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被雙重人格太子纏上後 作者:白孤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啦?”
太史令柔和地問。
“這些水,是為何而來?”他道。
他見過這些水,在母親的眼角,那是眼淚。
可何為眼淚?
“安和是想到了什麽,才會落淚?”
鹿安清繼續抬頭看著太陽,輕聲說道:“我望烈日,被它刺傷了眼。忽而想起了母親臨別時的模樣,又閃過白彥與鹿途一起出現時的畫麵,心口突然好像塞進了麻團,被緊緊束縛了起來……”而這淚水,也不知為何,就莫名掉了下來。
太史令走到鹿安清的跟前,大手撫摸著鹿安清的頭發,淡笑著說道:“你先前不是問我,何為心痛嗎?”
他的手指點在鹿安清的心口,輕聲道。
“這便是心痛。”
“可我為何會心痛?”鹿安清困惑,“母親和白彥,隻是做了他們該做的事。”
不論是為了父親,還是為了朋友,從他們的立場來說,好像是順理成章。
“癡兒,你不該這麽看。”太史令搖了搖頭,“他們的作為傷害到了你,不管多麽合理的行為,該心痛的時候,還是會心痛的。”
原來傷害,就會讓人心痛。
而心痛,就會讓人落淚。
鹿安清花了三年的時間一點一點學會了這些,直到有一天,帶著他四處走的太史令說,他要回京都去了。
鹿安清有些怔愣,過了好一會,朝著太史令走去。
“那我,也要一起回去?”
太史令笑嗬嗬地搖頭:“稚鳥長大,總是要自己離巢,哪裏能一直跟在長輩的身旁,那樣永遠都無法長成?”
他溫和地摸著鹿安清的頭發。
其實鹿安清一直都喜歡被人這樣輕輕撫弄著腦袋,是的,他學會了喜歡。
鹿安清:“那我要去哪?”
“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太史令道,“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我想回去報複他們,也成嗎?”鹿安清頗為認真地說道。
太史令朗聲大笑:“自然是可以,為何不行?”
鹿安清又認真思考了一會,緩緩搖了搖頭。
“我不想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他低頭看著自己的瘸腿,“我想四處走一走。”
“那就去。”太史令笑眯眯,“不過,若是有朝一日,我讓你回京都,你可一定要來。”
鹿安清鄭重地答應了。
他知道太史令救他是有原因,知道太史令待他好,也是有目的。
可這也是他感受過的,從未有過的好。
因為這份好,所以他逐漸意識到從前的諸多情緒。什麽是高興,什麽是憤怒,什麽是悲傷,什麽是痛苦。
被母親懇求時,很痛苦。
見到白彥和鹿途一起出現時,很憤怒。
之所以痛苦,之所以憤怒,是因為曾有所求,曾有期待。
“而今無所求,無所期待,便也無所謂了。”鹿安清平靜地說道,“我不恨他們,隻是不想與他們再見。”
“這個‘他們’,可不囊括鹿途那些人罷?”黏糊糊的水聲在鹿安清的耳邊晃蕩,“安和,你可好生大肚……”便有觸手若有所指地壓了壓鹿安清的小|腹。
鹿安清的臉色微白,不管原本想說什麽,都已經完全忘記,他忍不住說道:“……你,你還要……嗎,都已經……”現如今,他都不知過去多少日夜,甚至對時間都失卻了敏銳,仿佛已經被困在黑暗的樊籠裏,再不知外界歲月。不管公西子羽到底是什麽,但最起碼,的確不像是“人”,倘若是普普通通的人,又怎可能不眠不休……
亦或者當真在這意識裏,時間一瞬如一日?
“唯有安和這般大的肚量……”公西子羽兩條胳膊攏住了鹿安清,聲音裏帶著幾分蠱惑,“既如此,再多吃一些也沒什麽幹係……”
黑暗中,隱有兩道重疊的笑聲。
分不清楚到底是哪個在說話。
畢竟……是鹿安清一再說,不管哪一個都是“他”。
“畢竟,是安和欲要結合,如今,就隻差那麽一點……”
……縱是他主動要求的結合,可誰能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索求無度!
這都多少次了!
令人發指!昏君!
