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夫妻倆都是企業家,忙了這些年就沒打算多生幾個?父母那頭就沒催生個兒子?”


    葉知夏想懟,卻也明白這估計是她們的全部。


    同樣也不想說明未來之隻這兩個女兒,而現在就被人當做絕戶盯上。


    她不怕這個,但嫌麻煩。


    便生硬的將話題轉開了。


    “這倆孩子我們還自責沒有太多時間陪著呢。這孩子沒大人陪,養歪的概率可太大了。不過我們倆孩子少,倒是時常去福利院看一看。那裏頭好些孩子都是又聰明又乖巧。可到底沒親爹媽,好些事情都欠缺的。”


    話題轉得生硬,可涉及孩子,大家的注意力也都被勾起來了。


    龔太太道:“我是不敢看的,心軟的人見不得可憐的。上回學校組織去福利院,我兒子回來跟我說了看見了什麽,我都忍不住抹眼淚。也不知道這父母是死了還是純粹心狠,咋就舍得這樣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唄,”葉知夏借著這個話題又往下分發散,“其實帝都裏福利院,好嗲一直都有各界人士捐贈。我也算是苦出身,鄉下村裏,尤其是山區犄角格拉的地方,那苦孩子才多著的。”


    之後的葉知夏,跟她們提到了年僅12歲就要照顧幾個弟弟妹妹的男孩,13歲就要嫁人生孩子的小姑娘。還有隻為了生三胎不罰款,被生生打斷腿當殘疾人的可憐姐姐。


    這些其實都是夢裏頭在紀錄片中看見過的。


    不需一會兒,就有人紅了眼眶。


    龔太太也確實是個心軟的人:“你說這世道吧。可就算知道有人命苦,咱也做不了什麽啊。”


    葉知夏卻道:“若是想幫忙,總歸是有渠道的。如果不信那些捐贈渠道,就是直接拉一車物資過去分,其實也幫不少忙了。”


    幾人還真就正經八百的討論起來該怎麽辦了。


    但沒說幾句,就有人麵帶難色的道:“說來也不怕你們笑話,我家的那個……我花多少錢都是過問的,見不得我浪費錢的。”


    龔太太皺眉冷笑:“他倒是能管的你,我都知道他在外頭養人了,一輛車都上百萬,就缺你花的仨瓜倆棗了?”


    那太太也隻是苦笑:“有什麽辦法。這年頭,糟糠之妻離婚又不是什麽新鮮事。他要是能有良心,給我多分店,我也就燒高香了。”


    話已出口,一桌子人都歎氣。


    這種事不是新鮮事,哪怕自己再有底氣,也少不得擔憂會落自己頭上。


    葉知夏隻道:“那你就更該折騰點名堂了。我不是說做生意。而是做慈善,這個隻要掏錢就行了,必要時候,買點報紙什麽的報道出去。有這個名聲在外,您先生也會因此獲利。就算是離婚,除非好好生意不想做了,否則也不敢怎麽虧待你。不然隨便一個小報消息一出去,就不知道會毀了多少生意。”


    這一句話,如同一塊石頭扔進一潭死水。


    有道是善財難舍,這些富太太們就算可憐孩子,也未必真心實意的去幫忙。也許想起來扔個仨瓜倆棗的,過後就扔一邊了。


    可如果是當作一個事業來幹,而且是能穩固自己地位的事業,那可就大不一樣了。


    等孩子們玩兒夠了,也吃飽了,跑過來找媽媽時候,這一桌子人已經談到了慈善資金會的成立與管理了。


    葉知夏隻說了會出錢,但實在沒工夫參與進去。


    大家也都理解,畢竟其他人都是人均幾個保姆伺候著的富家太太,再沒有比他們清閑的了。


    眾人還都意猶未盡的,可孩子們已經不幹了。有個蔫了吧唧的小男孩撒嬌著要回家,弄得那個太太滿臉尷尬。


    龔太太便一擺手:“帶著孩子哪能談生意?咱們換個時間繼續吧。我這場子裏頭風景也不錯,以後沒事兒就過來玩玩,咱這吃的菜可都是純天然有機菜,就是住幾天好好玩玩也歡迎。”


    這次沒留下吃飯,不過茶點豐富,聊天時候隨口吃兩個,就七八分飽了。


    臨走的時候,龔太太特意一人送了一箱蔬菜,都是牧場裏自己家的。說是有機,就是說用的都是自家牲口漚的農家肥,一點農藥化肥都沒用。


    葉知夏沒想到這時候這陣風就吹起來了,道了謝就先回去了。


    不過回過頭來,還給介紹了相關的人才過去,幫忙將慈善事業係統正規化。


    這是好事,也許真就蝴蝶效應,未來成就一番事業。不僅是給她們枯燥的生活裏增添了滋味,也是給那些苦難之中的孩子們多增加一點希望。


    怎麽看都是多贏。


    當天晚上,家裏吃飯就用上了拿回來的蔬菜。


    其實吃之前葉知夏都沒覺得什麽。她就是村裏出來的,這種不用農藥化肥的菜,她打小就吃,沒覺得多稀罕。


    隻是一口菜進了嘴裏,人半晌沒反應過來。.


