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這才幾個錢啊,” 薑炙捏著可樂,將腦袋轉動了一下,“不用了吧?我又不缺。”
孟憑歌十分堅定地搖著手否定:“不不不,用的用的,當然用的。你缺不缺是你的事,我給不給是我的事。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個還是得分清楚的。”
薑炙唇線緊抿,神色不明。
半晌,他嗤笑一聲,終於點點頭:“要分清楚是吧?行,我微信號——jz19970808。”
“okkk。”孟憑歌馬上打開微信查找好友,輸入那一串字母和數字,揚著眉梢點擊了個申請:“申請了,您那邊通過一下?”
薑炙看著她又黑又亮的眼睛,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憋著一口氣劃拉開手機鎖屏,通過了她的請求。
隻聽叮咚一聲響,他很快就收到了孟憑歌的轉賬。
二十五塊三。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果然是清清楚楚。
薑炙看著那數字,唇角向上牽引,露出了個莫名其妙的笑容。
這麽多年過去了,他們的關係兜兜轉轉過後,總算是又回到了初始狀態,回到了高中時候的狀態。
那時候薑炙的爸媽在很遙遠的北方打拚奮鬥,沒有辦法照顧他。偏偏薑炙又不習慣和好幾個人住在一個房間,覺得太吵太鬧了,不情願讀住宿,就向校方提出了要在校外租房子辦走讀的申請。
可他還未成年,校方又把控嚴格,擔心他一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沒有監護人陪伴的情況下,會在外頭節外生枝惹是生非,給學校蒙羞,就幹脆利落地駁回了他的申請。
百般無奈之下,他爹媽得知有個親戚的老熟人林廣蓮在東市,就讓薑炙住進了林廣蓮家,每個月給一千五的房租,當租那兒了。
反正薑炙對於住哪兒根本就沒什麽所謂,隻要能夠擁有一個單獨的房間就行,便答應了。
隻是,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這一住,竟然就直接住進了孟憑歌家。
由於孟憑歌的爸爸孟軍常年忙於工作,經常都不回家,媽媽林廣蓮女士又常年沉迷於牌桌,哪怕是周六周日,也經常性的不見人影,基本上得到淩晨時分才會回來,孟家大部分時候,就隻有薑炙和孟憑歌兩個人在大眼瞪小眼。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不太熟,他和孟憑歌都沒什麽交集。
即使順道,兩個人出門仍是各走各的,就算都待在家裏頭,也基本是待在各自的房間裏頭當蘑菇。
說是住在一塊兒,實際上卻好像是一個人在住。
哪怕是周六日,大部分時候也隻有到飯點兒的時候,薑炙才會聽到外頭有動靜。
——因為大人不在,天天出門下館子也不太現實,所以孟憑歌基本上都自己做飯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有一次孟憑歌晚飯把麵煮多了吃不完,恰好遇見薑炙準備出門覓食,就攔住他問了一句要不要吃。
說是一不小心給做多了,麵條這種東西又很容易泡軟,不可能放到第二天繼續吃,吃不完倒掉怪浪費的。
薑炙瞥了一眼,看鍋裏頭確實還剩了挺多,加上本身就也對食物沒什麽要求,出去解決和在屋裏頭吃都一樣,就坐了下來。
沒想到的是,孟憑歌手藝還不錯,做得跟館子裏頭外賣回來的似的,薑炙竟然一口氣就幹掉了一海碗,還有點兒回味無窮。
在那以後,孟憑歌為了省錢,薑炙為了不出門就有飯吃,兩個人一拍即合地達成了一個協議:
一起搭夥做飯吃。
具體執行內容為:夥食費平攤,孟憑歌負責做飯,薑炙負責洗碗和打掃廚房。
說是平攤,孟憑歌就真的在非常認真地平攤。
第一次進行大采購,從菜市場出來的瞬間孟憑歌就算好了數,直接攤手對他說:“剛剛總共花了三十塊零四毛,你給我十五塊二毛吧!”
