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說著話,溫杏聽說親家兄嫂來了,忙從醫館中出來,笑迎上前:“日盼著,可終於把親家兄嫂給盼來了。”
跟著虞瀅在醫館做了一年,見的人多了,溫杏那靦腆的性子也有所改變。
虞瀅向他們介紹:“這是我家大嫂。”
餘家大嫂朝著溫杏一頷首:“原來是親家嫂子。”
相互問好後,溫杏道:“趕了近兩天的路,舟車勞頓的,弟婦給二位也準備了住宿,不如先落腳再去用中食。”
夫妻二人是客,自是沒有意見。
虞瀅轉頭吩咐人看著醫館,便攜同大嫂把餘家兄嫂帶去剛賃下的宅子。
到了宅子,入了內,餘家嫂子環視一圈後,發現並沒有旁人居住的痕跡,應當不是伏家,略有躊躇:“就我們夫妻二人住在這裏?”
虞瀅笑道:“自然不是。”
在二人疑惑的眼神下,她接著說道:“等夫君這些天把章程都弄完了,就把阿娘和姨娘他們都接到玉縣來,到時候這宅子就小了。”
二人聞言,更加堅信妹夫信上說去豫章之前就把餘家的罪籍都給去了,不是假話。
“你們何時去豫章?”餘大郎忽然插話問道。
虞瀅笑意淡了些,微微抿唇應道:“月底就要去了。”
話一出,餘大郎沉默了下來。
餘家大嫂驚訝道:“這麽快就去豫章了,那還能見一見阿娘嗎?”
虞瀅應:“夫君說在去豫章前能把阿娘他們接來,便是接不來,我也是要回去瞧一瞧的。”
話到這,虞瀅看向餘家大兄:“阿兄要是怪我沒有回去看阿娘,便怪吧。”
虞瀅沒有並未過多解釋。
這話一出,幾人都相繼沉默了。
雖說六娘現在變得更加穩重了,脾氣也好了許多,但他們對以前的六娘也是了解的。
以前的六娘總是多顧著自己,不顧旁人死活的自私,與餘家老太太的性子尤為相似。
此番她已是良籍,丈夫還在知縣底下辦差,與他們這些罪臣遠一些也像是她的做派。
雖是如此,但她還掛念著自家,他們餘家也靠著她,過得才不像旁人那般艱難。
都如此了,他們哪裏還有臉怪她不回來?
虞瀅見他們的臉色微妙,便知他們想歪了,這也是她意料之內的事情。
安頓好後,準備去附近食肆用中食,才出門就遇上了伏危。
虞瀅詫異,今早出門時,他也沒說要過來呀。
轉念一想,對於餘家與她,他總是憂思過甚,不用說他也是會來的。
餘家兄嫂是見過伏危的,一眼就認出來了,忙行禮。
伏危上前扶住拱手作揖的餘大郎:“舅兄這是何意?哪裏有做兄長的向妹夫行大禮的道理?”
餘大郎被扶起,道:“罪籍從良籍一事,若非妹夫從中周旋,怎會如此輕易就去了?”
伏危道:“隻是在郡守前露了臉,得了幾分賞識,求到郡守那處,正巧郡守心情好,揮手就同意了,隻是運氣好罷了。”
伏危說得輕巧,可餘大郎是不信的。
便是換了個皇帝,可寵妃也依舊是長公主,餘家得罪了她,怎會那麽容易就從良籍?
妹夫必定是花了大力氣才把這罪籍去了,如今這麽說,隻是不想讓他們有負擔罷了。
“妹夫不用多言,我也知個中艱難,難為妹夫了。”
伏危與虞瀅相視一眼,心說倒真不艱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沈太守也是做了個順水人情。
寒暄過後,也就一同去食肆用飯。
虞瀅口味往餘六娘的口味偏,便是小動作都是與餘六娘無疑。
縱然餘六娘與其親兄此前關係並不是特別的親近,虞瀅也是小心謹慎,不敢掉以輕心。
用飯後,虞瀅與伏危送餘家兄嫂二人回院子休息,明日再到永熹堂去了解各種雜事。
目送妹妹妹夫離開後,夫妻倆也回了屋。
餘家大嫂收掇著行李,琢磨道:“我瞧著他們夫妻甚是恩愛,阿娘也不用擔心了。”
說著話,卻沒有聽到丈夫搭話,有些奇怪地轉回頭瞧去,隻見丈夫若有所思的坐在桌前,不知在想些什麽。
“大郎,大郎?”
