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溪也聽說了一點,想起來自家徐二叔的那件事情,“人在做,天在看。”
兩個人說完話,徐小溪收拾一下鎖上門就騎著車去了東關大橋宋老板的攤位上,明個家裏辦事,開著門但沒做生意,她過去的時候看到門口還坐著好幾個人,兩男兩女,年紀都不小,每個人臉上表情都不太好。
“宋老板。”電動車停在旁邊,她直接走了過來。
宋老板看到是徐老板,直接站了起來。
“家裏正好在說明個席麵的事呢,先麻煩你稍等一下。”他說完又拿出來手機把菜單給發過去,“這是二十二道菜,徐老板先坐下來看看。”他讓媳婦拿過來一個板凳過來。
徐小溪跟宋老板媳婦沒見過,“嫂子好。”
宋老板媳婦長的是個圓臉,胖乎乎的,很白,大眼雙眼皮。
“徐老板快坐,真年輕啊。”
徐小溪笑笑坐下來。
他們夫妻倆站在門口也沒進去,就又開始商量事,本來家裏這點事,不說街坊鄰居,十裏八鄉的也都知道,丟人也不是現在丟人了,所以對於來了一個外人在旁邊聽著也不在意了。
“大哥,二哥,我不讓你們出錢,也是盡我的孝心,雖然我叫姑,但跟我親娘沒什麽區別,席麵說是五百就是五百,不用爭。”
坐在東邊的男人看起來小五十,很瘦,頭上白發很多。
“三弟,話不能這麽說,要是席麵的錢讓你全出了,讓街坊鄰居知道了怎麽看我們?”本來老娘的死都被人指指點點的,三年這麽大的日子再不出錢,他兒子還得娶不上媳婦,他大兒子年紀大了,二十多歲,沒上大學,學的手藝,因為幾年前的事情,人家介紹的媒,本來都談的好好的,結果女方父母一打聽他們家,人家就不願意了。
而且家裏的情況不如過去,那個時候他們家說是江縣最有錢的人也不為過,但自從他娘沒了,再加上做生意的人多了,早就沒錢了,他們兩兄弟也隻會到處去打打零工。
徐小溪在旁邊聽了一耳朵,所以是想跟宋老板一起分攤費用,那她多一千塊錢可以要。
“分攤的話也是五百一桌。”宋老板開口。
剛剛開口的男人跟自家媳婦對視了一眼,“我打聽了一下,有三百的席麵,咱們就用這個,便宜。”
徐小溪這才聽明白,五百跟三百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三百的菜基本都是預製菜,上鍋一熱就能糊弄過去,但不好吃,甚至用的肉都不知道真實的什麽東西,宋老板想為姑姑爭麵子,才選的最好的菜,目的是讓親朋好友覺得姑姑這些個兒子沒白養,可這個老大又想要好名聲,但又不想花錢,他歸根結底隻想到了自己,完全沒想過宋老板跟去世的親娘。
“是啊,三弟,你現在有個肉攤子,手裏家裏有錢的,那也不能就開口這麽大的手筆,我跟你大哥還在到處打零工呢,五百二十桌一萬塊,還沒算師傅的錢,還有煙酒車費,放炮各種。”
坐在老大旁邊的女人開口,是老大媳婦,她穿的確實不太好,臉上皺紋也明顯,頭上白發也不少,是剪的短發。
作者有話說:
第91章 二十二道菜的席麵(現炸酥脆大油條,加大鍋菜)(中)
◎“小姨我可以不穿新衣服”◎
宋嫂子本來在一旁人靠在門框上不打算說話的, 她跟老宋立下來的規矩,娘家爹媽有啥事,都是她去跟兄弟姐妹們一起說, 這邊的事都是老宋去說,但前提條件是兩口子是商量好的, 做好的決定, 但聽見大嫂這話就有些生氣了, 立刻就很過分就站直了身體。
“大嫂, 說事歸說事,別扯沒用的,我們家生活好是我們兩口子沒日沒夜幹的。”說完又看一眼老宋,“我們家老宋本來想把錢出完,我打一開始就是不同意的,但誰讓他孝順,想讓咱娘在地下能安心, 但你們又想要好名聲又不想出那麽多錢那是沒用的, 不用說別的, 就一個方法, 要不就你全包我們不說話,要不我們全包你們閉嘴, 誰出錢誰說話算話。”
