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980》作者:大江流
晉江vip2024.01.30完結
總書評數:7004 當前被收藏數:30581 營養液數:58748 文章積分:434,832,864
文案:
機械工程學博士許如意一睜眼穿越到了1980年,去燎原縣機械廠報道的路上。
此時的機械廠剛剛被人掛在了行內最著名報紙《鍋爐》上,認為他們生產的鍋爐,設計落後,水平低劣,質量堪憂,服務差勁,在業內成了著名“臭老鼠”!
廠長郭培生更是發出了招賢令:誰能解決問題,誰來當廠長!
許如意:我能啊。
自此燎原廠職工見證了奇跡的發生:工齡三天的代理廠長算什麽?從臭老鼠成為行業內領頭羊又算什麽?你能相信,我們一個鍋爐廠,後來擴展機床業務,一舉打破了國外壟斷,成為世界領先?
就連幾十年後的up主們科普夏國工業史,也變成了這樣:八十年代,高端精密機床的製造成功,打破國外對五軸機床的封鎖,自此以後,汽車、芯片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夏國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世界工業最強國!
1、大女主蘇蘇蘇蘇爽爽爽爽文。
2、現代架空,發生地夏國。
內容標簽:時代奇緣 重生 現代架空 爽文
搜索關鍵字:主角:許如意
一句話簡介:穿回80年振興機床行業。
立意:為國爭光!
作品簡評:
機械工程學博士許如意穿越到1980年,成為一名技術員。此時的機械廠因為產品低劣,即將倒閉分流。許如意臨危出手,解決了機械廠的技術難題,自此帶著機械廠一路披荊斬棘,最終製造出高端精密機床,打破國外對五軸機床的封鎖,讓夏國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世界工業最強國!
本文節奏明快,情緒飽滿,以穿越者許如意的視角,講述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夏國製造業眾誌成城、努力趕超世界強國的故事,是一篇熱血沸騰的工業文。
第1章 1
“馬上畢業了,你是什麽打算?”
“留校或者去耀華精工做研究,還沒想好,不過肯定要幹這行。”
“你學了這麽多年機械,怎麽沒夠呢。這行多坑啊,沒啥前途的。”
“哥你不是也幹機械的嗎?”
“就因為我幹這個的,才有資格勸你,真沒必要,還是聽姑姑的,進體製吧。”
許如意醒來的時候,還想著這段與表哥的對話。
她博士即將畢業,準備投身科研,可家裏都不願意,爸爸更是派了同樣學習機械的表哥來勸她——機械沒有出路的,還是考公前途好。
許如意自然不願意,她從小就生長在機械廠,摸著機器長大,她喜歡機器開動時的轟鳴聲,更明白那些宏偉的機器所代表的意義——那是我們的第一台電視,第一台洗衣機,第一台汽車,第一架飛機火箭,是……我們的底氣。
隻是沒想到,曾經跟她有著同樣夢想的表哥,居然在工作數年後,如此的悲觀。
當然,她更沒想到,還沒等她反駁,居然穿越了。
現在,她站在了南河省肅南市燎原縣機械廠門口,時間是1980年7月。
她的麵前站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大的男孩十五六歲的樣子,小的女孩十二三歲,都瘦的跟柴火棒一樣,這會兒正衝著她叫姐姐。
男孩曬得跟黑炭頭一樣,這會兒咧著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姐,你咋才到?我和吉祥都等你一上午了?”