當時薑炙其實是覺得有點兒出乎意料的。
倒也不是說孟憑歌這種習慣不好——這種習慣挺好的,可以全方位保障自己的利益。
隻是這和薑炙的日常生活方式包括交友模式,都有著一些小出入。在他的生活中,從來都沒差過錢,根本不會在意這些東西。
可薑炙當時沒有那麽碎的零錢,就直接給了孟憑歌二十塊,並補充了一句剩下的零錢不用找。
沒想到的是,孟憑歌拿過去後說了一句“等一下”,馬上埋頭從錢包裏取出了三張一元一張五毛和三張一毛,硬是找補了他三塊八毛錢,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後來薑炙才發現,孟憑歌會養成這樣的習慣,除了性格因素以外,還跟她的個人經曆也有所關聯。
原來,孟憑歌並不是林廣蓮的親生女兒。
七歲以前的她,都是待在兒童福利院的,需要和人爭搶各種資源。直到遇見無法生育的孟軍和林廣蓮,這才被撈出來過上了正常的日子。
可她在資源匱乏的福利院中養成的那種,錙銖必較、我不欠你、你最好也不要欠我,你的東西我不搶、我的東西你也休想搶的生存習慣,卻一直完美保持了下來。
直到後來兩個人成了朋友,孟憑歌才沒再跟他那麽計較,也不會再讓他頻繁產生“好生疏”的那種感覺了。
兩個人不僅經常給對方帶早餐,孟憑歌還學會了從他手裏搶薯片吃。
薑炙很喜歡那樣的孟憑歌,那樣的孟憑歌讓他覺得,她把自己當成了沒有半點距離的自己人。
可是萬萬沒想到,幾年沒見,他們倆的關係,竟然又徹徹底底地回到了那個時候去。
那種感覺很微妙,就好像是喜獲了一隻流浪貓,好不容易建立了感情,結果那貓卻還是跑了。
即便他始終為她開著一扇門,那貓卻還是倔強無比,再也沒有回來。
孟憑歌轉完賬,指了指車子那邊:“那我先走了啊,倩倩那邊還等著我。”
說完,孟憑歌將手機丟進包中,轉過身踢踢踏踏地朝著那邊一路小跑了去。
薑炙雙手插兜看著她遠去的身影,情不自禁笑出了聲。
他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她這是在用行動和他劃分界限,明確地告訴他:“你好,我們現在真的很不熟”?
薑炙忍不住將已經喝空的可樂罐子一把捏癟,“咚”地一聲丟進了垃圾桶中,惹得旁邊路過的人都轉過頭來多看了兩眼。
-
孟憑歌就著高倩倩的車送完她,從公寓樓中走出來的時候,莫名其妙想起了一件事。
微信轉賬的話,好像也沒有必要加好友吧?直接掃二維碼不就行了?
對方該不會以為自己是故意要微信的吧?暈倒。
……
算了,加都加上了,總不可能現在再刪掉吧?
