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蓁蓁跟隨著周然,緩緩地走進了這棟客家圍樓,已經有負責接待的主人,站在那裏歡迎他們了。
在這個男主人的身後,一個年老的阿婆正蹲在天井那裏摘菜,當她把菜摘好了之後,就隨手放進了身邊的大瓷盆裏麵。
李蓁蓁看到這個大瓷盆,頓時瞳孔一縮,正想開口說點什麽。
就在這時,一個小女孩牽著一條小狗,正追逐著地上的一樣東西,把那件東西咕嚕咕嚕地滾到李蓁蓁的腳邊。
她低頭一看,更是大吃了一驚!
這裏怎麽會有這些東西?!
第87章 傳家之寶
那個圓滾滾的東西碰到李蓁蓁的腳, 發出一聲清脆的鈴鐺響, 終於停了下來。
李蓁蓁低頭一看, 發現這是一顆古銅色的金屬球, 有小皮球那麽大。她彎下腰, 把這顆金屬球撿起來, 並不是很重, 裏麵應該是空心的。
這顆金屬球,是由兩個半圓形的球體組合而成的,中間用一個金屬扣固定住。仔細看它的表麵, 布滿了鏤空的團形花紋,做工非常精美。
李蓁蓁一開始還以為它的材料是銅,但是等她仔細觀察之後, 才發現並不是銅, 而是銀。由於氧化的作用,才在表麵產生一層古銅色的包漿。
看到包漿上麵那些坑坑窪窪的劃痕, 李蓁蓁的眼裏閃過一絲惋惜。
她拿著這顆球在手上轉動, 就聽到一串串清脆悅耳的鈴鐺聲, 看來, 在金屬球的內部, 應該還放了鈴鐺。
李蓁蓁心裏的疑惑更深了, 這明明就是一顆古代的香熏球,怎麽會在裏麵放上鈴鐺呢?
這時候,小女孩已經追到她的跟前, 怯怯地說:“姐姐, 你可以把球還給我嗎?”
李蓁蓁蹲下來,和這個小女孩平視,把球放到她的懷裏,親切地笑著說:“小妹妹,這是你的玩具嗎?”
“嗯。”小女孩靦腆地點了點頭,稚嫩的小臉上綻放出一個天真的笑容,說:“姐姐,你也想玩嗎?可以和我一起玩。”
李蓁蓁摸了摸她的頭發,笑著說:“不了,你自己去玩吧。”
小女孩開心地抱起這顆“玩具球”,牽著小狗跑遠了。
李蓁蓁站起來,周然好奇地說:“蓁蓁,有什麽問題嗎?”
在這段小插曲發生的同時,有二十幾個中年婦女從堂屋走出來,幫忙招待這群學生。
李蓁蓁看到這裏人來人往,不是說話的好地方,就搖頭說:“沒事,我們先去分房間吧。”
分配房間的時候,李蓁蓁和陸娉婷理所當然地分到了一起。
一個身材健壯、皮膚微黑的中年婦女手裏提著行李,帶著她們七拐八拐,來到了一處院落,介紹說:“這是沒結婚的女孩子住的,你們的房間就在上麵。”
陸娉婷好奇地說:“阿姨,你們這裏的房子還分人呀?”
中年婦女點頭說:“我們族裏未婚的女孩子都住在這裏。”
李蓁蓁左右張望,隻看到一起來的女學生,卻沒有發現本地女孩子的身影,不由得好奇地說:“阿姨,那原先住在這裏的人呢?她們到哪裏去啦?”
中年婦女笑得見牙不見眼,說:“你們訂了房,我們就趕緊把房子騰出來,先搬到別的地方住。走吧,我帶你們上去。”
中年婦女帶著她們登上了木製的樓梯,來到二樓,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最終在一個房間的門口停了下來。
中年婦女推開大門說:“早知道你們要來,房間已經打掃過了,你們放心,被褥和床單都是剛洗過的。”
這個房間的麵積並不大,看上去挺幹淨的,裏麵有窗戶,正是李蓁蓁剛才在外麵看到的那種。
地板上鋪著磚紅色的菱形地磚,四周的牆壁依然是黃色的夯土牆,與外麵不同的是,這裏的牆壁顯然打磨過,摸上去非常光滑。
房間裏的擺設很簡單,貼著牆角放著兩個小衣櫃,中間有兩張單人床,上麵的被褥印著小碎花,顏色淡雅。
陸娉婷湊上去聞了聞,點頭說:“嗯,有洗衣粉的味道。”
中年婦女笑了起來,大著嗓門說:“都是剛洗過的,還在太陽底下曬過,你們就放心吧。”
李蓁蓁看到牆角那裏,還有一個木製的小樓梯,好奇地說:“上麵還有房間嗎?”
