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 李蓁蓁借口要午睡, 就直接回到了房間。
她從空間裏麵拿出了那個印章, 在洗手間裏, 把它洗刷幹淨了,這才拿到了外麵,仔細地研究起來。
這個印章所采用的玉石, 李蓁蓁前所未見,她想盡了所有種類的玉石,都沒有一種能夠對應得上。
印章的最上麵, 雕刻著一條張牙舞爪的虯龍。
但是奇怪的是, 這條虯龍似乎並不完整,它隻占據了右邊的一側, 就好像被人從中間, 硬生生地切割掉左邊一樣。
李蓁蓁猜測, 這條虯龍的左邊, 原本應該也有另外一條虯龍。
印章的四個麵, 都雕刻著許多波浪花紋。
李蓁蓁看到, 在印章的肩部那裏,用隸書雕刻著“大魏受漢傳國之寶”的字樣。而在另外一邊,也有“天命石氏”的隸書字樣。
此時此刻, 李蓁蓁的心裏, 已經隱隱有了猜測。
她深吸一口氣,猛地把印章整個翻過來,果然在底部看到了八個大篆: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看到這八個字,李蓁蓁心裏咯噔一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嗎?
其實,早在李蓁蓁看到印章的黃金角時,她就已經有了這個大膽的懷疑。
傳國玉璽在它誕生之前,就已經有了相當傳奇的色彩。
相信隻要是華國人,都聽說過和氏璧的故事。
根據上古史料的記載,和氏璧似乎是天外之物,有可能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隕石。
它最初被人們發現的時候,還因為沒有人識貨,而備受嫌棄。
後來,它成為了曆史上一塊著名的美玉,成語“價值連城”的典故,就是出自於和氏璧。
相傳,為了得到這塊和氏璧,秦國甚至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由此可見它的珍貴。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就得到了和氏璧。他下令李斯用這塊和氏璧,做成了傳國玉璽,上麵寫了八個字,正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從此之後,傳國玉璽,就變成了封建皇權的最高象征。
曆朝曆代的皇帝,誰要是得到了這個傳國玉璽,誰就是正統合法的“君權神授”。否則,就是底氣不足的“白版皇帝”。
玉璽上麵用黃金補全的缺角,據史書的記載,是王莽篡漢的時候,逼迫太後交出傳國玉璽。太後一氣之下,就把這個玉璽摔在了地上,導致玉璽摔壞了一個角。後來,王莽讓人用黃金把它補上了。
李蓁蓁發現,這塊黃金,經過長期的磕碰,現在已經徹底地變形了。
到了曹丕篡漢,就在玉璽的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漢傳國之寶”的字樣,以此來證明自己並沒有篡漢,真的是欲蓋彌彰呢。
至於旁邊的“天命石氏”,是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石勒讓人刻上去的。
這個傳國玉璽一直傳到了北宋。
在傳說中,是在靖康之難的時候,跟隨北宋的兩位皇帝,一起被金兵擄走了,從此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漠之中。
後來的統治者們,窮盡所有的辦法,都沒能再找到這個傳國玉璽了。
那麽,李蓁蓁手裏的這一塊玉璽,會是傳說中的那個傳國玉璽嗎?它又為什麽會出現在香江呢?
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在宋少帝趙昺逃難的時候,跟隨著趙昺,流落到香江的。
但是,根據傳說,傳國玉璽,應該早在北宋滅亡之時,就已經消失了。
南宋的皇帝,畢竟隻是僥幸存活的皇族,他們會擁有那個象征著正統地位的傳國玉璽嗎?