她辟裏啪啦的說上一頓, 這是看明白了, 你退一步, 人家蹬鼻子上臉又一步,幹脆也別給臉了, 都說清楚明白的。
徐小溪在一旁聽著也覺得宋嫂子說的不錯。
一時屋子裏瞬間就安靜下來了。
徐小溪在看這二十二道菜, 前麵四道涼菜, 都是最基礎的,中間的八道熱菜,後麵是大籠菜,就是扣碗菜,比如說在大籠裏蒸的扣肉,肘子,雞塊,還有燜的甜糯米,都屬於大籠菜,另外還有幾個湯,甜湯,雞蛋湯,小酥肉湯,小焦魚湯,選其中的都可以,其實三百也是二十二道,但每道的東西不一樣,很多菜都是冷凍的,熱好,一包人家加工好的料倒上去,就算是完成,又難吃又不健康,三年要是弄這樣的菜,親戚鄰居可是要議論上好幾天。
老二跟老大坐對麵,看大家都不說話,摸了摸鼻子開口訕笑著開口。
“我覺得吧,就聽三弟的,三弟現在日子過的好,娘也養他到大的,也娶了媳婦,辦事花錢應該的。”
他沒兒子不需要娶媳婦,就倆閨女,所以故意這麽說的,就為了惡心老大,反正自己不出錢,隻出力。
宋嫂子給宋老板使眼色,讓他趕緊說話下決定,自家出錢腰杆子還能不硬,那可真沒出息到家了。
宋老板也是沒辦法。
“那就這麽說定了,所有費用我們家出。”
老二媳婦用腳踢了一下老二。
老二才反應過來,又趕緊開口,“那還有個事情要說一下,收到的人家上的禮錢,咱們得平分,老三,要是你們家都拿走,是不是不太合適啊?”他說完還尷尬的笑了兩聲。
宋嫂子聽完臉已經拉下來了,這倆兒子是真的一個都不像婆婆,跟那個沒出息的姑父一樣,這是全部賠進去她也就算了,誰讓這一輩子就這一次。
“行,我跟老宋本來也就是這麽打算的。”
老二媳婦立刻就笑了起來,“還是弟妹幹脆。”
這件事情討論了好幾個小時才算是說定。
老宋把老大老二兩家都送走,回來明顯歎了一口氣。
“徐老板,你看看有什麽菜是不能做的,或者是做不好的?”
徐小溪都沒啥問題,“都可以做,我得看看備好的菜,現在能看嗎?”
宋嫂子在旁邊熱情的開口,“行,都行,就在我們老院,那邊也能擺下二十桌,跟師傅們都說好了,叩拜禮結束以後,就能開始,我們現在就去。”
宋老板騎著一輛電動車帶著宋嫂子,徐小溪在後麵騎車跟上。
他們家的老院是東關的鄉下,就是個院子,裏麵蓋了三間平房,是宋老板姑姑還沒發財的時候住的地方,現在沒人住,但宋老板隔三差五的都會回去打掃,這次要辦三年,提前把東西都買好了,院子屋子都打掃的幹幹淨淨的,半下午幫忙的也會提前過來幹活。
菜是中午的時候送來的,都是新鮮的。
騎電動車十五分鍾才到。
院子裏什麽都置辦齊全了,紮的棚子,就等明個親戚都來了。
菜都在廚房裏,外麵的灶也都支好了,大蒸籠也都在。
徐小溪覺得這是自己目前為止見過最齊全的辦席麵,宋老板是真用心還是假用心,其實都看的出來。
魚需要明天一大早就過好油,菜單上寫的是糖醋鯉魚,魚需要割好刀花,先炸一遍,然後再過油複炸第二遍,最後再調上糖醋汁,二十條一起澆上,這一道菜才算是都給端上桌,全部走完菜。
“那我明天早上五點就到,幫忙的人也都找好了是吧。”
廚房裏就她自己肯定忙不過來。
宋老板點點頭,“都齊全了,是家裏的嬸子大娘,會切菜,洗碗,端盤子的都是男的。”
徐小溪知道鄉下大席一般都是要主家找來的街坊鄰居幫忙的。
“行,那我這邊就都沒問題,都會按照菜單上的菜挨個來的。”
廚房裏各種菜都已經裝滿,明天過來先把需要炸的都炸好,什麽小焦魚湯之類的,炸好的先放到一邊,不然到時候再現做都耽誤事。
宋老板是全都拜托給徐老板了,她做菜好吃,比賽都贏了老方,應該錯不了的,家裏那一攤子事,都要等三年辦完再說。
