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依稀記得,在前世的時候,一噸海南黃花梨木的價格,輕易就能賣到幾千萬元人民幣!
盡管她知道,六十年代的海南黃花梨木還不算稀缺,但是這個數量也太驚人了吧!
她忍不住詢問說:“謝副總,這批木材你一共花了多少錢?”
跟在後麵的薛有勤父子,一聽到這個敏感的價格問題,頓時很識趣地後退了幾步,走到庫房的外麵。
謝長平依然小聲地說:“老板,內地給我們的報價,原本是510塊錢港幣一噸,但是我們把價格殺到了500港幣一噸。這裏有80噸黃花梨木,一共花了我們4萬港幣。”
李蓁蓁望著倉庫裏堆積如山的木材,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謝長平誤以為李蓁蓁嫌貴,馬上解釋說:“老板,我們的人檢查過了,這批木材都是經過初步加工的,已經陰幹過,含水量不大,重量有保障。聽說內地也是第一次賣,這個價格雖然有點小貴,但是跟印度紫檀的報價比起來,也差不多了,所以我覺得還不算離譜,就答應了。”
李蓁蓁哪裏會嫌貴,她是覺得太便宜了!對於她來說,簡直就像大白菜一樣便宜!
謝長平的話,提醒了她,李蓁蓁看了看四周,都沒有發現印度紫檀的影子,不由得好奇地詢問說:“謝副總,你說的紫檀呢?”
謝長平眉眼低垂,有些愧疚地說:“老板,印度紫檀還沒到,那些印度人實在是太懶惰了,工作效率特別低,估計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嗯,沒事。”李蓁蓁非常理解地點了點頭,叮囑說:“那你記得跟進一下,別讓印度人拖慢了我們的進度。”
“好的,我明白。”謝長平躬著身子,麵帶微笑地答應下來。
薛有勤父子很有眼色,這時候才走了進來。薛有勤一馬當先,直接走到了木材的旁邊,陶醉地深吸了一口氣,讚歎說:“香啊,真香!就是這個味!”
薛有勤不說,李蓁蓁都還沒有意識到,空氣裏確實彌漫著一股若有似無的淡淡幽香。這股香氣非常優雅,沁人心脾。
李蓁蓁不由得貪婪地吐納著呼吸,終於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濁氣,感慨說:“這個味道真好聞。”
“可不是嘛,”薛有勤深有同感地猛點頭,說:“李老板,這種上等的海黃,還是一味名貴的中藥,名字叫做降香,可以治療很多種疾病。”
薛有勤眼神癡迷地注視著麵前的木材,認真地說:“用它們來製作家具,或者裝修房子,人體長期接觸到海黃,對身體的健康非常有幫助。”
李蓁蓁莞爾一笑,說:“薛老先生,想不到你還知道這些。”
“那是!”薛有勤看起來非常神氣,一臉神往地說:“想當年,我師傅帶我去修繕嚴家花園,那嚴家多有錢呀,用的都是最最上等的海黃!當時我們加工的時候,那香味,足足香了好幾個月!我一個遠房的表弟,原本有心絞痛的毛病,愣是給治好了!功勞都在這股香味上!”
仿佛是擔心李蓁蓁不相信,薛有勤還煞有其事地說:“平時我們上工的時候,要是碰到跌打損傷,隻要用一點點海黃的粉末敷上去,第二天立馬好了,就是這麽神奇!”
“哦,原來是這樣。”李蓁蓁很捧場地點了點頭,又有些好奇地問:“薛老先生,那你說我們這一批海黃,比起嚴家花園的如何?”
薛有勤伸出手來,在一塊木材上麵來回地撫摸,動情地說:“這批海黃,手感又光滑又陰涼,顏色是紅褐色中還帶有一點點金黃。嗯嗯,不錯不錯,這就是最最上等的海黃料子,比起嚴家花園的海黃,才差不了多少了。”
薛有勤轉過身,豎起大拇指說:“李老板,你這批海黃買得好!你過來看一下這上麵的條紋。”
李蓁蓁好奇地走過去,就看到木材的表麵,布滿了清晰的條紋,看上去好像行雲流水一般,非常美麗。
就聽薛有勤介紹說:“李老板,你現在看到的這個鬼臉,是不是有點像狐狸頭,也有點像老人頭?”
