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裏沒準備果腹之物,剛把人都支走,若是現在喊來,估計又要被禮儀嬤嬤勸一頓,元妤儀臉上閃過糾結,最後端過桌上的茶喝完。
紺雲看出她的失落,靈光一閃,去婚床上拾了些瓜果遞到靖陽公主跟前。
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紺雲每樣都拾了幾個,主仆二人在龍鳳紅燭下剝著果殼,一片靜好。
雖說是頭一次成親,但心中的那點慌亂抵不過腹中的饑餓感,再加上如今新房中隻有她們兩個人,拉了謝氏宗族作保,元妤儀心中鬆快了許多。
思緒一轉,她又問道:“陛下今日送的禮盒放在了何處?”
紺雲將手裏剝好的花生擱在纏絲碟子裏,站起身道:“殿下的嫁妝並謝家的聘禮都放在了咱們院西次間,陛下送的沒和旁人的摻和,在您那份大梳妝匣裏。”
紺雲行事妥帖細心,又有多年情誼在,忠心不二,不然也做不到瑤華宮掌事宮女的職位。
元妤儀心中寬慰,點頭道:“去拿過來罷。”
侍女福身應是,這邊剝了一把花生的功夫,紺雲已經將黑漆禮盒端了過來。
抽出桌上疊著的一方素帕,仔細擦幹淨手指,元妤儀這才打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禮盒。
但看到其中裝著的東西時,她的心卻似漏跳一拍。
明亮的燭光映出女子眼中的驚愕。
紺雲不解,見她臉色突變,關切問道:“殿下,怎麽......”
餘下的話堵在喉嚨裏,侍女知趣地沒有再問。
她雖隻是個宮女,卻也認得那物。
元妤儀將手中的黃綢展開,凝視良久,又放回原處。
她沉聲道:“此事不可與外人言。”
紺雲點頭,“殿下放心。”
那是一道扣了玉璽的無字聖旨。
元妤儀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聖旨出,便如見皇帝親臨,可先斬後奏,可抵消死刑,甚至可以舉兵闖宮,謀權篡位。
如今聖旨無字卻有章,便代表著這道聖旨可以任人書寫。
確切的說,是任由靖陽公主發揮。
三年前,那場所謂的長公主風波還沒有偃旗息鼓,三年後,景和帝韜光養晦,牽一發而動全身,依舊不能敕封皇姐為長公主。
但他在諸位朝臣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給了靖陽公主一道無字聖旨。
這是符合禮法的至高皇權,亦是景和帝送上的一份保障。
“啪嗒”一聲,元妤儀扣上鎖,將盒子交給紺雲,“放回去罷。”
日後或許還有用,如今進了謝家大門隻是第一步,她以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至於宣寧侯府,大抵也是逃不開的龍潭虎穴。
元妤儀重新坐到寬大柔軟的拔步床上,將那把海棠團扇掩在麵前。
或許做不到情深似海,但相敬如賓應當不難。
她還是得盡可能地同駙馬好好過日子。
這場算計,這場陰差陽錯,自然不能就此坦白,宣寧侯本就對此不悅,萬一謝氏趁機翻了臉,整個皇室的威嚴也會受到影響。
如此一想,元妤儀輕歎一口氣,最可憐的不正是自己的駙馬嗎?