女孩則直接湊了過來,拽住了她的胳膊,笑的跟朵花似的:“姐,你終於回來了,餓壞了吧,我做了好吃的,走,回家吃飯去。”
許如意是愣了一下,記憶才翻騰出來,眼前的男孩叫許為民,今年17歲,在燎原一中上高三,女孩叫許吉祥,今年十五歲,在燎原一中上高一。
這兩個孩子居然這麽大了?可他們瘦弱的根本不像。
而她,作為南河省第一機械中專的畢業生,昨天剛剛畢業,因為是定向培養,所以又被分配回了燎原縣機械廠。
等著進了屋,她才將腦海裏這個家的窮困和現實結合在一起,許家父母都是機械廠的職工,所以住宿倒是很合規——兩間平房,一個小院,幾乎全部開墾成了菜地,隻留了一條窄縫通過。
進去就知道,這也太窮了。
兩間平房,外間是許為民的臥室和客廳,裏麵是許吉祥的臥室,土炕上連個褥子都沒有,就鋪著一張洗褪了色的床單,大概是夏天,根本沒瞧見鋪蓋。
幾件帶補丁的衣服疊好擺放在土炕上,一張有年頭的小方桌又當餐桌又當學習桌,還有一個馬紮,兩個鐵凳子,其中一個還掉了腿。
桌上一共三個碗,放著三個菜。一個炒土豆絲,一個涼拌西紅柿,一個雞蛋糕。
這就是好吃的?
許吉祥直接推著許如意去洗手,她跟個喜鵲一樣嘰嘰喳喳:“姐,你餓壞了吧,趕緊吃飯。”
許如意被推著洗了手,又被推著坐下,兩個孩子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許為民坐著那個壞了的凳子,找了兩個磚頭墊著。
許如意瞧著就不得勁,直接站起來,靠著記憶從床底拖出了許軍的舊焊槍——許軍原先靠著這個給人幹私活掙錢,後來許如意每次放假,也靠著這個掙點生活費,所以沒有賣掉。
她熟練的焊接上,遞給了許為民。
許為民用屁股使勁蹲了兩下,自然牢靠無比,馬屁就拍過來了:“姐,還是你厲害。趕緊吃飯吧。”
再坐在桌子前,許為民和許吉祥卻沒有動筷子的意思,許如意這才發現,他們根本沒給自己準備筷子!
許如意問:“你們不吃嗎?”
許吉祥明顯的喉嚨咕嚕了一下,不過她很快搖頭:“我們吃的晚,不餓,姐你吃吧,好久沒回家了,嚐嚐我的手藝。”
許如意怎麽也看出來了,這家裏恐怕就沒多少存糧,倆孩子舍不得,她伸手抽了筷子遞給兩個人:“吃吧,我報道後就是技術員,一個月能開24塊錢呢,夠我們生活了。”
許如意的母親得病去世,為了治病,借了不少錢,父親許軍原本想慢慢就能還了,誰料想前幾年突發疾病也走了。
對於這樣的孤兒,廠子裏自然有照料,每個月給他們15塊錢生活費。吃飯是夠的,可他們還欠債呢?
雖然說叔叔阿姨都很照顧他們,不但不催要錢,還時不時送點糧食過來,可大家都是普通工人,誰家也不多二兩米,怎麽可能不還?
姐弟妹三人一商量,每個月還款五塊,三個人生活就捉襟見肘了。等著許如意上了中專,有了補貼,更是省吃儉用,把餘下的錢寄給了弟妹還債。
所以,許如意伸出的那隻胳膊也瘦骨伶仃,她猜測,原身就是這麽去的。
許如意本想讓兩個孩子放心吃飯,哪裏想到,一提這事兒,兩個孩子臉色都沉重起來。
“姐,廠子現在不咋好。”許為民雖然看著不大,但說話沉穩,這會兒皺著眉頭就跟個小老頭一樣,“我們不是這一年改生產鍋爐了嗎?”
這事兒許如意知道,燎原機械廠原本是給省內車床廠生產零配件的,效益一直一般,這兩年人家買了進口設備,燎原廠技術水平有限,達不到人家的要求,訂單越來越少,廠長郭培生決定轉產鍋爐。
過年的時候她回來,說是賣的挺好。
這是出變故了?
