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姝才不會承認她是心疼那壇子荔枝。
燕語得了允許,心情複雜地將壇子抱了回去。
剛熏了艾葉的屋子裏還殘留著些許淡淡的氣味,主仆三人看著放在四方桌上被去了束縛的琉璃壇子,眼中都難掩驚豔。
琉璃透明,借著外頭照進來日光,可以看見裏麵晶瑩剔透的冰和豔紅的圓滾滾荔枝,流光溢彩,美的奪人眼球。
饒是寧姝百般拒絕秦琅的示好,看見眼前的美麗,也難掩動心,更何況這不是普通的吃食,而是荔枝,這東西擺在其中,倒是愈發增添幾分魅力。
“姑娘,這荔枝我們怎麽辦?”
說實話,對著這等珍稀美味,鶯聲和燕語都稀罕極了,但想著秦二郎那居心叵測的,兩人都防備著。
寧姝瞧著眼前的一壇荔枝,也有些頭疼。
“吃了吧。”
思慮了幾息,寧姝淡聲道。
“送些銀子過去,就當是買的,咱吃著也不虧心。”
“況且,這小東西我還真沒嚐過,確實有幾分興趣……”
寧姝雙眸落在琉璃壇中那一顆顆紅豔豔的圓滾滾荔枝上,頗有幾分興趣。
壇中冰塊已融化大半,昭示著荔枝在其中岌岌可危。
主仆三人對視了一眼,皆是滿臉期待。
一刻鍾後,主仆三人饜足地坐在椅子上,不時感歎著荔枝的甘甜清潤。
臨午睡前,寧姝給了鶯聲一袋子沉甸甸的金瓜子,讓她送到國公府,也算是買下了這壇子稀罕貨。
第72章 抵達
英國公府, 秦琅腦袋暈乎乎的,還沒從此後要和心上人待在盛京的驚喜中回過神來。
連灌了幾大杯涼茶,才將心中洶湧的熱意壓下去。
心中的快意甚至催著他想去跟父親過幾招,但想起父親剛被舅舅召走, 自己隻能在屋裏虎虎生風地打了一套拳才遏製住心中的情緒。
然剛躺下打算眯一會緩一緩精神, 就看見戟安提著一袋不知是什麽進來了。
“公子, 先別睡,寧姑娘的丫頭送東西來了。”
剛躺平的人一個鯉魚打挺就起來了, 連忙接過東西。
“鶯聲姑娘還留了句奇奇怪怪的話……”
秦琅動作一頓, 抬頭道:“說了什麽?”
戟安回憶了一下答道:“什麽就當是買你家公子的了……”
“小的也沒聽明白,但這是鶯聲姐姐的原話了。”
戟安說完便知道自家公子聽懂了, 因為臉色開始不對了。
“行了,你出去吧。”
秦琅懨懨無力地讓戟安出去, 看都沒看那裝了金瓜子的錦袋一眼, 就仰麵躺下了。
沒躺多久, 秦琅像是想到了什麽, 目光落在了枕頭旁的錦袋上, 雙眸發亮。
將錦袋裏的金瓜子全都倒了個幹淨, 隻剩下那隻秋香色的錦袋,秦琅愛不釋手地摸了半天, 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既然是她送來的東西,那這錦袋定然也是她的,這算不算寧姝送了自己一個錦袋呢?
胡思亂想了一陣, 秦琅又瞧了那錦袋好半晌, 然後睡前將其寶貝似的塞到枕頭下, 帶著笑進了夢鄉。
晚飯時,秦進也匆匆自宮中回來了, 臉色有些凝重。
一家人坐在飯桌上,頭一次如此安靜。
“一回來就臉色不好,兄長同你說了什麽潑天難事?”
長公主笑吟吟地問。
秦進看著妻子都向他看過來,歎氣解釋道:“是高句麗那邊又開始不安分了,以前還隻是欺負欺負別的弱小藩屬國,現在竟動起了兵戈,嘿,朝著它旁邊的新羅下手了,新羅不敵,向我朝求援,你說上火不上火?”
一家子都是皇親國戚的,說起政事來自然也不用避著,話語很是坦然。
“又是高句麗?當真是惱人,兄長什麽意思,是幫還是不幫?”