被喚了兩聲的餘大郎恍然回神,看向妻子:“怎麽了?”
“我還問你怎了,怎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餘大郎搖了搖頭:“也沒想什麽,隻是忽然覺得六妹妹如今這般懂事,讓我這心裏空落落的。”
餘家大嫂“噗嗤”一笑:“變好了你還空落落的,難不成要變回以前那般你才覺得踏實?”
餘大郎想起以前妹妹目中無人,囂張跋扈不講理,甚至還有些惡毒的模樣,背脊一涼,搖了頭:“算了算了,還是現在好一些,像現在這般穩重才讓人放心些,不會傻乎乎的中人圈套。”
第167章 一百六十七
第二日一早醫館門還未開, 餘家兄嫂就等候在外頭了,甚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翻身機會。
兩人出身高門,即便被磨平了棱角, 可教養和見識都是抹不去的,所以在虞瀅與他們說解時無半分局促。
“二樓往來皆是這玉縣有些勢力財力的富貴人家,往後由大嫂來接手來接待。”
餘家大嫂聞言,愣道:“我隻是懂些淺薄的醫理,如何能擔得如此重任?”
虞瀅笑了笑,讓人把裝小劄的幾個匣子取來放在桌麵上,把其中的一個匣子推到大嫂麵前:“二樓看疾的人少, 基本都是來美容養顏或是推拿, 接下來半個月, 我會教大嫂這些東西, 且也會留下一個徒弟在旁協助。”
“小劄上記著細節,也記了一些婦人方麵的病症, 我都記在了裏頭, 同時也謄寫了一份給季氏醫館的館長,也打好了招呼, 若有不明白或是難治的病症是與阿兄無法解決的, 都可找季館長請教。”
餘家大嫂一怔:“就這麽把你所累及的醫術送給了旁人?”
虞瀅解釋:“醫術本就是造福世人的, 再說了,季館長人品信得過,不會濫用謀財, 且得他幫助, 大兄和大嫂也可在這玉縣站穩腳跟。”
虞瀅看向餘家大郎:“畢竟我這是專門醫治婦人的醫館, 但平時也有一些其他醫館治不了的病症,無論男女都會尋來, 阿兄盡得阿爹真傳,醫術出眾,是這個地方的大夫不可相比的,所以我單獨隔了一個小間給阿兄看診用,還希望阿兄莫要嫌棄。”
太醫傳人與小地方的大夫,根本沒有什麽可比性。
餘家大郎歎笑道:“六妹尚且成長了,我也不是當初那個眼高於頂,心高氣傲的餘家大郎君了,能有養家糊口的活計便不錯了。”
虞瀅把其他兩個匣子推到餘大郎的麵前:“這些都是我開醫館以來,還有其他途徑得知的一些病症,大多寫在了書上,希望能對阿兄有用。”
“時間緊迫,我也沒寫全,往後我寫好再寄回來給大兄。”
餘大郎打開一個匣子,從中取出一本小劄隨意翻開,望向其中內容。
看了片刻後,又翻頁繼續看。看了好半晌,直至身旁的妻子推了推他,才恍然回神。
他抬眼看向對麵的妹妹,目光多了幾分疑竇:“小劄上的醫術都是你鑽研的?”
虞瀅撲哧一笑:“自然不是,隻有小部分是我自己琢磨鑽研的,其他的……”她頓了頓,麵上露出躊躇之色。
餘家大嫂道:“可是有什麽不方便說的?若是不方便說,那便別說了。”
虞瀅搖頭:“倒不是什麽方不方便,先前我也與阿娘說了,隻要不說出去就無礙。”
“先前夫君雙腿不良於行之時,有故友暗中給他搜集了不少的醫書送來了玉縣,因被認回去的霍家公子仇恨,怕牽連到故友,也就托是我治好的雙腿,實則是夫君鑽研的醫書,才讓我在旁幫忙。”
難怪了。
餘家大郎心下暗道。
他就說自己不學無術的六妹妹,醫術怎會突飛猛進。
琢磨了一下,又問:“那這時疫一事……?”
