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穿到民國成為魑魅魍魎之主[穿書] 作者:弓青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當真能夠治好我們爺?”
陳二、陳三不敢置信,多年以來,他們爺尋了多少辦法,卻也隻能治標不治本。
那些有名望的大師都不敢保證徹底解決他們爺身上的怪症,甚至連病灶都看不出,簡初柒卻敢誇下海口?這是真的嗎?
簡初柒點頭:“我不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我說能,就是能。”
“並且辦法有三,可以先逐漸祛除二爺畏寒的症狀,也就是抽離二爺體內的煞氣和陰氣。”
“都有什麽?”
“一是能力高深者將其引導而出,二是佩戴具有靈性的古董物件,三是找到陰陽雷擊木。”
桓慕珩若有所思。
陳三不禁道:“能力高深者引導,可那些大師對我們爺身上的問題都束手無策,這……”
“我能。”簡初柒道。
他們自然無法與我相比。
桓慕珩:“小七比我想象的要更厲害。”
簡初柒聞言,得意地揚揚小下巴,毫不謙虛道:“那是當然。”
陳三:行叭。
“那第二個辦法呢?”陳二道:“桓家不缺古董物件,有靈性,是什麽意思?”
是指年代久遠,有特殊作用嗎?
還是指給古董物件開光?
簡初柒:“知道越王勾踐劍與和氏璧嗎?”
張廣雲睜了睜眼睛,道:“這麽有名的東西自然知曉,但你不會是指這些古董物件吧?”
那得多麽難以尋找,無一不是價值連城啊。
簡初柒搖頭:“不是。”
張廣雲鬆了口氣:“哦,那還好……”
“類比這些,年代必須久遠不提,還必然是適合二爺的東西,否則也無用,甚至可能還會起相反的效果,畢竟古董物件也分陰陽。”
不是隨便一個就能使用的。
“有靈性,或能產生靈性的古董物件,其一,使用者千古留名,有古籍記載,其二,涉及典故,有名望加持。”
“所以我舉了越王勾踐劍與和氏璧的例子。”
陳三咋舌,啊這……就是桓家也略為難啊。
桓慕珩道:“依小七所言,看來我以後需留意這方麵的消息了。”
“那麽,第三個辦法又作何解釋?我隻聽聞過雷擊木,何謂陰陽雷擊木?”
第13章
雷擊木就是被雷劈過的樹。
道家認為被雷劈過的木頭匯聚雷電之力,法力無窮,是鬼怪妖魔的克星。
但並不是所有被雷擊中的樹都可以被稱作雷擊木,一些陰屬性的樹木是不能夠使用的,比如銀杏樹、槐樹、柳樹等。
雷擊木必須是陽屬性的樹,比如柏樹、棗樹、桃樹等。
其中,尤其以棗樹、桃樹雷擊木為上乘,而棗木又更勝一籌。
不過,成為雷擊木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被雷擊中之後依然存活,不然就不能稱為雷擊木。
在自然界中,被雷擊中的樹木少之又少,雷擊棗木和雷擊桃木更是可遇不可求。
陳三忍不住問道:“為何會是棗木更勝一籌?不一般是桃木多被用來捉鬼除妖嗎?桃木劍、桃符之類。”
簡初柒:“雷擊的棗木比較好,因為棗木質地堅硬,並且從五行上來看,棗果為紅色,屬陽,在各種祭祀中均可供於東側,是百果之首。”
“棗木在民間也被稱為‘辟邪木’,在許多的道家典籍中有將雷擊棗木奉為神木。”
“比如《道法會元》裏麵記載了用雷擊棗木製作而成的天蓬印,在道教的神話體係裏,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王靈官、天蓬元帥
等都是著名的雷神。”
“木之道,以霹靂棗心為上,檀木為中,以柿木為下。”
也就是說,所有的雷擊木裏,以雷擊棗木為上品。
“那為什麽沒有棗木劍?”
