒有打算立刻轉到滬市的高中去學習,而是選擇繼續留在吳城一中學習,不光是江爺爺會麵臨語言不通的問題,江檸其實也是。


    她從不高看自己的智商,也不認為前世自己學過高中課程,在可能語言不通,聽不懂老師上課,或者聽的吃力的情況下,能夠在高考這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重要考試中,能夠超過自己前世的成績。


    她也怕在江爺爺剛剛才適應吳城的生活,和左右鄰居才稍稍搭得上一點話的情況,又突然將他帶離這個他才熟悉的環境,又要去重新適應新的環境。


    江檸打算慢慢來,是在江柏考到滬市後,讓江爺爺跟過去,還是讓江爺爺跟自己過去,都要考慮到江爺爺對新環境的適應性。


    畢竟,她是希望看到一個開心的江爺爺,而不是一個周圍全是陌生環境陌生語言,孫子孫女也在學校上學,他一個人孤零零的麵對空蕩蕩房間沒人說話的江爺爺。


    如果是那樣的話,她情願選擇在吳城再待兩年。


    決定一做好,她就立刻給滬市那邊學校打電話,說了自己的決定,滬市學校那邊也尊重江檸的選擇,畢竟語言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問題,表示以後會每周定期給她寄這邊的輔導書和試卷,讓她能適應滬市這邊的考卷模式。


    反正江檸戶口已經轉過去了,未來兩年多,她什麽時候想把學籍轉過來都行。


    江爺爺原本以為,他將戶口轉到滬市去之後,就要跟著來滬市生活了。


    在高興孫子孫女在大城市買了房,未來將要定居在大城市,成為城裏人的喜悅勁過了後,他就回到吳城的鋪子裏,坐在搖椅上,望著老家的方向,一日比一日的沉默。


    他並沒有說什麽不願意去滬市的說法,相反,他很願意,他很開心孫子孫女成為滬市人,他也很開心他能成為滬市人,也想和孫子孫女去滬市生活。


    可開心之後,剩下的就是沉默。


    他知道他即將麵對的會是什麽。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陌生的語言。


    他現在在吳城說話,還勉強有人能聽得懂,但到了滬市,是真一個人都聽不懂了。


    去了滬市幾趟,他也知道,他也聽不懂滬市的話。


    他也並不介意,在滬市至少還能看到人,他在山裏當守林員的那些年,除了隔三差五來山上放牛的老人和孩子,他常年都是一個人。


    一個人又怕什麽呢?


    他都打算好了要離開這裏,去到一個陌生的新環境了。


    沒想到並沒有,孫子和孫女都打算繼續留在一中讀書。


    孫女說,怕現在過去,語言不通,聽不懂老師的話,影響學習成績,考慮再三,還是選擇在吳城讀書,將來高考時,再轉過去。


    目前隻有江柏的學籍轉過去了,江檸的還沒轉。


    江檸明顯的看到,在她做完這個決定後,江爺爺原本一直緊繃的神情放鬆舒展了。


    他依然是躺在躺椅上,望著老家的方向,手裏握著個據說是紫砂的茶壺,一搖一晃著,慢慢喝著茶。


    春天到了,馬上又是一年采茶的季節。


    二兒子二兒媳過年那幾天就在計劃去深市找江鬆,現在估計已經去深市了,老大估計也帶幾個孫子出門給人家建房了,老家隻剩下大兒媳和他老伴兒還在家裏,家裏的茶葉她們不知道摘不摘的完,還有他老弟,巡山的工作也不知道幹的咋樣。


    脫離了他幹了幾十年的工作崗位,他依然會時不時的有種不適應感,經常半夜醒來,會想到:“哦,我該去巡山了。”


    然後猛地清醒,啊,已經不用去去巡山了。


    接著坐在床上,心底空落落的,好半響才能緩過來。


    這種失落感隨著天光的大亮,新的一天到來,打開店鋪的卷簾門後,他又樂嗬嗬的按下錄音機開關,開始新的一天。


    周五,又有很多學生收拾著行李回家。


    已經預熱了幾天,z省的電視台也在黃金時間段打了好幾天的廣告,很多《大宋》的讀者,或者《包青天》的老觀眾們,在周六的時候,都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z省衛視台的《包青天》二的上映。