孟憑歌歎了口氣,看了眼時間,才發現目前已經夜裏十一點。
晟城的冷空氣是真的很放肆,孟憑歌裹緊衣服跺了跺腳,又埋下頭朝手心裏頭哈了下氣,不停地搓著。
等手指頭暖和了一點兒,她呼出一口白氣,從口袋裏頭掏出冰冰涼涼的手機,準備確認一下附近的夜車還有沒有在繼續開,眼角餘光卻在不經意間,瞟到了不遠處的一家糕餅店。
濃鬱的夜色底下,糕餅店的招牌金燦燦又明晃晃的,上頭寫著龍飛鳳舞的“李記糕點鋪”幾個大字,十分顯眼。
記得不錯的話,這個糕點鋪就是最近那個大火的網紅店。
她很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甜食,也曾在小紅書上翻來覆去地刷到過這家店好多次,被裏頭的甜點饞得死去活來。但當她發現這家店的甜點都很昂貴,便再也沒有關注了。
或許對於有錢人來說,這點兒錢應該什麽都算不上吧?別說有錢人了,就算是小康之家,肯定也能毫不猶豫買回來就吃。
她不一樣。
她工資雖說不低,卻因為發生了一些事,導致現在比較窮,得精打細算地花才行。
具體原因是自從孟軍脫離公司開始單幹以後,她家的經濟狀況就一蹶不振,走下坡路了。
孟軍總是太過於高估自己的實力,做什麽都失敗,虧損了不少的錢。
直到現在林廣蓮年紀大了,一些病痛也找上了門來,需要經常去醫院吃藥看病,孟軍才收手了。但又有什麽用呢,家都快給敗得光徒四壁了。
如此一來,孟憑歌隻好一個人負擔起了照顧林廣蓮的責任。
又要給林廣蓮支付醫藥費,又要存錢,她的壓力真的不是一般大,隻能把所有不必要的花銷都切斷了。
但今天,她還是抱著一股好奇心,朝著那個店子走了過去,彎下腰聚精會神地看著櫥窗裏頭的甜點。
這會兒夜深,店裏頭大部分的糕點都已售空,隻稀稀拉拉地剩著幾個躺在裏頭,黃油的芬芳撲麵而來,看著還是很好吃。
店員過來貼心問道:“請問您需要什麽嗎?現在全部都打半折噢。”
孟憑歌一聽在打折,馬上毫不猶豫地指著裏頭的一個熔岩夾心麵包,說:“好,那我要這個。”
“好的。”店員微微一笑,將孟憑歌選中的麵包夾出來,放進一個紙袋裏封好,給她遞了過來:“十二塊五。”
“好的,謝謝。”孟憑歌掏出手機付了賬。
轉過身,孟憑歌麵向空曠的街道左右四顧一番,朝著公交車站走了過去。
夜晚的街道寂寥無比,哪怕是公交車站,這會兒也早已空無一人,隻有狂妄的冷風在肆無忌憚地橫衝直撞。
孟憑歌在長椅上坐下,把紙袋平放到雙腿上打開,惹得紙袋發出了窸窸窣窣一陣響。
她原本是打算回到出租房再吃的,無奈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幹脆直接拿出來掰開了。
和網上的圖片一樣,麵包裏頭夾心飽滿瑩潤,非常漂亮。
孟憑歌低頭咬下一口,柔軟的麵包夾雜著香甜濃鬱的內餡兒被牙齒一切斷,立馬衍生出了種絕妙的治愈感。
這個味道真的很美好,令她高聳緊繃的雙肩都放鬆了下來。
吃到一半的時候,孟憑歌一個走神,薑炙的模樣又晃進了她腦中。
幾年沒見,薑炙好像已經發達了,全身上下就沒有一樣東西是便宜的。
雖說薑炙本來就不缺錢,但……
現在好像是真的非常非常發達了。此外,比起以前來也更會打扮了,更帥了。
笑死,她之前竟然還以為薑炙會變成河童。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薑炙怎麽可能變成河童?
她倒是更像……
孟憑歌收住心神垂下頭,默默地拍了拍掉到腿上細碎的麵包渣,腦子一下子變得木然。
正發著呆呢,公交夜車突然呼嘯而來,一下子就把孟憑歌給拎回了現實。
孟憑歌急急忙忙把剩下的一半丟回紙袋,密封好捏在手裏,順便將包包袋子往肩上一送,就拉住拉杆上了車,走到後麵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好巧不巧,車門剛關閉,外頭就又下起了綿密的細雨。
孟憑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因此連忙打開通訊錄,憑借“j”字找到她的中國好室友江雨,給她發了條消息:“親愛的,我有條內褲沒看到了,是不是你收走了?”
