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穿成女兒奴大佬早夭的閨女 作者:薑紅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大郎檢查了一番,發現靜親王雙腿殘廢,左手腕骨也斷了。蹙眉問:“怎麽成了這樣子?趙祭酒動的手?”
趙凜攤手:“怎麽可能,他黑燈瞎火的亂跑,自己摔的。”
靜親王氣結,嗚嗚的搖頭。霍大郎也不再詢問,揮手讓人把他抬走,侍衛沒個輕重,抬到了傷處,走路顛簸、不小心把人摔了都是有的。
穿過林子,上了馬車,又一路顛簸。到了京都,靜親王已經昏死過去,就差一口氣等著砍頭了。
人是霍大郎和霍星河負責押到大理寺看管的,而趙凜則帶著黑雪回去了。黑雪跟著他這麽多年,還是頭一次受傷,馬屁股的傷口因為長時間沒有處理,皮肉有些外翻,傷口處已經有些化膿。
趙凜小心翼翼的給它處理傷口,黑雪四蹄不安的踢踏,不住的噴鼻。趙寶丫心疼,伸手輕柔的安撫它:“黑雪莫怕,上完藥很快就好了。”
黑雪馬頭靠近她,稍微安定下來。
等給黑雪上完藥,趙寶丫看向還狼狽的趙凜道:“阿爹,你先去洗洗,睡一會兒吧,有事我喊你。”
她爹回來,她第一時間就吩咐下人準備了熱飯,燒水、鋪床,一切都做得井然有序。儼然已經是個條理分明的小大人了。
趙凜卻拒絕了:“阿爹先前睡了一會兒,現在還不累。你看著黑雪,阿爹要去一趟大理寺。”
靜親王的案子是他在負責,人捉回來了,放人的徐明昌是必然要審理的,他必須在場。
他趕到時,徐明昌已經被帶到了大理寺的公堂上。牽連謀反,老皇帝震怒,令三堂會審,徐首輔作為徐明昌的父親自然也被請了來。
公堂之上,徐明昌堅持稱他和靜親王就是君子之交,是高山流水、伯牙與子期。
與徐家無關!
“父親還曾多次警告我勿要和王爺往來,還因此大發雷霆把我軟禁在家中。是我偷了父親的令牌,私放王爺之事隻是不忍好友被斬,與父親和徐家真的沒關係!”
徐明昌看向邢大人,眼神祈求:“若是大人還不信,明昌願意拋棄姓氏,不再姓徐!”
邢大人看向沉著臉的徐首輔:“徐大人真不知情?”
徐首輔擰眉,對著他怒目而視:“邢大人是什麽意思?這逆子都說了是他個人所為,莫非您想借機報複,拖徐家下水?”
一旁的刑部尚書嘲諷道:“徐大人這是惱羞成怒?那是您兒子,一個大活人偷了您的令牌私犯重犯,您怎麽可能一點察覺都沒有?”
徐首輔拍案而起:“別以為老夫不知你們六部和靜親王有往來,若不是你們行方便,靜王府這麽多年能偷盜這麽多黃金供養軍隊和死士?”
顧尚書也不甘示弱,蹭的站了起來:“徐首輔,可不是誰聲音大就有理。沒有證據小心本官告你汙蔑,而且,現在審理的是令公子私放靜親王一案,你扯那麽遠不是心虛?”
雙方人馬在公堂上你來我往吵得不可開交,趙凜擰眉後退兩步:從前他在江湖,總以為朝堂是很神聖的地方,沒想到這些人吵起架來比集市裏的潑皮無賴,大爺大娘好不了不少!
含沙射影,花樣百出,真是開了眼了!
他們從公堂一路吵到了次日早朝,六部的人是瞅準的這次機會,想把徐首輔從首輔的位置上拽下來。堅持稱徐明昌不過是一年輕人,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定是有人在背後謀劃。要求徹查徐家把徐明昌同靜親王一同斬首。
徐閣老一黨則認為六部在借機報複,徐首輔更是跪下陳情:“皇上,臣是大業的臣子,絕對沒有二心。平日裏對靜親王更是不假辭色,不會明知靜親王已經造反,還拿自己的兒子去換他,臣可就這麽一個兒子啊!”