虞瀅暼開目光,相疊的拇指輕輕扣了扣另一手的虎口,應道:“這事我也與阿娘說了,阿兄你問阿娘罷。”
餘家大郎目光瞧見她的小動作,暗暗一歎。這麽多年了,六妹的隻要一心虛就扣手的小習慣還是未改變。
看來,時疫一事,也不是她發現的。
餘家大郎臉上難免露出了失望之事。
虞瀅轉回視線,道:“阿兄放心,我以前雖學藝不精,可這兩年來,我也在認真鑽研醫術,把夫君故友送來的醫書,以及兄長送來的醫劄幌都看完了。”
虞瀅把畢生的演技都用在了應付餘家人的身上。
餘大郎看她不似說假話,這才稍稍寬心。
安排好後,虞瀅提醒:“我離開後,阿兄阿嫂要在這玉縣立足,其他幾家醫館會有意見,或許會有小動作,謹慎些。”
餘大郎:“不用為你阿兄擔心,阿兄尚會應付得來。”
“既然阿兄都這麽說了,那我就不多言了,其他雜事,我再慢慢交代。今日開始,阿兄便在隔壁坐診,我安排了一個藥童給阿兄差使。”
“阿嫂就跟著我,如何?”
夫婦二人點頭,餘大嫂道:“六妹妹是關注,就聽六妹妹的安排。”
要去豫章了,虞瀅既要整理好醫館的各種事務,也要去給學生上課,現在更要兼顧著餘家 兄嫂與季家姑娘的交接。如此下來,比平時累得不止丁點半點,沒幾日就腰酸背痛了起來。
扭頸捏肩時,忽然一雙溫熱的手落到了肩頭上,到底已經習慣了,虞瀅也沒有被嚇到。
“別按了,你近來也忙得腳不沾地,也歇一歇吧。”
伏危力道適中地揉捏著薄肩:“我自幼習武健體,這點勞累與我無礙,倒是阿瀅你身為女子,身體比不得粗糙男子,別讓自己太累了。”
才按一會,酸痛的感覺似乎就有些許的舒緩,虞瀅見他要繼續,也就微眯著眼享受。
“也就累這半個月。”
“今日與餘家兄嫂相處得如何?”
虞瀅睜開了眼,暗暗一歎,昨夜他雖沒有翻來覆去,可卻偶爾聽到他的歎息聲。
不用多猜測,也知他是因餘家兄嫂的到來夜不能寐。
“餘家阿兄阿嫂現在滿心都投入到了坐診和學習中,今日下午都沒怎麽與我說話,也就醫館關門的時候與我說了些話。”
跟著虞瀅在醫館做了一年,見的人多了,溫杏那靦腆的性子也有所改變。
虞瀅向他們介紹:“這是我家大嫂。”
餘家大嫂朝著溫杏一頷首:“原來是親家嫂子。”
相互問好後,溫杏道:“趕了近兩天的路,舟車勞頓的,弟婦給二位也準備了住宿,不如先落腳再去用中食。”
夫妻二人是客,自是沒有意見。
虞瀅轉頭吩咐人看著醫館,便攜同大嫂把餘家兄嫂帶去剛賃下的宅子。
到了宅子,入了內,餘家嫂子環視一圈後,發現並沒有旁人居住的痕跡,應當不是伏家,略有躊躇:“就我們夫妻二人住在這裏?”
虞瀅笑道:“自然不是。”
在二人疑惑的眼神下,她接著說道:“等夫君這些天把章程都弄完了,就把阿娘和姨娘他們都接到玉縣來,到時候這宅子就小了。”
二人聞言,更加堅信妹夫信上說去豫章之前就把餘家的罪籍都給去了,不是假話。
“你們何時去豫章?”餘大郎忽然插話問道。
虞瀅笑意淡了些,微微抿唇應道:“月底就要去了。”
話一出,餘大郎沉默了下來。
餘家大嫂驚訝道:“這麽快就去豫章了,那還能見一見阿娘嗎?”
虞瀅應:“夫君說在去豫章前能把阿娘他們接來,便是接不來,我也是要回去瞧一瞧的。”
話到這,虞瀅看向餘家大兄:“阿兄要是怪我沒有回去看阿娘,便怪吧。”
虞瀅沒有並未過多解釋。
這話一出,幾人都相繼沉默了。
雖說六娘現在變得更加穩重了,脾氣也好了許多,但他們對以前的六娘也是了解的。
以前的六娘總是多顧著自己,不顧旁人死活的自私,與餘家老太太的性子尤為相似。
此番她已是良籍,丈夫還在知縣底下辦差,與他們這些罪臣遠一些也像是她的做派。
雖是如此,但她還掛念著自家,他們餘家也靠著她,過得才不像旁人那般艱難。
都如此了,他們哪裏還有臉怪她不回來?