李蓁蓁不由得想起了一個野史中的記載。
靖康之難發生之後,趙構建立了南宋王朝,為了贖回自己的生母韋太後,和宋徽宗的遺體,他答應金國誅殺了嶽飛,終於讓金國放歸了韋太後,並送回了宋徽宗的靈柩。
說到這裏,還不得不提到一個插曲。
傳國玉璽傳到了宋徽宗的手中時,他曾經派人刻了九個外形一模一樣的玉璽,與真正的傳國玉璽一起,組成了十個印章。
宋徽宗被金國俘虜了之後,隻交出了九個假的印章,真正的傳國玉璽,一直沒有交出去。
據說,韋太後回歸南宋的時候,就把傳國玉璽,放在了宋徽宗的靈柩之中,一起回到了南宋。
正因如此,南宋一直聲稱自己擁有真正的傳國玉璽。
不過,後世的史學家們卻認為,這是南宋為了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而放出來的幌子,其實根本就沒有傳國玉璽。
但是與之矛盾的是,宋少帝趙昺被追殺的時候,蒙古追兵的一大任務,就是找到傳國玉璽,不過最終並沒有找到就是了。
後世的史學家,也正是憑著這一點,更加肯定了南宋並沒有傳國玉璽這個說法。
現在,李蓁蓁卻認為,也許野史所說的都是真的。她手上的這個玉璽,就是用和氏璧雕刻出來的傳國玉璽!
因為這個玉璽的所有特征,都符合曆史與傳說的記載。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材料,根本就不是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玉石,極有可能就是天外的隕石。
這,才是傳國玉璽獨一無二的特征!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李蓁蓁頓時被一種巨大的驚喜砸中了!
這可是傳國玉璽啊!是絕頂的寶貝!沒有任何一件古董,可以與它相媲美!
傳國玉璽隻要一出現,勢必就要攪動曆史的風雲變幻!
即便是在封建統治已經被推翻了的現代,如果被人知道了,李蓁蓁擁有這個傳國玉璽,恐怕也不是什麽好事!
李蓁蓁不禁心驚肉跳地看著這個傳國玉璽!
怎麽辦?怎麽辦?
難道要把它交出去嗎?又要交給誰呢?
在六十年代特殊的背景之下,這根本就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
李蓁蓁想了又想,最後隻能決定,把它深藏在自己的空間裏麵,而且絕對不能輕易地再拿出來。
李蓁蓁從空間裏,精挑細選了一個小盒子,又墊了好幾層絲綢在裏麵,才把這個傳國玉璽,小心翼翼地放進去,然後再放回到空間。
做完了這些,李蓁蓁還猶自感到心神不寧。
於是,她幹脆走出了房間,找到另外的三個人,一起打牌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許澤佑雖然經過了大蟒蛇的驚嚇,但根本沒有受傷。
他是一個心大的人,很快就恢複了心情,還說那個晚上的經曆,可以供他以後吹噓幾十年了。
既然這樣,李蓁蓁他們也就沒有急著回去。
四個人在塔門島上,又繼續待了好幾天,把島上的裏裏外外都玩了一遍,最後才意猶未盡地回去了。
聖保羅中學複課之後,很快就到了期末考試的時間。
在放假之前,聖保羅中學,還推出了一個暑假夏令營的活動,召集學生們自費參加遊學日本的高中。
對於這個活動,李蓁蓁還是挺感興趣的。她還特地問了陸娉婷去不去。
沒想到,陸娉婷卻說:“蓁蓁,我這個暑假,要跟我的家人一起去美國看望親戚,不能和你一起去了。”
李蓁蓁知道,陸娉婷有很多親族,散落在世界各地,因此也沒有多說什麽。
這時候,周然卻很感興趣地說:“蓁蓁,你要去參加夏令營嗎?”
李蓁蓁點了點頭,說:“是啊,我準備報名了。”
周然立刻說:“那我也報名參加,到時候和你一起去。”
李蓁蓁笑著說:“那太好了,你來了我就有伴了。”
周然還來不及欣喜,陸娉婷就好奇地說:“蓁蓁,周然,你們會說日語嗎?到時候去了日本,聽不懂日語怎麽辦?”
