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各路牛鬼蛇神,無孔不入,都想跟張府搭上一點關係。
偏偏還不能一概拒收。
例如家中有喜事,別人喜氣洋洋過來送禮祝賀,總不能不收吧?
而且徐經業還經營著四間店鋪,別人突然來掃貨,總不能不賣吧?
但是,這禮是什麽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亦不能來者不拒。
收了而沒有回應,時間一久,人數一多,積怨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張天自己在的時候自然不怕,一旦老死或者離開這個時空。
張府恐怕就會遭到反噬。
這跟朝廷上的官員差不多。
大權在握的時候,無數人巴結。
若是得意忘形,光收禮不辦事,一旦失勢,那些平時看不見的仇人會紛紛湧現。
因此,如何處理就極為講究,非常考驗人情世故。
張天道:“徐掌櫃,你對登門之人言明,緣法自然,不可強求,不必送禮了。”
“其他的,你看著處理。”
“是,在下明白。”徐經業道。
…………
第二天一早。
卓平早早備好馬車,在府外候著,來接張天上朝。
見張天走進崇政殿。
安佑帝急忙從龍椅下來,過來迎接。
張天道:“皇帝客氣了,你們繼續吧。”
此時的安朝朝廷,因為三王爺造反一事,抓了不少官員,換過一批。
而後蔡丞相被“天火”焚宅,又被扒下一批親係。
現在提拔上來許多新麵孔,張天都沒有見過。
徐聞也從百官隊伍的尾巴,站到了史尚書後麵。
安佑帝請張天坐到早準備的軟座上,才坐回龍椅,示意卓平宣讀聖旨。
“詔曰:”
“蔡安身為重臣,攬丞相之職,理應守法盡忠。然其卻私欲熏心,貪墨舞弊,以權謀私。”
“甚失大臣之德,有損朝廷之威。”
“朕聞其事,痛心疾首,現剝奪其相位,貶嶺南以示懲罰,永不起用。”
“今後若有臣子違法亂紀,必將嚴懲不貸。望眾卿家引以為戒,切勿以身試法。”
“朕受蔡安之惑,有失察之咎。自當多加反省,廣開言路,兼聽則明。”
“欽此!”
聖旨一念完,朝廷為之一靜。
通篇沒有說算計仙人的內容,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蔡安丞相為什麽被處罰。
連皇帝都說自己“有失察之咎”。
相當於變相向張天認錯了。
大臣們裝作低眉順眼,但所有人的餘光都看向張天這邊,連安佑帝都不例外。
看著皇帝眼巴巴的目光,張天隻好微微點頭,道:“嗯,皇帝處置得當,很好。”
此話一出,安佑帝和大臣們齊齊鬆了一口氣。
這相當於安朝朝廷算計張天一事,就此過去了。
如今的張天,僅僅是對安佑帝冷淡一些,就令整個朝廷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若是張天不點頭,改朝換代,恐怕就在頃刻之間。
來到這個時代這麽久,張天也了解到古人的性格。
讓一個皇帝公開在聖旨裏認錯,態度已經是相當誠懇的了。
畢竟日後還要生活在安朝,關係不能搞得這麽僵。
安佑帝道:“謝上仙體諒。”
“上仙,大蒙使者在殿外等候,可否讓他進殿討論兩國渠道之事?”
兩國建立交流渠道,是張天親口許諾的,大家自然得看張天的態度。
張天道:“讓他進來吧。”
大蒙使者進來,恭恭敬敬朝張天、安佑帝行禮。
張天道:“具體事項你們商議,我隻說一下氣候。”
“未來幾十年,天地有大變,寒流自極北之地南下,大地冰封,氣溫驟降。”
“尤其是冬天,若無足夠禦寒物資,人皆會凍死。”
“屆時必然天災四起,糧食減產,草木難長。”
“百姓遭受饑荒,民不聊生,恐怕會流離失所,天下大亂。”
“這種氣候,我稱之為小冰河時期,亦簡稱小冰期。”
史尚書問道:“上仙,既然有小冰期,想必有大冰期?”
