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婦人一瞪眼,罵道:“你以為你小妹是阿杏那賤丫頭麽!”
伏危聞言,確定這就是阿瀅托他找的溫家了。
確定是溫家所在後,伏危便去征得知縣同意,抓拿溫家眾人。
周知縣詫異的望了他一眼,好似在說他進來就為了這等小事?
伏危便把前因後果說了,知縣笑道:“我以為你在武陵郡生活了二十餘載,對才相認不過半年的伏家沒有什麽深厚的感情,看來不盡然。”
伏危回道:“在在下最萎靡不振之時,他們不曾放棄我,生母更是為我傾盡所有,最後隻得野菜果腹,不算親緣,就這一份情我也必須還。”
周知縣聞言,笑道:“你倒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成吧,總歸也是犯了律法的人,抓回來打幾個板子,關上一段時日,另外再讓他們補償你家大嫂的役銀。”
伏危想到在溫家住在那等不堪的地方,役銀也不用想了,時下最重要的是能讓他們受罪,而非像現在這般沒有半點愧疚,反倒覺得理所應當。
說了溫家的事,伏危又說另外的事。
“此番農戶種植草藥,勢必會引起玉縣幾家醫館的反對。”
這事,周知縣也粗略的想過了,他看向伏危:“那你可想到什麽法子了?”
伏危道:“一開始就讓醫館收藥材。”
周知縣眉頭一皺:“他們低價收入,再高價轉交到衙門?”
伏危搖頭:“衙門的人不識草藥,且人手不足,最重要的一點,太過明目張膽的收購農戶藥材,恐會衍生出各種問題,但醫館收藥材快,也能分辨出藥材,這就省去了許多人工和時間。”
周知縣心中思忖片刻他所言,似乎確實如此。
“可就我所知,醫館收購百姓的藥材價極低,如此百姓又有什麽賺頭?”
伏危應道:“底層藥市胡亂定價,沒有一個明確的價格,不若如先前所言,成立一個藥行商會。加入商會的,便得衙門幫助外銷藥材,而且有規定收購百姓藥材,最低不得低於多少銀錢,這樣既能保證百姓的利益,也能遏製醫館胡亂定價收購的價格。”
周知縣聞言,沉吟半晌。
“我看他們未必能答應。”
“在下願意一試,隻要有一家家同意,其他幾家便也能同意。”
周知縣抬眼看向他:“你去說服?”
伏危微一拱手,提出道:“大人隻需讓洛典史與我一塊辦此事,便會事半功倍。”
聽到洛典史的名號,周知縣微微皺眉:“洛典史與洛記醫館是兄弟,洛記醫館恐是幾家醫館中最難解決的,但若是洛典史相勸,也能容易一些”
斟酌片刻,應了伏危:“我會讓洛典史與你一同去,至於洛典史配不配合,便是你考慮的事了。”
伏危拱手應下,隨後周知縣把霍衙差喊入書房,讓他先去押羅家人來縣衙,之後再去陵水村告知讓伏家溫氏,讓她明日來衙門,開堂審三年前被迫去服役一事。
正欲出去的伏危聞言,猶豫了兩息後,還是開口道:“大人,既是我家中之事,不若就讓我去一趟陵水村,讓我去告知。”
周知縣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的素輿上:“你確定?”
伏危應:“下午應會有牛車往陵水村的方向而去。”
他多出幾個銀錢,自然是能讓趕車的人把他送到陵水村。
周知縣盯著伏危瞧,心頭似乎有了答案。
“你內人還在陵水村住,是吧?”
