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要一有人咳嗽,接著就有人也跟著咳了起來。
聽到這些頻繁的咳嗽聲,虞瀅眉頭微微一皺。
現在是流感季,體質差的人最容易感染,而老人和小孩就在其中,在這古代,這小小的風寒可都是會要人命的,更何況這個時候的防護意識還非常的薄弱。
虞瀅忽然想起書中的伏寧是在伏危進縣衙不久後夭折的,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上了這流感才發生的不幸。
想到這事,虞瀅心情頓時沉重了起來。
羅氏和伏寧的體質較差,很容易感染上流感,為了避免,隻能是防範與少出門。
虞瀅原本隻打算買兩日的菜,可想起這事,心底擔憂,也就一口氣買下三條大魚,一條今日做,兩條留著做臘魚,也買了十來斤肉做臘肉。
雞蛋和米麵這些都備上了。
伏危見她大肆買菜,察覺不對勁,問:“怎忽然囤這麽多菜?”
虞瀅低聲與他說:“你有沒有注意到街上咳嗽的人很多?”
伏危回想了一下,又朝著四周仔細觀察片刻,點頭。
虞瀅麵色凝重道:“這很有可能是時疫,體質弱的人容易感染,我先買一些菜在家中囤著,不用阿娘與伏安他們出門買菜。”
古代並無流感一說,流感則是時疫。
伏危聽聞“時疫”二字,臉色倏然嚴肅了起來,問:“你確定?”
虞瀅點頭道:“等回去時候再與你細說。”
二人買了菜後,也沒有多做停留,匆匆往回趕。
回到家中後,虞瀅才說:“天氣反複,時冷時熱最為容易爆發時疫,而且大家都不注意防範,隻會更加嚴重。”
百姓沒有飲熱水的習慣,也不會戴上口罩來防護,更不會去治病,該幹嘛還是會幹嘛,這也就是古時流感為何會有那麽多人因染上時疫而亡的緣故。
伏危麵色凝重道:“你現在有什麽對策,不妨與我說一說。”
虞瀅徐聲道:“多飲熱水能抑製低熱,再有出行時麵帶戴著布巾,能有效防止時疫的蔓延,再有這風寒者……”說到這,她停頓了一下,看向伏危。
伏危:“怎了?”
虞瀅為難道:“我本來琢磨著你可以提議知縣開設一個攤子,熬製草藥湯汁發放。我也可以幫忙坐診,衙門做靠,便不怕有人滋事,這樣既可以提高衙門與你的聲望,對百姓也有好處,隻是我忽然反應過來,我並無行醫資格。”
伏危幾日前聽說她繼承過醫館,便也就去了解了各種對醫者的規定。
他沉吟片刻後,說:“並非一定要有行醫資格才行,若是有醫館老大夫認準,也是可以去行醫的。”
“你還是與我一同去見知縣,把現在的情況言明,再把你方才所言的應對對策提出來,若是大人認同,便可找大夫來考核你,通過便可。”
對於沒有時間去考試了,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現代流感已普遍,可古代的時疫卻是要人命的,而且還不止是一兩條人命。
虞瀅也不敢耽擱。
她既有應對的方法,就不可能獨善其身。
虞瀅托隔壁院子的嬸子在羅氏他們到後,轉述說他們去一趟衙門,晚些時候回來,隨後與伏危匆匆趕去衙門。
第95章 九十五章
伏危與虞瀅差不多到衙門時候, 正巧碰上了要去尋他們的霍衙差。
霍衙差道:“我這正要去請伏先生呢。”
伏危疑惑:“尋我何事?”
霍衙差看了眼他身旁的餘娘子,沒有說是什麽事情,隻說:“是大人尋伏先生。”
伏危略一推測, 問:“可是事關孫幕僚?”