果不其然,許為民說:“我們的鍋爐焊接有問題,前一段時間,坤縣大成螺絲廠的鍋爐就漏了,廠裏去了三次,也沒解決,人家急了,直接找了市勞動局鑒定。勞動局檢查後,認為我們生產的鍋爐焊接質量不過關,結構不合理,不能達到所描述的蒸發量。”
許如意本科實習的時候,去的就是鍋爐廠,一聽就明白,這鍋爐問題挺大。
誰料還沒完呢,許吉祥居然也能說的頭頭是道:“人家就要求,換一個結構合理的,能用的鍋爐。但咱們一共就這一個產品,哪裏拿得出?就把人家激怒了。”
“對方廠長姓蘇,挺厲害的,居然寫了一封揭發信給了《鍋爐》報紙,登在了上麵,這下全國都知道了,咱們徹底出名了。“
許如意不得不說,這蘇廠長可太厲害了。
這會兒的報刊可不像是她的時代,隨著人人都可當媒體的概念深入人心,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這年頭,電視不普及,廣播有局限,報刊雜誌是人們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許多雜誌單期銷售量以百萬計,讀者遍布全國各地。
尤其是《鍋爐》這樣的專業報紙,幾乎所有涉及到鍋爐製造使用的單位都會訂一份的,這可不是臭滿全國了?
許如意已經明白了許為民的意思:“最近廠子日子不好過吧。還開支嗎?”
許為民搖搖頭:“沒人買鍋爐,還有好多退的,兩月沒開了。”
那24塊錢顯然也拿不到手,怪不得兩個孩子沒點高興的樣。
許吉祥還補刀:“姐,本來你回來是大喜事,該多炒幾個雞蛋的,但太貴了,我就蒸了一個雞蛋糕,你別怪我。不過這兩個菜我多放了油,肯定很香,你嚐嚐。”
許如意這才發現,就算回了80年代,她也不能立刻馬上投入到機床的研發中去,她第一要務是填飽肚子。
好在她不是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性子,她就不信,有著超前的知識和眼光,還有著不錯的技藝(原身帶的),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年代,還能餓著?
許如意豪邁的給弟妹一人一大勺子雞蛋糕,“放心吧,我回來了,以後天天讓你們吃雞蛋糕,吃到夠!”
大姐顯然是這個家的頂梁柱,明明根本什麽法子都沒有呢,這兩個孩子眼見著鬆快了一些,捧著碗,抿著嘴一點點吃起了不多的雞蛋糕,還說呢。
“真香!”
“姐,快點吃,我放了兩滴香油,涼了就不好吃了。”
許如意也餓了,低頭吃了一口差點哭出來——這丫頭肯定為了顯多,放了不少水,這水不拉差的好吃個啥,她得掙錢。
第2章 2
吃完飯睡了會兒,許如意就把行李翻了出來,東西不多,除了兩身換洗衣服,被褥鍋碗瓢盆,剩下的一個大包都是書。
這裏麵除了課本,還有不少過期期刊——她的老師舒南搬回了京市,這些雜誌不帶回去了,都給了她。
許如意一看,有《夏國機床》《鍋爐》《技術工藝》等多種刊物,都是如今發行量較大的專業雜誌,在燎原縣這個小地方,想買都都不好買。
許吉祥一直聽著動靜,聽到聲音知道許如意醒了,就撩開簾子擠了進來:“姐,你收拾東西?我幫你吧,我保證小心,不給你弄壞!”
許如意擺擺手,指了指前麵翻過的,“你會賣東西嗎?”
許吉祥有點沒反應過來,眨眨眼。
許如意就說:“把這些賣了,就去廠門口,馬上下班點,正好賣。”
“這不是你的寶貝嗎?”
這東西如果是原身看,的確是寶貝,但對於許如意來說,已經是很過時的技術,除了了解現在的行業水平,並沒有太大用處。而對於燎原縣的技術人員來說,這卻是很難買到的好東西。
這個身體剛剛餓死過,兩個弟妹也瞧著營養不良,如果不趕快補充營養,人沒了,書還在,有啥用?
“我都看過了,不用了,趕緊去吧,一本五毛錢,這幾本一塊錢。”她指了指另外一疊。
一本就五毛?這可有幾十本!