簡初柒有點口渴,陳二給他倒了一杯茶水喝。
他一手托著下巴道:“因為普通的棗木沒有普通的桃木威力大,棗樹生長很慢的,木質密度很高,所以在同樣的體積下,棗木劍重,桃木劍輕。”
“你拿起棗木劍入手會是沉甸甸的,捉鬼除妖,別先把自己給累得夠嗆,更何況,桃樹的生長較快,取材方便,在對付無形的鬼魂時,桃木劍更容易將其魂魄打散。”
無論是棗木還是桃木,兩者都具有辟邪的作用。
“但我更傾向於雷擊棗木為法器之王。”簡初柒看向桓慕珩道:“雷擊棗木可以製作成令牌、法印、天蓬尺等玄門至寶,攻防一體。”
“不過我也說了,第三個辦法是需要陰陽雷擊木,尋常的雷擊棗木製品,二爺都不可以佩戴在身。”
張廣雲聞言,不禁暗暗嘶了聲,果然,桓二爺的怪症真不是一般人、一般手段就能夠解決的。
桓慕珩:“願聞其詳。”
“雷擊木乃陽火之純,佩戴雷擊木乃陽氣之純,運格暗淡之人不宜佩戴,體質極陰之人不宜佩戴。”
“二爺就屬於後者,一極陽,一至陰,陰陽相衝,不利自身。”
簡初柒道:“所謂陰陽雷擊木,陽火之純中又蘊含著一絲陰氣,產生由天地陰陽之炁交泰而生的精華。”
“取樹心的部分,為二爺製作陰陽之物,陰物吸取陰氣煞氣,陽/物/鎮壓,這樣便是二爺畏寒之症的解決辦法。”
桓慕珩:“小七說雷擊棗木可遇不可求,想必陰陽雷擊木一定更加難以遇到。”
“沒錯。”簡初柒點點頭:“雷擊木乃雷雨天氣天雷所擊中之木,天雷至剛至陽,就算樹木本身能蘊含陰氣,又怎麽能夠在天雷的轟擊下保留下來。”
“陰陽雷擊木在非常特殊的環境下才有可能產生,這種情況極其罕見,難遇難求。”
陳三:“普通雷擊木都不可求了……對了,我聽聞道家有種雷符,威力巨大,是否可以人為製造雷擊木呢?”
簡初柒:“道家有五雷,分為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和社雷,隻有天雷才會讓被擊中的樹木產生靈氣,也必須是天雷,被擊中的樹木才會成為雷擊木。”
張廣雲歎道:“這第三個辦法聽起來真不簡單。”
陳二:“第二、第三個辦法看來都暫且行不通,那就隻有第一個可行了。”
“是,由我來為二爺引導,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該如何做?”桓慕珩問。
“嘻嘻。”簡初柒眉眼彎彎地笑了笑,隨後雙手拉起桓慕珩擱放在桌子上的手,於掌心裏捧著,骨節修長寬厚的手掌覆蓋在白皙軟嫩的皮膚上,微涼觸著溫暖。
在張廣雲陡然瞪大眼睛的注視下,在陳二、陳三不由自主地張大嘴巴、愣神地盯瞧下,在桓慕珩的神色不明中,他語氣快快樂樂道:“就這樣呀,我碰碰你就好啦。”
咱們兩個挨挨又貼貼。
說起來簡單,但其實還是需要容器的,桓慕珩體內的陰氣煞氣引導而出並不會消散,放任不管也會禍害周圍的人。
所以,簡初柒需要一個容器來容納引導出的陰氣煞氣。
“要什麽東西?”待簡初柒講清楚,桓慕珩頓了頓,將手縮回:“我吩咐人去找。”
簡初柒:“尋常物件恐怕難以承受,用不了幾回就會碎裂,我給二爺的玉器勉強可以,但估計也隻能維持三、四天。”
“唔,還需要再多多準備,比如桃木製品,桃符、桃核、桃印之類。”
“這些東西要去哪裏買?”陳三道:“我立馬去辦。”
簡初柒:“一般的店鋪難以買到,不過,你可以去買些桃木回來,我會製作。”
