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半個時辰,縫了十三針,其間宋三郎疼得昏了過去,又疼得清醒了過來。
宋三郎疼得臉色蒼白,全身都是汗水。
兩個大男人都看得心驚膽跳的,反觀虞瀅卻依舊是沉著鎮定。
那一瞬間,伏震與何大郎,還有在屋中看著外邊一舉一動的伏危,都是打心裏佩服她的。
虞瀅不是不怕,而是她習以為常了。
她第一次給人縫針的時候,也是怕的。
第一次給人縫合,隻是在導師的指導下縫了三針。雖然隻是三針,但心情久久不能平複。
在第二次再上手後,也就沒有那麽怕了,現在都不知第幾回了,自然是鎮定的。
剪下最後一針的線後,虞瀅終於呼了一口氣。
她看向再次昏迷了過去的宋三郎,說道:“先別急著挪動他,我給他處理了頭部和手肘的擦傷後,再送他回家。”
伏震問:“那他現在如何了?”
虞瀅:“注意休養,別做重活,也別讓傷口碰到水,更不能沾上灰塵泥土,大概十天就能把這線給拆了,線拆了也差不多恢複了。”
聞言,伏震和何大郎,還有何叔都麵露凝重之色。
何叔說:“宋三郎的娘沒了,他爹也就娶了後娘,他與他的兩個姐姐都有被苛刻得厲害。他大姐和二姐出嫁後,宋家和他親近的人都沒了,送回去也不見得有人照顧他。”
這事虞瀅也幫不了忙,隻能讓他們幾個大男人商量,她則給宋三郎處理其他幾處傷口。
最後,在幾人商量過後,決定把宋三郎送到何叔家休養。
把人送過去後,天色都已經快黑了。
伏震與妻子在院中清理宋三郎留下的血跡,虞瀅則歇息一會。
何叔帶著何大郎又從何家過來,與虞瀅說了幫忙的事情。
何叔說:“今日因著宋三郎的事情,我家大郎與主人家的管事吵了一架,肯定是不能再回去的了,所以我打算讓大郎留下幫忙,六娘你看可好?”
虞瀅點了頭:“自然是可以的。”
想了想,她又說:“價格的話,便按照何叔何嬸的一樣吧,先隻能給一半,剩下的一半得等交貨後再結清,你覺著能不能接受?”
在家中,何叔就已經和兒子全都說過,何大郎也是再三思考過了的,所以很快便點頭應了,也道了謝。
聽到他們的話,伏震琢磨了一下,與弟婦說:“既然缺人的話,等到宋家三郎休養好了之後,再問他是否要不要一塊做,弟婦覺得怎麽?”
一個是何叔何嬸的兒子,也算是知根知底的了,一個則是大兄的好弟兄,且時常幫襯伏家,也是個好的,自然是沒有問題,虞瀅也就應了。
第49章 四十九章
虞瀅想到自己給宋三郎縫針的事情, 傳出去或許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便特意囑咐何叔何嬸幫忙保密。
若是旁人問起宋三郎如何好的,就說宋三郎傷得並不是很重, 上了些止血的草藥,休養一段時日才好的。
何叔何嬸也是擔心村民知道這餘娘子有這麽好的醫術,不管大病小病都尋來,然後拿不出銀錢還讓餘娘子來治。
治得好就感恩戴德,要是治不好的話,不知會有多少的埋怨呢,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自然是能避免就避免的。
想到這些原因, 何叔何嬸也就應了下來。
因今日宋三郎的事情, 哪怕今日吃的是鹿肉, 味道也極好, 但大家也吃不出什麽味來。
暮食後,大家夥簡單的梳洗後也就各回各屋了。
黑暗的屋內靜悄悄的, 虞瀅卻是睡不著。
即便屋內昏暗, 但伏危也感覺得出來她是醒著的,問:“怎了?”
“你也沒睡?”虞瀅反問。
伏危輕“嗯”了一聲, 他還沉浸在今日她給宋三郎縫針的那股子臨危不亂的從容之中。
這份從容, 鎮定, 哪怕是男子都沒有這份魄力。
伏危也深受震撼。
這般出色的女子,尋常人又如何配得上?