張天點點頭:“不錯。”
“嘶……”眾人一驚。
小冰河時期已經如此厲害了,若是遭遇到大冰期,那還得了?
史尚書道:“敢問上仙,那大冰期會是何等模樣?若是遇上,我等可能度過?”
張天道:“大冰期若是來了,天地冰封,萬物滅絕。”
“縱使南方之地,亦是風雪不斷,河流冰結。”
“無數物種熬不過大冰期,血脈傳承斷絕。”
“日後人們隻能從地下枯骨化石,知道它們曾經存在過這個世上。”
“嘶…………”眾人更是大驚。
如果說小冰期會導致天下動亂,熬一熬總會過去,那大冰期簡直是亡族滅種的大災難。
張天道:“大冰期你們不必擔心。”
“未來千年,都不會遇到大冰期,先麵對眼前的小冰期再說。”
“大蒙既然承認是女媧血脈,總不能讓他們在北方草原麵對風雪等死。”
大蒙使者躬身道:“謝上仙體恤,大蒙感激不盡。”
徐聞問道:“仙師,小冰期能持續數十年,那大冰期能夠持續多久?我們女媧血脈先祖,可曾經曆過大冰期?”
張天道:“你們既然想知道,告訴你們也無妨。”
“據我所知,天地間曾發生過四次大冰期。”
“最遠的一次,發生在六萬萬年之前,大概持續了四千萬年時間……”
張天將自己知道的四次大冰河時期簡略地講了講。
最後道:“最後一次大冰期,約在兩百萬年前,我們如今的時代,算是大冰期的尾巴。”
“因此,才會時不時出現小冰河氣候。”
殿內眾人聽得怔怔出神。
怪不得物種會滅絕,數十年還可以堅持一下,但動不動就持續數千萬年的極寒,一般物種豈能熬得過去?
徐聞喃喃道:“原來這就是天地大劫!真正的天地大劫”
“我聽白玉蟾道長說,道家之中有三災九難十劫。”
“度過了才有望成仙,長生久視,與天地同壽。”
“怪不得仙師從不提成仙之事。”
“原來一劫就如此可怕,原來成仙如此艱難!”
“像鍾呂之人,怕不是轉生了多少世,經曆了多少劫難,才最終成仙。”
張天沒好氣道:“你又在胡思亂想什麽?好好注重眼前才是。”
徐聞一拱手,道:“弟子明白。”
“仙師連六萬萬年前的天地大劫都知道,怕不知修行了多少世。”
“如今又被困於凡間,不得上天,應該是又一世劫難修行。”
“如今小冰河時期,隻不過是小劫之一。”
“弟子定當以此身為舟,在劫中修行,爭取早日脫去凡胎。”
“嗯……徐解元所言極是。” 百官紛紛頷首。
有官員高聲道:“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所言 ,玉皇大帝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
“後如是修行,又經億劫,始證玉帝。”
“按上仙《西遊記》所言,一劫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這……這……這得經曆了多少天地歲月,可有精通算術的同僚算一算?”
眾人微微一算,又是一片吸氣聲。
這個數字已經大到有些難以理解了。
玉皇大帝為眾神之主,大家自然不敢與之相比。
但縱使是“金仙”,動不動就是三千兩百劫,這數字也長得離譜。
如此一對比,人生百年,頓時渺小得可憐。
忽然,有人高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苦哉,苦哉!”
百官紛紛附和。
一時間,“苦哉”之聲,不絕於耳。
大家以為安朝掉下了一位仙人,說不定今生今世能夠攀上一點仙緣。
但今天看來,成仙比想象中要難無數倍。
就連他們認為的“上仙”,如今都被貶下凡塵,再次經曆一世劫難。
他們這些凡人,想要成仙就更難了。
怪不得常聽佛道兩家的人說,要成仙成佛,須得有“大智慧、大毅力”,經曆“大苦難”。
看著滿朝文武發瘋,張天都被氣麻了,卻又不知如何糾正。
算了,由他們去了。
他們若是真的追求“成仙”,把這一世當作修行,總比認為人生虛無,及時行樂要好。
偏偏還不能一概拒收。
例如家中有喜事,別人喜氣洋洋過來送禮祝賀,總不能不收吧?