伏危低眸,避開知縣視線,應:“確實還在陵水村居住。”
周知縣輕笑了一聲,把伏危的心思看得透透的:“年輕夫妻,一日不見就想得緊。”
伏危並未說話,但還在書房中的霍衙差卻是忍不住憋笑。
周知縣和霍衙差他們兩人都是從年輕夫妻走過來的,哪能不明白什麽叫做新婚燕爾。
周知縣擺了擺手:“罷了,你想回去現在就回去吧,明早再與你家嫂子他們一塊來,就當我給你半日假,總歸也耽誤不了什麽事。”
伏危頷首道謝。
出了書房,伏危先回了一趟西口巷收拾換洗衣物,順道與羅氏和伏安交代自己要回一趟陵水村。
羅氏原本不放心也想一塊回去,但想到村子沒有那麽多被褥了,也就作罷。
但祖孫二人為了讓坐在素輿的伏危能快些到城門口,便送了他過去。
十一月中,嶺南的天氣一時一個樣,前些天還冷得人瑟瑟發抖,沒過幾日,又開始暖如三月天,隻是這樣的天氣格外幹燥。
這樣的天氣,麵脂才是最好買的時候。
但虞瀅沒時間去想麵脂的事情,她好似停不下來一般,回到陵水村的第三日,又去租下了十畝坡地,準備請人開墾。
去郡治所有的花銷好在都持平回來了,虞瀅手中有五千文左右的存銀。
她粗糲算了一下,這租田和請人開墾,約莫得三千五百文左右,倒還可接受。
與大兄大嫂,還有裏正一塊看完坡地,已近黃昏。
他們往家裏走去,虞瀅琢磨著請人開墾的事情之時,不經意的一抬眼,便覺得自己出現幻覺了。
她竟看見坐在輪椅上,一身淺色布衣的伏危,在落日的餘暉之下朝著她露出淺淺笑意。
一層昏黃光亮的輪廓覆在他的身上,看著好像不是真人,而像是後世的立體投影一般。
虞瀅頓下步子,揉了揉眼再看,人竟還在。
這時,身邊的大嫂忽然驚訝道:“小叔怎麽回來了?”
聽到這話,虞瀅才知道伏危並不是幻覺。
——真的是伏危回來了。
第79章 七十九章
幾人回到家中後, 溫杏去庖房煮了一壺能潤肺的蒲公草茶,端到飯廳,一人倒上一杯。
一杯熱茶入喉, 渾身暖烘烘的。
伏危放下杯盞,把本次回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伏震夫婦聽到溫家所在,衙門明日也會開堂審問後,都麵露驚愕。
伏震在郡治的時候就妻子提起過。
妻子說回去後,弟婦會讓二弟幫忙去查一查她娘家所在,從而討回一個公道。
伏震沒有懷疑過二弟會不會幫,隻是沒想到他們才從郡治回來三日, 就找到了。
伏震回神, 麵色頓時鐵青, 手心暗暗攥成拳, 聲沉沉的問:“人在哪?”
伏危道:“周知縣已經派人去抓拿了,同時也會找到先前辦這事的衙差。若是衙差承認是收過銀錢的, 那麽明日也隻是讓大嫂去指認一下是否是溫家人。”
他略一頓, 又補充:“他們頂多挨上一頓板子,隨而再關一段時日, 雖然也讓其賠付役銀, 但就他們家的情況來瞧, 賠付役銀的事便莫要想了。”
事情過去三年了,與伏震而言,最重要已不是能不能要回役銀了, 而是能不能給他們一個慘痛的教訓。
“大概會打多少板子, 又會關多久?”伏震最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伏危大概了解過類似的情況, 應道:“二十板子和三個月的刑期。”
伏震立即皺起濃眉:“懲罰太輕了!”
他們不僅想把杏娘賣了,更算計杏娘去服苦役, 如此惡毒,這點懲罰對他們來說,著實太過輕了!
伏危麵色淡然,但卻也意味深長地道:“雖隻被關三個月,可在牢房中發生些什麽事情,誰能知曉?”
虞瀅與伏震都聽明白了伏危話裏的意思。
——暗中教訓。
伏危的意思,或在以前,虞瀅不大讚成,可這個時代並非是什麽法治社會,況且溫家當初對大嫂做的事情沒有半點的人性,那些懲罰確實太輕了。
伏震聞言,看向二弟:“你能讓我進牢獄一趟?”
伏危笑了笑:“他們又不是什麽重犯,為何不能?”