晉江vip2024.01.30完結
總書評數:7004 當前被收藏數:30581 營養液數:58748 文章積分:434,832,864
文案:
機械工程學博士許如意一睜眼穿越到了1980年,去燎原縣機械廠報道的路上。
此時的機械廠剛剛被人掛在了行內最著名報紙《鍋爐》上,認為他們生產的鍋爐,設計落後,水平低劣,質量堪憂,服務差勁,在業內成了著名“臭老鼠”!
廠長郭培生更是發出了招賢令:誰能解決問題,誰來當廠長!
許如意:我能啊。
自此燎原廠職工見證了奇跡的發生:工齡三天的代理廠長算什麽?從臭老鼠成為行業內領頭羊又算什麽?你能相信,我們一個鍋爐廠,後來擴展機床業務,一舉打破了國外壟斷,成為世界領先?
就連幾十年後的up主們科普夏國工業史,也變成了這樣:八十年代,高端精密機床的製造成功,打破國外對五軸機床的封鎖,自此以後,汽車、芯片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夏國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世界工業最強國!
1、大女主蘇蘇蘇蘇爽爽爽爽文。
2、現代架空,發生地夏國。
內容標簽:時代奇緣 重生 現代架空 爽文
搜索關鍵字:主角:許如意
一句話簡介:穿回80年振興機床行業。
立意:為國爭光!
作品簡評:
機械工程學博士許如意穿越到1980年,成為一名技術員。此時的機械廠因為產品低劣,即將倒閉分流。許如意臨危出手,解決了機械廠的技術難題,自此帶著機械廠一路披荊斬棘,最終製造出高端精密機床,打破國外對五軸機床的封鎖,讓夏國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世界工業最強國!
本文節奏明快,情緒飽滿,以穿越者許如意的視角,講述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夏國製造業眾誌成城、努力趕超世界強國的故事,是一篇熱血沸騰的工業文。
第1章 1
“馬上畢業了,你是什麽打算?”
“留校或者去耀華精工做研究,還沒想好,不過肯定要幹這行。”
“你學了這麽多年機械,怎麽沒夠呢。這行多坑啊,沒啥前途的。”
“哥你不是也幹機械的嗎?”
“就因為我幹這個的,才有資格勸你,真沒必要,還是聽姑姑的,進體製吧。”
許如意醒來的時候,還想著這段與表哥的對話。
她博士即將畢業,準備投身科研,可家裏都不願意,爸爸更是派了同樣學習機械的表哥來勸她——機械沒有出路的,還是考公前途好。
許如意自然不願意,她從小就生長在機械廠,摸著機器長大,她喜歡機器開動時的轟鳴聲,更明白那些宏偉的機器所代表的意義——那是我們的第一台電視,第一台洗衣機,第一台汽車,第一架飛機火箭,是……我們的底氣。
隻是沒想到,曾經跟她有著同樣夢想的表哥,居然在工作數年後,如此的悲觀。
當然,她更沒想到,還沒等她反駁,居然穿越了。
現在,她站在了南河省肅南市燎原縣機械廠門口,時間是1980年7月。
她的麵前站著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大的男孩十五六歲的樣子,小的女孩十二三歲,都瘦的跟柴火棒一樣,這會兒正衝著她叫姐姐。
男孩曬得跟黑炭頭一樣,這會兒咧著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姐,你咋才到?我和吉祥都等你一上午了?”