    童金剛還把他家淘汰的一台二手的老式黑白電視機搬來,放到江爺爺的店裏。


    今年因為長紅帶著國產品牌的彩色電視機和日國電視機品牌搶市場,一下子把彩色電視機的價格打了下來,童金剛家過年也新買了一台彩色電視機,這台黑白的就放到了他的房間,可他每天晚上晚自習上到九點半,高三學習任務重,電視機在他房間幾乎沒有打開過,他見放著也沒人看,就搬到江爺爺這來了。


    “江爺爺,今天晚上z省台放《包青天》第二部 ,你沒事可以躺在床上看看。”


    童金剛家第一台電視機買的早,外形非常的迷你古早,屏幕比江檸的十四寸顯示器還要小,就放在她顯示器的旁邊,正對著江爺爺床的方向,讓江爺爺躺在床上都可以看電視。


    津市的李昂,廣市的王詠和鮑主編他們,出版社的主編和編輯們,南市、滬市的《大宋》錢主編、錢經理、楊美蓉他們,省城的吳公安他們,全都守在電視機前。


    吳公安他們在看到《大宋》居然改編成電視劇即將上映後,都看著自己手裏握的書,說不出話來。


    好半響才有個老公安說:“這……這不是瞎胡鬧嗎?這怎麽能拍成電視劇呢?”這要是被上麵寫的案子的凶手看到,那凶手不是要逃脫了?


    他們都相互打量,看看這事到底是誰幹的,是誰把他們所的案子寫成小說後,還拍成電視劇的,又緊張的守在電視機前,生怕有凶犯看到《包青天》後,聯想到現實中的案子。


    不過在看了兩集電視劇後,他們徹底放鬆了下來。


    第96章 96


    《包二》的改編並不是瞎改編的, 原編劇在改編《包二》時,還得與《包一》的情節相互串聯起來,比如朝堂鬥爭、太師、丞相、皇帝的戲份等等, 電視劇情節因為改成了包拯和展昭他們的視角, 查案過程中還加入了很多打鬥、武功套路等。


    案子還是那個案子,但看起來不能說和他們經曆的沒有一點關係, 隻能說和現實中完全不相幹。


    他們是這些案子的查案人,才會覺得每個案子都和他們大隊沒破的案子有些相似,但各個案子的凶手,其實都是獨立,他們在看到與他們不相關的案子的時候, 是不會有這個案子我看過的既視感的,且因為查案的過程, 都是以女主和捕頭們的視角去寫,更多的是在寫女主和捕頭們查案時發現線索的心理動態, 除非是剛好有凶手看到的正好是自己犯的那個案子,不然基本不會往現實案件中聯想。


    而一般凶犯在逃跑後,也是能低調則低調,哪裏偏僻往哪裏鑽,也很少會有人選擇《武俠》這樣的雜誌看, 首先‘俠’這一字, 就與他們是背道而馳的, 就算偶然翻到了一本《武俠》, 武俠是連載期刊, 他們也不會每期都追。


    加上加入了太多的宋朝時的民生、武俠因素的存在, 非公安係統的讀者看起這部小說來,就跟看《包青天》、《陸小鳳》《狄仁傑》時的感受一樣, 誰會把《陸小鳳》《包青天》《狄仁傑》往自己現實中的案子上代入呢?最多會覺得作者寫的很專業。


    吳公安他們看完兩集《包青天》後,還有些意猶未盡,不禁又拿出《大宋》出來翻看。


    通過《大宋》這本小說,他們已經破了三個案子了,最近他們在看第四個案子。


    第四個案子很有意思,說的是女主他們在查案過程中,發現某縣的縣令,居然早已被殺,現在的這個縣令,居然是冒充這個縣令的凶手,且已經冒充了多年,因為山高皇帝遠,信息傳遞速度慢,竟一直沒有人發現這個縣令是假的。


    女主角他們是追蹤一個逃犯到本地,經過一係列的查案打鬥過程,最終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縣令的秘密,縣令的秘密被人發現,自然也會派人追殺她們,女主他們一路帶著這個秘密被人追殺進了開封,將消息遞進了開封府。