“你是為宋三郎的事情憂心?”伏危問。
虞瀅望著黑暗的屋頂,應道:“給他縫線時, 沒有半點的保護措施, 我有些擔心。”
伏危思索了一會後, 說:“你是衡量過才做出的選擇,必然知道縫合與不縫合哪個比較合適。”
虞瀅聽到伏危的話, 似乎從中感到了被信賴之意。
這一絲信賴的感覺,像是一縷清風拂來,很輕很淡,卻讓人覺得很舒適。
“為何這麽相信我是做了對的選擇?畢竟我也有可能做了錯的選擇的。”
伏危嘴角浮現了淺淺的笑意,聲音低而緩,格外的溫潤:“別人我或不知曉,但我知你做事是事緩則圓的性子,且遇事不會自暴自棄,也不會慌不擇路,你這樣性子我怎會不信任?”
黑暗中,伏危的嗓音清越溫和,有能安撫情緒的魔力。
虞瀅那擔憂的情緒也因這話與這聲音得到了緩和。
平靜了一會,虞瀅說:“今日的事情到底是冒險了,那宋三郎我還是得看著點,為了避免以後還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我得備著一些要用到的東西。”
曆經宋三郎的事情後,虞瀅覺著以後無論從不從事醫者這條路,都要備著一些要急用的東西。
“都需要用到什麽東西?”伏危問。
虞瀅琢磨一下,回道:“縫合線的話需得找到新鮮的羊腸,可平民老百姓可吃不起羊,找起來可能會比較困難。”
伏危琢磨了一下,提醒道:“玉縣雖然不必繁華大城,但酒樓應該也是會宰羊的,你或可以去問一問,富貴人家不愛吃內髒,會相對便宜。”
虞瀅輕一撫掌,應道:“對呀,酒樓必然是會有的,羊腸線便也不成問題了,還有縫合的剪子和針我可以去鐵匠鋪定做,酒的話比較貴,那還是得等到十月交了貨之後才能買。”
話到最後,語氣略消沉。
果然,有錢什麽都容易弄得到,沒有銀子,就是有想法都很難實施。
聽到這,伏危笑了笑,而後道:“夜深了,你明日還要忙活那麽多事情,船到橋頭自然直,便莫想那麽多了。”
虞瀅應了一聲“嗯”,繼而道:“好吧,那你也早些休息吧。”
說罷,緩緩閉上雙目,放緩思緒,漸漸進入夢鄉。
聽到耳邊均勻延綿的細微呼吸,伏危卻沒有什麽睡意。
她所需之物,他一樣都給不起。
不僅給不起,在她逐漸有名聲傳出去後,還很有可能因為他的緣故,給她招來禍端。
為了避免這種禍端,他雙腿恢複後,必然不能隻是隨她一塊做藥材買賣的。
麵臨他的不僅僅是時下窮窘的處境,還有不想他好過的人。
那人權勢還未能伸得太遠,但若是有朝一日權勢更上一層的時候,知曉他過得美滿,必然會繼續再使肮髒的手段。
他在武陵郡之時,便了解到這兩年新即位的天子驕奢淫逸,更是征丁無數,大興土木修建宮宇樓台。
強權之下必有反抗,不過是早與晚的事情。
而他要做的,就是動亂之前,尋得一方勢力庇護全家。
一則為了將來做打算,一則為了庇護迫害。
現在能找到的勢力,也不過是玉縣的縣衙。
隻是,玉縣貧瘠落後,那玉縣的知縣於玉縣的平民老百姓來說或許是隻可仰望的存在。但在那些達官貴人眼中,也不過是看螻蟻一般的存在。
但他現在能竭力接觸到的,也隻有這玉縣的知縣了。
翌日,虞瀅配了一副消炎藥,熬了半個時辰後,才與伏安伏寧一塊送去了何家,順帶去查看宋三郎的傷勢。
才進何家,發現何叔何嬸和何大郎看向自己時,眼中都帶著一絲敬畏,讓她怪不習慣的。
她問道:“怎都這麽看著我?”
何叔感歎道:“昨日我們幾個大男人都慌張得不行,唯有六娘你麵不改色,我們是打心裏佩服你的。”
虞瀅一笑,謙虛道:“我不過是看著鎮定,但其實心裏還是慌得很的,昨夜失眠了大半宿,就是擔心宋三郎會不會有什麽意外,所以今日一早就過來查看他的情況。”
何叔與她說:“宋三郎許是昨晚一直疼得睡不著,今早喝了些熱粥後就睡了。”
虞瀅問:“宋家就沒有來人?”
