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團寵美人是吃貨!(美食) 作者:五彩的白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青梅小聲問道:“小姐,這點心單子還有什?麽問題麽?”
蘇心禾思索著開口:“這點心單子是禦膳房按照往年的?規製定的?,並沒什?麽錯處,隻是,我覺得這般中規中矩的?安排,難以?出彩。”
白梨正在?為蘇心禾整理桌上的?菜譜與卷軸,隨口接道:“奴婢曾經聽宮裏當?過差的?老嬤嬤說過,在?皇宮裏辦事要一切求穩,想來是禦膳房那邊怕弄巧成拙,才這般保守的?。”
蘇心禾道:“這個我明白,隻不過中秋宮宴本就是陛下為了拉進與朝臣的?關係而設,若是不冷不熱地吃上一頓飯,隻怕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宣明帝雖然勵精圖治,但無奈大宣這幾年天災連連,如今戰禍又起,便是內憂外患。
若是這一場中秋宮宴,能更好地傳遞宣明帝對?官員們的?重視,讓朝堂上下一心,自然有百利而無一害。
就在?此時,丫鬟叩門來稟,“世?子妃,紅菱姐姐來了。”
蘇心禾聞聲,便擱了手中的?冊子,道:“讓她進來。”
一瞬過後?,紅菱提著一個食籃進來了,她笑吟吟地衝蘇心禾見了禮,道:“夫人在?外吃茶回來,友人送了些‘月餅’給我們,夫人便讓奴婢拿了過來,說讓世?子妃嚐嚐鮮。”
蘇心禾笑了笑,道:“有勞你了,回去之後?,請幫我謝過母親。”
紅菱笑得越發爽朗,道:“世?子妃言重了,奴婢曉得的?。”
紅菱說罷,便放下了食籃,見蘇心禾正在?忙著,也不多留,便告辭了。
蘇心禾心中還惦記著宮宴點心的?事,並沒有立即打開食盒,但青梅方才接過食籃的?時候,便聞到了裏麵的?香味,此時又立在?長桌一旁,離食籃不遠,便覺得更餓了。
蘇心禾手裏執著筆,正對?禦膳房送來的?點心單子寫寫畫畫,卻?忽然聽到“咕咕”兩聲,她下意識抬眸,卻?見青梅麵頰通紅,神情微窘。
蘇心禾頓時明白過來,忍不住笑了笑,道:“忙了一上午,我也有些餓了,我們嚐嚐母親送來的?點心罷。”
青梅聽罷,頓時笑逐顏開,便連忙打開了食籃。
蘇心禾招了白梨過來,三人齊刷刷看向?食籃,食籃裏隔間分明,擺著八個渾圓的?月餅,蘇心禾伸出手來,拿起一個月餅,仔細端詳,月餅上清晰地刻著圓月的?圖案,周邊還有一圈簡單的?花紋,昭示著人月團圓的?好意頭。
如今這個時代,做出來的?月餅雖然不如現代的?精美?,但也開始使用磨具做餅了,故而美?觀不少,蘇心禾用手掰開月餅,餅皮裂得厲害,麵屑簌簌而落,露出了中間的?餡,這餡兒是油酥裹著飴糖做成的?。
蘇心禾掰下一小塊月餅,徐徐送入口中,餅皮略厚,但嚼著有一股樸實的?米麵香味,內裏的?餡兒酥香綿軟,沁潤到舌尖之上,便淌出了一片香甜,隻不過這香甜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帶著油味的?膩味,讓人不想再吃第二口。
蘇心禾陡然想到了什?麽,立即將月餅放下,對?青梅和白梨道:“你們先吃。”
說罷,她便轉身坐回了長桌前?。
白梨和青梅一見蘇心禾如此,便也有些好奇,她們一人拿著一個月餅,探頭來看,卻?見蘇心禾已經鋪好了白紙,提筆在?上麵作?起畫來。
青梅目不轉睛地看著蘇心禾的?動作?,蘇心禾的?心中仿佛有一副藍圖,一筆一劃落到紙上,逐漸形成了一副完整的?圖畫,青梅瞧了半晌,好奇問道:“小姐,您這畫的?是……集市?”