而且徐經業還經營著四間店鋪,別人突然來掃貨,總不能不賣吧?
但是,這禮是什麽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亦不能來者不拒。
收了而沒有回應,時間一久,人數一多,積怨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張天自己在的時候自然不怕,一旦老死或者離開這個時空。
張府恐怕就會遭到反噬。
這跟朝廷上的官員差不多。
大權在握的時候,無數人巴結。
若是得意忘形,光收禮不辦事,一旦失勢,那些平時看不見的仇人會紛紛湧現。
因此,如何處理就極為講究,非常考驗人情世故。
張天道:“徐掌櫃,你對登門之人言明,緣法自然,不可強求,不必送禮了。”
“其他的,你看著處理。”
“是,在下明白。”徐經業道。
…………
第二天一早。
卓平早早備好馬車,在府外候著,來接張天上朝。
見張天走進崇政殿。
安佑帝急忙從龍椅下來,過來迎接。
張天道:“皇帝客氣了,你們繼續吧。”
此時的安朝朝廷,因為三王爺造反一事,抓了不少官員,換過一批。
而後蔡丞相被“天火”焚宅,又被扒下一批親係。
現在提拔上來許多新麵孔,張天都沒有見過。
徐聞也從百官隊伍的尾巴,站到了史尚書後麵。
安佑帝請張天坐到早準備的軟座上,才坐回龍椅,示意卓平宣讀聖旨。
“詔曰:”
“蔡安身為重臣,攬丞相之職,理應守法盡忠。然其卻私欲熏心,貪墨舞弊,以權謀私。”
“甚失大臣之德,有損朝廷之威。”
“朕聞其事,痛心疾首,現剝奪其相位,貶嶺南以示懲罰,永不起用。”
“今後若有臣子違法亂紀,必將嚴懲不貸。望眾卿家引以為戒,切勿以身試法。”
“朕受蔡安之惑,有失察之咎。自當多加反省,廣開言路,兼聽則明。”
“欽此!”
聖旨一念完,朝廷為之一靜。
通篇沒有說算計仙人的內容,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蔡安丞相為什麽被處罰。
連皇帝都說自己“有失察之咎”。
相當於變相向張天認錯了。
大臣們裝作低眉順眼,但所有人的餘光都看向張天這邊,連安佑帝都不例外。
看著皇帝眼巴巴的目光,張天隻好微微點頭,道:“嗯,皇帝處置得當,很好。”
此話一出,安佑帝和大臣們齊齊鬆了一口氣。
這相當於安朝朝廷算計張天一事,就此過去了。
如今的張天,僅僅是對安佑帝冷淡一些,就令整個朝廷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若是張天不點頭,改朝換代,恐怕就在頃刻之間。
來到這個時代這麽久,張天也了解到古人的性格。
讓一個皇帝公開在聖旨裏認錯,態度已經是相當誠懇的了。
畢竟日後還要生活在安朝,關係不能搞得這麽僵。
安佑帝道:“謝上仙體諒。”
“上仙,大蒙使者在殿外等候,可否讓他進殿討論兩國渠道之事?”
兩國建立交流渠道,是張天親口許諾的,大家自然得看張天的態度。
張天道:“讓他進來吧。”
大蒙使者進來,恭恭敬敬朝張天、安佑帝行禮。
張天道:“具體事項你們商議,我隻說一下氣候。”
“未來幾十年,天地有大變,寒流自極北之地南下,大地冰封,氣溫驟降。”
“尤其是冬天,若無足夠禦寒物資,人皆會凍死。”
“屆時必然天災四起,糧食減產,草木難長。”
“百姓遭受饑荒,民不聊生,恐怕會流離失所,天下大亂。”
“這種氣候,我稱之為小冰河時期,亦簡稱小冰期。”
史尚書問道:“上仙,既然有小冰期,想必有大冰期?”
