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寒,今日赴宴的貴女們身上縱外麵披著貂裘,裏麵卻仍是顯身段的衣裙,甚至領子開得很低,露出好看的鎖骨來。她們手裏捧著暖手爐本也不覺得冷,可瞧著施雲琳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不由扯了扯身上的氅衣衣襟。
“回去吧。”明慈公主發話。
一眾人跟著她回到先前的雅座。當施雲琳被宮婢引路帶進來時,明慈公主等人正陸續入座。
施雲琳稍微等了片刻,待她們都入座了,才朝著尊位的明慈公主彎膝行禮,歉聲:“臣婦來遲了,還請大公主寬宥。”
“確實是遲了有一會兒了。”於凝芙笑著說話,“上回太子妃的生辰宴你就沒來,今兒個大公主做東,你倒是肯來了,卻又遲了這麽久。實在是容易讓人胡思亂想,忍不住猜疑湘國公主的不情不願。”
一位穿紫衣的貴女掩嘴輕笑了一聲。
笑什麽?自然是為了配合於凝芙說的湘國公主。哪裏還有湘國?她分明是在笑話湘的亡國之痛。
又一位貴婦薛夫人“打圓場”似地發言:“凝芙說笑呢。她最是喜歡說玩笑話,咱們都習慣了,你別在意。你初來亓不適應這裏的氣候病倒也是正常。”
染上風寒是施雲琳沒去太子妃生辰宴的借口。
薛夫人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下次可不能再那麽不巧病倒了,若是再來一次,旁人還以為是大將軍不讓你去呢。”
首座的明慈公主幾不可見地皺了下眉。
施雲琳抬眼看了薛夫人一眼,薛夫人挺了挺腰杆好整以暇地等著施雲琳怎麽狡辯。
施雲琳柔柔一笑:“還不知道怎麽稱呼?”
“夫家姓薛。”一提到自己的夫家,薛夫人腰杆子挺得更直。
“薛夫人。”施雲琳輕頷首,便移開了目光。施雲琳可不知道她夫家是誰,就算知道,也不會如她的願奉承地說官話。
薛夫人一愣,隻見施雲琳望向了太子妃。
這是施雲琳第一次見到伊書珍,可是她一眼就知道她是太子妃。從小宮裏長大的人,對規矩章法的熟識刻在施雲琳的骨子裏。隻一眼,她就能從座次、衣著、相望的目光裏辨出這些人的身份,甚至看得出誰與誰交好。別說是兩位公主和太子妃,就連這些高門貴女家中品階也能猜個大概。
“太子妃,上次你生辰,我恰巧病了沒能給你慶生實在是遺憾。”施雲琳先陪不是,“隻是生病這事誰也不想也料不到,等太子妃下次設宴,我若又恰巧病了或者因為旁的緊要事不能去,想來太子妃也能理解,不會像那位……凝芙妹妹對吧?”
施雲琳望過去。於凝芙扯起嘴角勉強笑了一下,點點頭。
得到答複沒叫錯名字,施雲琳回過頭重新望著太子妃說:“不會像凝芙妹妹說的那樣胡思亂想的,是不是?”
太子妃摸著手上鐲子,她盯著施雲琳,沉聲:“自然。”
施雲琳淺淺一笑,又語氣輕快地說:“對了,剛剛薛夫人說的話,臣婦有些不解。薛夫人說是大將軍不準我去給太子妃慶生,這是絕對不會有的事情。隻是我不明白薛夫人為什麽這麽說?”
施雲琳轉眸,眉眼含笑無辜地望著薛夫人。
薛夫人一愣,剛要張嘴。坐在她身邊的人立刻拉了她一把,提醒她閉嘴。
施雲琳重新望向太子妃,緩聲道:“臣婦嫁來亓的時日尚短,不像太子妃已經嫁過來兩年多。臣婦對亓國很多事情不了解,想請教一下太子妃,薛夫人剛剛那話是什麽意思呀?難道亓山狼與太子殿下交惡嗎?”