蘇心禾笑而不語。
白梨也盯著畫紙,這上麵畫了不少人,有人在?長街上做著生意,有人攜家人閑逛,有人坐在?食肆裏大快朵頤,還有人在?鋪子裏談天說地,看起來十分熱鬧,道:“我覺得世?子妃畫的?應該不是尋常的?集市。”
青梅手裏的?月餅早就吃完了,此刻正用帕子擦著手,問:“何以?見得?”
白梨下巴微抬,指向?畫中,道:“你瞧,這集市裏麵的?人,服飾各異,不但有京城人士愛穿的?圓領常服,還有北疆人喜歡穿的?狐裘大氅,你看下方,還有帶著圓帽的?西域人!”
白梨越說越興奮,她大膽地猜測道:“世?子妃畫的?,莫不是大宣盛世??”
話音落下,蘇心禾也完成了畫作?,緩緩放下了狼毫筆,她從容不迫地開口:“不錯,這次的?宮宴,我便要用‘大宣盛世?’為題,來做點心的?寓意。”
此言一出,白梨和青梅都覺得妙極,但青梅轉念一想,又問:“小姐,這寓意雖好,但如何運用到點心上呢?”
這也是白梨沒有想明白的?一點,她思量著道:“是啊,如何通過點心展現盛世?之景呢?點心不過巴掌大小,別?說刻上這幅畫,就是刻上一個小人都難。”
蘇心禾唇角微揚,道:“這還不簡單,點心小了自然不好雕刻,若是做得大些,不就解決了?”
青梅和白梨麵麵相覷,白梨詫異地問:“那得做得多大呀?”
蘇心禾秀眉微挑,道:“能做多大,就做多大。”
見兩人還是似懂非懂的?模樣,她也不再繼續解釋,隻吩咐青梅將這幅畫好生收起。
蘇心禾坐了大半日,也覺得有些腰酸背痛,便站起身來,打算出門轉轉,誰知?,才走出靜非閣門口,便見管家盧叔笑容滿麵地走了過來。
“小人見過世?子妃。”
盧叔行了禮,便雙手奉上了一封書信,笑道:“世?子妃,有您的?信。”
蘇心禾微微訝異一瞬,“我的?信?”
她接過信箋一看,上麵寫著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吾妻心禾親啟”。
蘇心禾的?唇角抑製不住地翹了翹。
盧叔見她高?興,便道:“按照日程算,再有兩日,世?子應該就到北疆了,在?路上還不忘給世?子妃寫信,可見心頭掛念著您呢!”
蘇心禾心底溢出一絲甜蜜,她對?盧叔道了聲謝,便折回了靜非閣。
蘇心禾在?院子裏的?石桌前?坐下,這裏是她與李承允一起用早膳的?地方,如今坐在?這兒,手中拿著李承允的?信,便覺得他?似乎離自己不遠,一顆心都熱了起來。
她小心翼翼地撕開信箋,展開信紙,李承允的?信和他?的?人一樣,言簡意賅。
他?在?信中,先是告訴蘇心禾自己一切順利,再是囑咐她注意身體,切勿因?中秋宮宴太?過操勞,末了,便是“勿念”二字。
蘇心禾盯著這封信來回看了兩遍,隻覺有些好笑。
好不容易送一封信回來,這人卻?連一句甜言蜜語也不會說。
蘇心禾決定給李承允回一封信,她要給他?打個樣,讓他?知?道該如何寫一封“情書”。
於是,蘇心禾又回了臥房,她在?長桌前?坐了半刻鍾,洋洋灑灑寫了三頁紙,才停下了筆,待墨跡幹涸,她才仔仔細細地將信紙折好,放入了信封之中。
蘇心禾喚來白梨,問:“這信該如何送給夫君?”
