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建德慌了,在這舉棋不定的情況下,他的國子祭酒淩敬給他獻上了一條妙計,淩敬認為唐軍的主力分為兩部分,一部近在眼前的李世民軍,另一部分則是在山西北部抵禦突厥,此時的山西南部和關中長安肯定是兵力空虛,如今與李世民死磕在虎牢關沒有任何意義,不如揮師北上,直取懷州,然後南下河陽,隻需留一部兵力鎮守懷州和河陽牽製李世民即可。
竇建德自己率大軍北上上黨高地,輾轉汾河穀底,大軍壓迫到黃河邊上,隻要威脅浦阪,就可以震動長安,李淵就會讓李世民回守,做圍魏救趙之計。
可事實呢?平原懷州河陽取之雖易,但要攻上上黨高地簡直是天人說夢,等你攻下來,王世充墳頭的草就已經開始發芽了,上黨高地位於太行山與太嶽山之間,別說易守難攻的潞州,就懷州和河陽能不能拿來下都還是一回事,屬於淩敬這家夥的計謀其實是拿下懷州和河陽,以備之後唐夏之戰。
淩敬的計劃遭到了全票反對,加上夏軍中的將領根本就不想打仗,已經撈的一筆的他們此刻隻想回家躺著數錢,最好是現在就走,如果臨走前還能撈一筆那就更好了。
而竇建德此時也知道自己這些手下的想法,於是打算耐心的等王世充升天,在此期間看一看有沒有機會搞李世民一波,爭取更大的戰果。
不久,派出去的斥候來報,李世民的戰馬因水草不足,這些日都會把馬群牧養在黃河中央的綠洲上,一放就會持續幾天,竇建德心想,李世民的騎兵很厲害,如果趁著李世民牧馬的時候給他來一波,豈不美哉?
根據地形分析,隻要奇襲虎牢關,李世民在沒有戰馬的情況下,李世民就無法突然殺出來幹擾自己攻城。
竇建德計劃剛擬定好,李世民那邊就收到了信息,從而得知,李世民對諜報戰是非常用心的。
對於竇建德的計謀,李世民決定將計就計,立馬就放出戰馬牧養,而收到信息的竇建德,立馬擬定計劃,決定第二日決戰虎牢關。
五月初二早上,竇建德擺好陣勢列陣前行,十萬將士拉長了二十裏,你說你進軍就進軍,還說奇襲,居然敲著鼓,為了壯大聲勢?兵貴神速不好嗎?
李世民的手下有些害怕,於是說道:“王世充起兵山東,哪裏見過什麽世麵,以為人多就覺得自己很厲害,你們看看的步卒沒紀律沒陣型,做這麽危險的事本就是兵家大忌,還這麽囂張,現在敢逼城而戰,肯定是輕視我等。”
望著竇建德的軍隊已經列好陣型,李世民於是對著自己的將領開口道:“這竇建德喜歡列陣,我們就讓他們列著,我們在城上休息,不跟他們打,等到午時曜日當空 ,他們又熱又渴的時候,我們在一股做氣幹掉他,我打賭沒過午時他們就會敗了。”
不久竇建德就派出三百騎兵渡過汜水,他們來到虎牢關前叫陣約戰,說什麽三百對三百公平,可李世民那麽囂張的人會同意嗎?派出兩百步戰槍槊就朝著三百輕騎殺去。
結果兩百打三百不分勝負,此戰唐軍和夏軍不分上下,隨後竇建德又派出一批人馬,來到虎牢關挑釁唐軍出關決戰,為首的將領叫王琬,他騎著隋煬帝的青驄馬陣前炫耀。
李世民在虎牢關上感歎道:“多好的馬呀,我喜歡。”
高敏高攻輔助坦克尉遲敬德帶著兩名騎兵就朝夏軍陣營衝去,三人在夏軍中如無人之境,隨後就把王琬和青驄馬一起帶回了虎牢關。
站了三四個時辰的竇建德大軍已經消極怠工了,武器架在肩膀上,直接坐在地上休息,本應趁著李世民牧馬的時候大舉進攻虎牢關,而此時還在猶豫不前,正所謂猶豫就會敗北,衝動就會白給。
李世民的戰馬已經回歸虎牢關,但發現竇建德遲遲沒有攻城,所以派出宇文化及率三百騎兵前去試探虛實。
李世民讓宇文化及往夏軍陣型的南方試探,如果夏軍陣型出現混亂就直接攻之,若悍然不動就撤軍回到虎牢關。
當宇文化及發現夏軍陣型的確會不自然的往南偏移,陣型開始淩亂,於是派出斥候給李世民報信,李世民看到信息即刻抓住戰機,立馬整裝決戰。
對於李世民來說,隻要陣型散漫對他來說隻是一場抓豬遊戲,因為李世民這次帶的是自己精銳中的精銳,玄甲軍。
這三千多人身披黑色鎧甲的玄甲軍怎麽形容呢?就是移動中的裝甲部隊,在古代,能披戰甲的士兵少之又少,更別說身披鐵甲的玄甲軍,普通士兵挨一刀或者一箭基本就去見太奶奶了,而身披鎧甲的士兵有時候被射成刺蝟還能提刀作戰,因為大多數武器或者箭頭都沒有穿透鎧甲的能力。
李世民,尉遲敬德,秦叔寶,陳咬金,翟長孫 帶著三千坦克兵就朝著十萬夏軍衝去,還在摳鼻屎的夏軍突然感覺地麵震動,發現遠處駛來了黑色裝甲群,望著如此雄偉的黑色裝甲騎兵,還沒來得及列陣的夏兵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躲開!
