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俠:你對中國古代的傳統,比如孔子的《論語》怎麽看?
王朔:我還真沒認真看過,就翻翻。
老俠:什麽感覺?
王朔:我覺得特別像一個格言集。你要是單個看,一段一段的,一句一句的,處處透著的都是道理,那道理似乎很成道理,確實很有道理。但坐下來想想,我就覺得中國的事壞就壞在把每件事都指出道兒來,應該怎麽做,怎麽做才叫對,怎麽做才能八麵方圓。我覺得咱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被早早規定出了什麽叫對,什麽叫錯。這就可能造成了咱中國人很會做人,有一套做人的規律,這樣就對你的人身非常有利。
老俠:這點兒小聰明祖上早就說透了。
王朔:我覺得有了這個東西,就無所謂做人憑不憑良心了,可能就憑著那規矩做人了,那就看誰聰明誰不聰明了,這叫玩心眼,透著大智慧。凡事不能硬性來,融會變通的。舉一反三的,我覺得在中國做人要把這些東西吃透,融入血液中腎髒中,出血撒尿都透著聰明,就可能處處做人都會非常圓滿。
這樣的人,當然沒什麽意思啦,光為了"對"而活著,而且要想處處事事時時都"對"也挺累的。
老俠:我不知道這是做人還是不把自己當人。
王朔:後來我發現按照它那個道兒做呀,它的大部分是反人性的,你必須克製了以後,按照它給出的範圍,才能選擇一個東西。要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往往是和它那個道兒相衝突的,要給自己造成害處。我做人的標準是隻要不坑別人,不產生天大的害處就由著性子來,有什麽小的不適、小的衝突,對我都無所謂了。因為我覺得孔子他那個東西太油了。我當然也不太了解他是個什麽經曆了,他怎麽、從哪兒學的這一套?不是說咱們都是學他的嗎?他是跟誰學的?能不能往上刨出根來,這人聽說是私生子,按照他自己的那個理兒,那套禮儀啦。標準啦,他家裏也不是什麽好人,還是他小時也像魯迅那樣受過刺激?他當然可能一輩子不得誌,有些事兒要不這麽做就吃虧,自己沒事就瞎琢磨,怎麽做人?悟出一些"三人行,必有我師"這種討大家好的話。我就覺得誰要是把生活上的道理都講了,誰就是個騙子。
老俠:能說明一切的道理,實際上等於什麽都沒說。凡無所不包的真理就是一無所有的虛構。
王朔:《論語》中孔子說的那些話,都是學生問。當老師的大概都有這種心理,學生一問,老師就得給你說出個道道來,可能……有些道理懸掛在嘴邊說不出來,但有人一問,能不能說出道道都要說出個道道。要是說不出來,讓恭敬的求學者失望,更讓自己沒了當老師的麵子。有時我有這種感覺,別人問你,你其實根本沒有答案,你是被提問者逼著走,他一路問下來,你現想現說現說現想,朝著自圓其說那兒說著。孔子的那些道理有些可能就是這麽來的。他創建個"中庸"的理兒,我覺得是很合適他的,兩頭都不走極端。兩個極端是兩種性情,能分出好賴來,是非分明,而你擱在中間,那就成道理了。
老俠:中國人講"中庸",講"既……又……"的句式,像劉再複的二重組合論害了很多有才華的藝術家,比如田壯壯拍的《大太監李蓮英》,就是中了性格兩重性理論的毒。李蓮英怎麽寫,應該寫成中國奴才。太監的最高天才。慈德太後這個刁女人太難伺候了,那麽大的權力更使她變態,每天驚恐萬狀的。許多貼身太監都先後被她廢了。唯獨李蓮英留了下來,伺弄得老佛爺服服帖帖,把他當成唯一的心腹、知己,有什麽苦回到後宮與他訴訴。你說李蓮英是不是奴才中的天才,奴才的極致?而壯壯的那個片子把李蓮英拍成個不忍之人,把珍妃投井後,還讓他背過身,蹲下來,用手捂住臉,做痛苦狀,內疚樣。屁!他決心把自己的那個玩意兒割了的那刻起,他進宮的第一天就要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連自己的那個玩意兒都不要了,還在乎一個老佛爺恨之入骨的妃子的生命?李蓮英殺了多少人哪,宮廷鬥爭的殘酷血腥他見多了,殺一個珍妃算什麽。他有憐憫之心?天大的玩笑!