白梨回憶了一瞬,答道:“世?子妃,有專門的?斥候為京城和北疆傳遞消息,有時候還能捎帶些物件,交給盧叔,請他?送去南郊大營便好。”
蘇心禾明白了,她將信遞給了白梨,道:“那你把這個交給盧叔,讓他?即刻派人送去。”
白梨笑著應是,接了信箋就要走,蘇心禾又道:“等等。”
她站起身來,從一旁的?櫃子裏翻找了一會兒,最終,掏出了一個精致的?小罐子,一並交給了白梨,道:“把這個和信件一起送給夫君。”
-
李承允出了京城之後?,便一路向?北,京城還是秋意微涼,舒爽至極,但越往北走,天氣便越發寒冷,幾日過去,臨近北疆之時,他?已經披上了大氅,臉上也被吹得幹澀發疼,但他?毫不在?意,依然以?極快的?速度行軍,終於在?入夜之前?,趕到了騎燕山。
夜裏寒風呼嘯,騎燕山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橫亙在?了大宣與瓦落之間,這座山脈,便是兩國的?分界,山上終年冰雪不化,人跡罕至,山南的?腹地接壤著阡北城,阡北城外地勢開闊,最適宜軍隊駐紮。
李承允翻身下馬,吩咐眾人紮營,青鬆與吳桐得令,便帶著手下之人忙活起來,兩個多時辰後?,軍帳終於搭了起來,夥頭軍送來飯食,李承允與眾將簡單對?付了幾口,便開始在?帳中議事。
劉豐帶回了斥候的?消息,道:“世?子,如今瓦落已經在?阡北建鎮,那鎮子雖然不大,但卻?熱鬧非凡,末將派了人去打探,誰知?,那鎮子上幾乎都是些壯年男子,老弱婦孺極少,隻怕有詐。”
一旁的?老梁自是直言不諱:“這瓦落人狡猾得很,這些年裏時而擾我們邊境,時而又對?我們示好,卻?都是小打小鬧,想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如今在?此處建鎮,表麵上說的?是重振邊境商貿,實則就是想在?此屯兵,擇機偷襲!”
方子衝道:“這個誰都能看出來,但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建鎮,咱們若主動出擊,也是師出無名,且每次圍剿他?們,他?們都跑得比兔子還快,交涉起來便不承認是王庭隊伍,隻肯說是瓦落的?強盜匪徒,當?真是不要臉也不要皮。”
“那是因?為他?們知?道,對?大宣要徐徐圖之,不可急於一時。”這聲音從門口傳來,十分沉穩。
眾人循聲看去,卻?見一中年男子,他?著了一襲灰褐色長袍,手中持著一把折扇,搖得隨意,仿佛這兒不是軍營,反而是茶樓戲院,放鬆得很。
眾人皆站起身來,道了一聲“墨竹先生”。
墨竹是平南軍的?軍師,亦是李儼的?至交好友,他?在?軍中威望頗高?,對?李承允來說,也是如師如父。
李承允也頷首相迎,道:“這段日子,墨竹先生一直鎮守北疆,實在?是辛苦了。”
墨竹挑起眼簾,緩緩看了李承允一眼,而後?便收了折扇,敲在?手心裏,悠悠道:“世?子不是說,回京成親十日方歸麽?”
第105章 宮宴(一)
墨竹先生話音落下, 一排將領的臉,便齊刷刷地轉向了李承允,等著他的應對。
李承允手?指握成?了拳, 抬到唇邊輕咳一聲, “先生說笑了, 我何時說過這樣的話?”
墨竹先生聽罷, 唇線一扯, 笑出了聲, “罷了, 都是老夫年邁昏聵,這才記錯了世子的話……看來世?子回京的這段時間?,倒是過得不錯。”
李承允自然聽出了墨竹先生的言外?之意, 但他也不便反駁, 隻得道:“先生辛苦了,快坐, 這騎燕山一事,還得請您多多指點。”
墨竹先生見他有些不好意思, 也不再打趣, 便與諸人一起討論起軍務來。
營帳外?星子漫天, 夜風赫赫,蜿蜒曲折的小路上, 一人一馬疾馳而來, 半個時辰後, 傳信官到達軍營,他掏出令牌, 順利地入了營,又被親兵帶到了主帳前。
傳信官對眾將行了禮, 便道:“世?子,小人奉命送來了兩封書信。”
李承允一聽,眸中微亮,道:“呈上來。”
親兵接過傳信官手?中包袱,一齊呈了上來,那包袱裏有兩封信,李承允取出第一封,是李儼的。
李承允曾經駐守北疆之時,也會與父親書信來往,他們有一套不為人知的溝通方法,可以互通戰況。
他撕開了信封,當著眾人的麵,打開了信紙,迅速看完其?中的寥寥數語。
墨竹先生問:“侯爺可有什麽吩咐?”