長公主也聽出了要動兵戈的跡象,臉色也凝重了下來。
高句麗不是新羅那等小國,能征善戰的,對大曆來說一直是個刺頭。
雖然表麵上也做本朝的藩屬國,但時常有挑釁之舉,年年都做些讓人頭疼的事。
比如說經常不來朝貢,在兩國邊界劫掠,甚至還去搶奪別的藩屬國進貢而來的貢品。
陛下每每聽了都要大動肝火,但憐惜將士民生,不忍隨意開戰,沒成想這回竟變本加厲了。
想起大半朝臣都上書開戰,秦進心裏也有了成算。
“瞧著這回,怕是要戰。”
“新羅弱小,但畢竟畢恭畢敬做了我朝屬國多年,此次逢難,若是我朝再置之不理,怕是會讓其他藩屬國心冷,有損我朝威望,所以此次陛下的態度也較以往堅決……”
秦進神色肅然,將一家人帶的都嚴肅了起來。
“那此次帶兵……”
長公主覺得應當是自己的丈夫,但還是需要親口問問。
“娘還用問,肯定是爹!”
許久未插話的秦琅冒了個頭,雙眸中好似燃著熊熊烈火,那是一種對某些事的渴望與期盼。
夫妻兩一起瞪了小兒子一眼。
“八成是我了,要不然陛下也不會叫我過去。”
心中有事,夫妻兩也沒多理會小兒子,然秦琅就像一隻嗅到了肉味的豺狼,雙眸一瞬不瞬地盯著自家老子。
“爹,這回帶上我吧!”
長公主還沒說話,就聽見小兒子兩眼放光地說了句,整個人就像一隻在鬥雞場裏準備迎戰的公雞,可謂是精神抖擻。
“戰場凶險,稍不留神就得殞命,你還小,還是等兩年吧……”
秦進看向自己這個鮮活的小兒子,又想拿出用了好些年的話術,然這次人家竟不吃了。
秦琅聽到這熟悉的話,眉心擰出了個疙瘩,滿臉不情願道:“又是這句,爹,娘,我今年都十八了,不小了,裴家大哥十七就得了長子,偏到了我這裏十八還嫌小,這不是個理。”
“這麽多年來爹一直如此,可兒子已經長大了,也想像爹一般征戰沙場!”
人生能遇上幾回戰事,尤其本朝是個太平盛世,戰事更是不多。
秦琅不似兄長熱衷科舉,可以在文章上封妻蔭子,秦琅不想靠父母不勞而獲得個蔭官,那樣日子太沒意思,何況他本就善戰好武,熱衷沙場征戰,一直將宣威沙漠的父親當成榜樣,又怎能錯過征伐高句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再者今時不同往日,他有了喜歡的姑娘,自然也想用實打實的本事證明自己,讓人家高看一眼,興許自己也能多幾分勝算。
秦進看著執拗的小兒子,偷偷朝著妻子使了個眼色,一副急需救援的姿態。
長公主失笑,將話接過去道:“你爹說得也有道理,戰場上刀槍都不長眼的,一個不小心就丟了性命,你看看你爹,這麽多年來都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好幾次都瀕臨生死,我和你爹對你們兄弟兩沒什麽大誌向,能一生順遂平安就行。”
夫妻風雨多年,最是知道戰事的險要,每回丈夫出征,長公主都心難安,非得去寺裏祈福才能稍微寬心。
從私心來說,長公主定然是不想自小寵到大的小兒子上那吃人的戰場的,但她心中知道,自己八成說服不了小兒子。
就像喜歡上一個人,你越是從中作梗,那這種喜歡便會被無限擴大,更遑論小兒子多年來決心未改,怕是磐石無轉移之勢。
長公主的擔心不無道理,巴巴說了那麽大一通,秦琅還是擰著眉頭。
“我都不怕的,若是怕死還去什麽戰場?難道那些被征入伍的兵丁將士們就不怕死嗎?他們定然比兒子更怕,但作為大曆的子民,保衛疆土是他們的職責,也是我的職責,而且兒子比他們更好些的是,兒子是自願前去的,娘應當為兒子感到驕傲,以後會有一個像爹一樣保家衛國的兒子。”
“說得好,不愧是我的種!”
秦琅話音剛落,就迎來了秦進的一聲誇讚,若不是離得沒那麽近,秦進那隻大掌定是要拍到秦琅肩膀上的。
但言語總是粗俗了些,讓長公主聽得直皺眉。
“你也注意些……”
瞪了丈夫一眼,長公主言語警告道。
秦進心下高興,連聲賠了不是。
“那爹是同意了?”