“對,是有一點像。”薛有勤不說,李蓁蓁還沒有注意到呢。這些條紋盤旋往返,組合成一個個奇妙的圖案,確實有點像是鬼臉。
看到李蓁蓁點頭了,薛有勤立刻興奮地說:“李老板,這種鬼臉,正是天然形成的木癤。有這種圖案的海黃,在明代最受器重,一張椅子甚至可以賣到13兩銀子,你說貴不貴?”
不等李蓁蓁回答,薛有勤就總結說:“所以說,這批海黃的質量絕對是上好的。要是李老板還有渠道可以弄來,我倒建議你可以多買一點。”
看來,薛有勤不僅擅長建造蘇州園林,對於園林中所使用的木材,也很有研究。
他的話正好提醒了李蓁蓁,她轉頭低聲吩咐說:“謝副總,你回頭再多買一些,到時候用不完的海黃,就先屯起來。”
“好的,我知道了。”謝長平點頭答應下來,又不失時機地提議說:“老板,太湖石和金磚,我都放在旁邊的庫房了,你要不要過去看一看?”
“嗯,走吧。”李蓁蓁努力壓抑住自己的興奮,最後留戀地看了一眼麵前的海黃,才跟著謝長平,來到了隔壁的房間。
一進門,李蓁蓁就看到了一大堆太湖石,密密麻麻地堆放在地上,簡直就像是一片石林!
這些太湖石,顏色大多數是灰白色的,有大有小,形狀多種多樣。
李蓁蓁隻需要稍微辨識一下,就發現了好幾塊有趣的太湖石。
其中有一塊太湖石,乍一看上去,就好像道教的神仙。如果換一個角度再看,又好像觀音送子。而它旁邊的另一塊太湖石,粗略看上去,有點像是猛虎下山。無獨有偶,再過去一點的另一塊太湖石,又有點像孔雀開屏。
可以說,幾乎每一塊太湖石,都可以解讀出一個故事。
李蓁蓁在這片石林中穿梭,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她悄悄地問謝長平說:“這裏一共有多少塊太湖石?”
“這個……”謝長平有些遲疑,然後說:“老板,我們還沒有數過。我們是按照噸來買的,一共有40噸太湖石,一噸的價格是50塊錢港幣。這裏的太湖石,一共花了我們2000港幣。雖然便宜,但是運費卻一點也不便宜,比太湖石的價格還貴了2倍!”
說到這裏,謝長平伸出四根手指,語氣誇張地說:“老板,我們花了足足4000塊錢,才把這些太湖石運回香江來了。”
李蓁蓁渾不在意地說:“這些都是小錢,隻要石頭好,該花錢還是得花錢。我看這個價格還可以,你下次再多買一些。”
“老板,還要買啊?”謝長平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在他看來,這些破石頭,根本沒有一點實用價值。但是購買它們所花的價錢,都能夠在香江買到一處不錯的公寓了!這樣一類比,謝長平就覺得有些貴了。
李蓁蓁斜睨他一眼,調侃說:“謝副總,你是不知道,蘇州園林的精華所在,就在於這些太湖石。”
話音剛落,就聽到前麵的薛有勤,嗓門洪亮地說:“哈哈哈哈……李老板,你說的一點都沒錯!沒有了太湖石,那還叫蘇州園林嗎?”
“蘇州園林,除了水,就是這些石頭了!著名的獅子林,就是用石頭堆砌起來的!”
李蓁蓁眼前一亮,追問說:“薛老先生,你還去過獅子林啊?”
