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東宮是禽獸,請對賤奴放手 作者:幾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偏殿裏,蕭九淵則正襟危坐,氣秉神寧,楊漣漪跪在地上,輕聲抽泣,蘇弱則無比虛弱地躺在床上。
“太子爺,漣漪錯了!”
“你可知,自己哪裏錯了?”
“漣漪不該關心自己的陪嫁奴才!不該把一個賤奴放在眼裏!更不該來勾引他!還有,漣漪擺不正自己側妃的位置,居然和王嬤嬤這種下人一般見識!!”
楊漣漪一邊認錯,一邊瞪了眼太子爺身旁的王嬤嬤。
“你居然敢罵我是下人?太子爺,連您都從來沒把我王嬤嬤當做下人,可是這側妃,剛入東宮,就罵老奴下人!那我今後在東宮還有法活下去嗎?太子爺,您行行好!把奶娘我送回新鄉老家的去!我無兒無女,把一生都奉獻給皇後娘娘和太子爺了。如今我老了,就讓我回老家,孤苦無依,自生自滅吧!”
這王嬤嬤也是位道德綁架的高手中的高手。
冷麵太子爺居然心軟了。
“王嬤嬤,你別擔心,淵兒自然會還給嬤嬤一個公道!至於這位楊側妃,我會讓她付出代價!”
“王爺,她不守婦道,辱沒楊家門楣,咱們把她休掉,把她趕回娘家,看楊家這個百年旺族,能不能丟起這個臉!”
“呸,你這個惡老婆子!到底在這個東宮裏,你和太子爺,誰才是這東宮的主人?”
楊漣漪本想忍氣吞聲,畢竟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奈何這王嬤嬤咄咄逼人,居然拿楊家說事。她楊家的確是清河百年望族,世族大家。本家就曾經出過十五個狀元郎,兩朝皇後,三朝宰相,其他諸如妃子尚書刺史不計其數。
雖然楊漣漪的父親官職不大,可如今的皇太後也是她父親的親姑母。當初蕭九淵聽從皇後命令,娶楊家嫡女,目的乃是曲線救國。
話說,麵對楊漣漪的質問,王嬤嬤啞口無言,隻是捂著臉,佯裝委屈。
“太子爺,你都聽見了吧!側妃她,她血口噴人,罵老奴惡婆子!”
蕭九淵勃然大怒,直接一個瞬移,站在楊漣漪眼前,一隻手捏住她的下巴,那力道不深不淺,卻捏得人痛不欲生。
看著漣漪痛苦的表情,蘇弱心如刀絞,用力掙紮著爬起來。
“太子爺,是奴才的錯,奴才勾引側妃的,你不要怪罪她,所有罪行,奴才一人承擔。”
蘇弱見狀,咕咚一聲跪在地上,腿部傷口處鮮血再次湧出。
“好啊!好一個主仆情深,本太子就喜歡看這種相愛入骨,一個恨不得替另一個抗下所有,另一個卻恨不得替一個去死!感人肺腑啊!好,本太子就成全你們!蘇弱,就讓你嚐嚐五馬分屍的滋味,如何?讓你的腦袋,雙臂和雙腿都為愛付出代價,然後把這一塊塊肉掛在風園裏,被風幹,成為一句句惹人喜歡的幹屍!沒有一絲絲水分,變得幹燥純粹而完美!哈哈……你是不是很期待啊,賤奴?”
變態!
蘇弱額頭的青筋幾乎爆裂,眼前這是怎樣一個歹毒變態的人啊!沒錯,他去過風園,可是那裏充斥著令人窒息的死亡和恐懼,到了太子這個禽獸的嘴裏,那個風幹屍的刑場卻被描述的如此讓人毛骨悚然的詭異。
蘇弱看了一眼身旁那嬌弱的楊漣漪,內心五味雜陳,他絕對不能連累這個水一般純潔的女孩子。
“不就是風園嗎?喜歡,樹木成林,鳥語花香,掛在樹上,吹著和煦的風,曬著溫暖的太陽,哪怕變成一具幹屍,那也是一件富有詩情畫意的事!”
蘇弱單純的臉頰上透露著倔強。
太子爺變得極度憤怒,就像暴怒的雄獅。
“好,本太子就成全你,讓你有吹不完的風和曬不盡的太陽!來人,拖去刑場,先五馬分屍,再掛進風園!”
“不要啊,太子爺,是漣漪的錯,弱弱他是無辜的!不要!”
