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個省份, 是真正的十裏不同音,方言非常多,且雜, 也是後來電視機普及, 各種普通話普及,大家才溝通無礙, 但在此時,在很多農村家庭還沒有做到家家戶戶一台電視機的時候,很多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哪怕是後來有了電視機,天天聽普通話了, 依然還是不會說。


    吳公安並不是省城人,他是從下麵鎮子上, 一點一點立功升上來的,且常年跑在刑偵的第一線, 經常要和下麵的鎮子、村子打交道,他自己也會不少地方方言。


    剛剛在書上看人名和地名的時候,隻覺得這作者不知道是不是在模仿古龍取名又沒有模仿好,取的花哨又拗口,頗有幾分夢冰蝶的意思, 睡覺前還在念著這些名字覺得好笑, 可念著念著, 他突然覺得不對, 這幾個名字念出來的發音, 不就是某鎮方言的音譯嗎?


    如果一個名字像這地方的音譯是巧合, 那所有的地名人名都像是方言的音譯呢?


    地名用文字包裝的再怎麽古色古香,可用這個地方的方言讀出來……吳公安一下子發現了華點。


    這個縣他去過, 縣令好像是京官下來的,也就是說,他不是本地人,如果他記得沒錯,他正是去年來到這個縣當父母官的,算算時間,也不過大半年。


    這要是真的,那可真是一個大案了。


    他希望自己是錯的,可他越是咀嚼這幾個名字,就越是覺得,他可能真的發現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


    可這種事情,這個檸萌是怎麽知道的?


    目前這些案子竄起來,真的是毫不相幹,有的不光是毫無關聯,甚至文章發表的日期,和案子發生的日期都不對,仿佛有股未卜先知的能力在。


    這怎麽可能?


    因為一直在忙碌的查案中,且每次抓到的凶手也確確實實是真的凶手,他們也就沒有具體的去調查檸萌的身份,隻以為是自己所的同事,他既然不想說,想寫小說搞副業,他們也就等著他自己露出馬腳來,現在,他再度不確定起來。


    這件事哪怕再離譜,可是他幹了這麽多年的刑偵工作,深知現實永遠要比人們想象的要更離譜,更荒誕。


    因為這件事牽扯到一位京裏下來他們這裏的父母官,他甚至都不敢跟同事說,實在是這件事太大了,想先去調查一番,看能不能先找到屍體。


    *


    其實江檸當年在看到這個案子的檔案時,也覺得很離譜,而且那都是數年後的事了,也就是說,那個凶手,在殺了真正的縣令之後,還在這個位置上一直待了六七年,一直到零二年,才被拆穿身份,破了這個案子。


    在她知道《武俠》的影響力後,就考慮過,假如有凶手某天看到武俠,又恰好看到他所犯的那個案子,覺得與自己犯的案子相同,提前跑了怎麽辦?所以她在寫的時候,就有意去弱化這部分情節,盡量將主情節放在主角團身上,讓人即使看到這個有些既視感的案子,也難以往現實中代入。


    比如在這個案子上,她當時寫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凶手是外地來的,並不了解本地方言,所以在使用地名、化名時,幹脆就用了地方方言,比如外地人如何都想不到,本地人說的‘石樂坡’,不是山坡,而是是‘膝蓋’的意思,各種發音與普通話就更不一樣了,比如普通話‘zhong'',本地方言讀‘xin’,拚音b,在本地方言中讀x。


    各種方言音譯出來,非本地人不會懂,就算是本地人,很多人也不會把小說往現實中代入。


    除非是這些案子的偵辦人。


    至於被知道真實身份後如何,拜托,現在電視劇開篇都有寫呢:本故事純屬於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工作日江爺爺的店鋪裏都不忙,自從有了電視機後,江爺爺就開始每天在店裏看電視,打發時間。