竇建德也是倒黴,此時的他正在跟將領們在中軍大營開大會,所有的群臣和將領根本就沒有來的及指揮列陣應敵,本來他們的陣營縱深二十裏,隻要中層軍有將領在指揮立馬就可以,竇建德也不會敗的那麽快,在古代,依靠鼓點,軍旗和傳令兵來指揮的,缺失了這些是最為要命的,因一旦缺乏承上啟下的節點,這種縱深二十裏的陣線立馬群龍無首。
當坦克軍衝入夏軍軍陣,夏軍士兵都在等待上頭的反製命令,哪怕就一句往哪撤退,然後重新集結都可以,然後等了許久沒有任何指示,導致了全部夏軍,軍不成軍,陣不成陣,更倒黴的是,還在開會的夏軍將領正商量怎麽部署下一步計劃,屁股還沒坐熱,李世民就帶著玄甲軍騎到臉上來了。
還在一臉懵逼的竇建德急忙醒悟過來,快速組織自己的騎兵上前禦敵,但已經為時已晚,騎兵身前還有竇建德的朝臣,進退兩難之時,玄甲軍已經殺到眼前,竇建德在混亂中還中了一槊。
最高指揮部都沒了,命令都發不出去,此時的十萬大軍如同沒了大腦的老虎一樣,空有爪牙,毫無目標。
竇建德在逃跑,孟海公降卒看到竇建德部都在逃跑,他能不跑?一人跑即十人跑,十人跑即百人跑,恐慌比瘟疫蔓延還快,玄甲軍在前麵衝殺,身後的步卒在後麵收割,李世民看到夏軍後方還有列陣的夏軍,為了防止這些夏軍也逃跑稱為竇建德的有生力量,於是率程咬金,秦叔寶和一部玄甲軍親自來到夏軍後方。
來到夏軍後方,擺好陣型毫不遲疑就殺入敵人陣營,前麵潰逃,後路被劫,這次完全擊潰了夏軍的心理防線,潰逃之勢勢如爆竹,李世民此刻揚起軍旗,夏軍的大崩盤此刻已成定局。
此戰過後,斬三千,俘五萬,竇建德十萬軍不複存在。
竇建德在突圍戰時中了一槊,帶著傷一路逃到了牛口渚,因體力不支墜馬被唐將白士讓,楊武威追上,白士讓打算一槊戳死竇建德,誰知竇建德大喊道:“莫要殺我,我乃夏王,能保你富貴。”
此後就有了被後世調侃的那一段對話。
李世民問竇建德:“我打王世充,關你什麽事?”
竇建德回答道:“我不來,恐怕還麻煩你去呢。”
之後李世民拎著竇建德,王琬,長孫安世一行人往王世充麵前一扔。
“你的隊友都點了,你還不上票?”
王世充望著城外的隊友一臉懵逼,十萬人啊,就算是十萬隻豬抓都抓都要抓幾天,你們就這樣白給了?
