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言,霍太守歎了一口氣,把手中的信扔到桌子上:“是呀,是我親手教導出來的孩子,可偏是那個人的孩子。”
他一生偽裝,便是枕邊人都沒有卸下過,也隻在父母眼前和這個曾以為最出色的兒子麵前卸下過。
曾經的謹之,現在的伏危了解他。
想到後宅裏邊的那一個親生的嫡子,頓感頭疼。
因為是那個人的兒子,因為對他有所了解,正因此忌憚他會有出息。
這個孩子他了解,他最終不會選擇養育之恩,隻會選擇他覺得是對的事情。
而他二十一年前害伏危生父的事情,若是被知道了,在伏危的眼裏,那便是錯得不可饒恕的事。
伏危便是雙腿殘疾,成了一無所有的罪臣之子,落魄至此尚能一步一步地成為知縣幕僚,後又與蒼梧太守搭上關係,處心積慮的讓太守親自護下他……
這能耐,讓人驚歎,也讓他驚歎,忌憚。
隻要他聽話不出蒼梧,一輩子安分守己的待在蒼梧,他便能讓他這一輩子無虞。但若是打定主意還要往上爬,便休要怪他不念這二十年的父子之情了。
這般有能耐的孩子,為什麽就不是他的種呢?
一想到這裏,又想到了後宅那個沒什麽感情的親生嫡子。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
十月,虞瀅又去了一趟郡治。
給太守夫人複診時,發現太守夫人沒有上妝,氣色明顯比一個月前改善了。
臉色白皙紅潤了許多,眼尾的細紋都少了些許。
因有效果,太守夫人一見到虞瀅,態度很是親昵。
“可算是把你盼來了,原想去玉縣一趟,可這府中的雜務著實是脫不開身。”
虞瀅笑意淺淺的給太守夫人把脈,隨而道:“貴人的脈象比一個月前要平緩了,表示這一個月調理得很好,接下來兩個月很有可能有所反應,葵水會偏黑,貴人屆時無須驚慌,是正常的。”
太守夫人聞言,頓時一喜:“真的會通?”
虞瀅應:“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有反應便不需要再愁,若是接下來兩個月內沒有任何反應,貴人差人送信到玉縣,民婦便立刻趕來。”
虞瀅收了回了手,畢竟禍福皆在旦夕之間,所以言語上沒有給到準確的答案。
太守夫人微微皺眉,但一年都等過來了,還能等不了這兩個月?也就並未說什麽。
把手收回去,放下腕袖,道:“先前你給我弄的那些麵脂麵膏等物,再給我捯飭五份出來,前些天茶席,親近的婦人見我氣色好了,知道我用了這些東西,也都想要一份用用。”
虞瀅應:“多做五份並沒有問題,隻是不是人人都適用的,第一回 用之前,還請貴人提醒先在耳後或是手腕之處試用半刻,若是沒有任何不良征兆才可繼續用。”
太守夫人思索了片刻,道:“總歸明日餘大夫還在郡治,那不若看看你上午得空還是下午得空來這做客,我讓她們順道過來,你也都給她們仔細瞧一瞧。”
雖說虞瀅隻說隻出一次外診,但做客卻是不一樣的,再說這是積攢人脈的難得機會,虞瀅自然是不可能錯過的。
她應:“明日上午巳時至未時前,下午申時至戌時都有空,便看貴人何時方便了。”
太守夫人琢磨了一下,道:“那就上午吧,正好可以留個午膳再走。”
虞瀅應了下來。
給太守夫人做了臉和推拿後,已是一個時辰後的事情了。
告辭回去前,太守夫人給了幾塊好布料讓她帶回去,還有診金和五份妝品的銀錢,共二百零五兩。
此番淨利一百三十九兩。
虞瀅算起銀錢,雖早已經沒有了當初掙幾文十幾文錢時的驚喜,但還是歡喜得緊。
以前掙錢是為了溫飽,現在掙錢是為了以後能有個保障。
第二日到太守府的時候,已經有三個與太守夫人差不多年紀的婦人在花廳中說說笑笑了。
見到虞瀅的時候,眼神中都帶著探究,有婦人開了口:“餘大夫看著年紀輕輕,本事怎會這般好?”
虞瀅還沒說話,曾經問過差不多問題的太守夫人便回了:“那是餘大夫的父親教得好,餘大夫也好學。”
婦人聞言,好奇的問道:“餘家,現在在何處?”
虞瀅回應:“在新縣的一個村子。”
接著又問:“嫁人後,可回去瞧過?”