“我當然去過!”薛有勤斬釘截鐵地說,臉上的表情一瞬間充滿了懷念。
然後,薛有勤朝李蓁蓁招了招手,說:“李老板,你過來摸一摸這些石頭,是不是很光滑?”
看到李蓁蓁點頭,薛有勤立刻介紹說:“光滑就對了!這恰恰表明,這些太湖石都是水石,是從太湖裏麵撈出來的,由於長期受到水流的衝刷,所以才會這麽光滑!”
“如果是水麵上的那些山石,肯定就不會這麽光滑了。那玩意,粗糙得要命,也就能糊弄一下外行人。”
李蓁蓁很感興趣地說:“薛老先生,原來太湖石還有這麽多講究呀,那你覺得我們這一批太湖石怎麽樣?”
“嗯……”薛有勤的目光在石林中巡視,半響才評價說:“都還不錯。”
碰到了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薛有勤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介紹說:“李老板,這太湖石,裏麵的講究可多了。”
“太湖石最大的特點有四個。”薛有勤伸出五指,每說一個就合下一根手指,一字一頓地說:“皺,瘦,漏,透!”
“所謂的皺,就是指石頭的紋理,要有波瀾起伏,這樣的石頭才耐看。”
“瘦,就是說太湖石的身材,要講究苗條修長,千萬不能太過蠢笨。”
“而漏和透,就是指石頭身上這些縱向和橫向的窟窿了,必須給人玲瓏剔透的感覺,窟窿越多越好。”
說到興奮之處,薛有勤忍不住掉起了書袋,搖頭晃腦地說:“唐詩有雲,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得識。”
“李老板,這首詩的意思,其實就是在形容太湖石的來曆。它是酸性的石灰石,在流水的長期作用下,才能形成這些千奇百怪的形態。”
說完了這些,薛有勤的眼中精光四射,信心十足地說:“李老板,你這一批太湖石的質量很好,我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構思,到時候把這些太湖石都用上去,肯定會非常好。”
李蓁蓁笑著說:“薛老先生既然這麽說,那我就放心了,到時候還要麻煩你們多多費心。”
“哈哈哈,沒問題,沒問題。”薛有勤的心情顯然非常愉悅,到了他這個年紀,還能再建造一座夢寐以求的蘇州園林,他覺得自己就算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甚至可以說,李蓁蓁邀請薛有勤來建造蘇州園林,其實是幫他圓了一個夢。
在賓主盡歡的友好氛圍中,謝長平又提議說:“老板,後麵還有金磚,我帶你們去看看吧。”
謝長平剛一說到金磚,薛有勤就眼神大亮,跑得比誰都快,也顧不上客氣了,一下子就竄到了前麵去。
李蓁蓁也不以為杵,畢竟像薛有勤這樣有真本事的人,一般都會有點古怪的脾氣,薛有勤比起別人來說,已經算是好的了。
此時走在最前麵的薛有勤,已經看到了地上堆著的一塊塊金磚,頓時激動得在原地團團亂轉,不知道應該如何宣泄突如其來的情緒,忽然猛地往地上一坐,居然哭了起來。
眾人大驚,還是薛濤跑得最快,衝上去一把扶起了薛有勤,擔憂地說:“爸爸,你怎麽了?你不要嚇我啊!”
這
薛有勤畢竟年紀大了,這樣一番變故,把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
李蓁蓁也關心地說:“薛老先生,你這是怎麽了?快別哭了。”
沒想到薛有勤卻越哭越大聲,還一邊哭一邊哀歎:“想不到我薛有勤離家40年,還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家鄉的金磚!我,我,我就是死也瞑目了!”
謝長平眉頭一皺,趕緊勸說:“薛老,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呀?大過年的,你千萬不要這麽說,不吉利!”