【作者有話說】
……完全沒想過會鎖,奇怪。
*
感謝在2023-09-20 15:11:21~2023-09-20 23:58: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yy 10瓶;小七、xun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0章
☆災禍到底是什麽?☆
這日朝會上的氣氛很是凝重, 不論是幾個王室宗親,還是文臣武將,皆麵色沉重, 好似天塌了一般。
自然,有些時候, 也的確如同天坍了般嚴重。
災禍第一次匯聚成潮。
當守城的士兵第一次看著襲擊的災禍, 那叫一個驚恐。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 終其一生都不曾見過這樣稀奇古怪的怪物,甫一見到, 就失去了戰鬥力。
若非史館的祝史們及時趕到, 不知要死傷多少人。
然對於祝史而言,想要拔除這些災禍, 也殊為不易。
畢竟這一回出現的次數是如此之多, 且從未有過普通百姓也能看到災禍的先例。
史館最開始收到消息, 險些以為襲擊的都是地級災禍——那時他們都認定, 普通的災禍無法被百姓看到——差點以為要亡國。
有這樣的猜測, 也不為過。
若這一波襲擊的災禍全部都是地級, 那就是史館的人全部死在城牆前,那也是無法護住城池的。
待到天明時, 和他們怪異出現一般, 這些災禍消失也非常快速。
若非在日光下, 還能看到城牆破損的痕跡,都叫人以為是在做夢。
可那自然不是夢。
早朝都為此推延了不少時辰, 等大臣們趕來時, 已經是天光大亮。
唐相國說話都有些虛弱, 可聲音很是堅定:“官家, 今日之災禍,已經到了亡國滅種之災,難道史館不該為此,說個分明嗎?”
太史令自然也是在的。
往日這樣的朝會,他甚少出席,今日出現在這裏,無疑象征著某種可怕的猜想。
可他不言不語,也沒人真的指名道姓。
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得罪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祝史,要是真的出了什麽變故,他們一家老小的性命可都還等著他們來救。
若是在這之前,這些世家大族,王公大臣還帶著居高臨下的傲慢,可是這樣的傲氣,也在今日的潮湧裏被碾碎得徹底。
那幾乎能和城牆比擬的怪物醜陋強大,人力怎能與其抵抗?
而那些踏空與其作戰的祝史,又更像是傳說裏的神仙,而非普通凡人。
隻是戰後,這些神仙們落地,便也成為傷痕累累的凡人,數十等候的史官在這時一擁而上,將那些狀態不好的祝史們帶回史館。
這一來一回間,他們甚至沒和城防兵馬有過任何交流,那速戰速決的姿態,赫然不知做了多少次,已經熟練於心。
“唐相國,這般災禍,乃是天下大事,又非人力所能為,縱然追問史館,難道就能根除這場禍患嗎?”白尚書出列,搖頭說道,“大家都是同朝為官,唐相國這般咄咄逼人,未免有些太過分了。”
“過分?難道溫和,就能給百姓,給天下一個交代嗎?”唐相國厲聲說道,“而今這般嚴重之災禍,史館方才是維護此事的人,難道我不問史館,還要問你嗎?白尚書!”
底下吵吵,坐上的新帝,卻是散漫。
他的手中把玩著一串物什,隔得遠,也看不清楚。隻是看著新帝反反複複地摩|挲著那物,好似什麽珍貴的物件,那凝神的模樣,根本沒去管底下的爭吵。
“官家!今日是僥幸,沒出什麽亂子,可若是不幸呢?”又有大臣高呼,“史館縱然神秘,可在這件事上,也總該有個解釋!”
那撕心裂肺的聲音道出,又劇烈地咳嗽起來,險些要血濺當場。
公西子羽這才懶洋洋地抬頭,“太史令,既然他們都要個說法,那你就說說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恕臣有罪,此事,老臣也無法解釋。”
唐相國臉色微變,怒聲道:“難道太史令還想推諉不成?不論誰人,都清楚唯獨史館,才是拔除災禍的熟手,倘若連你都不知內情,那豈非要天下大亂!”
太史令老神在在,情緒不為外物所動。
“唐相國有所不知,自有災禍以來,我朝便定都在這,自然是有緣由。隻要是天子,身上都有與生俱來的真龍之氣,而攜帶真龍之氣的天子隻要坐在帝位上一日,就可鎮壓五湖四海的災禍,不至於惹出大亂。”
太史令的聲音蒼老年邁,不多麽威嚴。隻他開口,所有吵鬧都安靜下來,不由得細聽起這些不為外人所知的隱秘。
“先前京都出事,那幾起災禍,自然有人亂動手腳的緣故,但也有先帝年邁衰老,真龍之氣不足,無法鎮壓災禍的緣由。”
太史令說到這裏時,便有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座上新帝。
倘若災禍暴|亂,是因為皇帝無法坐鎮,那新帝……
“然,老臣在官家身上,卻隻觀到澎湃的真龍之氣。而尋常的祝史在官家的身旁,拔除災禍時的反噬也會加快愈合……光是這兩處,就足以說明,官家並未有問題。”太史令不管那些人的臉色,繼續慢悠悠地說下去,“可既然官家無礙,那這些災禍到底為何如此前赴後繼,又出現得如此詭異……這個中緣由,老臣的確是猜不透。”
話到這裏,有些朝臣的臉色已是如喪考妣。
唐相國怔愣了片刻,緊追著問道:“並非隻是京都出了事,而是五湖四海,都遭遇了襲擊?