張廣雲不由側目,這小祖宗會的東西還真不少。
桓慕珩:“那就麻煩小七了。”
在玉石鎮置辦的物件裏便多了桃木一項。
待準備齊全,他們也該離開了。
事後,陳三確實有派人再次前往玉石鎮查看王虎的情況,發現與簡初柒所言毫無差別,並且,王工頭帶的夥計也被別的工頭帶人從碼頭擠走了,下場皆不太好。
張廣雲要回玉石村,臨走前,簡初柒送給他一本小冊子。
“這是我自己寫噠,你回去多看看,好好學,不懂或遇到難題就給我寄信,信件寄到……”簡初柒一時犯了難。
桓慕珩開口:“可以寄到桓家商號,他們會送到上海。”
桓家勢力不說遍地,卻也分散極廣。
顯然因為簡初柒的關係,桓慕珩對張廣雲也很是寬待,給了他一個信物,這讓張廣雲頗有些受寵若驚,連連感謝。
他更加感激簡初柒,臨別在即,突然覺得眼睛就酸澀了呢。
他張廣雲何其有幸,能夠遇到這樣的貴人。
張廣雲不舍地與簡初柒告別。
待他離去,簡初柒道:“我們明早走嗎?”
“嗯。”桓慕珩應了聲:“我們順路先去平遠縣。”
“為什麽?”
陳三回答:“平遠縣有一位慈生大師,是長福寺的住持,爺三年前曾請過這位大師為爺治療。”
“三年前?”簡初柒疑惑:“為何隔這麽久再去?”
“去取一樣東西,大師需要對著這東西念經三年。”
哦,懂了,就和他這開光的玉器是一個作用。
雖然已經有他在,但到底人家大師辛辛苦苦的誦念三年,就算無用,怎麽說也該去一趟的。
陳二、陳三不敢置信,多年以來,他們爺尋了多少辦法,卻也隻能治標不治本。
那些有名望的大師都不敢保證徹底解決他們爺身上的怪症,甚至連病灶都看不出,簡初柒卻敢誇下海口?這是真的嗎?
簡初柒點頭:“我不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我說能,就是能。”
“並且辦法有三,可以先逐漸祛除二爺畏寒的症狀,也就是抽離二爺體內的煞氣和陰氣。”
“都有什麽?”
“一是能力高深者將其引導而出,二是佩戴具有靈性的古董物件,三是找到陰陽雷擊木。”
桓慕珩若有所思。
陳三不禁道:“能力高深者引導,可那些大師對我們爺身上的問題都束手無策,這……”
“我能。”簡初柒道。
他們自然無法與我相比。
桓慕珩:“小七比我想象的要更厲害。”
簡初柒聞言,得意地揚揚小下巴,毫不謙虛道:“那是當然。”
陳三:行叭。
“那第二個辦法呢?”陳二道:“桓家不缺古董物件,有靈性,是什麽意思?”
是指年代久遠,有特殊作用嗎?
還是指給古董物件開光?
簡初柒:“知道越王勾踐劍與和氏璧嗎?”
張廣雲睜了睜眼睛,道:“這麽有名的東西自然知曉,但你不會是指這些古董物件吧?”
那得多麽難以尋找,無一不是價值連城啊。
簡初柒搖頭:“不是。”
張廣雲鬆了口氣:“哦,那還好……”
“類比這些,年代必須久遠不提,還必然是適合二爺的東西,否則也無用,甚至可能還會起相反的效果,畢竟古董物件也分陰陽。”
不是隨便一個就能使用的。
“有靈性,或能產生靈性的古董物件,其一,使用者千古留名,有古籍記載,其二,涉及典故,有名望加持。”
“所以我舉了越王勾踐劍與和氏璧的例子。”
陳三咋舌,啊這……就是桓家也略為難啊。
桓慕珩道:“依小七所言,看來我以後需留意這方麵的消息了。”
“那麽,第三個辦法又作何解釋?我隻聽聞過雷擊木,何謂陰陽雷擊木?”