“明個周六,徐老板把家裏的孩子也帶來,不然在家裏也沒個人管飯的,到咱家裏來,不管飯菜好壞,都能吃飽。”
宋嫂子是個細心的人,她早前就聽過徐老板的事情,自己拉扯倆孩子,周六日孩子都放假,人多。
徐小溪擺手,“不用,我給他在家裏留了飯菜的。”
宋嫂子覺得徐老板太客氣,這那麽多人呢,也缺不了孩子一口吃的,趕緊拉著徐小溪的手。
“徐老板別客氣,咱們兩家都合作這麽久了,孩子來家裏吃口飯沒事的,明個一定要把孩子帶來,不然我跟老宋都生你氣。”
徐小溪實在推不下,也點了點頭,“好,明天我帶他來。”
這邊商量好事情,徐小溪也才騎著車子回家,從家那邊到東關轉一圈,基本上就走了一半的縣城的,江縣說小也小,說不小也不小,常住人口那麽多,一到逢年過節,車來車往的都會堵車,一些好的大的餐館都定不上位置,她到樓下先給電動車充電,然後就沒回家,去買了地膜,天氣看著不像是會暖和的樣子,要把昨天種上的菜給蓋上地膜。
隔壁的黃嬸子這會在收晾曬在院子裏的被子,有院子的好處就是曬被子不用放在陽台上,也不用擔心晾曬的太少放不下,直接能曬滿院子。
“小徐又過來了,你是嬸子見過年輕人裏最勤快的。”
徐小溪笑笑,“我來蓋地膜,怕天氣太冷,菜不好出來。”說完進到院子裏自己一趟趟的蓋地膜,這個院子裏到時候還想種點柿子樹,石榴樹,好好管理,秋季結的能吃到冬天,蓋房子她這兩年都蓋不起,隻能多種些菜了。
黃嬸子收好被子,推著孫女又出來放風,在家裏帶孩子最累人了,起早貪黑,孩子睡了還要收拾家裏。
“小徐,嬸子還沒問你,你在幹啥工作的啊,看你像是教書的。”
她推著孩子站在徐小溪家的門口嘮嗑。
徐小溪一會就蓋好了四趟子,要把地膜蓋結實,兩邊都要蓋上土壓好。
“我在一中那邊開了個小飯館。”
黃嬸子哎呦一聲。
“那你做飯肯定好吃,改天嬸子到你店裏也去嚐嚐。”她說完沒多會看有人開著三輪車吆喝著賣饅頭跟油條的,過去也買了一些。
徐小溪把院子裏的菜都蓋好地膜才回家,晚上簡單的做了晚飯,徐淮這周不過周六日,還是隻有他們倆吃飯。
“明個我要去給一個朋友家做席,你要去嗎?”
徐池喝了一口粥,小姨做的水洛饃卷牛肉醬真好吃,他已經吃了三個了。
“可以去嗎?”
徐小溪還以為他不想湊熱鬧呢,“可以去啊,人家特意囑咐我可以帶孩子過去。”
徐池想吃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是想跟小姨在一塊,給她幫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嗯,我學校留的作業都寫完了。”
“行,明天我五點起來,我們倆一起起來。”本來想著讓他不用起來這麽早,坐車自己去的,但那邊縣裏的公交到不了。
她習慣什麽事情都跟他們倆說,讓他們自己做選擇,總比自己替他們做選擇的好。
徐池晚上洗漱好回到房間裏看書,陳耳東給他打電話。
徐池跟徐淮都各自有自己的手機,也是當初原主給他們倆買的,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的,因為未成年人不能辦手機號。
但自從徐小溪回來之後,徐淮帶手機去學校,但徐池不會,他平時也用不著。
“徐池,徐池,別忘記周日去喝魚丸湯啊。”
徐池嗯了一聲。
陳耳東這會家裏也沒人,有些無聊,但客廳裏還放著電視,他想聽聲音,其實因為心裏有些害怕的,“你明天去幹什麽?”
“明天我小姨去做席,我也去。”
徐池說著話還翻看了一頁書。
陳耳東明顯的啊了一聲。
“我能去嗎?”