王朔:這麽拍人家會說你對人性缺少深度把握,把複雜的東西簡化了。
老俠:人喜歡極端的東西,實際上許多特別棒的文學作品都是極端,包括那些現代派作品。從莎士比亞的膨脹到極端的麥克白的野心,到艾米莉《呼嘯山莊》中的那種走向極端的長著毒牙齒的愛與恨,還有加繆的那個"局外人",一個極端冷漠的人,對母親的死無動於衷,對情人的愛可有可無,對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熱情,他誤殺了人,不要律師為他辯護,不要神父為他祈禱。就那麽被判死刑,處決了。
加繆把他的冷漠或麻木推向極端。魯迅的"阿q"也是一種極端的性格。一旦達到某一極端,反而有無限豐富,難以窮盡。
王朔:我覺得走極端挺難的,學孔子那套倒不難。但得為一個明確的目的學,比如我為了做一官兒,或者當一個學術界的恐龍,或者我為了拍馬屁,就學這個。
我沒有目的,就不用學了,翻翻就完了。當然我準備老了看看他這個書。我現在是覺得這書太有道理了我就不看了。怕被它人帶著走,再找不回自己了。我相信天下沒有一個理兒能夠說得天衣無縫,放之四海而皆準。物理學中好像還沒有統一場論,現在還沒有統一吧……"老俠:沒有。
王朔:愛因斯坦琢磨了半天沒琢磨出來。我想這個……思想上也不該有什麽統一場論,但實際上有很多冒充是統一場論的東西,當它一出現,我就有種本能的反應:我這人智商不高能力有限,所以我隻能先拒絕。等歲數大了,我再好好看看。
我當然樂意認為這是我跟那幫學生不一樣的地方,是我的優越之處。他們上大學是洗澡去了,是學人家去了。
老俠:那你接受知識的前提呢?好像歲數是前提,這有點兒怪誕。
王朔:我接受知識有一前提,我得能破了你這個,我沒能力破了你,我就滿足於知道一個大概齊就完了,不細看那些東西。我覺得最不好的東西或者說知識,是那些要把道理說在先的,比如一些流行的時文,像餘秋雨呀、學院派的有些大文章呀、報上的那些社論呀,上來就拿大道理壓人,拿大話壓人,其實越這樣的東西越沒道理。
老俠:生在這塊土地上,也希望從自己傳統的積累中找到可以使人活出尊嚴活得誠實的資源來。為此,我多次重回故紙堆裏,但一次比一次失望,弄到最後是絕望。現在我信魯迅對年輕人的勸告:少讀以至不讀中國書。
王朔:我看孔子……我是買的《四書五經》,黑皮的。我不大喜歡看那種書,它裏邊加了很多注,把正文切割得一塊一塊的,每幾個大一點兒的正文旁,都有密密麻麻的注釋,特累。看得暈頭轉向的。總的感覺,那裏邊道理十足,拉出來就跟你講道理。我在中學就學了一點兒文言文,看這種東西還是比較吃力的。
老俠:你說的對孔子的感覺,曾有過一篇比較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文章。兩人都是與人談話,但方式完全不同。孔子是中國的先哲,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先哲,他倆講過的類似的話,隻有關於"知與不知"的。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蘇格拉底說過,人的最高智慧是意識到自己的無知。似乎在這點上兩人一樣。但在對別人的態度上則不同。
王朔:我女兒也常說孔子的這句話,她們學校也教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也。但這句話讓我感覺,是因為弟子問他一問題,他答不上來了,又不能說自己不知道,隻能這麽圓滑一下,是給自己打圓場的話。他的那些道理就是教人怎麽打圓場的。
老俠:孔子與人談話的方式是以老師自居,居高臨下,別人以學生自居,謙卑仰視;永遠是別人提問,他解答;別人困惑,他明白;別人什麽也不懂,他什麽都懂;而蘇格拉底的方式恰恰相反,不管談話的對手是什麽人,他都是提問者,他知道人的智力的界限,一直問到你理屈詞窮,答不上來了,這就算完滿了。至於他自己有沒有答案,他也沒有答案。他隻想告訴你,人不能狂妄,以為自己無所不知,最高的智慧不是無所不知,而是意識到自己的有所不知。正是蘇格拉底開始的這個傳統,才會有哈耶克、波普爾等現當代大師的認識論——相對於人類社會與宇宙,必須承認人的無知是絕對的,人的有知是相對的,真理必須是可以證偽的,社會必然是有缺陷的。而孔子開創的傳統,卻使後來的讀書人一代比一代狂妄,就是你說的那種感覺,上來就拿大道理壓人,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真理在握。
王朔:蘇格拉底用這種追問的方法,是想把所有的道理觀點都駁倒,哪怕是使用詭辯呢?這也有點兒黑。
老俠:他不教給你道理,隻讓你自己在論辯的失敗中悟出自己的知識的界限,這才是大智慧。而孔子的"誨人不倦"則是小聰明,小聰明一定要賣弄,要以別人的導師自居。與其說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如說他"誨人不倦",不亦樂乎,且樂此不疲。以至於使被誨者大為疲倦。中國人的那套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動不動自我標榜偉大光榮正確,都是從孔子那學來的。
王朔:像我們在這兒這套就叫做"誨人不倦"。
老俠:當你知道了被誨者疲倦了,你再不倦地誨下去,就有點兒不知趣了。
王朔:就是。他是從哪兒學的?他有沒有老師呀,孔子?
