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危望著她進來。


    看到她懷中的一包重物,眼中露出微疑之色。


    待見到她往外瞧了眼,謹慎小心的模樣,他大抵也猜到了那包裹裏邊裝的到底是什麽。


    “你把銀子拿過來了?”


    虞瀅步子稍一頓,詫異地看向他:“你怎會知曉這裏邊是銀子的?”


    伏危:“昨日你端著何首烏進來的時候,雖然神秘,但並未像現在這麽謹慎。”


    虞瀅聞言,也不賣關子了,徑自說:“我有時也不在屋中,不能時時刻刻的守著,總怕出些什麽意外,再者也沒個藏東西的地方,還是放在你這穩妥一些。”


    伏危望著她那澄澈的雙目,沉默了片息,說:“放到我這,你就放心了?不怕那些賊人摸到我這屋子裏來?”


    虞瀅想了想,應道:“那也總比無人好,若是有賊人進來了,你隻管大聲喊,先震懾了那賊人再說,沒準他心一虛就跑了。”


    “不說賊人,就說這些銀子,你信得過我不會監守自盜?”他問。


    虞瀅聽他這麽說,默默地看了眼他的雙腿。


    伏危看見她的目光,反應了過來。


    方才一瞬間,他似乎忘了自己是什麽情況,他過於看得起自己這麽一個瘸子了。


    靜默了一會,他問:“那你想藏哪?”


    虞瀅直接往他床上一放:“就這吧,你每日一睜眼就能盯著,也算是有活幹了。”


    ……


    伏危一默


    這能算什麽活?


    虞瀅在桌旁坐下,呼了一口氣,說道:“如你所言,何首烏隻換得八兩八的銀子,這些銀子贖回你大兄他們後,剩下也沒有多少了。”


    伏危並無驚訝,麵色淡淡的道:“玉縣這個地方便是這樣。”


    虞瀅詫異道:“你去過玉縣?”


    伏危搖了搖頭,說:“嶺南中蒼梧郡最偏遠,玉縣又是蒼梧縣最偏遠的一個縣,情況可想而知。”


    聽他這麽一說,好像也是這麽一回事。


    “對了,那包裹裏邊是五千貫和三兩碎銀,雖說贖銀是七兩多,但我總得多留了一些用來打點。我除了拿銀子過來,也順道過來與你商議一下,看看該什麽時候去贖你大兄大嫂?”


    離他大兄出事還有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幾天安排好了,也是可以去贖了,但她對流程卻不熟悉。


    伏危斂眸沉思了一會,片刻後,他抬眸望向她:“你要去采石場那個地方?”


    虞瀅點頭:“不然誰去?”


    伏危眉心漸漸皺了起來:“采石場魚龍混雜,有無辜之人,也有窮凶極惡之人,你去,不成。”


    伏危所言,虞瀅也是清楚的,所以也不會逞強說要自己一個人去:“所以我這不是來與你商量了。”


    她擰眉思索了一會,說:“要不然,去詢問一下何叔他們,看要不要一同去探望何二郎?”


    伏危沉吟一息後搖了搖頭:“這事還需另議,畢竟你們一同去,可到時候大兄和大嫂也一同回來了,隻他兒子在采石場做苦役,他心裏自然不是滋味,往後恐會生嫌隙。”


    說到這,伏危又道:“雖然陵水村是窮陬僻壤之地,但也會有栽贓誣陷之事,更有刁鑽惡人。與村民交好,往後就是有惡人誣陷,也能多個人相幫,有利無害。”


    虞瀅聽到他說惡人誣陷,便想起了那個被抱錯的真公子。


    她憂心詢問:“話又說回來,你說伏家大赦的事情應是傳到了武陵郡,那個……”她想了想,才說:“那個人會親自來嶺南查看你的情況嗎?”


    說起武陵郡三字,伏危回想起那個有幾麵之緣的男子,眼中多了些冷漠。


    “他既已離開了這個地方,便再也不會想回來了,更不想讓別人提起他的身世,再者……”


    伏危頓了頓,才冷聲說道:“他親生父親是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是個廢物的,在他成為太守之子後,他要學的東西之多,多到他難以騰出時間來對付我。”


    “他或會在意我的處境,可能怕我過得好,所以會派人來調查。”


    “若我過得好,他會讓人繼續折磨我。若是我過得不好,他便沒有心思來對付我,或許過個一年半載他便會忘記我這個人,偶爾想起,也覺得我是廢人,不配他記著。”


    雖見過數麵,但伏危也大概能看透那人是個什麽的品性。


    那人雖沒有大城府,可在幾次見麵之後便知不是正派之人,為人心胸狹隘,錙銖必較。


    聽了這話,虞瀅心裏頭暗暗鬆了一口氣,但隨即又愁道:“依你所言,你這一年半載定是不能下地行走了,不然讓他知曉你治好了腿,肯定還會再派人循環往複的斷你雙腿。”


    伏危略一點頭,這也是他一早便知道的事情。


    可不知想到了什麽,又補充道:“隻是做個假象而已,避開外人便成,該做的活還是能做的。”


    虞瀅倒是不擔心他幫不了忙,隻是她總覺得旁的有些事情不對勁。


    皺眉思索半晌,終於想到了關鍵的問題:“那萬一把你大兄大嫂接回來,他豈不是知道伏家日子過得好了嗎?”


    畢竟一下子拿出那麽多銀子贖人,是個人都會起疑。


    伏危似乎早以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依舊從容,嗓音沉穩的道:“所以若是還有時間,便不急著去采石場,等一等。”


    他視線望出了院子外,眸色幽深。


    虞瀅循著他的目光望出外頭,卻沒發現什麽,便狐疑的問:“等什麽?”