顯然是知道伏家已是良籍,而餘家依舊是賤籍。
但這問題問出來,顯然是上位者對於底下的人隨意,不在意底下人有沒有麵子。
虞瀅自慚的回:“是我這個做女兒的疏忽了,隻是托人送信送東西回去,卻未曾回去瞧過。”
聞言,眾人也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餘家才被流放沒多久,誰知道皇帝的雷霆之怒消去了多少。
若是哪日這種情況換在他們身上,他們也隻會先保住自己,暗中幫襯一把,但探望便不一定了。
虞瀅不是擔心被連累,而是因為底細問題。
現在尚且能避著,但到底改變不了餘家與餘六娘的血緣關係,若是哪一日真的無可避免的遇上餘家人,也隻能見招拆招。
幾句閑話後,太守夫人喊了停,讓她們試一試麵脂麵膏。
“餘娘子做臉的手藝極好,隻是今日時間不湊巧,不然今日也可以讓她幫你們做一做臉。”
幾人聞言,看向太守夫人的臉,訝異的問道:“夫人這膚色看著比幾日前還要水嫩,可是做了臉?”
太守夫人聽到這話,笑意不自覺濃了許多,抬手摸了摸臉:“昨日做的。”
幾人頓時視線灼灼地看向了虞瀅。
有婦人問道:“明日不若多留一日給我做臉,做臉的銀錢我給你多翻一番。”
另外兩個不缺銀子的婦人也隨之附和:“若是明日留下來,銀錢上我們也給你翻一番。”
女子自古以來皆愛美,底層女子雖愛美,但為了飽腹,也隻能麵朝黃土背朝天,可顯然這幾人是不一樣的。
她們可以為美而花費時間與重金。
這個情,虞瀅定是要答應的。
隻是不能應承得太快。
人很多時候都格外珍惜來得難得到的東西。
虞瀅佯裝遲疑半晌,在她們不耐之時,才道:“我是想留下來的,可是又怕仁善醫館那邊難做。”
婦人們訝異:“給我們做臉,他們怎的就為難起來了?”
虞瀅解釋道:“我先前說過,來郡治隻出一次外診,兩次坐診,仁善醫館也是如此把話放出來的,若是食言了,恐怕會讓醫館為難。”
太守夫人適時開口幫了一把虞瀅。
“仁善醫館確實說過隻外診一次,所以價錢才會如此高,若是給你們做臉,也算是外診,往後外診的人可就有意見了。”
若是隻有那餘氏這般說,她們便會覺得隻是托詞,還會施壓讓其答應,可有太守夫人發話,幾人麵麵相覷,一時不敢施壓。
沉默了片刻,虞瀅道:“不若這樣,若是貴人方便,明日我再留一日,到貴人府上來做臉,便不算出其他人的外診,如何?”
太守夫人與幾個婦人交好,多年交情的好友,自然是答應的。
幾人臉上的笑意頓時粲然,都心道這餘氏上道,往後她這要是來了郡治,若有什麽小麻煩,她們也是可以幫襯幫襯的。
一是因她上道,二是因太守夫人對她親昵態度。
虞瀅這次郡治之行,比上一回掙得更多。
想到手中的銀子越來越多,趕路的疲憊,瞬間就沒有了,第二日依舊是如常去醫館坐堂。
與大嫂伏安才到醫館,便見門口有一個瘦小的女子蹲坐在醫館門前一側,埋著臉似乎在打瞌睡。
她猜測應該是等著看診的人,也就沒有多想。
打開醫館的門,正要進去的時候,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六、六姐……”
虞瀅一怔,轉回身看了過去,方才還埋頭在膝蓋的女子已經站在了身前。
約莫十三歲左右的小姑娘,麵頰凹了下去,臉色略微蠟黃,但不難看出是個眉清目秀姑娘。
在餘六娘那些不大清晰的記憶中,隱約感覺到了這人的熟悉。
“你是……八妹?”