伏震聞言,心裏有了底,然後道:“那明日我與杏娘一塊進城。”
伏危道:“剛打完板子,等到他們差不多可以出獄的時候,我再安排大兄去獄中看一看溫家人。”
伏震點頭。
溫杏一直沒有說話,低頭飲著茶水,隻是握著杯子的手微微顫抖。
虞瀅想起在郡治時,與大嫂提起這事的時候,大嫂期待看到大伯母的報應,都激動得翻來覆去了半宿。如今真等到了,如何能不激動?
幾人商量好明日什麽時候去玉縣後,便從飯廳中出來了。
伏危回來,虞瀅隻能與他一屋。
羅氏先前睡的單人床和伏危睡的床,都未送去玉縣,還在,可問題是沒多餘的厚被褥了。
虞瀅推著他的輪椅入屋,關上房門時,伏危也隨之站起,把裝著換洗衣物的包袱放在單人床上。
虞瀅轉回身,望向他,問:“這件事不應該是衙差來陵水村告知的嗎?你如此不方便,怎還跑回來了?”
伏危轉回身看向她。
在對視上伏危那雙漆黑深邃目光之時,虞瀅似乎在一息之間心領神會。
她明白了他眼底的想念,在他張開嘴之時,連忙打斷:“好了,我知道了,你不用說了。”
伏危笑了笑,把那句“因為想見你,就回來了。”收回了心底。
虞瀅簡單整理了一下床鋪,隨而道:“你先休息一會吧,等可以用暮食時我再喊你。”
虞瀅出了屋子,去庖房中與大嫂一塊做暮食。
大嫂在攪拌米飯的時候,虞瀅拿了一塊之前臘的瘦肉。
雖是瘦肉,但為了讓臘肉更香一些,還是留了些許肥肉的。
把臘肉切成薄薄的一片後,簡單焯一遍水,再放在竹篩中瀝水。
瀝著臘肉時,虞瀅撈起上午浸泡的冬筍片,用洗了幾遍後,同樣的也焯一遍水,然後直接放進沒有放油的鍋裏炒去多餘的水分,這樣可以有效地除去澀味。
冬筍片的水分也炒幹了,虞瀅加入了些許的鹽,片刻後才倒入碟子中,開始炒香蔥頭薑片,再放入臘肉炒。
伏危聞言,確定這就是阿瀅托他找的溫家了。
確定是溫家所在後,伏危便去征得知縣同意,抓拿溫家眾人。
周知縣詫異的望了他一眼,好似在說他進來就為了這等小事?
伏危便把前因後果說了,知縣笑道:“我以為你在武陵郡生活了二十餘載,對才相認不過半年的伏家沒有什麽深厚的感情,看來不盡然。”
伏危回道:“在在下最萎靡不振之時,他們不曾放棄我,生母更是為我傾盡所有,最後隻得野菜果腹,不算親緣,就這一份情我也必須還。”
周知縣聞言,笑道:“你倒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成吧,總歸也是犯了律法的人,抓回來打幾個板子,關上一段時日,另外再讓他們補償你家大嫂的役銀。”
伏危想到在溫家住在那等不堪的地方,役銀也不用想了,時下最重要的是能讓他們受罪,而非像現在這般沒有半點愧疚,反倒覺得理所應當。
說了溫家的事,伏危又說另外的事。
“此番農戶種植草藥,勢必會引起玉縣幾家醫館的反對。”
這事,周知縣也粗略的想過了,他看向伏危:“那你可想到什麽法子了?”
伏危道:“一開始就讓醫館收藥材。”
周知縣眉頭一皺:“他們低價收入,再高價轉交到衙門?”
伏危搖頭:“衙門的人不識草藥,且人手不足,最重要的一點,太過明目張膽的收購農戶藥材,恐會衍生出各種問題,但醫館收藥材快,也能分辨出藥材,這就省去了許多人工和時間。”
周知縣心中思忖片刻他所言,似乎確實如此。
“可就我所知,醫館收購百姓的藥材價極低,如此百姓又有什麽賺頭?”
