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節
發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作者:九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本以為這個時候山裏沒什麽人的,沒想到小叔爺爺和小叔奶奶這個時候就已經起了,山上小屋前,點燃了一個路子,炊煙嫋嫋,遠遠的看到有人上山,小叔奶奶不知是江檸,喊了一聲:“那誰~!上山是做啥子滴啊?”
總是有人上山偷樹回家做房梁,小叔爺爺和小叔奶奶都警覺的很,看到有人上山,就要注意他們身上有沒有帶柴刀斧頭。
想砍草的人,帶砍草的鐮刀沒事,帶柴刀就有問題了,因為非砍樹需要,一般用不著柴刀,鐮刀就足夠用了。
鐮刀刀頭輕薄,用來砍伐細枝枯草還行,砍手腕粗衣裳的樹,就很容易豁口,一般來說,沒有人舍得用鐮刀來砍樹的。
江檸就提高了嗓音喊:“小叔奶奶,是我!檸檸!”
小叔奶奶當知青的那些年,經常哭,哭的一雙眼睛有些不太好了,近處看人還好,離的遠了,就看不太清人臉,聽到江檸聲音,立刻笑了出來,往下迎了過來:“是檸檸回來了呀?沒吃早飯吧?快上來,我給你烙雞蛋餅吃!”
小叔奶奶烙的雞蛋韭菜餅也是一絕,江檸隻在很小的時候吃過一回。
她也不太記得為什麽兩家不太往來了,在她記憶中,好像從未去小叔爺爺家做過客,都是小叔江國良來她家居多。
她也是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就雙手作喇叭狀窩在嘴巴朝江叔奶奶喊:“小叔奶奶,不用啦!我跑完步就下去了,好久沒上山,就上來看看!”
山還是那座山,溪水還是潺潺流淌的溪水,山上的一草一木似乎沒有變化,但又變化很多。
近處家門口的山頭,過去全是一叢一叢的野生毛栗子樹,如今全都種上了茶樹,反而是山腳下,為了響應現在的口號,退耕還林,水泥路兩邊原本是山腳菜地的地方,種植了很多不到大腿高的鬆樹和杉樹樹苗,可以想見,再過三五年,這裏又會起來一個鬆樹林和杉樹林。
之所以會選擇山下的菜地,就是因為,鬆樹林和杉樹林的位置,要稍稍離山包要遠一些,樹蔭不能遮擋了茶葉的陽光。
她看著整座山頭的茶樹,一叢一叢,排列的整整齊齊,不遠處還用木牌插在土裏,上麵寫著‘五公茶三號’‘禁止采摘’等字樣。
小叔奶奶見她不肯上來,又轉身去了小屋裏,拎了兩隻臘兔出來,快速的走下山,給江檸塞過來。
這兩隻兔子,她原本是想等過年,兩個兒子兒媳帶大孫子回來,她留給兒孫們吃的。
江叔爺爺不會使用□□,但他會用細鐵絲製作捕捉兔子的陷阱,他們這些山邊長大的人,很容易就找到兔子常的路,尋著兔子腳印,在它們畢竟的路上放上幾個陷阱,一抓一個著。
江叔爺爺的工資現在漲到三百塊錢一個月了,快趕上他們臨河小學的老師一個月工資了,加上今年他們分了四畝茶地,雖然他們家運氣不好,分的地全是山穀背陰處的茶地,茶的品質不高,賣的價格也不如朝陽方向的人家茶葉高,可也因此,她家茶地的明前茶,江國泰並沒有收走,反而讓他們賺了一筆,今年光是茶葉收入,就有將近一萬塊錢。
山上巡山的工作他們是不會辭的,但他們打算用這一萬塊錢,也給家裏建個新房子,省的每年兒媳婦們回來,總是嫌棄他們鄉下又髒又亂、房子破舊,孫子也不愛住,回來的越來越少。
他們總是認為,兒孫們不願意回家,是他們的原因,是他們沒用,沒給他們一個好的環境,以為隻要他們將家裏房子建的好一些,兒孫們就願意回來了。
他們所求也不多,別人過年團團圓圓的吃團圓飯的時候,他們家也能熱熱鬧鬧的。
所以江叔奶奶格外感謝江檸,如果沒有江檸提議收拾山地,種茶葉,又帶著央視的人下來拍攝電視劇宣傳,就沒有他們現在的茶山茶地,和今年小一萬的賣茶收入。
年底又要分茶地了,她想著大兒子一家回來,三口人,至少也能有個三畝茶地,兒子在兒媳婦家腰杆也能挺的直些。
在江叔奶奶看來,兒子過年不回來,就是因為他在親家和兒媳婦麵前抬不起頭來,才聽老丈人兒媳婦的話,過年都不回來。
總之,自己兒子都是不得已的。
江檸拎著兩隻臘兔子,又跑回家。
江爺爺年齡大了,覺少,一大早就起來了,江柏也早起慣了,江檸回來的時候,就看到江柏正彎著腰在院子裏砍枯萎的野蒿。
江檸拎著兩隻兔子,站在走廊上問江柏:“二哥,大清早的,你幹啥呢?”