楊漣漪抱著太子爺的腿,大聲痛哭求饒,太子爺不為所動。
而此時,影衛已經進來,把蘇弱拉了起來。
楊漣漪見狀,拿起放在不遠處的尖刀,那正是此前從蘇弱大腿上拔出來的刀。她把刀刃對著自己的脖子,淚眼婆娑地看了眼蘇弱,轉而瞪向太子爺。
蘇弱內心一驚,發出懇求的聲音:“漣漪,不可做傻事啊!”
“太子爺,你若把蘇弱五馬分屍,我就死給你看!想必,你當初娶我,並不是為了讓我死在東宮吧!”
不等太子開口,王嬤嬤卻厲聲斥道:“居然敢拿死威脅太子爺!有本事就死啊!”
太子低聲命令:“把王嬤嬤送回屋去!”
見影衛轉而架著自己朝門外走,王嬤嬤氣得撒潑:“太子爺,你別上了她的當,她不敢自殺!”
王嬤嬤心中明白,這次如果不把那個小賤人徹底搞死,以後指不定會怎麽和她針鋒相對。
太子完全不顧王嬤嬤的嘶吼,轉而對楊漣漪幽幽地說:“愛妃,你說的對,把刀子給我!本宮答應你,饒蘇弱不死!”
說著,蕭九淵一步步走向楊漣漪,取下她手中的尖刀。
“蘇弱,今夜,本太子和側妃洞房花燭,就賞你近距離觀摩我夫妻洞房吧!”
他娘的,變態!蘇弱臉都氣的得綠了。
顧向晚見太子妥協了,趕緊乘機圓場:“蘇弱,還不謝恩!”
第13章 太子爺一眼認定的顧大美人
“謝主隆恩!”
蘇弱“咣當”磕幾個頭。
蕭九淵不經意間看了眼蘇弱的臉,盡管蘇弱正在忍受著巨大的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痛苦,可他的臉頰上卻一如既往的充滿陽光和稚氣。
蕭九淵踱步離開時,腦海裏居然浮現出溫泉裏的那一幕幕,傻乎乎的蘇弱還一口一聲地喊他“小九”。
當時,在溫泉裏時,蘇弱一遍遍詢問他,怎麽了小九。其實那時,蕭九淵還是有些意識的,他才怒吼一聲“滾”!
可能,他根本不想讓一個奴才,目睹他的不堪。他明明感覺到蘇弱匆匆逃跑腳步,然後就失去了理智。
他也懷疑過,他喪失理智時抱著的火球是不是蘇弱,可是醒來時,身邊隻有顧向晚一人。
所以,他才誤以為,毒發時,給他溫暖的人是顧向晚。
顧向晚,那個有時冷若冰霜,有時又溫暖如春的男子,總是給他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當初,蕭九淵有幸拜到天下第一派顧家莊研習武學,和顧向晚相識在那個顧家莊後山那個漫山紅遍的楓林。
當時,前太子剛被廢黜,因為蕭九淵的母妃得寵,晉升為皇後。皇帝經不住皇後的枕邊風,就把皇後所出的第九子蕭九淵晉封為東宮太子。
時局朝臣上下,反對聲四起,蕭九淵的新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皇帝便安排他去顧家莊,表麵上讓他習武增強實力,實則讓他外出躲避風頭。
他去了顧家莊,反而更加暴露在危險之中。
即便是大白天,居然也有刺客襲擊他。顧家莊作為天下第一大派,機關重重,守衛森嚴,除非放水,否則,刺客根本不可能隨便進出。
那日,不知是有心人的安排,還是巧合,顧家莊的莊主長老們都去華山論劍,彼時一眾刺客襲擊潛入顧家莊,襲擊蕭九淵。
蕭九淵與刺客一路廝殺,最後殺到顧家莊的後山楓樹林。
當時正值深秋,紅葉似火,血染而靈動。
蕭九淵正殺得筋疲力盡,突然一個白衣少年,翩翩然,從火紅的楓林裏飛身而來。
少年輕功極好,武學造詣不在蕭九淵之下。隻是蕭九淵以剛烈為盛,而白衣少年更多招式是以柔製勝。
兩人初次見麵,便聯手殺敵。
兩個武學奇才的天衣無縫的配合下,殺手很快被擊退。
交談得知,白衣少年名為顧向晚,是顧家莊門下一個小戶人家的孩子,卻因為貌色出眾,而被顧莊主收養。
“向晚!和我去東宮吧!”
