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行衙差看到伏危長槍強悍利落的與黑衣人交手,都驚了一瞬。
這一槍,徹底顛覆了他們對伏先生的認知。
他們文文弱弱的伏先生,這麽生猛的嗎?!
驚訝了一瞬,迅速回神,以免丟了小命。
衙役身手不精,但周家宗主身邊的十二衛卻是從小精心挑選來培養的,自是身手精悍。
要突圍的黑衣人紛紛被壓製住,再聽似有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猜想是宵衛營的人趕來了,見逃生無望,紛紛用手上的刀子抹了脖子。
伏危眼疾手快,銀槍驀然把最近一人的刀子挑開,十二衛的人也反應很迅速地把人給打暈了。
八個人,卻死剩一個人。
伏危掃了眼地上黑衣人的屍體,眉頭緊蹙。
宵衛營的人舉著火把匆匆入了巷子,領隊的校尉大聲嗬斥:“誰人在喧嘩!?”
十二衛的人上前,告知身份後,校尉態度轉變道:“方才來時看到有黑影,我已讓人追去了。”
伏危微微眯眸。
不用做他想,來人還有盯梢了,見勢不妙便撤退了。
伏危對十二衛的人一拱手道:“勞煩諸位多注意這人,以免他自盡。”
十二衛的人方才也看到了這斯文郎君人不可貌相的一麵,心頭多了幾分敬重,說話也客氣了一些:“請郎君放心,我等定會時刻盯著這人。”
伏危:“多謝諸位。”
十二衛衛長看向院中被兩撥人追趕的漢子,微微眯眸打量。
十二衛的人無論是身手方麵,還是觀察細節方麵,都比尋常侍衛要出色得多。
因宵衛營的人舉著火把,視物已然清晰,自是也看清了漢子的樣貌。
遠處瞧,或在暗處瞧,與畫像的人相似,但仔細辨認,還是能看出有偽裝的痕跡在。
至於為什麽要偽裝……
稍微一深思,便有了答案——這無疑是一出請君入甕的戲。
“還請諸位定要把這武校尉帶到宗主麵前,大人會親自到宗主麵前說明情況的。”
伏危話中有話,衛長是聰明人,一瞬便聽明白。
這請君入甕還有混淆視聽的後招,讓幕後主使難辨武校尉的真假,擾亂其心。
衛長點頭道:“伏郎君也請放心,我等心中有數。”
十二衛隻聽宗主命令,宗主讓他們聽二爺差遣,協助調查清楚四年前軍餉的挪用案子。
既是事關調查軍餉一案,他們也責無旁貸。
十二衛的人把活著的黑衣人捆綁起來,又強行喂進一顆藥丸後,把人扛著就走了,而宵衛營的人則開始清理屍體,幹淨利落不留一絲痕跡。
兩方打鬥定有傷亡,伏危歎了一口氣,讓人迅速在屋中點燈,把受傷的人都伏進了屋中。
有衙差很快就拿來了一大包醫藥用物,伏危立刻接過,打開後把止血藥,紗布分給幾個沒什麽事的衙差,有條不紊的安排道:“按照我先前教的來止血,包紮,縫針我來做,徐衙差,吳衙差幫我打下手。”
這些天下來,為保證計劃不泄露,今日的事情也就隻有四人知道。
平日裏衙差們聚在一塊自然不可能全在說部署的事,餘下的時間,伏危便讓衙差們都學如何用傷藥和包紮傷口,還有縫合。
對於衙差們都學一些簡單的包紮,周知縣也是讚同的。
處理了半個時辰後,才處理好重傷的衙差。
一處理好,伏危摘下用繩子做的臨時襻膊,點了幾個人留下照看受傷的人後,便立刻趕回周府。
周府這邊,屬於周知縣的人早已在前門候著了,一見到伏危就迎了上去。
走到伏危身前,快速道:“大人半個多時辰前被周宗主喊了過去,去前吩咐屬下在此等著先生,讓先生到明瀾軒去。”
明瀾軒,周宗主書房的所在。
