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金縷玉衣,就是在這種極端的迷信之中,被逐漸創造出來的。
而白玉組佩,正是金縷玉衣的前身。
身份越高貴的人,所佩戴的白玉組佩,層數就越多。
其中最多的一串,甚至達到了整整十六層!長度更是達到了一米八!
現在李蓁蓁手裏的這一串白玉組佩,如果真是傳承有序的老物件,那就非常難得了。
李蓁蓁經過觀察,發現服務員並沒有撒謊。
她在這些白玉的身上,並沒有發現墓葬品所特有的土沁和血沁,反而在上麵發現了,經過長期的佩戴和把玩之後,所形成的包漿。
這就很難得了!
李蓁蓁非常誠懇地說:“看來是我誤會了,這串白玉組佩,確實是好東西,我就要了吧!”
服務員也配合地笑著說:“好嘞,我就知道你的眼光好!”
接下來,服務員打開了最後一個木盒子,神神秘秘地說:“真正的好東西來啦!你快看……”
服務員拿出一件物品,說得格外驕傲:“宣德爐!”
李蓁蓁大吃一驚,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他手上的東西。
這裏居然有宣德爐!
宣德爐,那可是明代的宣德皇帝,親自設計和督造的,是華國曆史上第一次利用黃銅,所鑄造而成的銅器。
能讓皇帝親自參與設計和督造,這在華國的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這也導致了所鑄造出來的宣德爐,極其精致和美觀,在以後的六百多年裏,無出其右,沒有別的可以超過它!
但是真正的宣德爐,數量本來就極少,能夠流傳下來的,那就更少了。
這會是真正的宣德爐嗎?
李蓁蓁小心翼翼地捧起這個小銅爐子。
首先看底款,“大明宣德年製”!還是楷書的!
嗯,這個底款對了!
再看它的器型,是敞口圓唇的,幾乎沒有脖子,腹部又扁又鼓,底座是三足的。
嗯,這個器型也對上了!
再看它的顏色,在一片深邃的紫色中,又隱隱約約地,透出五顏六色的寶光!
哎呀,這是頂級的宣德爐,才有的一種顏色!
最後聽一聽它的聲音,李蓁蓁屈起食指,在銅爐身上用力地彈了兩下。
“咚咚”作響!聲音既厚重,又綿長!
還真神了,這個聲音也對了!
這下李蓁蓁徹底相信了,這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宣德爐!
這才是真正的驚喜呢!
李蓁蓁怎麽也沒有想到,今天能夠在這裏,見識到傳說中的宣德爐!
她馬上就表示:“這件宣德爐我要了,你說說是什麽價格?”
服務員不無得意地說:“這個宣德爐,可是我們店裏難得的好東西!這價格嘛,你也知道,便宜不了,要賣200港幣!”
200港幣,就能把宣德爐買回去,那還等什麽?
買,必須買!
李蓁蓁毫不在乎地一揮手,大方地說:“沒問題!”
等到了結賬的時候,李蓁蓁掏出美元說:“我這裏就隻有美元,你們能不能,把港幣給換算成美元呀?”
服務員使勁地點頭說:“可以可以,有美元更好!”
服務員幫她把這些東西,全部裝進一個箱子裏,還用繩子綁得結結實實的,讓李蓁蓁可以提著它走。
李蓁蓁提著箱子,走出了文物總店。
站在門口想了想,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又在文德路上,逛了起來。
很快就被她發現了,這裏有一個巨大的舊貨市場。
舊貨市場所處的位置,應該是以前的科舉考場,都是連成一片的棚子,裏麵的空間極大。
李蓁蓁慢悠悠地走進去,發現這裏麵擺放的物品,大部分都是明清時期的老家具,還全部都是用紅酸枝做的!
在嶺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有用紅酸枝做家具的傳統。
紅酸枝,那可不是什麽便宜的木料,它也是紅木,還是很名貴的一種紅木!
它的價格,也就比黃花梨木、紫檀木和金絲楠木便宜了那麽一點點。
可惜的是,這些家具都無比巨大和笨重,李蓁蓁現在根本就沒有辦法,把它們給買回去。
這下子,可把李蓁蓁給遺憾地呀!
