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了眼她絞發的帕子,伸手過去,溫聲道:“我來。”
虞瀅把帕子給了他,暼了眼拐杖,道:“有些舊了,但還是結實的。”
說著在桌前坐下。
伏危站到她的身後,把烏黑的長發包裹在帕子中,力道適中的按揉,讓帕子汲取烏發中的水汽。
“明日我便把這拐杖帶去衙門,適時用一下。”
伏危的動作很溫柔,讓虞瀅覺得自己是珍寶一般。
頭皮酥麻舒服,也很舒心。
她舒服得微微眯眼,聲音清而緩:“你這腿一恢複,永熹堂的名聲也算是傳出去了。”
伏危“嗯”了一聲,隨而道:“會有困擾嗎?”
虞瀅搖了搖頭:“那倒算不上,就是會忙碌。”
“現在醫館什麽情況?”
虞瀅道:“來看病的百姓是少了,但二樓的客人卻不曾少。”
永熹堂被訛的事情在這玉縣沸沸揚揚的。
永熹堂被封了兩日,後來開門後門庭冷清,沒人敢來。
後來周知縣把調查出來的事情讓人敲鑼傳出去後,真相大白了,才慢慢又有了些客人,但相對比之前,卻是少了很多。
這大半個月的賬和之前比太過淒涼,好在虞瀅名聲好,旁人聽說她回來了,覺得她本事大,可靠,所以又陸續有人預約,二樓的生意也逐漸恢複,但一樓的病患卻逐漸減少。
伏危:“大概是因這賦稅加重的原因,所以百姓生了病,也隻能硬生生扛著。”
虞瀅沉默了下來。
“我知你心裏不好受。”伏危說了這話,並沒有說太多勸慰的話,他明白的道理,她也明白。
虞瀅笑了笑:“我不矯情,但有時候就是覺得難受。”
畢竟她是在和平年代裏長大的,聊到這些事情怎麽可能沒有半分波動。
可她也明白,她雖然有些小本事,可還不足以撼動什麽,所以隻能在自保的情況之下,能幫得了才會去幫。
頭發也已經半幹,不需要再擦,伏危便放下帕子,尋了衣裳去洗漱。
虞瀅則開了窗吹著頭發。
伏危沐浴回來時,她的頭發也幹了,但還是披散著頭發坐在窗前。
月色溶溶,淡淡的柔光落在虞瀅的身上,很是柔美。
伏危望著她有些欲動,走過去把窗戶闔上後,便把她抱起來。
他嗓音低了一個調:“該歇下了。”
雖然做夫妻時間短,卻伏危總是一派清心寡欲的模樣,但虞瀅是了解他的。
雙手摟住伏危的脖子,仰頭在他的喉結上親了親,小聲應:“好。”
往後可不平靜了,趁著現在還有幾天安生日子,自然是得珍惜著過。
行至床邊的伏危低聲一笑,嗓音如珠玉落盤,讓人耳朵發酥。
伏危動作溫柔地把懷中的人放在了榻上,再放下勾上的帳幔。
在帳幔傾瀉而下的時候,頎長的身體也隨之壓下。
玉縣的周知縣有個雙腿殘疾的幕僚,在去年年底,經過蒼梧郡太守府的晚宴後,七縣知縣都知道了有這麽一個人。
七月中旬,伏危依靠著拐杖也可行走。
七個縣城的人都多多少少聽說過伏危的事情,所以當這伏幕僚的腿治好了,傳播得也很快。
自然,是他娘子給他醫治的事,也一同傳了出去。
玉縣有女大夫,姓餘。餘大夫原為太醫女,後為伏家婦。
餘大夫能治疫,能治疾,更能治斷腿,醫術極其了得。
虞瀅的名聲也就這樣傳了出去。
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
伏危去衙門上值雖還靠著素輿出行, 但在衙門中都是拄著拐杖行走,不需再讓人推著素輿。
年前伏震沒有到衙門上值的時候,伏危上值時絕不會碰一滴茶水, 杜絕旁人幫忙解手的問題,便是有伏震做掩護,伏危去茅房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如今不用做再演戲了,也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便是沒說,來上值的時候,虞瀅還是給他準備了一壺涼茶。
伏危出門的時候,虞瀅還打趣著說他也不用午間和晚間一下值就往茅廁跑了。
伏危飲了一口涼茶, 蓋上竹筒後放置在一旁, 拄著拐杖從桌後站起, 走到書架前尋找文書。
洛典史從外進來, 看到伏危站立在書架前,一愣。
雖然早幾日就知曉了, 但每回見了, 都還是會稱奇。
伏危的雙腿,便是洛記醫館的大夫看的診。
他今日還聽那大夫說起伏危雙腿的事情。
說伏危的雙腿是被人用棍棒直接蠻力打斷的, 而且似乎怕他的腿能治好, 所以不止打了一遍。
也因此, 都猜測是那被替換的真公子所為,不然誰對伏危有這麽大的仇恨?