    現在各個台還在輪著播放《香帥》,你不管跳到哪個台,哪個台都有《香帥》在播。


    但隻有z省衛視台在獨播《包二》,以至於很快,他們看《香帥》,可能這個台看,那個台也看,但每天晚上的黃金時間段,是一定會守在z省台的。


    江爺爺對於看的沒頭沒尾的《香帥》興趣不大,他就喜歡看從第一集 就看的《包青天》,每天晚上一集,看完剛好就睡了。


    很多中老年觀眾群體也是如此。


    原本《香帥》獨攬年輕觀眾群體,但《包二》這回巧妙的添加了女主角,使得很一部分年輕女性觀眾群體,也成被《包二》給攬了過去,畢竟《香帥》雖好看,寒假首播重播都看了兩回了,再好看新鮮度也過了。


    於是,周一、周二、周三、周四……


    除了周一的收視率略微下降了些,周三周四穩住了沒再下降,甚至穩穩有上升的趨勢,到了周五晚上,《包二》的收視率突然來了一個大爆發,收視率一下子來了個大爆發,從最低點的百分之二十六,躍到了最高點的百分之四十!


    雖然沒有把之前看《香帥》的觀眾全部吸引來,可也吸引來了一大部分。


    周五由於晚上不上晚自習,初中和高一的學生群體也回家了,可以看一集電視劇,便跟著自己的父母坐在電視機前看《包青天》,年輕人喜歡看《香帥》的,也會選擇別的時間段看。


    z省台的自製劇也一下子引起了其它台的台長們的注意力。


    去年就自製了一個本市方言劇,賣的火爆大賺特賺的滬市台台長就忍不住說:“這z省台也太取巧了,直接拿了《包青天》的版權拍第二部 ,這也算是自製劇?”


    像他們台,不僅編劇、導演、演員全部都是自己台的,就連語言用的都是本市語言,別的台把他們的自製劇版權買去,還得先給演員們配音,算是開了方言劇的先河,還通過電視劇宣傳了他們滬市的人文、經濟、國家政策等等。


    他旁邊的工作人員就忍不住提醒他:“可是台長,它收視率破四十了哎!”


    “那又怎麽了?誰還沒破過四十怎麽著?”去年他們的自製劇,雖然隻有二十集,但最高收視率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三點六二,直接把當時的大熱劇《三國》的收視率都幹翻了,使得當時熱播的《三國》一下子降到了百分之十以下。


    這個年代的電視市場還不像後世,各種電視劇網絡劇電影遍地開花,各種綜藝層出不窮,觀眾選擇多到眼花繚亂。


    此時因為節目少,內地的自製劇也才剛開始沒多少年,觀眾選擇性有限,一個電視劇做得好的話,收視率就非常容易高,動不動就百分三十四十的收視率,誇張的如今年寒假的《香帥》,兩年後的《還珠》,都屬於現象級爆款劇。


    s省台看到z省台的自製劇後,也仿佛被打開了新思路般,問手下的工作人員:“這z省台搞了《包二》,你們說我們能不能也搞個《香帥》第二部 ?”


    《香帥》這部劇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拍了,早在七九年tvb就拍過《楚留香》,後來灣島也拍過《楚留香新傳》,但真正大火的,就隻有秋官主演的這部《香帥傳奇》,後麵又出來兩部以楚留香為主角的電影,即使你真能找來秋官演續集,問題是,你能不能買到這部劇的版權。


    z省台能拿到《包》的各種版權,也是因緣際會各種巧合撞一塊兒了。


    但此時看到《包二》的收視率這麽高,還真有不知道拍什麽的電視台,想走和z省台一樣的捷徑,去打聽《香帥》續集版權去了。


    *


    周六上午的重播收視率並不高,哪怕已經看過一遍《香帥》,放假在家的年輕人們,依然還是很喜歡看《香帥》.