顧向晚卻溫柔地搖了搖頭。
“自從我來到顧家莊,父母親就遭遇不測,雙雙殞命了!如今,顧家莊就是我的家!我哪也不想去,隻想守著這片楓樹林,看著它葉生葉落,四季輪回!倒是太子爺,你自己如今雖然貴為太子,可是朝中反對聲此起彼伏,雖然顧家莊明麵上是皇帝的心腹,表麵上也是支持皇帝新立儲君!而實際上,顧家莊乃是牆頭草,兩邊倒!你在顧家莊,可謂危機四伏!為了安全考慮,向晚還是奉勸太子爺回東宮去!”
蕭九淵卻搖了搖頭,顧向晚,你並非真正的了解皇帝!為什麽皇帝當初有二十多個兄弟,隻有他榮登帝位,那是因為他心狠手辣,極具手段。
他口口聲聲告訴皇後和蕭九淵,讓小九去顧家莊,為的是躲避風聲,但蕭九淵心裏明白得很。
在皇帝心目中,兒子算什麽,他有的是兒子!他隻需要一個強者,真正能繼承大業的強者,而這個人,必須心狠手辣,無所不能。
顧家莊自以為自己高明的很,朝秦暮楚,都躲過了皇帝的法眼。其實,他大錯特錯!顧家莊的一舉一動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他能夠親手把顧家莊提升為天下第一莊,天下第一大派,他也能親手把它給滅了。
但是,皇帝想到了一個更有趣的辦法。把太子蕭九淵送去顧家莊,如果,蕭九淵能在狼窩裏全身而退,他自然夠資格勝任東宮太子,如果他隻是一隻任人宰割的小綿羊,被一群狼分食了,那也是他的命,說明他活著也是沒有價值的,隻能說明他不配做一國儲君而已!
蕭九淵偏要做那個把狼窩端掉的猛獸,那是他骨子裏的東西。
所以來到顧家莊後,每一頓飯前他都會安排下人試吃,每一晚入睡,他都沒有徹底熟睡過。即便是任何時候,他都不會放鬆警惕。
唯有對顧向晚,他和自己妥協了。他明知顧向晚極有可能是顧家莊安排在他身邊的眼線,他依然要求自己相信他!
士為知己者死,可能說的就是這麽一回事吧!蕭九淵第一眼,就認定了顧向晚。
因為,他看見顧向晚的隱忍,他知道雖然顧向晚看似溫文爾雅,出塵脫俗,他才是那頭影藏極深的頭狼!
即便顧向晚明知自己的雙親都是被顧莊主親自殺害,他依然安然地在顧家莊潛心習武十多年。
即便顧莊主一直垂涎他的美色,總是若有若無地羞辱他,他也裝作若無其事。
直到有一天,顧莊主和長老們逼迫他給蕭九淵的茶水裏下劇毒時,顧向晚猶豫了。
在最後一刻,他在顧莊主和眾長老的目視下,把劇毒換成手邊僅有的寒冰毒。寒冰毒雖然毒發時讓人痛苦,但不至於斃命。
蕭九淵明知有毒,卻一飲而下,當他毒發時,他忍受巨大的痛苦,卻不願意責備顧向晚半句話。
讓蕭九淵忍無可忍的是,顧家莊的莊主和長老們居然當著他的麵,對顧向晚百般羞辱,上下其手。
“向晚,知道本莊主為什麽養你嗎了?因為你太美了,美不是你的錯,誰讓你的美長在本莊主的心坎裏了去了呢!來,讓本莊主嚐嚐你的滋味如何!”
其他長老們不僅不製止,反而替莊主助威。直到顧莊主把顧向晚逼到牆角,直到顧向晚沒有退路,直到顧莊主撕扯他的衣物,直到蕭九淵失去理智,直到顧向晚忍無可忍。
當蕭九淵寒冰毒發昏迷,再次醒來時,映入眼簾的卻是,顧家莊血流成河,全族上下幾十口人都死在血泊裏。
唯有顧向晚,渾身是血,安安靜靜地守在蕭九淵的身邊。
蕭九淵一把抓住顧向晚的手,冷靜地告訴他:“都是本宮殺的!”
蕭九淵甘願背上這個鍋。
於是天下人傳言,東宮太子蕭九淵為了一個顧向晚,把顧家莊一門屠殺殆盡。
但是,除了蕭九淵和顧向晚,誰又知道真相呢?