李承允搖搖頭,將信紙遞給?了墨竹先生,道:“父親已經派出斥候,去打探南疆一帶的消息,邑南那邊似乎有意與我大宣重修舊好,這次邑南族的綺思公主,也會親自入京參加中秋宮宴,倒是與邑南接壤的維紋族有些異動。”
墨竹先生思量著道:“邑南族自數年前臨州一戰後,便一蹶不振,直到近幾年新?王登基,才一掃王庭頹勢,如?今他們自顧不暇,與我們修好才是上策,綺思公主乃是新?王親姐,如?今又擔著輔政重任,若她能親自前來,與我們簽訂停戰和約,就算維紋另有所圖,也會有所顧慮。”
“先生說得是,我亦是這樣想的。”李承允沉聲道:“不過,即便如?此,北疆此戰也不能小覷,若是瓦落與維紋同時發動襲擊,那父親也勢必得出兵迎戰,為避免京城周邊防護空虛,我們得速戰速決才是。”
眾人頷首稱是。
青鬆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到了另外?一封信上,封麵上的字跡十分娟秀,信封看起來鼓鼓囊囊的,想也不用想,便知是誰寄來的了。
青鬆連忙識趣地收起了目光,不敢再多看一眼。
李承允無聲將蘇心禾的信件放回包袱中,隻道:“今日太晚了,議事便到這裏吧。”
眾將聽罷,便站起身?來告辭,墨竹先生也隨著眾人一起離開了軍帳。
待外?麵的腳步聲走遠之後,李承允才摸出了那封沉甸甸的信。
他將信件握在手?中,輕輕撕去封條,便取出了厚厚一遝信紙。
李承允迫不及待地將信紙展開,引入眼簾的第一句,便是:“吾夫遠行,妾心念之。”
李承允的唇角不自覺地勾了勾,繼續往下讀。
這封信足足寫了三頁紙,開頭的一頁訴說了對他的思念,而後又告訴他平南侯府一切安好,中秋宮宴也籌備得妥當,最後一頁則字字句句都在囑咐他注意安全,早日回京。
自他從軍出征,便很?少與家中書信來往,與父親傳信也多為軍務,此刻,在這天寒地凍的北疆,在微微閃爍的燭光下,讀到這封信,李承允隻覺得心底有種異樣的情緒在無聲翻騰。
除此以外?,蘇心禾還托人送來了一匣蜜棗。
“夫君征戰勞苦,這蜜棗乃妾親手?所製,願為夫君在勞累之餘,添得一絲甜意。”
蘇心禾思索著開口:“這點心單子是禦膳房按照往年的?規製定的?,並沒什?麽錯處,隻是,我覺得這般中規中矩的?安排,難以?出彩。”
白梨正在?為蘇心禾整理桌上的?菜譜與卷軸,隨口接道:“奴婢曾經聽宮裏當?過差的?老嬤嬤說過,在?皇宮裏辦事要一切求穩,想來是禦膳房那邊怕弄巧成拙,才這般保守的?。”
蘇心禾道:“這個我明白,隻不過中秋宮宴本就是陛下為了拉進與朝臣的?關係而設,若是不冷不熱地吃上一頓飯,隻怕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宣明帝雖然勵精圖治,但無奈大宣這幾年天災連連,如今戰禍又起,便是內憂外患。
若是這一場中秋宮宴,能更好地傳遞宣明帝對?官員們的?重視,讓朝堂上下一心,自然有百利而無一害。
就在?此時,丫鬟叩門來稟,“世?子妃,紅菱姐姐來了。”
蘇心禾聞聲,便擱了手中的?冊子,道:“讓她進來。”
一瞬過後?,紅菱提著一個食籃進來了,她笑吟吟地衝蘇心禾見了禮,道:“夫人在?外吃茶回來,友人送了些‘月餅’給我們,夫人便讓奴婢拿了過來,說讓世?子妃嚐嚐鮮。”
蘇心禾笑了笑,道:“有勞你了,回去之後?,請幫我謝過母親。”
紅菱笑得越發爽朗,道:“世?子妃言重了,奴婢曉得的?。”
紅菱說罷,便放下了食籃,見蘇心禾正在?忙著,也不多留,便告辭了。
蘇心禾心中還惦記著宮宴點心的?事,並沒有立即打開食盒,但青梅方才接過食籃的?時候,便聞到了裏麵的?香味,此時又立在?長桌一旁,離食籃不遠,便覺得更餓了。