老皇帝明顯不想朝堂失去平衡,開始和稀泥:“徐首輔一直忠心耿耿,朕是瞧在眼裏的。子不教父之過,但……”
他話還沒說完,陸尚書也撲通一聲跪下了,朝著高台之上就是重重一叩首:“皇上,謀逆乃是大罪,萬萬不能因一時仁慈而放了漏網之魚。徐明昌是徐家嫡子,他既然敢私犯謀逆之人,必定是有反心的,徐首輔亦不能洗脫嫌疑!”
其餘五部的尚書也紛紛跪下來。
兩番人馬又吵得不可開交,老皇帝擰眉,一時間又有些猶疑起來。
最後被吵得頭疼,大喝道:“都閉嘴!”
眾人靜聲,老皇帝眼珠子轉了一圈,最後定到看戲的趙凜身上:“趙祭酒,這案子起先就是你負責,人也是你抓回來的,你說說,要如何處置?”
六部和徐首輔又齊齊扭頭看向身後的趙凜,眼神都很危險。
趙凜躬身一禮,推辭:“皇上,臣官小,人微言輕,您還是讓三司主審邢大人定奪吧。”
邢大人身形晃了晃,扭頭看向趙凜。
老皇帝不悅:“讓你說就說,你推什麽?不管說得怎麽樣,朕恕你無罪,其他大人也不會把你怎麽樣!”
趙凜暗罵:老皇帝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六部一聽是讓趙凜說,心都提了起來。陸尚書不住的朝趙凜使眼色,徐首輔則麵色冷凝。
第139章 139
趙凜繼續甩鍋:“皇上, 臣認為不如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審問靜親王一番。畢竟,誰和他有私,有沒有同他密謀造反他最清楚不過了。”
此話一出, 整個朝堂都變了臉色。
六部的人本就和靜親王有私,如今那人沒了生的希望, 萬一把他們的事抖出來怎麽辦?
徐首輔想法也差不多, 靜親王既然能哄騙他兒子犯下錯, 如今要死了,逮住一個咬一個也是可能的。讓他來, 徐家還要不要活了?
六部的人立刻反對:“皇上, 趙祭酒提議委實荒唐, 靜親王乃是反臣, 大罪之人,怎麽能玷汙朝堂麵見聖顏。”
徐首輔當機立斷, 砰砰就是幾個響頭,然後抬起頭大聲道:“皇上, 臣無愧於大業,無愧於您。如今臣百口莫辯, 隻能以死以證清白!”說著脫下官帽, 爬起來就往大殿中的龍柱撞去。
朝堂上驚呼一片,老皇帝蹭的站了起來, 大聲喝道:“快,快給朕攔住他!”
徐首輔一黨紛紛要去拉,但他動作太快,這一下撞得又快狠準, 霎時額頭就冒了血,整個人癱軟倒地。這一變故把六部的人都整不會了, 各個僵立在當場。
邢大人神情凝重,站在他斜後方的趙凜盯著地上的徐首輔認真分析:速度雖快,但撞柱有收力,而且撞的部位也有講究。傷口看著嚇人,血也流了不少,其實都是淺表傷口,估計養養就好了。
這徐首輔是個狠人!
“快快快,快傳禦醫!”
很快禦醫被請了來,當朝給徐首輔處理傷口,診脈……人已經撞暈的徐首輔還堅持跪地不起,聲淚俱下的朝著老皇帝陳情:“皇上,臣自入仕以來殫精竭慮,未敢懈怠,臣從未有過絲毫不臣之心。”
老皇帝盯著那滲血的額頭眉頭幾乎都打結了:“朕知曉了,愛卿快別說話,先讓禦醫包紮好再說。”千萬莫死在朝堂上,不然多晦氣。
徐首輔繼續道:“臣自知教子無方,但臣行得正坐得端。臣今日就暫卸內閣首輔一職,皇上可命三司徹查臣往日種種,若是查到臣和靜王府有半分往來的證據,聽憑皇上處置!”
趙凜:好一招以退為進,三司去查隻怕什麽也查不出來吧!
六部自然也想到這一點,陸尚書立刻道:“皇上,徐首輔這是苦肉計,徐家幫靜親王越獄是事實,為何還要查?”
其餘人紛紛附和。
“苦肉計?”老皇帝橫了陸尚書一眼:“你給朕演一個?沒看到徐首輔頭上那麽長的口子?非要在大殿之上鬧出人命你們六部才肯罷休?”