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但跟那麽多人行過,我也沒見他拜誰為師呀。
老俠:莊子說他跟老子問過"道",但考證起來,又無從證實。
王朔:那時有書嗎?他們看什麽呀,那些大竹簡子搬來搬去的?他到哪兒去看呀?孔子除了《論語》還攢過其它書嗎?
老俠:據說他刪改過《詩經》,經他一刪改,隻剩現今能看到的三百首了,剩下的八成兒都被他那點兒道理給滅了。沒有孔子,我們今天說不定還能多看到幾首先秦的詩。中國每朝每代編書,都要刪改,最狠的是清朝編的《四庫全書》,被滅掉的遺產有多少,現在的人也搞不清,反正數量不會小。據說孔子還編過《春秋》,魯國的編年史。其實,孔子刪改前人典籍,與秦始皇焚書也沒什麽區別。被刪掉的再也找不回來了,不就跟燒了一樣。被改過的麵目全非,全成了篡改者的主觀意誌,還不如一把火燒了,也少讓今天的人中毒。
王朔:那個時候的窮孩子怎麽認字呀?這個字是誰教的?
孔子家也不太富裕吧。誰教得他這麽勁勁的,張口就是至理名言。
老俠:他的自我期許很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多狂呀,既隨心所欲,又中規中矩,這隻有神人的份了。
王朔:"發乎情,止乎禮義"是他說的吧。全是自我解嘲的話,有賊心沒賊膽。
應該給他重新拿白話寫一遍,重新造一下句。
老俠:中國讀書人的那種人格狂妄就是從孔子開始的。不管你問什麽,都難不倒我,我都有一套說辭。所以中國知識分子從沒有自知之明,沒有界限。人稍出點名,就什麽都敢搶,文學評論家可以到音樂討論會、繪畫研討會、經濟討論會上去。
還真就有人喜歡附庸風雅去請,他也不要臉地有請必侃。
王朔:這叫通才,任什麽也難不倒。
老俠:我在國外,曾問過他們這類問題。他們說,如果開有關物理學的討論會,一定要請楊振寧,因為他是這方麵的專家、權威,一定能說出有見地的話。但要開經濟學或政治學討論會,不可能想到去請楊振寧。而楊振寧到中國來,什麽都請他講,他也敢講。
王朔:也不光咱這兒吧。人一出名,張口就有格言。
老俠:有時看那些大人物的格言,看著看著就要背過氣去。比如說,維特根斯坦與羅素同為西方的大哲,維就隻專注於哲學,純粹極了。而羅素成了大哲後,就什麽都想插一杠子,什麽都想評論一番。其實在哲學之外的領域,他也沒說過幾句語驚四座的話,都挺一般的,但就因為他有名,就成了格言了。
王朔:像有朋友從大老遠兒的來,不也高興嗎,說這類大白話,誰都能說出來,可他一說就成了格言。
老俠:不光是格言,就是這些大白話,中國人就注釋了幾千年,中國的智慧就浪費在這類迂腐的注釋上了。我把這叫"注釋偏執狂",是一種精神疾病或學術癡呆。名人的話就是格言或經典,什麽領域都可以說三道四,放個屁都沉甸甸的。
王朔:咱要是把老師都滅了,滅到孔子之前,誰也不知道孔子的老師是誰,孔子成了師祖。現在就這麽老師、師祖、師爺一大堆一溜順地下去成了係統。
老俠:唐代的韓愈就排過"道統",宋代的理學家朱熹也排過,兩人排的還不一樣。
王朔:他其實光把這話琢磨透了,說明白了,哪用得著費這麽大的勁呀。那你說,包括西方的學術規範也是這樣吧。比如說我寫博士論文,一本著作也不引,沒有注釋,全是自己的看法,這不行吧?不行。你得說清楚你的基礎在哪兒,你研究的那東西以前都有些什麽人說過些什麽。我說我沒基礎,就是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大家堅決不答應。
老俠:也不盡然。尼采的書就很難用學術規範去衡量,但他的書又是西方的經典,原創性的思想的出現往往無既定規範可循,它憑空而來,當時大都受到冷遇,有時甚至在他孤獨的背影兒近於消滅時,人們才能發現他。曆史上有許多原創性大哲的命運,皆是生前寂寞,身後榮耀。
王朔:我聽說有個叫叔本華的與尼采是一條線上的,他倆之間應該有承續關係吧?