李蓁蓁無所謂地說:“怕什麽?日文就是跟漢字學的,我們看字形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再說了,日本人從小學習英文,雖然口音很難聽,但是應付日常的對話,應該還是可以的。而且我們還有帶隊的老師,這個問題不用擔心。”
這次舉行夏令營的日本學校,一共有好幾個。李蓁蓁特地挑選了一個位於東京的高中,周然也和她報了同樣的學校。
8月1日這一天,李蓁蓁跟隨著大部隊,乘坐飛機,從香江來到了日本的東京。
下了飛機之後,就有專門負責接待的人,把這群師生接走了。
李蓁蓁坐在巴士上麵,看著車窗外麵的景色。
六十年代的日本東京,已經非常地繁華。建築物都很密集,高樓大廈也有不少。
街上往來的人,無論男女,頭發都留得很長。他們身上穿的衣服,已經和後世相差無幾了。當然,以李蓁蓁的眼光看來,還是顯得老土了一些。
除此之外,偶爾還可以看到幾個身穿傳統服飾的路人。
巴士一路行駛,大約兩個小時之後,就來到了東京都立日比穀高中。
東京都立日比穀高中,位於東京的千代田區,這裏是日本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天皇的住所和日本的國會大樓,都在這個區裏麵。
李蓁蓁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正是東京都立日比穀高中。
學校的環境非常優美,裏麵的建築物和園林設計,頗有日本園林的韻味。
李蓁蓁他們沒有下車,巴士載著他們,在學校裏麵兜了一圈,就掉頭開出了校園,來到了學校旁邊的一家酒店。
由於這個夏令營是自費的,而且費用還不低,所以學生們都被安排住進了一家不錯的酒店,並且一個人一間房。
這家酒店的旁邊,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公園,正是日比穀公園。
這個夏令營,與其說是遊學,倒不如說是一個休閑的旅行團。
安排好了住宿之後,帶隊的老師就召集起學生們,先品嚐了一頓日本料理,才帶領著大家,步行來到了日比穀高中。
李蓁蓁他們草草地參觀了一遍校園的環境,重點熟悉了圖書館,就帶著老師發放的一套夏令營的資料,返回到了酒店中。
回去之後,時間也已經是下午了。
帶隊老師的意思,是想讓這群學生,先適應一下環境和時差。
但是李蓁蓁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在報名之前,她早就已經做好了計劃。因此約了周然,找了一個借口,就從酒店裏跑出來了。
李蓁蓁對東京並不熟悉,前世的她,也隻是來過一次,還是走馬觀花的旅遊。
但是周然顯然已經早有準備,一等他們走出了酒店,立刻就有人迎了上來。
這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長得很嚴肅。
他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全身上下,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在這樣炎熱的夏天,李蓁蓁都要替他覺得熱。
不過,這個男子反而一副清涼無汗的樣子,先對著周然鞠了一躬,然後畢恭畢敬地說:“閣下,車子已經準備好了。”
她從空間裏麵拿出了那個印章, 在洗手間裏, 把它洗刷幹淨了,這才拿到了外麵,仔細地研究起來。
這個印章所采用的玉石, 李蓁蓁前所未見,她想盡了所有種類的玉石,都沒有一種能夠對應得上。
印章的最上麵, 雕刻著一條張牙舞爪的虯龍。
但是奇怪的是, 這條虯龍似乎並不完整,它隻占據了右邊的一側, 就好像被人從中間, 硬生生地切割掉左邊一樣。
李蓁蓁猜測, 這條虯龍的左邊, 原本應該也有另外一條虯龍。
印章的四個麵, 都雕刻著許多波浪花紋。
李蓁蓁看到, 在印章的肩部那裏,用隸書雕刻著“大魏受漢傳國之寶”的字樣。而在另外一邊,也有“天命石氏”的隸書字樣。
此時此刻, 李蓁蓁的心裏, 已經隱隱有了猜測。
她深吸一口氣,猛地把印章整個翻過來,果然在底部看到了八個大篆: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看到這八個字,李蓁蓁心裏咯噔一下。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嗎?
