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穿成女兒奴大佬早夭的閨女 作者:薑紅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爺:“荊州不養閑人,乞丐和流民都得去做工,活不下去的百姓也去做工,有工錢,自然餓不死。”
趙凜眸色微動:“在哪做工?”他們逛了一整日好像也沒瞧見有許多人做工的地方。
師爺:“十二商會啊,湯家的布莊、陳家的米倉、劉家的馬場、段家的玉石礦場……到處都是做工的地方。卑職偷偷和您說,就荊州這些人口都不夠幹活呢,好多都是從中原地帶拐賣來的人口,這些人便宜,都不用工錢!”
趙凜色變:“拐賣可是犯法的!”自從丫丫被拐後,他就對人牙子深惡痛絕。
“噓噓噓!”師爺生怕他聲音太大,“這個卑職自然知道,可在荊州,靜王府就是王法,他們不放人,咱們就沒法子啊!”
靜王府已經將荊州打造成了一個固若金湯的小國,他把所有的百姓當做勞碌不知疲倦的工蜂,終年為了一口吃的供養著他這個王。一口一口把自己喂成了個有野心的大胖子,隻等他的主子靜親王歸來,就要反撲。
隻怕那麽多年,從各地運來的金礦石已經很多很多。荊州的精兵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應該已經不止三千,糧草、兵器和財富比之大業之多不少。
也難怪老皇帝要忌憚靜親王。
金礦石若是確定運到荊州地界了,那很有可能就是在十二商會的其中一家作坊或是礦場裏麵了。
有什麽好的辦法,能把十二個商會主事的家全都搜一遍呢?
一行人下了馬車,趙凜邊思索邊往縣衙走。師爺急急忙忙跟了上去,道:“大人,按規矩,您來荊州後應該先去靜王府拜訪才是。”
趙凜停下步子,扭頭:“哪來的規矩?”
他人高馬大的,眸子看人時犀利又寒滲滲的,師爺嚇得後退兩步,訕笑道:“曆來朝廷委派的官員都會去,不去的話會被靜王府排擠的。”
這個時候往上湊,就是熱臉貼冷屁股。反正他已經被針對了,還怕被排擠?
他壓根沒把這個規矩當一回事,隻管著手處理縣衙裏的事務。剩餘的時候就陪著閨女在後院裏折騰種菜。
趙寶丫的想法很簡單,他們一時半會肯定回不去了,她爹俸祿又低。他們家雖然有銀子,但也經不住荊州的物價高,坐吃山空可不是她的習慣。縣衙的地大,幹脆把它們全開出來種菜,尤其是綠葉子的菜,那就不用日日都去外頭買了。
她前幾日逛集市就發現荊州果蔬甚少,要是她能種出來,再交給百姓,那他們日子也不會過得太苦,天天被靜王府剝削了。
想法是好的,何春生提出意見:“荊州氣候少雨幹燥風又大,白日還好,夜裏天冷,估計菜苗剛長出來就凍死了。”
趙寶丫一想也是,她細細思索,突然腦袋靈光一閃,道:“可以用大棚啊,就是用竹子、木棍給菜地搭個房子,然後覆以屋廡,夜燃蘊火,晝揭屋頂,這樣一定能種出菜的。”
坐在屋簷底下納鞋底的兩個婆子詫異:“小小姐還會種菜?”
趙寶丫點頭,很是驕傲:“當然會,我從小在村裏長大,又跟著師父種了好多年的葫蘆。我葫蘆種的可好了!”