提起這個,何嬸就來了氣。怕宋三郎聽到,壓低了聲音道:“來了,來的是那宋家小女兒,隻是拿了幾個雞蛋過來又回去了,他那親爹一眼都沒過來瞧,生怕一過來就得把人接回去似的。”
一旁在晾衣服的何家大嫂搭嘴道:“昨日你家大兄把人帶回去時,宋三郎滿身都是血,村裏的人自然越傳越厲害。”
“我剛剛洗衣服的時候,就聽那些婦人在說要治好宋三郎要花很多銀子,估摸著宋家人不敢過來,也是怕把個累贅接回去。”
雖然何家大嫂也埋怨丈夫和公婆把宋家三郎接回來,但也不敢明說出來。
而且那宋三郎平時與丈夫在士族那處做活,兩人也多有關照,她更是不會把埋怨的話說出來惹丈夫和公婆的不喜。
何嬸道:“不接就不接,讓村裏的人看看那宋家人的嘴臉,以後那宋家夫妻若是還要拿著孝字來壓榨宋三郎,那便就有話懟回去了。”
何大嫂聞言,說:“可這以後還是要回宋家去住的。”
總不能繼續留在他們家吧?
何叔想了想,說道:“等過一些天,給伏家搭茅草屋的時候,與裏正說一聲,在這附近也劃一些地來給宋三郎搭一間茅草屋。”
虞瀅在一旁聽著,並未插嘴。
看人品性,從所作所為便能分辨出個大概。
何家人對鄰裏善意的舉動,便能知道他們是善良的人。
在何家待了一會後,虞瀅怕藥涼了,便讓何叔把宋三郎給喊醒了。
宋三郎見到了伏家二郎的娘子,想起昨日的事情,眼裏有感激又有幾分敬畏。
他撐著床坐起來,“昨日的事情多謝伏家弟妹了。”
宋三郎和伏震以兄弟相稱,這聲伏家弟妹倒也恰當。
宋三郎疼得臉色蒼白,全身都是汗水。
兩個大男人都看得心驚膽跳的,反觀虞瀅卻依舊是沉著鎮定。
那一瞬間,伏震與何大郎,還有在屋中看著外邊一舉一動的伏危,都是打心裏佩服她的。
虞瀅不是不怕,而是她習以為常了。
她第一次給人縫針的時候,也是怕的。
第一次給人縫合,隻是在導師的指導下縫了三針。雖然隻是三針,但心情久久不能平複。
在第二次再上手後,也就沒有那麽怕了,現在都不知第幾回了,自然是鎮定的。
剪下最後一針的線後,虞瀅終於呼了一口氣。
她看向再次昏迷了過去的宋三郎,說道:“先別急著挪動他,我給他處理了頭部和手肘的擦傷後,再送他回家。”
伏震問:“那他現在如何了?”
虞瀅:“注意休養,別做重活,也別讓傷口碰到水,更不能沾上灰塵泥土,大概十天就能把這線給拆了,線拆了也差不多恢複了。”
聞言,伏震和何大郎,還有何叔都麵露凝重之色。
何叔說:“宋三郎的娘沒了,他爹也就娶了後娘,他與他的兩個姐姐都有被苛刻得厲害。他大姐和二姐出嫁後,宋家和他親近的人都沒了,送回去也不見得有人照顧他。”
這事虞瀅也幫不了忙,隻能讓他們幾個大男人商量,她則給宋三郎處理其他幾處傷口。
最後,在幾人商量過後,決定把宋三郎送到何叔家休養。
把人送過去後,天色都已經快黑了。
伏震與妻子在院中清理宋三郎留下的血跡,虞瀅則歇息一會。
何叔帶著何大郎又從何家過來,與虞瀅說了幫忙的事情。
何叔說:“今日因著宋三郎的事情,我家大郎與主人家的管事吵了一架,肯定是不能再回去的了,所以我打算讓大郎留下幫忙,六娘你看可好?”