其實,早在李蓁蓁看到印章的黃金角時,她就已經有了這個大膽的懷疑。
傳國玉璽在它誕生之前,就已經有了相當傳奇的色彩。
相信隻要是華國人,都聽說過和氏璧的故事。
根據上古史料的記載,和氏璧似乎是天外之物,有可能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隕石。
它最初被人們發現的時候,還因為沒有人識貨,而備受嫌棄。
後來,它成為了曆史上一塊著名的美玉,成語“價值連城”的典故,就是出自於和氏璧。
相傳,為了得到這塊和氏璧,秦國甚至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由此可見它的珍貴。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就得到了和氏璧。他下令李斯用這塊和氏璧,做成了傳國玉璽,上麵寫了八個字,正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從此之後,傳國玉璽,就變成了封建皇權的最高象征。
曆朝曆代的皇帝,誰要是得到了這個傳國玉璽,誰就是正統合法的“君權神授”。否則,就是底氣不足的“白版皇帝”。
玉璽上麵用黃金補全的缺角,據史書的記載,是王莽篡漢的時候,逼迫太後交出傳國玉璽。太後一氣之下,就把這個玉璽摔在了地上,導致玉璽摔壞了一個角。後來,王莽讓人用黃金把它補上了。
李蓁蓁發現,這塊黃金,經過長期的磕碰,現在已經徹底地變形了。
到了曹丕篡漢,就在玉璽的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漢傳國之寶”的字樣,以此來證明自己並沒有篡漢,真的是欲蓋彌彰呢。
至於旁邊的“天命石氏”,是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石勒讓人刻上去的。
這個傳國玉璽一直傳到了北宋。
在傳說中,是在靖康之難的時候,跟隨北宋的兩位皇帝,一起被金兵擄走了,從此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漠之中。
後來的統治者們,窮盡所有的辦法,都沒能再找到這個傳國玉璽了。
那麽,李蓁蓁手裏的這一塊玉璽,會是傳說中的那個傳國玉璽嗎?它又為什麽會出現在香江呢?
隻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在宋少帝趙昺逃難的時候,跟隨著趙昺,流落到香江的。
但是,根據傳說,傳國玉璽,應該早在北宋滅亡之時,就已經消失了。
南宋的皇帝,畢竟隻是僥幸存活的皇族,他們會擁有那個象征著正統地位的傳國玉璽嗎?
李蓁蓁不由得想起了一個野史中的記載。
靖康之難發生之後,趙構建立了南宋王朝,為了贖回自己的生母韋太後,和宋徽宗的遺體,他答應金國誅殺了嶽飛,終於讓金國放歸了韋太後,並送回了宋徽宗的靈柩。
說到這裏,還不得不提到一個插曲。
傳國玉璽傳到了宋徽宗的手中時,他曾經派人刻了九個外形一模一樣的玉璽,與真正的傳國玉璽一起,組成了十個印章。
宋徽宗被金國俘虜了之後,隻交出了九個假的印章,真正的傳國玉璽,一直沒有交出去。
據說,韋太後回歸南宋的時候,就把傳國玉璽,放在了宋徽宗的靈柩之中,一起回到了南宋。
正因如此,南宋一直聲稱自己擁有真正的傳國玉璽。
不過,後世的史學家們卻認為,這是南宋為了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而放出來的幌子,其實根本就沒有傳國玉璽。
但是與之矛盾的是,宋少帝趙昺被追殺的時候,蒙古追兵的一大任務,就是找到傳國玉璽,不過最終並沒有找到就是了。
後世的史學家,也正是憑著這一點,更加肯定了南宋並沒有傳國玉璽這個說法。
現在,李蓁蓁卻認為,也許野史所說的都是真的。她手上的這個玉璽,就是用和氏璧雕刻出來的傳國玉璽!
因為這個玉璽的所有特征,都符合曆史與傳說的記載。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材料,根本就不是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玉石,極有可能就是天外的隕石。
這,才是傳國玉璽獨一無二的特征!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李蓁蓁頓時被一種巨大的驚喜砸中了!
這可是傳國玉璽啊!是絕頂的寶貝!沒有任何一件古董,可以與它相媲美!
傳國玉璽隻要一出現,勢必就要攪動曆史的風雲變幻!
即便是在封建統治已經被推翻了的現代,如果被人知道了,李蓁蓁擁有這個傳國玉璽,恐怕也不是什麽好事!
李蓁蓁不禁心驚肉跳地看著這個傳國玉璽!
怎麽辦?怎麽辦?
難道要把它交出去嗎?又要交給誰呢?