    江檸在寫小說時,剛開始幾個案子,還能按照她原本設定的劇情來寫,因為劇情這個東西,她既可以控製,有時候又不受她控製,每個人物的反應,說的話,加上某段時間她非常忙碌,緊急趕稿時就難免卡文,一旦卡文,情節就會不受控製的放飛,不知不覺,有些情節就脫離了自己原本的大綱,變得和現實中完全不一樣,加上並不是每個案子都參考改編現實中的案子,她也會根據情節走向,不停的修改和修正情節,以更符合當時社會、朝堂的邏輯,以至於與現實中情節毫不相幹,改編的麵目全非。


    可能案子的凶犯本人看到書,都不知道這個案子和自己有關,實在是裏麵寫的都是主角在查案,查案過程中又有太多配角出現,每個配角又有自己的故事線,然後又夾雜一些江湖風雲,雲譎波詭,真正出現凶手本身的,隻剩下最後揭開真相抓捕凶手的時候,因為是武俠,凶手要麽是江湖人士,要麽是潛藏在開封城中的讓人意想不到的人。


    這並不受作者本人意誌所控製,江檸在寫文時,也是當時腦中想到什麽就寫什麽,後麵也沒有時間去修改修正,每期都是寫完就發出去了,到了王詠那邊,他就更不會給江檸修稿了,他如果有給江檸修稿的能力,他就可以自己寫了,他假如亂改,改的跟江檸後麵寫的對不上怎麽辦?最多就是在錯別字和標點符號上,給她做個校對。


    江檸在回憶起這些情節時,下次能做的,就是盡力將放飛的情節再度拉回到主線上來,這樣一放一收,使得除了前三四個案子,吳公安他們看著還能眼熟,再翻看後麵的案子時,看到這樣完全古色古香,符合宋朝時代特色又充斥著武俠風的離奇案子,吳公安他們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時,有時候也會懷疑,是不是自己想太多,這純粹就是一個巧合?


    可要說完全是巧合,這也太巧了吧?


    他不由抬眼去觀察他的同事們。


    這些同事和他一樣,也都看小說看的津津有味,光是從他們的表情和平時表現來看,確實難以想象,他們中有人會是《大宋》的作者。


    剛開始他們看小說的時候,十分確定作者就出自他們之間,可了解到《武俠》這本雜誌後,新的疑惑又產生了。


    《武俠》這本雜誌是個周刊,也就是說,它是每周都要發行的,追了這麽久,每期都買,他們現在也就了解了,雜誌一周連載兩萬字左右,這些同事們每天都和他一起在外麵風吹日曬,有時候經常到半夜都沒時間回家,他們哪來的時間去寫稿?


    這讓他不由懷疑起所裏的文職人員,首先懷疑的,就是檔案室裏的小陳,也就是當初將《武俠》雜誌買來放在大廳茶幾上的女警。


    她在檔案室工作,每日是有足夠的時間來寫作的,而且作為他們所的文職人員,偶爾聽他們聊天,聊到案子時,她聽到說不定也能憑借一些線索和想象,寫出這樣的情節。


    哪怕這個猜測當中,有太多邏輯不通的地方,可他實在是想不到別人了。


    江檸和江爺爺也看完了《包青天》,江爺爺還是第一次看《包青天》,還有些意猶未盡呢。


    江家也有一台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還是江爸開養雞場的那幾年買的,當年還是全村獨一份,很是風光,可江爺爺一個人在山上,除了雙搶期間可以下山幫著搶收糧食,晚上還得睡在稻場看稻子,其餘時間一直留在山上巡山,根本沒有看電視的機會。


    所以江家雖然有電視機,他卻沒有看過幾次,大多數時候都是抱著收音機在聽。


    現在一下子看了兩集電視劇,江爺爺就忍不住說:“怎麽這麽快就放完了?”