老俠:有。但他倆有很大區別。叔本華的書在結構上完全按照康德對現象界與物自體的劃分,表象屬於現象界,權力意誌屬於物自體。而尼采就不是,他的書沒有體係,著作中也找不到什麽注釋,他就是想出來就說了。類似格言體。看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一個神在山上醒來,一邊向下走一邊自言自語,最後提醒他的聽眾與讀者,你們不要把我說的這些當回事,你們要從這閱讀中發現你們自己。聽了我的話,發現了你自己,這就成了。尼采這人有時權不講理,但他不講理的話卻說得極為精彩。他不是說"上帝死了"嗎?他怎麽論證呢。他說:這世界上沒有上帝,如果真有上帝,我怎麽能忍受不成為上帝。尼采征服西方的思想界,靠的就是這種突兀的力量,他幾乎切斷二千年的理性主義傳統,開辟了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像他說自己"為什麽如此智慧",一般人會認為這是瘋話。但尼采的獨特就是相對於蘇格拉底開始的理性,他是瘋狂。沉醉的生命之舞。像福柯這樣的怪傑,他的知識考古學和譜係學就是受到尼采的影響,尼采給了他極大的震動。太多的人受惠於尼采的天才。他也確實狂了點,在此之前,誰敢宣稱要拋棄從蘇格拉底開始的理性傳統,而代之以酒神的酩酊大醉!
王朔:他也太狂了點兒。我覺得思想家與學者還是有區別的,思想家是創造,學者是模仿。你提過,有人說九十年代是"思想淡出,學術凸顯",這讓我看就有點兒沒勁了。咱這兒缺的就是思想家,學者卻一堆一堆的,擠得有些人都端不住飯碗了。
老俠:西方人的狂妄也有傳統。神學就很狂妄。培根也很狂妄。他在宮廷鬥爭中人格猥瑣,他寫《新工具》時,卻認為自己發現了知識的新大陸,把亞裏士多德等人都罵了一遍。他的書的扉頁上印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帆。他以為自己提供的新工具能解開人類的認識之謎。這種狂妄也表現在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中。直到休謨的"懷疑主義",西方人的狂妄才第一次受到打擊。休謨這人給我的震撼不小,看他的《人性論》,他說懷疑主義是致命的,是一種惶惑,一種疾患,永遠不能根治。他懷疑笛卡爾的理性,也懷疑培根的經驗,他懷疑因果關係,也懷疑人的自我、自由意誌。後來給西方哲學的狂妄以致命一擊的康德,就是從休漠那兒學來了對知識上的狂妄的蔑視,從盧梭那兒學來對人的尊重,所以他才能劃出那道致命的界限。別人用自己的認識工具檢驗一切,康德的牛逼在於:在你運用智慧和知識工具之前,首先要檢查這智慧本身、這工具本身,在運用之前你要明白它們的局限在哪兒。你這刀隻能切到這兒,再向前就要卷刃或折斷了。後來的西方哲學,有創造性的哲學,都繞不過康德。
王朔:聽你這麽說,我們打小就相信的理想就很狂妄,它號稱自己的道理放之四海,自己的理想是人類的歸宿,或是最後的家。
老俠:康德之後,最早的狂妄是從黑格爾開始的,他這人缺少起碼的知識上的誠實和道德上的責任感。他把普魯士精神弄成世界各民族進化的頂峰,他自己的哲學又是普魯士精神的頂峰,所以他就是頂峰的頂峰,也像孔子那樣"一覽眾山小",狂妄必遭無責。波普爾說:曆史上那種審美的激情的狂妄的美好的理想主義所許諾的絕對完美的人間天堂,無一不走向它的反麵,為人類自己造就最恐怖的人間地獄。
王朔:那我的拒絕理想、特別是那些一上來就拿大話壓人的理想或道理,是歪打正著了,愣是懵對了。這麽一想,少讀點兒書也不見得不好。隻要誠實地對待自己的耳聞眼見,叫個人都能悟出這點兒理兒,都會對孔子那種全是道理的書反感。
我覺得,自己悟出的拒絕要比從書本學來的拒絕更地道也更樸實。
老俠:中國有的知識分子,永遠沒長進,總是找不準批判的對象,該反抗拒絕批判的,他們有意無意地放過或回避,不該批判的他們雞蛋裏挑骨頭。在這種錯位的背後,還是既得利益起作用。像梁曉聲這類自稱有良知的作家,隔著太平洋大老遠地教訓克林頓,而對自己身邊的無恥撒嬌似地嗲幾句,這多安全,多有道義感。
凡是安全的道義激憤,都是經過精打細算後的小聰明。我看張承誌也屬於此類。
新冒頭的那本《一個也不放過》就更等而下之,找一些不痛不癢的小歌星小主持人小影星的小無恥滅一道,卻放過了大明星的大無恥。
王朔:其實,梁曉聲的教訓克林頓也透著一種雙重的撒嬌,既向克林頓撒嬌,也向主流意識撒嬌。他先說他怎麽在老克的桃色緋聞中為老克起而辯護,然後才說到老克的不仗義,拿哥們兒開練。好像中國曆史上古已有之的諫官們,先說如何忠於皇帝你,一切都為皇帝你著想,批評你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母親打兒子仍然是母愛,忠臣批皇帝仍是忠臣,我梁曉聲教訓你老克仍是那個在緋聞中為你仗義直言的梁曉聲。反正我是你老克的哥們兒,批評你也是為了你。多難得的仗義!