伏危應道:“底層藥市胡亂定價,沒有一個明確的價格,不若如先前所言,成立一個藥行商會。加入商會的,便得衙門幫助外銷藥材,而且有規定收購百姓藥材,最低不得低於多少銀錢,這樣既能保證百姓的利益,也能遏製醫館胡亂定價收購的價格。”
周知縣聞言,沉吟半晌。
“我看他們未必能答應。”
“在下願意一試,隻要有一家家同意,其他幾家便也能同意。”
周知縣抬眼看向他:“你去說服?”
伏危微一拱手,提出道:“大人隻需讓洛典史與我一塊辦此事,便會事半功倍。”
聽到洛典史的名號,周知縣微微皺眉:“洛典史與洛記醫館是兄弟,洛記醫館恐是幾家醫館中最難解決的,但若是洛典史相勸,也能容易一些”
斟酌片刻,應了伏危:“我會讓洛典史與你一同去,至於洛典史配不配合,便是你考慮的事了。”
伏危拱手應下,隨後周知縣把霍衙差喊入書房,讓他先去押羅家人來縣衙,之後再去陵水村告知讓伏家溫氏,讓她明日來衙門,開堂審三年前被迫去服役一事。
正欲出去的伏危聞言,猶豫了兩息後,還是開口道:“大人,既是我家中之事,不若就讓我去一趟陵水村,讓我去告知。”
周知縣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的素輿上:“你確定?”
伏危應:“下午應會有牛車往陵水村的方向而去。”
他多出幾個銀錢,自然是能讓趕車的人把他送到陵水村。
周知縣盯著伏危瞧,心頭似乎有了答案。
“你內人還在陵水村住,是吧?”
伏危低眸,避開知縣視線,應:“確實還在陵水村居住。”
周知縣輕笑了一聲,把伏危的心思看得透透的:“年輕夫妻,一日不見就想得緊。”
伏危並未說話,但還在書房中的霍衙差卻是忍不住憋笑。
周知縣和霍衙差他們兩人都是從年輕夫妻走過來的,哪能不明白什麽叫做新婚燕爾。
周知縣擺了擺手:“罷了,你想回去現在就回去吧,明早再與你家嫂子他們一塊來,就當我給你半日假,總歸也耽誤不了什麽事。”
伏危頷首道謝。
出了書房,伏危先回了一趟西口巷收拾換洗衣物,順道與羅氏和伏安交代自己要回一趟陵水村。
羅氏原本不放心也想一塊回去,但想到村子沒有那麽多被褥了,也就作罷。
但祖孫二人為了讓坐在素輿的伏危能快些到城門口,便送了他過去。
十一月中,嶺南的天氣一時一個樣,前些天還冷得人瑟瑟發抖,沒過幾日,又開始暖如三月天,隻是這樣的天氣格外幹燥。
這樣的天氣,麵脂才是最好買的時候。
但虞瀅沒時間去想麵脂的事情,她好似停不下來一般,回到陵水村的第三日,又去租下了十畝坡地,準備請人開墾。
去郡治所有的花銷好在都持平回來了,虞瀅手中有五千文左右的存銀。
她粗糲算了一下,這租田和請人開墾,約莫得三千五百文左右,倒還可接受。
與大兄大嫂,還有裏正一塊看完坡地,已近黃昏。
他們往家裏走去,虞瀅琢磨著請人開墾的事情之時,不經意的一抬眼,便覺得自己出現幻覺了。
她竟看見坐在輪椅上,一身淺色布衣的伏危,在落日的餘暉之下朝著她露出淺淺笑意。
一層昏黃光亮的輪廓覆在他的身上,看著好像不是真人,而像是後世的立體投影一般。
虞瀅頓下步子,揉了揉眼再看,人竟還在。
這時,身邊的大嫂忽然驚訝道:“小叔怎麽回來了?”
聽到這話,虞瀅才知道伏危並不是幻覺。
——真的是伏危回來了。
第79章 七十九章
幾人回到家中後, 溫杏去庖房煮了一壺能潤肺的蒲公草茶,端到飯廳,一人倒上一杯。
一杯熱茶入喉, 渾身暖烘烘的。
伏危放下杯盞,把本次回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伏震夫婦聽到溫家所在,衙門明日也會開堂審問後,都麵露驚愕。
伏震在郡治的時候就妻子提起過。
妻子說回去後,弟婦會讓二弟幫忙去查一查她娘家所在,從而討回一個公道。
伏震沒有懷疑過二弟會不會幫,隻是沒想到他們才從郡治回來三日, 就找到了。
伏震回神, 麵色頓時鐵青, 手心暗暗攥成拳, 聲沉沉的問:“人在哪?”