此時竇建德等人頻繁給王世充發問號,而王世充聽了長孫安世的話也是一臉問號,在驚慌之餘打算衝出包圍圈,向襄陽方向逃跑,誰知自己的將領們都上了票,竇建德無奈也隻好上票。
同年五月十一日,竇建德統領文武官員到李世民的軍營前請求投降,李世民接受了王世充的投降,於是沒收王世充庫存的財物,頒發賞賜李唐朝廷的官兵。
王世充讓黃門侍郎薛德音草擬文書,他居然在草擬的文書中給王世充上了僭號,結果被噶了 ,接著拘捕王世充的餘黨段達、楊汪、單雄信、陽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朱粲等十多人,都綁赴洛水的小洲上斬首示眾,此後李世民封無可封,李淵經過深思熟慮給他封了一個天策上將的頭銜。
至此秦王一人擒兩王的事跡震驚整個大唐,天策上將的威名勇冠三軍,之後如日中天的李世民和嫡長子李建成開啟了奪嫡之戰,但在奪嫡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插曲,那就是慶州都督楊文幹叛亂了,李淵派出小弟宇文穎前去傳喚。
結果宇文穎跟楊文幹創業去了,因為楊文幹的叛亂李淵打算廢掉李建成,把身在長安的李建成叫到仁智宮軟禁起來,李淵派左武衛將軍錢九隴,靈州都督楊師道討伐楊文幹,誰知道沒拿下來,於是還是得靠自己的天策上將李世民,楊文幹剛打下寧州就排位匹配到了李世民,對線還沒多久就被李世民給吊著打,七月初五,楊文幹就被自己的屬下背刺了,李世民也活捉宇文穎將他誅殺。
其實這裏有一個問題,在古代私藏鎧甲是重罪,若有軍事鎧甲也是單獨托運,若士兵披甲行軍,沒有戰死就先累死, 所以給楊文幹送鎧甲的這個行為等同於謀反了。
楊文幹曾在太子東宮擔任衛兵,建設長林軍,爾朱煥,橋公山給楊文幹送鎧甲的路上反悔了,跑到李淵那裏去告狀,李淵一聽,哎呀?這建成大兒子這是要造反嗎?好死不死,寧州的杜鳳舉又告發李建成蓄意謀反,隨後李淵叫李建成到仁智宮,李建成不敢去,舍人徐師謨也是一位好隊友,直接叫李建成反了算了,詹事主簿趙弘智勸李建成負荊請罪,李建成思索了一下,跟對線李世民有點難,還不如道歉算了。
之後的日子裏,張婕妤,尹德妃,封德彝輪番對著李淵一頓口,居然把李淵給說服了,對於自己的嫡子李建成講究的是雷聲大雨點小,楊文幹叛亂事件所涉及的官員,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被流放。
天策府兵曹參加杜淹表示關我什麽事?李建成謀反關我杜淹屁事,就算皇帝您說這是兄弟不和睦,說我沒有好好勸諫,秦王又沒造反,我勸他什麽?勸秦王造反嗎?反之,太子造反那李綱太子師怎麽沒事?哦,合著欺負我杜淹是老實人是吧。
楊文幹事件看起來有點詭異,其一,作為太子的李建成為何要行如此大的險,隻需要穩穩當當做好太子本職工作,其二,謀反這麽大的事,是個人都會把這麽秘密的事情交給心腹去做,這爾朱煥橋公山是誰?叫魏征都比他們倆靠譜,那杜鳳舉呢?宇文穎呢?若是太子黨為什麽要刺激楊文幹坐實太子謀反,若不是,為什麽要跟著楊文幹造反?為什麽李淵在李建成造反之後輕拿輕放?
李承乾根據後世出土的常何墓誌推斷,這宇文穎估計也是秦王李世民的人,有著前世記憶的作弊器,加上現在身邊李壹這些暗衛能力,這李建成和皇帝身旁估計被李世民滲透爛了。
李淵其實也是一個潑皮無賴,派李世民攻打楊文幹的時候向李世民許諾,等幹掉楊文幹之後,回到京中就封李世民做太子,並廢李建成為蜀王。
李世民抱著愉快的心情回到長安複命 ,哎呀,這太子終於是咱的啦,麵見李淵時候,一臉嬌羞的問李淵道。
“爹,兒子我什麽時候讓自己轉正呢?”
李淵來了一句。
“什麽轉正?”