她隻好選擇眼不見為淨,垂頭喪氣地走了出來。
沒想到出了外麵一抬頭,就看見對麵有一家商店,裏麵的商品對於李蓁蓁來說,充滿了誘惑力,吸引著她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
第31章 絕妙奇跡
這是一家專門出售象牙製品的專賣店。
各種精美絕倫的牙雕工藝品, 透過巨大的透明落地玻璃窗, 仿佛在向李蓁蓁招著手說:“來呀, 快來把我們買回去呀……”
華國人向來熱愛象牙, 早在七千多年前, 就已經開始使用象牙作為裝飾品了。
隨著曆史的進步, 象牙的雕刻工藝, 也變得越來越精湛了。
牙雕工藝分為南北兩派,其中的南派牙雕,就是指廣州牙雕, 素來有“仙工”的美譽。
在宋代的時候,廣州牙雕就已經暢銷到了西方世界。
到了清代,更是發展到了頂峰。
不僅成為了清朝皇室的貢品, 更是廣州出口商稅的一大重要來源。
其中最受歡迎也是最暢銷的, 就要數那牙雕宮扇了,在當時的歐洲上流社會, 幾乎人手一把, 是貴婦們必不可少的裝備。
伏爾泰曾經說過:“不拿扇子的女士, 就好像不拿劍的男子, 將會淪為眾人的笑柄。”
據記載, 當時一艘最普通的英國商船, 離開廣州的時候,船上除了最傳統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之外,還要攜帶多達十萬柄的象牙扇子, 由此可見東方牙雕的魅力!
李蓁蓁試探性地走進這家專賣店, 沒有人出來攔截她。
看來這家商店,是不限製顧客的身份的。
李蓁蓁走進去之後,就好像走進了一個藝術的寶庫。
店裏麵的牙雕工藝品,精致玲瓏,巧奪天工,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這些象牙製品,大多采用嶺南地區的鏤雕和通雕工藝,做成各種花木、山石、龍舟、寶塔、蟹籠等嶺南山水景物。
其中有一個巨大的象牙龍舟,船身全長大概兩米左右,船中高高壘起了九層建築物,其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李蓁蓁的身高,上麵亭台樓閣,雕梁畫棟,無所不包!
這些建築物全部都是非常地通透,上麵往來其中的人物和走獸,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從外麵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看到李蓁蓁在這個象牙龍舟前麵駐足不前,店裏的服務員殷勤地走過來,微笑著說:
“同誌,你是看上這艘龍舟了嗎?這是我們廠裏剛做好送來的,三個大師傅和十幾個學徒,做了整整兩年,才做好的!”
“這是微縮版的古代豪華遊船,你看看這上麵的門窗,都能開合自如!”
“在這艘船上,光人物就有1666個!還有500多匹駿馬,100多條狗!你看看,他們的神態,沒有一個是一樣的!”
“這上麵的旗幟,看起來是不是好像在隨風飄揚啊?這還不算什麽!”
“你仔細瞧瞧這些人物身上的衣服,全部都是隨風飄揚的!”
“怎麽樣?是不是很雄偉?夠不夠壯觀?”
這當然是既雄偉,又壯觀了!
李蓁蓁特別想要把它給買回去,這麽好的藝術品,現在要是不買,等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但是自己帶不動呀!
怎麽辦?怎麽辦?
李蓁蓁難得猶豫不決地說:“我是很想買的,但是我帶不動呀。”
沒想到服務員揚起了下巴說:“嗨!這算什麽難事!隻要你買了,我們可以給你送貨上門!隻要是這廣州城內的地方,你想讓我們送到哪裏去,我們就能給你送到哪裏去!”
李蓁蓁聽完之後,眼前一亮,腦袋頓時如醍醐灌頂了一般,想起了這附近的一家公園。
這家公園很小,大概是一個街心公園,就在孔廟的後麵。
剛才李蓁蓁經過那裏的時候,無意間往裏麵看了一眼,發現裏麵根本沒有人。
如果服務員能夠把東西給她送到那裏去,她隻需要在沒有人看見的那一瞬間,就能把東西都統統收進空間裏去。
說幹就幹,李蓁蓁決定要冒這個風險。
李蓁蓁再次確認道:“你確定送到哪裏都可以嗎?那孔廟後麵的小公園行不行?”
服務員不解地說:“你送到那裏幹什麽?我們可以給你送到家裏去的。”
李蓁蓁淡淡地說:“這個問題你別管,你就說能不能送到那裏去好了。”
服務員拍著胸口說:“能!怎麽不能!當然可以了!”
得到服務員的再三保證之後,李蓁蓁這才放下心來,當下指著象牙龍舟說:“這個龍舟怎麽賣?”
服務員說:“這就要看你想怎麽買了,如果交人民幣,就要賣2000塊錢人民幣,如果交港幣,就隻需要800塊錢港幣。”
李蓁蓁吃了一驚,怎麽會這麽貴!
