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逾百斤的大銅門緩緩傾斜,當空倒下,千鈞一發之際,智慧珠爆出狹長白光,一瞬間貫穿禪杖,向前頂住銅門,向後籠住瑟瑟。


    “智慧珠選了你。”


    武崇訓又驚又喜的聲音在瑟瑟耳邊響起,“你就是天選之子!”


    瑟瑟撐著他站起來,見阿喃雙手握緊禪杖,死死抵住銅門,臂上繃緊的肌肉青筋凸起,手指上赫然一枚赤金遊龍指環。


    ——她拽住武崇訓向旁邊飛閃。


    兩下交錯的瞬間,燭龍門轟然倒地,砸的地麵煙塵彌漫,碎石迸射。


    大家不約而同舉臂遮臉,待放下時,偌大的廣場忽然安靜了。


    洞開的宮門似個邀約,門頭上幾個郎將、奉禦摸不著頭腦,顫顫巍巍向前抻頭,擋是擋不住了,也沒搞明白到底是控鶴府逼宮,還是東宮逼宮,但願是女主闖宮篡位罷,女人興許不會大開殺戒?忐忑不安地等待瑟瑟下一步舉動,卻沒想到她並不踏進門檻,反而後退幾步,揮揮手。


    楊慎交提起半死不活的張昌宗,一把推進門內,繼而是張易之,兩人跌絆在一處,手軟腳軟爬不起來。司馬銀朱提刀押著成串白衣僧侶過來,趕鴨子上架般也趕進門內,千餘人浩浩蕩蕩,圍著二張默默無語。


    張易之左右望望,永巷長而寂靜,向西通往九州池和向東通往東宮的大門都是緊緊關閉,沒半個人影。


    古怪的靜謐,從他卯時三刻驟然起事,至今已有兩三刻鍾,明堂天翻地覆,左近的鳳閣、鸞台、遠些的麗正書院、內侍省六局,都該聽見動靜。就算九州池要保女皇,千牛衛龜縮不出,東宮衛為何也不來救駕?還有鎮守北門的羽林,便是未得聖令不得擅離,調支百人小隊總不難罷?


    他忽地醒轉,這才明白,他沒有滾到女皇麵前哭嚎狡辯的機會了。


    刻骨森寒瞬間從脊椎上竄起,張昌宗也如夢初醒,兩人臉色非常難看,幾乎是同時,兄弟倆一躍而起,推開閑人欲衝出燭龍門,卻被司馬銀朱橫刀在手,毫不猶豫地砍飛了一顆腦袋。


    ——砰!


    血淋淋的毛球撞上牆壁反彈落地。


    張易之毛骨悚然,盯著看了好一會兒,“……你,你敢殺他?!”


    司馬銀朱當胸再來一刀,當啷扔到他腳下,冷冷念出宮規。


    “攜刃入永巷者,殺。”


    前後鴉雀無聲,上方的監門衛早傻了,直到張柬之和崔玄暐彼此攙扶,一路踉踉蹌蹌,終於跑到跟前,一見這二張伏誅,血汙滿地的場麵,張柬之立時撲到李顯麵前,顫抖著手指去摸他的脖頸。


    “……太子,”


    他嘶啞道,“殿下安否?”


    “李瑟瑟!”


    李顯推開他轉身,朝監門衛怒吼,“來人啊!把這禍亂宮闈的東西……”


    他罵到半截,見瑟瑟甩開武崇訓的臂膀,瞪紅了眼眶,卻傲然抬著下巴,那副倔強又絕不退讓的神情,和病死的李雲卿一模一樣,和落胎而亡的李仙蕙也是一模一樣,而雲卿死時瑟瑟方才五歲,已然握著阿姐的手直到冰涼。


    他忽然被一股劇痛攥住了心神。


    是啊,是他鼓勵了她們,不是靠言語,而是日日夜夜,沒完沒了的恐懼,是他被摧毀的健康和心性造就了她們。


    張柬之看懂了這局麵,不由地麵色劇變。


    太子下不了決心弑女,正如他絕不可能親手勒殺太孫,可縱容這樣的李瑟瑟存活於世,比當初二聖臨朝時的女皇,豈非更難以接受百官挾控?