“徐愛卿既然能以死明誌,想必也不是如此糊塗之人。就先卸去他在內閣的一切職務,令三司徹查徐府有無和靜王府往來的切實證據,你們六部若是不服,也可盡管去查。”
六部的人確實不服:皇帝像來偏袒徐有鬆,不然也不至於放著世家不選,偏偏讓他一個寒門當了首輔!
但金口已開,再說就要觸怒龍顏了。
既然咬不死老的,就咬死小的好了。
陸尚書憤懣道:“皇上,徐首輔是否和靜親王有私還帶查證,但徐明昌私犯靜親王一事證據確鑿,他本人也供認不諱。實屬大罪,理因問斬!”
剛鬆了一口氣的徐首輔眼眸壓了壓,很快又換上一副痛心至極的表情:“皇上,孽子犯下大罪,確實該殺!但臣年事已高,就這麽一個兒子,求您想想太子殿下,留孽子一命吧!”說著又磕起頭來。
才剛包紮好的額頭又開始滲血,徐首輔聲音虛弱麵色蒼白,整個人看上去像是老了好幾歲,跪在那已經搖搖欲墜了!
老皇帝想起自己唯一的兒子,心下有所鬆動,可一想到徐明昌犯下的事又實在不能容忍!
於是,老皇帝再一次看向趙凜:“趙祭酒,你說說,這徐明昌要如何處置?”
正在讚歎徐首輔演技的趙凜:還有完沒完了!
他心下飛快思索:看老皇帝的態度是想保徐首輔的,那他就順著他的話說說好了。
趙凜出列,朝著皇帝又是躬身一禮,朗聲道:“徐侍講為人至情至性,會私放靜親王定是受了他的誆騙。雖犯了大罪,但直接斬首未免太重,不若將他逐出徐家,同王府奴仆一同流放三千裏?”
他話一出口,徐首輔明顯鬆了口氣,很快眸子裏又染上疑惑。開始重新審視起趙凜:這趙祭酒不是同邢大人走得近,緣何要幫他?
六部則是咬牙切齒的看向趙凜:“趙祭酒,朝堂之上豈由你大放厥詞?”
這麽好的機會啊,他們現在恨不得衝上去把趙凜那張嘴撕了。可又苦於趙凜手上還有他們的把柄,又不敢把話說得太過!
老皇帝拍桌:“放肆,是朕讓趙祭酒說的,六部不滿是在不滿朕嗎?”
六部偃旗息鼓,老皇帝審視一圈朝堂後,宣布:“靜親王今日午後即刻斬首,靜王府一幹人等也不必流放,一並斬了吧。至於徐明昌,就按照趙祭酒說的,流放三千裏,沒有聖旨不得還朝!”
罰完後,又道:“此次叛亂,大理寺卿邢愛卿和趙祭酒、千機營霍副統領皆有功。大理寺卿邢愛卿進三等伯,賞銀百兩,千機營副統領升任大統領,其子升任千機營正六品昭武校尉。原昭武校尉霍星河調入禁軍,授三等侍衛,入宮聽差。”
他停頓了一下,看向趙凜繼續道:“趙愛卿此次功不可沒,除國子監祭酒一職外另授東閣大學士,許入內閣議事。”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嘩然,盡皆看向趙凜。
兩蚌相爭漁翁得力,原來國子監隻是他的跳板嗎?
從入仕到入閣才用了幾年?比當年的徐首輔升遷得還快,這是人該有的速度嗎?
六部的幾個老頭子一想到今後內閣議事都能見到趙凜集體都不好了,原本他們和徐首輔一黨議事是還能拍桌叫板,兩方人馬五五開。趙凜手裏有他們的把柄,一入局豈不是掐住了他們喉嚨?
偏偏這人今日在朝堂上還偏幫了徐首輔!
徐首輔若有所思的跪下謝恩的趙凜看。
散朝後兩方人馬暫時都沒心思吵了,紛紛猜測老皇帝把趙凜提入內閣的目的。六部的人又氣又不敢給趙凜擺臉色,倒是顧尚書占著顧山長的關係,說了一句不陰不陽的話:“趙祭酒,他徐首輔可不是個好人,連自己的恩師都能出賣的主。你幫他,將來有你後悔的!”說完冷哼一聲走了。
趙凜渾然不在意,繼續往石階下邁,走到最後一階時,身後有人喊住了他。趙凜回頭,徐首輔在同僚的攙扶下走到他身邊站定,和善的笑了笑:“老夫有兩句話要問問趙祭酒,可否方便?”