女孩則直接湊了過來,拽住了她的胳膊,笑的跟朵花似的:“姐,你終於回來了,餓壞了吧,我做了好吃的,走,回家吃飯去。”
許如意是愣了一下,記憶才翻騰出來,眼前的男孩叫許為民,今年17歲,在燎原一中上高三,女孩叫許吉祥,今年十五歲,在燎原一中上高一。
這兩個孩子居然這麽大了?可他們瘦弱的根本不像。
而她,作為南河省第一機械中專的畢業生,昨天剛剛畢業,因為是定向培養,所以又被分配回了燎原縣機械廠。
等著進了屋,她才將腦海裏這個家的窮困和現實結合在一起,許家父母都是機械廠的職工,所以住宿倒是很合規——兩間平房,一個小院,幾乎全部開墾成了菜地,隻留了一條窄縫通過。
進去就知道,這也太窮了。
兩間平房,外間是許為民的臥室和客廳,裏麵是許吉祥的臥室,土炕上連個褥子都沒有,就鋪著一張洗褪了色的床單,大概是夏天,根本沒瞧見鋪蓋。
幾件帶補丁的衣服疊好擺放在土炕上,一張有年頭的小方桌又當餐桌又當學習桌,還有一個馬紮,兩個鐵凳子,其中一個還掉了腿。
桌上一共三個碗,放著三個菜。一個炒土豆絲,一個涼拌西紅柿,一個雞蛋糕。
這就是好吃的?
許吉祥直接推著許如意去洗手,她跟個喜鵲一樣嘰嘰喳喳:“姐,你餓壞了吧,趕緊吃飯。”
許如意被推著洗了手,又被推著坐下,兩個孩子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許為民坐著那個壞了的凳子,找了兩個磚頭墊著。
許如意瞧著就不得勁,直接站起來,靠著記憶從床底拖出了許軍的舊焊槍——許軍原先靠著這個給人幹私活掙錢,後來許如意每次放假,也靠著這個掙點生活費,所以沒有賣掉。
她熟練的焊接上,遞給了許為民。
許為民用屁股使勁蹲了兩下,自然牢靠無比,馬屁就拍過來了:“姐,還是你厲害。趕緊吃飯吧。”
再坐在桌子前,許為民和許吉祥卻沒有動筷子的意思,許如意這才發現,他們根本沒給自己準備筷子!
許如意問:“你們不吃嗎?”
許吉祥明顯的喉嚨咕嚕了一下,不過她很快搖頭:“我們吃的晚,不餓,姐你吃吧,好久沒回家了,嚐嚐我的手藝。”
許如意怎麽也看出來了,這家裏恐怕就沒多少存糧,倆孩子舍不得,她伸手抽了筷子遞給兩個人:“吃吧,我報道後就是技術員,一個月能開24塊錢呢,夠我們生活了。”
許如意的母親得病去世,為了治病,借了不少錢,父親許軍原本想慢慢就能還了,誰料想前幾年突發疾病也走了。
對於這樣的孤兒,廠子裏自然有照料,每個月給他們15塊錢生活費。吃飯是夠的,可他們還欠債呢?
雖然說叔叔阿姨都很照顧他們,不但不催要錢,還時不時送點糧食過來,可大家都是普通工人,誰家也不多二兩米,怎麽可能不還?
姐弟妹三人一商量,每個月還款五塊,三個人生活就捉襟見肘了。等著許如意上了中專,有了補貼,更是省吃儉用,把餘下的錢寄給了弟妹還債。
所以,許如意伸出的那隻胳膊也瘦骨伶仃,她猜測,原身就是這麽去的。
許如意本想讓兩個孩子放心吃飯,哪裏想到,一提這事兒,兩個孩子臉色都沉重起來。
“姐,廠子現在不咋好。”許為民雖然看著不大,但說話沉穩,這會兒皺著眉頭就跟個小老頭一樣,“我們不是這一年改生產鍋爐了嗎?”
這事兒許如意知道,燎原機械廠原本是給省內車床廠生產零配件的,效益一直一般,這兩年人家買了進口設備,燎原廠技術水平有限,達不到人家的要求,訂單越來越少,廠長郭培生決定轉產鍋爐。
過年的時候她回來,說是賣的挺好。
這是出變故了?