李蓁蓁也深有同感,勸說道:“薛老先生,你不要這樣子。”
薛濤一張臉都皺起來了,很抱歉地看向李蓁蓁他們,又低下頭擔心地說:“爸爸,你把大家都嚇到了,你快別哭了,到底有什麽事情,你可以跟我說啊。”
薛有勤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感慨地說:“是我鬧笑話了,唉……你們都沒有我這樣的經曆,所以不明白我心裏的難受。”
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麽,薛有勤突然站直了身體,隻見他氣場一變,非常虔誠地說:“祖師爺有訓,每一個合格的香山幫匠人,一生之中,至少要使用一次金磚來建造園林。我老謝大半輩子過去了,都沒能實現這個願望。沒想到臨到老了,李老板卻幫我實現了這個心願!”
薛有勤轉過頭來,充滿感謝地說:“我都不知道應該怎麽感激你才好,李老板,以後赴湯蹈火,你盡管吩咐!”
此時的李蓁蓁還太年輕,一點也不明白薛有勤的哀愁,隻覺得他太過誇張了,隻好幹笑著說:“薛老先生,你太客氣了,隻要你幫我建好蘇州園林,我就已經很感謝了,你千萬不要說這麽客氣的話。”
薛有勤此時已經緩和過來,聽到李蓁蓁的話之後,也沒有在意,隻是用感動的眼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就主動轉移話題說:“李老板,你這批金磚非常正宗,我看都是幾百年前的老磚了。”
“哦?你是怎麽看出來的?”李蓁蓁非常好奇,她發現薛有勤簡直就像百科全書一樣,什麽都知道。跟在他後麵,可以學到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識。
薛有勤有條不紊地說:“李老板,盡管我沒有用過金磚,但是我知道金磚裏麵的講究,也親眼看到過。”
他用手指著地上,說:“你看這一批金磚,顏色有灰黃色的,也有黑褐色的。這種灰黃色的金磚,曆史肯定比黑褐色的那種要久遠,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李蓁蓁很配合地說:“為什麽?”
薛有勤笑著說:“因為這種灰黃色的金磚,選料不同,那種土隻有蘇州城外的橫山才有,在清代之後,就已經枯竭了。此後做出來的金磚,用料就不是橫山的土了,所以顏色也有不同。”
薛有勤讓他的兒子薛濤,從地上豎起一塊灰黃色的金磚,稍微丈量了一下,滿意地點頭說:“嗯,這塊金磚應該有二尺二見方,也就是現在的5千平方厘米。這種磚的規格,隻有貴人才能用,皇宮裏麵的太和殿,就是用了這種規格的磚。”
“如果我預料的沒錯,這塊磚的身上,還能夠找到標記。阿濤,你找找看有沒有。”
這塊金磚非常沉重,薛濤也無法把它拿起來,隻能蹲在地上觀察,不一會兒就驚喜地說:“爸爸,這裏真的有字!”
李蓁蓁也覺得非常神奇,立刻蹲下來,親自查看這塊方磚,隻見它的一側,蓋著一個戳印,上麵寫了“大明正德元年五月蘇州府督造”。
李蓁蓁忍不住猜測說:“這是不是禦窯的金磚?”
“沒錯!”薛有勤讚賞地說,“這肯定是禦窯生產出來,專門供給皇室的,像這樣的金磚,製作起來非常麻煩,一般人根本享用不起。”
李蓁蓁掏出鑰匙,往這塊金磚上麵敲了敲,立刻就聽到了一聲綿長的“叮叮”聲,這個聲音聽起來,就像是金屬鏗鏘有力的聲音。
李蓁蓁暗自點頭,怪不得它的名字叫做金磚呢,果然不同凡響。
這時候,李蓁蓁也注意到一個特別的現象,這塊金磚的表麵非常光亮,就好像鏡子一樣,可以清晰地照出她的身影。
她不由得驚訝地說:“這塊金磚還能夠當鏡子來用!”
薛有勤笑眯眯地說:“每一塊金磚做好了之後,都要用人力去推磨,必須把它磨成像鏡子那麽光滑,才算完成,然後還要浸泡在桐油裏麵,這樣做出來的金磚,當然光可鑒人了。”
“哦,原來是這樣。”李蓁蓁恍然大悟,對於古代匠人的工藝充滿了敬佩。
盡管她知道,六十年代的海南黃花梨木還不算稀缺,但是這個數量也太驚人了吧!