“應該不能,我小姨說要帶我去,而且明天早上五點就起來了。”
兩個人說完話,徐小溪收拾一下鎖上門就騎著車去了東關大橋宋老板的攤位上,明個家裏辦事,開著門但沒做生意,她過去的時候看到門口還坐著好幾個人,兩男兩女,年紀都不小,每個人臉上表情都不太好。
“宋老板。”電動車停在旁邊,她直接走了過來。
宋老板看到是徐老板,直接站了起來。
“家裏正好在說明個席麵的事呢,先麻煩你稍等一下。”他說完又拿出來手機把菜單給發過去,“這是二十二道菜,徐老板先坐下來看看。”他讓媳婦拿過來一個板凳過來。
徐小溪跟宋老板媳婦沒見過,“嫂子好。”
宋老板媳婦長的是個圓臉,胖乎乎的,很白,大眼雙眼皮。
“徐老板快坐,真年輕啊。”
徐小溪笑笑坐下來。
他們夫妻倆站在門口也沒進去,就又開始商量事,本來家裏這點事,不說街坊鄰居,十裏八鄉的也都知道,丟人也不是現在丟人了,所以對於來了一個外人在旁邊聽著也不在意了。
“大哥,二哥,我不讓你們出錢,也是盡我的孝心,雖然我叫姑,但跟我親娘沒什麽區別,席麵說是五百就是五百,不用爭。”
坐在東邊的男人看起來小五十,很瘦,頭上白發很多。
“三弟,話不能這麽說,要是席麵的錢讓你全出了,讓街坊鄰居知道了怎麽看我們?”本來老娘的死都被人指指點點的,三年這麽大的日子再不出錢,他兒子還得娶不上媳婦,他大兒子年紀大了,二十多歲,沒上大學,學的手藝,因為幾年前的事情,人家介紹的媒,本來都談的好好的,結果女方父母一打聽他們家,人家就不願意了。
而且家裏的情況不如過去,那個時候他們家說是江縣最有錢的人也不為過,但自從他娘沒了,再加上做生意的人多了,早就沒錢了,他們兩兄弟也隻會到處去打打零工。
徐小溪在旁邊聽了一耳朵,所以是想跟宋老板一起分攤費用,那她多一千塊錢可以要。
“分攤的話也是五百一桌。”宋老板開口。
剛剛開口的男人跟自家媳婦對視了一眼,“我打聽了一下,有三百的席麵,咱們就用這個,便宜。”
徐小溪這才聽明白,五百跟三百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三百的菜基本都是預製菜,上鍋一熱就能糊弄過去,但不好吃,甚至用的肉都不知道真實的什麽東西,宋老板想為姑姑爭麵子,才選的最好的菜,目的是讓親朋好友覺得姑姑這些個兒子沒白養,可這個老大又想要好名聲,但又不想花錢,他歸根結底隻想到了自己,完全沒想過宋老板跟去世的親娘。
“是啊,三弟,你現在有個肉攤子,手裏家裏有錢的,那也不能就開口這麽大的手筆,我跟你大哥還在到處打零工呢,五百二十桌一萬塊,還沒算師傅的錢,還有煙酒車費,放炮各種。”
坐在老大旁邊的女人開口,是老大媳婦,她穿的確實不太好,臉上皺紋也明顯,頭上白發也不少,是剪的短發。
作者有話說:
第91章 二十二道菜的席麵(現炸酥脆大油條,加大鍋菜)(中)
◎“小姨我可以不穿新衣服”◎
宋嫂子本來在一旁人靠在門框上不打算說話的, 她跟老宋立下來的規矩,娘家爹媽有啥事,都是她去跟兄弟姐妹們一起說, 這邊的事都是老宋去說,但前提條件是兩口子是商量好的, 做好的決定, 但聽見大嫂這話就有些生氣了, 立刻就很過分就站直了身體。
“大嫂, 說事歸說事,別扯沒用的,我們家生活好是我們兩口子沒日沒夜幹的。”說完又看一眼老宋,“我們家老宋本來想把錢出完,我打一開始就是不同意的,但誰讓他孝順,想讓咱娘在地下能安心, 但你們又想要好名聲又不想出那麽多錢那是沒用的, 不用說別的, 就一個方法, 要不就你全包我們不說話,要不我們全包你們閉嘴, 誰出錢誰說話算話。”