爹不疼娘不愛,就連姻緣也是一場設計。
少女轉眸看向窗欞外的沉沉天色,一顆心不由自主地軟了下來。
因為要和她成親,謝洵回去便挨了宣寧侯的罰,分明身份不低,可從前在上京諸公子裏,竟連他的名諱都無人知曉。
可見他的日子實在算不上好。
元妤儀垂眸,斂去眼中不忍的神色,常言道夫妻一體,這場局誤把郎君扯了進來,她作為設局者,自當對駙馬好些,以此稍作彌補。
就在她暗下決心時,院中均是齊刷刷一聲,“拜見駙馬。”
元妤儀心頭突地一跳,還真是說誰誰到。
既然駙馬人已經到了,紺雲自然不能留在房中,她低聲道:“奴婢就守在東次間,殿下若是有事,隻管搖鈴喚人。”
元妤儀看出她的擔心,點了點頭。
哪怕心中揣著慌亂,麵上也不能顯出來,她既是公主,威儀便不可失,更不能被謝家捏住短。
門重新被關上,一道沉穩的腳步聲在她麵前停住。
元妤儀透過團扇,看到青年清瘦頎長的身影。
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謝洵向前一拱手,道:“臣請公主卻扇。”
謝洵麵色如常,他沒喝多少酒,因著是新郎官,再加上與大多權貴子弟關係平平的緣故,也沒有人非得上趕著將他灌醉。
這樁姻親裏裏外外都透著奇怪,哪怕是今日來赴宴的賓客,也都抱著觀望的態度。
也有想知道內情的,都去尋宣寧侯拐彎抹角地問,謝洵通身氣度拒人於千裏之外,省了很多麻煩。
那張描金海棠團扇緩緩下移。
新房內燃著明亮的燭火,坐在床上的少女長了一張鵝蛋臉,鳳眸瓊鼻,紅唇飽滿,兩頰胭脂淡淡掃開,額上貼著金色花鈿。
相貌和周身的氣度皆是傾國傾城,然謝洵心中無甚波動,再美也不過是一具皮囊而已。
他那刻薄短視又尊貴的主母長得醜嗎?並不,可那心卻早就黑透了。
誰知道這具明豔皮囊之下,藏著的又是怎樣的深沉心機呢?
放下團扇的同時,元妤儀也在打量著他。
一襲大紅色緞麵錦袍,腰係雙環玉帶,發上束著羊脂玉冠,肩寬腰窄,脊背筆直,正是翩翩美郎君。
與之前見過的兩次狼狽大相徑庭。
不知是今日的燭光映襯,還是一身紅衣鮮亮,今日的謝二公子比上次見麵時,更有風采,瞧著也沒有那麽冷冰冰。
她心裏莫名鬆了一口氣。
看來宣寧侯後來真的沒有再罰他。
見她不動,謝洵隻好出聲提醒,“殿下,成親當夜,理應共飲合巹酒。”
元妤儀收回打量的目光,將團扇擱在拔步床邊的梳妝台上,有些局促地坐到圓桌邊。
到底是第一次成親,雖然早聽禮儀嬤嬤講了許多遍流程和注意事項,但如今真的做起來,還是難免局促不安。
她對麵的郎君也好不到哪裏去。
謝洵原本並不慌亂,成親而已,又不是生死之間的大事,他也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可他對旁人的情緒變化一向感知敏銳,如今兩人獨處一室,明顯受到了身側人的影響。
原本冷漠的心中泛起一絲古怪的情緒,勾過少女纖細手臂的合巹酒喝到嘴裏,似乎也變了味道。
兩人喝完合巹酒,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
元妤儀無措地絞著婚服,眼中閃過糾結和愧疚,今夜這房究竟是圓還是不圓?
圓,自個兒心裏有疙瘩;
不圓,擔心郎君心裏有疙瘩。
對麵的謝洵冷著一張臉,可心裏也在考慮,他到底該如何解釋二人上次其實是場誤會。
她到底知不知道上次他們隻是躺在了一起?