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就玉縣大夫的醫術而言, 還真的治不了伏危雙腿。
現在想來, 餘娘子的醫術, 他那有歪心思的兄長就是再追趕十年也追趕不上。
伏危一支拐杖倚在書架前,一臂夾著另一支拐杖查找卷宗文書, 姿勢不僅費勁的,還極其不方便。
洛典史走到伏危身旁,詢問道:“伏先生要尋什麽,可要在下幫忙?”
伏危已然找到了自己想找的文書,取下後遞給洛典史,溫潤一笑:“那便勞煩洛典史幫我放到案上。”
洛典史接過幾卷竹簡文書,隨後夾在腋下,伸手欲扶。
伏危雙臂撐著拐杖,笑道:“這點路,不用扶。”
說著,自己慢騰騰地走到了桌後坐下。
洛典史把文書放在了桌麵上,問:“餘娘子可說伏先生的腿何時能不用拐杖?”
伏危把拐杖放在桌尾倚著,坐定後似思索了片刻,才道:“聽她說要看我筋骨愈合的程度,愈合得好的話,大概兩個月,若是不好的話,估計三個月到六個月。”
洛典史道:“餘娘子醫術了得,估計不用兩個月,先生便能恢複如初。”
伏危笑了笑:“承典史吉言,希望兩個月內便能恢複。”
洛典史也笑了笑,但隨即想起大夫所言,那腿是被人硬生生打斷,且不止打了一次的事,心頭便忽然多了幾分擔憂。
想了想,雖知道伏危心裏有數,但還是開口提醒:“先生腿骨接好了,往後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有些人的心一時陰暗,也是一世陰暗。”
伏危展開竹簡的動作略微一頓,隨而平展在桌上,抬起目光,一笑:“多謝洛典史提醒,我定會小心謹慎。”
說了一會話後,洛典史想起自己尋伏危的目的,商議之後,便離開了庫房。
人離開後,伏危臉色的笑意才淡去。
因虞瀅醫治好伏危雙腿,外邊都傳她醫術了得,不僅是本縣的百姓,還有其他縣的百姓也都找到了永熹堂來,看病的人也隨之多了起來。
病人一多,虞瀅手工的時間也就延長了。
傍晚回來時,聽伏寧說伏危下值回來後就待在書房,不讓人進去,待了大概一個時辰了。
到用暮食的時候,虞瀅才去喊他。
半晌後,伏危才把書房門打開。
書房窄小,虞瀅的目光略過他,一眼就瞧到了桌麵上的圖紙,雖然看不清楚畫的是什麽,但卻能看得出來不是人像,而是物。
收回目光,看向伏危:“先用膳,用完再來忙活。”
伏危點了頭,出了屋子,轉身把房門闔上。
虞瀅她走去堂屋時,還是低聲與她說了:“我最近要做一些便於藏身的防身利器,也給你做一份小巧的。”
既然是防身的,虞瀅也沒有拒絕。
伏危做防身利器的目的,她是清楚的。
她雖然沒有傷人之心,但架不住旁人有傷她的心思。
來醫館看診的男子,越發的多了。
畢竟有許多人是大老遠跑來的,虞瀅起先還會在醫館外頭支個桌子來診疾。
可多為小病,尋常醫館都能治好,這些一折騰下來,來醫館裏邊瞧病的人就少了。
許多女子瞧病,都是不想讓人知道的,如今門前終日有男子徘徊,來瞧病的女子自然是驟減。
醫館外頭喧鬧,二樓也沒了生意。
虞瀅心裏也愁得很。
之後幾日雖讓人拒絕,可架不住有各樣各式的人。
有人在醫館門前跪下,哀求診治。
也有人脾氣暴躁,在門口罵罵咧咧,說是自顧就男尊女卑,憑什麽隻給女子瞧病,不給男子瞧病,分明是眼中沒有尊卑!
煩惱得很,虞瀅索性就讓人早早關了門,收工回家!