百花園忽然之間陷入沉寂。誰也沒再開口,有人端在手裏的茶盞也僵在那裏忘了放。
一陣風吹來,吹下枝頭一朵紅梅,吹落在施雲琳的肩頭。
亓山狼與太子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所有人心知肚明,可是誰又能明說?尤其是太子妃更不可能當眾承認。
百花園外出現了幾道人影。太子妃眼角餘光掃過,驚見是陛下帶著太子、靖辰王路過。
太子妃咬著牙,在心裏把施雲琳和薛夫人都罵了一遍。太子妃勉強扯出個笑臉來,道:“雲琳說笑了。大將軍是千載難逢的奇才,在亓軍功赫赫,是國之棟梁。太子殿下向來惜才愛才,二人或許在政見上有過分歧。交惡則是無稽之談。”
“嗯。”施雲琳輕嗯了一聲,彎著眼睛笑言:“我也是這樣想的。想來薛夫人和凝芙一樣都喜歡說玩笑話而已。”
百花園外,亓帝回頭看了齊嘉致一眼,收回視線離去。齊嘉致額頭沁出冷汗來,轉眼凶惡地盯了伊書珍一眼,快步跟上父皇的步伐。
靖辰王探究的目光在施雲琳身上一落,亦收回目光跟上去。
百花園內,施雲琳和園內大部分人一樣都不知道剛剛陛下一行人的經過。
施雲琳又將目光落在先前掩嘴笑湘國滅國的紫衣貴女,她問:“不知道這位姐姐如何稱呼?”
紫衣貴女早就收了笑,謹慎說話:“可擔不起夫人這聲姐姐,我姓蘇單名一個婉字,姐姐喚我婉婉就好。”
“蘇婉。”施雲琳連名帶姓地喊她,又人畜無害淺笑著地問:“剛剛你笑什麽?”
“我、我笑了嗎”蘇婉掃了一眼桌上的梅花糕,心虛道,“公主設宴,今兒個的梅花糕很甜。我吃得開心……”
達官顯貴最喜歡暗戳戳地說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意味深長地挖苦笑話。施雲琳曾聽著官話長大,在暗流上的靜波裏一言一行。
今日,她不過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將那層靜波撕破。
施雲琳望向今日的主人明慈公主,臉上的淺笑也變得端莊了些。她說:“亓國寬善博遠大國風範,向來恩惠患難中的小國,不僅有今日的湘,還有昨日的閔。”
太子妃臉色微變。閔,是她的故土。她與施雲琳又有何不同?
“湘國將亓國的恩情一直牢記在心裏,能嫁作亓人婦,雲琳心懷感恩。自小生活的風土不同,雲琳若是生了什麽錯事犯了什麽忌諱,還望公主寬宥。雲琳也會謹慎多學,爭取早日如太子妃那般入鄉隨俗棄閔為亓。我雖來亓不久,卻在民間聽見許多誇讚太子妃的話。雲琳會努力效仿太子妃。她是最好的太子妃,我也要努力成為合格的大將軍夫人。”
在座女眷們悄悄目光交流,眼裏都多了幾分正色。
太子妃胸口微微起伏,壓著怒。施雲琳一遍又一遍強調她與她一樣都是和親而來。日後若再有人當麵暗諷施雲琳的舊時身份,那就是連太子妃一起罵了。
施雲琳陷在一種割據的情緒裏。這些人嫌她亡國公主的舊身份,又不得不忌憚她如今嫁的人。
施雲琳微緩,望著明慈公主,換上更加誠懇的語氣:“今日來遲,實在是萬不應該。隻是初來亓,對地勢路線不熟悉對路程用時錯了估計,縱大將軍快馬加鞭帶我來,也還是遲了。雲琳可能自罰一杯請罪?”
“哦?大將軍帶你過來的?”明慈公主終於開口,“翡州果不其然又獲勝,大軍三日後歸。大將軍昨日已經回京了?”