她辟裏啪啦的說上一頓, 這是看明白了, 你退一步, 人家蹬鼻子上臉又一步,幹脆也別給臉了, 都說清楚明白的。
徐小溪在一旁聽著也覺得宋嫂子說的不錯。
一時屋子裏瞬間就安靜下來了。
徐小溪在看這二十二道菜, 前麵四道涼菜, 都是最基礎的,中間的八道熱菜,後麵是大籠菜,就是扣碗菜,比如說在大籠裏蒸的扣肉,肘子,雞塊,還有燜的甜糯米,都屬於大籠菜,另外還有幾個湯,甜湯,雞蛋湯,小酥肉湯,小焦魚湯,選其中的都可以,其實三百也是二十二道,但每道的東西不一樣,很多菜都是冷凍的,熱好,一包人家加工好的料倒上去,就算是完成,又難吃又不健康,三年要是弄這樣的菜,親戚鄰居可是要議論上好幾天。
老二跟老大坐對麵,看大家都不說話,摸了摸鼻子開口訕笑著開口。
“我覺得吧,就聽三弟的,三弟現在日子過的好,娘也養他到大的,也娶了媳婦,辦事花錢應該的。”
他沒兒子不需要娶媳婦,就倆閨女,所以故意這麽說的,就為了惡心老大,反正自己不出錢,隻出力。
宋嫂子給宋老板使眼色,讓他趕緊說話下決定,自家出錢腰杆子還能不硬,那可真沒出息到家了。
宋老板也是沒辦法。
“那就這麽說定了,所有費用我們家出。”
老二媳婦用腳踢了一下老二。
老二才反應過來,又趕緊開口,“那還有個事情要說一下,收到的人家上的禮錢,咱們得平分,老三,要是你們家都拿走,是不是不太合適啊?”他說完還尷尬的笑了兩聲。
宋嫂子聽完臉已經拉下來了,這倆兒子是真的一個都不像婆婆,跟那個沒出息的姑父一樣,這是全部賠進去她也就算了,誰讓這一輩子就這一次。
“行,我跟老宋本來也就是這麽打算的。”
老二媳婦立刻就笑了起來,“還是弟妹幹脆。”
這件事情討論了好幾個小時才算是說定。
老宋把老大老二兩家都送走,回來明顯歎了一口氣。
“徐老板,你看看有什麽菜是不能做的,或者是做不好的?”
徐小溪都沒啥問題,“都可以做,我得看看備好的菜,現在能看嗎?”
宋嫂子在旁邊熱情的開口,“行,都行,就在我們老院,那邊也能擺下二十桌,跟師傅們都說好了,叩拜禮結束以後,就能開始,我們現在就去。”
宋老板騎著一輛電動車帶著宋嫂子,徐小溪在後麵騎車跟上。
他們家的老院是東關的鄉下,就是個院子,裏麵蓋了三間平房,是宋老板姑姑還沒發財的時候住的地方,現在沒人住,但宋老板隔三差五的都會回去打掃,這次要辦三年,提前把東西都買好了,院子屋子都打掃的幹幹淨淨的,半下午幫忙的也會提前過來幹活。
菜是中午的時候送來的,都是新鮮的。
騎電動車十五分鍾才到。
院子裏什麽都置辦齊全了,紮的棚子,就等明個親戚都來了。
菜都在廚房裏,外麵的灶也都支好了,大蒸籠也都在。
徐小溪覺得這是自己目前為止見過最齊全的辦席麵,宋老板是真用心還是假用心,其實都看的出來。
魚需要明天一大早就過好油,菜單上寫的是糖醋鯉魚,魚需要割好刀花,先炸一遍,然後再過油複炸第二遍,最後再調上糖醋汁,二十條一起澆上,這一道菜才算是都給端上桌,全部走完菜。
“那我明天早上五點就到,幫忙的人也都找好了是吧。”
廚房裏就她自己肯定忙不過來。
宋老板點點頭,“都齊全了,是家裏的嬸子大娘,會切菜,洗碗,端盤子的都是男的。”
徐小溪知道鄉下大席一般都是要主家找來的街坊鄰居幫忙的。
“行,那我這邊就都沒問題,都會按照菜單上的菜挨個來的。”
廚房裏各種菜都已經裝滿,明天過來先把需要炸的都炸好,什麽小焦魚湯之類的,炸好的先放到一邊,不然到時候再現做都耽誤事。
宋老板是全都拜托給徐老板了,她做菜好吃,比賽都贏了老方,應該錯不了的,家裏那一攤子事,都要等三年辦完再說。
“明個周六,徐老板把家裏的孩子也帶來,不然在家裏也沒個人管飯的,到咱家裏來,不管飯菜好壞,都能吃飽。”