太史令柔和地問。
“這些水,是為何而來?”他道。
他見過這些水,在母親的眼角,那是眼淚。
可何為眼淚?
“安和是想到了什麽,才會落淚?”
鹿安清繼續抬頭看著太陽,輕聲說道:“我望烈日,被它刺傷了眼。忽而想起了母親臨別時的模樣,又閃過白彥與鹿途一起出現時的畫麵,心口突然好像塞進了麻團,被緊緊束縛了起來……”而這淚水,也不知為何,就莫名掉了下來。
太史令走到鹿安清的跟前,大手撫摸著鹿安清的頭發,淡笑著說道:“你先前不是問我,何為心痛嗎?”
他的手指點在鹿安清的心口,輕聲道。
“這便是心痛。”
“可我為何會心痛?”鹿安清困惑,“母親和白彥,隻是做了他們該做的事。”
不論是為了父親,還是為了朋友,從他們的立場來說,好像是順理成章。
“癡兒,你不該這麽看。”太史令搖了搖頭,“他們的作為傷害到了你,不管多麽合理的行為,該心痛的時候,還是會心痛的。”
原來傷害,就會讓人心痛。
而心痛,就會讓人落淚。
鹿安清花了三年的時間一點一點學會了這些,直到有一天,帶著他四處走的太史令說,他要回京都去了。
鹿安清有些怔愣,過了好一會,朝著太史令走去。
“那我,也要一起回去?”
太史令笑嗬嗬地搖頭:“稚鳥長大,總是要自己離巢,哪裏能一直跟在長輩的身旁,那樣永遠都無法長成?”
他溫和地摸著鹿安清的頭發。
其實鹿安清一直都喜歡被人這樣輕輕撫弄著腦袋,是的,他學會了喜歡。
鹿安清:“那我要去哪?”
“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太史令道,“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我想回去報複他們,也成嗎?”鹿安清頗為認真地說道。
太史令朗聲大笑:“自然是可以,為何不行?”
鹿安清又認真思考了一會,緩緩搖了搖頭。
“我不想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他低頭看著自己的瘸腿,“我想四處走一走。”
“那就去。”太史令笑眯眯,“不過,若是有朝一日,我讓你回京都,你可一定要來。”
鹿安清鄭重地答應了。
他知道太史令救他是有原因,知道太史令待他好,也是有目的。
可這也是他感受過的,從未有過的好。
因為這份好,所以他逐漸意識到從前的諸多情緒。什麽是高興,什麽是憤怒,什麽是悲傷,什麽是痛苦。
被母親懇求時,很痛苦。
見到白彥和鹿途一起出現時,很憤怒。
之所以痛苦,之所以憤怒,是因為曾有所求,曾有期待。
“而今無所求,無所期待,便也無所謂了。”鹿安清平靜地說道,“我不恨他們,隻是不想與他們再見。”
“這個‘他們’,可不囊括鹿途那些人罷?”黏糊糊的水聲在鹿安清的耳邊晃蕩,“安和,你可好生大肚……”便有觸手若有所指地壓了壓鹿安清的小|腹。
鹿安清的臉色微白,不管原本想說什麽,都已經完全忘記,他忍不住說道:“……你,你還要……嗎,都已經……”現如今,他都不知過去多少日夜,甚至對時間都失卻了敏銳,仿佛已經被困在黑暗的樊籠裏,再不知外界歲月。不管公西子羽到底是什麽,但最起碼,的確不像是“人”,倘若是普普通通的人,又怎可能不眠不休……
亦或者當真在這意識裏,時間一瞬如一日?
“唯有安和這般大的肚量……”公西子羽兩條胳膊攏住了鹿安清,聲音裏帶著幾分蠱惑,“既如此,再多吃一些也沒什麽幹係……”
黑暗中,隱有兩道重疊的笑聲。
分不清楚到底是哪個在說話。
畢竟……是鹿安清一再說,不管哪一個都是“他”。
“畢竟,是安和欲要結合,如今,就隻差那麽一點……”
……縱是他主動要求的結合,可誰能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索求無度!
這都多少次了!
令人發指!昏君!