    這個時候娛樂項目有限,時髦點的學生就去溜冰場溜冰,文藝點的就去書店看書。


    一般來說,會選擇去溜冰場這樣的場合溜冰的還是少數,去書店看書的學生還是占多數的。


    他們還沒進到書店,就看到書店門口最顯眼位置的海報上印著的展昭和《包青天》第二部 女主的照片,上麵寫著大大的《我在大宋當捕頭的那些年》,下麵是小字,已改編為《包青天》第二部在z省衛視晚上八點上映。


    他們現在並沒有什麽書看,看到這張畫報,想到昨晚上看到《包青天》二,不由好奇地走過去,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拿起一本書,坐在書店架子的底端,半蹲半坐著看書。


    有些人直接拿了書,就站在書架那裏,豎著書頁看,附近很多都是拿著《大宋》在看的。


    有不明所以的人,進來看到這麽多人拿著《大宋》在看,便也好奇地跟風去看。


    這一看,就停不下來了。


    他們看了這麽久的武俠小說,還是第一次看‘穿越’的武俠小說,實在太有代入感了!


    不論男生女生,拿到這本書,就看的停不下來,甚至還有一些男生也萌生了自己去寫一本穿越到古代宋朝當捕頭的小說,他要讓男主在裏麵叱吒風雲,和展昭做好兄弟,和白玉堂結拜,迎娶公主,走上人生巔峰!


    也有女生想寫一個女主穿到大宋,和展昭、白玉堂談戀愛,哎呀,展昭、白玉堂都好香,選哪個好呢?


    看完第一冊 ,他們有些餓了,將書放回去後,出去吃了午飯,回來繼續看第二冊。


    還有人自己帶了食物和水,打算泡在書店的,一直看到了晚上七點多,書店都要關門了,這才想起來:“八點《包青天》要開始了!”


    這才急急忙忙把沒看完的第二冊 買下來,回家坐在電視機前等著《包二》播出。


    一連看了兩集,之前都是一集一集追的中老年觀眾群體們看爽了,滿足睡覺去,白天買了書卻沒有看完的少男少女們,就躺在被窩裏,開著燈,繼續看《大宋》。


    熬夜看完,又去找第三冊 。


    結果一問,沒有第三冊 。


    正看到興頭上的讀者一聽沒有第三冊 ,都急了:“怎麽會沒有第三冊呢?那第三冊什麽時候上市啊?”


    《大宋》的出版版權已經全部簽給了出版社,出版社每次隻需按照每本書的定價、首印量、版稅點數,給她發稿費就行了,不需要每次都來簽版權合同,但是如果加印的話,是需要簽加印合同的。