伏危點了頭,喊了周府的人領路去明瀾軒。
到了明瀾軒外,有人看守著,伏危上前道求見周宗主。
“宗主已吩咐,伏郎君若是來見,直接請進。”說罷,做出請的姿勢:“請伏郎君隨我來。”
隨著守門侍衛一路到書房外,侍衛通報了一聲“伏郎君回來了”,屋內傳來冷沉的一聲“進來”。
未進去,隻是聲音,便已然讓人感覺到了來自周宗主的威壓。
侍衛推開門,伏危從外走近。
屋中僅有父子二人,周宗主和周知縣,而僅存的黑衣人和假扮成武校尉的人都不在。
伏危入內,書房內悶沉嚴肅,正座上迎麵襲來一陣威壓。
伏危頂著這威嚴,上前朝著坐姿如山般沉穩的周宗主一拜:“見過宗主。”
周宗主暼了眼他行禮,譏諷道:“不敢,你這一拜我恐會讓折壽。”
伏危挺腰跪下,依舊拱著雙手:“是在下冒犯了宗主,冒犯了仙逝的郡公。”
周宗主既然能坐到一宗之主的位置,自是個厲害的角色。
他的那些算計,現在恐怕已然全被看穿了。
“敢算計我,算計老太爺,看不出來呀,你年紀輕輕,卻膽大如此。”
周宗主不怒反笑,但也明顯讓人聽得出來他的不悅。
周知縣走到伏危身旁,拱手低頭道:“此事孩兒也是默認的,伏危有錯,我也有錯,孩兒願與伏危一同受罰。”
周宗主聽到這稱呼,指腹摩挲著指中黑玉扳指。
不論是伏先生,還是伏郎君,這兩個稱呼都顯得疏離。但直呼其名卻是在告訴他,這人他是保定了。
周宗主聽出這層意思,似笑非笑道:“你們主仆倒是有情有義。”
見二人皆低眉不語,略一搖頭,半晌過後斂去臉上其他神色,板正了臉:“此事過後再清,先就事論事。”
引蛇出洞一計,雖未明說是伏危主謀,但從看到被帶回來的“武校尉”,周宗主便什麽都明白了過來。
什麽老太爺不相信挪用軍餉,多年來暗中差人調查有了證據,什麽永安茶樓遇險,受傷或許都是假的。
真的,估計就隻有今晚發生的事,死傷的人,還有挪用軍餉被冤的事。
反應過來之時著實惱怒,可在等著伏危來的時候,卻又不得不佩服這年輕人的心機城府。
不過是二十來歲的年紀,竟能如此沉穩算計。
每一步看似都有瑕疵,都隨時有可能被拆穿,可他的算計不在縝密,而在於揣摩人心。
例如他隻要一查就知道老太爺有沒有調查過二郎的事,但伏危卻用永安樓神秘人與刺殺,二郎受傷的事,轉移了他的重點。
同時這故弄玄虛與苦肉計,也讓他確信挪用軍餉一案有疑,在這情況下,老太爺是否真的調查過已然不重要。
陷害二郎的人或許會懷疑“武校尉”的身份,但由於他相信了,且同意了二郎留在豫章,再調派心腹讓他差遣,那人自然也會急了。
一急就容易做出錯的判斷。
周宗主問:“永安樓的殺手是什麽情況,是你們安排的,還是旁人做的?”
永安樓殺手確實是死了人的,像演,卻不是演的。
即便是苦肉計,二郎也不可能鬧出人命。
伏危應道:“是霍敏之要殺在下,他先前就有買凶斷在下雙腿的事在,加上此人錙銖必較,早在先郡公的後事上,在下與霍太守見麵被霍敏之遇見,他心中會嫉妒生恨,再者在下有意激怒他,他必然惱羞成怒買凶殺在下。”
“可大人到底是朝廷命官,也是周家人,他不敢與周家作對,所以在下與大人便給了他一個機會。”
伏危把自己所做之事的徐徐道來,除卻懷疑的對象外,並未過多欺瞞。
周宗主再次聽到他算計眾人,就是他也在這年輕人的鼓掌之間,眉心緊蹙。
誰曾想,他五十來歲的年紀,竟然被這麽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給算計了?