這是餘家人。
虞瀅來這個世界已經一年又四個月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餘家人。
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
虞瀅下複雜, 也有些許的緊繃。
來人是餘家八姑娘,是個庶女。
餘家有一妻三妾,各有子女, 以至於餘六娘的兄弟姊妹有九個。
與餘六娘是一母同胞的有三個。
長兄,三姐。
最小年紀的小九是個男孩,大概和伏安一樣大。
餘家被抄家,除卻餘父被砍了腦袋,除卻已經嫁人的,妾室與其子女則全被流放到了這嶺南。
要不是途中有人關照,隻怕沒幾個能活著熬到這嶺南來。
餘六娘除了與的阿兄, 阿姐親近外, 皆是眼高於頂, 看不上其他的兄弟姊妹, 所以與這八妹也不親近。
餘八娘可能不大了解餘六娘比較細的方麵,可不代表能鬆懈。
餘六娘囂張跋扈, 現在虞瀅也不會假意扮成那樣, 隻能解釋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他一生偽裝,便是枕邊人都沒有卸下過,也隻在父母眼前和這個曾以為最出色的兒子麵前卸下過。
曾經的謹之,現在的伏危了解他。
想到後宅裏邊的那一個親生的嫡子,頓感頭疼。
因為是那個人的兒子,因為對他有所了解,正因此忌憚他會有出息。
這個孩子他了解,他最終不會選擇養育之恩,隻會選擇他覺得是對的事情。
而他二十一年前害伏危生父的事情,若是被知道了,在伏危的眼裏,那便是錯得不可饒恕的事。
伏危便是雙腿殘疾,成了一無所有的罪臣之子,落魄至此尚能一步一步地成為知縣幕僚,後又與蒼梧太守搭上關係,處心積慮的讓太守親自護下他……
這能耐,讓人驚歎,也讓他驚歎,忌憚。
隻要他聽話不出蒼梧,一輩子安分守己的待在蒼梧,他便能讓他這一輩子無虞。但若是打定主意還要往上爬,便休要怪他不念這二十年的父子之情了。
這般有能耐的孩子,為什麽就不是他的種呢?
一想到這裏,又想到了後宅那個沒什麽感情的親生嫡子。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
十月,虞瀅又去了一趟郡治。
給太守夫人複診時,發現太守夫人沒有上妝,氣色明顯比一個月前改善了。
臉色白皙紅潤了許多,眼尾的細紋都少了些許。
因有效果,太守夫人一見到虞瀅,態度很是親昵。
“可算是把你盼來了,原想去玉縣一趟,可這府中的雜務著實是脫不開身。”
虞瀅笑意淺淺的給太守夫人把脈,隨而道:“貴人的脈象比一個月前要平緩了,表示這一個月調理得很好,接下來兩個月很有可能有所反應,葵水會偏黑,貴人屆時無須驚慌,是正常的。”
太守夫人聞言,頓時一喜:“真的會通?”
虞瀅應:“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有反應便不需要再愁,若是接下來兩個月內沒有任何反應,貴人差人送信到玉縣,民婦便立刻趕來。”
虞瀅收了回了手,畢竟禍福皆在旦夕之間,所以言語上沒有給到準確的答案。
太守夫人微微皺眉,但一年都等過來了,還能等不了這兩個月?也就並未說什麽。
把手收回去,放下腕袖,道:“先前你給我弄的那些麵脂麵膏等物,再給我捯飭五份出來,前些天茶席,親近的婦人見我氣色好了,知道我用了這些東西,也都想要一份用用。”
虞瀅應:“多做五份並沒有問題,隻是不是人人都適用的,第一回 用之前,還請貴人提醒先在耳後或是手腕之處試用半刻,若是沒有任何不良征兆才可繼續用。”
太守夫人思索了片刻,道:“總歸明日餘大夫還在郡治,那不若看看你上午得空還是下午得空來這做客,我讓她們順道過來,你也都給她們仔細瞧一瞧。”
雖說虞瀅隻說隻出一次外診,但做客卻是不一樣的,再說這是積攢人脈的難得機會,虞瀅自然是不可能錯過的。
她應:“明日上午巳時至未時前,下午申時至戌時都有空,便看貴人何時方便了。”
太守夫人琢磨了一下,道:“那就上午吧,正好可以留個午膳再走。”
虞瀅應了下來。
給太守夫人做了臉和推拿後,已是一個時辰後的事情了。
告辭回去前,太守夫人給了幾塊好布料讓她帶回去,還有診金和五份妝品的銀錢,共二百零五兩。
此番淨利一百三十九兩。
虞瀅算起銀錢,雖早已經沒有了當初掙幾文十幾文錢時的驚喜,但還是歡喜得緊。
以前掙錢是為了溫飽,現在掙錢是為了以後能有個保障。
第二日到太守府的時候,已經有三個與太守夫人差不多年紀的婦人在花廳中說說笑笑了。
見到虞瀅的時候,眼神中都帶著探究,有婦人開了口:“餘大夫看著年紀輕輕,本事怎會這般好?”
虞瀅還沒說話,曾經問過差不多問題的太守夫人便回了:“那是餘大夫的父親教得好,餘大夫也好學。”
婦人聞言,好奇的問道:“餘家,現在在何處?”
虞瀅回應:“在新縣的一個村子。”
接著又問:“嫁人後,可回去瞧過?”