    他咬牙穩住心神,痛心疾首道,“殿下!大內縱馬,可殺。”


    李顯失聲轉頭,“什麽?!”


    張柬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崔玄暐有樣學樣,也跟著跪地脫冠。


    李顯僵直地不肯出聲,百官熙熙攘攘追過來,姚崇赫然打的頭陣,阿喃和武崇訓不約而同奔向秋景門,一個關門,一個落鎖,便把旁人都鎖在了外頭。


    瑟瑟摸了摸脖子,指他們看明堂頂部。


    鬧了這麽大一場血案,離地三十丈還是雲淡風輕,金鳳映著湛藍天幕,招展豔麗,正是武周皇權的象征。李顯眯起眼睛方受得住金光,發現明堂頂上有個穿紅的小娘子,手裏握著一摞紙紮,繞著金鳳撲簌簌往下甩。


    他喉頭一哽,不知道她們還有什麽花樣。


    琴娘撒完了西麵的秋景門,便輪到這邊兒,諸人頭上紛紛如雪落,幾百張紙飄飄搖搖,崔玄暐撿了一張來讀。


    “嫵媚複嫵媚,不道李與桃,阿嬌十四著繡袍……”


    崔玄暐想起來。


    “這不是去年八月,擇善、道化等坊城,諸家宅門口被人張貼的反詩麽?那時春官祀部郎中上書,道有人借機煽動,附會聖人。”


    李顯目光一凜,轉過頭來,就見瑟瑟款步走近,胸有成竹繼續。


    “……親挑佛燈誦佛語,邂逅君王淚如雨,大雲經梵不足聽,天堂火發延禦屏,浮屠鬼戰金輪庭,雨露新歸控鶴府。”


    她笑的猙獰,不是對他,卻是對張柬之。


    “張侍郎選罷!武家子弟全在這裏——”


    指武崇訓,又指阿喃,因她指了,阿喃抹下假皮,露出皎然麵孔。


    瑟瑟再指自己,“李家唯有我。”


    第211章


    “太子殿下尚有三子!長子譙王李重福, 可立!”


    張柬之大聲糾正,“請郡主安分守己,切莫牝雞司晨!”


    還是這套陳詞濫調, 瑟瑟對他疾首蹙額的模樣視若不見,奪過崔玄暐手裏的反詩,徑直抖摟在李顯眼前。


    “阿耶, 白衣長發會聚眾闖宮,圍殺儲君,該不該死?”


    她的聲音很平淡, 卻偏偏讓李顯心底升起一股寒意。


    “白衣長發會已然伏法,郡主奮不顧身勤王立功,該當有賞!”


    張柬之及時退讓, “臣請太子殿下下旨, 立安樂郡主為公主。”


    瑟瑟古怪地一笑,女皇猶在,太子哪來的權力改立公主?她瞥了眼李顯,提醒他注意,是在喋血宮廷的時刻, 而非他繼位時,鳳閣侍郎第一次對他稱臣。


    “朝廷自有法度,況且郡主早晚要做公主, 我不急。”


    瑟瑟抽出竹枝指了指九州池。


    “今日血案,匪首並非二張,而是新任內廷女官張峨眉,阿耶, 倘若他們得逞,孝期一過, 大哥就要立她做皇後了。”


    張柬之頓時有點發懵,瞧李顯亦是恍然大悟,麵色忽青忽白驚疑不定,用力咬緊了後槽牙,原來是這麽回事,難怪區區男寵有恃無恐,原來背後還是宗室爭鬥,這麽說來李重福是要不得了,未掌權便縱容外戚弑父,登基還得了?


    但他不肯輕易就範,堅持道,“太子殿下尚有義興郡王、北海郡王可立。”


    “黃口小兒!”


    瑟瑟冷淡反駁,明裏說弟弟年幼,麵上神情卻分明是罵張柬之幼稚。


    “等我阿耶坐穩了太子,再論兒孫賢愚不遲。”


    張柬之勃然大怒,“郡主到底想說什麽?”