施雲琳倒是愣住了。她不知道亓山狼是提前回來的。
施雲琳正愣著不知道怎麽接話,一個綠裙女郎笑著打趣:“想來是小夫妻新婚情濃,大將軍提前回來的。”
施雲琳望過去,綠裙女郎笑著說:“我姓樊,名紫瑩。”
樊紫瑩站起身,行了個淑女禮。
“紫瑩。”施雲琳回了一禮,這便是認識了。
樊紫瑩笑著說:“聽聞夫人婚前就大病了一場,如今天寒奔波,還沒坐下歇歇呢。我看呀,自罰一杯就不必了,先喝些甜酒暖身才是。”
明慈公主也點頭,道:“先坐下說話,還有幾位不認識的,也該認識認識。”
“多謝公主。”施雲琳頷首,跟著小宮婢走去為她安排好的位子。
明慈公主和明雅公主共桌,太子妃坐在兩位公主的左手邊。施雲琳被引去了兩位公主的右手邊,她的座位正對著對麵的太子妃。
施雲琳剛坐下,對樊紫瑩淺笑了一下。這一笑,是禮儀不是感激。樊紫瑩是今日第一個幫施雲琳說話的人,可是施雲琳不會立刻給出她的感激,她要先弄清楚樊紫瑩幫她的原因。
施雲琳與百花園裏其他女郎們一一見過,客套兩句。宮婢們捧著樂器過來。
施雲琳來之前,她們要弄樂,宮婢們這會兒才將樂器帶過來。
明雅公主笑著說:“我看呀,咱們就罰將軍夫人最先弄弦撥樂開個頭!”
“這個罰我領。”施雲琳大大方方站起身來。
“你要用什麽樂器?”明雅問。
這些不同樂器,都是她們一個個報名點了自己最擅長的一件,讓宮婢搬過來。
施雲琳猜到些什麽,笑言:“誰若舍得先將她的樂器借我一用,我就用哪個。”
“哪個都行?”太子妃挑眉。
施雲琳柔柔地笑著頷首:“哪個都行。”
第16章 016
靖辰王離宮時,迎麵遇見從宮外回來的靖安王。靖辰王在宮外已有了府邸,今日進宮隻因陛下的召見。靖辰王雖然已被封王,卻仍住在宮中,等過了年才會搬出宮至自己的封地。
“三哥!”靖安王快走兩步迎上去,言語之間有著熱切,“自你搬出宮,咱們見麵就少了!”
十九歲的年紀,早已不算小少年,可靖安王天生一雙明潤的桃花眼,不僅人長得秀氣漂亮,同時也有一股子年少風流的風發稚氣。
隻年長他兩歲的靖辰王則顯得沉穩許多。雖同樣一雙桃花眼,卻沒有少年郎的棱角,隻有風流俊逸和通身的矜貴。
靖辰王高不可攀的疏冷麵容一下子柔和許多。他笑言:“這話說得怪可憐,若不立即邀你過府小聚,就顯得我這兄長不近人情。”
“就等三哥這話!”靖安王將手裏的書卷扔給小太監,跟著靖辰王出宮。
兄弟兩個走了沒多久,隱隱聽見琴聲。
琴聲悠揚流暢,令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兄弟二人駐足。
“我知道了,是皇姐今日辦的賞梅宴。走,去看看誰的琴彈得這樣好,可以和我不分伯仲了!”靖安王拉著靖辰王往百花園去。
靖辰王無奈地笑了。這君子六藝,靖安王對樂最為頭疼,他根本不通樂理。若說撫琴者和他不分伯仲,那簡直是對琴技的侮辱。
兄弟二人立在百花園外,望見坐在紅梅下撫琴的身影。
百花園裏的小聚已經到了尾聲。施雲琳彈的第一首曲子,便驚豔了眾人。後來她又接受考驗般嚐試了多種樂器,無一不精,令人驚讚。
由施雲琳開頭撥弦弄樂,這場賞梅宴也由她收尾。
施雲琳想了想,最後彈了這首《碧波引》。前一刻還熱鬧說笑的麗人們都停了話,靜聽這首格外空靈悠揚的曲子。曲調從施雲琳的指尖滑出,一聲一調,將人從熱鬧的梅園引走,走進更為廣闊的天地間。眼前有山川河流又有流雲碧波,天地之美景仿佛都在那一聲又一調中如畫卷般緩緩展現在眼前。
曲將盡,琴聲也逐漸變得更為婉轉淒淒。那壯麗的秀景逐漸在眼前向後掠過後退,一切歸於平靜,回過神時,徒留幾分淒清寂寥蕩在這梅園裏久久不散。
施雲琳撥出最後一個琴音,纖指懸在琴弦上半晌,才慢慢將手放下來。她垂下眼睛,去藏眼裏的一點濕。
靖安王回過神來,道:“好厲害的琴技!這是誰家的女郎或夫人?不僅琴聲入畫,還貌美如仙。我都忍不住想拋花表意了!”