霍衙差有些詫異,可還是點了頭。
伏危大概也知道是什麽事情了。
他麵色平靜,沒有半點的意外。
小半刻後,到了衙門。
虞瀅為避嫌,暫時在外堂等候。
伏危與霍衙差進入內堂。
內堂中,知縣坐在上首,洛典史在一旁站著, 而孫幕僚則耷拉著腦袋, 怔然無神地站在另一旁。
洛典史見到伏危, 朝著他略一拱手。
伏危微微一低頭。
周知縣看見伏危來了, 終於明白為何在去郡治前,他會信誓旦旦地說在年節前, 這孫幕僚會自願離開縣衙, 原來是在這等著呢。
周知縣一問,才知伏危在與他去郡治前就安排好了。
此次去郡治, 帶兩個幕僚去郡治都已經夠惹眼了, 自然不會再帶上孫幕僚。
再者往年都是帶著錢幕僚去的郡治, 今年多帶了伏危,就是怕這孫幕僚心生怨恨,所以才會在去之前請他過來喝了一頓酒好好聊了一番。
誰承想這孫幕僚真個豬油蒙了心了, 竟想著傳消息去武陵郡給那太守之子!
說他攬伏危入縣衙做幕僚, 伏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的!
做了幾年知縣, 對這十裏八鄉的刺頭,周知縣還是知道的, 那伏家被抱錯的孩子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聽說是個好吃懶做,跟著一群賴子東家西家混,偷雞摸狗的事情沒少幹。
這樣的人若是知道自己原本可以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卻因為被抱錯而吃了二十年的苦,不可能不計較,
不但會計較,還會往恨裏來計較,伏危的腿是誰斷的,都不消懷疑。
若是這消息真傳到那人耳中,他倒是不會如何,隻怕伏危如何就不好說了。
好在這消息被洛典史給攔了下來。
這孫幕僚家裏雖有些銀錢,可不是什麽士族富戶,而且現在又是冬季,得能花大價錢才能特意找人送信到武陵郡,所以要送信去兩千餘裏的武陵郡,還是得找信差去送。
洛典史管轄的職務中就有信件往來這一塊,因此他識得整個玉縣的信差。
他暗中一一囑咐過這些信差,若是有收到送去武陵郡的信件,無論是何人寄出去的,都先不動神色的攔截下來,再告知與他。
洛典史說得很是慎重,這些信差還以為是什麽機密的事情,所以每回有送去武陵郡的信件都會截下來,先去報備。
也正是因為嚴謹,這才攔下了孫幕僚的信。
周知縣把桌上截來的信拿起在手中揚了揚,霍衙差會意,過去拿來給了伏危。
伏危大概看了一遍下來。
對上邊的內容感覺不到意外。
周知縣看向孫幕僚,直截了當的道:“你雖未犯律法,可卻已然做了背主之事。”
孫幕僚臉色煞然一白,顫顫巍巍的抬頭看向伏危。
伏危臉色漠然,看不出任何情緒,好似他在他的眼裏,不足一提。
周知縣厲聲道:“但念你幫我三年,我不會關你,這次留你一點顏麵,讓你自辭幕僚一職。但我同時也警告你,我會讓人盯著你,你若敢再有半點的其他心思,我身為知縣大可隨意安給你全家一個罪名,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孫幕僚撲通一下就跪了下來,聲音顫抖地說:“多謝大人。”
這模樣,可見在伏危沒來之前膽戰心驚了多久。
“明日把辭呈送來,滾,別讓我瞧見你。”
孫幕僚慌忙爬起,看了眼伏危後,步子踉蹌地從內堂出去。
周知縣看向霍衙差:“去找個人盯一段時間。”
霍衙差一拱手,隨後退了出去。
內堂中隻剩下三人,周知縣看向伏危,道:“你也莫要怪我放過孫幕僚,他好歹是玉縣本地有些好名聲的人,也在衙門待了幾年,我要管理好這玉縣,需得聲望。”
伏危道:“屬下明白大人的難處。”
小小的一個孫幕僚,伏危倒不是很在意。
周知縣點了頭,看向洛典史:“先前你因你大兄的事情想不通,我還琢磨著你會不會做了錯事,但你也沒讓我失望,等年後把藥材外送的差事,便交付給你了,若是有好消息傳回來,明年下半年便升你為主簿。”
洛典史聽到前半段話,頓時心虛不已,後半句話讓他心下又驚又喜,連忙拱手應下:“屬下定不會辜負大人厚望!”