此子比起他父親伏雋還要出色幾分。
霍善榮大概也知道自己養的是怎麽樣的一個厲害角色,所以才絲毫不顧及二十年的父親感情,欲親手把自己培養得出類拔萃的養子給鏟除了。
“可我聽說黑衣人被擒之時,紛紛自刎,寧死不屈,又怎會把主子供出來,有活口又有何用?”
沉默許久的周知縣開了口:“被擒自刎,要麽是重金聘來的殺手,要麽是大世家培養的死士,在豫章,大世家除了周家獨大,沒旁的了。”
周宗主目光轉到了他的身上。
“盜取軍餉,可能一是為了陷害我,二是拿著這筆軍餉去做什麽勾當。”
“既能觸碰得到軍餉,在豫章軍中為其辦事的人,職位不低,且不會是一個人。那麽又是誰能收買這麽多人,或是安插這麽多人在豫章軍中呢?”
“所以,你懷疑誰?”周宗主下頜微微一壓,沉聲問道。
二郎能想到的,他豈能想不到。
周宗主心下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周知縣眼神堅定的與父親對視:“父親心裏已大概有了人選,孩兒不要父親給我什麽交代,孩兒隻要一個清白就夠了。”
周宗主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父子對峙,皆沉默不語。
伏危在一旁,也是緘默。
不知安靜了多久,周宗主把手放到了桌上,掌心向下,食指斷斷續續地點著桌麵。
片刻後,看了眼伏危後,又看回兒子:“你的清白,我已經知曉,也會還給你,除此之外,軍餉與陷害你的事由我來接手。”
周知縣抬手一拱:“多謝父親。”
周宗主抬手擺了擺:“回去吧,容我再想想如何處理。”
伏危與周知縣從書房中退了出去。
出了明瀾軒後,周知縣看向伏危:“此次若是有怪罪,我會替你扛下來,你也不必擔憂。”
伏危搖了搖頭:“在下倒是不擔憂怪罪,隻擔心這一事會簡簡單單地揭過了。”
周知縣聞言,歎了一口氣,負手在後往前走去:“且等等吧。”
這一槍,徹底顛覆了他們對伏先生的認知。
他們文文弱弱的伏先生,這麽生猛的嗎?!
驚訝了一瞬,迅速回神,以免丟了小命。
衙役身手不精,但周家宗主身邊的十二衛卻是從小精心挑選來培養的,自是身手精悍。
要突圍的黑衣人紛紛被壓製住,再聽似有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猜想是宵衛營的人趕來了,見逃生無望,紛紛用手上的刀子抹了脖子。
伏危眼疾手快,銀槍驀然把最近一人的刀子挑開,十二衛的人也反應很迅速地把人給打暈了。
八個人,卻死剩一個人。
伏危掃了眼地上黑衣人的屍體,眉頭緊蹙。
宵衛營的人舉著火把匆匆入了巷子,領隊的校尉大聲嗬斥:“誰人在喧嘩!?”