中年婦女說:“上麵是閣樓,你們自己上去看看吧。”
李蓁蓁和陸娉婷“噔噔噔”地跑上去,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個玻璃暖房,地上鋪著原木色的地板,一麵土牆上釘著兩個書架,下麵各有一張書桌。
靠著落地玻璃的地方,擺放著幾盆花草,讓這個閣樓顯得很有情調。
原先住在這裏的女孩子,應該是愛喝茶的人。因為閣樓的中間,還放著一張低矮的小桌子,上麵整整齊齊地擺著一套茶具。
要說閣樓裏唯一破壞情調的東西,就是書桌旁邊的兩張大紅色的塑料椅子。
不過,這裏畢竟不是正規的酒店,能夠有這樣的條件,已經相當不錯了。
等她們走下閣樓,中年婦女交代說:“走廊的兩邊都有衛生間,可以洗澡。你們先自己看看吧,我要回去幫忙做飯了。”
李蓁蓁趕緊說:“阿姨,我們跟你一起過去吧。”
中年婦女點了點頭,自顧自地走在了前麵。
這棟客家圍樓的規模極大,處處彰顯出底蘊。李蓁蓁跟在後麵,左看右看,心裏暗暗吃驚。
李蓁蓁回到天井,那個阿婆還在那裏摘菜,李蓁蓁走過去說:“阿婆,我來幫你。”
陸娉婷也熱心地蹲下來幫忙。
阿婆的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點頭說:“好,好。”
李蓁蓁一邊摘菜,一邊趁機觀察地上的大瓷盆。
這個大瓷盆,比一般的臉盆還要大,邊緣有沿。它的顏色非常特別,有點像枚紅色,也有點像茄紫色,上麵沒有一絲花紋。
仔細看釉料的底部,也很特別,就像蚯蚓爬過泥土留下來的痕跡,顯得彎彎曲曲。
李蓁蓁把摘好的菜放進去,趁機撥開菜葉子,看了看大瓷盆的底部,果然在上麵發現了幾個手指頭大小的孔洞。
這
李蓁蓁點了點頭,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一個宋代的鈞窯花盆,是用來種花的。
鈞窯瓷器,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這種獨特的顏色和“蚯蚓走泥紋”,正是它獨有的特征。
這種瓷器很不簡單,早在宋代的時候,就受到達官貴族們的熱烈追捧,價格非常昂貴。
據說,鈞窯瓷器出爐的時候,都會有專門的監工負責檢驗,但凡瓷器上有一點瑕疵,都要當場摔碎,不能流傳出去。
這樣做出來的瓷器,成本極高,質量更是達到了頂峰,以至於後世根本無法仿製。
能夠流傳到後世的鈞窯瓷器,數量很少很少,而器型完整沒有殘缺的,那就更少了。
到了最後,就連它的碎片也變得極其昂貴,素來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
而現在,李蓁蓁卻在偏遠的大嶼山,一個偏僻的客家村落裏,看到這樣名貴的瓷器,她又怎麽能不震驚呢?
李蓁蓁心裏萬分好奇,狀若無意地打聽說:“阿婆,你這個瓷盆是怎麽來的?”
阿婆想也不想地說:“很多年咯,我嫁過來就有咯。”
李蓁蓁詢問說:“你一直用它來裝菜嗎?”