心下更是感激伏危。
若非伏危大度不與他計較,他怎麽會有這個機會!
周知縣點了點頭,隨即想到伏危來得似乎有些快了,便問:“你來得怎這麽快?”
伏危也不避諱洛典史,徑直道:“屬下的娘子會些草藥和醫術,今日去市集的時候,街上百姓咳嗽聲不斷,加上近些時日玉縣時而細雨寒天,時而濕熱,她懷疑有可能是時疫。”
周知縣和洛典史聽到時疫這兩個字時,臉色都頓時一變。
嶺南天氣變化多端,每隔四五年,一些地方就會爆發一些大大小小時疫,周知縣上任三年,這玉縣都一直風平浪靜的,從未爆發過時疫。
洛典史似乎想起了什麽,臉色更加凝重:“這兩日來,醫館確實多了很多頭疼發熱的病人。”
不管是不是時疫,既然提起了,而且也有跡象,就不能坐視不管。
伏危見周知縣沉重的臉色,便知無需再多言,知縣也是看重的。
他道:“屬下娘子也來了衙門,她父親先前是太醫的,她懂的醫理也較為全麵,也看過許多隻有太醫才能看得到的珍稀醫籍,或許能幫上些什麽忙。”
這餘娘子還是靠藥材生意擺脫貧苦的,周知縣並不懷疑她的能力,再者她的家世卻是比尋常大夫厲害,不得不重視。
斟酌一二後,看向洛典史:“你讓人把四個醫館的館長喚來,我要逐一詢問他們情況,以便確定是不是時疫。”
洛典史不敢耽擱,連忙出去請人。
洛典史出去後,周知縣與伏危道:“且等醫館的人來了,再商量。”
伏危點了頭。
虞瀅在等候的時候也沒有閑著,因為她發現衙門也有好些人咳嗽不止,她了走過去,讓他們給自己搭脈再看其情況。
因伏危現在在衙門樹立了威信,又得大人看重,況且他們也聽說餘娘子生父是太醫,正巧他們確實有個頭疼發熱的,所以都願意給餘娘子瞧。
聽到這些頻繁的咳嗽聲,虞瀅眉頭微微一皺。
現在是流感季,體質差的人最容易感染,而老人和小孩就在其中,在這古代,這小小的風寒可都是會要人命的,更何況這個時候的防護意識還非常的薄弱。
虞瀅忽然想起書中的伏寧是在伏危進縣衙不久後夭折的,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上了這流感才發生的不幸。
想到這事,虞瀅心情頓時沉重了起來。
羅氏和伏寧的體質較差,很容易感染上流感,為了避免,隻能是防範與少出門。
虞瀅原本隻打算買兩日的菜,可想起這事,心底擔憂,也就一口氣買下三條大魚,一條今日做,兩條留著做臘魚,也買了十來斤肉做臘肉。
雞蛋和米麵這些都備上了。
伏危見她大肆買菜,察覺不對勁,問:“怎忽然囤這麽多菜?”
虞瀅低聲與他說:“你有沒有注意到街上咳嗽的人很多?”
伏危回想了一下,又朝著四周仔細觀察片刻,點頭。
虞瀅麵色凝重道:“這很有可能是時疫,體質弱的人容易感染,我先買一些菜在家中囤著,不用阿娘與伏安他們出門買菜。”
古代並無流感一說,流感則是時疫。
伏危聽聞“時疫”二字,臉色倏然嚴肅了起來,問:“你確定?”
虞瀅點頭道:“等回去時候再與你細說。”
二人買了菜後,也沒有多做停留,匆匆往回趕。
回到家中後,虞瀅才說:“天氣反複,時冷時熱最為容易爆發時疫,而且大家都不注意防範,隻會更加嚴重。”
百姓沒有飲熱水的習慣,也不會戴上口罩來防護,更不會去治病,該幹嘛還是會幹嘛,這也就是古時流感為何會有那麽多人因染上時疫而亡的緣故。
伏危麵色凝重道:“你現在有什麽對策,不妨與我說一說。”
虞瀅徐聲道:“多飲熱水能抑製低熱,再有出行時麵帶戴著布巾,能有效防止時疫的蔓延,再有這風寒者……”說到這,她停頓了一下,看向伏危。
伏危:“怎了?”