李淵主打一個提前步入老年癡呆 ,李世民也是看出來了,李淵一開始就沒打算讓他當太子,給自己烙了一個大餅,若不是這幾年突厥頻繁侵犯,手下又沒有能人,估計現在的李世民都已經成灰了。
李世民回到家,豎起拇指說道:“好好,這樣玩是吧,那就別怪我了。”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曆史的齒輪開始旋轉。
竇建德自己率大軍北上上黨高地,輾轉汾河穀底,大軍壓迫到黃河邊上,隻要威脅浦阪,就可以震動長安,李淵就會讓李世民回守,做圍魏救趙之計。
可事實呢?平原懷州河陽取之雖易,但要攻上上黨高地簡直是天人說夢,等你攻下來,王世充墳頭的草就已經開始發芽了,上黨高地位於太行山與太嶽山之間,別說易守難攻的潞州,就懷州和河陽能不能拿來下都還是一回事,屬於淩敬這家夥的計謀其實是拿下懷州和河陽,以備之後唐夏之戰。
淩敬的計劃遭到了全票反對,加上夏軍中的將領根本就不想打仗,已經撈的一筆的他們此刻隻想回家躺著數錢,最好是現在就走,如果臨走前還能撈一筆那就更好了。
而竇建德此時也知道自己這些手下的想法,於是打算耐心的等王世充升天,在此期間看一看有沒有機會搞李世民一波,爭取更大的戰果。
不久,派出去的斥候來報,李世民的戰馬因水草不足,這些日都會把馬群牧養在黃河中央的綠洲上,一放就會持續幾天,竇建德心想,李世民的騎兵很厲害,如果趁著李世民牧馬的時候給他來一波,豈不美哉?
根據地形分析,隻要奇襲虎牢關,李世民在沒有戰馬的情況下,李世民就無法突然殺出來幹擾自己攻城。
竇建德計劃剛擬定好,李世民那邊就收到了信息,從而得知,李世民對諜報戰是非常用心的。
對於竇建德的計謀,李世民決定將計就計,立馬就放出戰馬牧養,而收到信息的竇建德,立馬擬定計劃,決定第二日決戰虎牢關。
五月初二早上,竇建德擺好陣勢列陣前行,十萬將士拉長了二十裏,你說你進軍就進軍,還說奇襲,居然敲著鼓,為了壯大聲勢?兵貴神速不好嗎?
李世民的手下有些害怕,於是說道:“王世充起兵山東,哪裏見過什麽世麵,以為人多就覺得自己很厲害,你們看看的步卒沒紀律沒陣型,做這麽危險的事本就是兵家大忌,還這麽囂張,現在敢逼城而戰,肯定是輕視我等。”
望著竇建德的軍隊已經列好陣型,李世民於是對著自己的將領開口道:“這竇建德喜歡列陣,我們就讓他們列著,我們在城上休息,不跟他們打,等到午時曜日當空 ,他們又熱又渴的時候,我們在一股做氣幹掉他,我打賭沒過午時他們就會敗了。”
不久竇建德就派出三百騎兵渡過汜水,他們來到虎牢關前叫陣約戰,說什麽三百對三百公平,可李世民那麽囂張的人會同意嗎?派出兩百步戰槍槊就朝著三百輕騎殺去。
結果兩百打三百不分勝負,此戰唐軍和夏軍不分上下,隨後竇建德又派出一批人馬,來到虎牢關挑釁唐軍出關決戰,為首的將領叫王琬,他騎著隋煬帝的青驄馬陣前炫耀。
李世民在虎牢關上感歎道:“多好的馬呀,我喜歡。”
高敏高攻輔助坦克尉遲敬德帶著兩名騎兵就朝夏軍陣營衝去,三人在夏軍中如無人之境,隨後就把王琬和青驄馬一起帶回了虎牢關。
站了三四個時辰的竇建德大軍已經消極怠工了,武器架在肩膀上,直接坐在地上休息,本應趁著李世民牧馬的時候大舉進攻虎牢關,而此時還在猶豫不前,正所謂猶豫就會敗北,衝動就會白給。
李世民的戰馬已經回歸虎牢關,但發現竇建德遲遲沒有攻城,所以派出宇文化及率三百騎兵前去試探虛實。
李世民讓宇文化及往夏軍陣型的南方試探,如果夏軍陣型出現混亂就直接攻之,若悍然不動就撤軍回到虎牢關。
當宇文化及發現夏軍陣型的確會不自然的往南偏移,陣型開始淩亂,於是派出斥候給李世民報信,李世民看到信息即刻抓住戰機,立馬整裝決戰。
對於李世民來說,隻要陣型散漫對他來說隻是一場抓豬遊戲,因為李世民這次帶的是自己精銳中的精銳,玄甲軍。
這三千多人身披黑色鎧甲的玄甲軍怎麽形容呢?就是移動中的裝甲部隊,在古代,能披戰甲的士兵少之又少,更別說身披鐵甲的玄甲軍,普通士兵挨一刀或者一箭基本就去見太奶奶了,而身披鎧甲的士兵有時候被射成刺蝟還能提刀作戰,因為大多數武器或者箭頭都沒有穿透鎧甲的能力。
李世民,尉遲敬德,秦叔寶,陳咬金,翟長孫 帶著三千坦克兵就朝著十萬夏軍衝去,還在摳鼻屎的夏軍突然感覺地麵震動,發現遠處駛來了黑色裝甲群,望著如此雄偉的黑色裝甲騎兵,還沒來得及列陣的夏兵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躲開!