阿婆點頭說:“漏水嘛,方便。”
李蓁蓁嘴角抽搐,不過這個瓷盆原本就是用來種花的,現在用來裝菜,也算是異曲同工之妙了。
此時菜也已經摘好了,阿婆從旁邊的水缸裏,舀出一勺水,慢慢地澆到大瓷盆裏麵,開心地說:“漏水咯,阿妹,幫我洗一洗。”
李蓁蓁趕緊用手去搓洗菜葉子,隨著她的動作,菜葉子上麵的泥土被水流衝刷走了,直接從底部的孔洞流出來,嘩啦啦地流淌到旁邊的水渠裏。
李蓁蓁這才發現,原來這個大瓷盆的底部,還有五個不起眼的足,把大瓷盆淩空托起,讓水流可以更快地排出來。
現在看來,這個大瓷盆用來洗菜,確實是很方便呢。
周然從堂屋裏出來,就看到李蓁蓁正在洗菜,他看了很久,等到李蓁蓁終於洗好了,才說:“蓁蓁,我們在裏麵喝茶,你要不要進來?”
旁邊的阿婆和善地笑起來,催促說:“阿妹,你們去喝茶,我這裏已經好了。”
李蓁蓁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跟著周然走進了堂屋。
這間堂屋的大門口,懸掛著一塊匾額。裏麵的空間非常寬闊,房梁高高地挑起來,顯得宏偉而壯觀。李蓁蓁一走進去,就感到一陣涼爽。
堂屋的正中間,放著一張巨大的長方形桌子,已經有好幾個學生坐在那裏,正在喝茶。
剛才在門口見到的那個男主人,非常熱情地招手,說:“妹妹仔,過來喝茶。”
男主人的麵前,疊著一壘大海碗,他從上麵拿了一個下來,放了一點茶葉進去,然後用暖水壺開始倒水。
等李蓁蓁一坐下來,他就端著這碗茶,放到李蓁蓁麵前的桌子上,笑著說:“這是我們自己炒的茶葉,妹妹仔喝一點吧。”
“謝謝。”李蓁蓁端起這個大海碗,小心地喝了一口,覺得茶味很淡,味道倒還可以。
男主人走回去了,李蓁蓁的視線跟隨著他,就看到他的背後,掛著一幅巨大的畫像,上麵是一個身穿宋代緋色官服的美髯男子。
這幅畫像已經發黃了,裝在一個同樣巨大的相框裏,外麵還罩著一層玻璃。李蓁蓁離得比較遠,又有玻璃反光,看不清楚上麵的文字。
她心裏一動,放下大海碗,走到這幅畫像的前麵,就看到旁邊的題跋處,寫著“侯氏先太-祖考五郎公像讚”。
李蓁蓁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侯氏的祖先侯五郎的畫像。
旁邊還有一些其他的文字,李蓁蓁正打算細看,就聽到男主人說:“妹妹仔,你看得懂嗎?”
李蓁蓁回過頭來,笑著說:“阿叔,這是你們的祖先嗎?”
這個男主人點了點頭,非常驕傲地說:“我們太公是北宋的進士,後來帶著族人遷到了香江,我們算是最早來到香江的客家人。”
李蓁蓁有一點不理解,疑惑地說:“阿叔,你們太公怎麽會從那麽遠的地方來到香江?”
男主人得意地笑了起來,這才解釋說:“我們侯氏的祖籍,本來就在粵省的番禺。我看族譜上說,當時有軍隊從北方打過來了,朝廷又打不過,太公就帶著族人遷到了這裏。”
李蓁蓁頓時恍然大悟,那應該是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的時候。
侯五郎既然有這樣的身份,那麽李蓁蓁看到的那兩樣東西,就不難理解了。
李蓁蓁想了想,決定試探說:“阿叔,我剛才在門口看到一個小妹妹在玩球,那個球是不是太公留下來的?”
男主人陷入了沉思,慢慢地說:“那顆球在我小時候就有了,我爺爺說他小時候也玩過。”
說到這裏,男主人使勁地點了一下頭,說:“嗯,有可能真的是太公留下來的,哎呀,時間實在太久了,我們哪裏知道?”
李蓁蓁聽到之後,就不打算繼續追問鈞窯瓷器的事情了。畢竟這個家族的曆史太過悠久,估計這些後人也不清楚,而且他們還不識貨,不然也不至於這麽暴殄天物了。
李蓁蓁走回來坐下,周然就悄悄地問:“蓁蓁,那顆球是古董嗎?是不是很值錢?”