    瑟瑟將幾張紙丟回崔玄暐懷裏,敲敲耳根,示意眾人細聽北麵動靜。


    果然,颯颯風聲中裹挾著一浪又一浪的嚎叫,喊打喊殺,兵刃碰撞。


    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張柬之的臉色僵硬了刹那,不相信今日還有第三波人闖宮,登時連珠炮般咄咄質問。


    “郡主殺了二張還不夠麽?非得衝進九州池逼迫聖人?臣等裝聾作啞皆是維護太子,郡主切莫逼人太甚!需知北門不同於……”


    “衝擊北門的不是我。”


    瑟瑟打斷,在張柬之的瞠目結舌中擺了擺頭,不等李顯反應,楊慎交已強抱著李顯上馬。


    張柬之大驚,拽住轡頭不讓他動彈。


    瑟瑟昂然指玄武門,“張侍郎,你再耽擱,力挽狂瀾的就是李多祚了!”


    張柬之還沒反應過來,崔玄暐已經急得跺腳,“府監死了!咱們明明有擁立之功,難道侍郎要推出去?!”


    張柬之雙手顫抖,厲聲反問,“你,你明知道——”


    啪地一聲脆響,是崔玄暐不管不顧扇了他一巴掌,扭頭向馬上笑嗬嗬的楊慎交道,“我與你同去禦前報信,沒有我,你未必進得了九州池。”


    瑟瑟大為讚賞,隨口許諾,“崔郎官臨機生變,少說也值個郡王。”


    張柬之怒視瑟瑟,胸膛劇烈起伏,幾番張口又硬生生噎住了。


    然而他到底是六十四歲方登科的堂官,人生最擅長一個等字,片刻後竟強自恢複了鎮定,木偶人般跟著上馬。寥寥幾人貫穿漫長永巷,一路李顯不曾掙紮,崔玄暐躊躇滿誌,向他道,“聖人未必全不知情,你瞧著罷。”


    叩開宮門,左右全無宮人侍從,唯有一個紅衣高髻的婦人。


    瑟瑟愣了愣,“姑姑——”


    “我就知道是你。”


    太平麵色冷淡,“給阿顯十個膽子,他也不敢。”


    李顯頓如見了救星,抓住她問,“危月!聖人如何?”


    太平嗤笑,根本不予回答,隻慢條斯理地提了提黃羅銷金披帛,轉身向瑤光殿走,路上經過控鶴府的衙署琉璃亭,裏外士兵把守,不獨是閻朝隱等職事官繩索加身,連宮人嬤嬤,夥夫花工也全捆了,一排排跪在地上。


    “論裝神弄鬼,你不過是拾了聖人的牙慧。”


    太平指著司馬銀朱問瑟瑟,“你不知道吧?當初闖進太史局的白衣女子就是顏夫人,那時阿娘叫她們兩個……”


    頓一頓解釋。


    “叫上官和她翻查史書,她們從北魏孝文帝故事中找到這個點子,歡喜地合掌相慶,我在窗外聽個正著。”


    司馬銀朱撇撇嘴默認了。


    瑟瑟其實頗意外,但在姑姑麵前就是要逞強,她不甘示弱道,“哦,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悍然逼宮的姑娘,事到臨頭,嗓音裏到底夾雜了一絲驚惶。


    太平的語氣放和軟了些,並不避諱前後人等,“你鬧這一場,當心到末了是人家摘桃子。”一麵說,一麵將視線落在李顯身上,“別瞧阿顯眼下疼你,叫他為了你去對抗朝臣,他不成。”


    她這麽說,李顯心頭就哆嗦了一下。


    張柬之一顆心更是提到嗓子眼兒,心道公主何必戳破這不堪的事實,郡主仗著滿腔孤勇贏了這一仗,還是功成身退的好!


    不想瑟瑟大手一揮,滿不在乎。


    “反正我替阿姐報仇了!至於往後,阿耶一個人說了不算。”


    太平一直仔細觀察她的神情語氣,看來她說的是真心話,這樣的女郎真正難得,她敢爭,不是處心積慮,付出良多之後方邁出步伐,而是趁興而為,今日爭了過癮,剩下的路別人走完也無妨。


    於是她沉默下來,直到瑤光殿門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鬱金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衣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衣呀並收藏鬱金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