虞瀅見他們的臉色微妙,便知他們想歪了,這也是她意料之內的事情。
安頓好後,準備去附近食肆用中食,才出門就遇上了伏危。
虞瀅詫異,今早出門時,他也沒說要過來呀。
轉念一想,對於餘家與她,他總是憂思過甚,不用說他也是會來的。
餘家兄嫂是見過伏危的,一眼就認出來了,忙行禮。
伏危上前扶住拱手作揖的餘大郎:“舅兄這是何意?哪裏有做兄長的向妹夫行大禮的道理?”
餘大郎被扶起,道:“罪籍從良籍一事,若非妹夫從中周旋,怎會如此輕易就去了?”
伏危道:“隻是在郡守前露了臉,得了幾分賞識,求到郡守那處,正巧郡守心情好,揮手就同意了,隻是運氣好罷了。”
伏危說得輕巧,可餘大郎是不信的。
便是換了個皇帝,可寵妃也依舊是長公主,餘家得罪了她,怎會那麽容易就從良籍?
妹夫必定是花了大力氣才把這罪籍去了,如今這麽說,隻是不想讓他們有負擔罷了。
“妹夫不用多言,我也知個中艱難,難為妹夫了。”
伏危與虞瀅相視一眼,心說倒真不艱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沈太守也是做了個順水人情。
寒暄過後,也就一同去食肆用飯。
虞瀅口味往餘六娘的口味偏,便是小動作都是與餘六娘無疑。
縱然餘六娘與其親兄此前關係並不是特別的親近,虞瀅也是小心謹慎,不敢掉以輕心。
用飯後,虞瀅與伏危送餘家兄嫂二人回院子休息,明日再到永熹堂去了解各種雜事。
目送妹妹妹夫離開後,夫妻倆也回了屋。
餘家大嫂收掇著行李,琢磨道:“我瞧著他們夫妻甚是恩愛,阿娘也不用擔心了。”
說著話,卻沒有聽到丈夫搭話,有些奇怪地轉回頭瞧去,隻見丈夫若有所思的坐在桌前,不知在想些什麽。
“大郎,大郎?”
被喚了兩聲的餘大郎恍然回神,看向妻子:“怎麽了?”
“我還問你怎了,怎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餘大郎搖了搖頭:“也沒想什麽,隻是忽然覺得六妹妹如今這般懂事,讓我這心裏空落落的。”
餘家大嫂“噗嗤”一笑:“變好了你還空落落的,難不成要變回以前那般你才覺得踏實?”
餘大郎想起以前妹妹目中無人,囂張跋扈不講理,甚至還有些惡毒的模樣,背脊一涼,搖了頭:“算了算了,還是現在好一些,像現在這般穩重才讓人放心些,不會傻乎乎的中人圈套。”
第167章 一百六十七
第二日一早醫館門還未開, 餘家兄嫂就等候在外頭了,甚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翻身機會。
兩人出身高門,即便被磨平了棱角, 可教養和見識都是抹不去的,所以在虞瀅與他們說解時無半分局促。
“二樓往來皆是這玉縣有些勢力財力的富貴人家,往後由大嫂來接手來接待。”
餘家大嫂聞言,愣道:“我隻是懂些淺薄的醫理,如何能擔得如此重任?”
虞瀅笑了笑,讓人把裝小劄的幾個匣子取來放在桌麵上,把其中的一個匣子推到大嫂麵前:“二樓看疾的人少, 基本都是來美容養顏或是推拿, 接下來半個月, 我會教大嫂這些東西, 且也會留下一個徒弟在旁協助。”
“小劄上記著細節,也記了一些婦人方麵的病症, 我都記在了裏頭, 同時也謄寫了一份給季氏醫館的館長,也打好了招呼, 若有不明白或是難治的病症是與阿兄無法解決的, 都可找季館長請教。”
餘家大嫂一怔:“就這麽把你所累及的醫術送給了旁人?”