第14章 係統的創造者,蘇強強的綠帽子
所有人都離開了,蘇弱獨自躺在偏殿,隻有屋外的風在呼號著。
“太子爺,漣漪錯了!”
“你可知,自己哪裏錯了?”
“漣漪不該關心自己的陪嫁奴才!不該把一個賤奴放在眼裏!更不該來勾引他!還有,漣漪擺不正自己側妃的位置,居然和王嬤嬤這種下人一般見識!!”
楊漣漪一邊認錯,一邊瞪了眼太子爺身旁的王嬤嬤。
“你居然敢罵我是下人?太子爺,連您都從來沒把我王嬤嬤當做下人,可是這側妃,剛入東宮,就罵老奴下人!那我今後在東宮還有法活下去嗎?太子爺,您行行好!把奶娘我送回新鄉老家的去!我無兒無女,把一生都奉獻給皇後娘娘和太子爺了。如今我老了,就讓我回老家,孤苦無依,自生自滅吧!”
這王嬤嬤也是位道德綁架的高手中的高手。
冷麵太子爺居然心軟了。
“王嬤嬤,你別擔心,淵兒自然會還給嬤嬤一個公道!至於這位楊側妃,我會讓她付出代價!”
“王爺,她不守婦道,辱沒楊家門楣,咱們把她休掉,把她趕回娘家,看楊家這個百年旺族,能不能丟起這個臉!”
“呸,你這個惡老婆子!到底在這個東宮裏,你和太子爺,誰才是這東宮的主人?”
楊漣漪本想忍氣吞聲,畢竟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奈何這王嬤嬤咄咄逼人,居然拿楊家說事。她楊家的確是清河百年望族,世族大家。本家就曾經出過十五個狀元郎,兩朝皇後,三朝宰相,其他諸如妃子尚書刺史不計其數。
雖然楊漣漪的父親官職不大,可如今的皇太後也是她父親的親姑母。當初蕭九淵聽從皇後命令,娶楊家嫡女,目的乃是曲線救國。
話說,麵對楊漣漪的質問,王嬤嬤啞口無言,隻是捂著臉,佯裝委屈。
“太子爺,你都聽見了吧!側妃她,她血口噴人,罵老奴惡婆子!”
蕭九淵勃然大怒,直接一個瞬移,站在楊漣漪眼前,一隻手捏住她的下巴,那力道不深不淺,卻捏得人痛不欲生。
看著漣漪痛苦的表情,蘇弱心如刀絞,用力掙紮著爬起來。
“太子爺,是奴才的錯,奴才勾引側妃的,你不要怪罪她,所有罪行,奴才一人承擔。”
蘇弱見狀,咕咚一聲跪在地上,腿部傷口處鮮血再次湧出。
“好啊!好一個主仆情深,本太子就喜歡看這種相愛入骨,一個恨不得替另一個抗下所有,另一個卻恨不得替一個去死!感人肺腑啊!好,本太子就成全你們!蘇弱,就讓你嚐嚐五馬分屍的滋味,如何?讓你的腦袋,雙臂和雙腿都為愛付出代價,然後把這一塊塊肉掛在風園裏,被風幹,成為一句句惹人喜歡的幹屍!沒有一絲絲水分,變得幹燥純粹而完美!哈哈……你是不是很期待啊,賤奴?”
變態!
蘇弱額頭的青筋幾乎爆裂,眼前這是怎樣一個歹毒變態的人啊!沒錯,他去過風園,可是那裏充斥著令人窒息的死亡和恐懼,到了太子這個禽獸的嘴裏,那個風幹屍的刑場卻被描述的如此讓人毛骨悚然的詭異。
蘇弱看了一眼身旁那嬌弱的楊漣漪,內心五味雜陳,他絕對不能連累這個水一般純潔的女孩子。
“不就是風園嗎?喜歡,樹木成林,鳥語花香,掛在樹上,吹著和煦的風,曬著溫暖的太陽,哪怕變成一具幹屍,那也是一件富有詩情畫意的事!”
蘇弱單純的臉頰上透露著倔強。
太子爺變得極度憤怒,就像暴怒的雄獅。
“好,本太子就成全你,讓你有吹不完的風和曬不盡的太陽!來人,拖去刑場,先五馬分屍,再掛進風園!”
“不要啊,太子爺,是漣漪的錯,弱弱他是無辜的!不要!”