何春生和陶禦廚幾個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方法,反正也閑著無事,就和她一起折騰起大棚來。
他們先是種了容易成活的大蒜和薑,每日給它澆水,十天後還真發了芽。趙寶丫大喜,又把馬承平送來的蘿卜、黃豆、刀豆種了點下去,又去集市裏掏了一把帶根的韭菜和絲瓜苗來種上,期待著它們快快長大。
隻是還不等那大蒜和薑長多高,靜王府那邊就來了帖子。說是元宵佳節,王府設宴,請荊州的大小官員和十二商會的幾個主事飲酒。
也可帶家眷。
一下子能見齊所有荊州大小人物的宴會可不是時時都有,趙凜自然是要去的。
師爺詢問他要帶什麽禮品上門,趙凜蹙眉,故作為難:“本官家底本就薄,又是被貶,靜王府富有,想來應該不缺我那份禮。本官就不丟人現眼了。”
師爺啊了一聲,小聲問:“你打算空手去啊?”
看出來了,這位不僅是個粗魯的還是個摳門的。想來應該在京都得罪了不少人,才被貶過來的。
趙寶丫卻覺得這樣不好,同她爹道:“阿爹,要不我們送一籃子豆芽過去吧,初春集市都沒豆芽賣,是個稀罕物,也上的了台麵的。”
師爺眼角抽搐:得,這位小主子也沒大方到哪裏去!
再稀罕也是個素菜,對他來說,還沒肉來得稀罕。
然後他就聽到自家大人厚顏無恥的答應:“甚好,咱們家三人去吃酒,總不好叫別人吃虧。”
師爺是瞧過自家縣令大人和小主子吃東西的,一頓早餐都能吃下十幾個包子,一頓午膳能吃下一臉盆飯。妥妥的兩個飯桶,外加一個半大的少年,怎麽算對方也會吃虧吧。
他忍著吐槽,去告知陶禦廚把大棚裏的豆芽裝好。等陶禦廚轉身去拿籃子時,他順手鉗了灶台上的一塊紅燒肉往嘴裏塞,邊吃邊使勁往下咽。
嗚嗚嗚,大人家的廚子煮東西也太好吃了。就算小公子沒給他喂毒藥,若是每日給他一口吃的,他也是願意賣力幹活的。
陶禦廚提著籃子回來,他一抹嘴,笑著上前去接:“辛苦陶老哥了。”然後快速往前院走。
小步跑到縣衙門口時,正巧瞧見趙凜跨上馬車。他連忙追了上去,把籃子遞上前,也跟著想爬上去。
靜王府的宴席啊,自然是極好的。
然而,還不等他屁股挨著車轅,車夫一聲駕,馬車就跑遠了。他邊追邊喊,趙寶丫掀開車簾子從裏頭探出頭來,軟聲道:“師爺伯伯,你回去吧,我阿爹說多一個人,禮不夠的。”
師爺雙手撐腰,氣喘籲籲的停在原地:借口都是借口,就算不多他一個人禮也不夠啊!
都是敷衍他的借口!
確定了,這位縣令大老爺全家不僅手辣還心黑,都不是好鳥!
師爺憤憤不平的回去了。
趙寶丫縮回腦袋,好奇的觀察周遭的景物。荊州的房屋普遍低矮,但排列都很規律,從鳥兒的視角俯看,就會發現整座城像個圓形的八卦圖,十二座丹楹刻桷的屋子按照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的方位環繞著靜王府。
四個城門,每個城門上都設有瞭望台,城中房屋多低矮,沿路都有蒙著麵紗的百姓朝她看來。他們清晨從縣衙出發,過了午後還沒到靜王府,接近申時才老遠看到一塊金燦燦的牌匾,以及牌匾之下錦衣華服言笑晏晏的賓客。
趙寶丫感歎:這距離,竟是比馬叔叔家還遠,差不多和秦叔叔家一樣遠了。
那這座荊州城可真大呀,估計比長溪的十個還大,建這座城應該花了好多好多的銀子!靜王府真有錢啊,怪不得連門頭都是金的,比皇帝老子還要有錢吧!
而趙凜想的卻是:看來這位前禁軍統領不簡單。到處挖金礦,搜羅來天下財富,又把荊州牢牢把控在手裏。
這是蓄勢造反的節奏啊。
他要是靜親王就不回來了,借著國庫空虛做老皇帝手上的一把刀。坑完六部再嫁禍徐首輔,留在京都攪風攪雨。等京都大亂,再製造幾場大業將亡的天象,然後讓這位忠心耿耿的禁軍統領裏應外合打進京都。
總比千裏迢迢想著跑回來強!