趙凜朝他頷首:“首輔大人請問?”
徐首輔:“莫要叫老夫首輔了,喊徐大人吧。”
趙凜從善如流的喊了聲徐大人,又解釋道:“徐大人,方才真是對不起了。下官提議當朝審問靜親王是針對六部幾位大人,沒想到會害您以死明誌……”
徐首輔訝異:“針對六部?”
趙凜頷首:“六部向來與下官為難,下官負責查金礦走私一案時,發現六部和靜王府有勾結,隻是苦無證據。下官想著,靜親王都要死了,說不定會把六部供出來,沒想到……”
“無妨。”徐首輔沒先想還有這一層,眸色清明了幾分,開口繼續自己的問題:“趙祭酒為何要替老夫說話?”
趙凜略一思索,才道:“正確來說,下官不是替首輔說話,是在替明昌兄說話。我們是同科進士,又一同位列三甲。他與九如交好,也同下官一起喝過酒,下官對他的為人也有所了解。他醉心書畫,才華橫溢,根本就不會有反叛之心。他既是說了,與靜親王隻是君子之交,下官信他。”
他眼神太過真誠,一番話下來,真打動了徐首輔。
徐首輔對他觀感好了幾分,又謹慎問:“那,你同大理寺卿邢大人有什麽淵源?本官瞧著你們走得甚近?”
徐首輔和邢大人明顯就不對付,從入朝以來。趙凜就沒見過這兩人打過招呼,見麵也是互相翻白眼。
徐首輔現在問他這話,是在試探他?
還是在考慮他這個人值不值得培養?
他這次沒有絲毫猶豫的回:“下官同邢大人不過是在長溪有幸見過一次,下官恰巧幫他查獲金礦走私一案,他才得以升遷。之後在京都,自然就對下官熱絡了幾分,其他並無太大的交集。一同查案,聊的也是案子的事,下官不是挾恩圖報之人。”
徐首輔心情舒暢,連忙道:“趙祭酒莫慌,老夫自然知曉你不是挾恩圖報之人。今日你仗義直言,保住我兒性命老夫很是感激,趁著本官無職一身輕的閑暇時間,有空可以來府上坐坐。”
趙凜攤手:“怎麽可能,他黑燈瞎火的亂跑,自己摔的。”
靜親王氣結,嗚嗚的搖頭。霍大郎也不再詢問,揮手讓人把他抬走,侍衛沒個輕重,抬到了傷處,走路顛簸、不小心把人摔了都是有的。
穿過林子,上了馬車,又一路顛簸。到了京都,靜親王已經昏死過去,就差一口氣等著砍頭了。
人是霍大郎和霍星河負責押到大理寺看管的,而趙凜則帶著黑雪回去了。黑雪跟著他這麽多年,還是頭一次受傷,馬屁股的傷口因為長時間沒有處理,皮肉有些外翻,傷口處已經有些化膿。
趙凜小心翼翼的給它處理傷口,黑雪四蹄不安的踢踏,不住的噴鼻。趙寶丫心疼,伸手輕柔的安撫它:“黑雪莫怕,上完藥很快就好了。”
黑雪馬頭靠近她,稍微安定下來。
等給黑雪上完藥,趙寶丫看向還狼狽的趙凜道:“阿爹,你先去洗洗,睡一會兒吧,有事我喊你。”
她爹回來,她第一時間就吩咐下人準備了熱飯,燒水、鋪床,一切都做得井然有序。儼然已經是個條理分明的小大人了。
趙凜卻拒絕了:“阿爹先前睡了一會兒,現在還不累。你看著黑雪,阿爹要去一趟大理寺。”
靜親王的案子是他在負責,人捉回來了,放人的徐明昌是必然要審理的,他必須在場。
他趕到時,徐明昌已經被帶到了大理寺的公堂上。牽連謀反,老皇帝震怒,令三堂會審,徐首輔作為徐明昌的父親自然也被請了來。
公堂之上,徐明昌堅持稱他和靜親王就是君子之交,是高山流水、伯牙與子期。
與徐家無關!
“父親還曾多次警告我勿要和王爺往來,還因此大發雷霆把我軟禁在家中。是我偷了父親的令牌,私放王爺之事隻是不忍好友被斬,與父親和徐家真的沒關係!”