“家裏沒柴,我砍些幹枯的野蒿當柴火做早飯!”江柏很是認真勤懇的砍草。
實際上冬季的早上有露水,這些幹枯的野蒿,即使是現在被砍了,也不能馬上當柴燒的,至少得曬個一天,才能燒的著。
江柏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但家裏沒柴火,他也沒辦法,他也不能早飯就沒吃就去山上砍柴啊。
江柏此生最不想經曆的是,就是餓肚子,所以任何時候,填飽肚子對他來說,都是第一需求。
江柏砍得正起勁呢,江檸刷完牙洗完臉,就喊江柏:“二哥,別砍了,走,咱們去大伯娘那蹭飯去!”
相比較從小就被江大伯娘投喂慣了的江檸來說,江柏實際上比江檸還怕麻煩別人,他總是習慣性的自己解決一切的事情,不敢,也不習慣麻煩別人。
他習慣了把自己放在照顧別人的位置,去照顧身邊的人。
比如他寧願自己去雜草叢生的院子裏砍些枯萎的蒿草回來做早飯,都不好意思的去江大伯娘家。
倒是江檸習慣了去大伯娘那裏蹭吃的,拉著別別扭扭還想自己做早飯的江柏,和樂樂嗬嗬的江爺爺就往大伯娘家去了。
江大伯娘果然早早就做好了一大鍋大骨頭和土雞熬好的雞湯麵,見他們過來,臉上笑容止都止不住。
二堂嫂也笑嗬嗬地用不同於本地的方言對江檸說:“媽從昨晚就開始熬大骨雞湯,我可算是沾了你的光,媽做的雞湯麵也太好吃了,你們趕緊去吃!”
二堂嫂的性格和大伯娘有些相似,性子有些慢慢的,一大碗麵吃完肚子已經飽了,可實在太好吃了,又忍不住去盛了一碗,二堂哥江紅兵就在一旁樂嗬嗬的看著她笑。
江檸也不客氣,趕緊要去盛麵,倒是江柏很不好意思。
江大伯娘哪裏要江檸動手啊,讓江檸坐在火桶裏不要動,自己就用盛湯的大碗,端了滿滿一湯碗的豬大骨和一隻雞腿,還有滿滿的麵條到桌子上,投喂江檸。
給江檸的盛好後,才輪到江爺爺,至於江柏,一個大小夥子了,自然是自己去廚房盛了,難不成還要她來幫著盛飯不成?
