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入門後,一抬眼,環形的石廊中央是加疊的十三環光明鎮鎖。


    繁複的鎮鎖環環相疊,分別為:鎮妖、鎮邪、鎮魔、鎮鬼、鎮惡、鎮魂、鎮魄、鎮骨、鎮力、鎮能、鎮靈、鎮命、鎮感。


    十三重鎖全部鎮壓在靈台底部的女人身上。


    光環正氣凜然,乃是無量壽佛親手布置而成,三千年來從未破損鬆動。


    文昭司君上前走至環形石廊邊緣。


    佛光之下,連清風都不敢妄動,四周靜得隻有兩縷淡淡的流雲。


    他對著底下喝道,“司樾——”


    氣息和聲音傳至漆黑的台底,半晌,在十三重鎖環底下,由萬祿玄鎖吊著四肢和脖頸的女人緩緩抬起了頭。


    她呈大字型被粗.重的萬祿玄鎖拴著,鎖上流淌著金紅色佛印,將她在此禁錮了三千餘年。


    女人披頭散發,頭發裏不知是係著還是纏著一根柳枝。


    身上一席髒破的麻衣——單薄如紙,塗滿了黃黑紅的汙跡。


    抬起頭,透過十三重法光威嚴的鎖環,女人模模糊糊地看見上方的文昭司君。


    “司樾,”文昭司君低頭看向她,“我等奉天聖母啻驪老祖之命來解封印,你,可悔改了?”


    底下沉默半晌,許久,響起一聲沙啞的聲音。


    “改…悔改了……多謝老祖大發慈悲心……”


    文昭司君扭頭看了眼身後的六戟神君,六戟神君握緊了手中的長戟,百名天兵蓄勢待發,文昭司君後退了半步,這才將手中金令拋出。


    令懸於十三鎖環正中,化為道道流芒,那十三圈鎖瞬間消散,底下的萬祿玄鎖也悄然退開。


    “不要再想著負隅頑抗,”鎖一打開,文昭司君立即退到六戟神君身旁,口中喊道,“司樾,我已是第三次來這救你,若你還像前兩次那樣冥頑不靈,九重天上下便真的再容不得你了!”


    底下沒有響動,和從前一解開封印便驚天動地的反抗不同,這一次安安靜靜,沒有任何聲息。


    天兵們沒有放鬆呼吸,雙眼緊盯著靈台下方,握著武器的手也微微泛白。


    文昭司君想要上前察看,被六戟神君攔住,他斜眼看向司君,用目光提醒到;小心有詐。


    上百名天神嚴陣以待,靈台上空氣寂得發沉,仿佛隨時都會迎來一場暴烈的雷雨。


    這窒息的沉寂持續了足足兩刻鍾的時間,終於,一束黑影從石廊底下飛躍而出。


    披頭散發的女人低垂著頭,落到了文昭司君麵前。


    六戟神君立刻朝前跨出了一步,手中的長戟對向了女人,他身後的文昭也不著痕跡地握緊了袖中的神筆。


    天界之中,文昭算是和司樾打交道最多的人,縱然如此,當司樾沒有半分束縛地站在他麵前時,管理三十六小世界的文昭司君還是忍不住屏氣凝神,盯緊了她的一舉一動。


    他的目光掃過女人頭發裏纏著的那根柳枝。


    雙方對峙片刻,隱約有一觸即發的險意。


    驀地,自遠處傳來一聲雄渾威嚴的法鍾。


    鍾聲浩瀚無窮,振聾發聵,響徹天庭。


    文昭司君餘光朝著鍾聲響起的地方瞥去,這是無量佛祖開壇講課的鍾聲,統共三聲,力達西方十萬億佛土。


    佛鍾聲裏,低垂著頭的女人身體倏地一顫,似乎被敲的不是法鍾,而是她的骨頭。


    此前的僵持被打破,她彎下腰來,對著文昭司君拱了拱手,喑啞地開口,道,“勞煩您了。”