虞瀅為難道:“我本來琢磨著你可以提議知縣開設一個攤子,熬製草藥湯汁發放。我也可以幫忙坐診,衙門做靠,便不怕有人滋事,這樣既可以提高衙門與你的聲望,對百姓也有好處,隻是我忽然反應過來,我並無行醫資格。”
伏危幾日前聽說她繼承過醫館,便也就去了解了各種對醫者的規定。
他沉吟片刻後,說:“並非一定要有行醫資格才行,若是有醫館老大夫認準,也是可以去行醫的。”
“你還是與我一同去見知縣,把現在的情況言明,再把你方才所言的應對對策提出來,若是大人認同,便可找大夫來考核你,通過便可。”
對於沒有時間去考試了,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現代流感已普遍,可古代的時疫卻是要人命的,而且還不止是一兩條人命。
虞瀅也不敢耽擱。
她既有應對的方法,就不可能獨善其身。
虞瀅托隔壁院子的嬸子在羅氏他們到後,轉述說他們去一趟衙門,晚些時候回來,隨後與伏危匆匆趕去衙門。
第95章 九十五章
伏危與虞瀅差不多到衙門時候, 正巧碰上了要去尋他們的霍衙差。
霍衙差道:“我這正要去請伏先生呢。”
伏危疑惑:“尋我何事?”
霍衙差看了眼他身旁的餘娘子,沒有說是什麽事情,隻說:“是大人尋伏先生。”
伏危略一推測, 問:“可是事關孫幕僚?”
霍衙差有些詫異,可還是點了頭。
伏危大概也知道是什麽事情了。
他麵色平靜,沒有半點的意外。
小半刻後,到了衙門。
虞瀅為避嫌,暫時在外堂等候。
伏危與霍衙差進入內堂。
內堂中,知縣坐在上首,洛典史在一旁站著, 而孫幕僚則耷拉著腦袋, 怔然無神地站在另一旁。
洛典史見到伏危, 朝著他略一拱手。
伏危微微一低頭。
周知縣看見伏危來了, 終於明白為何在去郡治前,他會信誓旦旦地說在年節前, 這孫幕僚會自願離開縣衙, 原來是在這等著呢。
周知縣一問,才知伏危在與他去郡治前就安排好了。
此次去郡治, 帶兩個幕僚去郡治都已經夠惹眼了, 自然不會再帶上孫幕僚。
再者往年都是帶著錢幕僚去的郡治, 今年多帶了伏危,就是怕這孫幕僚心生怨恨,所以才會在去之前請他過來喝了一頓酒好好聊了一番。
誰承想這孫幕僚真個豬油蒙了心了, 竟想著傳消息去武陵郡給那太守之子!
說他攬伏危入縣衙做幕僚, 伏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的!
