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就你謹慎。”


    談論幾句後,兩人便將這個話題扔到腦後,專心地商量著這花要如何搭配才會嬌豔可人。


    一日的時間便這麽消磨掉了。


    聽了萬琉哈氏的消息,雲珠很是謹慎了好些天,但鈕祜祿氏不愧是名門貴女,除了那一天的疲憊,再沒讓人看出其他情緒。


    隻是之後的時間裏,雲珠聽說鈕祜祿氏親自去西五所,帶著人將皇子的居所又好好收拾了一番,又令內務府置辦了孩童喜好的玩具,再三敲打服侍的宮女太監後,皇子終於適應了西五所,不再夜夜啼哭。


    然後,鈕祜祿氏終於騰出手來收拾宮務。


    雲珠感受非常明顯。


    自她進宮以來,宮中的規矩還都是在仁孝皇後手中定下,自從先皇後去了,太皇太後精力不濟,下麵的人難免就鬆懈了,很多地方明顯做的不足。


    鈕祜祿氏也沒大改仁孝皇後的規矩,隻是盯著那些執行規矩的人,萬不能出紕漏,一番懲治下來,宮中風氣煥然一新,雲珠也感覺自己日子好過多了。


    就連康熙,也感覺到了後宮的不同,在鈕祜祿侍寢的時候握著她的手:“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鈕祜祿氏臉頰悄悄紅了,確定自己沒有走錯方向,心中更加盤算起來。


    就這樣,後宮在鈕祜祿氏的管理下終於走上了正軌。、此時,也快到端午佳節。


    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清宮裏對這節日尤為重視。


    端午的正日子是五月初五,但從五月初一開始,宮中的活動便沒有停過,受命婦朝拜,收進貢禮品,又從宮中將禮物賞賜出去等等,直到五月初五當天,再舉行宴會,觀看龍舟等等。


    去年由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主持,今年太皇太後幹脆大手一揮,將這些事情全部交給了鈕祜祿氏籌辦。


    之前的活動除了收到幾百兩銀子賞賜,又給宮人發了些賞銀外,其他事情和雲珠沒什麽關係,隻在景仁宮裏,看著宮人們忙碌不已。


    直到五月初五當天,萬歲爺在外朝宴請大臣,龍舟已在西苑擺好,八旗子弟摩拳擦掌,隻想著在這等日子裏出個風頭。


    後宮之人,參加的自然就是鈕祜祿氏操持的宮宴。


    宮宴在漱芳齋舉行,戲台子上的是宮中養著的戲班子,正在咿咿呀呀唱著應景的戲曲。


    菖蒲混著艾葉的味道鋪天蓋天,到處都是。


    雲珠頭上戴著五毒簪,穿著綢衣姍姍而來。


    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坐在看戲的正中,鈕祜祿氏陪侍在側,每人麵前的桌案上,擺著大量粽子堆成的山。


    馬佳氏和呐喇氏帶著孩子一左一右坐在太皇太後不遠處。


    雲珠戲台上的戲劇毫無興趣,那咿咿呀呀的聲音實在聽得不耐,視線遊移起來,打量著周邊。


    咦?


    看著看著,雲珠突然發現了不對勁之處。


    再三打量,隻見馬佳氏頭戴綢布做成的老虎簪,團扇輕輕遮住口鼻,厚重的胭脂都沒能遮擋住她蒼白的神色,手一直輕撫著胸口。


    最重要的是,一直被馬佳氏如眼珠子一樣看中的皇子長生,居然被乳母抱著離她有點距離。


    這其中必有貓膩,雲珠心裏想著,更加細致觀察起了馬佳氏。


    突然,雲珠心念一動,馬佳氏這個樣子,莫不是...