王朔:我還真沒認真看過,就翻翻。
老俠:什麽感覺?
王朔:我覺得特別像一個格言集。你要是單個看,一段一段的,一句一句的,處處透著的都是道理,那道理似乎很成道理,確實很有道理。但坐下來想想,我就覺得中國的事壞就壞在把每件事都指出道兒來,應該怎麽做,怎麽做才叫對,怎麽做才能八麵方圓。我覺得咱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被早早規定出了什麽叫對,什麽叫錯。這就可能造成了咱中國人很會做人,有一套做人的規律,這樣就對你的人身非常有利。
老俠:這點兒小聰明祖上早就說透了。
王朔:我覺得有了這個東西,就無所謂做人憑不憑良心了,可能就憑著那規矩做人了,那就看誰聰明誰不聰明了,這叫玩心眼,透著大智慧。凡事不能硬性來,融會變通的。舉一反三的,我覺得在中國做人要把這些東西吃透,融入血液中腎髒中,出血撒尿都透著聰明,就可能處處做人都會非常圓滿。
這樣的人,當然沒什麽意思啦,光為了"對"而活著,而且要想處處事事時時都"對"也挺累的。
老俠:我不知道這是做人還是不把自己當人。
王朔:後來我發現按照它那個道兒做呀,它的大部分是反人性的,你必須克製了以後,按照它給出的範圍,才能選擇一個東西。要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往往是和它那個道兒相衝突的,要給自己造成害處。我做人的標準是隻要不坑別人,不產生天大的害處就由著性子來,有什麽小的不適、小的衝突,對我都無所謂了。因為我覺得孔子他那個東西太油了。我當然也不太了解他是個什麽經曆了,他怎麽、從哪兒學的這一套?不是說咱們都是學他的嗎?他是跟誰學的?能不能往上刨出根來,這人聽說是私生子,按照他自己的那個理兒,那套禮儀啦。標準啦,他家裏也不是什麽好人,還是他小時也像魯迅那樣受過刺激?他當然可能一輩子不得誌,有些事兒要不這麽做就吃虧,自己沒事就瞎琢磨,怎麽做人?悟出一些"三人行,必有我師"這種討大家好的話。我就覺得誰要是把生活上的道理都講了,誰就是個騙子。
老俠:能說明一切的道理,實際上等於什麽都沒說。凡無所不包的真理就是一無所有的虛構。
王朔:《論語》中孔子說的那些話,都是學生問。當老師的大概都有這種心理,學生一問,老師就得給你說出個道道來,可能……有些道理懸掛在嘴邊說不出來,但有人一問,能不能說出道道都要說出個道道。要是說不出來,讓恭敬的求學者失望,更讓自己沒了當老師的麵子。有時我有這種感覺,別人問你,你其實根本沒有答案,你是被提問者逼著走,他一路問下來,你現想現說現說現想,朝著自圓其說那兒說著。孔子的那些道理有些可能就是這麽來的。他創建個"中庸"的理兒,我覺得是很合適他的,兩頭都不走極端。兩個極端是兩種性情,能分出好賴來,是非分明,而你擱在中間,那就成道理了。
老俠:中國人講"中庸",講"既……又……"的句式,像劉再複的二重組合論害了很多有才華的藝術家,比如田壯壯拍的《大太監李蓮英》,就是中了性格兩重性理論的毒。李蓮英怎麽寫,應該寫成中國奴才。太監的最高天才。慈德太後這個刁女人太難伺候了,那麽大的權力更使她變態,每天驚恐萬狀的。許多貼身太監都先後被她廢了。唯獨李蓮英留了下來,伺弄得老佛爺服服帖帖,把他當成唯一的心腹、知己,有什麽苦回到後宮與他訴訴。你說李蓮英是不是奴才中的天才,奴才的極致?而壯壯的那個片子把李蓮英拍成個不忍之人,把珍妃投井後,還讓他背過身,蹲下來,用手捂住臉,做痛苦狀,內疚樣。屁!他決心把自己的那個玩意兒割了的那刻起,他進宮的第一天就要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連自己的那個玩意兒都不要了,還在乎一個老佛爺恨之入骨的妃子的生命?李蓮英殺了多少人哪,宮廷鬥爭的殘酷血腥他見多了,殺一個珍妃算什麽。他有憐憫之心?天大的玩笑!