靖辰王收回落在施雲琳身上的探究目光,他半笑對弟弟說:“湘國公主,上個月剛嫁給亓山狼。”
他順手折了枝頭的紅梅遞給靖安王,笑道:“去簪花表意吧。”
“不了不了……三哥你害我呢。”靖安王連連擺手,向後退。他再看向施雲琳的目光裏噙著滿滿的惋惜。“走吧,走吧!咱們可別做竊聽者了。”
靖安王拉著兄長就要走。
靖辰王回頭望了一眼,將手中剛折的紅梅輕放在石燈上的堆雪中。
百花園內,麗人們還沉浸在曲子裏。
明慈公主道:“好的曲子配好的琴技,隻是最後曲調轉低,聽著淒清許多。不過曲盡人散,今日賞梅宴也盡了,也算應景。”
施雲琳輕輕眨了下眼睛,壓下眼裏的濕意,再抬眸時已經是清澈明朗的眸子。她起身,微笑著:“獻醜了,沒能掃興就好。”
這首曲子尾聲本不該這樣淒清,隻是音律通人心。施雲琳彈著彈著,不由想起教她撫琴之人,心裏已經窩了一汪淚,怎能不從琴弦流露悲戚。
樊紫瑩道:“是我蠢笨了,這曲子以前從未聽過。”
另外也有幾人附和從未聽過,詢問譜曲人。
施雲琳道:“兄長做的曲子。”
“回去吧。”明慈公主發話。
一眾人跟著她回到先前的雅座。當施雲琳被宮婢引路帶進來時,明慈公主等人正陸續入座。
施雲琳稍微等了片刻,待她們都入座了,才朝著尊位的明慈公主彎膝行禮,歉聲:“臣婦來遲了,還請大公主寬宥。”
“確實是遲了有一會兒了。”於凝芙笑著說話,“上回太子妃的生辰宴你就沒來,今兒個大公主做東,你倒是肯來了,卻又遲了這麽久。實在是容易讓人胡思亂想,忍不住猜疑湘國公主的不情不願。”
一位穿紫衣的貴女掩嘴輕笑了一聲。
笑什麽?自然是為了配合於凝芙說的湘國公主。哪裏還有湘國?她分明是在笑話湘的亡國之痛。
又一位貴婦薛夫人“打圓場”似地發言:“凝芙說笑呢。她最是喜歡說玩笑話,咱們都習慣了,你別在意。你初來亓不適應這裏的氣候病倒也是正常。”
染上風寒是施雲琳沒去太子妃生辰宴的借口。
薛夫人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下次可不能再那麽不巧病倒了,若是再來一次,旁人還以為是大將軍不讓你去呢。”
首座的明慈公主幾不可見地皺了下眉。
施雲琳抬眼看了薛夫人一眼,薛夫人挺了挺腰杆好整以暇地等著施雲琳怎麽狡辯。
施雲琳柔柔一笑:“還不知道怎麽稱呼?”