蘇心禾手裏執著筆,正對?禦膳房送來的?點心單子寫寫畫畫,卻?忽然聽到“咕咕”兩聲,她下意識抬眸,卻?見青梅麵頰通紅,神情微窘。
蘇心禾頓時明白過來,忍不住笑了笑,道:“忙了一上午,我也有些餓了,我們嚐嚐母親送來的?點心罷。”
青梅聽罷,頓時笑逐顏開,便連忙打開了食籃。
蘇心禾招了白梨過來,三人齊刷刷看向?食籃,食籃裏隔間分明,擺著八個渾圓的?月餅,蘇心禾伸出手來,拿起一個月餅,仔細端詳,月餅上清晰地刻著圓月的?圖案,周邊還有一圈簡單的?花紋,昭示著人月團圓的?好意頭。
如今這個時代,做出來的?月餅雖然不如現代的?精美?,但也開始使用磨具做餅了,故而美?觀不少,蘇心禾用手掰開月餅,餅皮裂得厲害,麵屑簌簌而落,露出了中間的?餡,這餡兒是油酥裹著飴糖做成的?。
蘇心禾掰下一小塊月餅,徐徐送入口中,餅皮略厚,但嚼著有一股樸實的?米麵香味,內裏的?餡兒酥香綿軟,沁潤到舌尖之上,便淌出了一片香甜,隻不過這香甜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帶著油味的?膩味,讓人不想再吃第二口。
蘇心禾陡然想到了什?麽,立即將月餅放下,對?青梅和白梨道:“你們先吃。”
說罷,她便轉身坐回了長桌前?。
白梨和青梅一見蘇心禾如此,便也有些好奇,她們一人拿著一個月餅,探頭來看,卻?見蘇心禾已經鋪好了白紙,提筆在?上麵作?起畫來。
青梅目不轉睛地看著蘇心禾的?動作?,蘇心禾的?心中仿佛有一副藍圖,一筆一劃落到紙上,逐漸形成了一副完整的?圖畫,青梅瞧了半晌,好奇問道:“小姐,您這畫的?是……集市?”
蘇心禾笑而不語。
白梨也盯著畫紙,這上麵畫了不少人,有人在?長街上做著生意,有人攜家人閑逛,有人坐在?食肆裏大快朵頤,還有人在?鋪子裏談天說地,看起來十分熱鬧,道:“我覺得世?子妃畫的?應該不是尋常的?集市。”
青梅手裏的?月餅早就吃完了,此刻正用帕子擦著手,問:“何以?見得?”
白梨下巴微抬,指向?畫中,道:“你瞧,這集市裏麵的?人,服飾各異,不但有京城人士愛穿的?圓領常服,還有北疆人喜歡穿的?狐裘大氅,你看下方,還有帶著圓帽的?西域人!”
白梨越說越興奮,她大膽地猜測道:“世?子妃畫的?,莫不是大宣盛世??”
話音落下,蘇心禾也完成了畫作?,緩緩放下了狼毫筆,她從容不迫地開口:“不錯,這次的?宮宴,我便要用‘大宣盛世?’為題,來做點心的?寓意。”
此言一出,白梨和青梅都覺得妙極,但青梅轉念一想,又問:“小姐,這寓意雖好,但如何運用到點心上呢?”
這也是白梨沒有想明白的?一點,她思量著道:“是啊,如何通過點心展現盛世?之景呢?點心不過巴掌大小,別?說刻上這幅畫,就是刻上一個小人都難。”
蘇心禾唇角微揚,道:“這還不簡單,點心小了自然不好雕刻,若是做得大些,不就解決了?”
青梅和白梨麵麵相覷,白梨詫異地問:“那得做得多大呀?”
蘇心禾秀眉微挑,道:“能做多大,就做多大。”
見兩人還是似懂非懂的?模樣,她也不再繼續解釋,隻吩咐青梅將這幅畫好生收起。
蘇心禾坐了大半日,也覺得有些腰酸背痛,便站起身來,打算出門轉轉,誰知?,才走出靜非閣門口,便見管家盧叔笑容滿麵地走了過來。
“小人見過世?子妃。”
盧叔行了禮,便雙手奉上了一封書信,笑道:“世?子妃,有您的?信。”
蘇心禾微微訝異一瞬,“我的?信?”
她接過信箋一看,上麵寫著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吾妻心禾親啟”。
蘇心禾的?唇角抑製不住地翹了翹。
盧叔見她高?興,便道:“按照日程算,再有兩日,世?子應該就到北疆了,在?路上還不忘給世?子妃寫信,可見心頭掛念著您呢!”