李蓁蓁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小聲地說:“嗯,應該是一千年前的古物了,挺值錢的。”
在這個男主人的身後,一個年老的阿婆正蹲在天井那裏摘菜,當她把菜摘好了之後,就隨手放進了身邊的大瓷盆裏麵。
李蓁蓁看到這個大瓷盆,頓時瞳孔一縮,正想開口說點什麽。
就在這時,一個小女孩牽著一條小狗,正追逐著地上的一樣東西,把那件東西咕嚕咕嚕地滾到李蓁蓁的腳邊。
她低頭一看,更是大吃了一驚!
這裏怎麽會有這些東西?!
第87章 傳家之寶
那個圓滾滾的東西碰到李蓁蓁的腳, 發出一聲清脆的鈴鐺響, 終於停了下來。
李蓁蓁低頭一看, 發現這是一顆古銅色的金屬球, 有小皮球那麽大。她彎下腰, 把這顆金屬球撿起來, 並不是很重, 裏麵應該是空心的。
這顆金屬球,是由兩個半圓形的球體組合而成的,中間用一個金屬扣固定住。仔細看它的表麵, 布滿了鏤空的團形花紋,做工非常精美。
李蓁蓁一開始還以為它的材料是銅,但是等她仔細觀察之後, 才發現並不是銅, 而是銀。由於氧化的作用,才在表麵產生一層古銅色的包漿。
看到包漿上麵那些坑坑窪窪的劃痕, 李蓁蓁的眼裏閃過一絲惋惜。
她拿著這顆球在手上轉動, 就聽到一串串清脆悅耳的鈴鐺聲, 看來, 在金屬球的內部, 應該還放了鈴鐺。
李蓁蓁心裏的疑惑更深了, 這明明就是一顆古代的香熏球,怎麽會在裏麵放上鈴鐺呢?
這時候,小女孩已經追到她的跟前, 怯怯地說:“姐姐, 你可以把球還給我嗎?”
李蓁蓁蹲下來,和這個小女孩平視,把球放到她的懷裏,親切地笑著說:“小妹妹,這是你的玩具嗎?”
“嗯。”小女孩靦腆地點了點頭,稚嫩的小臉上綻放出一個天真的笑容,說:“姐姐,你也想玩嗎?可以和我一起玩。”
李蓁蓁摸了摸她的頭發,笑著說:“不了,你自己去玩吧。”
小女孩開心地抱起這顆“玩具球”,牽著小狗跑遠了。
李蓁蓁站起來,周然好奇地說:“蓁蓁,有什麽問題嗎?”
在這段小插曲發生的同時,有二十幾個中年婦女從堂屋走出來,幫忙招待這群學生。
李蓁蓁看到這裏人來人往,不是說話的好地方,就搖頭說:“沒事,我們先去分房間吧。”
分配房間的時候,李蓁蓁和陸娉婷理所當然地分到了一起。
一個身材健壯、皮膚微黑的中年婦女手裏提著行李,帶著她們七拐八拐,來到了一處院落,介紹說:“這是沒結婚的女孩子住的,你們的房間就在上麵。”
陸娉婷好奇地說:“阿姨,你們這裏的房子還分人呀?”
中年婦女點頭說:“我們族裏未婚的女孩子都住在這裏。”
李蓁蓁左右張望,隻看到一起來的女學生,卻沒有發現本地女孩子的身影,不由得好奇地說:“阿姨,那原先住在這裏的人呢?她們到哪裏去啦?”
中年婦女笑得見牙不見眼,說:“你們訂了房,我們就趕緊把房子騰出來,先搬到別的地方住。走吧,我帶你們上去。”
中年婦女帶著她們登上了木製的樓梯,來到二樓,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最終在一個房間的門口停了下來。
中年婦女推開大門說:“早知道你們要來,房間已經打掃過了,你們放心,被褥和床單都是剛洗過的。”
這個房間的麵積並不大,看上去挺幹淨的,裏麵有窗戶,正是李蓁蓁剛才在外麵看到的那種。
地板上鋪著磚紅色的菱形地磚,四周的牆壁依然是黃色的夯土牆,與外麵不同的是,這裏的牆壁顯然打磨過,摸上去非常光滑。
房間裏的擺設很簡單,貼著牆角放著兩個小衣櫃,中間有兩張單人床,上麵的被褥印著小碎花,顏色淡雅。
陸娉婷湊上去聞了聞,點頭說:“嗯,有洗衣粉的味道。”
中年婦女笑了起來,大著嗓門說:“都是剛洗過的,還在太陽底下曬過,你們就放心吧。”
李蓁蓁看到牆角那裏,還有一個木製的小樓梯,好奇地說:“上麵還有房間嗎?”