謝二公子難得發了善心,那晚隻扒亂了自己的衣服,並沒動她。
各懷心思的兩人同時咳了一聲,又同時開口。
“殿下。”
“駙馬。”
二人又默契地對上視線,這時候倒維持起了表麵的謙讓,相互推辭,“你先說吧。”
少女耳垂微紅,青年垂眸斂睫,幽幽的燭光在兩人臉上搖晃,好似撒了一層碎金子。
恰在此時,門外廊上響起一陣腳步聲,隨後響起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是這次宮裏陪嫁的老人,原沈皇後宮中的葉嬤嬤。
“天色已晚,還請殿下與駙馬早些休息。”
這話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響起,像平地炸起的一道雷,元妤儀麵頰溫度越來越燙,連忙應道:“多謝嬤嬤提醒,我們知曉了。”
她這邊話音剛落,門外的嬤嬤卻分明還站在外麵,透過木門上的砂紙,依稀可見,人影閃爍。
對麵的郎君站起身,接連熄了房中幾盞明亮的燈,整個房間霎時暗沉許多,好在窗外月色依舊朦朦朧朧。
葉嬤嬤並不知曉其中內情,隻以為小殿下嫁了得如意郎君,笑道:“是,那老奴就先退下了。”
元妤儀這才恍然大悟,怪道方才怎麽一直守在門口,原來是等著房裏熄燈呢。
她心頭飄過幾分無奈,抬眼看向重新坐在麵前的郎君。
這個座位背對著月亮,瞧不清對麵人的神情,隻知道郎君方才還有話想說,如今嘴巴倒是閉得嚴嚴實實。
故對謝洵的印象又多了一條,惜字如金。
嘴長在郎君身上,他不想說,自己也不能蠻橫地逼迫人,雖管不了旁人,但自己的嘴總能管。
反正也看不清人,元妤儀索性心一橫,大大方方地開口,“本宮確實有話想同駙馬說。”
第12章 分榻
謝洵抬眸,看向對麵安安穩穩坐著的人。
萬事開頭難,但隻要跨過開頭那一步便順利許多,元妤儀先開口釣足了對麵郎君的胃口,自己反而放鬆下來。
沒什麽好瞻前顧後的,二人已成夫妻,還有何是夫妻之間不能說的隱秘呢?
於是她吸了口氣,打算詢問之前的事,本應喚“夫君”,可這兩個字卻像燙嘴,壓根說不出來,羞得她滿麵通紅。
臨到嘴邊又換成了“郎君”。
謝洵藏在陰影下的臉像是一汪深潭,無甚情緒,隻是藏在桌下的手百無聊賴地敲起了膝蓋。
紺雲看出她的失落,靈光一閃,去婚床上拾了些瓜果遞到靖陽公主跟前。
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紺雲每樣都拾了幾個,主仆二人在龍鳳紅燭下剝著果殼,一片靜好。
雖說是頭一次成親,但心中的那點慌亂抵不過腹中的饑餓感,再加上如今新房中隻有她們兩個人,拉了謝氏宗族作保,元妤儀心中鬆快了許多。
思緒一轉,她又問道:“陛下今日送的禮盒放在了何處?”
紺雲將手裏剝好的花生擱在纏絲碟子裏,站起身道:“殿下的嫁妝並謝家的聘禮都放在了咱們院西次間,陛下送的沒和旁人的摻和,在您那份大梳妝匣裏。”
紺雲行事妥帖細心,又有多年情誼在,忠心不二,不然也做不到瑤華宮掌事宮女的職位。
元妤儀心中寬慰,點頭道:“去拿過來罷。”
侍女福身應是,這邊剝了一把花生的功夫,紺雲已經將黑漆禮盒端了過來。
抽出桌上疊著的一方素帕,仔細擦幹淨手指,元妤儀這才打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禮盒。
但看到其中裝著的東西時,她的心卻似漏跳一拍。
明亮的燭光映出女子眼中的驚愕。
紺雲不解,見她臉色突變,關切問道:“殿下,怎麽......”