畢竟路途遙遠,出什麽意外都是有可能的。
他們一下馬車,立刻就有人朝他們這邊看來。見識陌生臉孔都很好奇,直到趙凜遞上了請帖,通報了姓名、身份。
眾人才恍然:這就是那新來的縣令啊。
長得高大,膽子也大,來了荊州近半個月,居然都不來靜王府拜會。還是下了請帖才跑來。
再看看他送的是什麽禮?
一菜籃子豆芽。
哈哈哈哈哈哈,當靜王府是集市嗎?
今晚就等著看好戲吧,這位定是要被敲打奚落一番。
嘖嘖嘖,特麽心大,還帶兩個孩子來受辱!
趙凜三人隨著賓客往裏走,靜王府的裏麵更為華貴。初春天氣,荊州其他地方都是草木凋零,黃沙漫天。而靜王府的院子到處草木繁茂、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之色。
一群貌美婢子引著他們三人坐到了最末尾的案幾上。案幾的桌麵居然都是用玉器雕刻,桌上的玉著碗筷一應是銀質,酒杯、酒壺則是透明琉璃色。
真的是太富貴了。
世人講究才不外漏,像胡縣令有座金屋子也得藏起來,六部和雲亭侯再有錢也不會搬到台麵上。
唯有靜王府,豪得明明白白。
這大概就是土皇帝的樂趣吧!
眾人依次入座,不少人朝他這邊看來。趙凜三人隻當不知,一副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樣,盯著桌上的琉璃盞研究。
趁著龐太妃還沒來,有三兩個主動來找趙凜攀談。對方主動介紹,一個是荊州州牧一個是荊州的知府,都是朝廷委派的,不過已經來了許多年。
聊了幾句,荊州州牧用調侃的語氣道:“倒是要得益於肖管家的大刀闊斧改造城池,遷移百姓了,不然我們幾個朝廷命官,隻怕得隔著不同的城池遙遙相望。
這話裏的自嘲和無奈誰聽不出來呢,能在一座小城裏當老大,誰願意擠在一座大城裏當孫子。
他們這些朝廷命官不過是靜王府的提線木偶,指哪走哪。
趙凜疑惑:“肖管家是哪位?”他心中已經想到是哪位了。
下一刻有個魁梧勁瘦的身影走過,一陣肅殺的寒氣襲來,同他閑聊的幾位紛紛禁聲,扭頭哈腰,恭謹的拱手行禮:“肖總管。”
一個州牧、朝廷二品命官,朝王府的總管行禮,真是聞所未聞。
但在荊州,就是這個理,除了龐太妃,所有人都默認這位前禁衛軍統領肖鶴白是老大。
肖鶴白停下步子,沒理會朝他鞠躬的幾人,淩厲的眸子看向趙凜,眼含打量:“你就是新來的縣令?”
此人渾身上下都有股子煞氣,顯然是殺過很多人的。
趙凜收斂起鋒芒,點頭拱手:“是,下官新任命的淮陽縣縣令趙凜。”
肖鶴白擰眉糾正:“荊州改造,淮陽縣已經不存在,隻有荊州縣令。”
趙凜:“是,下官是新任命的荊州縣令。”他在想其他縣的縣令要怎麽稱呼,難不成要編起號來。聽聞荊州有兩個郡四個縣,難道能今後他要自稱荊州四號縣令?