伏危道:“周知縣已經派人去抓拿了,同時也會找到先前辦這事的衙差。若是衙差承認是收過銀錢的, 那麽明日也隻是讓大嫂去指認一下是否是溫家人。”
他略一頓, 又補充:“他們頂多挨上一頓板子,隨而再關一段時日, 雖然也讓其賠付役銀, 但就他們家的情況來瞧, 賠付役銀的事便莫要想了。”
事情過去三年了,與伏震而言,最重要已不是能不能要回役銀了, 而是能不能給他們一個慘痛的教訓。
“大概會打多少板子, 又會關多久?”伏震最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伏危大概了解過類似的情況, 應道:“二十板子和三個月的刑期。”
伏震立即皺起濃眉:“懲罰太輕了!”
他們不僅想把杏娘賣了,更算計杏娘去服苦役, 如此惡毒,這點懲罰對他們來說,著實太過輕了!
伏危麵色淡然,但卻也意味深長地道:“雖隻被關三個月,可在牢房中發生些什麽事情,誰能知曉?”
虞瀅與伏震都聽明白了伏危話裏的意思。
——暗中教訓。
伏危的意思,或在以前,虞瀅不大讚成,可這個時代並非是什麽法治社會,況且溫家當初對大嫂做的事情沒有半點的人性,那些懲罰確實太輕了。
伏震聞言,看向二弟:“你能讓我進牢獄一趟?”
伏危笑了笑:“他們又不是什麽重犯,為何不能?”
伏震聞言,心裏有了底,然後道:“那明日我與杏娘一塊進城。”
伏危道:“剛打完板子,等到他們差不多可以出獄的時候,我再安排大兄去獄中看一看溫家人。”
伏震點頭。
溫杏一直沒有說話,低頭飲著茶水,隻是握著杯子的手微微顫抖。
虞瀅想起在郡治時,與大嫂提起這事的時候,大嫂期待看到大伯母的報應,都激動得翻來覆去了半宿。如今真等到了,如何能不激動?
幾人商量好明日什麽時候去玉縣後,便從飯廳中出來了。
伏危回來,虞瀅隻能與他一屋。
羅氏先前睡的單人床和伏危睡的床,都未送去玉縣,還在,可問題是沒多餘的厚被褥了。
虞瀅推著他的輪椅入屋,關上房門時,伏危也隨之站起,把裝著換洗衣物的包袱放在單人床上。
虞瀅轉回身,望向他,問:“這件事不應該是衙差來陵水村告知的嗎?你如此不方便,怎還跑回來了?”
伏危轉回身看向她。
在對視上伏危那雙漆黑深邃目光之時,虞瀅似乎在一息之間心領神會。
她明白了他眼底的想念,在他張開嘴之時,連忙打斷:“好了,我知道了,你不用說了。”
伏危笑了笑,把那句“因為想見你,就回來了。”收回了心底。
虞瀅簡單整理了一下床鋪,隨而道:“你先休息一會吧,等可以用暮食時我再喊你。”
虞瀅出了屋子,去庖房中與大嫂一塊做暮食。
大嫂在攪拌米飯的時候,虞瀅拿了一塊之前臘的瘦肉。
雖是瘦肉,但為了讓臘肉更香一些,還是留了些許肥肉的。
把臘肉切成薄薄的一片後,簡單焯一遍水,再放在竹篩中瀝水。
瀝著臘肉時,虞瀅撈起上午浸泡的冬筍片,用洗了幾遍後,同樣的也焯一遍水,然後直接放進沒有放油的鍋裏炒去多餘的水分,這樣可以有效地除去澀味。
冬筍片的水分也炒幹了,虞瀅加入了些許的鹽,片刻後才倒入碟子中,開始炒香蔥頭薑片,再放入臘肉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