竇建德也是倒黴,此時的他正在跟將領們在中軍大營開大會,所有的群臣和將領根本就沒有來的及指揮列陣應敵,本來他們的陣營縱深二十裏,隻要中層軍有將領在指揮立馬就可以,竇建德也不會敗的那麽快,在古代,依靠鼓點,軍旗和傳令兵來指揮的,缺失了這些是最為要命的,因一旦缺乏承上啟下的節點,這種縱深二十裏的陣線立馬群龍無首。
當坦克軍衝入夏軍軍陣,夏軍士兵都在等待上頭的反製命令,哪怕就一句往哪撤退,然後重新集結都可以,然後等了許久沒有任何指示,導致了全部夏軍,軍不成軍,陣不成陣,更倒黴的是,還在開會的夏軍將領正商量怎麽部署下一步計劃,屁股還沒坐熱,李世民就帶著玄甲軍騎到臉上來了。
還在一臉懵逼的竇建德急忙醒悟過來,快速組織自己的騎兵上前禦敵,但已經為時已晚,騎兵身前還有竇建德的朝臣,進退兩難之時,玄甲軍已經殺到眼前,竇建德在混亂中還中了一槊。
最高指揮部都沒了,命令都發不出去,此時的十萬大軍如同沒了大腦的老虎一樣,空有爪牙,毫無目標。
竇建德在逃跑,孟海公降卒看到竇建德部都在逃跑,他能不跑?一人跑即十人跑,十人跑即百人跑,恐慌比瘟疫蔓延還快,玄甲軍在前麵衝殺,身後的步卒在後麵收割,李世民看到夏軍後方還有列陣的夏軍,為了防止這些夏軍也逃跑稱為竇建德的有生力量,於是率程咬金,秦叔寶和一部玄甲軍親自來到夏軍後方。
來到夏軍後方,擺好陣型毫不遲疑就殺入敵人陣營,前麵潰逃,後路被劫,這次完全擊潰了夏軍的心理防線,潰逃之勢勢如爆竹,李世民此刻揚起軍旗,夏軍的大崩盤此刻已成定局。
此戰過後,斬三千,俘五萬,竇建德十萬軍不複存在。
竇建德在突圍戰時中了一槊,帶著傷一路逃到了牛口渚,因體力不支墜馬被唐將白士讓,楊武威追上,白士讓打算一槊戳死竇建德,誰知竇建德大喊道:“莫要殺我,我乃夏王,能保你富貴。”
此後就有了被後世調侃的那一段對話。
李世民問竇建德:“我打王世充,關你什麽事?”
竇建德回答道:“我不來,恐怕還麻煩你去呢。”
之後李世民拎著竇建德,王琬,長孫安世一行人往王世充麵前一扔。
“你的隊友都點了,你還不上票?”
王世充望著城外的隊友一臉懵逼,十萬人啊,就算是十萬隻豬抓都抓都要抓幾天,你們就這樣白給了?