在六十年代特殊的背景之下,這根本就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
李蓁蓁想了又想,最後隻能決定,把它深藏在自己的空間裏麵,而且絕對不能輕易地再拿出來。
李蓁蓁從空間裏,精挑細選了一個小盒子,又墊了好幾層絲綢在裏麵,才把這個傳國玉璽,小心翼翼地放進去,然後再放回到空間。
做完了這些,李蓁蓁還猶自感到心神不寧。
於是,她幹脆走出了房間,找到另外的三個人,一起打牌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許澤佑雖然經過了大蟒蛇的驚嚇,但根本沒有受傷。
他是一個心大的人,很快就恢複了心情,還說那個晚上的經曆,可以供他以後吹噓幾十年了。
既然這樣,李蓁蓁他們也就沒有急著回去。
四個人在塔門島上,又繼續待了好幾天,把島上的裏裏外外都玩了一遍,最後才意猶未盡地回去了。
聖保羅中學複課之後,很快就到了期末考試的時間。
在放假之前,聖保羅中學,還推出了一個暑假夏令營的活動,召集學生們自費參加遊學日本的高中。
對於這個活動,李蓁蓁還是挺感興趣的。她還特地問了陸娉婷去不去。
沒想到,陸娉婷卻說:“蓁蓁,我這個暑假,要跟我的家人一起去美國看望親戚,不能和你一起去了。”
李蓁蓁知道,陸娉婷有很多親族,散落在世界各地,因此也沒有多說什麽。
這時候,周然卻很感興趣地說:“蓁蓁,你要去參加夏令營嗎?”
李蓁蓁點了點頭,說:“是啊,我準備報名了。”
周然立刻說:“那我也報名參加,到時候和你一起去。”
李蓁蓁笑著說:“那太好了,你來了我就有伴了。”
周然還來不及欣喜,陸娉婷就好奇地說:“蓁蓁,周然,你們會說日語嗎?到時候去了日本,聽不懂日語怎麽辦?”
李蓁蓁無所謂地說:“怕什麽?日文就是跟漢字學的,我們看字形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再說了,日本人從小學習英文,雖然口音很難聽,但是應付日常的對話,應該還是可以的。而且我們還有帶隊的老師,這個問題不用擔心。”
這次舉行夏令營的日本學校,一共有好幾個。李蓁蓁特地挑選了一個位於東京的高中,周然也和她報了同樣的學校。
8月1日這一天,李蓁蓁跟隨著大部隊,乘坐飛機,從香江來到了日本的東京。
下了飛機之後,就有專門負責接待的人,把這群師生接走了。
李蓁蓁坐在巴士上麵,看著車窗外麵的景色。
六十年代的日本東京,已經非常地繁華。建築物都很密集,高樓大廈也有不少。
街上往來的人,無論男女,頭發都留得很長。他們身上穿的衣服,已經和後世相差無幾了。當然,以李蓁蓁的眼光看來,還是顯得老土了一些。
除此之外,偶爾還可以看到幾個身穿傳統服飾的路人。
巴士一路行駛,大約兩個小時之後,就來到了東京都立日比穀高中。
東京都立日比穀高中,位於東京的千代田區,這裏是日本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天皇的住所和日本的國會大樓,都在這個區裏麵。
李蓁蓁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正是東京都立日比穀高中。
學校的環境非常優美,裏麵的建築物和園林設計,頗有日本園林的韻味。
李蓁蓁他們沒有下車,巴士載著他們,在學校裏麵兜了一圈,就掉頭開出了校園,來到了學校旁邊的一家酒店。
由於這個夏令營是自費的,而且費用還不低,所以學生們都被安排住進了一家不錯的酒店,並且一個人一間房。
這家酒店的旁邊,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公園,正是日比穀公園。
這個夏令營,與其說是遊學,倒不如說是一個休閑的旅行團。
安排好了住宿之後,帶隊的老師就召集起學生們,先品嚐了一頓日本料理,才帶領著大家,步行來到了日比穀高中。
李蓁蓁他們草草地參觀了一遍校園的環境,重點熟悉了圖書館,就帶著老師發放的一套夏令營的資料,返回到了酒店中。
回去之後,時間也已經是下午了。
帶隊老師的意思,是想讓這群學生,先適應一下環境和時差。
但是李蓁蓁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在報名之前,她早就已經做好了計劃。因此約了周然,找了一個借口,就從酒店裏跑出來了。
李蓁蓁對東京並不熟悉,前世的她,也隻是來過一次,還是走馬觀花的旅遊。
但是周然顯然已經早有準備,一等他們走出了酒店,立刻就有人迎了上來。
這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長得很嚴肅。
他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全身上下,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在這樣炎熱的夏天,李蓁蓁都要替他覺得熱。
不過,這個男子反而一副清涼無汗的樣子,先對著周然鞠了一躬,然後畢恭畢敬地說:“閣下,車子已經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