餘下的話堵在喉嚨裏,侍女知趣地沒有再問。
她雖隻是個宮女,卻也認得那物。
元妤儀將手中的黃綢展開,凝視良久,又放回原處。
她沉聲道:“此事不可與外人言。”
紺雲點頭,“殿下放心。”
那是一道扣了玉璽的無字聖旨。
元妤儀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聖旨出,便如見皇帝親臨,可先斬後奏,可抵消死刑,甚至可以舉兵闖宮,謀權篡位。
如今聖旨無字卻有章,便代表著這道聖旨可以任人書寫。
確切的說,是任由靖陽公主發揮。
三年前,那場所謂的長公主風波還沒有偃旗息鼓,三年後,景和帝韜光養晦,牽一發而動全身,依舊不能敕封皇姐為長公主。
但他在諸位朝臣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給了靖陽公主一道無字聖旨。
這是符合禮法的至高皇權,亦是景和帝送上的一份保障。
“啪嗒”一聲,元妤儀扣上鎖,將盒子交給紺雲,“放回去罷。”
日後或許還有用,如今進了謝家大門隻是第一步,她以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至於宣寧侯府,大抵也是逃不開的龍潭虎穴。
元妤儀重新坐到寬大柔軟的拔步床上,將那把海棠團扇掩在麵前。
或許做不到情深似海,但相敬如賓應當不難。
她還是得盡可能地同駙馬好好過日子。
這場算計,這場陰差陽錯,自然不能就此坦白,宣寧侯本就對此不悅,萬一謝氏趁機翻了臉,整個皇室的威嚴也會受到影響。
如此一想,元妤儀輕歎一口氣,最可憐的不正是自己的駙馬嗎?
爹不疼娘不愛,就連姻緣也是一場設計。
少女轉眸看向窗欞外的沉沉天色,一顆心不由自主地軟了下來。
因為要和她成親,謝洵回去便挨了宣寧侯的罰,分明身份不低,可從前在上京諸公子裏,竟連他的名諱都無人知曉。
可見他的日子實在算不上好。
元妤儀垂眸,斂去眼中不忍的神色,常言道夫妻一體,這場局誤把郎君扯了進來,她作為設局者,自當對駙馬好些,以此稍作彌補。
就在她暗下決心時,院中均是齊刷刷一聲,“拜見駙馬。”
元妤儀心頭突地一跳,還真是說誰誰到。
既然駙馬人已經到了,紺雲自然不能留在房中,她低聲道:“奴婢就守在東次間,殿下若是有事,隻管搖鈴喚人。”
元妤儀看出她的擔心,點了點頭。
哪怕心中揣著慌亂,麵上也不能顯出來,她既是公主,威儀便不可失,更不能被謝家捏住短。
門重新被關上,一道沉穩的腳步聲在她麵前停住。
元妤儀透過團扇,看到青年清瘦頎長的身影。
熟悉的聲音再次響起,謝洵向前一拱手,道:“臣請公主卻扇。”
謝洵麵色如常,他沒喝多少酒,因著是新郎官,再加上與大多權貴子弟關係平平的緣故,也沒有人非得上趕著將他灌醉。
這樁姻親裏裏外外都透著奇怪,哪怕是今日來赴宴的賓客,也都抱著觀望的態度。
也有想知道內情的,都去尋宣寧侯拐彎抹角地問,謝洵通身氣度拒人於千裏之外,省了很多麻煩。
那張描金海棠團扇緩緩下移。
新房內燃著明亮的燭火,坐在床上的少女長了一張鵝蛋臉,鳳眸瓊鼻,紅唇飽滿,兩頰胭脂淡淡掃開,額上貼著金色花鈿。
相貌和周身的氣度皆是傾國傾城,然謝洵心中無甚波動,再美也不過是一具皮囊而已。
他那刻薄短視又尊貴的主母長得醜嗎?並不,可那心卻早就黑透了。
誰知道這具明豔皮囊之下,藏著的又是怎樣的深沉心機呢?