    江檸起身給江爺爺掖好被子,關掉電視:“明天上午還有重播呢,你要想看,明天再看,現在趕緊睡吧。”


    江爺爺的生物鍾很穩定,他當守林員時,一個人在山上,晚上不用巡山,都睡的很早,這還是頭一次看電視看到這麽晚,躺下後沒幾分鍾就打起了呼嚕。


    江檸也回了學校。


    一中的門禁是七點,剛開始門衛是嚴格執行的,現在因為和江檸熟了,知道江檸的爺爺就在旁邊開了個鋪子,江檸每次出去也不是去別的地方,而是去她爺爺店裏,給爺爺幫忙,加上江檸之前考了全校第一,門衛知道她就是那個全縣第一後,對於她回來早一點遲一點,就沒那麽多話了。


    此時看到江檸這麽晚才回來,剛剛看完《包青天》的門衛問:“怎麽這麽晚才回來?下次早一點知道吧?”


    門衛是躺在床上看的,還得披著外套起床給江檸開門,江檸回宿舍時,宿舍下麵的大鐵門還開著,大鐵門是每天晚上十點鎖門。


    李台長是在家裏和妻子一起看的《包青天》,此時電視台的電視機前,也圍著一群工作人員在看,等第二集 看完後,剪輯師非常滿意自己的剪輯,現在就等著明天的收視率了。


    秦舒敏是拍了戲之後,才知道當演員有多辛苦,因為要趕在《香帥》剛完結,沒有接檔的爆火電視劇上映前,趕著上映,他們每日是加班加點的拍,有時候一個演員一天隻能睡三四個小時,拍到春夏季節的戲時,為了不讓他們嘴裏說話時有熱氣冒出來穿幫,他們還需要在嘴巴裏含上冰塊,或者雪。


    秦舒敏也因此扁桃體發炎,喉嚨痛、鼻子也有鼻涕,有些感冒的前兆,此時她穿著厚厚的軍大衣,和一群主創成員窩在電視機前,捧著紅糖薑茶喝著,等看完兩集電視劇後,她實在熬不住了,回房間沉沉睡下。


    睡前她還在想,自己在拍完《包二》後,再也不想拍戲了,做個自己的節目,當個幕後,或者主持人不好嗎?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她睡得昏昏沉沉的,才有人輕輕將她推醒。


    她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是要開拍了嗎?”


    她助理拿了一片退燒藥來給她吃:“敏敏姐,你發燒了,快把藥吃了。”


    秦舒敏是電視台有編製的正式員工,她的兩個助理實習期雖然已經過了,但目前也隻是合同工而已,平時對秦舒敏都是喊姐。


    秦舒敏燒的昏昏沉沉的,半響才想起來問:“我們昨天上的劇收視率出來了嗎?”


    李台長那邊也在問:“昨天的收視率怎麽樣?”


    “台長,昨晚收視率最低百分之十五,最高衝到了百分之二十七!”電視台的工作人員語氣裏都是喜氣。


    這和《香帥傳奇》在寒假創下的百分之七十七的現象級超高收視率當然不能比,但誰都不能說《包二》開局的收視率低了,事實上,去年《包青天》在他們台播的時候,最高收視率百分之五十一,這已經是非常高的收視率了。


    此時很多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都普遍維持在百分之二十以下。


    他們寒假買的那部電視劇創下的最高收視率,也就是在《包青天》剛下映,它剛接檔時,開局達到過百分之三十,後麵就一路下滑,最後連百分之五都維持不到,每天都在百分之一上下艱難掙紮著,幾乎所有的觀眾,都去看蘋果衛視台的《香帥傳奇》了。


    這也是李台長那麽急著要拍《包青天》第二部 的原因,從原本最高百分之五十多的收視率,到連百分之一都維持不了,這樣的落差,任誰看到都會著急。


    現在《香帥傳奇》下映,哪怕還有別的台買到後續版權重播的,可《香帥》的第一波首映原本就是晚上首映白天重播,已經是重播過一回了,熱度已經過去,後麵再有別的電視台炒冷飯,也沒有可能像寒假這樣,一下子爆發到百分之七十七這樣恐怖的程度了。


    加上電視台黃金時間段預熱了好幾天,《武俠》雜誌也打了好幾天的廣告,之前兩百多集的《包青天》第一部 ,實在是陪伴了太多人的太多的時間,這也導致,很多觀眾至今還對這部電視劇念念不忘,這才有了開局百分之十五的收視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紫並收藏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