他突然有點理解方才那位州牧大人的自嘲了。
肖鶴白繼續又問:“你來荊州好一段時日,為何沒來靜王府問安?”這話直白又尖銳。
先前同他寒暄的幾個官員都感覺得到了一股強烈的壓迫性,默默後退兩步,企圖離趙凜遠點。
要是尋常人,這時候隻怕會冷汗涔涔、著急解釋了。趙凜全程都很平和,隻道:“下官初來京都,有些水土不服,故沒前來,還望肖管家恕罪。待會宴席,下官自罰三杯,再給老太妃賠個不是可好?”他認錯態度十分好,又恭敬又卑微。
倒不像王爺信裏頭提起的那樣狡詐。
他還要說什麽,恰在此時,有人高喊:“太妃來了。”
肖鶴白立刻不搭理趙凜了,大步往首座的龐太妃走去,單手伏在腰側的佩劍上,背脊筆直,冷寂肅殺!
趙凜盯著他虎口的厚繭眯眼: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刀快,還是他的劍快?
他透過肖鶴白的背脊看向首座的龐太妃,明明已經年近花甲的女人卻好似才五十一般,肌膚白淨,眸子清明,容光飽滿,烏發不見一絲白。
再觀她舉止嫻靜柔美、聽聲音清潤動聽,年輕時定是個難得的美人。
肖鶴白走過去,俯首同她低語了幾句,上首的龐太妃突然抬頭,朝他們這邊看來。趙凜收斂起前一刻還在打量的目光,低頭。
龐太妃輕柔的嗓音透過一眾人遙遙的傳來:“新上任的東城縣令趙凜且帶著家眷上前來吧。”
趙凜眸子微壓,順從的帶著寶丫和春生上前。
兩邊的人看好戲的注視著他們三人一步步上前:來了來了,好戲終於開羅了!
三人在龐太妃麵前站定,龐太妃目光首先落在了白得發亮的趙寶丫身上,繼而又看向風姿毓秀的何春生,驚呼道:“呀,這兩個孩子可真漂亮,似是觀音麵前的童男童女一般。快快過來,坐到本宮身邊來,叫本宮好好瞧瞧。”
看好戲的一眾人憋了一口:得,太妃顏控的毛病又犯了!
趙寶丫和春生同時看向趙凜,然後又很默契的,一左一右坐到了旁太妃身邊。趙寶丫嘴甜,張口就喊:“太妃姐姐,你也好漂亮啊,像觀音娘娘一樣和善,寶丫瞧著就想親近呢。
嘔!
趙凜眸色微動:“在哪做工?”他們逛了一整日好像也沒瞧見有許多人做工的地方。
師爺:“十二商會啊,湯家的布莊、陳家的米倉、劉家的馬場、段家的玉石礦場……到處都是做工的地方。卑職偷偷和您說,就荊州這些人口都不夠幹活呢,好多都是從中原地帶拐賣來的人口,這些人便宜,都不用工錢!”
趙凜色變:“拐賣可是犯法的!”自從丫丫被拐後,他就對人牙子深惡痛絕。
“噓噓噓!”師爺生怕他聲音太大,“這個卑職自然知道,可在荊州,靜王府就是王法,他們不放人,咱們就沒法子啊!”
靜王府已經將荊州打造成了一個固若金湯的小國,他把所有的百姓當做勞碌不知疲倦的工蜂,終年為了一口吃的供養著他這個王。一口一口把自己喂成了個有野心的大胖子,隻等他的主子靜親王歸來,就要反撲。
隻怕那麽多年,從各地運來的金礦石已經很多很多。荊州的精兵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應該已經不止三千,糧草、兵器和財富比之大業之多不少。
也難怪老皇帝要忌憚靜親王。
金礦石若是確定運到荊州地界了,那很有可能就是在十二商會的其中一家作坊或是礦場裏麵了。
有什麽好的辦法,能把十二個商會主事的家全都搜一遍呢?
一行人下了馬車,趙凜邊思索邊往縣衙走。師爺急急忙忙跟了上去,道:“大人,按規矩,您來荊州後應該先去靜王府拜訪才是。”
趙凜停下步子,扭頭:“哪來的規矩?”
他人高馬大的,眸子看人時犀利又寒滲滲的,師爺嚇得後退兩步,訕笑道:“曆來朝廷委派的官員都會去,不去的話會被靜王府排擠的。”
這個時候往上湊,就是熱臉貼冷屁股。反正他已經被針對了,還怕被排擠?