做了幾年知縣, 對這十裏八鄉的刺頭,周知縣還是知道的, 那伏家被抱錯的孩子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聽說是個好吃懶做,跟著一群賴子東家西家混,偷雞摸狗的事情沒少幹。
這樣的人若是知道自己原本可以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卻因為被抱錯而吃了二十年的苦,不可能不計較,
不但會計較,還會往恨裏來計較,伏危的腿是誰斷的,都不消懷疑。
若是這消息真傳到那人耳中,他倒是不會如何,隻怕伏危如何就不好說了。
好在這消息被洛典史給攔了下來。
這孫幕僚家裏雖有些銀錢,可不是什麽士族富戶,而且現在又是冬季,得能花大價錢才能特意找人送信到武陵郡,所以要送信去兩千餘裏的武陵郡,還是得找信差去送。
洛典史管轄的職務中就有信件往來這一塊,因此他識得整個玉縣的信差。
他暗中一一囑咐過這些信差,若是有收到送去武陵郡的信件,無論是何人寄出去的,都先不動神色的攔截下來,再告知與他。
洛典史說得很是慎重,這些信差還以為是什麽機密的事情,所以每回有送去武陵郡的信件都會截下來,先去報備。
也正是因為嚴謹,這才攔下了孫幕僚的信。
周知縣把桌上截來的信拿起在手中揚了揚,霍衙差會意,過去拿來給了伏危。
伏危大概看了一遍下來。
對上邊的內容感覺不到意外。
周知縣看向孫幕僚,直截了當的道:“你雖未犯律法,可卻已然做了背主之事。”
孫幕僚臉色煞然一白,顫顫巍巍的抬頭看向伏危。
伏危臉色漠然,看不出任何情緒,好似他在他的眼裏,不足一提。
周知縣厲聲道:“但念你幫我三年,我不會關你,這次留你一點顏麵,讓你自辭幕僚一職。但我同時也警告你,我會讓人盯著你,你若敢再有半點的其他心思,我身為知縣大可隨意安給你全家一個罪名,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孫幕僚撲通一下就跪了下來,聲音顫抖地說:“多謝大人。”
這模樣,可見在伏危沒來之前膽戰心驚了多久。
“明日把辭呈送來,滾,別讓我瞧見你。”
孫幕僚慌忙爬起,看了眼伏危後,步子踉蹌地從內堂出去。
周知縣看向霍衙差:“去找個人盯一段時間。”
霍衙差一拱手,隨後退了出去。
內堂中隻剩下三人,周知縣看向伏危,道:“你也莫要怪我放過孫幕僚,他好歹是玉縣本地有些好名聲的人,也在衙門待了幾年,我要管理好這玉縣,需得聲望。”
伏危道:“屬下明白大人的難處。”
小小的一個孫幕僚,伏危倒不是很在意。
周知縣點了頭,看向洛典史:“先前你因你大兄的事情想不通,我還琢磨著你會不會做了錯事,但你也沒讓我失望,等年後把藥材外送的差事,便交付給你了,若是有好消息傳回來,明年下半年便升你為主簿。”
洛典史聽到前半段話,頓時心虛不已,後半句話讓他心下又驚又喜,連忙拱手應下:“屬下定不會辜負大人厚望!”
心下更是感激伏危。
若非伏危大度不與他計較,他怎麽會有這個機會!
周知縣點了點頭,隨即想到伏危來得似乎有些快了,便問:“你來得怎這麽快?”
伏危也不避諱洛典史,徑直道:“屬下的娘子會些草藥和醫術,今日去市集的時候,街上百姓咳嗽聲不斷,加上近些時日玉縣時而細雨寒天,時而濕熱,她懷疑有可能是時疫。”
周知縣和洛典史聽到時疫這兩個字時,臉色都頓時一變。
嶺南天氣變化多端,每隔四五年,一些地方就會爆發一些大大小小時疫,周知縣上任三年,這玉縣都一直風平浪靜的,從未爆發過時疫。
洛典史似乎想起了什麽,臉色更加凝重:“這兩日來,醫館確實多了很多頭疼發熱的病人。”
不管是不是時疫,既然提起了,而且也有跡象,就不能坐視不管。
伏危見周知縣沉重的臉色,便知無需再多言,知縣也是看重的。
他道:“屬下娘子也來了衙門,她父親先前是太醫的,她懂的醫理也較為全麵,也看過許多隻有太醫才能看得到的珍稀醫籍,或許能幫上些什麽忙。”
這餘娘子還是靠藥材生意擺脫貧苦的,周知縣並不懷疑她的能力,再者她的家世卻是比尋常大夫厲害,不得不重視。
斟酌一二後,看向洛典史:“你讓人把四個醫館的館長喚來,我要逐一詢問他們情況,以便確定是不是時疫。”
洛典史不敢耽擱,連忙出去請人。
洛典史出去後,周知縣與伏危道:“且等醫館的人來了,再商量。”
伏危點了頭。
虞瀅在等候的時候也沒有閑著,因為她發現衙門也有好些人咳嗽不止,她了走過去,讓他們給自己搭脈再看其情況。
因伏危現在在衙門樹立了威信,又得大人看重,況且他們也聽說餘娘子生父是太醫,正巧他們確實有個頭疼發熱的,所以都願意給餘娘子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