她忍不住詢問說:“謝副總,這批木材你一共花了多少錢?”
跟在後麵的薛有勤父子,一聽到這個敏感的價格問題,頓時很識趣地後退了幾步,走到庫房的外麵。
謝長平依然小聲地說:“老板,內地給我們的報價,原本是510塊錢港幣一噸,但是我們把價格殺到了500港幣一噸。這裏有80噸黃花梨木,一共花了我們4萬港幣。”
李蓁蓁望著倉庫裏堆積如山的木材,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謝長平誤以為李蓁蓁嫌貴,馬上解釋說:“老板,我們的人檢查過了,這批木材都是經過初步加工的,已經陰幹過,含水量不大,重量有保障。聽說內地也是第一次賣,這個價格雖然有點小貴,但是跟印度紫檀的報價比起來,也差不多了,所以我覺得還不算離譜,就答應了。”
李蓁蓁哪裏會嫌貴,她是覺得太便宜了!對於她來說,簡直就像大白菜一樣便宜!
謝長平的話,提醒了她,李蓁蓁看了看四周,都沒有發現印度紫檀的影子,不由得好奇地詢問說:“謝副總,你說的紫檀呢?”
謝長平眉眼低垂,有些愧疚地說:“老板,印度紫檀還沒到,那些印度人實在是太懶惰了,工作效率特別低,估計還要再等一段時間。”
“嗯,沒事。”李蓁蓁非常理解地點了點頭,叮囑說:“那你記得跟進一下,別讓印度人拖慢了我們的進度。”
“好的,我明白。”謝長平躬著身子,麵帶微笑地答應下來。
薛有勤父子很有眼色,這時候才走了進來。薛有勤一馬當先,直接走到了木材的旁邊,陶醉地深吸了一口氣,讚歎說:“香啊,真香!就是這個味!”
薛有勤不說,李蓁蓁都還沒有意識到,空氣裏確實彌漫著一股若有似無的淡淡幽香。這股香氣非常優雅,沁人心脾。
李蓁蓁不由得貪婪地吐納著呼吸,終於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濁氣,感慨說:“這個味道真好聞。”
“可不是嘛,”薛有勤深有同感地猛點頭,說:“李老板,這種上等的海黃,還是一味名貴的中藥,名字叫做降香,可以治療很多種疾病。”
薛有勤眼神癡迷地注視著麵前的木材,認真地說:“用它們來製作家具,或者裝修房子,人體長期接觸到海黃,對身體的健康非常有幫助。”
李蓁蓁莞爾一笑,說:“薛老先生,想不到你還知道這些。”
“那是!”薛有勤看起來非常神氣,一臉神往地說:“想當年,我師傅帶我去修繕嚴家花園,那嚴家多有錢呀,用的都是最最上等的海黃!當時我們加工的時候,那香味,足足香了好幾個月!我一個遠房的表弟,原本有心絞痛的毛病,愣是給治好了!功勞都在這股香味上!”
仿佛是擔心李蓁蓁不相信,薛有勤還煞有其事地說:“平時我們上工的時候,要是碰到跌打損傷,隻要用一點點海黃的粉末敷上去,第二天立馬好了,就是這麽神奇!”
“哦,原來是這樣。”李蓁蓁很捧場地點了點頭,又有些好奇地問:“薛老先生,那你說我們這一批海黃,比起嚴家花園的如何?”
薛有勤伸出手來,在一塊木材上麵來回地撫摸,動情地說:“這批海黃,手感又光滑又陰涼,顏色是紅褐色中還帶有一點點金黃。嗯嗯,不錯不錯,這就是最最上等的海黃料子,比起嚴家花園的海黃,才差不了多少了。”
薛有勤轉過身,豎起大拇指說:“李老板,你這批海黃買得好!你過來看一下這上麵的條紋。”
李蓁蓁好奇地走過去,就看到木材的表麵,布滿了清晰的條紋,看上去好像行雲流水一般,非常美麗。
就聽薛有勤介紹說:“李老板,你現在看到的這個鬼臉,是不是有點像狐狸頭,也有點像老人頭?”