徐明昌看向邢大人,眼神祈求:“若是大人還不信,明昌願意拋棄姓氏,不再姓徐!”
邢大人看向沉著臉的徐首輔:“徐大人真不知情?”
徐首輔擰眉,對著他怒目而視:“邢大人是什麽意思?這逆子都說了是他個人所為,莫非您想借機報複,拖徐家下水?”
一旁的刑部尚書嘲諷道:“徐大人這是惱羞成怒?那是您兒子,一個大活人偷了您的令牌私犯重犯,您怎麽可能一點察覺都沒有?”
徐首輔拍案而起:“別以為老夫不知你們六部和靜親王有往來,若不是你們行方便,靜王府這麽多年能偷盜這麽多黃金供養軍隊和死士?”
顧尚書也不甘示弱,蹭的站了起來:“徐首輔,可不是誰聲音大就有理。沒有證據小心本官告你汙蔑,而且,現在審理的是令公子私放靜親王一案,你扯那麽遠不是心虛?”
雙方人馬在公堂上你來我往吵得不可開交,趙凜擰眉後退兩步:從前他在江湖,總以為朝堂是很神聖的地方,沒想到這些人吵起架來比集市裏的潑皮無賴,大爺大娘好不了不少!
含沙射影,花樣百出,真是開了眼了!
他們從公堂一路吵到了次日早朝,六部的人是瞅準的這次機會,想把徐首輔從首輔的位置上拽下來。堅持稱徐明昌不過是一年輕人,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定是有人在背後謀劃。要求徹查徐家把徐明昌同靜親王一同斬首。
徐閣老一黨則認為六部在借機報複,徐首輔更是跪下陳情:“皇上,臣是大業的臣子,絕對沒有二心。平日裏對靜親王更是不假辭色,不會明知靜親王已經造反,還拿自己的兒子去換他,臣可就這麽一個兒子啊!”
老皇帝明顯不想朝堂失去平衡,開始和稀泥:“徐首輔一直忠心耿耿,朕是瞧在眼裏的。子不教父之過,但……”
他話還沒說完,陸尚書也撲通一聲跪下了,朝著高台之上就是重重一叩首:“皇上,謀逆乃是大罪,萬萬不能因一時仁慈而放了漏網之魚。徐明昌是徐家嫡子,他既然敢私犯謀逆之人,必定是有反心的,徐首輔亦不能洗脫嫌疑!”
其餘五部的尚書也紛紛跪下來。
兩番人馬又吵得不可開交,老皇帝擰眉,一時間又有些猶疑起來。
最後被吵得頭疼,大喝道:“都閉嘴!”
眾人靜聲,老皇帝眼珠子轉了一圈,最後定到看戲的趙凜身上:“趙祭酒,這案子起先就是你負責,人也是你抓回來的,你說說,要如何處置?”
六部和徐首輔又齊齊扭頭看向身後的趙凜,眼神都很危險。
趙凜躬身一禮,推辭:“皇上,臣官小,人微言輕,您還是讓三司主審邢大人定奪吧。”
邢大人身形晃了晃,扭頭看向趙凜。
老皇帝不悅:“讓你說就說,你推什麽?不管說得怎麽樣,朕恕你無罪,其他大人也不會把你怎麽樣!”
趙凜暗罵:老皇帝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六部一聽是讓趙凜說,心都提了起來。陸尚書不住的朝趙凜使眼色,徐首輔則麵色冷凝。
第139章 139
趙凜繼續甩鍋:“皇上, 臣認為不如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審問靜親王一番。畢竟,誰和他有私,有沒有同他密謀造反他最清楚不過了。”
此話一出, 整個朝堂都變了臉色。
六部的人本就和靜親王有私,如今那人沒了生的希望, 萬一把他們的事抖出來怎麽辦?
徐首輔想法也差不多, 靜親王既然能哄騙他兒子犯下錯, 如今要死了,逮住一個咬一個也是可能的。讓他來, 徐家還要不要活了?
六部的人立刻反對:“皇上, 趙祭酒提議委實荒唐, 靜親王乃是反臣, 大罪之人,怎麽能玷汙朝堂麵見聖顏。”
徐首輔當機立斷, 砰砰就是幾個響頭,然後抬起頭大聲道:“皇上, 臣無愧於大業,無愧於您。如今臣百口莫辯, 隻能以死以證清白!”說著脫下官帽, 爬起來就往大殿中的龍柱撞去。
朝堂上驚呼一片,老皇帝蹭的站了起來, 大聲喝道:“快,快給朕攔住他!”