發完消息,孟憑歌坐在搖晃不止的車上,捧起麵包繼續啃咬。
就在她把紙袋揉成一團時,一道亮光從屏幕上頭暈染了開來。
“這才幾個錢啊,” 薑炙捏著可樂,將腦袋轉動了一下,“不用了吧?我又不缺。”
孟憑歌十分堅定地搖著手否定:“不不不,用的用的,當然用的。你缺不缺是你的事,我給不給是我的事。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個還是得分清楚的。”
薑炙唇線緊抿,神色不明。
半晌,他嗤笑一聲,終於點點頭:“要分清楚是吧?行,我微信號——jz19970808。”
“okkk。”孟憑歌馬上打開微信查找好友,輸入那一串字母和數字,揚著眉梢點擊了個申請:“申請了,您那邊通過一下?”
薑炙看著她又黑又亮的眼睛,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憋著一口氣劃拉開手機鎖屏,通過了她的請求。
隻聽叮咚一聲響,他很快就收到了孟憑歌的轉賬。
二十五塊三。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果然是清清楚楚。
薑炙看著那數字,唇角向上牽引,露出了個莫名其妙的笑容。
這麽多年過去了,他們的關係兜兜轉轉過後,總算是又回到了初始狀態,回到了高中時候的狀態。
那時候薑炙的爸媽在很遙遠的北方打拚奮鬥,沒有辦法照顧他。偏偏薑炙又不習慣和好幾個人住在一個房間,覺得太吵太鬧了,不情願讀住宿,就向校方提出了要在校外租房子辦走讀的申請。
可他還未成年,校方又把控嚴格,擔心他一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沒有監護人陪伴的情況下,會在外頭節外生枝惹是生非,給學校蒙羞,就幹脆利落地駁回了他的申請。
百般無奈之下,他爹媽得知有個親戚的老熟人林廣蓮在東市,就讓薑炙住進了林廣蓮家,每個月給一千五的房租,當租那兒了。
反正薑炙對於住哪兒根本就沒什麽所謂,隻要能夠擁有一個單獨的房間就行,便答應了。
隻是,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這一住,竟然就直接住進了孟憑歌家。
由於孟憑歌的爸爸孟軍常年忙於工作,經常都不回家,媽媽林廣蓮女士又常年沉迷於牌桌,哪怕是周六周日,也經常性的不見人影,基本上得到淩晨時分才會回來,孟家大部分時候,就隻有薑炙和孟憑歌兩個人在大眼瞪小眼。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不太熟,他和孟憑歌都沒什麽交集。
即使順道,兩個人出門仍是各走各的,就算都待在家裏頭,也基本是待在各自的房間裏頭當蘑菇。
說是住在一塊兒,實際上卻好像是一個人在住。
哪怕是周六日,大部分時候也隻有到飯點兒的時候,薑炙才會聽到外頭有動靜。
——因為大人不在,天天出門下館子也不太現實,所以孟憑歌基本上都自己做飯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有一次孟憑歌晚飯把麵煮多了吃不完,恰好遇見薑炙準備出門覓食,就攔住他問了一句要不要吃。
說是一不小心給做多了,麵條這種東西又很容易泡軟,不可能放到第二天繼續吃,吃不完倒掉怪浪費的。
薑炙瞥了一眼,看鍋裏頭確實還剩了挺多,加上本身就也對食物沒什麽要求,出去解決和在屋裏頭吃都一樣,就坐了下來。
沒想到的是,孟憑歌手藝還不錯,做得跟館子裏頭外賣回來的似的,薑炙竟然一口氣就幹掉了一海碗,還有點兒回味無窮。
在那以後,孟憑歌為了省錢,薑炙為了不出門就有飯吃,兩個人一拍即合地達成了一個協議:
一起搭夥做飯吃。
具體執行內容為:夥食費平攤,孟憑歌負責做飯,薑炙負責洗碗和打掃廚房。
說是平攤,孟憑歌就真的在非常認真地平攤。
第一次進行大采購,從菜市場出來的瞬間孟憑歌就算好了數,直接攤手對他說:“剛剛總共花了三十塊零四毛,你給我十五塊二毛吧!”