“對,是有一點像。”薛有勤不說,李蓁蓁還沒有注意到呢。這些條紋盤旋往返,組合成一個個奇妙的圖案,確實有點像是鬼臉。
看到李蓁蓁點頭了,薛有勤立刻興奮地說:“李老板,這種鬼臉,正是天然形成的木癤。有這種圖案的海黃,在明代最受器重,一張椅子甚至可以賣到13兩銀子,你說貴不貴?”
不等李蓁蓁回答,薛有勤就總結說:“所以說,這批海黃的質量絕對是上好的。要是李老板還有渠道可以弄來,我倒建議你可以多買一點。”
看來,薛有勤不僅擅長建造蘇州園林,對於園林中所使用的木材,也很有研究。
他的話正好提醒了李蓁蓁,她轉頭低聲吩咐說:“謝副總,你回頭再多買一些,到時候用不完的海黃,就先屯起來。”
“好的,我知道了。”謝長平點頭答應下來,又不失時機地提議說:“老板,太湖石和金磚,我都放在旁邊的庫房了,你要不要過去看一看?”
“嗯,走吧。”李蓁蓁努力壓抑住自己的興奮,最後留戀地看了一眼麵前的海黃,才跟著謝長平,來到了隔壁的房間。
一進門,李蓁蓁就看到了一大堆太湖石,密密麻麻地堆放在地上,簡直就像是一片石林!
這些太湖石,顏色大多數是灰白色的,有大有小,形狀多種多樣。
李蓁蓁隻需要稍微辨識一下,就發現了好幾塊有趣的太湖石。
其中有一塊太湖石,乍一看上去,就好像道教的神仙。如果換一個角度再看,又好像觀音送子。而它旁邊的另一塊太湖石,粗略看上去,有點像是猛虎下山。無獨有偶,再過去一點的另一塊太湖石,又有點像孔雀開屏。
可以說,幾乎每一塊太湖石,都可以解讀出一個故事。
李蓁蓁在這片石林中穿梭,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她悄悄地問謝長平說:“這裏一共有多少塊太湖石?”
“這個……”謝長平有些遲疑,然後說:“老板,我們還沒有數過。我們是按照噸來買的,一共有40噸太湖石,一噸的價格是50塊錢港幣。這裏的太湖石,一共花了我們2000港幣。雖然便宜,但是運費卻一點也不便宜,比太湖石的價格還貴了2倍!”
說到這裏,謝長平伸出四根手指,語氣誇張地說:“老板,我們花了足足4000塊錢,才把這些太湖石運回香江來了。”
李蓁蓁渾不在意地說:“這些都是小錢,隻要石頭好,該花錢還是得花錢。我看這個價格還可以,你下次再多買一些。”
“老板,還要買啊?”謝長平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在他看來,這些破石頭,根本沒有一點實用價值。但是購買它們所花的價錢,都能夠在香江買到一處不錯的公寓了!這樣一類比,謝長平就覺得有些貴了。
李蓁蓁斜睨他一眼,調侃說:“謝副總,你是不知道,蘇州園林的精華所在,就在於這些太湖石。”
話音剛落,就聽到前麵的薛有勤,嗓門洪亮地說:“哈哈哈哈……李老板,你說的一點都沒錯!沒有了太湖石,那還叫蘇州園林嗎?”
“蘇州園林,除了水,就是這些石頭了!著名的獅子林,就是用石頭堆砌起來的!”
李蓁蓁眼前一亮,追問說:“薛老先生,你還去過獅子林啊?”
“我當然去過!”薛有勤斬釘截鐵地說,臉上的表情一瞬間充滿了懷念。
然後,薛有勤朝李蓁蓁招了招手,說:“李老板,你過來摸一摸這些石頭,是不是很光滑?”