王朔:這麽拍人家會說你對人性缺少深度把握,把複雜的東西簡化了。
老俠:人喜歡極端的東西,實際上許多特別棒的文學作品都是極端,包括那些現代派作品。從莎士比亞的膨脹到極端的麥克白的野心,到艾米莉《呼嘯山莊》中的那種走向極端的長著毒牙齒的愛與恨,還有加繆的那個"局外人",一個極端冷漠的人,對母親的死無動於衷,對情人的愛可有可無,對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熱情,他誤殺了人,不要律師為他辯護,不要神父為他祈禱。就那麽被判死刑,處決了。
加繆把他的冷漠或麻木推向極端。魯迅的"阿q"也是一種極端的性格。一旦達到某一極端,反而有無限豐富,難以窮盡。
王朔:我覺得走極端挺難的,學孔子那套倒不難。但得為一個明確的目的學,比如我為了做一官兒,或者當一個學術界的恐龍,或者我為了拍馬屁,就學這個。
我沒有目的,就不用學了,翻翻就完了。當然我準備老了看看他這個書。我現在是覺得這書太有道理了我就不看了。怕被它人帶著走,再找不回自己了。我相信天下沒有一個理兒能夠說得天衣無縫,放之四海而皆準。物理學中好像還沒有統一場論,現在還沒有統一吧……"老俠:沒有。
王朔:愛因斯坦琢磨了半天沒琢磨出來。我想這個……思想上也不該有什麽統一場論,但實際上有很多冒充是統一場論的東西,當它一出現,我就有種本能的反應:我這人智商不高能力有限,所以我隻能先拒絕。等歲數大了,我再好好看看。
我當然樂意認為這是我跟那幫學生不一樣的地方,是我的優越之處。他們上大學是洗澡去了,是學人家去了。
老俠:那你接受知識的前提呢?好像歲數是前提,這有點兒怪誕。
王朔:我接受知識有一前提,我得能破了你這個,我沒能力破了你,我就滿足於知道一個大概齊就完了,不細看那些東西。我覺得最不好的東西或者說知識,是那些要把道理說在先的,比如一些流行的時文,像餘秋雨呀、學院派的有些大文章呀、報上的那些社論呀,上來就拿大道理壓人,拿大話壓人,其實越這樣的東西越沒道理。
老俠:生在這塊土地上,也希望從自己傳統的積累中找到可以使人活出尊嚴活得誠實的資源來。為此,我多次重回故紙堆裏,但一次比一次失望,弄到最後是絕望。現在我信魯迅對年輕人的勸告:少讀以至不讀中國書。
王朔:我看孔子……我是買的《四書五經》,黑皮的。我不大喜歡看那種書,它裏邊加了很多注,把正文切割得一塊一塊的,每幾個大一點兒的正文旁,都有密密麻麻的注釋,特累。看得暈頭轉向的。總的感覺,那裏邊道理十足,拉出來就跟你講道理。我在中學就學了一點兒文言文,看這種東西還是比較吃力的。
老俠:你說的對孔子的感覺,曾有過一篇比較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文章。兩人都是與人談話,但方式完全不同。孔子是中國的先哲,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先哲,他倆講過的類似的話,隻有關於"知與不知"的。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蘇格拉底說過,人的最高智慧是意識到自己的無知。似乎在這點上兩人一樣。但在對別人的態度上則不同。
王朔:我女兒也常說孔子的這句話,她們學校也教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也。但這句話讓我感覺,是因為弟子問他一問題,他答不上來了,又不能說自己不知道,隻能這麽圓滑一下,是給自己打圓場的話。他的那些道理就是教人怎麽打圓場的。
老俠:孔子與人談話的方式是以老師自居,居高臨下,別人以學生自居,謙卑仰視;永遠是別人提問,他解答;別人困惑,他明白;別人什麽也不懂,他什麽都懂;而蘇格拉底的方式恰恰相反,不管談話的對手是什麽人,他都是提問者,他知道人的智力的界限,一直問到你理屈詞窮,答不上來了,這就算完滿了。至於他自己有沒有答案,他也沒有答案。他隻想告訴你,人不能狂妄,以為自己無所不知,最高的智慧不是無所不知,而是意識到自己的有所不知。正是蘇格拉底開始的這個傳統,才會有哈耶克、波普爾等現當代大師的認識論——相對於人類社會與宇宙,必須承認人的無知是絕對的,人的有知是相對的,真理必須是可以證偽的,社會必然是有缺陷的。而孔子開創的傳統,卻使後來的讀書人一代比一代狂妄,就是你說的那種感覺,上來就拿大道理壓人,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真理在握。
王朔:蘇格拉底用這種追問的方法,是想把所有的道理觀點都駁倒,哪怕是使用詭辯呢?這也有點兒黑。
老俠:他不教給你道理,隻讓你自己在論辯的失敗中悟出自己的知識的界限,這才是大智慧。而孔子的"誨人不倦"則是小聰明,小聰明一定要賣弄,要以別人的導師自居。與其說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如說他"誨人不倦",不亦樂乎,且樂此不疲。以至於使被誨者大為疲倦。中國人的那套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動不動自我標榜偉大光榮正確,都是從孔子那學來的。
王朔:像我們在這兒這套就叫做"誨人不倦"。
老俠:當你知道了被誨者疲倦了,你再不倦地誨下去,就有點兒不知趣了。
王朔:就是。他是從哪兒學的?他有沒有老師呀,孔子?