“夫家姓薛。”一提到自己的夫家,薛夫人腰杆子挺得更直。
“薛夫人。”施雲琳輕頷首,便移開了目光。施雲琳可不知道她夫家是誰,就算知道,也不會如她的願奉承地說官話。
薛夫人一愣,隻見施雲琳望向了太子妃。
這是施雲琳第一次見到伊書珍,可是她一眼就知道她是太子妃。從小宮裏長大的人,對規矩章法的熟識刻在施雲琳的骨子裏。隻一眼,她就能從座次、衣著、相望的目光裏辨出這些人的身份,甚至看得出誰與誰交好。別說是兩位公主和太子妃,就連這些高門貴女家中品階也能猜個大概。
“太子妃,上次你生辰,我恰巧病了沒能給你慶生實在是遺憾。”施雲琳先陪不是,“隻是生病這事誰也不想也料不到,等太子妃下次設宴,我若又恰巧病了或者因為旁的緊要事不能去,想來太子妃也能理解,不會像那位……凝芙妹妹對吧?”
施雲琳望過去。於凝芙扯起嘴角勉強笑了一下,點點頭。
得到答複沒叫錯名字,施雲琳回過頭重新望著太子妃說:“不會像凝芙妹妹說的那樣胡思亂想的,是不是?”
太子妃摸著手上鐲子,她盯著施雲琳,沉聲:“自然。”
施雲琳淺淺一笑,又語氣輕快地說:“對了,剛剛薛夫人說的話,臣婦有些不解。薛夫人說是大將軍不準我去給太子妃慶生,這是絕對不會有的事情。隻是我不明白薛夫人為什麽這麽說?”
施雲琳轉眸,眉眼含笑無辜地望著薛夫人。
薛夫人一愣,剛要張嘴。坐在她身邊的人立刻拉了她一把,提醒她閉嘴。
施雲琳重新望向太子妃,緩聲道:“臣婦嫁來亓的時日尚短,不像太子妃已經嫁過來兩年多。臣婦對亓國很多事情不了解,想請教一下太子妃,薛夫人剛剛那話是什麽意思呀?難道亓山狼與太子殿下交惡嗎?”
百花園忽然之間陷入沉寂。誰也沒再開口,有人端在手裏的茶盞也僵在那裏忘了放。
一陣風吹來,吹下枝頭一朵紅梅,吹落在施雲琳的肩頭。
亓山狼與太子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所有人心知肚明,可是誰又能明說?尤其是太子妃更不可能當眾承認。
百花園外出現了幾道人影。太子妃眼角餘光掃過,驚見是陛下帶著太子、靖辰王路過。
太子妃咬著牙,在心裏把施雲琳和薛夫人都罵了一遍。太子妃勉強扯出個笑臉來,道:“雲琳說笑了。大將軍是千載難逢的奇才,在亓軍功赫赫,是國之棟梁。太子殿下向來惜才愛才,二人或許在政見上有過分歧。交惡則是無稽之談。”
“嗯。”施雲琳輕嗯了一聲,彎著眼睛笑言:“我也是這樣想的。想來薛夫人和凝芙一樣都喜歡說玩笑話而已。”
百花園外,亓帝回頭看了齊嘉致一眼,收回視線離去。齊嘉致額頭沁出冷汗來,轉眼凶惡地盯了伊書珍一眼,快步跟上父皇的步伐。
靖辰王探究的目光在施雲琳身上一落,亦收回目光跟上去。
百花園內,施雲琳和園內大部分人一樣都不知道剛剛陛下一行人的經過。
施雲琳又將目光落在先前掩嘴笑湘國滅國的紫衣貴女,她問:“不知道這位姐姐如何稱呼?”
紫衣貴女早就收了笑,謹慎說話:“可擔不起夫人這聲姐姐,我姓蘇單名一個婉字,姐姐喚我婉婉就好。”
“蘇婉。”施雲琳連名帶姓地喊她,又人畜無害淺笑著地問:“剛剛你笑什麽?”
“我、我笑了嗎”蘇婉掃了一眼桌上的梅花糕,心虛道,“公主設宴,今兒個的梅花糕很甜。我吃得開心……”
達官顯貴最喜歡暗戳戳地說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意味深長地挖苦笑話。施雲琳曾聽著官話長大,在暗流上的靜波裏一言一行。
今日,她不過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將那層靜波撕破。
施雲琳望向今日的主人明慈公主,臉上的淺笑也變得端莊了些。她說:“亓國寬善博遠大國風範,向來恩惠患難中的小國,不僅有今日的湘,還有昨日的閔。”
太子妃臉色微變。閔,是她的故土。她與施雲琳又有何不同?