宋嫂子是個細心的人,她早前就聽過徐老板的事情,自己拉扯倆孩子,周六日孩子都放假,人多。
徐小溪擺手,“不用,我給他在家裏留了飯菜的。”
宋嫂子覺得徐老板太客氣,這那麽多人呢,也缺不了孩子一口吃的,趕緊拉著徐小溪的手。
“徐老板別客氣,咱們兩家都合作這麽久了,孩子來家裏吃口飯沒事的,明個一定要把孩子帶來,不然我跟老宋都生你氣。”
徐小溪實在推不下,也點了點頭,“好,明天我帶他來。”
這邊商量好事情,徐小溪也才騎著車子回家,從家那邊到東關轉一圈,基本上就走了一半的縣城的,江縣說小也小,說不小也不小,常住人口那麽多,一到逢年過節,車來車往的都會堵車,一些好的大的餐館都定不上位置,她到樓下先給電動車充電,然後就沒回家,去買了地膜,天氣看著不像是會暖和的樣子,要把昨天種上的菜給蓋上地膜。
隔壁的黃嬸子這會在收晾曬在院子裏的被子,有院子的好處就是曬被子不用放在陽台上,也不用擔心晾曬的太少放不下,直接能曬滿院子。
“小徐又過來了,你是嬸子見過年輕人裏最勤快的。”
徐小溪笑笑,“我來蓋地膜,怕天氣太冷,菜不好出來。”說完進到院子裏自己一趟趟的蓋地膜,這個院子裏到時候還想種點柿子樹,石榴樹,好好管理,秋季結的能吃到冬天,蓋房子她這兩年都蓋不起,隻能多種些菜了。
黃嬸子收好被子,推著孫女又出來放風,在家裏帶孩子最累人了,起早貪黑,孩子睡了還要收拾家裏。
“小徐,嬸子還沒問你,你在幹啥工作的啊,看你像是教書的。”
她推著孩子站在徐小溪家的門口嘮嗑。
徐小溪一會就蓋好了四趟子,要把地膜蓋結實,兩邊都要蓋上土壓好。
“我在一中那邊開了個小飯館。”
黃嬸子哎呦一聲。
“那你做飯肯定好吃,改天嬸子到你店裏也去嚐嚐。”她說完沒多會看有人開著三輪車吆喝著賣饅頭跟油條的,過去也買了一些。
徐小溪把院子裏的菜都蓋好地膜才回家,晚上簡單的做了晚飯,徐淮這周不過周六日,還是隻有他們倆吃飯。
“明個我要去給一個朋友家做席,你要去嗎?”
徐池喝了一口粥,小姨做的水洛饃卷牛肉醬真好吃,他已經吃了三個了。
“可以去嗎?”
徐小溪還以為他不想湊熱鬧呢,“可以去啊,人家特意囑咐我可以帶孩子過去。”
徐池想吃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是想跟小姨在一塊,給她幫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嗯,我學校留的作業都寫完了。”
“行,明天我五點起來,我們倆一起起來。”本來想著讓他不用起來這麽早,坐車自己去的,但那邊縣裏的公交到不了。
她習慣什麽事情都跟他們倆說,讓他們自己做選擇,總比自己替他們做選擇的好。
徐池晚上洗漱好回到房間裏看書,陳耳東給他打電話。
徐池跟徐淮都各自有自己的手機,也是當初原主給他們倆買的,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的,因為未成年人不能辦手機號。
但自從徐小溪回來之後,徐淮帶手機去學校,但徐池不會,他平時也用不著。
“徐池,徐池,別忘記周日去喝魚丸湯啊。”
徐池嗯了一聲。
陳耳東這會家裏也沒人,有些無聊,但客廳裏還放著電視,他想聽聲音,其實因為心裏有些害怕的,“你明天去幹什麽?”
“明天我小姨去做席,我也去。”
徐池說著話還翻看了一頁書。
陳耳東明顯的啊了一聲。
“我能去嗎?”
“應該不能,我小姨說要帶我去,而且明天早上五點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