看到李蓁蓁點頭,薛有勤立刻介紹說:“光滑就對了!這恰恰表明,這些太湖石都是水石,是從太湖裏麵撈出來的,由於長期受到水流的衝刷,所以才會這麽光滑!”
“如果是水麵上的那些山石,肯定就不會這麽光滑了。那玩意,粗糙得要命,也就能糊弄一下外行人。”
李蓁蓁很感興趣地說:“薛老先生,原來太湖石還有這麽多講究呀,那你覺得我們這一批太湖石怎麽樣?”
“嗯……”薛有勤的目光在石林中巡視,半響才評價說:“都還不錯。”
碰到了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薛有勤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介紹說:“李老板,這太湖石,裏麵的講究可多了。”
“太湖石最大的特點有四個。”薛有勤伸出五指,每說一個就合下一根手指,一字一頓地說:“皺,瘦,漏,透!”
“所謂的皺,就是指石頭的紋理,要有波瀾起伏,這樣的石頭才耐看。”
“瘦,就是說太湖石的身材,要講究苗條修長,千萬不能太過蠢笨。”
“而漏和透,就是指石頭身上這些縱向和橫向的窟窿了,必須給人玲瓏剔透的感覺,窟窿越多越好。”
說到興奮之處,薛有勤忍不住掉起了書袋,搖頭晃腦地說:“唐詩有雲,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得識。”
“李老板,這首詩的意思,其實就是在形容太湖石的來曆。它是酸性的石灰石,在流水的長期作用下,才能形成這些千奇百怪的形態。”
說完了這些,薛有勤的眼中精光四射,信心十足地說:“李老板,你這一批太湖石的質量很好,我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構思,到時候把這些太湖石都用上去,肯定會非常好。”
李蓁蓁笑著說:“薛老先生既然這麽說,那我就放心了,到時候還要麻煩你們多多費心。”
“哈哈哈,沒問題,沒問題。”薛有勤的心情顯然非常愉悅,到了他這個年紀,還能再建造一座夢寐以求的蘇州園林,他覺得自己就算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甚至可以說,李蓁蓁邀請薛有勤來建造蘇州園林,其實是幫他圓了一個夢。
在賓主盡歡的友好氛圍中,謝長平又提議說:“老板,後麵還有金磚,我帶你們去看看吧。”
謝長平剛一說到金磚,薛有勤就眼神大亮,跑得比誰都快,也顧不上客氣了,一下子就竄到了前麵去。
李蓁蓁也不以為杵,畢竟像薛有勤這樣有真本事的人,一般都會有點古怪的脾氣,薛有勤比起別人來說,已經算是好的了。
此時走在最前麵的薛有勤,已經看到了地上堆著的一塊塊金磚,頓時激動得在原地團團亂轉,不知道應該如何宣泄突如其來的情緒,忽然猛地往地上一坐,居然哭了起來。
眾人大驚,還是薛濤跑得最快,衝上去一把扶起了薛有勤,擔憂地說:“爸爸,你怎麽了?你不要嚇我啊!”
這
薛有勤畢竟年紀大了,這樣一番變故,把在場的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
李蓁蓁也關心地說:“薛老先生,你這是怎麽了?快別哭了。”
沒想到薛有勤卻越哭越大聲,還一邊哭一邊哀歎:“想不到我薛有勤離家40年,還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家鄉的金磚!我,我,我就是死也瞑目了!”
謝長平眉頭一皺,趕緊勸說:“薛老,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呀?大過年的,你千萬不要這麽說,不吉利!”