此時竇建德等人頻繁給王世充發問號,而王世充聽了長孫安世的話也是一臉問號,在驚慌之餘打算衝出包圍圈,向襄陽方向逃跑,誰知自己的將領們都上了票,竇建德無奈也隻好上票。
同年五月十一日,竇建德統領文武官員到李世民的軍營前請求投降,李世民接受了王世充的投降,於是沒收王世充庫存的財物,頒發賞賜李唐朝廷的官兵。
王世充讓黃門侍郎薛德音草擬文書,他居然在草擬的文書中給王世充上了僭號,結果被噶了 ,接著拘捕王世充的餘黨段達、楊汪、單雄信、陽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朱粲等十多人,都綁赴洛水的小洲上斬首示眾,此後李世民封無可封,李淵經過深思熟慮給他封了一個天策上將的頭銜。
至此秦王一人擒兩王的事跡震驚整個大唐,天策上將的威名勇冠三軍,之後如日中天的李世民和嫡長子李建成開啟了奪嫡之戰,但在奪嫡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插曲,那就是慶州都督楊文幹叛亂了,李淵派出小弟宇文穎前去傳喚。
結果宇文穎跟楊文幹創業去了,因為楊文幹的叛亂李淵打算廢掉李建成,把身在長安的李建成叫到仁智宮軟禁起來,李淵派左武衛將軍錢九隴,靈州都督楊師道討伐楊文幹,誰知道沒拿下來,於是還是得靠自己的天策上將李世民,楊文幹剛打下寧州就排位匹配到了李世民,對線還沒多久就被李世民給吊著打,七月初五,楊文幹就被自己的屬下背刺了,李世民也活捉宇文穎將他誅殺。
其實這裏有一個問題,在古代私藏鎧甲是重罪,若有軍事鎧甲也是單獨托運,若士兵披甲行軍,沒有戰死就先累死, 所以給楊文幹送鎧甲的這個行為等同於謀反了。
楊文幹曾在太子東宮擔任衛兵,建設長林軍,爾朱煥,橋公山給楊文幹送鎧甲的路上反悔了,跑到李淵那裏去告狀,李淵一聽,哎呀?這建成大兒子這是要造反嗎?好死不死,寧州的杜鳳舉又告發李建成蓄意謀反,隨後李淵叫李建成到仁智宮,李建成不敢去,舍人徐師謨也是一位好隊友,直接叫李建成反了算了,詹事主簿趙弘智勸李建成負荊請罪,李建成思索了一下,跟對線李世民有點難,還不如道歉算了。
之後的日子裏,張婕妤,尹德妃,封德彝輪番對著李淵一頓口,居然把李淵給說服了,對於自己的嫡子李建成講究的是雷聲大雨點小,楊文幹叛亂事件所涉及的官員,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以及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被流放。
天策府兵曹參加杜淹表示關我什麽事?李建成謀反關我杜淹屁事,就算皇帝您說這是兄弟不和睦,說我沒有好好勸諫,秦王又沒造反,我勸他什麽?勸秦王造反嗎?反之,太子造反那李綱太子師怎麽沒事?哦,合著欺負我杜淹是老實人是吧。
楊文幹事件看起來有點詭異,其一,作為太子的李建成為何要行如此大的險,隻需要穩穩當當做好太子本職工作,其二,謀反這麽大的事,是個人都會把這麽秘密的事情交給心腹去做,這爾朱煥橋公山是誰?叫魏征都比他們倆靠譜,那杜鳳舉呢?宇文穎呢?若是太子黨為什麽要刺激楊文幹坐實太子謀反,若不是,為什麽要跟著楊文幹造反?為什麽李淵在李建成造反之後輕拿輕放?
李承乾根據後世出土的常何墓誌推斷,這宇文穎估計也是秦王李世民的人,有著前世記憶的作弊器,加上現在身邊李壹這些暗衛能力,這李建成和皇帝身旁估計被李世民滲透爛了。
李淵其實也是一個潑皮無賴,派李世民攻打楊文幹的時候向李世民許諾,等幹掉楊文幹之後,回到京中就封李世民做太子,並廢李建成為蜀王。
李世民抱著愉快的心情回到長安複命 ,哎呀,這太子終於是咱的啦,麵見李淵時候,一臉嬌羞的問李淵道。
“爹,兒子我什麽時候讓自己轉正呢?”
李淵來了一句。
“什麽轉正?”
李淵主打一個提前步入老年癡呆 ,李世民也是看出來了,李淵一開始就沒打算讓他當太子,給自己烙了一個大餅,若不是這幾年突厥頻繁侵犯,手下又沒有能人,估計現在的李世民都已經成灰了。
李世民回到家,豎起拇指說道:“好好,這樣玩是吧,那就別怪我了。”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曆史的齒輪開始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