蘇心禾心底溢出一絲甜蜜,她對?盧叔道了聲謝,便折回了靜非閣。
蘇心禾在?院子裏的?石桌前?坐下,這裏是她與李承允一起用早膳的?地方,如今坐在?這兒,手中拿著李承允的?信,便覺得他?似乎離自己不遠,一顆心都熱了起來。
她小心翼翼地撕開信箋,展開信紙,李承允的?信和他?的?人一樣,言簡意賅。
他?在?信中,先是告訴蘇心禾自己一切順利,再是囑咐她注意身體,切勿因?中秋宮宴太?過操勞,末了,便是“勿念”二字。
蘇心禾盯著這封信來回看了兩遍,隻覺有些好笑。
好不容易送一封信回來,這人卻?連一句甜言蜜語也不會說。
蘇心禾決定給李承允回一封信,她要給他?打個樣,讓他?知?道該如何寫一封“情書”。
於是,蘇心禾又回了臥房,她在?長桌前?坐了半刻鍾,洋洋灑灑寫了三頁紙,才停下了筆,待墨跡幹涸,她才仔仔細細地將信紙折好,放入了信封之中。
蘇心禾喚來白梨,問:“這信該如何送給夫君?”
白梨回憶了一瞬,答道:“世?子妃,有專門的?斥候為京城和北疆傳遞消息,有時候還能捎帶些物件,交給盧叔,請他?送去南郊大營便好。”
蘇心禾明白了,她將信遞給了白梨,道:“那你把這個交給盧叔,讓他?即刻派人送去。”
白梨笑著應是,接了信箋就要走,蘇心禾又道:“等等。”
她站起身來,從一旁的?櫃子裏翻找了一會兒,最終,掏出了一個精致的?小罐子,一並交給了白梨,道:“把這個和信件一起送給夫君。”
-
李承允出了京城之後?,便一路向?北,京城還是秋意微涼,舒爽至極,但越往北走,天氣便越發寒冷,幾日過去,臨近北疆之時,他?已經披上了大氅,臉上也被吹得幹澀發疼,但他?毫不在?意,依然以?極快的?速度行軍,終於在?入夜之前?,趕到了騎燕山。
夜裏寒風呼嘯,騎燕山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橫亙在?了大宣與瓦落之間,這座山脈,便是兩國的?分界,山上終年冰雪不化,人跡罕至,山南的?腹地接壤著阡北城,阡北城外地勢開闊,最適宜軍隊駐紮。
李承允翻身下馬,吩咐眾人紮營,青鬆與吳桐得令,便帶著手下之人忙活起來,兩個多時辰後?,軍帳終於搭了起來,夥頭軍送來飯食,李承允與眾將簡單對?付了幾口,便開始在?帳中議事。
劉豐帶回了斥候的?消息,道:“世?子,如今瓦落已經在?阡北建鎮,那鎮子雖然不大,但卻?熱鬧非凡,末將派了人去打探,誰知?,那鎮子上幾乎都是些壯年男子,老弱婦孺極少,隻怕有詐。”
一旁的?老梁自是直言不諱:“這瓦落人狡猾得很,這些年裏時而擾我們邊境,時而又對?我們示好,卻?都是小打小鬧,想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如今在?此處建鎮,表麵上說的?是重振邊境商貿,實則就是想在?此屯兵,擇機偷襲!”
方子衝道:“這個誰都能看出來,但他?們在?自己的?地方建鎮,咱們若主動出擊,也是師出無名,且每次圍剿他?們,他?們都跑得比兔子還快,交涉起來便不承認是王庭隊伍,隻肯說是瓦落的?強盜匪徒,當?真是不要臉也不要皮。”
“那是因?為他?們知?道,對?大宣要徐徐圖之,不可急於一時。”這聲音從門口傳來,十分沉穩。
眾人循聲看去,卻?見一中年男子,他?著了一襲灰褐色長袍,手中持著一把折扇,搖得隨意,仿佛這兒不是軍營,反而是茶樓戲院,放鬆得很。
眾人皆站起身來,道了一聲“墨竹先生”。
墨竹是平南軍的?軍師,亦是李儼的?至交好友,他?在?軍中威望頗高?,對?李承允來說,也是如師如父。
李承允也頷首相迎,道:“這段日子,墨竹先生一直鎮守北疆,實在?是辛苦了。”
墨竹挑起眼簾,緩緩看了李承允一眼,而後?便收了折扇,敲在?手心裏,悠悠道:“世?子不是說,回京成親十日方歸麽?”