當時薑炙其實是覺得有點兒出乎意料的。
倒也不是說孟憑歌這種習慣不好——這種習慣挺好的,可以全方位保障自己的利益。
隻是這和薑炙的日常生活方式包括交友模式,都有著一些小出入。在他的生活中,從來都沒差過錢,根本不會在意這些東西。
可薑炙當時沒有那麽碎的零錢,就直接給了孟憑歌二十塊,並補充了一句剩下的零錢不用找。
沒想到的是,孟憑歌拿過去後說了一句“等一下”,馬上埋頭從錢包裏取出了三張一元一張五毛和三張一毛,硬是找補了他三塊八毛錢,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後來薑炙才發現,孟憑歌會養成這樣的習慣,除了性格因素以外,還跟她的個人經曆也有所關聯。
原來,孟憑歌並不是林廣蓮的親生女兒。
七歲以前的她,都是待在兒童福利院的,需要和人爭搶各種資源。直到遇見無法生育的孟軍和林廣蓮,這才被撈出來過上了正常的日子。
可她在資源匱乏的福利院中養成的那種,錙銖必較、我不欠你、你最好也不要欠我,你的東西我不搶、我的東西你也休想搶的生存習慣,卻一直完美保持了下來。
直到後來兩個人成了朋友,孟憑歌才沒再跟他那麽計較,也不會再讓他頻繁產生“好生疏”的那種感覺了。
兩個人不僅經常給對方帶早餐,孟憑歌還學會了從他手裏搶薯片吃。
薑炙很喜歡那樣的孟憑歌,那樣的孟憑歌讓他覺得,她把自己當成了沒有半點距離的自己人。
可是萬萬沒想到,幾年沒見,他們倆的關係,竟然又徹徹底底地回到了那個時候去。
那種感覺很微妙,就好像是喜獲了一隻流浪貓,好不容易建立了感情,結果那貓卻還是跑了。
即便他始終為她開著一扇門,那貓卻還是倔強無比,再也沒有回來。
孟憑歌轉完賬,指了指車子那邊:“那我先走了啊,倩倩那邊還等著我。”
說完,孟憑歌將手機丟進包中,轉過身踢踢踏踏地朝著那邊一路小跑了去。
薑炙雙手插兜看著她遠去的身影,情不自禁笑出了聲。
他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她這是在用行動和他劃分界限,明確地告訴他:“你好,我們現在真的很不熟”?
薑炙忍不住將已經喝空的可樂罐子一把捏癟,“咚”地一聲丟進了垃圾桶中,惹得旁邊路過的人都轉過頭來多看了兩眼。
-
孟憑歌就著高倩倩的車送完她,從公寓樓中走出來的時候,莫名其妙想起了一件事。
微信轉賬的話,好像也沒有必要加好友吧?直接掃二維碼不就行了?
對方該不會以為自己是故意要微信的吧?暈倒。
……
算了,加都加上了,總不可能現在再刪掉吧?