顯然是知道伏家已是良籍,而餘家依舊是賤籍。
但這問題問出來,顯然是上位者對於底下的人隨意,不在意底下人有沒有麵子。
虞瀅自慚的回:“是我這個做女兒的疏忽了,隻是托人送信送東西回去,卻未曾回去瞧過。”
聞言,眾人也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餘家才被流放沒多久,誰知道皇帝的雷霆之怒消去了多少。
若是哪日這種情況換在他們身上,他們也隻會先保住自己,暗中幫襯一把,但探望便不一定了。
虞瀅不是擔心被連累,而是因為底細問題。
現在尚且能避著,但到底改變不了餘家與餘六娘的血緣關係,若是哪一日真的無可避免的遇上餘家人,也隻能見招拆招。
幾句閑話後,太守夫人喊了停,讓她們試一試麵脂麵膏。
“餘娘子做臉的手藝極好,隻是今日時間不湊巧,不然今日也可以讓她幫你們做一做臉。”
幾人聞言,看向太守夫人的臉,訝異的問道:“夫人這膚色看著比幾日前還要水嫩,可是做了臉?”
太守夫人聽到這話,笑意不自覺濃了許多,抬手摸了摸臉:“昨日做的。”
幾人頓時視線灼灼地看向了虞瀅。
有婦人問道:“明日不若多留一日給我做臉,做臉的銀錢我給你多翻一番。”
另外兩個不缺銀子的婦人也隨之附和:“若是明日留下來,銀錢上我們也給你翻一番。”
女子自古以來皆愛美,底層女子雖愛美,但為了飽腹,也隻能麵朝黃土背朝天,可顯然這幾人是不一樣的。
她們可以為美而花費時間與重金。
這個情,虞瀅定是要答應的。
隻是不能應承得太快。
人很多時候都格外珍惜來得難得到的東西。
虞瀅佯裝遲疑半晌,在她們不耐之時,才道:“我是想留下來的,可是又怕仁善醫館那邊難做。”
婦人們訝異:“給我們做臉,他們怎的就為難起來了?”
虞瀅解釋道:“我先前說過,來郡治隻出一次外診,兩次坐診,仁善醫館也是如此把話放出來的,若是食言了,恐怕會讓醫館為難。”
太守夫人適時開口幫了一把虞瀅。
“仁善醫館確實說過隻外診一次,所以價錢才會如此高,若是給你們做臉,也算是外診,往後外診的人可就有意見了。”
若是隻有那餘氏這般說,她們便會覺得隻是托詞,還會施壓讓其答應,可有太守夫人發話,幾人麵麵相覷,一時不敢施壓。
沉默了片刻,虞瀅道:“不若這樣,若是貴人方便,明日我再留一日,到貴人府上來做臉,便不算出其他人的外診,如何?”
太守夫人與幾個婦人交好,多年交情的好友,自然是答應的。
幾人臉上的笑意頓時粲然,都心道這餘氏上道,往後她這要是來了郡治,若有什麽小麻煩,她們也是可以幫襯幫襯的。
一是因她上道,二是因太守夫人對她親昵態度。
虞瀅這次郡治之行,比上一回掙得更多。
想到手中的銀子越來越多,趕路的疲憊,瞬間就沒有了,第二日依舊是如常去醫館坐堂。
與大嫂伏安才到醫館,便見門口有一個瘦小的女子蹲坐在醫館門前一側,埋著臉似乎在打瞌睡。
她猜測應該是等著看診的人,也就沒有多想。
打開醫館的門,正要進去的時候,身後忽然傳來一聲:“六、六姐……”
虞瀅一怔,轉回身看了過去,方才還埋頭在膝蓋的女子已經站在了身前。
約莫十三歲左右的小姑娘,麵頰凹了下去,臉色略微蠟黃,但不難看出是個眉清目秀姑娘。
在餘六娘那些不大清晰的記憶中,隱約感覺到了這人的熟悉。
“你是……八妹?”
這是餘家人。
虞瀅來這個世界已經一年又四個月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餘家人。
第141章 一百四十一
虞瀅下複雜, 也有些許的緊繃。
來人是餘家八姑娘,是個庶女。
餘家有一妻三妾,各有子女, 以至於餘六娘的兄弟姊妹有九個。
與餘六娘是一母同胞的有三個。
長兄,三姐。
最小年紀的小九是個男孩,大概和伏安一樣大。
餘家被抄家,除卻餘父被砍了腦袋,除卻已經嫁人的,妾室與其子女則全被流放到了這嶺南。
要不是途中有人關照,隻怕沒幾個能活著熬到這嶺南來。
餘六娘除了與的阿兄, 阿姐親近外, 皆是眼高於頂, 看不上其他的兄弟姊妹, 所以與這八妹也不親近。
餘八娘可能不大了解餘六娘比較細的方麵,可不代表能鬆懈。
餘六娘囂張跋扈, 現在虞瀅也不會假意扮成那樣, 隻能解釋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