“湘國將亓國的恩情一直牢記在心裏,能嫁作亓人婦,雲琳心懷感恩。自小生活的風土不同,雲琳若是生了什麽錯事犯了什麽忌諱,還望公主寬宥。雲琳也會謹慎多學,爭取早日如太子妃那般入鄉隨俗棄閔為亓。我雖來亓不久,卻在民間聽見許多誇讚太子妃的話。雲琳會努力效仿太子妃。她是最好的太子妃,我也要努力成為合格的大將軍夫人。”
在座女眷們悄悄目光交流,眼裏都多了幾分正色。
太子妃胸口微微起伏,壓著怒。施雲琳一遍又一遍強調她與她一樣都是和親而來。日後若再有人當麵暗諷施雲琳的舊時身份,那就是連太子妃一起罵了。
施雲琳陷在一種割據的情緒裏。這些人嫌她亡國公主的舊身份,又不得不忌憚她如今嫁的人。
施雲琳微緩,望著明慈公主,換上更加誠懇的語氣:“今日來遲,實在是萬不應該。隻是初來亓,對地勢路線不熟悉對路程用時錯了估計,縱大將軍快馬加鞭帶我來,也還是遲了。雲琳可能自罰一杯請罪?”
“哦?大將軍帶你過來的?”明慈公主終於開口,“翡州果不其然又獲勝,大軍三日後歸。大將軍昨日已經回京了?”
施雲琳倒是愣住了。她不知道亓山狼是提前回來的。
施雲琳正愣著不知道怎麽接話,一個綠裙女郎笑著打趣:“想來是小夫妻新婚情濃,大將軍提前回來的。”
施雲琳望過去,綠裙女郎笑著說:“我姓樊,名紫瑩。”
樊紫瑩站起身,行了個淑女禮。
“紫瑩。”施雲琳回了一禮,這便是認識了。
樊紫瑩笑著說:“聽聞夫人婚前就大病了一場,如今天寒奔波,還沒坐下歇歇呢。我看呀,自罰一杯就不必了,先喝些甜酒暖身才是。”
明慈公主也點頭,道:“先坐下說話,還有幾位不認識的,也該認識認識。”
“多謝公主。”施雲琳頷首,跟著小宮婢走去為她安排好的位子。
明慈公主和明雅公主共桌,太子妃坐在兩位公主的左手邊。施雲琳被引去了兩位公主的右手邊,她的座位正對著對麵的太子妃。
施雲琳剛坐下,對樊紫瑩淺笑了一下。這一笑,是禮儀不是感激。樊紫瑩是今日第一個幫施雲琳說話的人,可是施雲琳不會立刻給出她的感激,她要先弄清楚樊紫瑩幫她的原因。
施雲琳與百花園裏其他女郎們一一見過,客套兩句。宮婢們捧著樂器過來。
施雲琳來之前,她們要弄樂,宮婢們這會兒才將樂器帶過來。
明雅公主笑著說:“我看呀,咱們就罰將軍夫人最先弄弦撥樂開個頭!”
“這個罰我領。”施雲琳大大方方站起身來。
“你要用什麽樂器?”明雅問。
這些不同樂器,都是她們一個個報名點了自己最擅長的一件,讓宮婢搬過來。
施雲琳猜到些什麽,笑言:“誰若舍得先將她的樂器借我一用,我就用哪個。”
“哪個都行?”太子妃挑眉。
施雲琳柔柔地笑著頷首:“哪個都行。”
第16章 016
靖辰王離宮時,迎麵遇見從宮外回來的靖安王。靖辰王在宮外已有了府邸,今日進宮隻因陛下的召見。靖辰王雖然已被封王,卻仍住在宮中,等過了年才會搬出宮至自己的封地。
“三哥!”靖安王快走兩步迎上去,言語之間有著熱切,“自你搬出宮,咱們見麵就少了!”