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但跟那麽多人行過,我也沒見他拜誰為師呀。
老俠:莊子說他跟老子問過"道",但考證起來,又無從證實。
王朔:那時有書嗎?他們看什麽呀,那些大竹簡子搬來搬去的?他到哪兒去看呀?孔子除了《論語》還攢過其它書嗎?
老俠:據說他刪改過《詩經》,經他一刪改,隻剩現今能看到的三百首了,剩下的八成兒都被他那點兒道理給滅了。沒有孔子,我們今天說不定還能多看到幾首先秦的詩。中國每朝每代編書,都要刪改,最狠的是清朝編的《四庫全書》,被滅掉的遺產有多少,現在的人也搞不清,反正數量不會小。據說孔子還編過《春秋》,魯國的編年史。其實,孔子刪改前人典籍,與秦始皇焚書也沒什麽區別。被刪掉的再也找不回來了,不就跟燒了一樣。被改過的麵目全非,全成了篡改者的主觀意誌,還不如一把火燒了,也少讓今天的人中毒。
王朔:那個時候的窮孩子怎麽認字呀?這個字是誰教的?
孔子家也不太富裕吧。誰教得他這麽勁勁的,張口就是至理名言。
老俠:他的自我期許很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多狂呀,既隨心所欲,又中規中矩,這隻有神人的份了。
王朔:"發乎情,止乎禮義"是他說的吧。全是自我解嘲的話,有賊心沒賊膽。
應該給他重新拿白話寫一遍,重新造一下句。
老俠:中國讀書人的那種人格狂妄就是從孔子開始的。不管你問什麽,都難不倒我,我都有一套說辭。所以中國知識分子從沒有自知之明,沒有界限。人稍出點名,就什麽都敢搶,文學評論家可以到音樂討論會、繪畫研討會、經濟討論會上去。
還真就有人喜歡附庸風雅去請,他也不要臉地有請必侃。
王朔:這叫通才,任什麽也難不倒。
老俠:我在國外,曾問過他們這類問題。他們說,如果開有關物理學的討論會,一定要請楊振寧,因為他是這方麵的專家、權威,一定能說出有見地的話。但要開經濟學或政治學討論會,不可能想到去請楊振寧。而楊振寧到中國來,什麽都請他講,他也敢講。
王朔:也不光咱這兒吧。人一出名,張口就有格言。
老俠:有時看那些大人物的格言,看著看著就要背過氣去。比如說,維特根斯坦與羅素同為西方的大哲,維就隻專注於哲學,純粹極了。而羅素成了大哲後,就什麽都想插一杠子,什麽都想評論一番。其實在哲學之外的領域,他也沒說過幾句語驚四座的話,都挺一般的,但就因為他有名,就成了格言了。
王朔:像有朋友從大老遠兒的來,不也高興嗎,說這類大白話,誰都能說出來,可他一說就成了格言。
老俠:不光是格言,就是這些大白話,中國人就注釋了幾千年,中國的智慧就浪費在這類迂腐的注釋上了。我把這叫"注釋偏執狂",是一種精神疾病或學術癡呆。名人的話就是格言或經典,什麽領域都可以說三道四,放個屁都沉甸甸的。
王朔:咱要是把老師都滅了,滅到孔子之前,誰也不知道孔子的老師是誰,孔子成了師祖。現在就這麽老師、師祖、師爺一大堆一溜順地下去成了係統。
老俠:唐代的韓愈就排過"道統",宋代的理學家朱熹也排過,兩人排的還不一樣。
王朔:他其實光把這話琢磨透了,說明白了,哪用得著費這麽大的勁呀。那你說,包括西方的學術規範也是這樣吧。比如說我寫博士論文,一本著作也不引,沒有注釋,全是自己的看法,這不行吧?不行。你得說清楚你的基礎在哪兒,你研究的那東西以前都有些什麽人說過些什麽。我說我沒基礎,就是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大家堅決不答應。
老俠:也不盡然。尼采的書就很難用學術規範去衡量,但他的書又是西方的經典,原創性的思想的出現往往無既定規範可循,它憑空而來,當時大都受到冷遇,有時甚至在他孤獨的背影兒近於消滅時,人們才能發現他。曆史上有許多原創性大哲的命運,皆是生前寂寞,身後榮耀。
王朔:我聽說有個叫叔本華的與尼采是一條線上的,他倆之間應該有承續關係吧?