江柏也不好意思叫大伯娘盛麵,自己特別乖覺的去了廚房盛麵吃。
江大伯娘昨天給了江檸江柏他們許多食物,一時竟然忘了柴火的事,又叫江紅兵去建房的時候,順便挑了一困柴火去了江家。
可這一擔柴火,是遠不夠江家年底這些天燒的,下午,江檸和江柏又去山上砍柴,剛走上山還沒下刀呢,就被江叔爺爺發現,被江叔爺爺又拉著江柏,挑了一擔木柴下山。
江柏還在江叔爺爺的帶領下,找了兩顆枯樹,他自己手裏拖著一根,江檸拖著一根,兩個人吭哧吭哧的拖回到院子裏,整個下午,別人眼裏的大明星江柏,都在院子裏,盡職盡責的砍柴劈柴。
江檸就坐在二樓防水層的走廊上,一邊曬太陽,一邊看著她二哥專心之致的砍柴。
江柏不知道的是,周圍許許多多的人,都站在自家的樓上,笑嘻嘻的看著在院子裏砍柴的江柏。
他自己成為別人眼裏的風景,偏偏他自己一點都不知道。
江檸就覺得,她二哥有時候特別的賢良淑德。
年二十五的時候,江國良夫妻倆回來了,倒是江叔爺爺江叔奶奶眼中‘不得已’的江國安,今年又沒有回來。
江國安的愛人覺得,去年他們都回江家村過年了,今年怎麽著也得留在吳城,陪她父母過年了吧?
已經一年沒有回過江家村,卻看著今年吳城發展的越來越好,越來越漂亮繁榮,江國安就覺得城裏待著也舒服,她將來是肯定不回江家村,是要住在城裏的,加上他嶽父也快退了,他嶽父想退前,將江國安推著更進一步,他就更願意留在嶽父家過年了。
反正往年都不回去,去年他都回去過年了,還想怎麽樣?就心安理得的留在城裏了。
江叔爺爺江叔奶奶一直望眼欲穿的等到年二十八的淩晨,江鎮長帶著家小坐江國泰的小汽艇回來了。
江國安還沒回來。
大年三十那天,是要全村集體祭祖的,所以今年分地的事情是在年二十九進行的。
年二十八當天的晚上,村裏的幹部們和回到村子的江國泰、回來過年的江鎮長他們,一起開了個會。
江檸、江柏兩個出息的年輕人也在。
會議內容,主要說了兩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之前說好的,年底分茶地的事。
二房三房已經分過茶地的人就不說了,這次分地,主要是針對二房三房個別去年沒有跟著一起種植茶樹的人家,和大房四房的人。
右邊山頭的茶地,幾乎都是大房四房的人,今年一起整理出來,茶樹也是他們交錢然後出力種下去的,給他們分地當然沒問題。
隻要是年三十回來的年輕人,都可以分茶地,至於沒有回來的,隻能等下一次了。
第二件事,是江檸提出的,給家鄉女孩子們分宅基地的事。
江檸這話一出,頓時在村委會就引起了騷動。
因為自古以來,就沒有給女孩子分宅基地的傳統,女孩子要嫁出去的啊!而且村裏的地就那麽多,別看現在還有的分,可村裏孩子是不停的生,再過十年,別說女孩子了,連男孩子說不定都分不到宅基地了,如此有限的資源,本來分茶地給女孩子,都是看在江檸也是女孩子的麵子上,現在還要把宅基地分出去,他們就有些不太願意了。
“不行,那不行,給女娃們分地,那她們嫁人了還咋說嘛!”
二房的一個男人說:“那咋不行?有嫁人的女娃,也有招贅的女娃,都是咱村的,招贅的女娃留在村裏,憑什麽不能有宅基地?”