虞瀅點了頭:“自然是可以的。”
想了想,她又說:“價格的話,便按照何叔何嬸的一樣吧,先隻能給一半,剩下的一半得等交貨後再結清,你覺著能不能接受?”
在家中,何叔就已經和兒子全都說過,何大郎也是再三思考過了的,所以很快便點頭應了,也道了謝。
聽到他們的話,伏震琢磨了一下,與弟婦說:“既然缺人的話,等到宋家三郎休養好了之後,再問他是否要不要一塊做,弟婦覺得怎麽?”
一個是何叔何嬸的兒子,也算是知根知底的了,一個則是大兄的好弟兄,且時常幫襯伏家,也是個好的,自然是沒有問題,虞瀅也就應了。
第49章 四十九章
虞瀅想到自己給宋三郎縫針的事情, 傳出去或許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便特意囑咐何叔何嬸幫忙保密。
若是旁人問起宋三郎如何好的,就說宋三郎傷得並不是很重, 上了些止血的草藥,休養一段時日才好的。
何叔何嬸也是擔心村民知道這餘娘子有這麽好的醫術,不管大病小病都尋來,然後拿不出銀錢還讓餘娘子來治。
治得好就感恩戴德,要是治不好的話,不知會有多少的埋怨呢,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自然是能避免就避免的。
想到這些原因, 何叔何嬸也就應了下來。
因今日宋三郎的事情, 哪怕今日吃的是鹿肉, 味道也極好, 但大家也吃不出什麽味來。
暮食後,大家夥簡單的梳洗後也就各回各屋了。
黑暗的屋內靜悄悄的, 虞瀅卻是睡不著。
即便屋內昏暗, 但伏危也感覺得出來她是醒著的,問:“怎了?”
“你也沒睡?”虞瀅反問。
伏危輕“嗯”了一聲, 他還沉浸在今日她給宋三郎縫針的那股子臨危不亂的從容之中。
這份從容, 鎮定, 哪怕是男子都沒有這份魄力。
伏危也深受震撼。
這般出色的女子,尋常人又如何配得上?
“你是為宋三郎的事情憂心?”伏危問。
虞瀅望著黑暗的屋頂,應道:“給他縫線時, 沒有半點的保護措施, 我有些擔心。”
伏危思索了一會後, 說:“你是衡量過才做出的選擇,必然知道縫合與不縫合哪個比較合適。”
虞瀅聽到伏危的話, 似乎從中感到了被信賴之意。
這一絲信賴的感覺,像是一縷清風拂來,很輕很淡,卻讓人覺得很舒適。
“為何這麽相信我是做了對的選擇?畢竟我也有可能做了錯的選擇的。”
伏危嘴角浮現了淺淺的笑意,聲音低而緩,格外的溫潤:“別人我或不知曉,但我知你做事是事緩則圓的性子,且遇事不會自暴自棄,也不會慌不擇路,你這樣性子我怎會不信任?”
黑暗中,伏危的嗓音清越溫和,有能安撫情緒的魔力。
虞瀅那擔憂的情緒也因這話與這聲音得到了緩和。
平靜了一會,虞瀅說:“今日的事情到底是冒險了,那宋三郎我還是得看著點,為了避免以後還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我得備著一些要用到的東西。”
曆經宋三郎的事情後,虞瀅覺著以後無論從不從事醫者這條路,都要備著一些要急用的東西。
“都需要用到什麽東西?”伏危問。
虞瀅琢磨一下,回道:“縫合線的話需得找到新鮮的羊腸,可平民老百姓可吃不起羊,找起來可能會比較困難。”
伏危琢磨了一下,提醒道:“玉縣雖然不必繁華大城,但酒樓應該也是會宰羊的,你或可以去問一問,富貴人家不愛吃內髒,會相對便宜。”
虞瀅輕一撫掌,應道:“對呀,酒樓必然是會有的,羊腸線便也不成問題了,還有縫合的剪子和針我可以去鐵匠鋪定做,酒的話比較貴,那還是得等到十月交了貨之後才能買。”
話到最後,語氣略消沉。