中年婦女說:“上麵是閣樓,你們自己上去看看吧。”
李蓁蓁和陸娉婷“噔噔噔”地跑上去,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個玻璃暖房,地上鋪著原木色的地板,一麵土牆上釘著兩個書架,下麵各有一張書桌。
靠著落地玻璃的地方,擺放著幾盆花草,讓這個閣樓顯得很有情調。
原先住在這裏的女孩子,應該是愛喝茶的人。因為閣樓的中間,還放著一張低矮的小桌子,上麵整整齊齊地擺著一套茶具。
要說閣樓裏唯一破壞情調的東西,就是書桌旁邊的兩張大紅色的塑料椅子。
不過,這裏畢竟不是正規的酒店,能夠有這樣的條件,已經相當不錯了。
等她們走下閣樓,中年婦女交代說:“走廊的兩邊都有衛生間,可以洗澡。你們先自己看看吧,我要回去幫忙做飯了。”
李蓁蓁趕緊說:“阿姨,我們跟你一起過去吧。”
中年婦女點了點頭,自顧自地走在了前麵。
這棟客家圍樓的規模極大,處處彰顯出底蘊。李蓁蓁跟在後麵,左看右看,心裏暗暗吃驚。
李蓁蓁回到天井,那個阿婆還在那裏摘菜,李蓁蓁走過去說:“阿婆,我來幫你。”
陸娉婷也熱心地蹲下來幫忙。
阿婆的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點頭說:“好,好。”
李蓁蓁一邊摘菜,一邊趁機觀察地上的大瓷盆。
這個大瓷盆,比一般的臉盆還要大,邊緣有沿。它的顏色非常特別,有點像枚紅色,也有點像茄紫色,上麵沒有一絲花紋。
仔細看釉料的底部,也很特別,就像蚯蚓爬過泥土留下來的痕跡,顯得彎彎曲曲。
李蓁蓁把摘好的菜放進去,趁機撥開菜葉子,看了看大瓷盆的底部,果然在上麵發現了幾個手指頭大小的孔洞。
這
李蓁蓁點了點頭,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一個宋代的鈞窯花盆,是用來種花的。
鈞窯瓷器,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這種獨特的顏色和“蚯蚓走泥紋”,正是它獨有的特征。
這種瓷器很不簡單,早在宋代的時候,就受到達官貴族們的熱烈追捧,價格非常昂貴。
據說,鈞窯瓷器出爐的時候,都會有專門的監工負責檢驗,但凡瓷器上有一點瑕疵,都要當場摔碎,不能流傳出去。
這樣做出來的瓷器,成本極高,質量更是達到了頂峰,以至於後世根本無法仿製。
能夠流傳到後世的鈞窯瓷器,數量很少很少,而器型完整沒有殘缺的,那就更少了。
到了最後,就連它的碎片也變得極其昂貴,素來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
而現在,李蓁蓁卻在偏遠的大嶼山,一個偏僻的客家村落裏,看到這樣名貴的瓷器,她又怎麽能不震驚呢?
李蓁蓁心裏萬分好奇,狀若無意地打聽說:“阿婆,你這個瓷盆是怎麽來的?”
阿婆想也不想地說:“很多年咯,我嫁過來就有咯。”
李蓁蓁詢問說:“你一直用它來裝菜嗎?”