說話的男人,就是去年提過的,自江檸這一代後,村裏最有希望再出了一個女大學生的父親,他女兒實際隻比江檸小一歲,卻比江檸小了三屆,翻過年就要高考了。
他家對女孩子的重視,是村裏自江爸和江鋼琴的媽媽外,最出名的一家了。
他家出名,不是因為他女兒成績好,眼看著村裏又要出一個女大學生了,而是他家裏對他妹妹的重視。
他父母因為格外疼寵他妹妹,從小,他和他兄弟們的孩子們,對他妹妹的稱呼,不是姑姑,而是叔叔。
江檸小的時候,總是很奇怪,為什麽江瑋瑋的姑姑,要被叫做叔叔。
用現在的思想,自然覺得一個女孩子,被叫做男子稱呼的‘叔叔’,似乎很怪異,可在他的父母,和他的這些兄弟姐妹,以及村裏人看來,這就是他們對他妹妹的重視,因為他父母看來,他們的女兒和兒子是沒有區別的,他們對他妹妹的培養,跟他們兄弟們一樣,甚至更加疼寵幾分。
他父母當然知道自己的女兒該叫做姑姑,可他們就是堅持讓孫輩們喊她叔叔,以示對女兒的重視。
他父母曾經不想讓女兒嫁出去,想留在村裏,但當時的生存環境,女孩子長大了,好像除了嫁出去,就沒有別的更好的出路了。
他妹妹已經離婚兩三年,年齡已經三十出頭,他父母年齡也大了,唯一擔心的就是離了婚沒有地方去的女兒,心心念念全是這個從小放在手心裏疼的女兒沒有歸處。
現在村裏給女娃們分茶地,他就想給自己妹妹也爭取一下,如果他妹妹也能在村裏有宅基地,妹妹就可以回到村裏生活,有他們兄弟幾個照應著,妹妹帶著外甥外甥女,怎麽著生活也不會差的。
大房的在鎮上稅務局工作的江書俊說:“女娃要是能分宅基地,那我家鋼琴是不是也能分到宅基地?我也不求多大地方,能給她建個房子就行,你們也知道我小嬸是怎麽疼她的,年近五十歲才得來的一個寶貝女兒,她又是個大學生,能留在村裏,不比嫁出去成為別人家的人強?”
他看了一眼江檸說:“以前我總聽到有人說,女孩子讀書都是給別人家讀的,要是村裏能給不外嫁的女孩們也分宅基地,這書總不是給別人家讀的了吧?”
眾人的目光又落到江檸身上,眼睛都同時一亮。
是啊!
要是女娃們也有宅基地可以分,那他們村飛出去的金鳳凰,就可以繼續留在他們說村,而不是飛到別人家去,去造福別人家了!
不過眾人又愁上了。
給女娃們分茶地還好說,山頭多的是,那麽大片的山,分都分不完,不過是好與壞的差距罷了,可村子裏的地就這麽多,女娃們要是不想嫁人,都招贅,這宅基地往哪裏分呢?
江鑫江淼他們坐在人群的最外圍,聽著村委會的人討論給村裏女娃們分宅基地的事,感覺自己像是走錯了村子似的。
去年還在商討給女娃們分茶地的事,今年就輪到宅基地了?
他雖出生在農村,卻生長在城市,自認思想已經是很開明的了,大學四年在省城,眼界和思想越發開闊,自然不認為給女孩子分宅基地的事有什麽。
讓他詫異的是,村裏人的思想幾時也這麽開明了?
而帶來這一切改變的人,都是坐在主桌上,與江國泰、江鎮長他們坐在一起的江檸,似乎察覺倒是他的目光,就見江檸的目光也直直的向他看來,朝他露出個淺笑。
江檸朝他點了下頭,就轉開了目光,繼續當個被人爭奪的吉祥物,為村裏女孩子們爭權益。
眼見他們商討沒有結果,江國泰不耐煩的敲了敲桌子說:“哪有那麽麻煩?紅兵房子旁邊不是有座荒山嗎?想留在村裏招贅不嫁人的女孩子們,宅基地就分在那裏就是了!”
眾人一聽,居然也是個好主意。
距離江紅兵現在建房子不到兩百米的地方,就是一座荒山,居於江家村和許家村正中間,將江家村和許家村一分為二。
這座荒山地勢較周圍的田地高兩米多,是自山上延伸下來的一道地勢平緩的地麵,因為種植著許許多多茂密的樹,在那些年不太好的時間裏,這裏是知青點所在之處,等知青們全部回城之後,這裏就徹底荒蕪了起來,也因為在不太好的年歲裏,埋葬了許許多多的屍骨,到處都是荒墳,從而導致這裏常年陰氣森森,很少有人敢涉足此地。
去年那場特大洪水,連著荒山的樹大多都一起淹死了,自今年起,荒山的很多樹雖然還矗立著,卻一隻綠葉都不生長,越發襯的這裏陰冷荒蕪。
前世,後來的大隊部和老年活動中心,就是建在這裏,那時候附近幾個村子有什麽事,都是往這裏跑,也就沒人覺得這裏陰氣森森了。
也因此,荒山這塊地,是村裏人都不要的地。
大家一聽,把村裏女孩子們的宅基地分在這裏,也不侵占村裏男孩子們的利益,自然沒人反對,反而都讚成的很,於是給村裏不想外嫁的女娃們分宅基地的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總是有人上山偷樹回家做房梁,小叔爺爺和小叔奶奶都警覺的很,看到有人上山,就要注意他們身上有沒有帶柴刀斧頭。
想砍草的人,帶砍草的鐮刀沒事,帶柴刀就有問題了,因為非砍樹需要,一般用不著柴刀,鐮刀就足夠用了。
鐮刀刀頭輕薄,用來砍伐細枝枯草還行,砍手腕粗衣裳的樹,就很容易豁口,一般來說,沒有人舍得用鐮刀來砍樹的。
江檸就提高了嗓音喊:“小叔奶奶,是我!檸檸!”