    伏危收回了目光,望著她時,不疾不徐開口:“等他來打探消息的人,那人走了,便可把人贖回來了。”


    說罷,繼而垂眸算了算武陵郡到雲縣的距離,片刻後,繼而說:“大赦是一個月前下來的,他必會花些時間調查伏家有沒有在大赦的名單上,如此便也就扣去七八日的時間。”


    “武陵郡到雲縣半個月時間的路程,若無意外,這幾日便會有人來查我的現狀和伏家的現狀。”


    虞瀅看出窗外的庖房,說:“那我那兩間新搭的小茅草屋,可會有問題?”


    伏危淡然從容的道:“繁華之地來的人,哪怕是尋常人家,在他們眼中一間破茅草屋和兩間破茅草屋有何區別?”


    虞瀅搖了搖頭:“也是,那人也不會把伏家原有幾間茅草屋都掛在嘴邊,來查的人肯定也不會留意。”


    話到最後,虞瀅忽然想起了什麽,說道:“不對,你怎知曉武陵郡的探子有沒有來過陵水村?”


    伏危偏頭瞧了她一眼,緩緩啟口:“你何時見過陵水村有生人?”


    說罷,繼而看出了窗外。


    虞瀅頓了一息,隨即反應了過來,一撫掌,笑道:“明白了。”


    陵水村這般偏僻的地方,連個乞兒都不會來,平日還會有什麽人來?


    再有這村子裏頭就是發生一丁點芝麻綠豆的小事,也會很快傳遍整個村子。


    隻要讓伏安多在村子裏頭走動,她也每日卻一回何嬸家,多嘮嗑幾句,也能知道有沒有生人來過陵水村了。


    虞瀅想到這,不禁又看向了床上的伏危。


    小半個月下來,雖吃食方麵還沒跟上來,但因調理得當,所以臉上也已然慢慢恢複了血色,就是那一雙眼神也不再是死氣沉沉的一片。


    時下有淺淺的日頭光亮從窗口灑入,再而落在他那張臉上,五官格外的深邃英挺,俊美得讓人賞心悅目。


    伏危不僅是長了一副好皮囊,也長了一顆玲瓏心竅。


    即便足不出戶,卻能麵麵俱到,很難不讓她對他生出欽佩之意。


    伏危察覺到她的目光,轉過頭,在二人目光就要相觸的下一瞬,外邊忽然傳來了何叔與羅氏說話的聲音,也就打斷了二人的四目相對。


    “大嫂子,我方才聽村子裏的老人說這幾日恐會有颶風,所以就想著提前過來給你們的屋子做兩扇竹門。”


    第30章 第三十章


    虞瀅聽到颶風一事, 麵色不禁肅嚴了起來,轉身朝門口而去。


    撩開了草簾後,便見何叔把一捆竹子放到了地上, 她問:“何叔,我方才聽你說最近會有颶風,可是真的?”


    何叔抬頭看了眼日頭,觀察道:“這大日頭,我瞧著也不像是有颶風的天氣,但村子裏的老人素來都說得很準,說是這幾天會來, 應該也錯不了。”


    “那往年颶風的是個什麽情況?”


    何叔見她神色擔憂, 他便讓她放寬心:“我們這處離海遠, 颶風一般都不嚴重, 去年還是沒什麽感覺就過去了,所以也不用太擔心。”


    聽何叔這麽一說, 虞瀅也就鬆了一口氣。


    若是颶風風大, 隻怕伏家這幾間茅草屋都不夠造的。


    何叔繼而道:“但總是會有些許烈風,所以得有個門才行。”


    以前這伏家也是有門的, 是伏大朗做的。


    但自伏大郎夫妻去了采石場後, 那貪心的伏二嬸見伏家祖孫三個孤兒寡母好欺負, 再者常把羅氏丈夫害死了她丈夫的事掛在嘴邊,覺得大房虧欠了她,所以平日常常到伏家大房這裏打秋風。


    哪怕大房已經窮得連米都沒有下鍋, 伏二嬸也都能再刮走一層皮。


    後來何叔從采石場回來了, 也才能護一護他們祖孫幾個, 以此來還伏大郎在采石場搭救的恩情。


    見何叔做門,虞瀅也上前幫忙, 同時詢問床的事情。


    “何叔我想問一問這村子裏有誰會做竹床,大概一張竹床又要花多少銀錢?”


    何叔詫異地看了眼她,複而又看了眼羅氏。


    琢磨了一下,也不知這床是給誰睡的,但還是與她說道:“要在隔壁村,也就是陳家村才有人會做竹床,隻能躺一個人的大概要三四十文錢一張,兩個人躺的話,七八十文。”


    竹子山裏多了去了,但就是要進去砍。


    而這竹子不用錢,也不用像木頭那樣放過一兩年才能用,要的都是手工費,所以這竹床比木床要便宜許多。


    陳家村?


    虞瀅忽然想起了什麽,問:“那趕牛車的陳大爺,也是陳家村的?”


    何叔點頭應了是。


    虞瀅琢磨了一下,做好了竹床倒是可以讓陳大爺送到陵水村,隻是怕旁人看見伏家新添了家具,會多生事端。


    想到這,虞瀅心頭略堵,眉心也微蹙了起來。


    何叔見她麵上露出了為難之色,誤以為是她不夠銀錢做床。


    本想說些什麽的,但一想到自己家的情況,便也就沉默了,然後繼續埋頭忙活。


    把竹子鋸成差不多的長短,再用草繩捆實竹子,一根一根竹子加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妖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妖嬈並收藏古代流放日常(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