    文昭司君心下長舒一口氣,被抓捕三次,又關了三千多年,這魔頭總算是學乖了。


    “上來吧,”他鬆開了袖中的法器,道,“我帶你回昭露殿,老祖有事要請你。”


    第2章


    煌烀界·裴玉門


    今日裴玉門的入山廣場上格外熱鬧。


    七十九名稚童聚集一處,這些活潑歡快的氣息令肅穆的廣場變得年輕鮮明。


    裴玉門的前峰雖然不高,從山腳到山頂統共一千級台階,但對年幼的孩子們來說也不容易,他們氣喘籲籲,卻紅光滿麵,亢奮地打量四周。


    從今天開始他們便是仙家子弟,會學習仙法,將來還會成為神仙,這是連他們父母都做不到的事。


    孩子們三五成群地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地分享自己的激動喜悅。


    這片興高采烈之中,隊伍最末尾的孩子卻披頭散發,衣衫襤褸,一臉陰沉。


    恒乞兒雙手抱著布包擋在身前,他微微垂首,餘光左右瞥動,打量著四周。


    誰也想不到,這個看起來不過四五歲的孩子前手環著包,後手竟握著一把藏在包裏的菜刀。


    他和周圍的熱鬧格格不入。


    沒有人和恒乞兒講什麽是仙門、什麽是成仙。


    他不太清楚這到底是什麽地方,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麽樣的日子,隻是聽說這裏能吃到飽飯,隻是帶他來這裏的人是個好人,隻是他實在是沒了容身之所,所以才來了這裏。


    恒乞兒沒有名字,娘親難產而死,尚在繈褓時,父親便失足墜入山崖,自此和聾啞的奶奶相依為命。


    三年前一場大旱,奶奶將所有的食物都喂給了恒乞兒,於去年餓死在了屋中。


    從那之後,大家便他稱為“晦氣的乞丐”或“災星”、“喪門星”。


    五日前,一群穿得仙氣飄飄的人來到了恒家村,召集了所有年滿五周歲的孩子,讓他們排著隊,依次去摸一顆透明的球。


    沒有人叫恒乞兒去,恒乞兒自然不會主動往人堆裏湊。


    村子裏沒有不討厭他的人,除非必要,恒乞兒絕不在人前露麵。


    那天出門,是因為所有村民都圍去了那些外人身邊,田裏便沒了人。


    趁著這個機會,恒乞兒想看看有沒有遺漏的番薯、蘿卜,路過排隊處時,他聽見了一位嬸嬸和那些外人的對話。


    嬸嬸問:“請問仙人道長,要是通過了,得交多少束脩呢?”


    領頭的外人答道,“大娘,仙門收徒看的是緣分,不收費,隻要孩子能通過考核,往日的衣食住行一切費用都由裴玉門承擔。”


    嬸嬸吃了一驚,“那怎麽好意思呢,那麽多孩子,一天吃飯得要多少錢呢?”


    “您放心,這點錢裴玉門出得起,山珍海味沒有,兩菜一湯還是做得到的。”


    恒乞兒咽了口唾沫,雙腳定在了原地。


    抽搐的胃翻滾著強烈的酸意,這酸燒得喉嚨發疼。


    這份日日夜夜纏繞著他的饑餓在聽到這段對話後奇跡般削減了不少。


    他沒有靠近人群的打算,隻是兩菜一湯這四個字在他心中不斷盤旋,隨著心跳一下又一下地鼓動,且越跳越快、越跳越劇烈,頂得恒乞兒雙耳嗡鳴,眼前也模糊了起來。


    他定在了原地挪不動腳,想多聽一會兒,似乎聽著那些話語,他的靈魂便隨著白衣人的描述,進入那美好的世界當中。


    直到前排的孩子看見了他,扯了扯父母的衣袖。


    “天老爺,這個掃把星怎麽也來了?”


    大人們看見了他,立刻竊竊私語了起來,“村長,快把他趕走,要是被仙人看見了可怎麽得了!”