老俠:有。但他倆有很大區別。叔本華的書在結構上完全按照康德對現象界與物自體的劃分,表象屬於現象界,權力意誌屬於物自體。而尼采就不是,他的書沒有體係,著作中也找不到什麽注釋,他就是想出來就說了。類似格言體。看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一個神在山上醒來,一邊向下走一邊自言自語,最後提醒他的聽眾與讀者,你們不要把我說的這些當回事,你們要從這閱讀中發現你們自己。聽了我的話,發現了你自己,這就成了。尼采這人有時權不講理,但他不講理的話卻說得極為精彩。他不是說"上帝死了"嗎?他怎麽論證呢。他說:這世界上沒有上帝,如果真有上帝,我怎麽能忍受不成為上帝。尼采征服西方的思想界,靠的就是這種突兀的力量,他幾乎切斷二千年的理性主義傳統,開辟了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像他說自己"為什麽如此智慧",一般人會認為這是瘋話。但尼采的獨特就是相對於蘇格拉底開始的理性,他是瘋狂。沉醉的生命之舞。像福柯這樣的怪傑,他的知識考古學和譜係學就是受到尼采的影響,尼采給了他極大的震動。太多的人受惠於尼采的天才。他也確實狂了點,在此之前,誰敢宣稱要拋棄從蘇格拉底開始的理性傳統,而代之以酒神的酩酊大醉!
王朔:他也太狂了點兒。我覺得思想家與學者還是有區別的,思想家是創造,學者是模仿。你提過,有人說九十年代是"思想淡出,學術凸顯",這讓我看就有點兒沒勁了。咱這兒缺的就是思想家,學者卻一堆一堆的,擠得有些人都端不住飯碗了。
老俠:西方人的狂妄也有傳統。神學就很狂妄。培根也很狂妄。他在宮廷鬥爭中人格猥瑣,他寫《新工具》時,卻認為自己發現了知識的新大陸,把亞裏士多德等人都罵了一遍。他的書的扉頁上印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帆。他以為自己提供的新工具能解開人類的認識之謎。這種狂妄也表現在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中。直到休謨的"懷疑主義",西方人的狂妄才第一次受到打擊。休謨這人給我的震撼不小,看他的《人性論》,他說懷疑主義是致命的,是一種惶惑,一種疾患,永遠不能根治。他懷疑笛卡爾的理性,也懷疑培根的經驗,他懷疑因果關係,也懷疑人的自我、自由意誌。後來給西方哲學的狂妄以致命一擊的康德,就是從休漠那兒學來了對知識上的狂妄的蔑視,從盧梭那兒學來對人的尊重,所以他才能劃出那道致命的界限。別人用自己的認識工具檢驗一切,康德的牛逼在於:在你運用智慧和知識工具之前,首先要檢查這智慧本身、這工具本身,在運用之前你要明白它們的局限在哪兒。你這刀隻能切到這兒,再向前就要卷刃或折斷了。後來的西方哲學,有創造性的哲學,都繞不過康德。
王朔:聽你這麽說,我們打小就相信的理想就很狂妄,它號稱自己的道理放之四海,自己的理想是人類的歸宿,或是最後的家。
老俠:康德之後,最早的狂妄是從黑格爾開始的,他這人缺少起碼的知識上的誠實和道德上的責任感。他把普魯士精神弄成世界各民族進化的頂峰,他自己的哲學又是普魯士精神的頂峰,所以他就是頂峰的頂峰,也像孔子那樣"一覽眾山小",狂妄必遭無責。波普爾說:曆史上那種審美的激情的狂妄的美好的理想主義所許諾的絕對完美的人間天堂,無一不走向它的反麵,為人類自己造就最恐怖的人間地獄。
王朔:那我的拒絕理想、特別是那些一上來就拿大話壓人的理想或道理,是歪打正著了,愣是懵對了。這麽一想,少讀點兒書也不見得不好。隻要誠實地對待自己的耳聞眼見,叫個人都能悟出這點兒理兒,都會對孔子那種全是道理的書反感。
我覺得,自己悟出的拒絕要比從書本學來的拒絕更地道也更樸實。
老俠:中國有的知識分子,永遠沒長進,總是找不準批判的對象,該反抗拒絕批判的,他們有意無意地放過或回避,不該批判的他們雞蛋裏挑骨頭。在這種錯位的背後,還是既得利益起作用。像梁曉聲這類自稱有良知的作家,隔著太平洋大老遠地教訓克林頓,而對自己身邊的無恥撒嬌似地嗲幾句,這多安全,多有道義感。
凡是安全的道義激憤,都是經過精打細算後的小聰明。我看張承誌也屬於此類。
新冒頭的那本《一個也不放過》就更等而下之,找一些不痛不癢的小歌星小主持人小影星的小無恥滅一道,卻放過了大明星的大無恥。
王朔:其實,梁曉聲的教訓克林頓也透著一種雙重的撒嬌,既向克林頓撒嬌,也向主流意識撒嬌。他先說他怎麽在老克的桃色緋聞中為老克起而辯護,然後才說到老克的不仗義,拿哥們兒開練。好像中國曆史上古已有之的諫官們,先說如何忠於皇帝你,一切都為皇帝你著想,批評你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母親打兒子仍然是母愛,忠臣批皇帝仍是忠臣,我梁曉聲教訓你老克仍是那個在緋聞中為你仗義直言的梁曉聲。反正我是你老克的哥們兒,批評你也是為了你。多難得的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