他壓根沒把這個規矩當一回事,隻管著手處理縣衙裏的事務。剩餘的時候就陪著閨女在後院裏折騰種菜。
趙寶丫的想法很簡單,他們一時半會肯定回不去了,她爹俸祿又低。他們家雖然有銀子,但也經不住荊州的物價高,坐吃山空可不是她的習慣。縣衙的地大,幹脆把它們全開出來種菜,尤其是綠葉子的菜,那就不用日日都去外頭買了。
她前幾日逛集市就發現荊州果蔬甚少,要是她能種出來,再交給百姓,那他們日子也不會過得太苦,天天被靜王府剝削了。
想法是好的,何春生提出意見:“荊州氣候少雨幹燥風又大,白日還好,夜裏天冷,估計菜苗剛長出來就凍死了。”
趙寶丫一想也是,她細細思索,突然腦袋靈光一閃,道:“可以用大棚啊,就是用竹子、木棍給菜地搭個房子,然後覆以屋廡,夜燃蘊火,晝揭屋頂,這樣一定能種出菜的。”
坐在屋簷底下納鞋底的兩個婆子詫異:“小小姐還會種菜?”
趙寶丫點頭,很是驕傲:“當然會,我從小在村裏長大,又跟著師父種了好多年的葫蘆。我葫蘆種的可好了!”
何春生和陶禦廚幾個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方法,反正也閑著無事,就和她一起折騰起大棚來。
他們先是種了容易成活的大蒜和薑,每日給它澆水,十天後還真發了芽。趙寶丫大喜,又把馬承平送來的蘿卜、黃豆、刀豆種了點下去,又去集市裏掏了一把帶根的韭菜和絲瓜苗來種上,期待著它們快快長大。
隻是還不等那大蒜和薑長多高,靜王府那邊就來了帖子。說是元宵佳節,王府設宴,請荊州的大小官員和十二商會的幾個主事飲酒。
也可帶家眷。
一下子能見齊所有荊州大小人物的宴會可不是時時都有,趙凜自然是要去的。
師爺詢問他要帶什麽禮品上門,趙凜蹙眉,故作為難:“本官家底本就薄,又是被貶,靜王府富有,想來應該不缺我那份禮。本官就不丟人現眼了。”
師爺啊了一聲,小聲問:“你打算空手去啊?”
看出來了,這位不僅是個粗魯的還是個摳門的。想來應該在京都得罪了不少人,才被貶過來的。
趙寶丫卻覺得這樣不好,同她爹道:“阿爹,要不我們送一籃子豆芽過去吧,初春集市都沒豆芽賣,是個稀罕物,也上的了台麵的。”
師爺眼角抽搐:得,這位小主子也沒大方到哪裏去!
再稀罕也是個素菜,對他來說,還沒肉來得稀罕。
然後他就聽到自家大人厚顏無恥的答應:“甚好,咱們家三人去吃酒,總不好叫別人吃虧。”
師爺是瞧過自家縣令大人和小主子吃東西的,一頓早餐都能吃下十幾個包子,一頓午膳能吃下一臉盆飯。妥妥的兩個飯桶,外加一個半大的少年,怎麽算對方也會吃虧吧。
他忍著吐槽,去告知陶禦廚把大棚裏的豆芽裝好。等陶禦廚轉身去拿籃子時,他順手鉗了灶台上的一塊紅燒肉往嘴裏塞,邊吃邊使勁往下咽。
嗚嗚嗚,大人家的廚子煮東西也太好吃了。就算小公子沒給他喂毒藥,若是每日給他一口吃的,他也是願意賣力幹活的。
陶禦廚提著籃子回來,他一抹嘴,笑著上前去接:“辛苦陶老哥了。”然後快速往前院走。
小步跑到縣衙門口時,正巧瞧見趙凜跨上馬車。他連忙追了上去,把籃子遞上前,也跟著想爬上去。
靜王府的宴席啊,自然是極好的。
然而,還不等他屁股挨著車轅,車夫一聲駕,馬車就跑遠了。他邊追邊喊,趙寶丫掀開車簾子從裏頭探出頭來,軟聲道:“師爺伯伯,你回去吧,我阿爹說多一個人,禮不夠的。”
師爺雙手撐腰,氣喘籲籲的停在原地:借口都是借口,就算不多他一個人禮也不夠啊!