楊漣漪抱著太子爺的腿,大聲痛哭求饒,太子爺不為所動。
而此時,影衛已經進來,把蘇弱拉了起來。
楊漣漪見狀,拿起放在不遠處的尖刀,那正是此前從蘇弱大腿上拔出來的刀。她把刀刃對著自己的脖子,淚眼婆娑地看了眼蘇弱,轉而瞪向太子爺。
蘇弱內心一驚,發出懇求的聲音:“漣漪,不可做傻事啊!”
“太子爺,你若把蘇弱五馬分屍,我就死給你看!想必,你當初娶我,並不是為了讓我死在東宮吧!”
不等太子開口,王嬤嬤卻厲聲斥道:“居然敢拿死威脅太子爺!有本事就死啊!”
太子低聲命令:“把王嬤嬤送回屋去!”
見影衛轉而架著自己朝門外走,王嬤嬤氣得撒潑:“太子爺,你別上了她的當,她不敢自殺!”
王嬤嬤心中明白,這次如果不把那個小賤人徹底搞死,以後指不定會怎麽和她針鋒相對。
太子完全不顧王嬤嬤的嘶吼,轉而對楊漣漪幽幽地說:“愛妃,你說的對,把刀子給我!本宮答應你,饒蘇弱不死!”
說著,蕭九淵一步步走向楊漣漪,取下她手中的尖刀。
“蘇弱,今夜,本太子和側妃洞房花燭,就賞你近距離觀摩我夫妻洞房吧!”
他娘的,變態!蘇弱臉都氣的得綠了。
顧向晚見太子妥協了,趕緊乘機圓場:“蘇弱,還不謝恩!”
第13章 太子爺一眼認定的顧大美人
“謝主隆恩!”
蘇弱“咣當”磕幾個頭。
蕭九淵不經意間看了眼蘇弱的臉,盡管蘇弱正在忍受著巨大的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痛苦,可他的臉頰上卻一如既往的充滿陽光和稚氣。
蕭九淵踱步離開時,腦海裏居然浮現出溫泉裏的那一幕幕,傻乎乎的蘇弱還一口一聲地喊他“小九”。
當時,在溫泉裏時,蘇弱一遍遍詢問他,怎麽了小九。其實那時,蕭九淵還是有些意識的,他才怒吼一聲“滾”!
可能,他根本不想讓一個奴才,目睹他的不堪。他明明感覺到蘇弱匆匆逃跑腳步,然後就失去了理智。
他也懷疑過,他喪失理智時抱著的火球是不是蘇弱,可是醒來時,身邊隻有顧向晚一人。
所以,他才誤以為,毒發時,給他溫暖的人是顧向晚。
顧向晚,那個有時冷若冰霜,有時又溫暖如春的男子,總是給他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當初,蕭九淵有幸拜到天下第一派顧家莊研習武學,和顧向晚相識在那個顧家莊後山那個漫山紅遍的楓林。
當時,前太子剛被廢黜,因為蕭九淵的母妃得寵,晉升為皇後。皇帝經不住皇後的枕邊風,就把皇後所出的第九子蕭九淵晉封為東宮太子。
時局朝臣上下,反對聲四起,蕭九淵的新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皇帝便安排他去顧家莊,表麵上讓他習武增強實力,實則讓他外出躲避風頭。
他去了顧家莊,反而更加暴露在危險之中。
即便是大白天,居然也有刺客襲擊他。顧家莊作為天下第一大派,機關重重,守衛森嚴,除非放水,否則,刺客根本不可能隨便進出。
那日,不知是有心人的安排,還是巧合,顧家莊的莊主長老們都去華山論劍,彼時一眾刺客襲擊潛入顧家莊,襲擊蕭九淵。
蕭九淵與刺客一路廝殺,最後殺到顧家莊的後山楓樹林。
當時正值深秋,紅葉似火,血染而靈動。
蕭九淵正殺得筋疲力盡,突然一個白衣少年,翩翩然,從火紅的楓林裏飛身而來。
少年輕功極好,武學造詣不在蕭九淵之下。隻是蕭九淵以剛烈為盛,而白衣少年更多招式是以柔製勝。
兩人初次見麵,便聯手殺敵。
兩個武學奇才的天衣無縫的配合下,殺手很快被擊退。
交談得知,白衣少年名為顧向晚,是顧家莊門下一個小戶人家的孩子,卻因為貌色出眾,而被顧莊主收養。
“向晚!和我去東宮吧!”