【作者有話說】
……完全沒想過會鎖,奇怪。
*
感謝在2023-09-20 15:11:21~2023-09-20 23:58: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yy 10瓶;小七、xun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0章
☆災禍到底是什麽?☆
這日朝會上的氣氛很是凝重, 不論是幾個王室宗親,還是文臣武將,皆麵色沉重, 好似天塌了一般。
自然,有些時候, 也的確如同天坍了般嚴重。
災禍第一次匯聚成潮。
當守城的士兵第一次看著襲擊的災禍, 那叫一個驚恐。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 終其一生都不曾見過這樣稀奇古怪的怪物,甫一見到, 就失去了戰鬥力。
若非史館的祝史們及時趕到, 不知要死傷多少人。
然對於祝史而言,想要拔除這些災禍, 也殊為不易。
畢竟這一回出現的次數是如此之多, 且從未有過普通百姓也能看到災禍的先例。
史館最開始收到消息, 險些以為襲擊的都是地級災禍——那時他們都認定, 普通的災禍無法被百姓看到——差點以為要亡國。
有這樣的猜測, 也不為過。
若這一波襲擊的災禍全部都是地級, 那就是史館的人全部死在城牆前,那也是無法護住城池的。
待到天明時, 和他們怪異出現一般, 這些災禍消失也非常快速。
若非在日光下, 還能看到城牆破損的痕跡,都叫人以為是在做夢。
可那自然不是夢。
早朝都為此推延了不少時辰, 等大臣們趕來時, 已經是天光大亮。
唐相國說話都有些虛弱, 可聲音很是堅定:“官家, 今日之災禍,已經到了亡國滅種之災,難道史館不該為此,說個分明嗎?”
太史令自然也是在的。
往日這樣的朝會,他甚少出席,今日出現在這裏,無疑象征著某種可怕的猜想。
可他不言不語,也沒人真的指名道姓。
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得罪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祝史,要是真的出了什麽變故,他們一家老小的性命可都還等著他們來救。
若是在這之前,這些世家大族,王公大臣還帶著居高臨下的傲慢,可是這樣的傲氣,也在今日的潮湧裏被碾碎得徹底。
那幾乎能和城牆比擬的怪物醜陋強大,人力怎能與其抵抗?
而那些踏空與其作戰的祝史,又更像是傳說裏的神仙,而非普通凡人。
隻是戰後,這些神仙們落地,便也成為傷痕累累的凡人,數十等候的史官在這時一擁而上,將那些狀態不好的祝史們帶回史館。
這一來一回間,他們甚至沒和城防兵馬有過任何交流,那速戰速決的姿態,赫然不知做了多少次,已經熟練於心。
“唐相國,這般災禍,乃是天下大事,又非人力所能為,縱然追問史館,難道就能根除這場禍患嗎?”白尚書出列,搖頭說道,“大家都是同朝為官,唐相國這般咄咄逼人,未免有些太過分了。”
“過分?難道溫和,就能給百姓,給天下一個交代嗎?”唐相國厲聲說道,“而今這般嚴重之災禍,史館方才是維護此事的人,難道我不問史館,還要問你嗎?白尚書!”
底下吵吵,坐上的新帝,卻是散漫。
他的手中把玩著一串物什,隔得遠,也看不清楚。隻是看著新帝反反複複地摩|挲著那物,好似什麽珍貴的物件,那凝神的模樣,根本沒去管底下的爭吵。
“官家!今日是僥幸,沒出什麽亂子,可若是不幸呢?”又有大臣高呼,“史館縱然神秘,可在這件事上,也總該有個解釋!”
那撕心裂肺的聲音道出,又劇烈地咳嗽起來,險些要血濺當場。
公西子羽這才懶洋洋地抬頭,“太史令,既然他們都要個說法,那你就說說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恕臣有罪,此事,老臣也無法解釋。”
唐相國臉色微變,怒聲道:“難道太史令還想推諉不成?不論誰人,都清楚唯獨史館,才是拔除災禍的熟手,倘若連你都不知內情,那豈非要天下大亂!”
太史令老神在在,情緒不為外物所動。
“唐相國有所不知,自有災禍以來,我朝便定都在這,自然是有緣由。隻要是天子,身上都有與生俱來的真龍之氣,而攜帶真龍之氣的天子隻要坐在帝位上一日,就可鎮壓五湖四海的災禍,不至於惹出大亂。”
太史令的聲音蒼老年邁,不多麽威嚴。隻他開口,所有吵鬧都安靜下來,不由得細聽起這些不為外人所知的隱秘。
“先前京都出事,那幾起災禍,自然有人亂動手腳的緣故,但也有先帝年邁衰老,真龍之氣不足,無法鎮壓災禍的緣由。”
太史令說到這裏時,便有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座上新帝。
倘若災禍暴|亂,是因為皇帝無法坐鎮,那新帝……
“然,老臣在官家身上,卻隻觀到澎湃的真龍之氣。而尋常的祝史在官家的身旁,拔除災禍時的反噬也會加快愈合……光是這兩處,就足以說明,官家並未有問題。”太史令不管那些人的臉色,繼續慢悠悠地說下去,“可既然官家無礙,那這些災禍到底為何如此前赴後繼,又出現得如此詭異……這個中緣由,老臣的確是猜不透。”
話到這裏,有些朝臣的臉色已是如喪考妣。
唐相國怔愣了片刻,緊追著問道:“並非隻是京都出了事,而是五湖四海,都遭遇了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