李蓁蓁也深有同感,勸說道:“薛老先生,你不要這樣子。”
薛濤一張臉都皺起來了,很抱歉地看向李蓁蓁他們,又低下頭擔心地說:“爸爸,你把大家都嚇到了,你快別哭了,到底有什麽事情,你可以跟我說啊。”
薛有勤擦了擦眼角的淚水,感慨地說:“是我鬧笑話了,唉……你們都沒有我這樣的經曆,所以不明白我心裏的難受。”
也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麽,薛有勤突然站直了身體,隻見他氣場一變,非常虔誠地說:“祖師爺有訓,每一個合格的香山幫匠人,一生之中,至少要使用一次金磚來建造園林。我老謝大半輩子過去了,都沒能實現這個願望。沒想到臨到老了,李老板卻幫我實現了這個心願!”
薛有勤轉過頭來,充滿感謝地說:“我都不知道應該怎麽感激你才好,李老板,以後赴湯蹈火,你盡管吩咐!”
此時的李蓁蓁還太年輕,一點也不明白薛有勤的哀愁,隻覺得他太過誇張了,隻好幹笑著說:“薛老先生,你太客氣了,隻要你幫我建好蘇州園林,我就已經很感謝了,你千萬不要說這麽客氣的話。”
薛有勤此時已經緩和過來,聽到李蓁蓁的話之後,也沒有在意,隻是用感動的眼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就主動轉移話題說:“李老板,你這批金磚非常正宗,我看都是幾百年前的老磚了。”
“哦?你是怎麽看出來的?”李蓁蓁非常好奇,她發現薛有勤簡直就像百科全書一樣,什麽都知道。跟在他後麵,可以學到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識。
薛有勤有條不紊地說:“李老板,盡管我沒有用過金磚,但是我知道金磚裏麵的講究,也親眼看到過。”
他用手指著地上,說:“你看這一批金磚,顏色有灰黃色的,也有黑褐色的。這種灰黃色的金磚,曆史肯定比黑褐色的那種要久遠,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李蓁蓁很配合地說:“為什麽?”
薛有勤笑著說:“因為這種灰黃色的金磚,選料不同,那種土隻有蘇州城外的橫山才有,在清代之後,就已經枯竭了。此後做出來的金磚,用料就不是橫山的土了,所以顏色也有不同。”
薛有勤讓他的兒子薛濤,從地上豎起一塊灰黃色的金磚,稍微丈量了一下,滿意地點頭說:“嗯,這塊金磚應該有二尺二見方,也就是現在的5千平方厘米。這種磚的規格,隻有貴人才能用,皇宮裏麵的太和殿,就是用了這種規格的磚。”
“如果我預料的沒錯,這塊磚的身上,還能夠找到標記。阿濤,你找找看有沒有。”
這塊金磚非常沉重,薛濤也無法把它拿起來,隻能蹲在地上觀察,不一會兒就驚喜地說:“爸爸,這裏真的有字!”
李蓁蓁也覺得非常神奇,立刻蹲下來,親自查看這塊方磚,隻見它的一側,蓋著一個戳印,上麵寫了“大明正德元年五月蘇州府督造”。
李蓁蓁忍不住猜測說:“這是不是禦窯的金磚?”
“沒錯!”薛有勤讚賞地說,“這肯定是禦窯生產出來,專門供給皇室的,像這樣的金磚,製作起來非常麻煩,一般人根本享用不起。”
李蓁蓁掏出鑰匙,往這塊金磚上麵敲了敲,立刻就聽到了一聲綿長的“叮叮”聲,這個聲音聽起來,就像是金屬鏗鏘有力的聲音。
李蓁蓁暗自點頭,怪不得它的名字叫做金磚呢,果然不同凡響。
這時候,李蓁蓁也注意到一個特別的現象,這塊金磚的表麵非常光亮,就好像鏡子一樣,可以清晰地照出她的身影。
她不由得驚訝地說:“這塊金磚還能夠當鏡子來用!”
薛有勤笑眯眯地說:“每一塊金磚做好了之後,都要用人力去推磨,必須把它磨成像鏡子那麽光滑,才算完成,然後還要浸泡在桐油裏麵,這樣做出來的金磚,當然光可鑒人了。”
“哦,原來是這樣。”李蓁蓁恍然大悟,對於古代匠人的工藝充滿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