秦琅大喜,連飯都不吃了,繞到秦進身後,殷勤地給自家老子捶背按肩,臉上的殷切期待都要溢出來了。
秦進朝後瞥了一眼,沒理會小兒子的滿臉喜色,也沒給一個準確的答案,隻含糊道:“為父考慮一下吧。”
長公主歎了一口氣,不再說話,到了這個地步,她隻能支持小兒子的心願。
秦琅這邊,聽到父親含糊的話語,雖有些垂頭喪氣,但總歸覺得此次也算是有希望了,便將躁動的心按下來,又纏著秦進說了句:“爹你一定要好好考慮啊!”
長公主笑了,憂慮雖憂慮,忍不住給小兒子添堵道:“若是你隨你爹出征,你可就瞧不見寧家丫頭了,說不準等你回來人家就定親了。”
剛剛還一頭熱的秦琅聽見這話,立即就蔫了下來,像個霜打的茄子。
但神色依舊執拗。
……
永興坊,寧宅。
寧姝可不曉得秦琅那邊有什麽雞零狗碎的事,再說她近來也沒空去理會。
爹爹和阿弟的船據信不日將要靠岸,她這幾日都在忙著收拾爹爹和阿弟的院子,兩人雖然不像自己對住處要求精細,但也夠寧姝忙活了幾天。
也是巧了,就在寧姝將兩個院子料理好,剛歇了半天,就接到消息說爹爹和阿弟船明日便會靠岸。
本來爺爺聽了這事也想去碼頭接人的,但畢竟上了年紀,臨近七月,外麵又熱,寧姝擔心自家爺爺的身子,便讓老爺子在家等著了。
為了能第一時間等到兒子和孫子,寧太傅甚至還告假了一日,看著孫女帶著家仆離去,在家激動壞了,來回在庭院中踱著步……
寧姝出發時,正當清晨,薄霧泠泠,站在江邊,不可避免濕了鬢角。
用帕子擦了擦,寧姝恍然間想起,她初來盛京時也是這般景象,隻是等她的是一群老仆罷了。
想著也三個月沒見爹爹和阿弟,寧姝心裏還怪想念的。
燕語得了允許,心情複雜地將壇子抱了回去。
剛熏了艾葉的屋子裏還殘留著些許淡淡的氣味,主仆三人看著放在四方桌上被去了束縛的琉璃壇子,眼中都難掩驚豔。
琉璃透明,借著外頭照進來日光,可以看見裏麵晶瑩剔透的冰和豔紅的圓滾滾荔枝,流光溢彩,美的奪人眼球。
饒是寧姝百般拒絕秦琅的示好,看見眼前的美麗,也難掩動心,更何況這不是普通的吃食,而是荔枝,這東西擺在其中,倒是愈發增添幾分魅力。
“姑娘,這荔枝我們怎麽辦?”
說實話,對著這等珍稀美味,鶯聲和燕語都稀罕極了,但想著秦二郎那居心叵測的,兩人都防備著。
寧姝瞧著眼前的一壇荔枝,也有些頭疼。
“吃了吧。”
思慮了幾息,寧姝淡聲道。
“送些銀子過去,就當是買的,咱吃著也不虧心。”
“況且,這小東西我還真沒嚐過,確實有幾分興趣……”
寧姝雙眸落在琉璃壇中那一顆顆紅豔豔的圓滾滾荔枝上,頗有幾分興趣。
壇中冰塊已融化大半,昭示著荔枝在其中岌岌可危。
主仆三人對視了一眼,皆是滿臉期待。
一刻鍾後,主仆三人饜足地坐在椅子上,不時感歎著荔枝的甘甜清潤。
臨午睡前,寧姝給了鶯聲一袋子沉甸甸的金瓜子,讓她送到國公府,也算是買下了這壇子稀罕貨。
第72章 抵達
英國公府, 秦琅腦袋暈乎乎的,還沒從此後要和心上人待在盛京的驚喜中回過神來。
連灌了幾大杯涼茶,才將心中洶湧的熱意壓下去。
心中的快意甚至催著他想去跟父親過幾招,但想起父親剛被舅舅召走, 自己隻能在屋裏虎虎生風地打了一套拳才遏製住心中的情緒。
然剛躺下打算眯一會緩一緩精神, 就看見戟安提著一袋不知是什麽進來了。
“公子, 先別睡,寧姑娘的丫頭送東西來了。”
剛躺平的人一個鯉魚打挺就起來了, 連忙接過東西。
“鶯聲姑娘還留了句奇奇怪怪的話……”
秦琅動作一頓, 抬頭道:“說了什麽?”