    吃慣了城裏頭工業化種植出來的蔬菜,這些吃起來還真的是有滋有味的。


    拋開營養不談,價格高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隻是葉知夏不可能也學著龔家那樣弄個莊園來種地。


    轉念一想,又將視線落在了廠子裏。.


    打聽誰是農村的,且在帝都比較邊緣的地方。


    葉知夏就買兩戶人家的院子,專門用農家肥種菜養牲畜。然後定時讓司機過去取新鮮的來。


    既然有錢了,那就用有錢的法子好好享受生活。


    第143章 為天災做準備


    林馳霄一直忙到了十二月末。


    考研初試的時候。


    這段時間他過於專心, 一家子也都遷就他,給他創造環境。


    弄得母女三人好像比他本人都緊張。


    考試時候,一家人就在附近守著。


    在車裏一整天下來, 連小孩子都聽膩了兒童廣播時候,才瞧見考研的人相繼出來。.


    林馳霄的步伐比別人都快,出校門時候還在別人後麵,等到了車子前, 已經將好幾個人甩在了後麵。


    可見他心急。


    沒去副駕駛,而是看著駕駛位上的車窗降下來,夫妻倆就這樣對視一笑。


    “有把握嗎?”


    “十拿九穩。”


    他能說這話, 就代表基本妥了。


    車子徑直開往附近的星級酒店,給這幾個月的辛勞落下個完美的句號。


    在成績出來之前, 林馳霄算是有大把時間揮霍的。所以連休息都沒有,次日便封印解除, 著手安排了許多事。


    公司方麵, 要在帝都開分公司。


    這不可不是葉知夏之前給他吹牛, 是年初就定好的事情。開了分公司後,連帶著東北方向大片地區的貨物往來都有了關鍵樞紐。


    對版圖擴張有著極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就是家裏的家務事。


    經過了一年, 別墅已經裝修好了大半很多家具方麵都空了一些留白, 就是等著時候, 他親自跟室內設計師一塊慢慢研究。


    一天天樂此不疲的,叫葉知夏有種他比考研時候還忙的錯覺。


    唯一不同的事, 那時候要留存精力, 二人睡在一個屋幾乎是室友關係。


    但現在他時不時把葉知夏折騰的腰酸腿軟的, 不僅沒有掏空身子,好像還愈發龍精虎猛起來。


    要不是葉知夏自己也是個老色批, 高低得給他邦邦來兩拳。


    服裝廠設計部的總監聯係到葉知夏,提到了去年因為香港回歸,服裝廠隻印了香港兩個字就成了當年爆款,而來年正好趕上澳門回歸,不知道可不可以如法炮製。


    他們還真的會舉一反三。


    葉知夏當然是支持的:“當然可行,不僅如此,可以把去年香港那一版一塊複刻,銷量也不會低。”


    設計總監含笑道:“這種真好,早早知道未來趨勢,提前準備就陪不了錢。可惜這種的還是在少數,鬼知道後一年能有什麽影響流行的。”


    “這也是想瞎了心了,哪有便宜都盡自己占了。咱們不是又申請奧運會了嗎?說不定能申請上。”葉知夏玩笑道。


    她當然知道01年申奧成功的事情,她是把真話當玩笑話往外說。就算以後成真了,別人也隻會說她一語成讖。


    掛了電話,設計總監的話卻在葉知夏的腦海裏久久不散。


    “早早知道未來趨勢。”


    還有誰比葉知夏更清楚的嗎?


    甚至於一些年度流行色,她都還有印象。哪怕設計跟不上去,押對了顏色也足夠賣爆。


    而且奧運會的話,其帶來的經濟收益遠超當前的港澳回歸。


    但08年在夢裏,還真的是多事之秋。


    對了!雪災!大地震!


    甚至於來年也不僅僅有澳門回歸。


    大洪水!


    .


    葉知夏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在意的是什麽,想通後自己也冷的一激靈。


    哪能把這個忘了?


    這可都是能寫進史書的浩劫!


    可她當然不會天真到提前預警,她還不想被當成瘋子請去喝茶。


    可就算以她當前的身價,保守準備也是杯水車薪。


    曆史洪流下,就算她重來一次,也隻是一顆小小的齒輪。


    蜉蝣撼樹的事情,她沒有膽子做。


    那就能做多少算多少吧,隻求問詢無愧。


    下定決心的次日,葉知夏就著手安排投資公司,尋找一些瀕臨倒閉的廠子。


    主要是食品一類的,紡織廠也可以。


    談好價錢後可以多幾個,然後調派人手,對產品和形象方案進行一次從頭到尾的改良。


    食品更傾向於餅幹、蛋白棒一類,同時招募人才,開發自熱食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假千金漂亮親媽重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氏孫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氏孫泉並收藏假千金漂亮親媽重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