    在第二冊 的精裝版上市的時候,第三冊也在準備當中了,這個周末江檸就又收到了五千份的書頁書簽讓她簽名。


    這是當初版權合同中早就談好的,她在學校沒辦法幫著一起宣傳,但沒冊書上市都需要她簽五千張名字,作為簽名書。


    王詠不在,簽書太麻煩,出版社那邊便寄書簽和書頁過來讓她簽,在給出版社寄回去。


    雖然不如五千本書那麽多,可五千張書簽也是個不小的量。


    江檸後麵留的地址都是店鋪的地址,出版社那邊也是加急直接發到了店鋪中,周六江柏他們上課,江檸就在店裏一邊蓋章一邊簽名,手都差點寫斷了。


    江爺爺也不知道孫女在寫什麽,樂嗬嗬的看著,後來幹脆接過江檸的印章,過來幫她印章,讓江檸專心簽名。


    周日上午,江柏他們放假在店裏,江檸幹脆將剩下的簽名頁帶到了寢室裏,寢室裏隻有何小芳一個人在,兩個人都安靜的坐在各自的床上‘努力學習’。


    何小芳是真努力學習,江檸則是在簽名。


    過年那個人來家裏提親的事,讓她身後仿佛出現了一個滿是毒刺的皮鞭,督促著她不停的往前跑,生怕跑慢了一點,帶刺的皮鞭便抽到她身上,將她帶入暗不見天日的懸崖。


    除了每天吃飯上廁所的時間,她都在學習。


    隻是她學習效率不高,哪怕她都這麽努力的學習了,開學考試的成績,她依然在全班倒數,隻比劉萍好一點點。


    劉萍,那是真整個寒假時間都放在了掙錢上,完全沒有學習的,可何小芳在家,隻要有空的時候,她都在學習。


    她的理科成績大大的拖了她的後腿。


    她現在基本上已經放棄了物理和化學這兩門課,準備在明年的文理分科中,直接選文科,她現在將學習物理、化學的時間,都放在對她來說學的有些吃力的英語和數學上。


    英語她一直在穩步提升當中,隻有數學,她的腦子像是一塊磚頭一樣,怎麽學都還是整的,明明這道題已經學會了,轉換一下題型,她就完全不會了。


    很多時候,她學著學著就想哭。


    她抬頭看了一眼蚊帳中,還在專心奮筆疾書,不時拿草稿紙唰唰唰寫著什麽的江檸。


    江檸作為全縣第一,成績這麽好,這麽聰明了,還這麽努力刻苦,她又有什麽理由抱怨不學習呢?


    她二姐都已經給她交了兩個學期的學費了,一千四百多,她已經完全沒辦法放棄讀書這條路了,不然她對不起二姐給她出的這麽多的學費,她必須考上大學!她必須要對得起二姐給她交的那麽多的學費!


    江檸花了兩天的時間把簽名頁全部簽完,發快件給出版社那邊寄過去,出版社收到她寄過來的簽名頁後,又連忙送去裝訂。


    之前和江檸簽的二十萬的加印,在《包二》播出後,已經在慢慢消化完,第三冊 得趁著熱度趕緊上市了,如果來得及的話,第四冊最好也在《包二》的上映期間上市,才能利益最大化。


    《包青天》第一部 拍了兩百多集,也不知道《包二》能有多少集。


    他們已經向電視台那邊打聽了,這部劇是邊拍邊播的,前麵隻有二十多集的存量,想要拍太多集估計不太可能,很可能也像《香帥》這樣,能有個五十集的播放量就很不錯了。


    這時候的很多電視劇,才十幾二十集。


    比如去年滬市電視台的爆款自製劇,總共也就二十集。


    一天一集的播,二十天就播完了,就算是避開周六周日,也隻夠播一個月的。


    更別說還有一堆十集,十一集的電視劇了。


    所以一周後,江檸又收到了五千份的簽名頁和書簽。


    若不是她自己買了電腦放在店鋪裏,每天傍晚放學,可以去店裏寫個四五十分鍾,她這兩周都得空窗。


    也是有了每天傍晚放學的時間,她才能有時間將周末的時間都空出來簽名。


    她認為自己的簽名量已經非常多了,可對於她《大宋》總銷量的體量來說,實在太少了!


    她一二冊的二合一精裝版一上市,就立刻被搶光了,別說老讀者了,因《包二》上映而帶來的新讀者都不夠買。


    很多老讀者一二冊已經買過了,或者一冊二冊有一本已經買過了,就沒有買二合一精裝版的必要了,可新讀者之前沒買過過啊,不差錢的讀者一聽有簽名精裝版,才不管是不是二合一,直接買回家。


    這導致很多不差錢的老讀者,想買個簽名精裝版書收藏一下的,市麵上根本找不到了,隻能去二手市場高價買。


    一本原本售價不過二十塊錢的書,在二手市場炒到了兩三百。


    很多書商書店打電話到出版社,要求加印精裝簽名書版。


    出版社這邊也想加印精裝版啊,可這不是他們想加印就加印的啊,別人不知道,他們出版社是知道江檸真實身份的,人家是重點高中的學生,學校還是封閉式的,除了周六周日有空,其它時間連她麵都見不到,五千份簽名書,已經是她能夠簽出來的極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紫並收藏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