果然,有錢什麽都容易弄得到,沒有銀子,就是有想法都很難實施。
聽到這,伏危笑了笑,而後道:“夜深了,你明日還要忙活那麽多事情,船到橋頭自然直,便莫想那麽多了。”
虞瀅應了一聲“嗯”,繼而道:“好吧,那你也早些休息吧。”
說罷,緩緩閉上雙目,放緩思緒,漸漸進入夢鄉。
聽到耳邊均勻延綿的細微呼吸,伏危卻沒有什麽睡意。
她所需之物,他一樣都給不起。
不僅給不起,在她逐漸有名聲傳出去後,還很有可能因為他的緣故,給她招來禍端。
為了避免這種禍端,他雙腿恢複後,必然不能隻是隨她一塊做藥材買賣的。
麵臨他的不僅僅是時下窮窘的處境,還有不想他好過的人。
那人權勢還未能伸得太遠,但若是有朝一日權勢更上一層的時候,知曉他過得美滿,必然會繼續再使肮髒的手段。
他在武陵郡之時,便了解到這兩年新即位的天子驕奢淫逸,更是征丁無數,大興土木修建宮宇樓台。
強權之下必有反抗,不過是早與晚的事情。
而他要做的,就是動亂之前,尋得一方勢力庇護全家。
一則為了將來做打算,一則為了庇護迫害。
現在能找到的勢力,也不過是玉縣的縣衙。
隻是,玉縣貧瘠落後,那玉縣的知縣於玉縣的平民老百姓來說或許是隻可仰望的存在。但在那些達官貴人眼中,也不過是看螻蟻一般的存在。
但他現在能竭力接觸到的,也隻有這玉縣的知縣了。
翌日,虞瀅配了一副消炎藥,熬了半個時辰後,才與伏安伏寧一塊送去了何家,順帶去查看宋三郎的傷勢。
才進何家,發現何叔何嬸和何大郎看向自己時,眼中都帶著一絲敬畏,讓她怪不習慣的。
她問道:“怎都這麽看著我?”
何叔感歎道:“昨日我們幾個大男人都慌張得不行,唯有六娘你麵不改色,我們是打心裏佩服你的。”
虞瀅一笑,謙虛道:“我不過是看著鎮定,但其實心裏還是慌得很的,昨夜失眠了大半宿,就是擔心宋三郎會不會有什麽意外,所以今日一早就過來查看他的情況。”
何叔與她說:“宋三郎許是昨晚一直疼得睡不著,今早喝了些熱粥後就睡了。”
虞瀅問:“宋家就沒有來人?”
提起這個,何嬸就來了氣。怕宋三郎聽到,壓低了聲音道:“來了,來的是那宋家小女兒,隻是拿了幾個雞蛋過來又回去了,他那親爹一眼都沒過來瞧,生怕一過來就得把人接回去似的。”
一旁在晾衣服的何家大嫂搭嘴道:“昨日你家大兄把人帶回去時,宋三郎滿身都是血,村裏的人自然越傳越厲害。”
“我剛剛洗衣服的時候,就聽那些婦人在說要治好宋三郎要花很多銀子,估摸著宋家人不敢過來,也是怕把個累贅接回去。”
雖然何家大嫂也埋怨丈夫和公婆把宋家三郎接回來,但也不敢明說出來。
而且那宋三郎平時與丈夫在士族那處做活,兩人也多有關照,她更是不會把埋怨的話說出來惹丈夫和公婆的不喜。
何嬸道:“不接就不接,讓村裏的人看看那宋家人的嘴臉,以後那宋家夫妻若是還要拿著孝字來壓榨宋三郎,那便就有話懟回去了。”
何大嫂聞言,說:“可這以後還是要回宋家去住的。”
總不能繼續留在他們家吧?
何叔想了想,說道:“等過一些天,給伏家搭茅草屋的時候,與裏正說一聲,在這附近也劃一些地來給宋三郎搭一間茅草屋。”
虞瀅在一旁聽著,並未插嘴。
看人品性,從所作所為便能分辨出個大概。
何家人對鄰裏善意的舉動,便能知道他們是善良的人。
在何家待了一會後,虞瀅怕藥涼了,便讓何叔把宋三郎給喊醒了。
宋三郎見到了伏家二郎的娘子,想起昨日的事情,眼裏有感激又有幾分敬畏。
他撐著床坐起來,“昨日的事情多謝伏家弟妹了。”
宋三郎和伏震以兄弟相稱,這聲伏家弟妹倒也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