她記得之前在京城裏,買了一顆明代的老象牙,比這顆還要大一些呢,也遠遠不用這個價格。
而白玉組佩,正是金縷玉衣的前身。
身份越高貴的人,所佩戴的白玉組佩,層數就越多。
其中最多的一串,甚至達到了整整十六層!長度更是達到了一米八!
現在李蓁蓁手裏的這一串白玉組佩,如果真是傳承有序的老物件,那就非常難得了。
李蓁蓁經過觀察,發現服務員並沒有撒謊。
她在這些白玉的身上,並沒有發現墓葬品所特有的土沁和血沁,反而在上麵發現了,經過長期的佩戴和把玩之後,所形成的包漿。
這就很難得了!
李蓁蓁非常誠懇地說:“看來是我誤會了,這串白玉組佩,確實是好東西,我就要了吧!”
服務員也配合地笑著說:“好嘞,我就知道你的眼光好!”
接下來,服務員打開了最後一個木盒子,神神秘秘地說:“真正的好東西來啦!你快看……”
服務員拿出一件物品,說得格外驕傲:“宣德爐!”
李蓁蓁大吃一驚,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他手上的東西。
這裏居然有宣德爐!
宣德爐,那可是明代的宣德皇帝,親自設計和督造的,是華國曆史上第一次利用黃銅,所鑄造而成的銅器。
能讓皇帝親自參與設計和督造,這在華國的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這也導致了所鑄造出來的宣德爐,極其精致和美觀,在以後的六百多年裏,無出其右,沒有別的可以超過它!
但是真正的宣德爐,數量本來就極少,能夠流傳下來的,那就更少了。
這會是真正的宣德爐嗎?
李蓁蓁小心翼翼地捧起這個小銅爐子。
首先看底款,“大明宣德年製”!還是楷書的!
嗯,這個底款對了!
再看它的器型,是敞口圓唇的,幾乎沒有脖子,腹部又扁又鼓,底座是三足的。
嗯,這個器型也對上了!
再看它的顏色,在一片深邃的紫色中,又隱隱約約地,透出五顏六色的寶光!
哎呀,這是頂級的宣德爐,才有的一種顏色!
最後聽一聽它的聲音,李蓁蓁屈起食指,在銅爐身上用力地彈了兩下。
“咚咚”作響!聲音既厚重,又綿長!
還真神了,這個聲音也對了!
這下李蓁蓁徹底相信了,這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宣德爐!
這才是真正的驚喜呢!
李蓁蓁怎麽也沒有想到,今天能夠在這裏,見識到傳說中的宣德爐!
她馬上就表示:“這件宣德爐我要了,你說說是什麽價格?”
服務員不無得意地說:“這個宣德爐,可是我們店裏難得的好東西!這價格嘛,你也知道,便宜不了,要賣200港幣!”
200港幣,就能把宣德爐買回去,那還等什麽?
買,必須買!
李蓁蓁毫不在乎地一揮手,大方地說:“沒問題!”
等到了結賬的時候,李蓁蓁掏出美元說:“我這裏就隻有美元,你們能不能,把港幣給換算成美元呀?”
服務員使勁地點頭說:“可以可以,有美元更好!”
服務員幫她把這些東西,全部裝進一個箱子裏,還用繩子綁得結結實實的,讓李蓁蓁可以提著它走。
李蓁蓁提著箱子,走出了文物總店。
站在門口想了想,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又在文德路上,逛了起來。
很快就被她發現了,這裏有一個巨大的舊貨市場。
舊貨市場所處的位置,應該是以前的科舉考場,都是連成一片的棚子,裏麵的空間極大。
李蓁蓁慢悠悠地走進去,發現這裏麵擺放的物品,大部分都是明清時期的老家具,還全部都是用紅酸枝做的!
在嶺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有用紅酸枝做家具的傳統。
紅酸枝,那可不是什麽便宜的木料,它也是紅木,還是很名貴的一種紅木!
它的價格,也就比黃花梨木、紫檀木和金絲楠木便宜了那麽一點點。
可惜的是,這些家具都無比巨大和笨重,李蓁蓁現在根本就沒有辦法,把它們給買回去。
這下子,可把李蓁蓁給遺憾地呀!