徐首輔一黨紛紛要去拉,但他動作太快,這一下撞得又快狠準, 霎時額頭就冒了血,整個人癱軟倒地。這一變故把六部的人都整不會了, 各個僵立在當場。
邢大人神情凝重,站在他斜後方的趙凜盯著地上的徐首輔認真分析:速度雖快,但撞柱有收力,而且撞的部位也有講究。傷口看著嚇人,血也流了不少,其實都是淺表傷口,估計養養就好了。
這徐首輔是個狠人!
“快快快,快傳禦醫!”
很快禦醫被請了來,當朝給徐首輔處理傷口,診脈……人已經撞暈的徐首輔還堅持跪地不起,聲淚俱下的朝著老皇帝陳情:“皇上,臣自入仕以來殫精竭慮,未敢懈怠,臣從未有過絲毫不臣之心。”
老皇帝盯著那滲血的額頭眉頭幾乎都打結了:“朕知曉了,愛卿快別說話,先讓禦醫包紮好再說。”千萬莫死在朝堂上,不然多晦氣。
徐首輔繼續道:“臣自知教子無方,但臣行得正坐得端。臣今日就暫卸內閣首輔一職,皇上可命三司徹查臣往日種種,若是查到臣和靜王府有半分往來的證據,聽憑皇上處置!”
趙凜:好一招以退為進,三司去查隻怕什麽也查不出來吧!
六部自然也想到這一點,陸尚書立刻道:“皇上,徐首輔這是苦肉計,徐家幫靜親王越獄是事實,為何還要查?”
其餘人紛紛附和。
“苦肉計?”老皇帝橫了陸尚書一眼:“你給朕演一個?沒看到徐首輔頭上那麽長的口子?非要在大殿之上鬧出人命你們六部才肯罷休?”
“徐愛卿既然能以死明誌,想必也不是如此糊塗之人。就先卸去他在內閣的一切職務,令三司徹查徐府有無和靜王府往來的切實證據,你們六部若是不服,也可盡管去查。”
六部的人確實不服:皇帝像來偏袒徐有鬆,不然也不至於放著世家不選,偏偏讓他一個寒門當了首輔!
但金口已開,再說就要觸怒龍顏了。
既然咬不死老的,就咬死小的好了。
陸尚書憤懣道:“皇上,徐首輔是否和靜親王有私還帶查證,但徐明昌私犯靜親王一事證據確鑿,他本人也供認不諱。實屬大罪,理因問斬!”
剛鬆了一口氣的徐首輔眼眸壓了壓,很快又換上一副痛心至極的表情:“皇上,孽子犯下大罪,確實該殺!但臣年事已高,就這麽一個兒子,求您想想太子殿下,留孽子一命吧!”說著又磕起頭來。
才剛包紮好的額頭又開始滲血,徐首輔聲音虛弱麵色蒼白,整個人看上去像是老了好幾歲,跪在那已經搖搖欲墜了!
老皇帝想起自己唯一的兒子,心下有所鬆動,可一想到徐明昌犯下的事又實在不能容忍!
於是,老皇帝再一次看向趙凜:“趙祭酒,你說說,這徐明昌要如何處置?”
正在讚歎徐首輔演技的趙凜:還有完沒完了!
他心下飛快思索:看老皇帝的態度是想保徐首輔的,那他就順著他的話說說好了。
趙凜出列,朝著皇帝又是躬身一禮,朗聲道:“徐侍講為人至情至性,會私放靜親王定是受了他的誆騙。雖犯了大罪,但直接斬首未免太重,不若將他逐出徐家,同王府奴仆一同流放三千裏?”
他話一出口,徐首輔明顯鬆了口氣,很快眸子裏又染上疑惑。開始重新審視起趙凜:這趙祭酒不是同邢大人走得近,緣何要幫他?
六部則是咬牙切齒的看向趙凜:“趙祭酒,朝堂之上豈由你大放厥詞?”
這麽好的機會啊,他們現在恨不得衝上去把趙凜那張嘴撕了。可又苦於趙凜手上還有他們的把柄,又不敢把話說得太過!