因為煩惱,所以連食欲都沒了,幾口飯後,便放下了碗筷回了屋。
虞瀅把帕子給了他,暼了眼拐杖,道:“有些舊了,但還是結實的。”
說著在桌前坐下。
伏危站到她的身後,把烏黑的長發包裹在帕子中,力道適中的按揉,讓帕子汲取烏發中的水汽。
“明日我便把這拐杖帶去衙門,適時用一下。”
伏危的動作很溫柔,讓虞瀅覺得自己是珍寶一般。
頭皮酥麻舒服,也很舒心。
她舒服得微微眯眼,聲音清而緩:“你這腿一恢複,永熹堂的名聲也算是傳出去了。”
伏危“嗯”了一聲,隨而道:“會有困擾嗎?”
虞瀅搖了搖頭:“那倒算不上,就是會忙碌。”
“現在醫館什麽情況?”
虞瀅道:“來看病的百姓是少了,但二樓的客人卻不曾少。”
永熹堂被訛的事情在這玉縣沸沸揚揚的。
永熹堂被封了兩日,後來開門後門庭冷清,沒人敢來。
後來周知縣把調查出來的事情讓人敲鑼傳出去後,真相大白了,才慢慢又有了些客人,但相對比之前,卻是少了很多。
這大半個月的賬和之前比太過淒涼,好在虞瀅名聲好,旁人聽說她回來了,覺得她本事大,可靠,所以又陸續有人預約,二樓的生意也逐漸恢複,但一樓的病患卻逐漸減少。
伏危:“大概是因這賦稅加重的原因,所以百姓生了病,也隻能硬生生扛著。”
虞瀅沉默了下來。
“我知你心裏不好受。”伏危說了這話,並沒有說太多勸慰的話,他明白的道理,她也明白。
虞瀅笑了笑:“我不矯情,但有時候就是覺得難受。”
畢竟她是在和平年代裏長大的,聊到這些事情怎麽可能沒有半分波動。
可她也明白,她雖然有些小本事,可還不足以撼動什麽,所以隻能在自保的情況之下,能幫得了才會去幫。
頭發也已經半幹,不需要再擦,伏危便放下帕子,尋了衣裳去洗漱。
虞瀅則開了窗吹著頭發。
伏危沐浴回來時,她的頭發也幹了,但還是披散著頭發坐在窗前。
月色溶溶,淡淡的柔光落在虞瀅的身上,很是柔美。
伏危望著她有些欲動,走過去把窗戶闔上後,便把她抱起來。
他嗓音低了一個調:“該歇下了。”
雖然做夫妻時間短,卻伏危總是一派清心寡欲的模樣,但虞瀅是了解他的。
雙手摟住伏危的脖子,仰頭在他的喉結上親了親,小聲應:“好。”
往後可不平靜了,趁著現在還有幾天安生日子,自然是得珍惜著過。
行至床邊的伏危低聲一笑,嗓音如珠玉落盤,讓人耳朵發酥。
伏危動作溫柔地把懷中的人放在了榻上,再放下勾上的帳幔。
在帳幔傾瀉而下的時候,頎長的身體也隨之壓下。
玉縣的周知縣有個雙腿殘疾的幕僚,在去年年底,經過蒼梧郡太守府的晚宴後,七縣知縣都知道了有這麽一個人。
七月中旬,伏危依靠著拐杖也可行走。
七個縣城的人都多多少少聽說過伏危的事情,所以當這伏幕僚的腿治好了,傳播得也很快。
自然,是他娘子給他醫治的事,也一同傳了出去。
玉縣有女大夫,姓餘。餘大夫原為太醫女,後為伏家婦。
餘大夫能治疫,能治疾,更能治斷腿,醫術極其了得。
虞瀅的名聲也就這樣傳了出去。
第131章 一百三十一
伏危去衙門上值雖還靠著素輿出行, 但在衙門中都是拄著拐杖行走,不需再讓人推著素輿。
年前伏震沒有到衙門上值的時候,伏危上值時絕不會碰一滴茶水, 杜絕旁人幫忙解手的問題,便是有伏震做掩護,伏危去茅房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如今不用做再演戲了,也暗暗鬆了一口氣。
他便是沒說,來上值的時候,虞瀅還是給他準備了一壺涼茶。
伏危出門的時候,虞瀅還打趣著說他也不用午間和晚間一下值就往茅廁跑了。
伏危飲了一口涼茶, 蓋上竹筒後放置在一旁, 拄著拐杖從桌後站起, 走到書架前尋找文書。
洛典史從外進來, 看到伏危站立在書架前,一愣。
雖然早幾日就知曉了, 但每回見了, 都還是會稱奇。
伏危的雙腿,便是洛記醫館的大夫看的診。
他今日還聽那大夫說起伏危雙腿的事情。
說伏危的雙腿是被人用棍棒直接蠻力打斷的, 而且似乎怕他的腿能治好, 所以不止打了一遍。
也因此, 都猜測是那被替換的真公子所為,不然誰對伏危有這麽大的仇恨?