戟安回憶了一下答道:“什麽就當是買你家公子的了……”
“小的也沒聽明白,但這是鶯聲姐姐的原話了。”
戟安說完便知道自家公子聽懂了, 因為臉色開始不對了。
“行了,你出去吧。”
秦琅懨懨無力地讓戟安出去, 看都沒看那裝了金瓜子的錦袋一眼, 就仰麵躺下了。
沒躺多久, 秦琅像是想到了什麽, 目光落在了枕頭旁的錦袋上, 雙眸發亮。
將錦袋裏的金瓜子全都倒了個幹淨, 隻剩下那隻秋香色的錦袋,秦琅愛不釋手地摸了半天, 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既然是她送來的東西,那這錦袋定然也是她的,這算不算寧姝送了自己一個錦袋呢?
胡思亂想了一陣, 秦琅又瞧了那錦袋好半晌, 然後睡前將其寶貝似的塞到枕頭下, 帶著笑進了夢鄉。
晚飯時,秦進也匆匆自宮中回來了, 臉色有些凝重。
一家人坐在飯桌上,頭一次如此安靜。
“一回來就臉色不好,兄長同你說了什麽潑天難事?”
長公主笑吟吟地問。
秦進看著妻子都向他看過來,歎氣解釋道:“是高句麗那邊又開始不安分了,以前還隻是欺負欺負別的弱小藩屬國,現在竟動起了兵戈,嘿,朝著它旁邊的新羅下手了,新羅不敵,向我朝求援,你說上火不上火?”
一家子都是皇親國戚的,說起政事來自然也不用避著,話語很是坦然。
“又是高句麗?當真是惱人,兄長什麽意思,是幫還是不幫?”
長公主也聽出了要動兵戈的跡象,臉色也凝重了下來。
高句麗不是新羅那等小國,能征善戰的,對大曆來說一直是個刺頭。
雖然表麵上也做本朝的藩屬國,但時常有挑釁之舉,年年都做些讓人頭疼的事。
比如說經常不來朝貢,在兩國邊界劫掠,甚至還去搶奪別的藩屬國進貢而來的貢品。
陛下每每聽了都要大動肝火,但憐惜將士民生,不忍隨意開戰,沒成想這回竟變本加厲了。
想起大半朝臣都上書開戰,秦進心裏也有了成算。
“瞧著這回,怕是要戰。”
“新羅弱小,但畢竟畢恭畢敬做了我朝屬國多年,此次逢難,若是我朝再置之不理,怕是會讓其他藩屬國心冷,有損我朝威望,所以此次陛下的態度也較以往堅決……”
秦進神色肅然,將一家人帶的都嚴肅了起來。
“那此次帶兵……”
長公主覺得應當是自己的丈夫,但還是需要親口問問。
“娘還用問,肯定是爹!”
許久未插話的秦琅冒了個頭,雙眸中好似燃著熊熊烈火,那是一種對某些事的渴望與期盼。
夫妻兩一起瞪了小兒子一眼。
“八成是我了,要不然陛下也不會叫我過去。”
心中有事,夫妻兩也沒多理會小兒子,然秦琅就像一隻嗅到了肉味的豺狼,雙眸一瞬不瞬地盯著自家老子。
“爹,這回帶上我吧!”
長公主還沒說話,就聽見小兒子兩眼放光地說了句,整個人就像一隻在鬥雞場裏準備迎戰的公雞,可謂是精神抖擻。
“戰場凶險,稍不留神就得殞命,你還小,還是等兩年吧……”
秦進看向自己這個鮮活的小兒子,又想拿出用了好些年的話術,然這次人家竟不吃了。
秦琅聽到這熟悉的話,眉心擰出了個疙瘩,滿臉不情願道:“又是這句,爹,娘,我今年都十八了,不小了,裴家大哥十七就得了長子,偏到了我這裏十八還嫌小,這不是個理。”
“這麽多年來爹一直如此,可兒子已經長大了,也想像爹一般征戰沙場!”