十九歲的年紀,早已不算小少年,可靖安王天生一雙明潤的桃花眼,不僅人長得秀氣漂亮,同時也有一股子年少風流的風發稚氣。
隻年長他兩歲的靖辰王則顯得沉穩許多。雖同樣一雙桃花眼,卻沒有少年郎的棱角,隻有風流俊逸和通身的矜貴。
靖辰王高不可攀的疏冷麵容一下子柔和許多。他笑言:“這話說得怪可憐,若不立即邀你過府小聚,就顯得我這兄長不近人情。”
“就等三哥這話!”靖安王將手裏的書卷扔給小太監,跟著靖辰王出宮。
兄弟兩個走了沒多久,隱隱聽見琴聲。
琴聲悠揚流暢,令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兄弟二人駐足。
“我知道了,是皇姐今日辦的賞梅宴。走,去看看誰的琴彈得這樣好,可以和我不分伯仲了!”靖安王拉著靖辰王往百花園去。
靖辰王無奈地笑了。這君子六藝,靖安王對樂最為頭疼,他根本不通樂理。若說撫琴者和他不分伯仲,那簡直是對琴技的侮辱。
兄弟二人立在百花園外,望見坐在紅梅下撫琴的身影。
百花園裏的小聚已經到了尾聲。施雲琳彈的第一首曲子,便驚豔了眾人。後來她又接受考驗般嚐試了多種樂器,無一不精,令人驚讚。
由施雲琳開頭撥弦弄樂,這場賞梅宴也由她收尾。
施雲琳想了想,最後彈了這首《碧波引》。前一刻還熱鬧說笑的麗人們都停了話,靜聽這首格外空靈悠揚的曲子。曲調從施雲琳的指尖滑出,一聲一調,將人從熱鬧的梅園引走,走進更為廣闊的天地間。眼前有山川河流又有流雲碧波,天地之美景仿佛都在那一聲又一調中如畫卷般緩緩展現在眼前。
曲將盡,琴聲也逐漸變得更為婉轉淒淒。那壯麗的秀景逐漸在眼前向後掠過後退,一切歸於平靜,回過神時,徒留幾分淒清寂寥蕩在這梅園裏久久不散。
施雲琳撥出最後一個琴音,纖指懸在琴弦上半晌,才慢慢將手放下來。她垂下眼睛,去藏眼裏的一點濕。
靖安王回過神來,道:“好厲害的琴技!這是誰家的女郎或夫人?不僅琴聲入畫,還貌美如仙。我都忍不住想拋花表意了!”
靖辰王收回落在施雲琳身上的探究目光,他半笑對弟弟說:“湘國公主,上個月剛嫁給亓山狼。”
他順手折了枝頭的紅梅遞給靖安王,笑道:“去簪花表意吧。”
“不了不了……三哥你害我呢。”靖安王連連擺手,向後退。他再看向施雲琳的目光裏噙著滿滿的惋惜。“走吧,走吧!咱們可別做竊聽者了。”
靖安王拉著兄長就要走。
靖辰王回頭望了一眼,將手中剛折的紅梅輕放在石燈上的堆雪中。
百花園內,麗人們還沉浸在曲子裏。
明慈公主道:“好的曲子配好的琴技,隻是最後曲調轉低,聽著淒清許多。不過曲盡人散,今日賞梅宴也盡了,也算應景。”
施雲琳輕輕眨了下眼睛,壓下眼裏的濕意,再抬眸時已經是清澈明朗的眸子。她起身,微笑著:“獻醜了,沒能掃興就好。”
這首曲子尾聲本不該這樣淒清,隻是音律通人心。施雲琳彈著彈著,不由想起教她撫琴之人,心裏已經窩了一汪淚,怎能不從琴弦流露悲戚。
樊紫瑩道:“是我蠢笨了,這曲子以前從未聽過。”
另外也有幾人附和從未聽過,詢問譜曲人。
施雲琳道:“兄長做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