她隻好選擇眼不見為淨,垂頭喪氣地走了出來。
沒想到出了外麵一抬頭,就看見對麵有一家商店,裏麵的商品對於李蓁蓁來說,充滿了誘惑力,吸引著她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
第31章 絕妙奇跡
這是一家專門出售象牙製品的專賣店。
各種精美絕倫的牙雕工藝品, 透過巨大的透明落地玻璃窗, 仿佛在向李蓁蓁招著手說:“來呀, 快來把我們買回去呀……”
華國人向來熱愛象牙, 早在七千多年前, 就已經開始使用象牙作為裝飾品了。
隨著曆史的進步, 象牙的雕刻工藝, 也變得越來越精湛了。
牙雕工藝分為南北兩派,其中的南派牙雕,就是指廣州牙雕, 素來有“仙工”的美譽。
在宋代的時候,廣州牙雕就已經暢銷到了西方世界。
到了清代,更是發展到了頂峰。
不僅成為了清朝皇室的貢品, 更是廣州出口商稅的一大重要來源。
其中最受歡迎也是最暢銷的, 就要數那牙雕宮扇了,在當時的歐洲上流社會, 幾乎人手一把, 是貴婦們必不可少的裝備。
伏爾泰曾經說過:“不拿扇子的女士, 就好像不拿劍的男子, 將會淪為眾人的笑柄。”
據記載, 當時一艘最普通的英國商船, 離開廣州的時候,船上除了最傳統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之外,還要攜帶多達十萬柄的象牙扇子, 由此可見東方牙雕的魅力!
李蓁蓁試探性地走進這家專賣店, 沒有人出來攔截她。
看來這家商店,是不限製顧客的身份的。
李蓁蓁走進去之後,就好像走進了一個藝術的寶庫。
店裏麵的牙雕工藝品,精致玲瓏,巧奪天工,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這些象牙製品,大多采用嶺南地區的鏤雕和通雕工藝,做成各種花木、山石、龍舟、寶塔、蟹籠等嶺南山水景物。
其中有一個巨大的象牙龍舟,船身全長大概兩米左右,船中高高壘起了九層建築物,其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李蓁蓁的身高,上麵亭台樓閣,雕梁畫棟,無所不包!
這些建築物全部都是非常地通透,上麵往來其中的人物和走獸,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從外麵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看到李蓁蓁在這個象牙龍舟前麵駐足不前,店裏的服務員殷勤地走過來,微笑著說:
“同誌,你是看上這艘龍舟了嗎?這是我們廠裏剛做好送來的,三個大師傅和十幾個學徒,做了整整兩年,才做好的!”
“這是微縮版的古代豪華遊船,你看看這上麵的門窗,都能開合自如!”
“在這艘船上,光人物就有1666個!還有500多匹駿馬,100多條狗!你看看,他們的神態,沒有一個是一樣的!”
“這上麵的旗幟,看起來是不是好像在隨風飄揚啊?這還不算什麽!”
“你仔細瞧瞧這些人物身上的衣服,全部都是隨風飄揚的!”
“怎麽樣?是不是很雄偉?夠不夠壯觀?”
這當然是既雄偉,又壯觀了!
李蓁蓁特別想要把它給買回去,這麽好的藝術品,現在要是不買,等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但是自己帶不動呀!
怎麽辦?怎麽辦?
李蓁蓁難得猶豫不決地說:“我是很想買的,但是我帶不動呀。”
沒想到服務員揚起了下巴說:“嗨!這算什麽難事!隻要你買了,我們可以給你送貨上門!隻要是這廣州城內的地方,你想讓我們送到哪裏去,我們就能給你送到哪裏去!”
李蓁蓁聽完之後,眼前一亮,腦袋頓時如醍醐灌頂了一般,想起了這附近的一家公園。
這家公園很小,大概是一個街心公園,就在孔廟的後麵。
剛才李蓁蓁經過那裏的時候,無意間往裏麵看了一眼,發現裏麵根本沒有人。
如果服務員能夠把東西給她送到那裏去,她隻需要在沒有人看見的那一瞬間,就能把東西都統統收進空間裏去。
說幹就幹,李蓁蓁決定要冒這個風險。
李蓁蓁再次確認道:“你確定送到哪裏都可以嗎?那孔廟後麵的小公園行不行?”
服務員不解地說:“你送到那裏幹什麽?我們可以給你送到家裏去的。”
李蓁蓁淡淡地說:“這個問題你別管,你就說能不能送到那裏去好了。”
服務員拍著胸口說:“能!怎麽不能!當然可以了!”
得到服務員的再三保證之後,李蓁蓁這才放下心來,當下指著象牙龍舟說:“這個龍舟怎麽賣?”
服務員說:“這就要看你想怎麽買了,如果交人民幣,就要賣2000塊錢人民幣,如果交港幣,就隻需要800塊錢港幣。”
李蓁蓁吃了一驚,怎麽會這麽貴!
她記得之前在京城裏,買了一顆明代的老象牙,比這顆還要大一些呢,也遠遠不用這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