    “萬一仙人們看出了他的身份,以為我們村子裏的人都和妖孽廝混可怎麽辦!”


    “孩子們還等著成仙呢,不能得罪仙人,快把他趕走!”


    村民們火急火燎地小聲交談著,他們避著裴玉門的弟子,但對於已經築基的仙家子弟來說,這些聲音清晰可聞,沒有錯漏一個字。


    幾個弟子對視一眼,每個村子都會有所謂的喪門星,但大多隻是命格不好,遠不到害人的地步。


    他們固然不忍,可又不能總是插手外人的事,給門裏平添麻煩。


    得知恒乞兒過來,村長立刻沉著臉朝隊尾走去。


    他人還未到,拐杖已砰地打在了恒乞兒腳前,“小雜種,你來幹什麽!”


    那威風凜凜的拐杖和男孩擠滿了黑泥的腳指甲隻差半寸,恒乞兒從炸耳的心跳中回神,驚恐地退後,幾乎跳了起來。


    村長又道,“還不快滾!”


    裴玉門初次下山的女弟子坐不住了,揚聲喚道,“村長,這孩子是誰?怎麽如此瘦弱?”


    村長和周圍的村民一驚,立即有兩個村婦勸著女弟子坐下,用身體擋住了她的視線,諂笑道,“是個外村流浪來的孩子,他就在這幾個村子間來回討飯,仙子莫怪,他一會兒就走了。”


    趁著仙人看不見,村長拐杖一斜,鞭在了恒乞兒的小腿上,急急低喝:“愣什麽!快滾!”


    他緊接著轉身,對裴玉門的弟子們賠笑,“沒事了仙長們,沒事了,他這就走了。”


    恒乞兒的癡愣被那記敲在腿上的拐杖打破。


    他瘦得可憐,火辣的痛楚沒有經過皮肉的緩衝,直愣愣地炸在了骨頭上——不止是小腿,他全身上下加起來也沒有幾兩肉可言。


    村長威嚴的後背將他和裴玉門弟子們隔開,小乞丐瑟縮了下肩膀,低下頭,抱著自己的破籃子地離開了。


    他本也沒想著靠近的。


    “等一下!”女弟子忿忿不平地站了起來,她一動身,身旁的師兄立刻拉住她,代她對幾位村民說道,“雖然是乞丐,但既然還是個孩子,就讓他也測一測靈根吧。”


    “什麽!”村民們不可置信地睜大了雙眼,“要讓那個災…參加仙門的考核?”


    “怎麽,難道他已經過了八歲?”


    “那倒不是……”恒家村的村民們吞吞吐吐道,“仙長,他要是有仙緣,也不至於落到這個地步,就不必在他身上白費功夫了。”


    “仙長,他不可能有仙緣的,還是趕緊測測我們家生根吧!”


    “鄉親們,稍安勿躁,一會兒的工夫而已,也不耽誤事。”說罷,那名裴玉門的弟子高聲喚道,“小孩兒,過來。”


    已經走出六.七丈的男孩一頓,轉過頭,茫然地望向他,隨後立刻看向村長的臉色。


    村長豎起了眉,眉間層巒疊嶂的褶皺裏填滿了煩悶、厭惡和不快,卻又不敢違抗仙長的話,隻得沒好氣地抬了抬下巴,從鼻孔裏哼出兩個字:“去吧。”


    恒乞兒在原地頓了一會兒。


    他並不樂意過去,成為人群的焦點對他來說無異於酷刑,他本能排斥著上前。


    可幹裂的嘴唇和滿是酸水的腸胃讓他滿腦子都是兩菜一湯那四個字。


    仙人白花花的衣服,在恒乞兒眼中變成了村子裏傍晚的炊煙、孩子和農夫們手中的饃饃、夏天門檻上村民們手中的熱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說師父滅過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楓愁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楓愁眠並收藏聽說師父滅過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