果不其然,許為民說:“我們的鍋爐焊接有問題,前一段時間,坤縣大成螺絲廠的鍋爐就漏了,廠裏去了三次,也沒解決,人家急了,直接找了市勞動局鑒定。勞動局檢查後,認為我們生產的鍋爐焊接質量不過關,結構不合理,不能達到所描述的蒸發量。”
許如意本科實習的時候,去的就是鍋爐廠,一聽就明白,這鍋爐問題挺大。
誰料還沒完呢,許吉祥居然也能說的頭頭是道:“人家就要求,換一個結構合理的,能用的鍋爐。但咱們一共就這一個產品,哪裏拿得出?就把人家激怒了。”
“對方廠長姓蘇,挺厲害的,居然寫了一封揭發信給了《鍋爐》報紙,登在了上麵,這下全國都知道了,咱們徹底出名了。“
許如意不得不說,這蘇廠長可太厲害了。
這會兒的報刊可不像是她的時代,隨著人人都可當媒體的概念深入人心,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這年頭,電視不普及,廣播有局限,報刊雜誌是人們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許多雜誌單期銷售量以百萬計,讀者遍布全國各地。
尤其是《鍋爐》這樣的專業報紙,幾乎所有涉及到鍋爐製造使用的單位都會訂一份的,這可不是臭滿全國了?
許如意已經明白了許為民的意思:“最近廠子日子不好過吧。還開支嗎?”
許為民搖搖頭:“沒人買鍋爐,還有好多退的,兩月沒開了。”
那24塊錢顯然也拿不到手,怪不得兩個孩子沒點高興的樣。
許吉祥還補刀:“姐,本來你回來是大喜事,該多炒幾個雞蛋的,但太貴了,我就蒸了一個雞蛋糕,你別怪我。不過這兩個菜我多放了油,肯定很香,你嚐嚐。”
許如意這才發現,就算回了80年代,她也不能立刻馬上投入到機床的研發中去,她第一要務是填飽肚子。
好在她不是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性子,她就不信,有著超前的知識和眼光,還有著不錯的技藝(原身帶的),在這個蓬勃發展的年代,還能餓著?
許如意豪邁的給弟妹一人一大勺子雞蛋糕,“放心吧,我回來了,以後天天讓你們吃雞蛋糕,吃到夠!”
大姐顯然是這個家的頂梁柱,明明根本什麽法子都沒有呢,這兩個孩子眼見著鬆快了一些,捧著碗,抿著嘴一點點吃起了不多的雞蛋糕,還說呢。
“真香!”
“姐,快點吃,我放了兩滴香油,涼了就不好吃了。”
許如意也餓了,低頭吃了一口差點哭出來——這丫頭肯定為了顯多,放了不少水,這水不拉差的好吃個啥,她得掙錢。
第2章 2
吃完飯睡了會兒,許如意就把行李翻了出來,東西不多,除了兩身換洗衣服,被褥鍋碗瓢盆,剩下的一個大包都是書。
這裏麵除了課本,還有不少過期期刊——她的老師舒南搬回了京市,這些雜誌不帶回去了,都給了她。
許如意一看,有《夏國機床》《鍋爐》《技術工藝》等多種刊物,都是如今發行量較大的專業雜誌,在燎原縣這個小地方,想買都都不好買。
許吉祥一直聽著動靜,聽到聲音知道許如意醒了,就撩開簾子擠了進來:“姐,你收拾東西?我幫你吧,我保證小心,不給你弄壞!”
許如意擺擺手,指了指前麵翻過的,“你會賣東西嗎?”
許吉祥有點沒反應過來,眨眨眼。
許如意就說:“把這些賣了,就去廠門口,馬上下班點,正好賣。”
“這不是你的寶貝嗎?”
這東西如果是原身看,的確是寶貝,但對於許如意來說,已經是很過時的技術,除了了解現在的行業水平,並沒有太大用處。而對於燎原縣的技術人員來說,這卻是很難買到的好東西。
這個身體剛剛餓死過,兩個弟妹也瞧著營養不良,如果不趕快補充營養,人沒了,書還在,有啥用?
“我都看過了,不用了,趕緊去吧,一本五毛錢,這幾本一塊錢。”她指了指另外一疊。
一本就五毛?這可有幾十本!