小叔奶奶當知青的那些年,經常哭,哭的一雙眼睛有些不太好了,近處看人還好,離的遠了,就看不太清人臉,聽到江檸聲音,立刻笑了出來,往下迎了過來:“是檸檸回來了呀?沒吃早飯吧?快上來,我給你烙雞蛋餅吃!”
小叔奶奶烙的雞蛋韭菜餅也是一絕,江檸隻在很小的時候吃過一回。
她也不太記得為什麽兩家不太往來了,在她記憶中,好像從未去小叔爺爺家做過客,都是小叔江國良來她家居多。
她也是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就雙手作喇叭狀窩在嘴巴朝江叔奶奶喊:“小叔奶奶,不用啦!我跑完步就下去了,好久沒上山,就上來看看!”
山還是那座山,溪水還是潺潺流淌的溪水,山上的一草一木似乎沒有變化,但又變化很多。
近處家門口的山頭,過去全是一叢一叢的野生毛栗子樹,如今全都種上了茶樹,反而是山腳下,為了響應現在的口號,退耕還林,水泥路兩邊原本是山腳菜地的地方,種植了很多不到大腿高的鬆樹和杉樹樹苗,可以想見,再過三五年,這裏又會起來一個鬆樹林和杉樹林。
之所以會選擇山下的菜地,就是因為,鬆樹林和杉樹林的位置,要稍稍離山包要遠一些,樹蔭不能遮擋了茶葉的陽光。
她看著整座山頭的茶樹,一叢一叢,排列的整整齊齊,不遠處還用木牌插在土裏,上麵寫著‘五公茶三號’‘禁止采摘’等字樣。
小叔奶奶見她不肯上來,又轉身去了小屋裏,拎了兩隻臘兔出來,快速的走下山,給江檸塞過來。
這兩隻兔子,她原本是想等過年,兩個兒子兒媳帶大孫子回來,她留給兒孫們吃的。
江叔爺爺不會使用□□,但他會用細鐵絲製作捕捉兔子的陷阱,他們這些山邊長大的人,很容易就找到兔子常的路,尋著兔子腳印,在它們畢竟的路上放上幾個陷阱,一抓一個著。
江叔爺爺的工資現在漲到三百塊錢一個月了,快趕上他們臨河小學的老師一個月工資了,加上今年他們分了四畝茶地,雖然他們家運氣不好,分的地全是山穀背陰處的茶地,茶的品質不高,賣的價格也不如朝陽方向的人家茶葉高,可也因此,她家茶地的明前茶,江國泰並沒有收走,反而讓他們賺了一筆,今年光是茶葉收入,就有將近一萬塊錢。
山上巡山的工作他們是不會辭的,但他們打算用這一萬塊錢,也給家裏建個新房子,省的每年兒媳婦們回來,總是嫌棄他們鄉下又髒又亂、房子破舊,孫子也不愛住,回來的越來越少。
他們總是認為,兒孫們不願意回家,是他們的原因,是他們沒用,沒給他們一個好的環境,以為隻要他們將家裏房子建的好一些,兒孫們就願意回來了。
他們所求也不多,別人過年團團圓圓的吃團圓飯的時候,他們家也能熱熱鬧鬧的。
所以江叔奶奶格外感謝江檸,如果沒有江檸提議收拾山地,種茶葉,又帶著央視的人下來拍攝電視劇宣傳,就沒有他們現在的茶山茶地,和今年小一萬的賣茶收入。
年底又要分茶地了,她想著大兒子一家回來,三口人,至少也能有個三畝茶地,兒子在兒媳婦家腰杆也能挺的直些。
在江叔奶奶看來,兒子過年不回來,就是因為他在親家和兒媳婦麵前抬不起頭來,才聽老丈人兒媳婦的話,過年都不回來。
總之,自己兒子都是不得已的。
江檸拎著兩隻臘兔子,又跑回家。
江爺爺年齡大了,覺少,一大早就起來了,江柏也早起慣了,江檸回來的時候,就看到江柏正彎著腰在院子裏砍枯萎的野蒿。
江檸拎著兩隻兔子,站在走廊上問江柏:“二哥,大清早的,你幹啥呢?”