第105章 宮宴(一)
墨竹先生話音落下, 一排將領的臉,便齊刷刷地轉向了李承允,等著他的應對。
李承允手?指握成?了拳, 抬到唇邊輕咳一聲, “先生說笑了, 我何時說過這樣的話?”
墨竹先生聽罷, 唇線一扯, 笑出了聲, “罷了, 都是老夫年邁昏聵,這才記錯了世子的話……看來世?子回京的這段時間?,倒是過得不錯。”
李承允自然聽出了墨竹先生的言外?之意, 但他也不便反駁, 隻得道:“先生辛苦了,快坐, 這騎燕山一事,還得請您多多指點。”
墨竹先生見他有些不好意思, 也不再打趣, 便與諸人一起討論起軍務來。
營帳外?星子漫天, 夜風赫赫,蜿蜒曲折的小路上, 一人一馬疾馳而來, 半個時辰後, 傳信官到達軍營,他掏出令牌, 順利地入了營,又被親兵帶到了主帳前。
傳信官對眾將行了禮, 便道:“世?子,小人奉命送來了兩封書信。”
李承允一聽,眸中微亮,道:“呈上來。”
親兵接過傳信官手?中包袱,一齊呈了上來,那包袱裏有兩封信,李承允取出第一封,是李儼的。
李承允曾經駐守北疆之時,也會與父親書信來往,他們有一套不為人知的溝通方法,可以互通戰況。
他撕開了信封,當著眾人的麵,打開了信紙,迅速看完其?中的寥寥數語。
墨竹先生問:“侯爺可有什麽吩咐?”
李承允搖搖頭,將信紙遞給?了墨竹先生,道:“父親已經派出斥候,去打探南疆一帶的消息,邑南那邊似乎有意與我大宣重修舊好,這次邑南族的綺思公主,也會親自入京參加中秋宮宴,倒是與邑南接壤的維紋族有些異動。”
墨竹先生思量著道:“邑南族自數年前臨州一戰後,便一蹶不振,直到近幾年新?王登基,才一掃王庭頹勢,如?今他們自顧不暇,與我們修好才是上策,綺思公主乃是新?王親姐,如?今又擔著輔政重任,若她能親自前來,與我們簽訂停戰和約,就算維紋另有所圖,也會有所顧慮。”
“先生說得是,我亦是這樣想的。”李承允沉聲道:“不過,即便如?此,北疆此戰也不能小覷,若是瓦落與維紋同時發動襲擊,那父親也勢必得出兵迎戰,為避免京城周邊防護空虛,我們得速戰速決才是。”
眾人頷首稱是。
青鬆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到了另外?一封信上,封麵上的字跡十分娟秀,信封看起來鼓鼓囊囊的,想也不用想,便知是誰寄來的了。
青鬆連忙識趣地收起了目光,不敢再多看一眼。
李承允無聲將蘇心禾的信件放回包袱中,隻道:“今日太晚了,議事便到這裏吧。”
眾將聽罷,便站起身?來告辭,墨竹先生也隨著眾人一起離開了軍帳。
待外?麵的腳步聲走遠之後,李承允才摸出了那封沉甸甸的信。
他將信件握在手?中,輕輕撕去封條,便取出了厚厚一遝信紙。
李承允迫不及待地將信紙展開,引入眼簾的第一句,便是:“吾夫遠行,妾心念之。”
李承允的唇角不自覺地勾了勾,繼續往下讀。
這封信足足寫了三頁紙,開頭的一頁訴說了對他的思念,而後又告訴他平南侯府一切安好,中秋宮宴也籌備得妥當,最後一頁則字字句句都在囑咐他注意安全,早日回京。
自他從軍出征,便很?少與家中書信來往,與父親傳信也多為軍務,此刻,在這天寒地凍的北疆,在微微閃爍的燭光下,讀到這封信,李承允隻覺得心底有種異樣的情緒在無聲翻騰。
除此以外?,蘇心禾還托人送來了一匣蜜棗。
“夫君征戰勞苦,這蜜棗乃妾親手?所製,願為夫君在勞累之餘,添得一絲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