孟憑歌歎了口氣,看了眼時間,才發現目前已經夜裏十一點。
晟城的冷空氣是真的很放肆,孟憑歌裹緊衣服跺了跺腳,又埋下頭朝手心裏頭哈了下氣,不停地搓著。
等手指頭暖和了一點兒,她呼出一口白氣,從口袋裏頭掏出冰冰涼涼的手機,準備確認一下附近的夜車還有沒有在繼續開,眼角餘光卻在不經意間,瞟到了不遠處的一家糕餅店。
濃鬱的夜色底下,糕餅店的招牌金燦燦又明晃晃的,上頭寫著龍飛鳳舞的“李記糕點鋪”幾個大字,十分顯眼。
記得不錯的話,這個糕點鋪就是最近那個大火的網紅店。
她很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甜食,也曾在小紅書上翻來覆去地刷到過這家店好多次,被裏頭的甜點饞得死去活來。但當她發現這家店的甜點都很昂貴,便再也沒有關注了。
或許對於有錢人來說,這點兒錢應該什麽都算不上吧?別說有錢人了,就算是小康之家,肯定也能毫不猶豫買回來就吃。
她不一樣。
她工資雖說不低,卻因為發生了一些事,導致現在比較窮,得精打細算地花才行。
具體原因是自從孟軍脫離公司開始單幹以後,她家的經濟狀況就一蹶不振,走下坡路了。
孟軍總是太過於高估自己的實力,做什麽都失敗,虧損了不少的錢。
直到現在林廣蓮年紀大了,一些病痛也找上了門來,需要經常去醫院吃藥看病,孟軍才收手了。但又有什麽用呢,家都快給敗得光徒四壁了。
如此一來,孟憑歌隻好一個人負擔起了照顧林廣蓮的責任。
又要給林廣蓮支付醫藥費,又要存錢,她的壓力真的不是一般大,隻能把所有不必要的花銷都切斷了。
但今天,她還是抱著一股好奇心,朝著那個店子走了過去,彎下腰聚精會神地看著櫥窗裏頭的甜點。
這會兒夜深,店裏頭大部分的糕點都已售空,隻稀稀拉拉地剩著幾個躺在裏頭,黃油的芬芳撲麵而來,看著還是很好吃。
店員過來貼心問道:“請問您需要什麽嗎?現在全部都打半折噢。”
孟憑歌一聽在打折,馬上毫不猶豫地指著裏頭的一個熔岩夾心麵包,說:“好,那我要這個。”
“好的。”店員微微一笑,將孟憑歌選中的麵包夾出來,放進一個紙袋裏封好,給她遞了過來:“十二塊五。”
“好的,謝謝。”孟憑歌掏出手機付了賬。
轉過身,孟憑歌麵向空曠的街道左右四顧一番,朝著公交車站走了過去。
夜晚的街道寂寥無比,哪怕是公交車站,這會兒也早已空無一人,隻有狂妄的冷風在肆無忌憚地橫衝直撞。
孟憑歌在長椅上坐下,把紙袋平放到雙腿上打開,惹得紙袋發出了窸窸窣窣一陣響。
她原本是打算回到出租房再吃的,無奈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幹脆直接拿出來掰開了。
和網上的圖片一樣,麵包裏頭夾心飽滿瑩潤,非常漂亮。
孟憑歌低頭咬下一口,柔軟的麵包夾雜著香甜濃鬱的內餡兒被牙齒一切斷,立馬衍生出了種絕妙的治愈感。
這個味道真的很美好,令她高聳緊繃的雙肩都放鬆了下來。
吃到一半的時候,孟憑歌一個走神,薑炙的模樣又晃進了她腦中。
幾年沒見,薑炙好像已經發達了,全身上下就沒有一樣東西是便宜的。
雖說薑炙本來就不缺錢,但……
現在好像是真的非常非常發達了。此外,比起以前來也更會打扮了,更帥了。
笑死,她之前竟然還以為薑炙會變成河童。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薑炙怎麽可能變成河童?
她倒是更像……
孟憑歌收住心神垂下頭,默默地拍了拍掉到腿上細碎的麵包渣,腦子一下子變得木然。
正發著呆呢,公交夜車突然呼嘯而來,一下子就把孟憑歌給拎回了現實。
孟憑歌急急忙忙把剩下的一半丟回紙袋,密封好捏在手裏,順便將包包袋子往肩上一送,就拉住拉杆上了車,走到後麵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好巧不巧,車門剛關閉,外頭就又下起了綿密的細雨。
孟憑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因此連忙打開通訊錄,憑借“j”字找到她的中國好室友江雨,給她發了條消息:“親愛的,我有條內褲沒看到了,是不是你收走了?”
發完消息,孟憑歌坐在搖晃不止的車上,捧起麵包繼續啃咬。
就在她把紙袋揉成一團時,一道亮光從屏幕上頭暈染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