第13章
雷擊木就是被雷劈過的樹。
道家認為被雷劈過的木頭匯聚雷電之力,法力無窮,是鬼怪妖魔的克星。
但並不是所有被雷擊中的樹都可以被稱作雷擊木,一些陰屬性的樹木是不能夠使用的,比如銀杏樹、槐樹、柳樹等。
雷擊木必須是陽屬性的樹,比如柏樹、棗樹、桃樹等。
其中,尤其以棗樹、桃樹雷擊木為上乘,而棗木又更勝一籌。
不過,成為雷擊木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那就是被雷擊中之後依然存活,不然就不能稱為雷擊木。
在自然界中,被雷擊中的樹木少之又少,雷擊棗木和雷擊桃木更是可遇不可求。
陳三忍不住問道:“為何會是棗木更勝一籌?不一般是桃木多被用來捉鬼除妖嗎?桃木劍、桃符之類。”
簡初柒:“雷擊的棗木比較好,因為棗木質地堅硬,並且從五行上來看,棗果為紅色,屬陽,在各種祭祀中均可供於東側,是百果之首。”
“棗木在民間也被稱為‘辟邪木’,在許多的道家典籍中有將雷擊棗木奉為神木。”
“比如《道法會元》裏麵記載了用雷擊棗木製作而成的天蓬印,在道教的神話體係裏,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王靈官、天蓬元帥
等都是著名的雷神。”
“木之道,以霹靂棗心為上,檀木為中,以柿木為下。”
也就是說,所有的雷擊木裏,以雷擊棗木為上品。
“那為什麽沒有棗木劍?”
簡初柒有點口渴,陳二給他倒了一杯茶水喝。
他一手托著下巴道:“因為普通的棗木沒有普通的桃木威力大,棗樹生長很慢的,木質密度很高,所以在同樣的體積下,棗木劍重,桃木劍輕。”
“你拿起棗木劍入手會是沉甸甸的,捉鬼除妖,別先把自己給累得夠嗆,更何況,桃樹的生長較快,取材方便,在對付無形的鬼魂時,桃木劍更容易將其魂魄打散。”
無論是棗木還是桃木,兩者都具有辟邪的作用。
“但我更傾向於雷擊棗木為法器之王。”簡初柒看向桓慕珩道:“雷擊棗木可以製作成令牌、法印、天蓬尺等玄門至寶,攻防一體。”
“不過我也說了,第三個辦法是需要陰陽雷擊木,尋常的雷擊棗木製品,二爺都不可以佩戴在身。”
張廣雲聞言,不禁暗暗嘶了聲,果然,桓二爺的怪症真不是一般人、一般手段就能夠解決的。
桓慕珩:“願聞其詳。”
“雷擊木乃陽火之純,佩戴雷擊木乃陽氣之純,運格暗淡之人不宜佩戴,體質極陰之人不宜佩戴。”
“二爺就屬於後者,一極陽,一至陰,陰陽相衝,不利自身。”
簡初柒道:“所謂陰陽雷擊木,陽火之純中又蘊含著一絲陰氣,產生由天地陰陽之炁交泰而生的精華。”
“取樹心的部分,為二爺製作陰陽之物,陰物吸取陰氣煞氣,陽/物/鎮壓,這樣便是二爺畏寒之症的解決辦法。”
桓慕珩:“小七說雷擊棗木可遇不可求,想必陰陽雷擊木一定更加難以遇到。”
“沒錯。”簡初柒點點頭:“雷擊木乃雷雨天氣天雷所擊中之木,天雷至剛至陽,就算樹木本身能蘊含陰氣,又怎麽能夠在天雷的轟擊下保留下來。”
“陰陽雷擊木在非常特殊的環境下才有可能產生,這種情況極其罕見,難遇難求。”
陳三:“普通雷擊木都不可求了……對了,我聽聞道家有種雷符,威力巨大,是否可以人為製造雷擊木呢?”