    第22章 喜脈


    念頭剛起,隻見馬佳氏斜斜地順著椅子滑了下來,桌上的粽子上隨著她傾倒的力度倒塌,漱芳齋內隻能聽見劈裏啪啦的聲音,連戲班子都被這變動驚地停了下來。


    呐喇氏皺著眉將大皇子抱著走遠。


    “格格。”馬佳氏的宮女連忙撲了上去,焦急不已地大聲喊道。


    馬佳氏臉色慘白,呼吸急促,眉頭蹙著說不出話來。


    嘩地一聲,隻聽見一片桌椅碰撞之聲,眾人忙站起來來向馬佳氏走去,尤其是鍾粹宮住著的那些格格,更是飛快地湊了上去。


    太皇太後打拍子的手一頓,皺著眉向馬佳氏看過去,正準備說些什麽,卻見鈕祜祿氏站了起來。


    “愣著幹什麽,繼續。”對台上的戲班子吩咐過後,鈕祜祿氏躬身向太皇太後請罪:“今日裏擾了您的興致,是臣妾之過,還請您安心賞戲,讓臣妾處理此事。”


    太皇太後微闔著眼,點了下頭。


    鈕祜祿氏得了旨意,忙走到馬佳氏身旁,此時那兒已經一片喧鬧,被乳母抱在懷裏的小皇子和公主也跟著哭了起來。


    看著那些慌手慌腳的人,鈕祜祿氏深吸口氣:“將皇子和公主送回去好好照顧,萱草你拿我的牌子,將太醫請來。”


    萱草扭頭便跑,鈕祜祿氏需要侍奉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不能輕易離開,皺眉在那一群咋呼的人裏勉強找到兩個還算鎮定的人:“你們倆,陪著馬佳格格去旁邊歇著等太醫到來。”


    正在不斷驗證自己猜測的雲珠就這麽被抓了壯丁。


    馬佳氏的份位尚且不能坐軟轎,小太監將馬佳氏背在背上,直奔漱芳齋廂房而去。


    雲珠和萬琉哈氏對視一眼,護著馬佳氏的身子也跟了過去。


    尚未走到廂房,戲台上的戲曲聲又咿呀響起,唱腔婉轉如杜鵑泣血,聲聲哀啼。


    漱芳齋作為看戲之所,久未有人居住,縱使灰塵已經被灑掃幹淨,依然有著一股散不去的黴味。


    馬佳氏被貼身宮女珍珠扶著,在供人小憩的榻上躺了下來。


    珍珠盛來熱水,守在偏殿的宮女太監一擁而上,隔著人群,雲珠見馬佳氏臉色的脂粉被濕帕子擦淨後,露出的臉色更是如紙片般慘白。


    見著屋子裏的人亂糟糟地不成樣子,雲珠歎了口氣,抬高聲音:“都站開點,讓馬佳格格透透氣。”


    待宮女們散開後,雲珠又指揮著宮人將窗戶打開一隙,初夏的風隨著打開的縫隙鑽了進來,吹散了室內憋悶的味道。


    許是呼吸到了清新空氣,馬佳氏的臉色好看幾分,掙紮著要坐起來。


    雲珠和萬琉哈氏忙忙走過,萬琉哈氏端了杯蜜水,雲珠則笑著安撫:“馬佳姐姐快喝口蜜水,太醫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這兩人一靠近,馬佳氏瞬間又撫上胸口,黛眉緊蹙如西子捧心。


    雲珠忙拉著萬琉哈氏退開,見著珍珠圍著馬佳氏忙前忙後但她並未有不適,雲珠更加肯定幾分自己的猜測。


    她們和宮女不同的地方,不過是荷包裏放了些端午時應景的香料,馬佳氏大概是聞到了香料的味道,才反應如此之大。


    後宮之中,要說什麽人對香料味道最為敏感,那也隻有孕婦了。


    果然,萱草請來的大夫,很快便證實了雲珠的猜測。


    豆大的汗珠老太醫的額頭上流下,隱入白花花的胡須之中,能給宮妃看病的太醫,不說水平如何,其年齡一定不少,這一番奔跑下來,對著老大人著實為難地不輕。


    等不及讓太醫歇息,雲珠忙將老太醫引入廂房,太醫不敢長時間直視後妃的容顏,匆匆打量一番便開始把脈。


    手指打上脈搏的那一刻,老太醫整個人都沉靜下來,連呼吸都變得和緩起來。


    廂房裏的其他人也屏氣吞聲,就怕鬧出點什麽動靜打擾了老太醫的治療。


    從左手到右手,老太醫摸了片刻,心中便有了數,摸著胡須吩咐藥童磨墨。


    然後才滿臉笑容的道喜:“恭喜這位主子,您這是喜脈。”


    勉強打起精神的馬佳氏一臉欣喜,慈愛地摸著肚子,虛弱地問道:“我這樣子,可是哪裏不好?”