人生能遇上幾回戰事,尤其本朝是個太平盛世,戰事更是不多。
秦琅不似兄長熱衷科舉,可以在文章上封妻蔭子,秦琅不想靠父母不勞而獲得個蔭官,那樣日子太沒意思,何況他本就善戰好武,熱衷沙場征戰,一直將宣威沙漠的父親當成榜樣,又怎能錯過征伐高句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再者今時不同往日,他有了喜歡的姑娘,自然也想用實打實的本事證明自己,讓人家高看一眼,興許自己也能多幾分勝算。
秦進看著執拗的小兒子,偷偷朝著妻子使了個眼色,一副急需救援的姿態。
長公主失笑,將話接過去道:“你爹說得也有道理,戰場上刀槍都不長眼的,一個不小心就丟了性命,你看看你爹,這麽多年來都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好幾次都瀕臨生死,我和你爹對你們兄弟兩沒什麽大誌向,能一生順遂平安就行。”
夫妻風雨多年,最是知道戰事的險要,每回丈夫出征,長公主都心難安,非得去寺裏祈福才能稍微寬心。
從私心來說,長公主定然是不想自小寵到大的小兒子上那吃人的戰場的,但她心中知道,自己八成說服不了小兒子。
就像喜歡上一個人,你越是從中作梗,那這種喜歡便會被無限擴大,更遑論小兒子多年來決心未改,怕是磐石無轉移之勢。
長公主的擔心不無道理,巴巴說了那麽大一通,秦琅還是擰著眉頭。
“我都不怕的,若是怕死還去什麽戰場?難道那些被征入伍的兵丁將士們就不怕死嗎?他們定然比兒子更怕,但作為大曆的子民,保衛疆土是他們的職責,也是我的職責,而且兒子比他們更好些的是,兒子是自願前去的,娘應當為兒子感到驕傲,以後會有一個像爹一樣保家衛國的兒子。”
“說得好,不愧是我的種!”
秦琅話音剛落,就迎來了秦進的一聲誇讚,若不是離得沒那麽近,秦進那隻大掌定是要拍到秦琅肩膀上的。
但言語總是粗俗了些,讓長公主聽得直皺眉。
“你也注意些……”
瞪了丈夫一眼,長公主言語警告道。
秦進心下高興,連聲賠了不是。
“那爹是同意了?”
秦琅大喜,連飯都不吃了,繞到秦進身後,殷勤地給自家老子捶背按肩,臉上的殷切期待都要溢出來了。
秦進朝後瞥了一眼,沒理會小兒子的滿臉喜色,也沒給一個準確的答案,隻含糊道:“為父考慮一下吧。”
長公主歎了一口氣,不再說話,到了這個地步,她隻能支持小兒子的心願。
秦琅這邊,聽到父親含糊的話語,雖有些垂頭喪氣,但總歸覺得此次也算是有希望了,便將躁動的心按下來,又纏著秦進說了句:“爹你一定要好好考慮啊!”
長公主笑了,憂慮雖憂慮,忍不住給小兒子添堵道:“若是你隨你爹出征,你可就瞧不見寧家丫頭了,說不準等你回來人家就定親了。”
剛剛還一頭熱的秦琅聽見這話,立即就蔫了下來,像個霜打的茄子。
但神色依舊執拗。
……
永興坊,寧宅。
寧姝可不曉得秦琅那邊有什麽雞零狗碎的事,再說她近來也沒空去理會。
爹爹和阿弟的船據信不日將要靠岸,她這幾日都在忙著收拾爹爹和阿弟的院子,兩人雖然不像自己對住處要求精細,但也夠寧姝忙活了幾天。
也是巧了,就在寧姝將兩個院子料理好,剛歇了半天,就接到消息說爹爹和阿弟船明日便會靠岸。
本來爺爺聽了這事也想去碼頭接人的,但畢竟上了年紀,臨近七月,外麵又熱,寧姝擔心自家爺爺的身子,便讓老爺子在家等著了。
為了能第一時間等到兒子和孫子,寧太傅甚至還告假了一日,看著孫女帶著家仆離去,在家激動壞了,來回在庭院中踱著步……
寧姝出發時,正當清晨,薄霧泠泠,站在江邊,不可避免濕了鬢角。
用帕子擦了擦,寧姝恍然間想起,她初來盛京時也是這般景象,隻是等她的是一群老仆罷了。
想著也三個月沒見爹爹和阿弟,寧姝心裏還怪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