簡初柒:“道家有五雷,分為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和社雷,隻有天雷才會讓被擊中的樹木產生靈氣,也必須是天雷,被擊中的樹木才會成為雷擊木。”
張廣雲歎道:“這第三個辦法聽起來真不簡單。”
陳二:“第二、第三個辦法看來都暫且行不通,那就隻有第一個可行了。”
“是,由我來為二爺引導,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該如何做?”桓慕珩問。
“嘻嘻。”簡初柒眉眼彎彎地笑了笑,隨後雙手拉起桓慕珩擱放在桌子上的手,於掌心裏捧著,骨節修長寬厚的手掌覆蓋在白皙軟嫩的皮膚上,微涼觸著溫暖。
在張廣雲陡然瞪大眼睛的注視下,在陳二、陳三不由自主地張大嘴巴、愣神地盯瞧下,在桓慕珩的神色不明中,他語氣快快樂樂道:“就這樣呀,我碰碰你就好啦。”
咱們兩個挨挨又貼貼。
說起來簡單,但其實還是需要容器的,桓慕珩體內的陰氣煞氣引導而出並不會消散,放任不管也會禍害周圍的人。
所以,簡初柒需要一個容器來容納引導出的陰氣煞氣。
“要什麽東西?”待簡初柒講清楚,桓慕珩頓了頓,將手縮回:“我吩咐人去找。”
簡初柒:“尋常物件恐怕難以承受,用不了幾回就會碎裂,我給二爺的玉器勉強可以,但估計也隻能維持三、四天。”
“唔,還需要再多多準備,比如桃木製品,桃符、桃核、桃印之類。”
“這些東西要去哪裏買?”陳三道:“我立馬去辦。”
簡初柒:“一般的店鋪難以買到,不過,你可以去買些桃木回來,我會製作。”
張廣雲不由側目,這小祖宗會的東西還真不少。
桓慕珩:“那就麻煩小七了。”
在玉石鎮置辦的物件裏便多了桃木一項。
待準備齊全,他們也該離開了。
事後,陳三確實有派人再次前往玉石鎮查看王虎的情況,發現與簡初柒所言毫無差別,並且,王工頭帶的夥計也被別的工頭帶人從碼頭擠走了,下場皆不太好。
張廣雲要回玉石村,臨走前,簡初柒送給他一本小冊子。
“這是我自己寫噠,你回去多看看,好好學,不懂或遇到難題就給我寄信,信件寄到……”簡初柒一時犯了難。
桓慕珩開口:“可以寄到桓家商號,他們會送到上海。”
桓家勢力不說遍地,卻也分散極廣。
顯然因為簡初柒的關係,桓慕珩對張廣雲也很是寬待,給了他一個信物,這讓張廣雲頗有些受寵若驚,連連感謝。
他更加感激簡初柒,臨別在即,突然覺得眼睛就酸澀了呢。
他張廣雲何其有幸,能夠遇到這樣的貴人。
張廣雲不舍地與簡初柒告別。
待他離去,簡初柒道:“我們明早走嗎?”
“嗯。”桓慕珩應了聲:“我們順路先去平遠縣。”
“為什麽?”
陳三回答:“平遠縣有一位慈生大師,是長福寺的住持,爺三年前曾請過這位大師為爺治療。”
“三年前?”簡初柒疑惑:“為何隔這麽久再去?”
“去取一樣東西,大師需要對著這東西念經三年。”
哦,懂了,就和他這開光的玉器是一個作用。
雖然已經有他在,但到底人家大師辛辛苦苦的誦念三年,就算無用,怎麽說也該去一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