顧向晚卻溫柔地搖了搖頭。
“自從我來到顧家莊,父母親就遭遇不測,雙雙殞命了!如今,顧家莊就是我的家!我哪也不想去,隻想守著這片楓樹林,看著它葉生葉落,四季輪回!倒是太子爺,你自己如今雖然貴為太子,可是朝中反對聲此起彼伏,雖然顧家莊明麵上是皇帝的心腹,表麵上也是支持皇帝新立儲君!而實際上,顧家莊乃是牆頭草,兩邊倒!你在顧家莊,可謂危機四伏!為了安全考慮,向晚還是奉勸太子爺回東宮去!”
蕭九淵卻搖了搖頭,顧向晚,你並非真正的了解皇帝!為什麽皇帝當初有二十多個兄弟,隻有他榮登帝位,那是因為他心狠手辣,極具手段。
他口口聲聲告訴皇後和蕭九淵,讓小九去顧家莊,為的是躲避風聲,但蕭九淵心裏明白得很。
在皇帝心目中,兒子算什麽,他有的是兒子!他隻需要一個強者,真正能繼承大業的強者,而這個人,必須心狠手辣,無所不能。
顧家莊自以為自己高明的很,朝秦暮楚,都躲過了皇帝的法眼。其實,他大錯特錯!顧家莊的一舉一動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他能夠親手把顧家莊提升為天下第一莊,天下第一大派,他也能親手把它給滅了。
但是,皇帝想到了一個更有趣的辦法。把太子蕭九淵送去顧家莊,如果,蕭九淵能在狼窩裏全身而退,他自然夠資格勝任東宮太子,如果他隻是一隻任人宰割的小綿羊,被一群狼分食了,那也是他的命,說明他活著也是沒有價值的,隻能說明他不配做一國儲君而已!
蕭九淵偏要做那個把狼窩端掉的猛獸,那是他骨子裏的東西。
所以來到顧家莊後,每一頓飯前他都會安排下人試吃,每一晚入睡,他都沒有徹底熟睡過。即便是任何時候,他都不會放鬆警惕。
唯有對顧向晚,他和自己妥協了。他明知顧向晚極有可能是顧家莊安排在他身邊的眼線,他依然要求自己相信他!
士為知己者死,可能說的就是這麽一回事吧!蕭九淵第一眼,就認定了顧向晚。
因為,他看見顧向晚的隱忍,他知道雖然顧向晚看似溫文爾雅,出塵脫俗,他才是那頭影藏極深的頭狼!
即便顧向晚明知自己的雙親都是被顧莊主親自殺害,他依然安然地在顧家莊潛心習武十多年。
即便顧莊主一直垂涎他的美色,總是若有若無地羞辱他,他也裝作若無其事。
直到有一天,顧莊主和長老們逼迫他給蕭九淵的茶水裏下劇毒時,顧向晚猶豫了。
在最後一刻,他在顧莊主和眾長老的目視下,把劇毒換成手邊僅有的寒冰毒。寒冰毒雖然毒發時讓人痛苦,但不至於斃命。
蕭九淵明知有毒,卻一飲而下,當他毒發時,他忍受巨大的痛苦,卻不願意責備顧向晚半句話。
讓蕭九淵忍無可忍的是,顧家莊的莊主和長老們居然當著他的麵,對顧向晚百般羞辱,上下其手。
“向晚,知道本莊主為什麽養你嗎了?因為你太美了,美不是你的錯,誰讓你的美長在本莊主的心坎裏了去了呢!來,讓本莊主嚐嚐你的滋味如何!”
其他長老們不僅不製止,反而替莊主助威。直到顧莊主把顧向晚逼到牆角,直到顧向晚沒有退路,直到顧莊主撕扯他的衣物,直到蕭九淵失去理智,直到顧向晚忍無可忍。
當蕭九淵寒冰毒發昏迷,再次醒來時,映入眼簾的卻是,顧家莊血流成河,全族上下幾十口人都死在血泊裏。
唯有顧向晚,渾身是血,安安靜靜地守在蕭九淵的身邊。
蕭九淵一把抓住顧向晚的手,冷靜地告訴他:“都是本宮殺的!”
蕭九淵甘願背上這個鍋。
於是天下人傳言,東宮太子蕭九淵為了一個顧向晚,把顧家莊一門屠殺殆盡。
但是,除了蕭九淵和顧向晚,誰又知道真相呢?
第14章 係統的創造者,蘇強強的綠帽子
所有人都離開了,蘇弱獨自躺在偏殿,隻有屋外的風在呼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