虞瀅解釋:“醫術本就是造福世人的, 再說了,季館長人品信得過,不會濫用謀財, 且得他幫助, 大兄和大嫂也可在這玉縣站穩腳跟。”
虞瀅看向餘家大郎:“畢竟我這是專門醫治婦人的醫館, 但平時也有一些其他醫館治不了的病症,無論男女都會尋來, 阿兄盡得阿爹真傳,醫術出眾,是這個地方的大夫不可相比的,所以我單獨隔了一個小間給阿兄看診用,還希望阿兄莫要嫌棄。”
太醫傳人與小地方的大夫,根本沒有什麽可比性。
餘家大郎歎笑道:“六妹尚且成長了,我也不是當初那個眼高於頂,心高氣傲的餘家大郎君了,能有養家糊口的活計便不錯了。”
虞瀅把其他兩個匣子推到餘大郎的麵前:“這些都是我開醫館以來,還有其他途徑得知的一些病症,大多寫在了書上,希望能對阿兄有用。”
“時間緊迫,我也沒寫全,往後我寫好再寄回來給大兄。”
餘大郎打開一個匣子,從中取出一本小劄隨意翻開,望向其中內容。
看了片刻後,又翻頁繼續看。看了好半晌,直至身旁的妻子推了推他,才恍然回神。
他抬眼看向對麵的妹妹,目光多了幾分疑竇:“小劄上的醫術都是你鑽研的?”
虞瀅撲哧一笑:“自然不是,隻有小部分是我自己琢磨鑽研的,其他的……”她頓了頓,麵上露出躊躇之色。
餘家大嫂道:“可是有什麽不方便說的?若是不方便說,那便別說了。”
虞瀅搖頭:“倒不是什麽方不方便,先前我也與阿娘說了,隻要不說出去就無礙。”
“先前夫君雙腿不良於行之時,有故友暗中給他搜集了不少的醫書送來了玉縣,因被認回去的霍家公子仇恨,怕牽連到故友,也就托是我治好的雙腿,實則是夫君鑽研的醫書,才讓我在旁幫忙。”
難怪了。
餘家大郎心下暗道。
他就說自己不學無術的六妹妹,醫術怎會突飛猛進。
琢磨了一下,又問:“那這時疫一事……?”
虞瀅暼開目光,相疊的拇指輕輕扣了扣另一手的虎口,應道:“這事我也與阿娘說了,阿兄你問阿娘罷。”
餘家大郎目光瞧見她的小動作,暗暗一歎。這麽多年了,六妹的隻要一心虛就扣手的小習慣還是未改變。
看來,時疫一事,也不是她發現的。
餘家大郎臉上難免露出了失望之事。
虞瀅轉回視線,道:“阿兄放心,我以前雖學藝不精,可這兩年來,我也在認真鑽研醫術,把夫君故友送來的醫書,以及兄長送來的醫劄幌都看完了。”
虞瀅把畢生的演技都用在了應付餘家人的身上。
餘大郎看她不似說假話,這才稍稍寬心。
安排好後,虞瀅提醒:“我離開後,阿兄阿嫂要在這玉縣立足,其他幾家醫館會有意見,或許會有小動作,謹慎些。”
餘大郎:“不用為你阿兄擔心,阿兄尚會應付得來。”
“既然阿兄都這麽說了,那我就不多言了,其他雜事,我再慢慢交代。今日開始,阿兄便在隔壁坐診,我安排了一個藥童給阿兄差使。”
“阿嫂就跟著我,如何?”
夫婦二人點頭,餘大嫂道:“六妹妹是關注,就聽六妹妹的安排。”
要去豫章了,虞瀅既要整理好醫館的各種事務,也要去給學生上課,現在更要兼顧著餘家 兄嫂與季家姑娘的交接。如此下來,比平時累得不止丁點半點,沒幾日就腰酸背痛了起來。
扭頸捏肩時,忽然一雙溫熱的手落到了肩頭上,到底已經習慣了,虞瀅也沒有被嚇到。
“別按了,你近來也忙得腳不沾地,也歇一歇吧。”
伏危力道適中地揉捏著薄肩:“我自幼習武健體,這點勞累與我無礙,倒是阿瀅你身為女子,身體比不得粗糙男子,別讓自己太累了。”
才按一會,酸痛的感覺似乎就有些許的舒緩,虞瀅見他要繼續,也就微眯著眼享受。
“也就累這半個月。”
“今日與餘家兄嫂相處得如何?”
虞瀅睜開了眼,暗暗一歎,昨夜他雖沒有翻來覆去,可卻偶爾聽到他的歎息聲。
不用多猜測,也知他是因餘家兄嫂的到來夜不能寐。
“餘家阿兄阿嫂現在滿心都投入到了坐診和學習中,今日下午都沒怎麽與我說話,也就醫館關門的時候與我說了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