十二衛的人上前,告知身份後,校尉態度轉變道:“方才來時看到有黑影,我已讓人追去了。”
伏危微微眯眸。
不用做他想,來人還有盯梢了,見勢不妙便撤退了。
伏危對十二衛的人一拱手道:“勞煩諸位多注意這人,以免他自盡。”
十二衛的人方才也看到了這斯文郎君人不可貌相的一麵,心頭多了幾分敬重,說話也客氣了一些:“請郎君放心,我等定會時刻盯著這人。”
伏危:“多謝諸位。”
十二衛衛長看向院中被兩撥人追趕的漢子,微微眯眸打量。
十二衛的人無論是身手方麵,還是觀察細節方麵,都比尋常侍衛要出色得多。
因宵衛營的人舉著火把,視物已然清晰,自是也看清了漢子的樣貌。
遠處瞧,或在暗處瞧,與畫像的人相似,但仔細辨認,還是能看出有偽裝的痕跡在。
至於為什麽要偽裝……
稍微一深思,便有了答案——這無疑是一出請君入甕的戲。
“還請諸位定要把這武校尉帶到宗主麵前,大人會親自到宗主麵前說明情況的。”
伏危話中有話,衛長是聰明人,一瞬便聽明白。
這請君入甕還有混淆視聽的後招,讓幕後主使難辨武校尉的真假,擾亂其心。
衛長點頭道:“伏郎君也請放心,我等心中有數。”
十二衛隻聽宗主命令,宗主讓他們聽二爺差遣,協助調查清楚四年前軍餉的挪用案子。
既是事關調查軍餉一案,他們也責無旁貸。
十二衛的人把活著的黑衣人捆綁起來,又強行喂進一顆藥丸後,把人扛著就走了,而宵衛營的人則開始清理屍體,幹淨利落不留一絲痕跡。
兩方打鬥定有傷亡,伏危歎了一口氣,讓人迅速在屋中點燈,把受傷的人都伏進了屋中。
有衙差很快就拿來了一大包醫藥用物,伏危立刻接過,打開後把止血藥,紗布分給幾個沒什麽事的衙差,有條不紊的安排道:“按照我先前教的來止血,包紮,縫針我來做,徐衙差,吳衙差幫我打下手。”
這些天下來,為保證計劃不泄露,今日的事情也就隻有四人知道。
平日裏衙差們聚在一塊自然不可能全在說部署的事,餘下的時間,伏危便讓衙差們都學如何用傷藥和包紮傷口,還有縫合。
對於衙差們都學一些簡單的包紮,周知縣也是讚同的。
處理了半個時辰後,才處理好重傷的衙差。
一處理好,伏危摘下用繩子做的臨時襻膊,點了幾個人留下照看受傷的人後,便立刻趕回周府。
周府這邊,屬於周知縣的人早已在前門候著了,一見到伏危就迎了上去。
走到伏危身前,快速道:“大人半個多時辰前被周宗主喊了過去,去前吩咐屬下在此等著先生,讓先生到明瀾軒去。”
明瀾軒,周宗主書房的所在。
伏危點了頭,喊了周府的人領路去明瀾軒。
到了明瀾軒外,有人看守著,伏危上前道求見周宗主。
“宗主已吩咐,伏郎君若是來見,直接請進。”說罷,做出請的姿勢:“請伏郎君隨我來。”
隨著守門侍衛一路到書房外,侍衛通報了一聲“伏郎君回來了”,屋內傳來冷沉的一聲“進來”。
未進去,隻是聲音,便已然讓人感覺到了來自周宗主的威壓。
侍衛推開門,伏危從外走近。
屋中僅有父子二人,周宗主和周知縣,而僅存的黑衣人和假扮成武校尉的人都不在。
伏危入內,書房內悶沉嚴肅,正座上迎麵襲來一陣威壓。
伏危頂著這威嚴,上前朝著坐姿如山般沉穩的周宗主一拜:“見過宗主。”
周宗主暼了眼他行禮,譏諷道:“不敢,你這一拜我恐會讓折壽。”
伏危挺腰跪下,依舊拱著雙手:“是在下冒犯了宗主,冒犯了仙逝的郡公。”
周宗主既然能坐到一宗之主的位置,自是個厲害的角色。
他的那些算計,現在恐怕已然全被看穿了。
“敢算計我,算計老太爺,看不出來呀,你年紀輕輕,卻膽大如此。”
周宗主不怒反笑,但也明顯讓人聽得出來他的不悅。
周知縣走到伏危身旁,拱手低頭道:“此事孩兒也是默認的,伏危有錯,我也有錯,孩兒願與伏危一同受罰。”
周宗主聽到這稱呼,指腹摩挲著指中黑玉扳指。
不論是伏先生,還是伏郎君,這兩個稱呼都顯得疏離。但直呼其名卻是在告訴他,這人他是保定了。
周宗主聽出這層意思,似笑非笑道:“你們主仆倒是有情有義。”
見二人皆低眉不語,略一搖頭,半晌過後斂去臉上其他神色,板正了臉:“此事過後再清,先就事論事。”
引蛇出洞一計,雖未明說是伏危主謀,但從看到被帶回來的“武校尉”,周宗主便什麽都明白了過來。
什麽老太爺不相信挪用軍餉,多年來暗中差人調查有了證據,什麽永安茶樓遇險,受傷或許都是假的。
真的,估計就隻有今晚發生的事,死傷的人,還有挪用軍餉被冤的事。
反應過來之時著實惱怒,可在等著伏危來的時候,卻又不得不佩服這年輕人的心機城府。
不過是二十來歲的年紀,竟能如此沉穩算計。
每一步看似都有瑕疵,都隨時有可能被拆穿,可他的算計不在縝密,而在於揣摩人心。
例如他隻要一查就知道老太爺有沒有調查過二郎的事,但伏危卻用永安樓神秘人與刺殺,二郎受傷的事,轉移了他的重點。
同時這故弄玄虛與苦肉計,也讓他確信挪用軍餉一案有疑,在這情況下,老太爺是否真的調查過已然不重要。
陷害二郎的人或許會懷疑“武校尉”的身份,但由於他相信了,且同意了二郎留在豫章,再調派心腹讓他差遣,那人自然也會急了。
一急就容易做出錯的判斷。
周宗主問:“永安樓的殺手是什麽情況,是你們安排的,還是旁人做的?”