“家裏沒柴,我砍些幹枯的野蒿當柴火做早飯!”江柏很是認真勤懇的砍草。
實際上冬季的早上有露水,這些幹枯的野蒿,即使是現在被砍了,也不能馬上當柴燒的,至少得曬個一天,才能燒的著。
江柏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但家裏沒柴火,他也沒辦法,他也不能早飯就沒吃就去山上砍柴啊。
江柏此生最不想經曆的是,就是餓肚子,所以任何時候,填飽肚子對他來說,都是第一需求。
江柏砍得正起勁呢,江檸刷完牙洗完臉,就喊江柏:“二哥,別砍了,走,咱們去大伯娘那蹭飯去!”
相比較從小就被江大伯娘投喂慣了的江檸來說,江柏實際上比江檸還怕麻煩別人,他總是習慣性的自己解決一切的事情,不敢,也不習慣麻煩別人。
他習慣了把自己放在照顧別人的位置,去照顧身邊的人。
比如他寧願自己去雜草叢生的院子裏砍些枯萎的蒿草回來做早飯,都不好意思的去江大伯娘家。
倒是江檸習慣了去大伯娘那裏蹭吃的,拉著別別扭扭還想自己做早飯的江柏,和樂樂嗬嗬的江爺爺就往大伯娘家去了。
江大伯娘果然早早就做好了一大鍋大骨頭和土雞熬好的雞湯麵,見他們過來,臉上笑容止都止不住。
二堂嫂也笑嗬嗬地用不同於本地的方言對江檸說:“媽從昨晚就開始熬大骨雞湯,我可算是沾了你的光,媽做的雞湯麵也太好吃了,你們趕緊去吃!”
二堂嫂的性格和大伯娘有些相似,性子有些慢慢的,一大碗麵吃完肚子已經飽了,可實在太好吃了,又忍不住去盛了一碗,二堂哥江紅兵就在一旁樂嗬嗬的看著她笑。
江檸也不客氣,趕緊要去盛麵,倒是江柏很不好意思。
江大伯娘哪裏要江檸動手啊,讓江檸坐在火桶裏不要動,自己就用盛湯的大碗,端了滿滿一湯碗的豬大骨和一隻雞腿,還有滿滿的麵條到桌子上,投喂江檸。
給江檸的盛好後,才輪到江爺爺,至於江柏,一個大小夥子了,自然是自己去廚房盛了,難不成還要她來幫著盛飯不成?
江柏也不好意思叫大伯娘盛麵,自己特別乖覺的去了廚房盛麵吃。
江大伯娘昨天給了江檸江柏他們許多食物,一時竟然忘了柴火的事,又叫江紅兵去建房的時候,順便挑了一困柴火去了江家。
可這一擔柴火,是遠不夠江家年底這些天燒的,下午,江檸和江柏又去山上砍柴,剛走上山還沒下刀呢,就被江叔爺爺發現,被江叔爺爺又拉著江柏,挑了一擔木柴下山。
江柏還在江叔爺爺的帶領下,找了兩顆枯樹,他自己手裏拖著一根,江檸拖著一根,兩個人吭哧吭哧的拖回到院子裏,整個下午,別人眼裏的大明星江柏,都在院子裏,盡職盡責的砍柴劈柴。
江檸就坐在二樓防水層的走廊上,一邊曬太陽,一邊看著她二哥專心之致的砍柴。
江柏不知道的是,周圍許許多多的人,都站在自家的樓上,笑嘻嘻的看著在院子裏砍柴的江柏。
他自己成為別人眼裏的風景,偏偏他自己一點都不知道。
江檸就覺得,她二哥有時候特別的賢良淑德。
年二十五的時候,江國良夫妻倆回來了,倒是江叔爺爺江叔奶奶眼中‘不得已’的江國安,今年又沒有回來。
江國安的愛人覺得,去年他們都回江家村過年了,今年怎麽著也得留在吳城,陪她父母過年了吧?