都是敷衍他的借口!
確定了,這位縣令大老爺全家不僅手辣還心黑,都不是好鳥!
師爺憤憤不平的回去了。
趙寶丫縮回腦袋,好奇的觀察周遭的景物。荊州的房屋普遍低矮,但排列都很規律,從鳥兒的視角俯看,就會發現整座城像個圓形的八卦圖,十二座丹楹刻桷的屋子按照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的方位環繞著靜王府。
四個城門,每個城門上都設有瞭望台,城中房屋多低矮,沿路都有蒙著麵紗的百姓朝她看來。他們清晨從縣衙出發,過了午後還沒到靜王府,接近申時才老遠看到一塊金燦燦的牌匾,以及牌匾之下錦衣華服言笑晏晏的賓客。
趙寶丫感歎:這距離,竟是比馬叔叔家還遠,差不多和秦叔叔家一樣遠了。
那這座荊州城可真大呀,估計比長溪的十個還大,建這座城應該花了好多好多的銀子!靜王府真有錢啊,怪不得連門頭都是金的,比皇帝老子還要有錢吧!
而趙凜想的卻是:看來這位前禁軍統領不簡單。到處挖金礦,搜羅來天下財富,又把荊州牢牢把控在手裏。
這是蓄勢造反的節奏啊。
他要是靜親王就不回來了,借著國庫空虛做老皇帝手上的一把刀。坑完六部再嫁禍徐首輔,留在京都攪風攪雨。等京都大亂,再製造幾場大業將亡的天象,然後讓這位忠心耿耿的禁軍統領裏應外合打進京都。
總比千裏迢迢想著跑回來強!
畢竟路途遙遠,出什麽意外都是有可能的。
他們一下馬車,立刻就有人朝他們這邊看來。見識陌生臉孔都很好奇,直到趙凜遞上了請帖,通報了姓名、身份。
眾人才恍然:這就是那新來的縣令啊。
長得高大,膽子也大,來了荊州近半個月,居然都不來靜王府拜會。還是下了請帖才跑來。
再看看他送的是什麽禮?
一菜籃子豆芽。
哈哈哈哈哈哈,當靜王府是集市嗎?
今晚就等著看好戲吧,這位定是要被敲打奚落一番。
嘖嘖嘖,特麽心大,還帶兩個孩子來受辱!
趙凜三人隨著賓客往裏走,靜王府的裏麵更為華貴。初春天氣,荊州其他地方都是草木凋零,黃沙漫天。而靜王府的院子到處草木繁茂、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之色。
一群貌美婢子引著他們三人坐到了最末尾的案幾上。案幾的桌麵居然都是用玉器雕刻,桌上的玉著碗筷一應是銀質,酒杯、酒壺則是透明琉璃色。
真的是太富貴了。
世人講究才不外漏,像胡縣令有座金屋子也得藏起來,六部和雲亭侯再有錢也不會搬到台麵上。
唯有靜王府,豪得明明白白。
這大概就是土皇帝的樂趣吧!