    老太醫撚著胡須說道:“格格今日被擠到了,難免難受,我開了幾幅安胎藥,喝完靜養幾天便好,日後注意少去人多的地方。”


    馬佳氏連連點頭,渾身的喜氣襯得人都精神起來。


    果然如此!


    雲珠心中如此想著,同時大聲招呼道:“珍珠快去給鈕祜祿娘娘報喜。”


    珍珠猶豫地看了眼馬佳氏,隻見她微微頷首,便聽話地離開。


    雲珠也不碰藥方,隻客氣地對著老太醫說道:“還得煩請您將藥熬好送來。”說著便對小歡子使了個顏色,小歡子機靈地掏出一個銀錠塞進老太醫的手上。


    老太醫將方子收起,帶著藥童告退,自去抓藥。


    雲珠剛將人送走,正準備對馬佳氏賀喜,卻隻聽見門外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隨著宮女太監跪了一地,一個身穿明黃色大朝服的青年,大步走了進來,激起的風中傳來陣陣酒香。


    “給萬歲爺請安。”雲珠和萬琉哈氏也嚇了一跳,連忙行禮。


    康熙心不在焉地叫起,快速地將這廂房看過一遍。


    漱芳齋原本就不是正經宮室,這廂房麵積很小,中間也沒用屏風隔開,走進來掃一眼便能將室內情況一覽無餘。


    看完才鬆了緊緊繃著的那口氣。


    太醫值房在紫禁城的東南角,而漱芳齋在西北角靠近神武門之處,值班的太醫從值房到漱芳齋,差不多要橫穿整個紫禁城。


    保和殿裏酒酣耳熱,康熙喝過幾輪敬酒後便離開席麵,準備回乾清宮歇著醒酒,禦輦剛到,便看見太醫被宮女帶著往後宮方向匆匆而去。


    這卻將康熙嚇了一跳。


    太皇太後年歲已高,康熙本就為她的健康憂心不已,這一見到去往後宮的太醫,便感覺心驚肉跳。


    忙忙揮退禦輦,自己大步流星往漱芳齋走去。


    等到了漱芳齋,又見戲台子早已收場,台下也空屋一人,隻剩宮女太監在收拾殘局,來不及詢問,聽見廂房那邊有動靜,心焦的康熙便破門而入。


    床上躺著的人不是皇祖母,還好還好。


    這個念頭過後,康熙才有心思關心馬佳氏。


    “這是怎麽了?”


    第23章 緣分


    “萬歲爺。”馬佳氏靠在引枕上,聲氣虛浮地欲要回話。


    康熙擰眉:“既不舒服,且好好歇著。”環顧四周,宮女太監看著便瑟縮地不行,隨手指向神態平靜的宮裝女子:“你說,這是怎麽回事。”


    這都是什麽緣分,康熙隨手一指,指到的人,正是雲珠。


    這真是躺著也中槍。


    雲珠心中哀嚎著,臉上卻應景地露出喜意:“恭賀萬歲爺,馬佳格格有孕已月餘。”


    狂喜湧上心頭,自康熙七年第一個孩子出身以來,這些年裏宮中孩子不少,但能順利長大的實在太少,如今已是康熙十五年,膝下隻有兩個皇子存活,前明餘孽已經開始編排這是由於清廷得位不正受到的上天懲罰。


    此時傳出喜訊,正能駁斥這等謠言。


    必須要大肆慶賀。幾乎在聽見雲珠報告喜訊的瞬間,康熙便做了這個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妃清宮日常(清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弋並收藏德妃清宮日常(清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