已經一年沒有回過江家村,卻看著今年吳城發展的越來越好,越來越漂亮繁榮,江國安就覺得城裏待著也舒服,她將來是肯定不回江家村,是要住在城裏的,加上他嶽父也快退了,他嶽父想退前,將江國安推著更進一步,他就更願意留在嶽父家過年了。
反正往年都不回去,去年他都回去過年了,還想怎麽樣?就心安理得的留在城裏了。
江叔爺爺江叔奶奶一直望眼欲穿的等到年二十八的淩晨,江鎮長帶著家小坐江國泰的小汽艇回來了。
江國安還沒回來。
大年三十那天,是要全村集體祭祖的,所以今年分地的事情是在年二十九進行的。
年二十八當天的晚上,村裏的幹部們和回到村子的江國泰、回來過年的江鎮長他們,一起開了個會。
江檸、江柏兩個出息的年輕人也在。
會議內容,主要說了兩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之前說好的,年底分茶地的事。
二房三房已經分過茶地的人就不說了,這次分地,主要是針對二房三房個別去年沒有跟著一起種植茶樹的人家,和大房四房的人。
右邊山頭的茶地,幾乎都是大房四房的人,今年一起整理出來,茶樹也是他們交錢然後出力種下去的,給他們分地當然沒問題。
隻要是年三十回來的年輕人,都可以分茶地,至於沒有回來的,隻能等下一次了。
第二件事,是江檸提出的,給家鄉女孩子們分宅基地的事。
江檸這話一出,頓時在村委會就引起了騷動。
因為自古以來,就沒有給女孩子分宅基地的傳統,女孩子要嫁出去的啊!而且村裏的地就那麽多,別看現在還有的分,可村裏孩子是不停的生,再過十年,別說女孩子了,連男孩子說不定都分不到宅基地了,如此有限的資源,本來分茶地給女孩子,都是看在江檸也是女孩子的麵子上,現在還要把宅基地分出去,他們就有些不太願意了。
“不行,那不行,給女娃們分地,那她們嫁人了還咋說嘛!”
二房的一個男人說:“那咋不行?有嫁人的女娃,也有招贅的女娃,都是咱村的,招贅的女娃留在村裏,憑什麽不能有宅基地?”
說話的男人,就是去年提過的,自江檸這一代後,村裏最有希望再出了一個女大學生的父親,他女兒實際隻比江檸小一歲,卻比江檸小了三屆,翻過年就要高考了。
他家對女孩子的重視,是村裏自江爸和江鋼琴的媽媽外,最出名的一家了。
他家出名,不是因為他女兒成績好,眼看著村裏又要出一個女大學生了,而是他家裏對他妹妹的重視。
他父母因為格外疼寵他妹妹,從小,他和他兄弟們的孩子們,對他妹妹的稱呼,不是姑姑,而是叔叔。
江檸小的時候,總是很奇怪,為什麽江瑋瑋的姑姑,要被叫做叔叔。
用現在的思想,自然覺得一個女孩子,被叫做男子稱呼的‘叔叔’,似乎很怪異,可在他的父母,和他的這些兄弟姐妹,以及村裏人看來,這就是他們對他妹妹的重視,因為他父母看來,他們的女兒和兒子是沒有區別的,他們對他妹妹的培養,跟他們兄弟們一樣,甚至更加疼寵幾分。
他父母當然知道自己的女兒該叫做姑姑,可他們就是堅持讓孫輩們喊她叔叔,以示對女兒的重視。
他父母曾經不想讓女兒嫁出去,想留在村裏,但當時的生存環境,女孩子長大了,好像除了嫁出去,就沒有別的更好的出路了。
他妹妹已經離婚兩三年,年齡已經三十出頭,他父母年齡也大了,唯一擔心的就是離了婚沒有地方去的女兒,心心念念全是這個從小放在手心裏疼的女兒沒有歸處。
現在村裏給女娃們分茶地,他就想給自己妹妹也爭取一下,如果他妹妹也能在村裏有宅基地,妹妹就可以回到村裏生活,有他們兄弟幾個照應著,妹妹帶著外甥外甥女,怎麽著生活也不會差的。
大房的在鎮上稅務局工作的江書俊說:“女娃要是能分宅基地,那我家鋼琴是不是也能分到宅基地?我也不求多大地方,能給她建個房子就行,你們也知道我小嬸是怎麽疼她的,年近五十歲才得來的一個寶貝女兒,她又是個大學生,能留在村裏,不比嫁出去成為別人家的人強?”