阿婆點頭說:“漏水嘛,方便。”
李蓁蓁嘴角抽搐,不過這個瓷盆原本就是用來種花的,現在用來裝菜,也算是異曲同工之妙了。
此時菜也已經摘好了,阿婆從旁邊的水缸裏,舀出一勺水,慢慢地澆到大瓷盆裏麵,開心地說:“漏水咯,阿妹,幫我洗一洗。”
李蓁蓁趕緊用手去搓洗菜葉子,隨著她的動作,菜葉子上麵的泥土被水流衝刷走了,直接從底部的孔洞流出來,嘩啦啦地流淌到旁邊的水渠裏。
李蓁蓁這才發現,原來這個大瓷盆的底部,還有五個不起眼的足,把大瓷盆淩空托起,讓水流可以更快地排出來。
現在看來,這個大瓷盆用來洗菜,確實是很方便呢。
周然從堂屋裏出來,就看到李蓁蓁正在洗菜,他看了很久,等到李蓁蓁終於洗好了,才說:“蓁蓁,我們在裏麵喝茶,你要不要進來?”
旁邊的阿婆和善地笑起來,催促說:“阿妹,你們去喝茶,我這裏已經好了。”
李蓁蓁順水推舟地答應下來,跟著周然走進了堂屋。
這間堂屋的大門口,懸掛著一塊匾額。裏麵的空間非常寬闊,房梁高高地挑起來,顯得宏偉而壯觀。李蓁蓁一走進去,就感到一陣涼爽。
堂屋的正中間,放著一張巨大的長方形桌子,已經有好幾個學生坐在那裏,正在喝茶。
剛才在門口見到的那個男主人,非常熱情地招手,說:“妹妹仔,過來喝茶。”
男主人的麵前,疊著一壘大海碗,他從上麵拿了一個下來,放了一點茶葉進去,然後用暖水壺開始倒水。
等李蓁蓁一坐下來,他就端著這碗茶,放到李蓁蓁麵前的桌子上,笑著說:“這是我們自己炒的茶葉,妹妹仔喝一點吧。”
“謝謝。”李蓁蓁端起這個大海碗,小心地喝了一口,覺得茶味很淡,味道倒還可以。
男主人走回去了,李蓁蓁的視線跟隨著他,就看到他的背後,掛著一幅巨大的畫像,上麵是一個身穿宋代緋色官服的美髯男子。
這幅畫像已經發黃了,裝在一個同樣巨大的相框裏,外麵還罩著一層玻璃。李蓁蓁離得比較遠,又有玻璃反光,看不清楚上麵的文字。
她心裏一動,放下大海碗,走到這幅畫像的前麵,就看到旁邊的題跋處,寫著“侯氏先太-祖考五郎公像讚”。
李蓁蓁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侯氏的祖先侯五郎的畫像。
旁邊還有一些其他的文字,李蓁蓁正打算細看,就聽到男主人說:“妹妹仔,你看得懂嗎?”
李蓁蓁回過頭來,笑著說:“阿叔,這是你們的祖先嗎?”
這個男主人點了點頭,非常驕傲地說:“我們太公是北宋的進士,後來帶著族人遷到了香江,我們算是最早來到香江的客家人。”
李蓁蓁有一點不理解,疑惑地說:“阿叔,你們太公怎麽會從那麽遠的地方來到香江?”
男主人得意地笑了起來,這才解釋說:“我們侯氏的祖籍,本來就在粵省的番禺。我看族譜上說,當時有軍隊從北方打過來了,朝廷又打不過,太公就帶著族人遷到了這裏。”
李蓁蓁頓時恍然大悟,那應該是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的時候。
侯五郎既然有這樣的身份,那麽李蓁蓁看到的那兩樣東西,就不難理解了。
李蓁蓁想了想,決定試探說:“阿叔,我剛才在門口看到一個小妹妹在玩球,那個球是不是太公留下來的?”
男主人陷入了沉思,慢慢地說:“那顆球在我小時候就有了,我爺爺說他小時候也玩過。”
說到這裏,男主人使勁地點了一下頭,說:“嗯,有可能真的是太公留下來的,哎呀,時間實在太久了,我們哪裏知道?”
李蓁蓁聽到之後,就不打算繼續追問鈞窯瓷器的事情了。畢竟這個家族的曆史太過悠久,估計這些後人也不清楚,而且他們還不識貨,不然也不至於這麽暴殄天物了。
李蓁蓁走回來坐下,周然就悄悄地問:“蓁蓁,那顆球是古董嗎?是不是很值錢?”
李蓁蓁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小聲地說:“嗯,應該是一千年前的古物了,挺值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