眾人依次入座,不少人朝他這邊看來。趙凜三人隻當不知,一副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樣,盯著桌上的琉璃盞研究。
趁著龐太妃還沒來,有三兩個主動來找趙凜攀談。對方主動介紹,一個是荊州州牧一個是荊州的知府,都是朝廷委派的,不過已經來了許多年。
聊了幾句,荊州州牧用調侃的語氣道:“倒是要得益於肖管家的大刀闊斧改造城池,遷移百姓了,不然我們幾個朝廷命官,隻怕得隔著不同的城池遙遙相望。
這話裏的自嘲和無奈誰聽不出來呢,能在一座小城裏當老大,誰願意擠在一座大城裏當孫子。
他們這些朝廷命官不過是靜王府的提線木偶,指哪走哪。
趙凜疑惑:“肖管家是哪位?”他心中已經想到是哪位了。
下一刻有個魁梧勁瘦的身影走過,一陣肅殺的寒氣襲來,同他閑聊的幾位紛紛禁聲,扭頭哈腰,恭謹的拱手行禮:“肖總管。”
一個州牧、朝廷二品命官,朝王府的總管行禮,真是聞所未聞。
但在荊州,就是這個理,除了龐太妃,所有人都默認這位前禁衛軍統領肖鶴白是老大。
肖鶴白停下步子,沒理會朝他鞠躬的幾人,淩厲的眸子看向趙凜,眼含打量:“你就是新來的縣令?”
此人渾身上下都有股子煞氣,顯然是殺過很多人的。
趙凜收斂起鋒芒,點頭拱手:“是,下官新任命的淮陽縣縣令趙凜。”
肖鶴白擰眉糾正:“荊州改造,淮陽縣已經不存在,隻有荊州縣令。”
趙凜:“是,下官是新任命的荊州縣令。”他在想其他縣的縣令要怎麽稱呼,難不成要編起號來。聽聞荊州有兩個郡四個縣,難道能今後他要自稱荊州四號縣令?
他突然有點理解方才那位州牧大人的自嘲了。
肖鶴白繼續又問:“你來荊州好一段時日,為何沒來靜王府問安?”這話直白又尖銳。
先前同他寒暄的幾個官員都感覺得到了一股強烈的壓迫性,默默後退兩步,企圖離趙凜遠點。
要是尋常人,這時候隻怕會冷汗涔涔、著急解釋了。趙凜全程都很平和,隻道:“下官初來京都,有些水土不服,故沒前來,還望肖管家恕罪。待會宴席,下官自罰三杯,再給老太妃賠個不是可好?”他認錯態度十分好,又恭敬又卑微。
倒不像王爺信裏頭提起的那樣狡詐。
他還要說什麽,恰在此時,有人高喊:“太妃來了。”
肖鶴白立刻不搭理趙凜了,大步往首座的龐太妃走去,單手伏在腰側的佩劍上,背脊筆直,冷寂肅殺!
趙凜盯著他虎口的厚繭眯眼: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刀快,還是他的劍快?
他透過肖鶴白的背脊看向首座的龐太妃,明明已經年近花甲的女人卻好似才五十一般,肌膚白淨,眸子清明,容光飽滿,烏發不見一絲白。
再觀她舉止嫻靜柔美、聽聲音清潤動聽,年輕時定是個難得的美人。
肖鶴白走過去,俯首同她低語了幾句,上首的龐太妃突然抬頭,朝他們這邊看來。趙凜收斂起前一刻還在打量的目光,低頭。
龐太妃輕柔的嗓音透過一眾人遙遙的傳來:“新上任的東城縣令趙凜且帶著家眷上前來吧。”
趙凜眸子微壓,順從的帶著寶丫和春生上前。
兩邊的人看好戲的注視著他們三人一步步上前:來了來了,好戲終於開羅了!
三人在龐太妃麵前站定,龐太妃目光首先落在了白得發亮的趙寶丫身上,繼而又看向風姿毓秀的何春生,驚呼道:“呀,這兩個孩子可真漂亮,似是觀音麵前的童男童女一般。快快過來,坐到本宮身邊來,叫本宮好好瞧瞧。”
看好戲的一眾人憋了一口:得,太妃顏控的毛病又犯了!
趙寶丫和春生同時看向趙凜,然後又很默契的,一左一右坐到了旁太妃身邊。趙寶丫嘴甜,張口就喊:“太妃姐姐,你也好漂亮啊,像觀音娘娘一樣和善,寶丫瞧著就想親近呢。
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