他看了一眼江檸說:“以前我總聽到有人說,女孩子讀書都是給別人家讀的,要是村裏能給不外嫁的女孩們也分宅基地,這書總不是給別人家讀的了吧?”
眾人的目光又落到江檸身上,眼睛都同時一亮。
是啊!
要是女娃們也有宅基地可以分,那他們村飛出去的金鳳凰,就可以繼續留在他們說村,而不是飛到別人家去,去造福別人家了!
不過眾人又愁上了。
給女娃們分茶地還好說,山頭多的是,那麽大片的山,分都分不完,不過是好與壞的差距罷了,可村子裏的地就這麽多,女娃們要是不想嫁人,都招贅,這宅基地往哪裏分呢?
江鑫江淼他們坐在人群的最外圍,聽著村委會的人討論給村裏女娃們分宅基地的事,感覺自己像是走錯了村子似的。
去年還在商討給女娃們分茶地的事,今年就輪到宅基地了?
他雖出生在農村,卻生長在城市,自認思想已經是很開明的了,大學四年在省城,眼界和思想越發開闊,自然不認為給女孩子分宅基地的事有什麽。
讓他詫異的是,村裏人的思想幾時也這麽開明了?
而帶來這一切改變的人,都是坐在主桌上,與江國泰、江鎮長他們坐在一起的江檸,似乎察覺倒是他的目光,就見江檸的目光也直直的向他看來,朝他露出個淺笑。
江檸朝他點了下頭,就轉開了目光,繼續當個被人爭奪的吉祥物,為村裏女孩子們爭權益。
眼見他們商討沒有結果,江國泰不耐煩的敲了敲桌子說:“哪有那麽麻煩?紅兵房子旁邊不是有座荒山嗎?想留在村裏招贅不嫁人的女孩子們,宅基地就分在那裏就是了!”
眾人一聽,居然也是個好主意。
距離江紅兵現在建房子不到兩百米的地方,就是一座荒山,居於江家村和許家村正中間,將江家村和許家村一分為二。
這座荒山地勢較周圍的田地高兩米多,是自山上延伸下來的一道地勢平緩的地麵,因為種植著許許多多茂密的樹,在那些年不太好的時間裏,這裏是知青點所在之處,等知青們全部回城之後,這裏就徹底荒蕪了起來,也因為在不太好的年歲裏,埋葬了許許多多的屍骨,到處都是荒墳,從而導致這裏常年陰氣森森,很少有人敢涉足此地。
去年那場特大洪水,連著荒山的樹大多都一起淹死了,自今年起,荒山的很多樹雖然還矗立著,卻一隻綠葉都不生長,越發襯的這裏陰冷荒蕪。
前世,後來的大隊部和老年活動中心,就是建在這裏,那時候附近幾個村子有什麽事,都是往這裏跑,也就沒人覺得這裏陰氣森森了。
也因此,荒山這塊地,是村裏人都不要的地。
大家一聽,把村裏女孩子們的宅基地分在這裏,也不侵占村裏男孩子們的利益,自然沒人反對,反而都讚成的很,於是給村裏不想外嫁的女娃們分宅基地的事,就這麽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