永安樓殺手確實是死了人的,像演,卻不是演的。
即便是苦肉計,二郎也不可能鬧出人命。
伏危應道:“是霍敏之要殺在下,他先前就有買凶斷在下雙腿的事在,加上此人錙銖必較,早在先郡公的後事上,在下與霍太守見麵被霍敏之遇見,他心中會嫉妒生恨,再者在下有意激怒他,他必然惱羞成怒買凶殺在下。”
“可大人到底是朝廷命官,也是周家人,他不敢與周家作對,所以在下與大人便給了他一個機會。”
伏危把自己所做之事的徐徐道來,除卻懷疑的對象外,並未過多欺瞞。
周宗主再次聽到他算計眾人,就是他也在這年輕人的鼓掌之間,眉心緊蹙。
誰曾想,他五十來歲的年紀,竟然被這麽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給算計了?
此子比起他父親伏雋還要出色幾分。
霍善榮大概也知道自己養的是怎麽樣的一個厲害角色,所以才絲毫不顧及二十年的父親感情,欲親手把自己培養得出類拔萃的養子給鏟除了。
“可我聽說黑衣人被擒之時,紛紛自刎,寧死不屈,又怎會把主子供出來,有活口又有何用?”
沉默許久的周知縣開了口:“被擒自刎,要麽是重金聘來的殺手,要麽是大世家培養的死士,在豫章,大世家除了周家獨大,沒旁的了。”
周宗主目光轉到了他的身上。
“盜取軍餉,可能一是為了陷害我,二是拿著這筆軍餉去做什麽勾當。”
“既能觸碰得到軍餉,在豫章軍中為其辦事的人,職位不低,且不會是一個人。那麽又是誰能收買這麽多人,或是安插這麽多人在豫章軍中呢?”
“所以,你懷疑誰?”周宗主下頜微微一壓,沉聲問道。
二郎能想到的,他豈能想不到。
周宗主心下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周知縣眼神堅定的與父親對視:“父親心裏已大概有了人選,孩兒不要父親給我什麽交代,孩兒隻要一個清白就夠了。”
周宗主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父子對峙,皆沉默不語。
伏危在一旁,也是緘默。
不知安靜了多久,周宗主把手放到了桌上,掌心向下,食指斷斷續續地點著桌麵。
片刻後,看了眼伏危後,又看回兒子:“你的清白,我已經知曉,也會還給你,除此之外,軍餉與陷害你的事由我來接手。”
周知縣抬手一拱:“多謝父親。”
周宗主抬手擺了擺:“回去吧,容我再想想如何處理。”
伏危與周知縣從書房中退了出去。
出了明瀾軒後,周知縣看向伏危:“此次若是有怪罪,我會替你扛下來,你也不必擔憂。”
伏危搖了搖頭:“在下倒是不擔憂怪罪,隻擔心這一事會簡簡單單地揭過了。”
周知縣聞言,歎了一口氣,負手在後往前走去:“且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