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就玉縣大夫的醫術而言, 還真的治不了伏危雙腿。
現在想來, 餘娘子的醫術, 他那有歪心思的兄長就是再追趕十年也追趕不上。
伏危一支拐杖倚在書架前,一臂夾著另一支拐杖查找卷宗文書, 姿勢不僅費勁的,還極其不方便。
洛典史走到伏危身旁,詢問道:“伏先生要尋什麽,可要在下幫忙?”
伏危已然找到了自己想找的文書,取下後遞給洛典史,溫潤一笑:“那便勞煩洛典史幫我放到案上。”
洛典史接過幾卷竹簡文書,隨後夾在腋下,伸手欲扶。
伏危雙臂撐著拐杖,笑道:“這點路,不用扶。”
說著,自己慢騰騰地走到了桌後坐下。
洛典史把文書放在了桌麵上,問:“餘娘子可說伏先生的腿何時能不用拐杖?”
伏危把拐杖放在桌尾倚著,坐定後似思索了片刻,才道:“聽她說要看我筋骨愈合的程度,愈合得好的話,大概兩個月,若是不好的話,估計三個月到六個月。”
洛典史道:“餘娘子醫術了得,估計不用兩個月,先生便能恢複如初。”
伏危笑了笑:“承典史吉言,希望兩個月內便能恢複。”
洛典史也笑了笑,但隨即想起大夫所言,那腿是被人硬生生打斷,且不止打了一次的事,心頭便忽然多了幾分擔憂。
想了想,雖知道伏危心裏有數,但還是開口提醒:“先生腿骨接好了,往後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有些人的心一時陰暗,也是一世陰暗。”
伏危展開竹簡的動作略微一頓,隨而平展在桌上,抬起目光,一笑:“多謝洛典史提醒,我定會小心謹慎。”
說了一會話後,洛典史想起自己尋伏危的目的,商議之後,便離開了庫房。
人離開後,伏危臉色的笑意才淡去。
因虞瀅醫治好伏危雙腿,外邊都傳她醫術了得,不僅是本縣的百姓,還有其他縣的百姓也都找到了永熹堂來,看病的人也隨之多了起來。
病人一多,虞瀅手工的時間也就延長了。
傍晚回來時,聽伏寧說伏危下值回來後就待在書房,不讓人進去,待了大概一個時辰了。
到用暮食的時候,虞瀅才去喊他。
半晌後,伏危才把書房門打開。
書房窄小,虞瀅的目光略過他,一眼就瞧到了桌麵上的圖紙,雖然看不清楚畫的是什麽,但卻能看得出來不是人像,而是物。
收回目光,看向伏危:“先用膳,用完再來忙活。”
伏危點了頭,出了屋子,轉身把房門闔上。
虞瀅她走去堂屋時,還是低聲與她說了:“我最近要做一些便於藏身的防身利器,也給你做一份小巧的。”
既然是防身的,虞瀅也沒有拒絕。
伏危做防身利器的目的,她是清楚的。
她雖然沒有傷人之心,但架不住旁人有傷她的心思。
來醫館看診的男子,越發的多了。
畢竟有許多人是大老遠跑來的,虞瀅起先還會在醫館外頭支個桌子來診疾。
可多為小病,尋常醫館都能治好,這些一折騰下來,來醫館裏邊瞧病的人就少了。
許多女子瞧病,都是不想讓人知道的,如今門前終日有男子徘徊,來瞧病的女子自然是驟減。
醫館外頭喧鬧,二樓也沒了生意。
虞瀅心裏也愁得很。
之後幾日雖讓人拒絕,可架不住有各樣各式的人。
有人在醫館門前跪下,哀求診治。
也有人脾氣暴躁,在門口罵罵咧咧,說是自顧就男尊女卑,憑什麽隻給女子瞧病,不給男子瞧病,分明是眼中沒有尊卑!
煩惱得很,虞瀅索性就讓人早早關了門,收工回家!
因為煩惱,所以連食欲都沒了,幾口飯後,便放下了碗筷回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