張天點點頭:“不錯。”
“嘶……”眾人一驚。
小冰河時期已經如此厲害了,若是遭遇到大冰期,那還得了?
史尚書道:“敢問上仙,那大冰期會是何等模樣?若是遇上,我等可能度過?”
張天道:“大冰期若是來了,天地冰封,萬物滅絕。”
“縱使南方之地,亦是風雪不斷,河流冰結。”
“無數物種熬不過大冰期,血脈傳承斷絕。”
“日後人們隻能從地下枯骨化石,知道它們曾經存在過這個世上。”
“嘶…………”眾人更是大驚。
如果說小冰期會導致天下動亂,熬一熬總會過去,那大冰期簡直是亡族滅種的大災難。
張天道:“大冰期你們不必擔心。”
“未來千年,都不會遇到大冰期,先麵對眼前的小冰期再說。”
“大蒙既然承認是女媧血脈,總不能讓他們在北方草原麵對風雪等死。”
大蒙使者躬身道:“謝上仙體恤,大蒙感激不盡。”
徐聞問道:“仙師,小冰期能持續數十年,那大冰期能夠持續多久?我們女媧血脈先祖,可曾經曆過大冰期?”
張天道:“你們既然想知道,告訴你們也無妨。”
“據我所知,天地間曾發生過四次大冰期。”
“最遠的一次,發生在六萬萬年之前,大概持續了四千萬年時間……”
張天將自己知道的四次大冰河時期簡略地講了講。
最後道:“最後一次大冰期,約在兩百萬年前,我們如今的時代,算是大冰期的尾巴。”
“因此,才會時不時出現小冰河氣候。”
殿內眾人聽得怔怔出神。
怪不得物種會滅絕,數十年還可以堅持一下,但動不動就持續數千萬年的極寒,一般物種豈能熬得過去?
徐聞喃喃道:“原來這就是天地大劫!真正的天地大劫”
“我聽白玉蟾道長說,道家之中有三災九難十劫。”
“度過了才有望成仙,長生久視,與天地同壽。”
“怪不得仙師從不提成仙之事。”
“原來一劫就如此可怕,原來成仙如此艱難!”
“像鍾呂之人,怕不是轉生了多少世,經曆了多少劫難,才最終成仙。”
張天沒好氣道:“你又在胡思亂想什麽?好好注重眼前才是。”
徐聞一拱手,道:“弟子明白。”
“仙師連六萬萬年前的天地大劫都知道,怕不知修行了多少世。”
“如今又被困於凡間,不得上天,應該是又一世劫難修行。”
“如今小冰河時期,隻不過是小劫之一。”
“弟子定當以此身為舟,在劫中修行,爭取早日脫去凡胎。”
“嗯……徐解元所言極是。” 百官紛紛頷首。
有官員高聲道:“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所言 ,玉皇大帝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
“後如是修行,又經億劫,始證玉帝。”
“按上仙《西遊記》所言,一劫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這……這……這得經曆了多少天地歲月,可有精通算術的同僚算一算?”
眾人微微一算,又是一片吸氣聲。
這個數字已經大到有些難以理解了。
玉皇大帝為眾神之主,大家自然不敢與之相比。
但縱使是“金仙”,動不動就是三千兩百劫,這數字也長得離譜。
如此一對比,人生百年,頓時渺小得可憐。
忽然,有人高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苦哉,苦哉!”
百官紛紛附和。
一時間,“苦哉”之聲,不絕於耳。
大家以為安朝掉下了一位仙人,說不定今生今世能夠攀上一點仙緣。
但今天看來,成仙比想象中要難無數倍。
就連他們認為的“上仙”,如今都被貶下凡塵,再次經曆一世劫難。
他們這些凡人,想要成仙就更難了。
怪不得常聽佛道兩家的人說,要成仙成佛,須得有“大智慧、大毅力”,經曆“大苦難”。
看著滿朝文武發瘋,張天都被氣麻了,卻又不知如何糾正。
算了,由他們去了。
他們若是真的追求“成仙”,把這一世當作修行,總比認為人生虛無,及時行樂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