老皇帝拍桌:“放肆,是朕讓趙祭酒說的,六部不滿是在不滿朕嗎?”
六部偃旗息鼓,老皇帝審視一圈朝堂後,宣布:“靜親王今日午後即刻斬首,靜王府一幹人等也不必流放,一並斬了吧。至於徐明昌,就按照趙祭酒說的,流放三千裏,沒有聖旨不得還朝!”
罰完後,又道:“此次叛亂,大理寺卿邢愛卿和趙祭酒、千機營霍副統領皆有功。大理寺卿邢愛卿進三等伯,賞銀百兩,千機營副統領升任大統領,其子升任千機營正六品昭武校尉。原昭武校尉霍星河調入禁軍,授三等侍衛,入宮聽差。”
他停頓了一下,看向趙凜繼續道:“趙愛卿此次功不可沒,除國子監祭酒一職外另授東閣大學士,許入內閣議事。”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嘩然,盡皆看向趙凜。
兩蚌相爭漁翁得力,原來國子監隻是他的跳板嗎?
從入仕到入閣才用了幾年?比當年的徐首輔升遷得還快,這是人該有的速度嗎?
六部的幾個老頭子一想到今後內閣議事都能見到趙凜集體都不好了,原本他們和徐首輔一黨議事是還能拍桌叫板,兩方人馬五五開。趙凜手裏有他們的把柄,一入局豈不是掐住了他們喉嚨?
偏偏這人今日在朝堂上還偏幫了徐首輔!
徐首輔若有所思的跪下謝恩的趙凜看。
散朝後兩方人馬暫時都沒心思吵了,紛紛猜測老皇帝把趙凜提入內閣的目的。六部的人又氣又不敢給趙凜擺臉色,倒是顧尚書占著顧山長的關係,說了一句不陰不陽的話:“趙祭酒,他徐首輔可不是個好人,連自己的恩師都能出賣的主。你幫他,將來有你後悔的!”說完冷哼一聲走了。
趙凜渾然不在意,繼續往石階下邁,走到最後一階時,身後有人喊住了他。趙凜回頭,徐首輔在同僚的攙扶下走到他身邊站定,和善的笑了笑:“老夫有兩句話要問問趙祭酒,可否方便?”
趙凜朝他頷首:“首輔大人請問?”
徐首輔:“莫要叫老夫首輔了,喊徐大人吧。”
趙凜從善如流的喊了聲徐大人,又解釋道:“徐大人,方才真是對不起了。下官提議當朝審問靜親王是針對六部幾位大人,沒想到會害您以死明誌……”
徐首輔訝異:“針對六部?”
趙凜頷首:“六部向來與下官為難,下官負責查金礦走私一案時,發現六部和靜王府有勾結,隻是苦無證據。下官想著,靜親王都要死了,說不定會把六部供出來,沒想到……”
“無妨。”徐首輔沒先想還有這一層,眸色清明了幾分,開口繼續自己的問題:“趙祭酒為何要替老夫說話?”
趙凜略一思索,才道:“正確來說,下官不是替首輔說話,是在替明昌兄說話。我們是同科進士,又一同位列三甲。他與九如交好,也同下官一起喝過酒,下官對他的為人也有所了解。他醉心書畫,才華橫溢,根本就不會有反叛之心。他既是說了,與靜親王隻是君子之交,下官信他。”
他眼神太過真誠,一番話下來,真打動了徐首輔。
徐首輔對他觀感好了幾分,又謹慎問:“那,你同大理寺卿邢大人有什麽淵源?本官瞧著你們走得甚近?”
徐首輔和邢大人明顯就不對付,從入朝以來。趙凜就沒見過這兩人打過招呼,見麵也是互相翻白眼。
徐首輔現在問他這話,是在試探他?
還是在考慮他這個人值不值得培養?
他這次沒有絲毫猶豫的回:“下官同邢大人不過是在長溪有幸見過一次,下官恰巧幫他查獲金礦走私一案,他才得以升遷。之後在京都,自然就對下官熱絡了幾分,其他並無太大的交集。一同查案,聊的也是案子的事,下官不是挾恩圖報之人。”
徐首輔心情舒暢,連忙道:“趙祭酒莫慌,老夫自然知曉你不是挾恩圖報之人。今日你仗義直言,保住我兒性命老夫很是感激,趁著本官無職一身輕的閑暇時間,有空可以來府上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