放下團扇的同時,元妤儀也在打量著他。
一襲大紅色緞麵錦袍,腰係雙環玉帶,發上束著羊脂玉冠,肩寬腰窄,脊背筆直,正是翩翩美郎君。
與之前見過的兩次狼狽大相徑庭。
不知是今日的燭光映襯,還是一身紅衣鮮亮,今日的謝二公子比上次見麵時,更有風采,瞧著也沒有那麽冷冰冰。
她心裏莫名鬆了一口氣。
看來宣寧侯後來真的沒有再罰他。
見她不動,謝洵隻好出聲提醒,“殿下,成親當夜,理應共飲合巹酒。”
元妤儀收回打量的目光,將團扇擱在拔步床邊的梳妝台上,有些局促地坐到圓桌邊。
到底是第一次成親,雖然早聽禮儀嬤嬤講了許多遍流程和注意事項,但如今真的做起來,還是難免局促不安。
她對麵的郎君也好不到哪裏去。
謝洵原本並不慌亂,成親而已,又不是生死之間的大事,他也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可他對旁人的情緒變化一向感知敏銳,如今兩人獨處一室,明顯受到了身側人的影響。
原本冷漠的心中泛起一絲古怪的情緒,勾過少女纖細手臂的合巹酒喝到嘴裏,似乎也變了味道。
兩人喝完合巹酒,不約而同地沉默下來。
元妤儀無措地絞著婚服,眼中閃過糾結和愧疚,今夜這房究竟是圓還是不圓?
圓,自個兒心裏有疙瘩;
不圓,擔心郎君心裏有疙瘩。
對麵的謝洵冷著一張臉,可心裏也在考慮,他到底該如何解釋二人上次其實是場誤會。
她到底知不知道上次他們隻是躺在了一起?
謝二公子難得發了善心,那晚隻扒亂了自己的衣服,並沒動她。
各懷心思的兩人同時咳了一聲,又同時開口。
“殿下。”
“駙馬。”
二人又默契地對上視線,這時候倒維持起了表麵的謙讓,相互推辭,“你先說吧。”
少女耳垂微紅,青年垂眸斂睫,幽幽的燭光在兩人臉上搖晃,好似撒了一層碎金子。
恰在此時,門外廊上響起一陣腳步聲,隨後響起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是這次宮裏陪嫁的老人,原沈皇後宮中的葉嬤嬤。
“天色已晚,還請殿下與駙馬早些休息。”
這話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響起,像平地炸起的一道雷,元妤儀麵頰溫度越來越燙,連忙應道:“多謝嬤嬤提醒,我們知曉了。”
她這邊話音剛落,門外的嬤嬤卻分明還站在外麵,透過木門上的砂紙,依稀可見,人影閃爍。
對麵的郎君站起身,接連熄了房中幾盞明亮的燈,整個房間霎時暗沉許多,好在窗外月色依舊朦朦朧朧。
葉嬤嬤並不知曉其中內情,隻以為小殿下嫁了得如意郎君,笑道:“是,那老奴就先退下了。”
元妤儀這才恍然大悟,怪道方才怎麽一直守在門口,原來是等著房裏熄燈呢。
她心頭飄過幾分無奈,抬眼看向重新坐在麵前的郎君。
這個座位背對著月亮,瞧不清對麵人的神情,隻知道郎君方才還有話想說,如今嘴巴倒是閉得嚴嚴實實。
故對謝洵的印象又多了一條,惜字如金。
嘴長在郎君身上,他不想說,自己也不能蠻橫地逼迫人,雖管不了旁人,但自己的嘴總能管。
反正也看不清人,元妤儀索性心一橫,大大方方地開口,“本宮確實有話想同駙馬說。”
第12章 分榻
謝洵抬眸,看向對麵安安穩穩坐著的人。
萬事開頭難,但隻要跨過開頭那一步便順利許多,元妤儀先開口釣足了對麵郎君的胃口,自己反而放鬆下來。
沒什麽好瞻前顧後的,二人已成夫妻,還有何是夫妻之間不能說的隱秘呢?
於是她吸了口氣,打算詢問之前的事,本應喚“夫君”,可這兩個字卻像燙嘴,壓根說不出來,羞得她滿麵通紅。
臨到嘴邊又換成了“郎君”。
謝洵藏在陰影下的臉像是一汪深潭,無甚情緒,隻是藏在桌下的手百無聊賴地敲起了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